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 织 学 绪 论 -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

合集下载

水蛭素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Caspase-3表达影响的研究

水蛭素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Caspase-3表达影响的研究

【 关 键 词 】 脑 出血
凋亡
水蛭 素
B c l 一 2 C a s p a s e 一 3
有研究 发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 酶 明显增 加脑微 血 管 内皮 细 胞 的
病 理切 片 ( 围绕尾状 核 血肿周 边 区及 同侧皮层 区取厚
约 5 m m 的冠状 切 片 , 最后 在 切 片 机 上 切 片 ) , 进 行 免
凋亡 。本 研究探 讨凝 血酶 抑制 剂一水 蛭 素对 大 鼠实验
性脑 出血 神经 细胞 凋亡 的影 响 。
1 材 料 与 方 法
疫 组织 化学 染色 。 免疫 组化染 色 和 T U N E L染色切 片 观 察 血 肿周 围 , 不包 括血 肿 的不 同 3个高倍 视 野 , 计 数 阳
与 出血 组 比较 . AP< 0 . 0 5 。下同。
表 2 不 同时 间 点 出血 组 与 干预 组 B c l 一 2阳性 细胞 数 比较 ( ; )
形或 不规则 型 的血肿 。 若 出现 血液针 道反 流 、 进 入脑 室
情 况 或死亡 者 均剔 除。 1 . 4 标 本 采 集 与测 定 各 组 大 鼠在 相应 的 时 间点 用
( 日本 ) , 石蜡切 片机 ( 型号 l e i c a , s m2 0 0 0 r ) , 脑 立 体 定
位仪 , 微 型手 钻等 。B c l 一 2和 C a s p a s e 一 3免 疫组 化 试剂
盒购 自武汉 博士 德公 司 。
数 均 明显减少 ( P< 0 . 0 5 ) 。
1 、 3 、 7 d 处 死 动 物 。分 别 行 H E染 色 、 B c l 一 2和 C a s p a s e 一 3免 疫 组 化 染 色 和 T U N E L染 色 。结果 干 预组 与 出血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王医术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王医术

病理学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王医术Cell adaptation and injury 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二)正常细胞适应可逆性损伤不可逆性损伤Cell and tissue adaptation and injury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超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称为损伤(injury)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原因(Causes of Tissue and cellular injury )低氧(Hypoxia)•化学因素(Chemical agents)•生物因素(Biologic agents)•免疫反应(Immunologic reactions) •遗传缺陷(Genetic defects)•物理因素(Physical agents)•营养失衡(Nutritional imbalances)•其它(Others)损伤的发生机制●细胞膜的破坏●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缺血缺氧的损伤●化学性损伤●遗传变异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变化(Morphologic changes of cell injury)可逆性(Reversible injury):变性(Degeneration)细胞损伤(cell injury)不可逆性(Irreversible injury):细胞死亡(Cell death)变性(degeneration)细胞可逆性损伤(reversible injury),旧称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变性脂肪变细胞肿脏玻璃样变淀粉样变粘液样变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细胞内(外)物质的集聚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s●Normal substances–H2O, Lipids, proteins, carbohydrates, melanin ●abnormal endogenous or exogenous substancesmineral, infectious products, et al●Exogenous products–Environmental agents and pigments not broken down by the cellThe first manifestation of cell injury定义:常是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

重组蛋白的纯化工艺及冻干条件研究

重组蛋白的纯化工艺及冻干条件研究

论文分类号 Q816单 位 代 码 10183密 级 公开研究生学号**********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重组蛋白的纯化工艺及冻干条件研究The conditions on purification and lyophylization ofrecombinant proteins作者姓名:王俪波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师姓名王丽颖及职称:教授学位类别:理学硕士论文起止年月: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重组蛋白的纯化工艺及冻干条件研究吉林大学王俪波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 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博士学科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论文题目:重组蛋白的纯化工艺及冻干条件研究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作者联系地址(邮编):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130021作者联系电话:135****4493作者姓名 王俪波 论文分类号 Q816保密级别 公开研究生学号 2006712039学位类别 理学硕士授予学位单位 吉 林 大 学专业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培养单位(院、所、中心)白求恩医学院研究方向基因工程及疾病的分子免疫学研究学习时间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论文中文题目 重组蛋白的纯化工艺及冻干条件研究论文英文题目 The conditions on purification and lyophylization ofrecombinant proteins关键词(3-8个)重组蛋白、纯化、活性、冷冻干燥姓 名 王丽颖职称 教授导师情况学历学位 博士工作单位吉林大学论文提交日期 20 年 月 日 答辩日期20 年 月 日 是否基金资助项目 否 基金类别及编号如已经出版,请填写以下内容出版地(城市名、省名)出版者(机构)名称出版日期 出版者地址(包括邮编)提要纯化和冷冻干燥是重组蛋白质生产中的两种关键工艺。

