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菊花诗讲解
菊梦原文赏析及翻译

菊梦原文赏析及翻译菊梦原文赏析及翻译菊梦原文赏析及翻译1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清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译文东篱的菊花下,酣梦一觉方醒,只觉得天上的云与月混在一起,还看不清明。
如此花下飘飘欲仙的酣眠,不是为了追寻庄子梦蝶的感觉,只是为回忆陶渊明爱菊、赏菊的风雅。
梦中心思随着南归的大雁远去,又缕缕被蟋蟀的鸣叫声惊醒。
醒后我的幽怨还能找谁去诉说?只有把无限的情思寄托于衰草寒烟。
注释秋酣一觉清:秋菊酣睡,梦境清幽。
“和云”句:唐代张贲以“和霜伴月”写菊,兹换一字,以写菊花梦魂高飞;以“不清明”说梦境依稀恍惚。
登仙”句:说梦魂翩跹,仿佛成仙,但并非是羡慕庄子变作蝴蝶。
庄周梦中化蝶事见《庄子·齐物论》。
这里引“庄生蝶”是为了点“梦”。
忆旧:实即“梦旧”,诗题中“梦”字句中不出现是咏物诗技巧上的讲究。
寻盟:表示结交友好,语出《左传》。
这一联构思或受元代柯九思“蝶化人间梦,鸥寻海上盟”诗句的启发。
故故:屡屡,时时。
赏析曹雪芹将《菊梦》写在了《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
这回描绘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
此次菊花诗会,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
《咏菊》、《问菊》、《菊梦》这三篇诗的情调,是符合林黛玉的性格的。
菊花诗是内容低于形式,艺术性超过思想性,这是一切处于崩溃时期的剥削阶级诗歌的共同特点。
菊花诗属于封建末代的没落的诗歌艺术,这些诗只能反映封建统治衰败。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诗。
这首诗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菊花的梦境,实际上是写黛玉自己梦幻般的情思,带有明显的谶语的意味。
诗的第一句写入梦,以下依次写梦境,末后两句承“蛩鸣”“惊回”好梦而道出梦醒时的“幽怨”之槽。
咏者一进入梦境,就说是“和云伴月不清明”。
菊原文赏析及翻译

菊原文赏析及翻译菊原文赏析及翻译菊原文赏析及翻译1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翻译我想要问讯秋天的信息,众人皆不知,我背着手,口中念念有词地叩问东篱下栽种的菊花。
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为什么同样是开花,你却比春花更迟?空荡荡的庭院,落满霜露,那是何等的寂寞?大雁南归、蟋蟀停止了鸣叫,可曾引起你的相思?不要说世界上没有人能与你接谈,你哪怕能与我说上片言只语,我们也能相互理解对方的心思。
注释秋情:即中间两联所问到的那种思想情怀。
因“众莫知”而唯有菊可认作知己,故问之。
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
负手:把两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样子。
叩:询问。
东篱:指代菊。
孤标:孤高的品格。
标,标格。
偕:同……一起。
为底:为什么这样。
底,何。
蛩:蟋蟀。
可:是不是。
雁、虱、菊都是拟人写法。
解语:能说话。
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
语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
赏析正因为林黛玉的风雅是故意做出来的,她实际上耐不住寂寞。
所以,在《问菊》中,她大倒这方面的苦水:“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又自作多情地问菊花:“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其实,这正是她自己耐不住冷清的写照。
若依菊花之本性,人家本来就是顺应秋之时节而生的。
若怕寂寞,何必开于秋时?当事人只需像宝钗那样为菊的到时未开而怅叹(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或者把菊的形象留下以作永远的纪念(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即可,何必在人家正常开放的时节,问人家有没有寂寞相思呢?林黛玉所写的三首诗被评为菊花诗最佳。
其中《咏菊》第一,此诗第二。
如果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她的诗才出众,就不会在前面咏白海棠时要让宝钗“压倒群芳”,在后面讽和螃蟹咏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
原来作者还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
咏物抒情,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与菊相适合的了。
《菊花诗》赏析之九

