耒阳市江头贡茶产业化发展的有利形势
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

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
文化引领:坚持文化引领,提升茶产业发展软实力。
加强茶文化传承保护,开展茶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申报工作,建设“信阳毛尖”非遗传承基地,培养认定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弘扬茶文化。
产业升级:强化产业升级,提高茶产业发展竞争力。
坚持绿色生态洁净导向,全面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减肥减药技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等生产经营模式的推广,带动茶农按标生产、规范管理,落实茶叶全程标准化生产。
优化产品结构:按照市场消费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多样化、多元化,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
在做好信阳毛尖茶的同时,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加大信阳红、信阳白茶、再加工茶等多茶类及茶精深加工产品、茶衍生品、茶文创产品、新式茶饮的研发力度。
培育龙头企业:支持本地茶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每个产茶县区培育1—2个带动力强的链主企业,打造信阳本地企业集群。
加大头部企业招引力度,力争3年内吸引5家以上茶行业头部品牌企业、10家以上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入驻信阳,依托外力构建信阳茶企业矩阵。
科技赋能产业提质增效:茶叶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更为显著,行业在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科技创新活动,人工智能、遥感测绘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茶叶生产、加工、跨界应用、储运等领域,推动了我国茶叶科技以绿色、生态、安全、智能、健康为重点实现系统提升和质的飞跃。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耒阳市农业局(421899)周金星近年来,耒阳市农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创建为着力点,农业产业化呈现步伐加快、水平提升、后劲增强的给力态势,有力推动了耒阳市县域经济加速发展。
1.全面提升基地建设规模和水平根据市场和龙头企业的需要,按照“区域布局、突出特色、集中连片”的原则,全面提升粮食、茶叶、蔬菜、红薯、畜牧等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规模和水平,从品种结构入手,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的质量。
粮食生产重点是改良种植的品种,提高粮食的质量和产量;茶叶重点是加大对“江头贡茶”的扶持力度,从开发有机农产品入手,提高品牌效益和农民收入。
2.不断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在资金支持和项目引导上予以倾斜,鼓励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耒阳投资兴业,带动耒阳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3.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组织逐步规范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管理,健全运行机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50%以上的农户加入,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优势产业和行业的覆盖率80%以上。
4.狠抓项目建设2016年,农业局争取到位农业专项资金3245万元,各农业项目进展顺利,均已按计划圆满完成了各阶段任务,有效辐射带动了耒阳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项目共落实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4200公顷,育秧方式全部为机插秧和软盘抛秧。
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在洲陂乡实施1333公顷双季稻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乡镇,在遥田镇实施667公顷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在新市镇落实农业部667公顷“三熟制”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在新市镇大兴隆村实施了8公顷的省长基金项目双季稻区油菜早熟品种选育和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生产示范,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推广面积10公顷,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秸秆还田腐熟面积8000公顷,病虫害专业防治项目实施面积达5.3万公顷次,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示范推广超级稻2.9万公顷(次),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已新建了25个乡镇农技站站房,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选派技术员面对面指导400户科技示范户。
加快油茶百亿级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全国油茶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湖南耒阳召开