组织胚胎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探索

组织胚胎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探索

(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u m o l g y a n d E m b r y o l o g y , N o r m a n B e t h u n e C o l l e g e o f Me d w i n e , 2 . N e u r o s u r g e r y ,F i r s t H o s p i t a l f o J i l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a n g c h u n 1 3 0 2 1 , C h i n 6 7 . 3 % o f he t s t u d e n t s i n c l i n e d t o t h e t e a c h e r t o e x p l a i n m o r e , 9 4 . 7 % p r e f r r e d t o l e a r n i n a r e l a t i v e l y r e l a x e d t e a c h i n g a t mo s ・
m e mM t e a c h i n g e r f o r m A p a r t o f t h e i f v e—y e a r m e d i c a l s t u d e n t s w e r e i g v e n a s u r v e y b a s e d o n d e t a i l s . Me t h o d T h e q u e s i t o n n a i r e s w e r e
分同学不擅长 自主学习。
[ 关键词] 实验课 ; 组织学与胚胎学 ; 教学改革
Ex p e r i me nt al c o u r s e r e f o r m o fh i s t o l o g y a nd e mb r y o l o y g C U /. , 一y u e , J I ANG We n—h u a , HO NG Xi n —y u 2e t a 1 .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同时分离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同时分离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4 3 4 4 . 2 0 1 3 . 2 4 . 0 0 7 [ h t t p : / / w ww. c r t e r , o 吲 施雨露 ,李 晓辕 .曹美娜 .于姝嫒 .王 苹. 瓤生大 鼠心 细瞻帮心飘成绎维细瞻的同时分离 中国组织I程研究 . 2 0 1 3 .1 7 ( 2 4 ) : 4 4 1 4 . 4 4 2 0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 7 7卷 第 2 4
2 01 3—0 6—1 1出版
一 c一 伽
Ch i n es e J o u na r l o fT / s s u e En gi n ee r i n g Re s e a mh J u n e 1 1 , 20 1 3 V o 1 . 1 7 ,No . 2 4
中图分类号: R 3 1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4 3 ;心肌 细胞 ;心肌 成 纤维 细胞 ;胰蛋 白酶 ;胶 原酶 ;复合 消化 ;细胞 培 养; 马 血清 ;牛血清 ;增 殖 ;分化
摘 要 背 景 :利用心 肌 组织 中不 同细胞 的 黏附特 性 差异 ,通过优 化 心肌 细胞 的培 养条 件 ,一 次分 离 同时获得 心 肌 和心 肌成 纤维 细 胞 。
( 2 0 1 3 ) 2 4 — 0 4 4 1 4 - 0 7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 2 1 修 回 日期 : 2 0 1 2 - 1 2 . 0 1
( 2 0 1 2 0 8 2 1 0 0 2 / D’
Si m ul t a neous i sol at i on of m yoc ar di al c el l s and c ar di a c f i br obl a s t s f r om ne on at al

吉林大学考研资料

吉林大学考研资料
吉林大学
(707)药学院
(100701)药物化学
(16)药物剂型的研究
吉林大学
(707)药学院
(1007(707)药学院
(100704)药物分析学
(01)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吉林大学
(707)药学院
(100704)药物分析学
(02)药物分子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707)药学院
(100701)药物化学
(04)新药开发及新剂型的研究
吉林大学
(707)药学院
(100701)药物化学
(05)药物设计与合成
吉林大学
(707)药学院
(100701)药物化学
(06)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研究
吉林大学
(707)药学院
(100701)药物化学
(07)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吉林大学
(02)生物技术制药
吉林大学
(707)药学院
(100706)药理学
(01)心血管与肿瘤药理
吉林大学
(707)药学院
(100706)药理学
(02)心血管疾病分子药理学
吉林大学
(707)药学院
(100706)药理学
(03)免疫药理
吉林大学
(707)药学院
(100706)药理学
(04)神经药理学研究
吉林大学
(100706)药理学
(02)药理学
吉林大学
(703)第一临床医学院
(100706)药理学
(03)临床药学研究
吉林大学
(704)第二临床医学院
(100701)药物化学
(01)新药开发及新剂型的研究
吉林大学
(705)第三临床医学院
(100701)药物化学