《菊花诗》赏析之九《红楼梦》第三八回读红品诗词-133《菊花诗》赏析之九文/墨吟筱蕊图:蕉下客(探春)菊花诗第九首《簪菊》,乃蕉下客(探春)所作:瓶供篱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簪菊》是继《问菊》之后,取宝钗“问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便要采菊插在头上之意。
首联从种菊、供菊引入簪菊:因为爱菊,我每天在花圃栽种菊花,又采下一枝供于花瓶,悉心观赏,忙得不亦乐乎;今日思之,何如将其折来插在发髻中,切不要认为我是照着镜子梳妆打扮,其实是依从重阳风俗,借以倾慕菊之高洁也。
颔联由簪菊而发思古之幽情:长安公子因喜花成癖,彭泽先生则嗜酒成狂,他们都偏爱菊花,正与我的菊花情怀相通呢。
“长安公子”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是长安人,其父杜佑曾任宰相,故称其为“长安公子”。
杜牧《九月齐山登高》诗云:“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彭泽先生”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故称其为“彭泽先生”。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云:“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王弘)送酒至,即便就坐,醉而归。
”颈联描绘簪菊后的自我形象:短短的鬓发上沾有花圃的露珠,颇感凉意;粗布头巾上带着些许秋霜,染上了菊花的清香。
“三径”指花圃的小路。
“九秋”,秋季三个月九十天,故称“三秋”或“九秋”。
“葛巾”是东晋士人用粗布扎在头上的便帽,此处暗用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中的典故:“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着之。
”“短鬓”、“葛巾”本是用来描写男儿容貌的,探春借以自况,抒写自己不让须眉的高远志向,透着一股势不可挡的豪气。
且露要冷沾,霜用香染,可谓妙句,故宝钗称赞这两句“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
尾联以笑傲世人为结束语:在世俗之人眼里,看不惯我簪菊醉酒的高尚情趣,那就任凭他们在路旁拍手嘲笑去罢!此联系化用宋·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三)》和唐·李白《襄阳歌》之诗意。
红楼梦十二首菊花诗赏析

红楼梦十二首菊花诗赏析一忆菊【薛宝钗】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忆菊,是在没有菊花开放时候而追忆思盼。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怅望】惆怅的盼望;【西风】晚秋季节;【抱闷思】苦苦的思索;【蓼红苇白】指水蓼根茎花红色芦苇开花白色,时间指在春夏秋初之际。
------首联意思是:惆怅的盼望着西风苦苦的思索,只可惜这时候不是晚秋,因不是晚秋季节,即使是水蓼花红了,芦苇花白了,在我心里因没有菊花也如断肠一样哀思。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篱】指樊篱,篱落,篱墙。
篱栅等;【圃】指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瘦月】指月光凄凉;【清霜】薄霜,泛指深秋季节。
------此联意是空空如也的篱墙边与果木培育基地皆无一点点深秋迹象;弯月透着凄凉的微光,深秋薄霜菊花开的形景唯有在梦里知道。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归雁远】秋末北方雁南飞;【寥寥】孤单寂寞空虚;【晚砧】傍晚捣衣石声音。
------此联意是念念不忘的思念,心里随着南去的大雁越飞越远;空空寂寂的情绪唯有独坐静听傍晚捣衣击石的声音。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黄花】指菊花;【重阳】阴历九九重阳节。
------此联意有谁怜悯读懂我这情痴病是因回忆思念菊花而得的呢?寄慰自己只能等到九九重阳节时候,与菊花会见面的。
这首诗里,【怅望】【抱闷思】【断肠时】【空篱旧圃】【瘦月清霜】等凄凉词汇,体现的是宝钗内心的惆怅与无奈,是后来宝玉离家出走后自己内心的映射。
忆菊【忆】的很苦。
•二访菊【贾宝玉】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访菊,由于忆菊忆的很苦,为消解这种苦恼,就出外寻觅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晴】霜后的晴天;【药盏】盛汤药的碗杯等,与酒杯意同;【淹留】逗留滞留。
《问菊》原文及翻译赏析

