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合集下载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指在已知一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数量的情况下,计算其他物质的数量或者化学反应的产物。

1. 摩尔计算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 = m/M其中,n代表物质的摩尔数量,m代表物质的质量,M代表物质的摩尔质量。

例如,当已知反应物的质量为m1,摩尔质量为M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为a1、a2时,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生成物的摩尔数量n2: n2 = n1 * a2/a12.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计算在已知一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其他物质的数量。

以化学反应A + B → C + D为例,已知反应物A的摩尔数量为n1,反应物B的摩尔数量为n2,可以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计算生成物C和D的摩尔数量n3和n4。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关系:a1A + a2B → a3C + a4D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3 = n1 * a3/a1n4 = n2 * a4/a23. 反应物的过量与限量在实际的化学反应中,往往会有某一种反应物存在过量或限量的情况。

过量反应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较多的物质,它的数量不会对反应的摩尔数量产生影响;限量反应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较少的物质,决定了反应的摩尔数量。

假设在化学反应A + B → C中,反应物A的摩尔数量为n1,反应物B的摩尔数量为n2,反应物A与B的化学计量比为a1:a2,已知反应物B为限量反应物。

则反应完全进行时,根据摩尔计算可得: n3 = n1 * a3/a1n4 = n2 * a4/a2其中,a3和a4表示反应物A和B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n3和n4分别表示生成物C和D的理论摩尔数量。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1.化学反应的计算公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如物质A与物质B反应生成物质C和物质D,化学方程式为A+B→C+D,那么A与B的物质的量关系可以表示为n(A)/n(B)=n(C)/n(D)。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推导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如物质A与物质B反应生成物质C和物质D,化学方程式为A+B→C+D,如果已知A的质量m(A),可以通过计算得到C的质量m(C),其计算公式为m(C)=(m(A)/M(A))*M(C),其中M(A)和M(C)分别为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

2.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摩尔浓度的定义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的比值,可以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来计算。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C=n/V,其中C为摩尔浓度,n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的体积。

-摩尔浓度与质量浓度的转换当已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度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摩尔浓度。

质量浓度与摩尔浓度的转换公式为C=(m/M)/V,其中C为摩尔浓度,m为溶质的质量,M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

3.溶液的稀释计算公式-稀释液的物质的量当溶质溶液需要稀释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稀释液需要的物质的量。

稀释液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为n(稀释液)=n(溶质溶液)*(V(溶质溶液)/V(稀释液)),其中n为物质的量,V为体积。

-稀释液的浓度当溶质溶液需要稀释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稀释液的浓度。

稀释液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稀释液)=C(溶质溶液)*(V(溶质溶液)/V(稀释液)),其中C为浓度,V为体积。

4.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了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来描述化学反应的方式。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物质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1.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代表了物质里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

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O2->2H2O,可以得知每2摩尔的H2反应生成2摩尔的H2O。

2.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原子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物的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2mol的H2,需要计算H2的质量。

根据氢气的摩尔质量(2g/mol),可以计算出质量为4g。

3.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4g的H2,需要计算产生的H2O的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1:1,可以计算出摩尔数为2mol 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36g的H2O。

4.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2mol的O2,需要计算剩余的H2O的摩尔数和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2:1,可以计算出剩余的摩尔数为1mol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18g的H2O。

5.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对于气体反应,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

根据烧瓶法则(Avogadro's law),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摩尔数成正比。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1mol的O2,根据化学反应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出反应产生2mol的H2O。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I、【知识点的认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六步: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x。

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至关重要的。

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x)。

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

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

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

举例说明: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格式,以“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为例,介绍如图所示:II、【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

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是抓住“三找”;即一找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找已知量和未知量x,三找用到的相对质量关系。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一般可以简记为:“六步七行”。

其中的“六步”,又可以对应着简记为:“设、方、质(分为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两行)、比、算、答”。

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⑴设未知量x时,x的后面不要带单位;⑵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切记严格地按照“写→配→标→注”步骤细心书写;⑶找质量关系时,最好先找下一行的实际质量关系(即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再对应着找上一行的相对质量关系。

并且,切记将它们都写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分居上下两行。

常见化学方程式及常用计算公式

常见化学方程式及常用计算公式

常见化学方程式及常用计算公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

它们是描述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的关键工具。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包括:1.原子反应方程式:原子反应方程式描述的是原子之间的化学反应。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原子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₂+O₂→2H₂O。

2. 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描述的是带电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