xxxx年春季学期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汇报项目名单.xls

xxxx年春季学期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汇报项目名单.xls

7 过渡金属改性活性炭消除有害物质研究
8 含有不同A.B.C比例的β分子筛的合成 9 多空光催话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10 非水体系合成低维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 11 基于有机薄膜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 12 水环境质量评价 13 纳米复合氧化物光触媒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14 分子筛微孔材料在医用止血方面的应用探索 利用环糊精的包合作用调控热敏高分子的温度响应行
22 备 新型光致变色丙烯酸聚氨酯功能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
23 究
刘建春 郭 亮 车朝杰 印小松 严红梅 代晓旭 孙兴武 姚 红 张小波 朱 航 宋瑞静 汪文斌 师 帅
24 高温铜基活性钎料钎焊立方氮化硼界面组织性能
何 宇 谢跃文 邢 飞 马 杰 王玉玺
指导教师 范云翔 陈东辉
初亮 刘研 赵健 刘忠长 赵宏伟 王幼林 王殿海
欧阳丹彤 吴春国 高延军
李传南
田小建
郭树旭
申报单位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程 刚 张 琦 邓 昊 刘亚杰 徐 川
18 多点垃形机的试验研究
茅梦云 何鑫华 李永丰 吴 维 丛晓霜
19 桥式电线速连器
蒋朝东 李 鹏 李志明 张宏强
20 AZ91D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
王建军 李 明 贺 荣 佟金石 岳 洋
21 白云石成分、结构对其分解过程、产物的影响规律 Mg2Si原位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强韧化研究及缸体衬套制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本科、护理学院、成人教育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本科、护理学院、成人教育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本科、护理学院、成人教育教学任务(2010年秋季学期)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第一临床学院教研室教学秘书职责(1)在教研室主任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协助教研室(副)主任做好教学工作,分担教研室部分行政事务工作。

(2)教学秘书在接到教研室任务后一周内,必须按五年制7:3(教授及副教授:讲师)、七年制9:1(教授、副教授:讲师)比例编排小课表,经教研室主任同意后上报科教科。

(3)教学秘书负责将编排的小课表发放到每位任课教师手中并实行签字制度,如不按此执行,出现教学差错或事故时,教学秘书将承担同样的责任。

(4)教学秘书负责在本门课程开始前及更换教师授课时要及时提醒教师,避免教学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5)在理论课结束前作好课间实习的安排工作(包括实习内容、地点和学生分组等)。

(6)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开展教学反馈,并将反馈结果向教研室主任汇报。

(7)教学秘书必须在考试前两天把试题送交科教部审阅打印,同时按每30名学生一名监考教师安排好监考教师,监考教师必须于考前15分钟到达考场。

(8)考试结束后一周内,教学秘书负责组织试卷的评阅。

(9)各教研室最迟于开学一周内将教学小课表一报科教部,以便于科教部进行课表汇总。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第一临床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教学提醒制度为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杜绝教学事故的发生,学院特制定教学提醒制度,请各教研室遵照执行。

