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学习目标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导学案

中国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了解我国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分析我国位置优越的好处。

重点难点:我国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独立认真完成学案,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导入:我们怎样描述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呢?(二)导学部分:读课本及图1.1找出答案并在书中划出1、位置:⑴半球位置:我国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从南北半球看,位于;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是东部,西岸的国家。

⑵海陆位置: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洋——,是一个的国家。

⑶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高、中、低纬度),属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以南的带,没有带。

二、合作、探究、展示:承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讨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完成课后活动题(p4表格):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小组总结。

四、当堂测试:五、课后反思: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二)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领土面积、海域面积。

2.了解我国领土四端、东西与南北距离。

3.了解我国的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位置。

重点难点:我国的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位置。

【学习过程】一、认知目标,师生共同认知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位,陆上国界线长千米,相邻国,大陆海岸线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2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和。

其中为内海。

三、交流展示,小组内相互交流自主学习并矫正。

读课本P4中国疆域示意图:①明确指出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国家②指出我国两个省级岛屿:海南岛和台湾岛③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第一章因式分解

第一章因式分解

第一章因式分解 (第1.3节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2、过程与方法:经过逆用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过程,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较快的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体裣学习的成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及运用此公式因式分解【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通过预习教材P12—P14的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自学导航】1、写出平方差公式:------------------2、把平方差公式从右到左使用,可将多项式24a -29b 因式分解为----------------------3、因式分解中哪一种方法叫公式法?举例说明。

4、你能把下列式子因式分解吗?试试看!【合作探究】教学点1 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例1 把 1)4y 2-9 因式分解。

例2把(2)(x+p)2-p 2 因式分解例3把 ()()224c b a c b a +--++ 因式分解学生展示:运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1)2249n m +- (2)x 2-14(3) 86273y x - (4)881y x - (5)53287mn n m- (6)()()m m y x y x +-++2 教学点2 平方差公式的识别(1)22x y -- (2)22a b -+ (3)()2229m n x --(4)22x y x --例4下列多项式是否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1)x 2 + y 2 (2)x 2 - y 2(3)-x 2 +y 2 (4)-x 2 — y 2, , (5)a 2-(-b) 2学生展示:2、下列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吗?说说你的理由。

(1)b 2 + a 2 (2)m 2 - n 2(3)-b 2 +a 2 (4)-m 2 — n 2【能力提升】1.(1)分解因式x 4-y 4 (2)a 3b-ab通过这几题,你能归纳因式分解的步骤吗?2.计算:2222211111(1)(1)(1)(1)(1)23499100-----3. 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边长,试证明()2222224b a c b a --+的值一定是负数。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教案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教案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
【总授课学时】6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关于宪法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认识宪法的概念和本质;掌握宪法的分类方法和两种不同类型宪法的基本区别;了解宪法规范的特点、宪法的渊源和体系结构,宪法的制定、修改和解释;认识和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学发挥作用所必备的条件;了解宪法的监督实施。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宪法的词源,掌握宪法的特征,资产阶级宪法学者对宪法的分类。

2、掌握宪法的作用。

3、掌握宪法规范的特征,宪法的效力。

4、掌握宪法的解释和修改的一般原理。

5、掌握宪法的保障模式、方式以及我国的宪法保障制度。

二、能力目标
1、自觉维护宪法尊严,践行宪法内容。

2、依据宪法基本原理分析我国宪法文本的优缺点,分析宪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3、培养用宪法基本理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重点】
1、宪法的概念
2、宪法的原则
3、宪法的规范
4、宪法的作用
5、宪法的监督
【教育难点】
1、宪法的概念。

2、宪法规范的特点。

3、宪法的作用。

2、宪法实施的保障制度。

【授课方法】讲授法、PPT。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具、授课计划、教材、教案、教学课件、考勤表、平时成绩登记表等。

【组织教学】考勤、复习旧课、填写教学日志、组织教学、小结、练习、作业等
【教学过程】。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学习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1.1我们周围的生物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学习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1.1我们周围的生物

