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
2014年与2017年宏观经济情况对比

2014年与2017年宏观经济情况对比一、2014年宏观经济情况简介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61.7万亿元,折合美元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这是重要的规模变化。
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内,GDP增长7.3%,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2.1%,实现了年初预期的目标。
中国经济正在全面向新常态转换,今年的变化是房地产结束了长达15年的超级繁荣期,进入调整期,这也是导致今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主要因素,由之带动投资增长明显下滑。
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而且伴随着深刻的结构变化、发展方式变化和体制变化。
而结构、方式和体制的变化不断推进、显现,正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新动力所在,机遇所在。
与此同时,新的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逐步成型,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经济活力增强、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
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新一届政府坚持去年以来的探索,继续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在加强区间管理的基础上,推出定向调控措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特别是在经济增速稳中缓降的同时,结构优化效应增强。
二、2017年宏观经济情况预测中国经济在2016年企稳,此种趋势会在2017年延续。
随着需求的提升,通缩压力将继续缓解,通货再膨胀将持续。
价格的改善将有助于增加企业利润、减轻债务负担,并使民间投资企稳甚至适度复苏。
尽管房地产市场增速似乎会在未来几个月放缓,但预期其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影响是可控的。
与国内的稳定形势不同,外部经济环境更具挑战性。
预计中美将就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和国企改革等问题继续展开一系列艰难的谈判,不会爆发全面的贸易战。
2016年,在国企去杠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今年去杠杆会提速,将有更多僵尸企业被关闭、重工业将继续去产能,坏账处理将加快。
稳定的经济增长和通缩压力的缓解应为改革提供支持。
三、总体经济状况对比1、2014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继续处于合理区间。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1428元)测算,2014年中国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0.3611万亿美元。
按照年平均人口计算,2014年中国大陆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为46652元,约合7595美元。
(2013年年末人口为13.6072亿,2014年年末人口为13.6782亿,年中人口约为13.6427亿)2014年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
同时,中国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据统计,1998年我国GDP为8.4万多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2009年达到5万亿美元。
从跨入GDP万亿美元俱乐部到成功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我国用时16年。
相比之下,美国196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万亿美元,早于中国29年;而到2000年才达到10万亿美元,从1万亿到10万亿,美国用时31年。
据有关预测,2014年日本GDP大约4.8万亿美元,不及中国的一半。
图表:一张图读懂2014中国经济年报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
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长3.6%;早稻产量3401万吨,下降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长0.1%。
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长0.8%。
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比上年下降2.2%。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平稳 总体良好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4-04-16 10:00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保持定力、主动作为,着力改革创新,着力转型升级,着力改善民生,国民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7587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62850亿元,增长7.8%。
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根据全国11万多农户种植意向调查,2014年全国稻谷意向种植面积增长0. 15%,小麦减少0.56%,玉米增长1.75%,棉花减少6.77%。
目前,主产区苗情正常。
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347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160 7万吨,增长3.5%。
二、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落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集体企业增长3.1%,股份制企业增长10.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8%。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制造业增长9. 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5%。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1%,中部地区增长8.9%,西部地区增长10.4%。
分产品看,46 4种产品中有32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 7.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5773亿元,同比增长4.2%。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环比增长0. 81%。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793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主营活动利润7396亿元,增长8.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18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28%。
2014年1~4月份水泥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2014年1~4月份水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水泥协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14年前四个月份全国累计完成水泥产量 6.72亿吨, 同比增长4.34%, 增速同比去年下降4.11个百分点。
其中, 4月份单月产量2.26亿吨, 同比增长3.9%。
受基建、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移影响, 前4个月整体水泥市场需求表现偏弱, 各区域表现分化:西北、西南、中南、东北地区表现尚可, 华东地区产量基本维持上年同期水平, 华北地区需求下滑。
从价格和盈利情况看, 在全国整体水泥价格依然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情况下, 全国盈利情况依旧表现较好, 前四个月利润达到172亿元, 同比去年大幅上涨109%, 从区域看, 依旧呈现去年的特点:南高北低。
一、宏观经济: 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增速下滑2014年1-4月份,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078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17.3%, 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从环比速度看, 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17%。
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好增速, 为水泥需求提供了支撑, 但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快速下滑, 导致需求偏弱, 对未来需求走向, 尤其是东部地区起到关键因素。
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16865亿元, 同比增长22.8%, 增速比1-3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
其中,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5.8%, 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4.6%, 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3.9%, 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
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6%, 增速回落7.3个百分点。
2014年1-4月份,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2322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16.4%, 增速比1-3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其中, 住宅投资15299亿元, 增长16.6%, 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5%。
1-4月份, 铁路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3亿元, 同比增长6.6%。
彭贤伦同志在2014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的讲话

在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的讲话(摘要)(2014年4月17日根据录音整理)彭贤伦同志们:经党工委、管委会研究,今天召开全区2014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
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市2014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精神,分析总结全区一季度工作,安排部署第二季度乃至下半年的工作。
刚才,各镇(办)以及统计、发改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作了会议发言。
从发言看,大家对一季度工作的总结是全面的,分析是透彻的。
会上,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代敏同志就一季度工作作了回顾,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很有针对性,我完全同意。
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中求进、快中保好”的目标年初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区继续保持了“经济发展快、民生改善好、社会秩序稳、干群劲头足”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主要考核指标实现了“开门红”。
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4%;500万元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8%;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5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8%;国税收入同比增长了258.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2%;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4%。
从在全市的排位看,实现了五个第一和三个第二的目标。
分别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总额排名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工业增值税、建安营业税三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投资增速、工业用电量排名全市第二。
此外,一季度新增亿元项目入库8个,利用外资1300多万美元,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开发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持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2014年每月国内外大事件

