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执业医师考试中西医结合(试卷编号2451)

执业医师考试中西医结合(试卷编号2451)1.[单选题]患者,女性,38岁。
因食欲不振、黄疸进行性加深半个月入院。
实验室检查:ALT412U/L,PTA72%,ALP324U/L,血清总胆红素412μmol/L,直接胆红素338μmol/L。
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急性黄疸型肝炎B)淤胆型肝炎C)急性重型肝炎D)慢性重型肝炎E)肝炎肝硬化答案:B解析:实验室检查:ALT412U/L和ALP324U/L,血清总胆红素412μmol/L,结合胆红素338μmol/L,均显著升高提示有淤胆的表现,PTA72%>40%可排除重型肝炎的诊断。
2.[单选题]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A)土壤传播B)飞沫传播C)水、食物、苍蝇传播D)蚊虫传播E)体液传播答案:B解析:3.[单选题]莫菲征阳性见于( )A)急性肠炎B)急慢性肝炎C)急性胆囊炎D)急性胰腺炎E)急性胃炎答案:C解析:4.[单选题]与结石形成关系不太密切的因素是A)气候因素B)服药不当C)体质差异D)饮食不当E)情志内伤答案:A解析:5.[单选题]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A)慢性酒精中毒B)乙型病毒性肝炎C)自身免疫性肝炎D)丙型病毒性肝炎E)药物中毒答案:B解析: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在我国以乙型病毒型肝炎所致肝硬化为主,国外以酒精中毒多见。
6.[单选题]枕先露肛查时,胎头下降程度为+2是指A)胎头最低点在坐骨棘平面下2cmB)胎儿顶骨在坐骨结节平面上2cmC)胎儿头部最低在坐骨结节平面下2cmD)始儿头骨质部在坐骨棘平面下2cmE)胎儿顶骨在坐骨棘平面下2cm答案:D解析:7.[单选题]"二次打击"学说的观点认为第二次打击与第一次相比其作用A)比第一次减弱B)具有放大效应C)与第一次相同D)比第一次稍增强E)作用消失答案:B解析:8.[单选题]肾绞痛病人常采取的体位是A)强迫侧卧位B)角弓反张位C)强迫俯卧位D)强迫坐位E)辗转体位答案:E解析:A项多见于一侧胸膜炎和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B项多见于破伤风及小儿脑膜炎;C项多见于脊柱疾病;D项多见于心、肺功能不全者;E多见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肾绞痛等。
执业医师考试中西医结合(试卷编号1691)

执业医师考试中西医结合(试卷编号1691)1.[单选题]栀子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除烦止渴,消肿止痛B)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C)泻火解毒,利尿D)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E)清热除烦,泻火解毒,利尿答案:B解析: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2.[单选题]下列关于"天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癸就是月经B)先有天癸后有月经C)肾气盛才能天癸至D)天癸男女都有E)天癸是一种阴精答案:A解析:3.[单选题]下列各项,属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治性手术的是( )A)子宫、双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内膜异位病灶B)子宫、双附件及盆腔内所有病灶C)子宫及双附件D)子宫、双附件及盆腔淋巴结清扫E)双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内膜异位病灶答案:A解析:4.[单选题]第一胎,足月妊娠临产已6小时,检查宫口开全,先露+2,羊水呈绿色浑浊,胎心169次/分,胎先露LOA,无头盆不称征象,应选用的分娩方式为A)等待自然分娩B)产钳助产C)静脉滴注催产素D)前列腺素催产E)剖宫产答案:B解析:官B)胃→肝、脾等实质性器官→膈肌→十二指肠第一部→空肠→回肠→大肠以及它们的系膜→盆腔器官C)肝、脾等实质性器官→胃→十二指肠第一部→空肠→回肠→大肠及它们的系膜→盆腔器官D)肝、脾等实质性器官→十二指肠第一部→胃→回肠→空肠→大肠及它们的系膜→盆腔器官E)胃→膈肌→肝、脾等实质性器官→十二指肠第一部→空肠→回肠→大肠以及它们的系膜→盆腔器官答案:A解析:6.[单选题]治疗胃火上炎的头痛、牙龈肿痛宜用下列哪组药物A)紫苏、生姜B)知母、贝母C)石膏、升麻D)龙胆草、黄柏E)玄参、黄芩答案:C解析:石膏主治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
本品善清胃火,与升麻、黄连等同用,如清胃散。
7.[单选题]治阿米巴痢疾,首选的药组是( )A)山豆根、射干B)鸦胆子、白头翁C)黄连、黄芩D)金银花、连翘E)秦皮、马齿苋答案:B解析:8.[单选题]真寒假热证产生的机理是A)阴盛格阳B)阳盛格阴C)阴不敛阳D)阳不敛阴E)表热里寒答案:A解析:9.[单选题]具有清气分实热、退蒸功效的药物是( )A)石膏B)白薇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富含油脂,能够润肠通便,治老人虚人便秘多用的药物是( )A)火麻仁、芦荟B)苦杏仁、当归C)芒硝、柏子仁D)火麻仁、郁李仁E)番泻叶、牵牛子答案:D解析:11.[单选题]关于体质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先天遗传性B)差异多样性C)不稳定性D)群类趋同性E)后天可调性答案:C解析:体质的特点包括:先天遗传性、差异多样性、形神一体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连续可测性和后天可调性。
