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doc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考研科目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考研科目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与资源利用的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包
括地貌学、水文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经济学、遥感技术等方面。
考研之前,我们
需要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考研科目,以便更好地制定备考计划。
1. 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核心科目之一,考察
考生对地球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考研内容包括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学、地质
学等领域,要求考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3. 资源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另一重要分支,
考察考生对资源环境管理和经济决策的理解和应用。
考研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学、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要求考生对资源环境领域的政策法规、市场机制以及环境技术有较为
深入的了解。
4.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中的重要应用技术之一,用于获
取地表信息和资源利用情况。
考研内容包括遥感原理、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应用等,要求
考生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能够分析遥感数据,从中获取地表信息和资源
利用情况。
5.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另一重要应用技术,
用于储存、处理、分析和表达地理信息。
考研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管理等,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方法,能够运用
地理信息系统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表达。
解析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解析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解析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1、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自然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规划管理能力,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适应社会需要,在国土、城建、农业等领域从事自然资源与环境领域研究与开发、规划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专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接受系统的专业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训练,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从而获取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各种基本能力。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需要达到以下专业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接受良好的专业思维和实践的基本训练;能够通过野外考察、遥感图像判读、实验室操作等获取第一手科学资料和地理信息;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并能熟练应用于本学科相关的工作和研究;了解本专业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的自然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应用现状,具备将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
2、学制与学位(1)实行弹性学制。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7年内完成学业。
(2)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3、毕业要求毕业总学分为162学分,其中必修课93学分(公共基础平台课34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课25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34学分);选修课49学分(专业选修课41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包括“专项学分”5学分)。
4、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5、主干课程及教学特色课程(如双语课程、精品课程等)部门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自然资源开发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变化(省级双语课程)、环境保护概论、综合自然地理学、遥感概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导论》教学大纲.docx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导论》教学大纲一、说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导论》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学科平台必修课,是学生在进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学习前应接受的基本训练。
专业导论课程通过对本专业性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课程设置及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明确在一定阶段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学生通过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基本知识结构,以及各学年主要课程基本内容,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兴趣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及知识结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基本的知识结构,各学年主要课程基本内容;2.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对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和技能要求;3.结合白己的志向和兴趣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为形成a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及知识结构打下基础;4.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和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更好的规划大学生涯。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本专业开设演变、在全国的开设情况及大学生涯、本专业的四年培养计划、专业基础知识概览、专业基础方法概览、城乡规划知识概览、考研与就业、专业疑惑答疑等。
内容选取坚持客观全面反映本专业实际的原则,以有利于专业引导为准绳。
具体内容随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建设有所取舍。
教学过程要深入浅出,注重以生动形象的素材加深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兴趣。
注重学生参与,善于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
(三)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课上讨论,课后辅导答疑的教学方法。
(四)考核方式以撰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形式考查。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专业概况介绍1. 本专业开设演变2. 专业背景与发展前景3. 专业特点与学习要求说明和要求:(1)通过专业基本情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发生、发展过程,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科背景和专业特点,了解该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对专业学习产生兴趣。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主修课程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主修课程而资源环境这部分,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
咱们每天用的水、吃的饭,都是从大自然那儿来的。
想想看,水是多么重要,没了水,咱们可就寸步难行了。
人家说“水是生命之源”,这可一点都不夸张。
还有土壤,那可是咱们种植农作物的基础。
种地可不是说说而已,得靠土壤的好坏。
你瞧,农民伯伯们辛辛苦苦地耕种,结果好坏全在那片土地上。
每当我看到农田里一片金黄,心里就特别满足。
那种丰收的喜悦,简直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我们再说说气候变化,哎,这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咱们的地球正在变暖,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真是让人担忧。
想想,夏天的高温像火焰山,冬天的寒冷又像北极熊在撒野,真是让人无奈。
不过,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得积极面对。
生活在这个时代,保护环境也是咱们每个人的责任。
就像“众志成城”一样,只要大家一起努力,肯定能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说到资源的利用,咱们得好好聊聊。
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这些词听起来有点晦涩,但其实一点都不难懂。
可再生资源,比如太阳能、风能,这些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使用起来可环保又省钱。
就像是在省吃俭用,明明有好东西偏要自己受罪。
而非可再生资源,像石油、煤矿,这些可就得好好珍惜了。