加快油茶百亿级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全国油茶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湖南耒阳召开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林业产业》 2019年第11期文/本刊记者游娜近年来,耒阳对标中央、省、衡阳市要求,把油茶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培育,致力打造百亿级绿色产业,通过做大种植基地,做亮产业融合,做响耒阳品牌,做活油茶市场,做实产业扶贫,耒阳油茶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
世界油茶看中国,中国油茶看湖南。
10月16日到18日,全国油茶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湖南耒阳召开。
大会以“油茶之都千年耒阳”为主题,由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和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油茶分会、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局和耒阳市人民政府承办。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主任、原国家林业局局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会长贾治邦,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湖南省委主委胡旭晟,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文联主席欧阳斌,原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封加平出席会议。
据悉,此次大会由五大主体活动和五大配套活动组成,作为主体活动之一的开幕式暨油茶文化展演,于16日晚在耒阳市全民健身中心上演。
油茶文化展演在大型情景表演《千年耒阳》的序曲中拉开帷幕,通过《油茶之源》《孔明摆阵》《红色惊雷》《魅力耒阳》四个篇章,以情景歌舞剧、杂技、摇滚、少年朗诵等形式,再现了“神农创耒”的千年历史、红色耒阳的壮丽诗篇,生动演绎了新时代耒阳油茶的发展历程和美好未来。
近年来,耒阳油茶产业进入快车道发展,油茶产业创新已成为耒阳的一张名片。
为进一步打响“耒阳油茶”品牌,耒阳前期面向全社会征集了耒阳油茶VI形象,并组织长期从事油茶产业发展的生产、加工、经营、科研等方面的专家和一线生产实践者,共同编写、制定了耒阳茶油团体标准。
17日上午,在主体活动之二的“油茶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耒阳油茶品牌VI形象、耒阳茶油团体标准对外发布。
从此,耒阳油茶在包装上有了统一的标识,在生产、加工等各项指标的控制上有了更严格的规范,更加有利于“耒阳茶油”品牌的打造和推广,加快油茶百亿级产业集群项目的建设。
提质规模发展打造“耒阳茶油”品牌

提质规模发展打造“耒阳茶油”品牌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林业产业》 2018年第12期耒阳栽培油茶历史悠久。
早在战国时,《山海经》就有“圆木,国方油实”的记载,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植物名实图考》更清晰记载,耒阳有大面积的油茶林。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闰三月,湖南巡抚部院奉谕旨,劝民垦荒栽油茶,立石晓谕:“敢有伤害,重惩勿赦”,油茶面积大增。
1935年,民国政府倡导造林,强令在此种植油茶,新栽培油茶林4万亩。
近年来,国家对油茶产业高度重视,衡阳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
耒阳市也持续加大对油茶产业投入,从政策、资金、措施、人力等各方面加强油茶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新造油茶林,加大油茶林垦复力度,积极争取油茶发展项目。
油茶林面积持续增加,有助于推动油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促进油茶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016年耒阳油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耒阳被授予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2018年中国(耒阳)油茶博览园成功获批。
2010年9月,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耒阳召开,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全国15个油茶产区的省(区、市)代表出席会议,并对耒阳油茶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助力其向全国推广。
2013年6月,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再度视察耒阳市油茶产业建设情况,充分赞扬了耒阳市在油茶产业上取得的辉煌成果。
2008年以来,耒阳市累计完成油茶新造32.08万亩,油茶低改垦复40万亩,目前,耒阳市现有油茶林115万亩,是全国油茶种植面积第一县(市);2017年产茶油1.02万吨,年产值15亿元。
现有油茶种植企业31家,油茶专业合作社45家,种植面积200亩以上大户260户,全国油茶产业重点企业1个,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
其中,耒阳市神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神龙国油荣获2015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金奖,耒阳市金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天然茶油通过天猫、京东等互联网加平台远销香港、日本,走进国际市场。
耒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

耒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耒阳市统计局:陈默海(2018年6月25日)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就“乡村振兴”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
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
就耒阳市来看,近几年来围绕建设美丽新耒阳和全面脱贫奔小康目标,在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作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与新时期党中央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且有很长的路要走。