执业医师考试中西医结合(试卷编号2211)

执业医师考试中西医结合(试卷编号2211)1.[单选题]患者,男,60岁。
心胸憋闷疼痛,并放射至肩背,心悸怔忡,有恐惧感,舌紫有瘀点苔白,脉沉细涩。
其病机是A)心血亏虚B)肝血不足C)心阳偏衰D)心阴虚亏E)心血瘀阻答案:E解析:瘀血内阻,心脏搏动失常,心脉阻滞不通,故临床上可见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舌质晦暗或有瘀点,脉沉细涩或结代。
故本题选E。
2.[单选题]"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主要指的是A)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B)邪气伤人,必伤人体的正气C)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D)正气不足,邪气亢盛E)正气虚弱,邪气不足答案:C解析:《素问·评热病论》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说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
3.[单选题]某女,26岁。
产后乳少,乳房胀满疼痛,胸胁胀闷,舌红,苔薄黄,脉弦。
除乳根、膻中、少泽外,应加取A)太冲、内关、期门B)太外、外关、肝俞C)肝俞、膈俞、期门D)中脘、天枢、期门E)足三里、脾俞、胃俞答案:A解析:缺乳总的治疗原则是调理气血、疏通乳络。
治疗以足阳明经和任脉为主。
本病例中患者产后乳少,乳房胀满疼痛,胸胁胀闷,舌红,苔薄黄,脉弦。
是由于肝气郁结引起的产后乳少病症。
所以在选取主穴治疗的基础上如肝气郁结者应加上太冲、内关。
胸胁胀满者加上期门。
[考点] 缺乳的治疗。
4.[单选题]患者,女,15岁,吃瓜果后,出现腹痛,下痢脓血,泻痢不爽,应选用的与黄连配伍的药物是( )A)黄柏B)木香C)白头翁D)黄芩E)吴茱萸答案:B解析:5.[单选题]咯痰白稠、量多,滑而易出者是( )A)寒痰B)燥痰C)热痰D)湿痰E)肺痈之痰答案:D解析:6.[单选题]针灸治疗气血不足型痛经应取下列哪组腧穴A)三阴交、关元、肾俞B)足三里、肝俞、脾俞C)带脉、中极、阴陵泉D)足三里、三阴交、气海E)足三里、三阴交、次髂答案:D解析:7.[单选题]下列有关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发生耐药变异B)毒副作用不明显C)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D)抗病毒作用较强E)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答案:C解析:8.[单选题]推算预产期的依据,以下哪项最可靠A)初觉胎动B)早孕期妇科检查C)末次月经D)基础体温记录E)妊娠反应答案:C解析:9.[单选题]右上肺中心型肺癌的典型X线表现是A)两上肺锁骨下区的片状阴影B)左心缘影呈直线状斜向外下方C)肺门肿块和右肺上叶不张连在一起形成横行“S”状的下缘D)肺内有多发的薄壁空洞E)肺内有多发的肿块影答案:C解析:发生于右上叶的肺癌,肺门肿块及右肺上叶不张连在一起可形成横行“S”状下缘。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内容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内容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是一项综合性的考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中西医结合基础知识:包括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原理、发展历程、现状等方面的知识。
2.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包括中西医结合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面的知识。
3.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包括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针灸、推拿、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4.中西医结合常见疾病的诊治:包括中西医结合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方面的知识。
5.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包括中西医结合在实践中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是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的主要内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运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 1 -。
执业医师考试中西医结合(试卷编号2222)