《问菊》原文及翻译赏析《问菊》原文及翻译赏析《问菊》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律诗,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诗。
首联以东篱访问秋情点题,符合了“问菊”的主题。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问菊》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古诗简介《问菊》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律诗,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诗。
首联以东篱访问秋情点题,符合了“问菊”的主题。
“喃喃”二字情态毕现。
颔联“孤标傲世偕谁隐”一句,俨然就是林黛玉的写照。
颈联烘托渲染菊花生长的凄清环境,“寂寞”、“相思”四字又最能点示出林黛玉的内心活动。
末联是在菊花中寻求精神寄托之意。
这首诗深沉地揭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的,单就律诗的格律而言,这首诗是确有可推敲之处的,有的对仗不够工稳。
此诗用拟人手法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赞美菊花的“孤标傲世”的高洁风格,实际上也正是诗人的自我评价。
翻译想要打问秋天的消息却没有人知晓,我只好背着手轻声地询问东篱:你的品格如此孤高傲世,又有谁能够和你一同隐居,同样都是花而你为什么又开放得这么晚?落满霜露的庭院和园圃多么寂寞,鸿雁南飞蟋蟀低吟你是否相思。
且不要说整个世间没有能够和你谈论的人,你如果懂得人的话语不妨和我小叙片刻。
注释秋情:即中间两联所问到的那种思想情怀。
因“众莫知”而唯有菊可认作知己,故问之。
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
负手:把两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样子。
叩:询问。
东篱:指代菊。
孤标:孤高的'品格。
标,标格。
偕:同……一起。
为底:为什么这样。
底,何。
圃露庭霜:落满霜露的园圃和庭院。
互文的修辞手法。
鸿归:大雁南飞。
蛩病:蟋蟀将要死去。
可:是不是。
雁、虱、菊都是拟人写法。
举世:整个世问,整个社会。
解语:能说话。
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
拟人的修辞手法。
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菊花诗的理解

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菊花诗的理解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的菊花诗是作者曹雪芹所作,这首诗
描绘了菊花的风姿和品格,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菊
花作为秋天的花卉,常常被赋予高洁、坚贞的象征意义。
在诗中,
作者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志向高远、不屈不挠的人格品质
的赞美和向往。
首先,菊花诗中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菊花高洁品
格的赞美。
诗中描述了菊花在秋风中高洁挺立,不畏严寒,自有一
股清高之气。
这种形象的描绘,可以理解为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表达了对坚韧不拔、清高不屈的品质的向往和赞美。
其次,菊花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菊花
在寒露节气盛开,正值秋风萧瑟之时,这种景象与人生的沧桑和无
常不禁让人产生感慨。
作者通过对菊花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坎坷、变幻无常的感叹,也表达了对坚韧、高洁品格的向往。
此外,菊花诗还可以理解为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隐喻和象征。
在《红楼梦》中,菊花常常被用来象征贾宝玉的高洁品格和坚贞不
渝的情感。
因此,菊花诗也可以被理解为对贾宝玉性格和命运的寓
意。
总的来说,菊花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沧桑和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在《红楼梦》中具有深刻的意蕴,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和人格品质的思考和抒发。
品评《红楼梦》菊花诗

品評《紅樓夢》菊花詩簡彥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摘要本篇旨在品評《紅樓夢》第卅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中的十二首菊花詩,要點有三:一、借菊花詩喻詠菊人,二、菊花詩之內容意象,三、菊花詩之藝術技巧。
其見解反映於暗喻人物性格方面為「詠絮才子林黛玉」、「大家閨秀薛寶釵」、「富貴閒人賈寶玉」、「名門淑媛史湘雲」和「侯門千金賈探春」;內容意象方面,包括「淒清」、「秋怨」、「孤傲」、「悠然」和「高雅」五種意涵;藝術技巧方面,則分「聲律」、「對仗」、「用典」、「摹況」及「其他」五項,加以探究。
綜上所述,足以證明《紅樓夢》菊花詩之卓犖不群,眾口交讚,誠非虛言!關 鍵 詞:紅樓夢、菊花詩、意象、語碼、聯想軸141A Discussion in the Chrysanthemum Poems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Yen-ling ChienDepartment of Chinese,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chrysanthemum poems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ere are twelve chrysanthemum poems in the 38th chapter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e essential points of the paper will be presented as follows: 1.The author, Hsüeh-ch'in Ts'ao, used the chrysanthemum poems to imply the poets. 2.The imageries of the chrysanthemum poems. 3.The art of the chrysanthemum poems. Moreover, the chrysanthemum poems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expressed Mr. Ts'ao’s thought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The implication of someone’s character aspect. For instance, Tai-yü Lin is a gifted female scholar, Pao-ch'ai Hsüeh is a literary woman, Pao-yü Chia is a pampered son of a influential family, Hsiang-yün Shih is a daughter of a rich family, and T'an-ch'un Chia is a fair maiden of a wealthy family. 2.In the imageries aspect. This paper includes the five points: the slightly cold badge, the hidden bitterness of the autumn, the proud and aloof badge, the carefree and leisurely badge, and the elegant badge. 3.In the art aspect. It includes the five points: the rules and forms of classical poetic composition, antitheses, allusions, descriptions and the others. All these features exemplify the achievement of the chrysanthemum poems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ccount for Mr. Ts'ao’s reputation and certainly will guarantee the immortality of his works.Key Words:“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the chrysanthemum poems、imagery、code、associative axis142一、前言《紅樓夢》第卅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載,探春派人送一副花箋與寶玉,提及組詩社之事,大觀園眾姐妹紛表贊同;李紈自願掌壇,黛玉也提議另取別稱雅號。
品读【红楼梦】《红楼梦》里菊花残-----浅析菊花诗