1.1 我们周围的生物一、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能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3、初步形成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意识。

二、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是由________物体和_______物体组成的。

__________叫生物。

2、生物的种类很多,有_______多万种。

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类群。

其中植物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动物又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动物,无脊椎动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脊椎动物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物的生命现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1、学生5——6人一组,由一位学生执笔在图1—1空白处填写同类生物的名称。

2、对照图1—1填写同类生物的名称,看谁找出的多?3、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①能由小到大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能进行新陈代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能产生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层检测课内A组: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一章 藻类与植物的类群第一章 藻类与植物的类群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一章  藻类与植物的类群第一章 藻类与植物的类群

第一章藻类与植物的类群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中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内容涵盖了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要帮助学生形成3个次位概念:①藻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②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到种子植物,逐渐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植物繁殖过程逐渐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③植物类群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或负面的影响。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包括《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两节内容。

藻类、苔藓和蕨类是生物圈中比较低等的生物,但其分布广泛,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

藻类、苔藓和蕨类是学生认识绿色植物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第二节《种子植物》在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之后,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为学好后面其他章节的内容做好铺垫。

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小学科学课上对各种各样的植物有过介绍,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能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

已有经历:各种各样的植物是学生们基本上每天都会观察到的,学生对植物也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后面理性认识学习有一定帮助。

已有技能: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观察的一般方法和分类方法;具有了讨论、收集资料的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类比分析能力。

已有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四、章节学习目标生命观念:各种各样的植物都有着独特的结构,这些结构都是适应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从而建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导学案(含课后练习)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导学案(含课后练习)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导学案第1章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学习目标】1、1.认识化学的重要性,知道化学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促进人类发展。

2、认识碳酸氢铵的性质3、知道碳酸氢铵受热后减少的原因及贮存的注意事项。

【学习重点】1、通过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实验知道化学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学习难点】1. 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实验总结出碳酸氢铵存贮注意事项;2.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性质、用途及保存等方面的关系【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学习和研究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合理地,高效地。

2、思考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点石成金()水能变成油()发功使铝变成金()抽烟有利于头脑清醒()用铁锅比铝锅炒菜对人体好()化肥使用越多越好()农药不能用()煤气燃烧时火越红越好()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二、预习展示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根本目的是要营造一个环境优美、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城市,最重要的是要推崇“绿色生活的理念”。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使用新型的“零排放”无污染交通工具,如氢氧燃料电池车B.对城市生活和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分级使用C.使用光降解或生物降解塑料,防止白色污染D.注意个人卫生,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2.某农户将碳酸氢铵化肥堆放在太阳下,发现化肥变少了,你的解释是。

如果请你指导该农户使用碳酸氢铵,你提出的建议是。

答案:1.D2.解析:由于碳酸氢铵受热后会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保存碳酸氢铵应该密封并置于阴凉处;答案:碳酸氢铵固体受热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密封并置于阴凉处。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目标: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近代以来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如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的和,为人类战胜疾病带来了重要的保障。

小学生学习目标设立2

小学生学习目标设立2

确定目标区别
如何设立学习目标
SMART原则
长期和短期目标的区别
具体、可衡量、可实现、 相关、有时限
学习目标的好处
目的性和计划性
使学习更加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时间和资源管理
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管理时间和资源
设立学习目标的步骤
确定当前状态和水 平
了解目前的学习状态和水平
设立长期目标
制定未来的长远学习目标
分解短期目标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学习目标的设立
丰富词汇量
提升写作水平
加强阅读理解训练,培养 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