执业医师考试中西医结合(试卷编号2222)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1.[单选题]防碍铁剂在肠道吸收的物质是A)稀盐酸B)鞣酸C)维生素CD)果糖E)半胱氨酸2.[单选题]既治疥癣、湿疹、阴疽疮疡,又治阳痿、虚喘冷哮、虚寒便秘的药物是A)升药B)硫黄C)雄黄D)硼砂E)白矾3.[单选题]正常成人血清钾的参考值为A)3.5~5.0mmol/LB)3.0~5.0mmol/LC)4.0~5.0mmol/LD)4.1~5.6mmol/LE)3.0~6.0mmol/L4.[单选题]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证的治法宜选用A)清热解毒,宁心复脉B)清热化湿,宁心复脉C)益气养阴,宁心复脉D)温振心阳,宁心复脉E)豁痰化瘀,宁心通络5.[单选题]灰婴综合征属于哪种药物的不良反应A)青霉素B)红霉素C)氯霉素D)克拉霉素E)阿奇霉素6.[单选题]患者,女性,36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七年余,慢性肾功能不全,现见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口淡粘腻,口有尿味。
应选用的治疗方药是A)杞菊地黄丸加减B)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C)五皮饮合五苓散加减D)参芪地黄汤E)天麻钩藤汤加减7.[单选题]银翘散与桑菊饮功用的主要区别是A)前者偏于解毒,后者偏于化痰B)前者偏于透表,后者偏于宣肺C)前者偏于化痰,后者偏于解毒D)前者偏于止咳,后者偏于解表E)前者偏于宣肺,后者偏于清热8.[单选题]斑秃属于A)血虚受风B)精血不足C)肾阴不足D)营血有热E)心血不足9.[单选题]狂犬病毒刺激周围神经元引起的症状是( )A)头痛B)乏力C)咽喉紧缩感D)对风敏感E)伤口周围虫爬感10.[单选题]患者,男,35岁。
经常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甚则彻夜不眠,伴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取的是A)丰隆、内庭、曲池B)行间、侠溪C)丘墟、心俞、内关D)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E)太溪、涌泉、心俞、肾俞11.[单选题]中医学称"急性心肌梗死"为A)胸痹B)胃脘痛C)真心痛E)脾心痛12.[单选题]肺部触觉语颤减弱见于A)肺结核空洞形成B)大叶性肺炎消散期C)大叶性肺炎实变期D)肺气肿E)肺梗死13.[单选题]意识障碍伴发热见于A)高血压脑病B)有机磷中毒C)吗啡中毒D)脑外伤E)尿毒症14.[单选题]脾经中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是A)阴陵泉B)地机C)公孙D)商丘E)大横15.[单选题]下列各项,不是表实寒证表现的是A)恶寒重发热轻B)头身疼痛C)无汗D)汗出E)脉浮紧16.[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A)任脉别络散布于腹部B)督脉别络散布于头部C)脾之大络散布于全身D)大肠经之络脉走向肺经E)心经络脉走向小肠经17.[单选题]患儿,男,10岁。
执业医师考试中西医结合(试卷编号2571)

执业医师考试中西医结合(试卷编号2571)1.[单选题]一患者拔牙两天后,出现寒战,高热,伴咳嗽、咳痰,迁延未愈,12天后突然咯出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并有咯血,来诊。
查体:T39℃,脉搏89次/分,右肺部叩诊呈浊音,可于右肺底听到湿啰音,实验室检查:WBC28×10/L,中性粒细胞0.92,核左移明显,并有毒性颗粒,痰液留置可分层。
如欲明确是何种致病菌,宜A)痰细胞学检查B)以上都不对C)咯出的痰进行细菌培养D)咯出的痰直接涂片E)通过环甲膜穿刺吸取痰液,进行痰涂片和需氧、厌氧菌检查答案:E解析:2.[单选题]主管生殖机能的脏是( )A)肝B)心C)脾D)肺E)肾答案:E解析:3.[单选题]患儿,10个月。
腹泻3天,鼻塞流涕,每日大便10余次,呈稀水样,臭味不堪,尿黄。
查体:体温38℃,皮肤弹性尚好,前囱平,哭时有泪。
听诊心肺正常,肠鸣音亢进,舌苔薄白,指纹红,达于风关。
大便镜检无异常。
应首先考虑的是A)细菌性肠炎风寒证B)细菌性肠炎湿热证C)病毒性肠炎风寒证D)病毒性肠炎湿热证E)真菌性肠炎风寒证答案:C解析:患儿以泻稀水样无臭味大便为主要表现,无粪便带血、腥臭味,镜检亦无异常,故可排除细菌性、真菌性肠炎。
另患儿感受风寒之邪,肺失宣肃而见鼻塞流涕;寒邪入里,使小肠承受吸收、分清泌浊及大肠吸收水分、传导糟粕功能失调,而出现腹泻。
风寒热化而见发热、尿黄。
故辨证为风寒证。
[考点] 肠炎的诊断及辨证。
4.[单选题]小儿口角流涎多属于A)湿热内蕴B)心脾积热C)肝风内动D)胃气虚弱E)脾气虚弱答案:E解析:口角流涎出现于小儿多属脾气虚弱,成人多为风中络脉或中风后遗症。
故正确的选项是E。
5.[单选题]?土壅木郁,体现的关系是A)母病及子B)子病及母C)相乘传变D)相侮传变E)母子同病答案:D解析:相乘,是相克太过致病。
引起五脏相乘的原因有二:一是某脏过盛,而致其所胜之脏受到过分克伐;二是某脏过弱,不能耐受其所不胜之脏的正常克制,从而出现相对克伐太过。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资料
第一部传染病学第一单元总论一、感染过程:传染过程的三因素: 病原体、人体、外环境感染后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 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 但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最常见显性感染――最易识别;病原携带状态――重要的传染源;潜伏性感染:人体及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 不出现临床症状, 不排出病原体。