品读【红楼梦】《红楼梦》里菊花残-----浅析菊花诗展开全文作者绿衣菊花与梅、兰、竹并列为四君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人的挚爱。
自屈原吟出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就与文人缘定三生。
历代名家咏菊名作不少。
曹雪芹先生也有菊花情结,一气写了12首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目就颇费工夫,最后拟定菊花诗十二题,咏物兼赋事;题目编排为序,凭作诗者挑选;限用七律,不限韵脚;诗作皆署“雅号”,即:“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枕霞旧友”(湘云)、“潇湘妃子”(黛玉)、“蕉下客”(探春)。
曹公的菊花诗依附小说而存在,曹公寄情寓兴、借菊拟人,把人物的性格、命运等不露痕迹融化在诗中,具有复杂的象征意味。
一、菊花象征了红楼女儿们高洁的品格如果说作者用诗化的白海棠隐喻红楼中姑娘们的美丽外貌,那么无疑,菊花则隐喻着姑娘们的品格。
东晋名士陶渊明酷爱菊花,“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这是对菊花的美丽和坚强的最好写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是菊花隐逸超脱的姿态表示。
以象征美丽、高雅、纯洁、坚贞、淡然的菊花喻红楼女儿们很是贴切。
贾宝玉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便觉清爽”、“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是贾宝玉对女孩子的由衷赞叹。
菊花的精华灵秀与姑娘们的清爽融合在了一起。
不管是黛玉的孤标傲世、宝钗的闲采粘屏、探春的高情还是湘云自诩的傲世知音都既是写菊花又是他们本人性情的写照。
二、菊花象征红楼女儿们生活的“末世”环境菊花是秋天的花朵,灿烂辉煌之后,将迎来漫长萧瑟的寒冬。
“此花开尽更无花”、“我花开罢百花杀”,写出了现实的残酷。
是啊,西风飒飒,再美的菊花也将枯老枝头,凋零一地。
菊花怒放于秋风冷霜时,菊花又成了伤感意境中的代表景物。
大观园的女孩子们和秋天绚丽的菊花何其相似,一样美丽绽放却生不逢时。
第二回作者借冷子兴的口说出“如今这荣国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手情巾鬓泽安来供 菊
凭 他 笑 路
不 入 时 人
香 染 九 秋
冷 沾 三 径
先 生 是 酒
公 子 因 花
休 认 镜 中
篱 栽 日 日
蕉 下 客
旁眼霜露狂癖妆忙
。,。,。,。,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 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 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 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
画菊---蘅芜君
菊花诗
忆菊---蘅芜君 访菊---怡红公子 种菊---怡红公子 对菊---枕霞旧友 供菊---枕霞旧友 咏菊---潇湘妃子 画菊---蘅芜君 问菊---潇湘妃子 簪菊---蕉下客 菊影---枕霞旧友 菊梦---潇湘妃子 残菊---蕉下客
忆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拍高葛短彭长折瓶 簪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感谢您的支持
CHANGFENGPPT 0000.00.01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和井径绝尘埃。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供菊---枕霞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