2014年2月到5月热点事件回顾刘洋12级工商管理121524050第一周中国人民银行2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2.58万亿元,创单月规模历史新高。
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32万亿元,也创近4年来最高水平。
分析人士认为,融资的强劲表明,目前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依然保持稳健,未来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概率将因之大大降低。
2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周2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了《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
这是保险业首次编撰完成的行业第一个关于互联网保险发展情况的研究报告。
该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3年,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长达46%;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三年间增幅总体达到810%,年均增长率达202%;投保客户数从816万人增长到5437万人,增幅达566%。
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第三周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3月2日1时,暴力案件已造成28名群众遇难、113名群众受伤。
案件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政法机关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侦破案件,依法从严惩处暴恐分子,坚决将其嚣张气焰打下去。
北京时间3月8日1时20分,马航MH370航班在越南胡志明空中管制区同管制部门失去通讯联络,同时失去雷达信号。
截至目前,该航班仍与地面没有任何联络。
这架载有239人的飞机牵扯着无数的心。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5-02-26 10:32:39 来源: 国家统计局作者: 【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 。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201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一)美国经济增速不及预期,但回升势头良好受异常严冬和减少购债规模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速一季度有所放缓,预计为1%-1.5%左右。
2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增加7.7%至423亿美元,为去年9月以来最大。
3月份,由于严寒天气的影响下降,服务业活动加速。
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82.3,远超过预期的78.6,达到2008年1月以来最高值。
就业市场正进一步改善,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4月5日止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的人数为30万人,是2007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预计美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加速,全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3%。
3月19日,美联储宣布从4月起将月度资产购买规模从650亿美元缩减至550亿美元。
预计美联储将稳步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并有望在2015年第一季度正式加息。
(二)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复苏动力依然不足自去年二季度走出衰退以来,欧元区经济一直保持温和复苏势头。
欧盟委员会预计,欧元区2014年和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1.2%和1.8%。
2月份,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ESI)为101.2点,比1月上升0.2点,是2011年7月以来的最高位。
欧元区5个大经济体中,意大利、荷兰和德国的经济景气指数分别上升2.4点、0.6点和0.4点,法国和西班牙的经济景气指数均下降了1.4点。
尽管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但失业率仍然维持历史高点(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情况尤其严重),目前0.7%的通胀水平也远低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左右目标。
高失业率和通胀率持续走低表明,欧洲经济复苏未传导至所有部门,动力仍然不足。
(三)日本经济继续温和复苏,结构改革进展较慢在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日本经济已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的扩张。
近日IMF预计2014年日本经济增速为1.4%,2015年为1.0%。
近期,日本出口趋稳,资本投资出现明显增长,但由于消费税上调,日本大型企业对未来三个月内的商业景气预期有所下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
2014年04月16日 10:05 国家统计局网站
2014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83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增速比1-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从环比速度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4%。
分产业看,1-3月份,第一产业投资1170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比1-2月份加快4.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28254亿元,增长14.7%,增速加快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38898亿元,增长19.6%,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7894亿元,增长15%,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500亿元,增长12.1%,增速加快1.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23582亿元,增长15.2%,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812亿元,增长15.1%,增速加快9.6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1-3月份,东部地区投资35264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比1-2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7031亿元,增长20.2%,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5579亿元,增长19.1%,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1-3月份,内资企业投资64236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比1-2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1893亿元,下降2%,1-2月份为增长2.9%;外商投资1976亿元,增长1.7%,增速回落3.5个百分点。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1-3月份,中央项目投资2989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1-2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65332亿元,增长17.9%,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3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21938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1-2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5015亿元,增长12.6%,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95744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1-2月份回落1.8个百分点。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8.2%,增速比1-2月份加快12.9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15.3%,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15.6%,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6.2%,降幅缩小3.4个百分点;其他资金下降0.2%,1-2月份为增长7.7%。
附注
1、指标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到位资金: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在报告期内收到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各种货币资金,包括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
新开工项目:是指报告期内所有新开工的建设项目。
国有及国有控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国有绝对控股。
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国有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国有协议控股。
投资双方各占50%,且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的企业,若其中一方为国有经济成分的,一律按国有控股处理。
行政和事业单位的投资项目都属于国有控股。
登记注册类型: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的通知(国统字〔2011〕86号)执行。
划分个体经营登记注册类型是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规定,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个体经营”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及代码的通知》(国统办字〔1999〕2号)执行。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基层统计单位均要填报登记注册类型。
登记注册类型由从事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企业或个体经营单位填报。
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按登记注册类型填报,未登记的,按投资者的登记注册类型或有关文件的规定填报。
其中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2、统计范围
计划总投资 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3、调查方法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
5、行业分类标准
2012年起,国家统计局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具体请参见/tjsj/tjbz/hyflbz。
6、增长速度计算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名义增速,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按季进行计算,除1-3月、1-6月、1-9月、1-12月可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外,其他月份只计算名义增速。
7、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程序,对2013年3月份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速进行修订。
修订结果及2014年3月份环比数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