二、病原体的作用:发病的两个因素: 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三、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1.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屏障, 吞噬作用, 体液因子2.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态反应四、流行过程的三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患性五、传染病的特征1.基本特征: 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2、临床特征分期: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及再燃;后遗症潜伏期是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及诊断的参考。
3.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 水痘, 猩红热, 天花, 麻疹, 斑疹伤寒, 伤寒六、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分类:甲类2种, 乙类25种, 丙类10种第二单元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学1.甲肝(HAV): 属小RNA病毒秤嗜肝病毒2.乙肝(HBV): 属嗜肝DNA病毒3.丙肝(HCV): 单链RNA病毒4.丁肝(HDV): 缺陷的单链RNA病毒5.戊肝(HEV): 属杯状病毒二、流行性1、甲、戊型;传播途径: 粪-口;传染源: 主要是急性期和亚临床感染者。
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3周内有传染性。
以发病前后各1周的传染性最强。
2.乙、丙、丁型: 传播途径: 输血;母婴;密切接触;性接触;传染源: 急、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1.发病机制:甲肝――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肝组织炎症反应。
乙肝――以细胞免疫为主2.病理(1)急性肝炎: 肝细胞变性坏死, 气球样变。
(2)慢性肝炎: 炎症、坏死及纤维化(3)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肝体积明显缩小, 边缘薄质软, 包膜皱缩;亚急性重型肝炎:肝质稍硬, 表面和切面见再生结节。
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数线
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数线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数线浅析一、介绍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数线是医学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国家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视和发展,对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围绕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数线展开讨论,分析其深度和广度,以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话题。
二、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数线的背景1. 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2.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职责和作用3. 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需求量和人才培养情况三、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数线的意义和影响1. 对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选拔和培养2. 对医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3. 对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的改善和发展四、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数线的评估1. 分数线制定的依据和原则2. 分数线的历史变化和趋势3. 分数线对考生和医学院校的影响五、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数线的未来展望1.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趋势和前景2. 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培养和选拔机制的改进3. 分数线在未来的调整和发展方向六、总结与回顾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数线作为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指标,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选拔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相信读者对这一话题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未来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和创新,为国家和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数线的设定应该更加注重考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而非仅仅通过分数来评判。