例如,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u²⁺(aq) + 2OH⁻(aq) → Cu(OH)₂(s) +2Na⁺(aq) + SO₄²⁻(aq)。

3. 分解反应方程式:分解反应方程式描述的是一个化合物分解成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物质的反应。

例如,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可以表示为:2H₂O₂(aq) → 2H₂O(l) + O₂(g)。

4.合成反应方程式:合成反应方程式描述的是两个或更多个物质结合形成一个新物质的反应。

例如,硫磺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合成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S(s)+O₂(g)→SO₂(g)。

常用的化学计算公式包括:1. 摩尔质量的计算: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

它可以通过周期表上的原子质量和化学式中各元素的摩尔数来计算。

例如,H₂O的摩尔质量为2×1.008 g/mol + 16.00 g/mol = 18.02 g/mol。

2. 摩尔浓度的计算: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它可以通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除以溶液的总体积来计算。

例如,一升溶液中含有0.1摩的NaCl,则其摩尔浓度为0.1 mol/L。

3.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质量、摩尔数和氧化态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可以通过反应方程式和氧化态的改变来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摩尔比或质量比。

4.溶液配制的计算:在实验室中,需要根据给定的溶液浓度和体积来准确配制溶液。

此时,可以使用摩尔浓度和溶液体积的关系来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初中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初中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初中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 相对分子质量(Mr)- 定义: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 计算公式:- 对于单质,如O_2,Mr = 16×2 = 32;- 对于化合物,如H_2O,Mr=(1×2 + 16)=18。

2. 元素质量比。

- 计算公式:在化合物AxBy中,A、B元素的质量比=(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x):(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y)。

- 例如,在CO_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16×2)=12:32 = 3:8。

3. 元素的质量分数。

- 计算公式:ω(A)=(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例如,在NH_4NO_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ω(N)=(14×2)/(14×2 +1×4+16×3)×100%=(28)/(80)×100% = 35%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 例如:2H_2+O_2{点燃}{===}2H_2O,H_2、O_2、H_2O的质量比为(2×2):32:(2×18)=4:32:36 = 1:8:9。

2. 计算步骤(以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设未知量:设可制取氧气的质量为x。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_4{}{===}K_2MnO_4+MnO_2 + O_2↑。

- 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KMnO_4的相对分子质量=39 + 55+16×4 = 158,O_2的相对分子质量=32。

- 已知KMnO_4的质量为15.8g。

- 列比例式求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KMnO_4与O_2的质量比(2×158):32,可列出比例式(2×158)/(32)=(15.8g)/(x),解得x = 1.6g。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一、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达到稳定状态,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为化学方程式中所示的比例。

平衡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定律来描述,其中最常见的是质量作用定律(也称为质量作用定律)和刚度定律。

1.质量作用定律(质量作用定律)质量作用定律(质量作用定律)是描述气体或溶液中化学平衡的定律。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对于气体反应,在恒温下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压之间的比值等于各物质在平衡时的摩尔数之比。

对于溶液反应,在恒温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各物质在平衡时的摩尔数之比。

2.刚度定律刚度定律描述了气体或溶液中化学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浓度之比(在适当的条件下)。

与质量作用定律类似,刚度定律也使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来表示。

二、化学方程式的摩尔计算例如,对于化学反应2A+3B->C+D,如果已知A的摩尔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B的摩尔量来计算C和D的摩尔量。

如果已知A和D的摩尔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B和C的摩尔量来计算A的摩尔量。

三、物质的转化1.摩尔转化摩尔转化是一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比计算物质的转化的方法。

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量和摩尔比,可以确定反应物的转化程度和生成物的生成程度。

2.质量转化质量转化是一种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确定物质转化的方法。

在这种计算中,需要考虑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关系和摩尔质量。

四、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摩尔质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计算。

化学计算可以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摩尔计算、质量转化计算等。

在化学计算中,需要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比和物质量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使用摩尔计算和质量计算来解决问题。

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涉及到平衡、摩尔计算、物质转化和化学计算等内容。

在这些计算中,需要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化学计算的方法,掌握平衡定律和摩尔质量的计算,能够准确地进行化学计算和问题求解。