5月中旬,衡阳市统计局民调中心联合耒阳市统计局,按照湖南省“乡村振兴”百村千户民调调查的通知精神,分四个组对部分耒阳市乡镇进行了入户调查,并采取了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耒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耒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耒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面临的现状耒阳市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375个行政村(居委会)。
其中行政村达320个。
2017年耒阳市总人口达143.09万人,其中:2016年耒阳乡村人口112.52万人(2017年未发布)。
从以上数据可知,耒阳仍是一个农业大市。
因此,耒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要抓手。
特别是今年脱贫攻坚进行决胜期以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工作扶持力度,使得耒阳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稳定发展的显著成效。
2016年(2017年农业普查数据暂未发布,用2016年数据)粮食播种面积133.98万亩,总产量511007吨;油料播种面积53015万亩,总产量54723吨;生猪出栏14005万头,产量达107839吨;造林面积达120150亩……;2017年,耒阳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1元,同比增长7.9%。
湖南耒阳江头贡茶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研究

湖南耒阳江头贡茶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研究作者:周娇谢典瑾来源:《新智慧·中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低山丘陵主导产业一般是以当地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状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茶业与旅游业便是这种内源性生长的典型。
这些产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分头单向发展的问题,不利于当地资源效益和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需要包容协作、共享资源,以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通过分析“中国著名茶乡”湖南耒阳市的江头贡茶生态观光茶园的规划设计实案,探求如何使观光茶园在功能性设计上与艺术精神得以完美结合,并针对观光茶园的空间序列安排和节奏韵律的把握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观光茶园茶文化空间功能精神耒阳市江头贡茶生态观光茶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龙塘镇江头村,属于中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7℃~18℃,常年平均降水量为1337mm,日照时间近1640h,地貌形态属丘陵低山,植被复盖良好。
土壤以红壤和黄棕壤为主,土质均匀,保水较好。
在低山丘陵之间建有龙下冲小一型水库,呈倒人字形,水库分叉伸入到山丘各部,水面较大,水位较平稳,四周低山丘陵环拥,怀峦抱丘,山盈水绕,苍郁葱翠,生态条件优越。
梯田状地形由四周向中部的水库倾斜,地形变化丰富,三维空间感强,是宜人宜茶的茶乡佳境。
由于种植年代不同,各部茶园各有差别,部分茶园已形成很好的茶园景观,视角效果良好,可开发森林休闲健康旅游。
[1]一、规划设计理念与目标本项目以茶叶为题,生态立本,山水展色,文化作魂,因此要全力挖掘江头贡茶文化,争取列入国家历代名茶目录和湖南主要名品目录,成为国内茶文化深度体验旅游目的地,从而景区建设成以儒家文化为根基,茶文化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茶艺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将其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茶叶科技示范园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2]二、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本农庄在突出茶文化整体形象的基础上,按一个中心,四大板块,十大功能分区的基本结构,在满足规划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山水景观资源进行布局。
三小耒阳怎么读

三小耒阳怎么读
[sān xiǎo lěi yáng]
“耒阳”的读音[lěi] [yáng]
耒阳市为湖南省衡阳市下辖县级市,位于衡阳市南部,五岭山脉北面,东北邻安仁县,东南及南面连永兴县,西南角与桂阳县接壤,西临舂陵水与常宁市隔河相望,北界衡南县。
地处衡阳盆地南缘向五岭山脉地过渡地段,地形较为复杂。
下辖5乡19
镇6街道,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
2016年总人口117.22万。
扩展资料:
1,耒阳油茶
早在1800年前,耒阳人就开始栽培油茶树,其油素以品质
纯正、营养丰富而香飘万里,闻名于世。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派来两名官员专程到中国耒阳考察油茶林。
耒阳市有油茶林120万亩,常年产茶油400余万吨。
2,江头贡茶
茶叶是十大绿色产品之一,在我国很早就有栽培茶树的历史。
江头贡茶因主产地在原耒阳市江头乡的江头、大石、东冲、蚕子、畔塘等村(现归属耒阳市龙塘镇管辖),所以统称江头茶,又因在古代属于贡品御茶,所以又叫江头贡茶。
3,耒阳红薯粉皮
耒阳市红薯粉皮用手工制作,将红薯洗净,经磨粉机研磨、过滤、去渣、沉淀粉用清水调臧糊状,匀薄盛入金属皿器,蒸熟后冷却、切条、晾干而成。
以“赶”的姿态走好茶文旅融合共富路_关于“赶茶场”列入人类非遗后的思考_文|陈新森

磐安:以“赶”的姿态走好茶文旅 融合共富路关于“赶茶场”列入人类非遗后的思考文|陈新森“赶茶场”又称“茶场庙庙会”,盛行于浙江磐安玉山一带,是一场以古茶场为主要文化展示舞台,以茶叶等物资交易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活动。