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具备中西医结合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优秀医学人才,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
结语通过对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数线的深度和广度的探讨,我相信读者对这一话题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希望我们的探讨能够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教育领域的改进有所帮助。
2024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2024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标题:2024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引言概述:2024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是对于中西医结合领域的执业医师进行考核和评估的重要指南。
本文将围绕该大纲的内容,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考试目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考试评分标准。
正文内容:1. 考试目的1.1 评估医师的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水平1.2 评估医师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能力1.3 促进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专业发展1.4 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水平和服务质量2. 考试科目2.1 中医基础理论2.2 西医基础理论2.3 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2.4 中医临床实践2.5 西医临床实践3. 考试内容3.1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经典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等3.2 西医基础理论:包括生物医学基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伦理学等3.3 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包括中西医结合基本理论、中西医结合诊断学、中西医结合治疗学等3.4 中医临床实践: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等3.5 西医临床实践:包括西医内科、西医外科、西医妇科等4. 考试形式4.1 选择题:考察医师对于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4.2 简答题:考察医师对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3 案例分析题:考察医师对于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的综合运用能力5. 考试评分标准5.1 知识掌握程度:根据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分5.2 实践能力:根据医师对于临床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进行评分5.3 综合运用能力:根据医师对于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评分总结:2024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发布,将对中西医结合领域的执业医师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估,促进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专业发展,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考试目的包括评估医师的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考试科目涵盖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以及中西医临床实践等。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报考条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报考条件1. 前言中西医结合是指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是一种新型的医师专业资格,具备中医和西医知识,能够综合运用中西医疗学理论和治疗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