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
加强写作练习,提高学生 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设立语文学习目标的方法
定期复习课文和词汇
每周复习课文和生词,巩固学习成果
参加语文竞赛和写作比赛
锻炼语文能力,提高比赛策略和应变能力
● 05
第5章 设立英语学习目标
英语学习的意义
国际通用语言
拓展国际视野
交流能力
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提高听力口语
英语学习目标的设立
扩大词汇量
加强阅读写作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语言表达方式
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设立英语学习目标的方法
每天坚持听英语、 说英语
提高口语交流能力
多读英文书籍、文 章
扩展阅读广度和深度
小学生学习目标设立
制作人 时间:202x年X月
目录
第1章 小学生学习目标设立 第2章 设立语文学习目标 第3章 设立数学学习目标 第4章 设立科学学习目标 第5章 设立英语学习目标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01
第1章 小学生学习目标设立

学习目标计划

学习目标计划

学习目标计划学习目标计划是指为了实现个人学习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计划和措施。

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首先,制定学习目标是学习目标计划的第一步。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衡量,有挑战性。

比如,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掌握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等。

只有设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我们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才能更有动力去实现这些目标。

其次,制定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关键。

学习计划应该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方面的安排。

比如,每天早上花半个小时背单词,每周末参加英语口语俱乐部,每天晚上练习编程等。

通过合理的学习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

另外,执行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关键。

制定了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之后,我们要坚持执行,不能半途而废。

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最后,评估学习效果是实现学习目标计划的重要环节。

在一定的时间内,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如果没有达到,我们可以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找出问题所在,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学习目标计划是实现个人学习目标的有效途径。

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坚持执行,及时评估学习效果,我们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习目标。

希望每个人都能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计划,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Photoshop 基础知识
本章学习目标
∙ 学会Photoshop7.0的启动和退出
∙ 了解Photoshop 7.0界面分区
∙ 学会软件窗口的大小调整方法
∙ 学会控制面板的显示与隐藏方法
∙ 学会控制面板的拆分与组合方法
1.1 Photoshop 7.0的启动和退出
1.1.1 启动Photoshop 7.0
案例小结
软件的正确启动方法是学习软件应用的必要条件。

其他软件的启动方法与Photoshop 软件的启动相同,只要在【开始】/【程序】菜单中找到所安装的软件并单击即可。

Photoshop 界面按其功能可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属性栏、工具箱、状态栏、控制面板、工作区和图像窗口等几部分,如图1-3所示。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图1-3 Photoshop 7.0界面 标题栏 菜单栏 属性栏 工具箱 状态栏
工作区 控 制 面 板
图像窗口
2 (1) 标题栏。

标题栏位于界面的最上方,显示为蓝色的区域。

其左侧显示的是软件图标和名称,当工作区中的图像窗口显示为最大化状态时,标题栏中还将显示当前编辑文档的名称。

其右侧有3个按钮,用于控制界面的显示大小和关闭文件。

(2) 菜单栏。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方,包含Photoshop 7.0的各类图像处理命令,共有【文件】、【编辑】、【图像】、【图层】、【选择】、【滤镜】、【视图】、【窗口】和【帮助】9个菜单,每一个菜单下又有若干个子菜单,选择任意子菜单可以执行相应的命令。

菜单栏中的命令除了可以用鼠标来选择外,还可以使用快捷键来选择。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在菜单栏中有些命令的后面有英文字母组合,如【文件】/【新建】命令的后面有“Ctrl+N ”,表示可以直接按键盘中的
在菜单栏中有些命令的后面有省略号,表示选择此命令可以弹出相应的对话框。

有些命令的后面有向右的三角形,表示此命令还有下一级菜单。

另外,菜单栏中的命令除了显示黑色外,还有一部分显示为灰色,此部分命令表示暂时不可用,只有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方可执行。

(3) 属性栏。

属性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显示工具箱中当前所选择按钮的参数和选项设置。

在工具箱中选择不同的按钮,属性栏中显示的选项和参数也各不相同。

例如当单击工具箱中的(文本工具)按钮后,属性栏中就只显示与文本有关的选项及参数。

在画面中输入文字后,单击(移动)按钮来调整文字的位置,属性栏中将更新为与移动工具有关的选项。

(4) 工具箱。

工具箱默认的位置位于工作界面的左侧,包含了Photoshop 7.0中的各种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工具,如对图像进行选择、移动、绘制、编辑和查看的工具,在图像中输入文字的工具,更改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工具,转到Adobe Online 、ImageReady 和不同的编辑模式中的工具等。