一. 学院教学任务下达后,教研室应及时对教学任务进行布置,并提醒教学秘书及时编排教学课表,在规定时间内交科教部。

二. 教研室教学秘书必须及时下发教学课表,保证每位教师人手一份,并实行签收制度。

三. 本门课程上课前一周,教研室教学秘书应提醒任课教师上课时间、地点。

四. 教学过程中,在更换任课教师时,教研室教学秘书应提醒任课教师,并确认上课时间、地点。

五. 在教学结束后,科教部教学秘书应提前一周提醒教研室教学秘书组织命题,教研室主任审阅后,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科教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大细胞(mast cell)
火棉胶切片(celloidin section) 冰冻切片 (frozen section) 恒冷箱切片机(cryostat )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
19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德国人Ruska和Knoll发明了电子显微镜
测量单位:纳米(nm) 1nm=1/1000μm (获1986年诺贝尔奖) 分辨率:0.1-0.2nm 1. 透射电镜术(transmission electron 超薄切片(50-100nm) 醋酸铀和枸橼酸铅电子染色 电子密度高 电子密度低 microscopy, TEM)
体外细胞培养
本章重点
1. 组织学概念
2. 3. 4. 5.
石蜡切片制备的基本过程 嗜酸性和嗜碱性 高电子密度和低电子密度 PAS反应
H-E染色
H-E染色原理:
嗜酸性(acidophilia) 中性(neutrophilia) 嗜碱性(basophilia) 封固(mounting): 嗜铬性:重铬酸盐 棕褐色 亲银性:硝酸银 棕黑色 嗜银性:硝酸银+还原剂 棕黑色
神经元的一般染色和镀银染色
异染性
原理:可能是染料在溶液中以单体存在时呈 蓝色,当它与细胞颗粒中的大量阴离子的 多糖成分耦合后,聚合成多聚体而呈紫红 色。
细胞(cell)、组织(tissue)和器官(organ) 基本组织(primary tissue)—上皮组织、结缔组 织、肌肉组织及神经组织
二、组织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常用光镜标本制作技术 测量单位:微米(μm),分辨率:0.2 μm 1. 涂片、铺片与磨片标本的制备 涂片 铺片 磨片 2.切片标本的制备
基本原理
糖被强氧化剂过碘酸(HIO4)氧化后, 形成2-醛基;后者与Schiff试剂中的无 色品红亚硫酸复合物结合,形成紫红色反 应产物,PAS反应阳性部位即表示多糖 的存在部位。
肠绒毛上皮中杯状细胞的PAS反应
(四) 免疫细胞化学
基本原理: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 点,检测细胞内某种多肽、蛋白质及膜 表面抗原和受体等大分子的存在和分布 荧光素(常用异硫氰酸)标记抗体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 直接法和间接法
医生
治疗疾病
疾病的分科 (内、外、妇、儿 ) 疾病的诊断 疾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
解剖学:系统,器官,肉眼,分辨率:0.1mm 1665 年, Robert Hook (英国人)-----细胞(cell) 1838-1839年德国人Schwann,Schleiden 提出细胞学说 1801年, Bichat (法国人)----组织(tissue)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
原理: 在组织切片上加一定试剂,与组织或细胞中 的待检物发生化学反应成为有色沉淀物,可用 光镜检出。重金属沉淀可用电镜检出。此法可 检测细胞内的酶类、糖类、脂类核酸等 1. 糖类显示法: 最常用于显示细胞、组织内的多 糖和蛋白多糖方法是过碘酸-雪夫反应 (periodic acid Schiff reaction, PAS)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五)组织培养术(tissue culture)
组织培养又称体外实验(in vitro)。 无菌条件下将从机体取得的组织块模拟体内各 种条件培养,可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和记 录细胞的生活状态。 特点:可排除体内复杂的影响因素,观察单一因素 对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获得从体内实验难 以达到的实验结果。
石蜡切片标本的制备:
取材与固定: 固定剂(fixative)中进行固定,使组织中 蛋白质迅速凝固,防止组织自溶或腐 败,以保持生活状态下的结构。常用的 固定剂有甲醛、酒精等 脱水(dehydration):乙醇 透明(clearing):二甲苯
包埋(embedding):包埋前先浸入已融化的 石蜡中使蜡进入组织中, 然后石蜡包埋。 切片(sectioning)和染色(staining) 5-10μm, 苏木精(hematoxylin) 伊红(eosin)
透射电子显微镜原理
透射电镜图像
2. 扫描电子显微镜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极细的电子束在样品上扫描,将产生的二 次电子用探测器收集,形成电信号运送到 显像管,在荧光屏上显示物体表面的立体 图像。 戊二醛和锇酸固定,脱水、干燥和喷镀金 彩色立体图像
组织学与胚胎学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周莉教授
组织学与胚胎学系
第一章 组 织 学 绪 论
Introduction of Histology
一、组织学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组织学(histology)的概念
组织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人体结构(肉眼、微细)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疾病的结构变化 疾病的功能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