那么,究竟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报考条件是怎样的呢?2. 报考条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报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学历要求报考者需要具备相应的医学专业学士学位或者相近专业学士学位。
这意味着报考者需要通过规定的医学专业教育,获得正规医学专业学士学位。
2.2 临床经验报考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
这通常包括在医院或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并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
2.3 培训学时报考者还需要完成相关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培训学时要求。
这些培训学时通常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定,并由相关的医学院校或培训机构提供。
3. 个人观点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报考条件是合理的。
学历要求能够保证报考者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临床经验的要求能够保证报考者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培训学时的要求能够帮助报考者系统学习和掌握中西医结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总结回顾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包括学历要求、临床经验和培训学时要求。
这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报考者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这也有助于提高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中国,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如果有志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医学专业人士,可以根据规定的报考条件,认真准备,争取取得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为中西医结合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也希望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医疗事业能够越来越好地发展壮大!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它要求报考者拥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53个经典病例分析附答案(二)[病例摘要]女性,26岁,已婚。
腹痛、腹泻、发热、呕吐20小时于2001年3月1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4小时,在路边餐馆吃饭,半天后,出现腹部不适,呈阵发性并伴有恶心,自服654-2等对症治疗,未见好转,并出现呕吐胃内容物,发热及腹泻数次,为稀便,无脓血,体温37-38.5℃,来我院急诊,查便常规阴性,按“急性胃肠炎”予颠茄、黄连素等治疗,晚间,腹痛加重,伴发热38.6℃,腹痛由胃部移至右下腹部,仍有腹泻,夜里再来就诊,查血象WBC21×109/L ,急收入院。
既往体健,无肝肾病史,无结核及疫水接触史,无药物过敏史。
月经史13(1/27-28),末次月经2001.2.25.查体:T38.7℃,P120次/分,BP 100/70mmHg,发育营养正常,全身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睑无浮肿,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颈软,甲状腺不大,心界大小正常,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清,未闻干湿罗音,腹平,肝脾未及,无包块,全腹压痛以右下腹麦氏点周围为著,无明显肌紧张,肠鸣音10-15次/分。
辅助检查:Hb 162g/L,WBC 24.6×109/L,中性分叶86%,杆状8%,尿常规(-),大便常规:稀水样便,WBC3~5/高倍,RBC0~2/高倍,肝功能正常。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急性阑尾炎(化脓性)(二)诊断依据1.转移性右下腹痛2.右下腹固定压痛、反跳痛3.发热,白细胞增高二、鉴别诊断(5分)1.急性胃肠炎、菌痢2.尿路结石感染3.急性盆腔炎三、进一步检查(4分)1.复查大便常规,血常规2.B 超:回盲区,阑尾形态四、治疗原则(3分)1.抗感染治疗2.开腹探查、阑尾切除术21:异位妊娠破裂出血病例分析[病例摘要]女性,29岁,下腹剧痛,伴头晕、恶心2小时于2000年11月5日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4-5/35天,量多,无痛经,末次月经2000.9.17,于10月20日开始阴道出血,量较少,色暗且淋漓不净,四天来常感头晕、乏力及下腹痛,二天前曾到某中医门诊诊治,服中药调经后阴道出血量增多,但仍少于平时月经量。