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及常用计算公式

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及常用计算公式

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及常用计算公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记号式。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包括:1.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HCl+NaOH→NaCl+H2O2.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H2SO4+CaO→CaSO4+H2O3.酸和金属反应:2HCl+Zn→H2+ZnCl24.过氧化氢分解反应:2H2O2→2H2O+O25.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4Fe+3O2→2Fe2O36.燃烧反应(燃料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H4+2O2→CO2+2H2O7.碱金属和水反应放出氢气:2Na+2H2O→2NaOH+H28.非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酸:SO3+H2O→H2SO4常用计算公式包括:1.摩尔浓度(溶质在溶液中的物质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的计算:摩尔浓度=溶质物质的物质量/溶液的体积2.反应物质量计算(已知摩尔量和摩尔质量):物质量=摩尔量×摩尔质量3.摩尔质量计算(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摩尔质量=元素相对原子质量1+元素相对原子质量2+...4.摩尔质量与物质量的转换:摩尔质量=物质量/摩尔量5.摩尔比计算(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例):摩尔比=反应物的摩尔量/反应物的摩尔量6.理论产量计算(反应得到的物质的最大可能量):理论产量=反应物的摩尔量×产物的摩尔系数7.推断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质量/(体积×摩尔体积)8.摩尔体积计算(气体的体积与摩尔量的比值):摩尔体积=体积/摩尔量这些化学方程式和计算公式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内容,掌握它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和进行量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O2的混合气体,其质 量比为1.4,经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了5.4g水, 原混合物的总质量为( )
A.5.4 g C.7.2 g
B.6.0 g D.8.0 g
12、有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144 g,在空气中 经充分加热后,其质量变为160 g,此混合物中氧 化铜和铜的质量比为 。
16、将12.5g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硫酸铜 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共得红色物质13g,求原混合 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17、有一包有氧化铜和木炭粉混合而成的黑色粉 末32 g,将它装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红色的 铜不再继续产生为止。冷却后,分离得到16 g铜。 若反应后木炭粉有剩余,求原黑色粉末中氧化铜 的质量分数。
点拨:本题是信息给予类计算题。
7、在室温下,将Mg、Al两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且 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反应结 束后,溶液的质量仍相等,则投入的Mg与Al的质量 比是( ) A.1.1 B.24.27 C.27.24 D.32.33
8、若干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跟足量稀盐酸充分 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加热后 产物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 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40% C.50.4% D.80%
复习导引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形式是.根据化学方程 式,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 应物)的质量的计算,含一定量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 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该定律中 的“质量”指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而不 是各反应物的任意质量相加。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质 量之所以守恒,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或元素的种类没有 变化,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 既可以从“质量”上建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又可以从同种原子个数的角度寻找反应物与生成物组成 上的联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无论已知条件如何、题型如何,只要是物质之间通过化 学反应发生量的变化,都要先分析在给定的条件下,物 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对能够发生的反应必须首先依据 事实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尤其是要注意配平。只有 根据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其结果才是正确的。
点拨:本题是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题,而且考察 了天平平衡问题。
6.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可在潜水 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它能跟CO2发生如下反 应.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含少量Na2CO3杂质 的Na2O2样品80g,将它与足量的CO2充分反应。试计算.
①与盐酸反应的固体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②该样品中Na2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在高温下煅烧碳酸钙和碳酸镁,都分别得到金属氧 化物和二氧化碳。若碳酸钙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经充分 煅烧质量减少了一半,则此混合物中碳酸钙和碳酸镁 的质量比是多少? 点拨:无数据计算题。找出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
4.t℃时,将15g碳酸钙粉末与一定量的盐酸恰好完 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求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3、分别用11 g氢气、21 g一氧化碳、31 g碳还原 足量的氧化铜,得到金属铜最少的是 。
14、将10 g铁片放入某硫酸铜溶液中,反应一 段时间后,将覆有铜的铁片取出并干燥后称重, 称得质量为10.8 g,则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 量为 。
15、现有KMnO4和MnO2的混合物若干。当加热分 解完全后,MnO2的质量为开始时的三倍,则原 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 。
点拨:用守恒法求出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是本题的 突破口。
5.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 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 盐酸,,然后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铝。待充分反 应后,镁有剩余,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天平保持平衡 B.铝也有剩余 C.天平指针偏向放镁的一方 D.天平指针偏向放铝的一方
试题例析
1.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g加热 分解,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7g,求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得氧气的质量。(守恒法)
2.有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2.02g,用氢气充分还 原,铜的质量为1.7种解法,差量法最为简单。
9、镁粉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煅烧并 充分反应,生成混合物的总质量无变化,则原混 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
A.6.25 C.11.4
B.33.50 D.33.100
10、在一定条件下,12 g碳和16 g氧气在密闭的 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容器内存在的是( ) A.22 gCO和6 gCO2 C.22 gCO2和6 gC B.28 gCO2 D.28 gC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