用完了就没了,真的是“用之不竭,挥之不去”的悲哀。
想想看,咱们开车出门,开得爽,但这汽油也不是白来的,真得有所节制啊。
再来聊聊生物多样性,这也是个不得不提的话题。
地球上可有成千上万种动植物,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有人说“和谐共生”,就是这么回事。
每种生物都有它的存在意义,缺了谁都不行。
就像你家里缺了个什么东西,感觉总是怪怪的。
要是某些物种灭绝,那可就太可惜了,咱们可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咱们也得关注一下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城市发展得飞快,但乡村的变化也同样重要。
乡村不仅是咱们的根,更是保持自然生态的重要部分。
想象一下,如果乡村都被水泥森林取代,咱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单调啊?在这片土地上,不论是城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宁静,都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交织出的美丽画卷。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课程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课程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一个涉及地球自然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学科领域。
以下是一些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相关的课程: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演化和分布规律等。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研究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展示等。
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等。
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经济利用和价值评估等。
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研究土地的规划和利用策略等。
气候变化与环境响应:主要研究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
自然保护区管理:主要研究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措施等。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主要研究城市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
以上是一些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自然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而设置的。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培养方案再定稿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学科门类:理学二、专业定位专业性质:理学,非师范类专业层次:本科招生规模:每年招收新生50名,全日制在校学生200名建设目的:坚持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教学工作为中心,学科建设为引领,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课程建设为基础,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积极探索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
真正体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专业特色,并通过科研、教研与教学的融合和互动,发挥地区优势和交叉学科优势,使本专业成为在我省高校中具有鲜明特色,适应云南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及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桥头堡建设需要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三、专业培养目的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系统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学科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的专门技术水平;可以纯熟运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能力或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担负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矿山资源技术管理与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能力、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初步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四、人才质量规格1、素质规定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思想分析和理解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碰到的问题,学会理性、辩证地分析问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师德修养,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关心国家大事,对的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具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能力规定(1)初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资源运用与评价、环境保护与生态功能恢复,以及资源开发的技术与行政的科学管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培养方案070502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培养方案(070502)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变化方面的基础理论,具备自然地理过程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科学素养及实践能力,能胜任资源管理与评价、国土整治与开发、生态环境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以及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及相关领域的教学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的品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具备基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专业综合素养和较强的环境适应素质;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2)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要求。
2.知识要求(1)具备基本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思维、数学、普通物理等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自然资源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及ArcGIS软件应用、遥感原理及图像解释等技术知识。
(3)掌握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生态环境规划及环境综合治理基本理论与技术。
(4)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思维。
(5)掌握一门外语,熟悉中外文资料查询及文献检索方法,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地理学、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成果和发展趋势的基本信息。
(6)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相关政策和法规、最新进展与动态等。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doc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
程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农业资源信息系统、仪器分析、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
自然资源学导论、普通地质学、测量与地图学基础、土壤学、土地资源学、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生态学、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资源法规与管理、环境资源区划与规划、遥感概论、环境资源信息系统、植物营养学、环境资源分析与农产品检测、环境监测与修复技术。
资源环境科学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生物学和生态环境学,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的实践能力,能在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前沿承担创新研究和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资源、资源开发、有效保护环境,以及资源环境管理规划的基本技能。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就业方向可从事资源和环境领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各级农业、环境、资源和生态等行政和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肥料、灌溉和绿色食品等企业,从事技术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
目和课程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简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本专业就目前情况看就业前景并不理想,毕业生多从事与其专业不相符的工作。
本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公务员,可到考虑到环保局、建设局、国土局工作,也可到相关的研究所。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必备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如地理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政策,熟悉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