今晨上班和下午2时有2次突感到下腹剧痛,下坠,头晕,并昏倒,遂来急诊月经14岁初潮,量中等,无痛经。
25岁结婚,孕2产1,末次生产4年前,带环3年。
既往体健,否认心、肝、肾等疾患。
查体:T36℃,P 102次/分,BP 80/50mmHg,急性病容,面色苍白,出冷汗,可平卧。
心肺无异常。
外阴有血迹,阴道畅,宫颈光滑,有举痛,子宫前位,正常大小,稍软,可活动,轻压痛,子宫左后方可及8cm×6cm×6cm不规则包块,压痛明显,右侧(-),后陷凹不饱满。
化验:尿妊娩(±),Hb 90g/L,WBC 10.8×109/L,Plt 145×109/L.B超:可见宫内避孕环,子宫左后7.8×6.6cm囊性包块,形状欠规则,无包膜反射,后陷凹有液性暗区。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异位妊娠破裂出血2.急性失血性休克(二)诊断依据1.有突发下腹痛,伴有急性失血和休克表现2.有停经史和阴道不规则出血史3.宫颈举痛,子宫左后可触及包块4.B超可见囊性包块,后陷凹有液性暗区二、鉴别诊断(5分)1. 卵巢滤泡或黄体囊肿破裂2.外科急腹症:急性阑尾炎、穿孔3. 内科腹痛:急性肠炎、菌痢三、进一步检查(4分)1. 后穹窿穿刺2. 尿、粪常规3.必要时内镜超声协助四、治疗原则(3分)1.输液,必要时输血,抗休克2.开腹探查,清洗腹腔,左输卵管切除备注:手术所见:腹腔内积血700±ml,子宫稍大,软,左输卵管增粗,直径约1±cm,壶腹部膨胀充血,可见1cm大小破口,周围有血块。
探查腹腔,取出血块约500ml,其中有绒毛样组织,约3×3cm(如孕50天的胎囊),右附件(-),行左侧输卵管切除。
输血400ml,术后平稳。
术后病理:输卵管壶腹妊娠破裂。
22:心包堵塞(血心包)病例分析[病例摘要]男性,30岁,半小时前因车祸(车速180kg/h)发生闭合性胸部损伤既往体健:无心肺疾疾患。
查体:Bp 90/80mmHg,呼吸急促,40次/分,脉搏整130次/分。
神清合作,痛苦状,呼吸困难,浅弱,脉搏快弱,有奇脉,颈静脉怒张,充盈明显,气管正中,双肺呼吸音清晰,叩清,无罗音,心律整,心音遥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及四肢大致正常,无病理反射引出。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心包堵塞(血心包)2.心脏破裂(不能除外心包堵塞型)(二)诊断依据BECK三联症(静脉压升高,BP下降,脉细快)4分二、鉴别诊断(5分)1.心脏损伤:心前区疼痛,似心梗样表现,EKG ST、T波改变,心律失常,CPK-MB 上升,LDH1上升,LDH2上升,UCG改变2.心脏破裂:多见穿透伤,低血容量休克,血胸型。
心包堵塞型少见。
快速休克死亡3.大血管破裂:进行性出血,快速死亡4.室间隔破裂、瓣膜、乳头肌损伤:有杂音,急性心衰征,超声心动图可确诊三、进一步检查(4分)1.EKG: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PK-MB)和酸脱氢酶2.超声心动图3.胸大片正侧位CT4.心包穿刺(最主要,既是诊断又是抢救治疗的第一步)四、治疗原则(3分)1.抗休克治疗,输血、输液、镇静、止痛、吸O22.心包穿刺,心包引流3.尽早开胸探查(CVP16cmHrO以上。
升压药,扩张血管药,输血输液抗休克无效时,或心包持续进行性出血者)4.抗生素防治感染23:右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病例分析[病例摘要]男性,30岁,低热伴右侧胸痛一周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午后低热,体温37.5℃,夜间盗汗,伴右侧胸痛,深呼吸时明显,不放射,与活动无关,未到医院检查,自服止痛药,于3天前胸痛减轻,但胸闷加重伴气短,故来医院检查,发病来进食无变化,二便正常,睡眠稍差,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否认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吸烟10年。
查体:T37.4℃,P 84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一般情况可,无皮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咽(-),颈软,气管稍左偏,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右侧胸廓稍膨隆,右下肺语颤减弱,右下肺叩浊,呼吸音减弱至消失,心界向左移位,心右界叩不清,心率84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下肢不肿。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右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可能性大(二)诊断依据1.低热、盗汗,由开始胸痛明显(干性胸膜炎)到有积液后的胸痛减轻,ESR快2.右侧胸腔积液征:气管、心脏左移,右下肺语颤减弱,叩浊,呼吸减低至消失二、鉴别诊断(5分)1.肿瘤性胸腔积液2.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3.低蛋白血症致胸腔积液4.其他疾病(如SLE)致胸腔积液三、进一步检查(4分)1.胸片2.胸部B超胸水定位3.胸腔穿刺,胸水常规、生化和细菌、病理学检查4.PPD或血清结核抗体测定5.肝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浆蛋白四、治疗原则(3分)1.病因治疗:抗结核药2.胸腔穿刺放胸水,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24:Graves病甲亢性心脏病病例分析[病例摘要]女性,32岁,多食、多汗、易怒1年,劳累后心慌、气短2个月1年前与家人生气后,感心慌,易饥,食量由原来的5两/日增至1斤/日,同时怕热多汗,说话多,易怒、失眠,逐渐发现双眼突出,梳头困难,蹲下站起时困难,查T3600ng/dl (RIA法),T420.5μg/dl,TSH<0.015?IU/ml,给予口服他巴唑30mg/日,分三次口服,1月后病情好转,半年前自行停药,2个月前再次出现多汗、多食,劳累后心慌、气短明显,夜间有时憋醒。