2008年“赶茶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
2022年11月,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国保单位玉山古茶场、人类非遗“赶茶场”的所在地,具有将茶叶、文化和旅游三大优势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我们要以“赶茶场”的“赶”为源动力,加快统筹谋划,强化有序开发,积极转型升级,以赶的姿态走出一条茶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茶文旅融合赶上了好时代茶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是近年来我国“三产融合”的新业态、新亮点,这种模式以茶产业为基础和核心,将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一种沉浸式的茶叶体验、度假娱乐、文化教育、健康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休闲生活方式。
茶文旅融合内涵丰富、业态多元,而且创意无限、潜力巨大,从全国发展态势来看,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各地产茶区正深度谋划、蓄势待发,新招频出、亮点纷呈。
一条指示引航导向。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
这为我们做好茶文旅融合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今年,国家文旅部出台了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意见,支持将非遗与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结合,支持推出旅游特色线路。
浙江省也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并在山区26县“一县一策”中予以明确。
近年来,磐安茶文旅融合发展开始破题,形成休闲茶乡游、云峰茶节庆活动、赶茶场习俗体验、茶文化研学活动、茶膳食品等不同类型的融合产品,有效优化了非遗传承环境、促进了茶经济的发展。
深化茶文旅融合,有利于推动茶非遗得到更高层次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延长茶产业链、提升茶产业附加值、有利于更多人通过旅游了解、参与体验茶习俗,使之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市江头贡茶产业化发展的有利形势
浏览次数:58 日期:2010-08-20 17:52
摘要:
我市江头贡茶产业化发展的有利形势
1、就当前国际、国内茶叶市场来看:
茶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天然饮料,世界茶叶生产、贸易、消费持续增长。
十几年来,一直以每年3~5%的增幅递增,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天下”。
由于绿茶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的宣传,刺激了国际市场对绿茶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绿茶出口量也随之增大。
绿茶从1990年的8.3万吨增至2007年22.4万吨;今后十年内国内茶饮料市场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年增长率将在10%以上,预计到2010年茶饮料产量达到1100万吨,需要茶叶原料11万吨,比2005年增长近3倍。
目前,国内人均茶叶消费只有460克/年,与世界人均年消费茶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消费水平高的爱尔兰、土耳其、科威特、英国、伊拉克等国人均年消费量在2000克以上的相比差距更大。
国内各地区之间差别也较大,如上海、广州等人均年消费茶叶已达到1000克左右,可见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很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的综合利用、美容保健、茶叶食品等新产品不断问世和茶文化的发展,茶叶消费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
可见,茶产业是一个大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2、就省、市茶叶产业发展来看:
湖南是全国传统产茶大省,发展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我国茶产业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
2001年,省政府在郴州召开了全省茶叶工作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外茶业发展的形势,将茶产业定为我省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提出了“质量兴茶,科技兴茶,再造湖南茶业新优势”的思路。
湖南茶叶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如今茶业的春天已经到来,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影响已越来越大,终于走出低谷;也凸显了一批优秀的湖南名茶品牌如:君山银针、安化黑茶、怡清源、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石门银峰等,显现出发展速度加快、茶叶质量提高、茶叶销售很旺的强劲发展态势。
2009年湖南茶叶出口量居全国第二。
其中,岳阳临湘、益阳安化、常德石门等几个产茶大县,茶业发展步入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经营,茶业经济给地方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今年5月,衡阳市农业局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茶产业发展的总目标:到2015年,使衡阳市茶叶生产面积达到15万亩(范围包括:南岳、衡山、、常宁、、衡南、祁东、耒阳、衡东等7个县市),产量7500吨,无性系良种达到70%以上,全部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其中有机茶认证面积达到60%,产品优质率达80%。
并提出了“多元化投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四条产业发展措施,鼓励、支持、推动我市茶业发展,从而为地方经济服务,为推动湖南茶叶品牌建设及茶产业发展服务。