工具箱中有些按钮右下角带有黑色小三角形符号,此符号表示该工具还隐藏有其他同类工具。

若要选取隐藏的工具,只需将光标移动到此按钮上同时按下鼠标左键不放,隐藏的工具即会自动显示出来。

将光标移动到按钮上时,按钮将凸出显示,如果光标在按钮停留一段时间,该按钮的名称将显示出来。

在工具箱中显示隐藏工具的方法除了将光标移动到此按钮上按下鼠标左键不放外,还可以在此按钮上单击鼠标右键,隐藏的工具也将会显示出来。

要移动工具箱在绘图窗口中的位置,只要将光标放置在工具箱上方的蓝色区域内,按下鼠标左键并拖曳即可。

工具箱及隐藏的工具按钮如图1-4所示。

图1-4 Photoshop 7.0工具箱及隐藏的工具按钮
(5)状态栏
状态栏位于Photoshop 7.0界面的最下方,显示当前图像的状态及操作命令的相关提示信息。

(6)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的默认位置位于界面的右侧,但也可以将它们分别拖曳至界面的任意位置。

Photoshop 7.0共提供了15种控制面板,用这些控制面板可以对当前图像的色彩、大小、显示以及相关的操作进行设置和控制。

熟练掌握各个控制面板的功能与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7)工作区
Photoshop 7.0中大片的灰色区域被称之为工作区,工具箱、控制面板、图像窗口等都处于工作区内。

(8)图像窗口
图像窗口是创建的文件工作区,也是表现和创作Photoshop作品的主要工作区域,图形的绘制以及图像的处理都在此区域内进行。

1.1.2 退出Photoshop 7.0
案例小结
本节简单介绍了Photoshop 7.0的退出方法,希望读者能够掌握,养成良好的正确启动和退出软件的好习惯。

3
4 1.2 Photoshop 7.0窗口基本操作
命令简介
∙ 【窗口】/【工作区】/【存储工作区】命令:利用此命令,可以将自定义后的窗
口进行存储,以便在以后操作时灵活调用。

∙ 【窗口】/【图层】命令:使用此命令,在Photoshop 工作区中可以显示或隐藏
【图层】面板。

1.2.1 软件窗口的大小调整
案例小结
本节学习了Photoshop 窗口大小的控制方法,无论是什么软件或是打开的任何文件,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窗口的大小。

1.2.2 控制面板的显示与隐藏
案例小结
在每一个控制面板的右上角位置都有(最小化)和
(关闭)两个按钮,单击按钮可以将【颜色】面板切换为最小化显示状态,如图1-10、图1-11所示,其他控制面板操作也都如此。

图1-10 标准【颜色】面板显示 图1-11 最小化后的【颜色】面板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颜色】选项卡的右侧还显示有【色
板】和【样式】选项。

如果需要显示【色板】面板,可将鼠标光标
移动到【色板】选项卡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即可显示【色板】面
板,如图1-12所示。

读者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快捷地显示或隐藏控制面板,而不必去
【窗口】菜单中选择了。

1.2.3 控制面板的拆分与组合
案例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控制面板的拆分与组合方法以及对工作区的存储。

当需要再次使用调整后的控制面板时,只要选取菜单栏中的【窗口】/【工作区】/【未标题-1】命令即可。

1.3 小结
在本章中我们首先对Photoshop 7.0软件的启动和退出做了详细的介绍,其中要掌握启动或退出时的多种方法。

在后面对窗口的介绍中,我们主要针对窗口的大小、显示隐藏及拆分组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读者阅读后,对Photoshop 7.0软件系统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图1-12 【色板】面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