病后大便每日两次,成形便,体重减轻8kg.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初潮14岁,4-6天/30天,近一年闭经,家中无类似患者。
查体:T37℃,P110次/分,R26次/分,Bp110/60mmHg,发育正常,消瘦,自动体位,皮肤潮湿,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球突出,闭合障碍,唇无紫绀,甲状腺Ⅱ°肿大,质软,无结节,两上极可及震颤,可闻血管杂音,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正常,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150次/分,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双膝、跟腱反射亢进,双Babinski征(-)。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Graves病2.甲亢性心脏病:心脏大,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二)诊断依据1.Graves病:①病史:多食、多汗、消瘦、怕热、肌无力、闭经、易怒。
②查体:心率快,脉压大,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有震颤及血管杂音。
③曾有T3、T4增高和他巴唑治疗有效2.甲亢性心脏病①有Graves病。
②劳累后心慌、气短明显,夜间有憋醒。
③心界稍向左大,心率150次/分,有脱落脉,提示心房纤颤二、鉴别诊断(5分)1.继发甲亢2.单纯性甲状腺肿3.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腺瘤4.冠心病三、进一步检查(4分)1.T3、T4、TSH和TGAb、TPOAb2.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3.心肌酶谱和肌电图4.血K 、Na 、Cl-四、治疗原则(3分)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控制心衰:利尿,强心,扩血管3.其他治疗:低盐、禁碘饮食和对症处理25: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分析[病例摘要]女性,35岁,昏迷1小时患者1个小时前因与家人不和,自服药水1小瓶,把药瓶打碎扔掉,家人发现后5分钟病人腹痛、恶心,并呕吐一次,吐出物有大蒜味,逐渐神志不清,急送来诊,病后大小便失禁,出汗多。
既往体健,无肝、肾、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6.5℃,P60次/分,R30次/分,Bp110/80mmHg,平卧位,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压眶上有反应,皮肤湿冷,肌肉颤动,巩膜不黄,瞳孔针尖样,对光反射弱,口腔流涎,肺叩清,两肺较多哮鸣音和散在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6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化验:血Hb125g/L,WBC7.4×109/L,N68%,L30%,M2%,plt156×109k/L[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二)诊断依据1.呕吐物有大蒜味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点,临床表现腹痛、恶心、呕吐、大汗等,并迅速神志不清2.查体发现肌颤,瞳孔呈针尖样,流涎,两肺哮鸣音和湿罗音,心率慢等毒蕈碱样表现和烟碱样表现3.无其他引起昏迷的疾病史二、鉴别诊断(5分)1.全身性疾病致昏迷:肝昏迷,尿毒症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其他急性中毒:安眠药等中毒3.脑血管病三、进一步检查(4分)1.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2.血气分析3.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四、治疗原则(3分)1.迅速清除体内毒物:洗胃、导泻2.特效解毒剂胆碱酯酶复活剂:解磷定应用等;抗胆碱药:阿托品的应用3.对症治疗:包括维持正常心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必要时人工呼吸机等26:慢性菌痢病例分析[病例摘要]男性,35岁,因腹痛、脓血便2个月来诊患者2个多月前出差回来后突然发热达38℃,无寒战,同时有腹痛、腹泻,大便每日10余次,为少量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曾到附近医院化验大便有多数白细胞,口服几次庆大霉素和黄连素好转,以后虽间断服用黄连素,但仍有粘液性便,左下腹不适,自觉日渐乏力遂来诊,病后进食减少,体重似略有下降,具体未测,小便正常,睡眠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