3、就我市茶叶产业本身来看:
耒阳市位于湖南南部,北纬26°08′—26°43′,东径112°38′—112°18′,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325米,年平均气温16.1℃,降水量1400毫米,日照时数1270小时,无霜期288天。
土壤以红、黄壤为主,PH值为4.5—6.5,适宜茶叶等适酸植物生长。
茶叶是耒阳的传统产品,唐代中期,耒阳已普遍种植。
当时,耒阳茶叶有两种,一种是绿茶,一种是竹山茶。
绿茶,早采者称茶,晚采者称茗,以谷雨前采者为佳品。
其中,以江头茶的品质为佳。
因其味纯淡雅、清香爽口、回味无穷,被李唐王朝列为珍品,供内廷专用。
据《耒阳市志》记载:江头贡茶最早栽培时间一说是秦朝、一说是唐朝,比现在湖南四大名茶君山银针、沩山白毛尖、安化黑茶、北港毛尖的历史都要悠久。
至清代,耒阳年产茶约千担,用水运销往长沙、湖北。
民国时期,耒阳茶叶品种有绿茶、黑茶,但以绿茶为主,主产于竹塔市(今竹市乡)、江头、龙塘铺、郁冲圩(今余庆功)、小水铺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茶叶种植日趋增多。
50年代后期,开始集体种植,1978年以芭蕉、集贤、马水、仁义、公平、江头、东湾、东湖等20个乡、镇为重点,开始建立茶叶生产基地,经营茶园面积2.2万亩,年产茶叶31.3万公斤。
1990年,全县有茶场57个,年产茶叶13.5万公斤。
此期间,省茶叶公司的长沙茶厂、郴州茶厂、衡阳茶厂都在耒阳收购茶业,收购站设在耒阳火车站边。
近几年,江头贡茶由于一些企业投身茶叶种植,生产规模逐步加大、品质不断得到改善。
其中,由水木芙蓉茶庄耒阳市老江头茶叶公司基地初次选送的江头贡茶在湖南省第九届“湘茶杯”名优茶评比中,因其“形状独特,其叶尖且长,状似剑,制成后类似细细绳索;泡开后,叶尖朝上,叶瓣斜展如旗,颜色鲜绿,根根似针一样竖立,沉入杯底,恰似玉兰璀璨,多彩多姿,实乃惊奇。
一股清香袅袅入鼻,沁人心扉,甜润酥人,色泽鲜嫩翠绿,入口醇厚,饮之芬芳,齿间有余香,润喉有回甘。
且有消食、化痰、清热解毒、醒酒解腻之功效”,而被专家们评为“银奖”。
同时,当前我市存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耒阳市老江头茶叶有限公司、江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耒阳智兰茶园等10余个茶叶生产基地。
茶文化氛围浓厚,市区茶楼馆所林立,大大小小至少不下100家。
规模较大的数水木芙蓉茶庄和聚茗缘茶馆,两家都获得了“湖南百佳茶馆”的称号。
其中水木芙蓉茶庄不仅经营茶馆,还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省内外市场销售网络和自己的注册商标——“江头贡茶”。
4、就江头贡茶茶种本身来看:
江头茶是分布于该市龙塘镇畔塘村的古老而珍稀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经水木芙蓉茶庄耒阳市老江头茶叶公司基地送湖南农大茶学系验证具如下特点:1.发芽早:在培管一致条件下,江头茶春茶萌芽比安化群体种早10天。
2.江头茶为立体采摘,且采茶期长.单产比福鼎大白茶要高10%左右。
3.制茶品质好.持嫩性强,外形条扁匀齐、翠绿,显毫,内质汤色黄亮,香气高锐持久、栀子花香,滋味醇厚,叶底黄色明亮,耐冲泡。
4.抗逆性强。
在日均温低于-2℃并持续7天情况下,未出现冻害现象。
在夏日超过39.2℃,并持续一周情况下,没有发生高温危害.在未使用任何农药情况下,没有发生因病虫害造成直接损失。
5.宜无性扦插繁殖。
江头茶在当地很少开花,种子产量很低,且播种后鼠害极为严重,成苗率极低;但枝梢发育量大,扦插易生根,故宜扦插繁殖。
湖南农大茶学系教授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努力,研究成功了黄金茶苗木无性扦插繁殖技术,攻克了江头茶树有性繁殖能力极弱、难以扩大面积的难题。
2008年,该茶树品种初步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获准为地方优良品种,可在当地大力推广(据《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2009-2015年)》:当前,全国已审定通过的国家级茶树良种97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个,无性系良种80个。
各产茶省还审定了省级良种119个)。
5、就全市产业发展规划来看:
近几年,耒阳市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市委、政府从长远出发提出了打造“四色”经济的产业发展规划。
其中“红色”经济就是要发展以红色旅游和蔡伦竹海风景区为主的旅游业,“绿色”经济就是要发展以油茶主的林业经济。
作为兼具旅游观光和经济林作用的茶园,耒阳江头贡茶基地如将旅游业与具有高层次文化品位的产业发展相结合,发展现代茶业与现代旅游业交叉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即茶业人文生态旅游;采用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生产为基础,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丰富的江头贡茶文化内涵为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将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而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
用旅游带动茶叶的品牌,弘扬耒阳江头贡茶历史。
不仅可以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经济,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协调我市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还可以与耒阳蔡伦竹海这个天人合一、“红”“ 绿”合一的风景区连为一体,或在风景区开设茶馆开展茶艺表演活动,借“茶”传道、以茶入礼、以茶待客,延长游客在耒阳的逗留时间,丰富我市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提高耒阳旅游附加值和文化品位,从而形成相互促进实现多赢的大好局面。
6、从我市区位优势来看:
我市地处湘南、南联港粤,又是我省为数不多的县级中等城市,在我市周边的县市尚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区域茶叶品牌和市场。
江头贡茶历史悠久,且又属地方优良品种,如能利用区位优势、促进产业化发展、建立以水木芙蓉茶庄等茶叶经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销售网络,必将在衡阳市乃至全省发展茶叶产业中谋取重要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