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滑雪的演变与功能及传承发展

合集下载

赫哲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赫哲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1年8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Aug.,2011第29卷第4期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Vol.29 No.4赫哲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¹汪作朋,李 博,崔性赫(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佳木斯黑龙江154007)[摘 要]赫哲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宝贵遗产。

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性体育文化,赫哲族传统体育有它特有的存在价值和研究意义,但实践中对其研究和普及都不够深入,目前仍有很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的开发。

笔者论述了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为赫哲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赫哲族;现代体育;传统体育[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1)04-0102-03 一、引言赫哲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

作为我国六小民族之一,人口仅仅只有4000多人的赫哲族,主要生活在乌苏里江、黑龙江和松花江畔,长期以来一直以打鱼和狩猎作为主要生产手段及生活来源。

直到20世纪末,赫哲族才开始实行转产,即从原来渔业生产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逐步转变到以农业生产为主、兼顾其他产业的发展到路上来[1]。

作为赫哲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的传统体育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并蕴涵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勤劳、智朴的赫哲人为了适应特殊地理环境和独特的生产方式,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体育项目。

这些体育项目集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于一身,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赫哲族体育发展概况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充分实现了民族平等,大力提倡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006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5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6中指出:/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一项重要内容0。

滑雪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

滑雪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

滑雪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滑雪是一项古老而悠久的运动,它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从古代的长板滑雪到现代的高山滑雪,这项活动既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项竞技运动。

本文将对滑雪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探讨,以展示滑雪的魅力与独特性。

一、滑雪的起源与发展滑雪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时代。

古人们发现,在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用平滑的物体在雪地上滑行可以更加轻松地穿梭于冰雪之中。

这一发现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出行和狩猎的工具,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在北欧地区,尤其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滑雪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那里,滑雪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古人们通过滑雪来追逐猎物、进行交通和军事活动,甚至在冰雪覆盖的地区进行娱乐和竞技。

可以说,滑雪在北欧地区早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逐渐演化出一套独特的滑雪技术和装备。

二、滑雪的文化传承1. 北欧滑雪文化滑雪在北欧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国家如挪威、瑞典和芬兰,拥有广袤的冰雪资源和丰富的滑雪文化。

在这些国家,滑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运动和休闲活动,对于国民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挪威,滑雪被视为国家象征。

挪威人以其出色的滑雪技术和优秀的滑雪选手享誉全球。

而在瑞典,滑雪成为了冬季奥运会的重要项目,瑞典人热衷于滑雪运动,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北欧滑雪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局限于竞技,还包括了民俗活动和艺术表演。

例如,瑞典的滑雪巡游活动是一项古老的传统,人们身着传统服装,在雪地上载歌载舞,向世界展示北方民族的独特魅力。

2. 滑雪与山地文化滑雪在山地地区也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

从阿尔卑斯山脉到喜玛拉雅山脉,滑雪成为了许多山地文化中重要的活动。

在阿尔卑斯山脉地区,滑雪被广泛运用于交通和农业。

古老的山地社区依靠滑雪来跨越险峻的山脉,与邻近的村庄进行交流,实现货物和信息的传递。

这种滑雪方式被称为“雪域快车”,成为当地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喜玛拉雅山脉地区,滑雪则与登山运动紧密相连。

冬至与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冬至与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冬至与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它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时刻。

在中国的众多少数民族中,冬至有着独特的传统和庆祝方式,其中包括了许多传统体育活动。

本文将介绍冬至与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探索其历史渊源和现代传承。

一、满族传统冰球满族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冬至庆祝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满族传统冰球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体育活动,它结合了冰雪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引领人们享受冬日的欢乐。

满族传统冰球最早起源于满族民间传说,据说这项活动始于1387年明英宗朱棣即位时期。

当时,明英宗为了与满族统治者建立友好关系,亲自参与了满族的冬至庆祝活动,其中便包括了冰球比赛。

满族传统冰球的比赛场地通常选在冰面上,参赛队伍由各个村庄或家族组成,人数不限。

比赛开始时,参赛队员们身穿特制的冰球服装,手持冰球杆,球由场外投放进入比赛区域。

比赛以团队合作为核心,队员们要互相传递冰球,尽快将球打入对方球门,以获取更高的得分。

满族传统冰球追求团队协作和身体灵活性,不仅锻炼了人们的身体素质,更培养了大家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如今,在中国的一些满族聚集地,人们仍然保留着这项古老的传统体育活动,每逢冬至都举办盛大的满族冰球比赛。

二、藏族传统狂欢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藏族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少数民族之一。

冬至对于藏族群众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他们借此机会传承和展示自己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的传统体育活动。

藏族传统狂欢是一项集汇藏族传统舞蹈、歌曲、体育竞技于一体的庆祝活动。

每年冬至到来时,藏族各地会举办盛大的狂欢庆祝仪式。

在狂欢中,人们身穿传统的藏族服饰,载歌载舞,尽情表达对冬至和新年的喜悦。

在藏族传统狂欢中,体育竞技是一项重要的环节。

参与者以群体形式进行各种民间运动,如摔跤、拔河、羊角跳等。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考验着参与者的体力和技巧,更弘扬了藏族文化的独特精神。

赫哲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赫哲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赫哲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卫锦荷【内容摘要】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其文化历史悠久而又灿烂。

但是赫哲族建设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濒临灭绝的境地,因此传承与保护赫哲族文化尤为重要。

本文在阐释赫哲族文化的基本状况前提下收集大量的资料,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提出相关意见和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赫哲族文化,提升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赫哲族;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项目】本文为佳木斯大学科研课题立项项目(编号:1700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卫锦荷(1963.12 ),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实施好“保护工程”是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非常重要之举.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团结,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赫哲族文化的状况及文化资源(一)生活方式及其变化。

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都与自然及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正如法国政治哲学家孟德斯鸠所讲的那样“地理环境和人民的性格感情有关系”。

赫哲族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它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即三江流域一带三乡两村(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及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抓吉镇抓吉赫哲族村)。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境内的赫哲族人口仅剩5 354人,是全国“六小少数民族”之一。

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赫哲族是跨国民族,目前在俄罗斯境内大约有2万余人,被当地的人称“那乃人”。

赫哲族文化滋养了赫哲族人,它蕴藏着民族独有的精神价值,必然成为人类的瑰宝,同时也体现了极大的生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

(二)文化形式。

赫哲族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内容非常丰富。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呼玛县、塔河县和漠河县等地。

赫哲族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赫哲族民歌:赫哲族民歌是赫哲族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他们祖先们在长时间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珍贵财富。

赫哲族民歌主要表现赫哲族的生产生活和传统风俗习惯,歌曲中往往夹杂着丰富的奇闻异事和传说故事。

赫哲族民歌通常由一人或多人合唱,节奏独特,歌曲抒情、悠扬。

常见的歌曲有《繁星》,《林海情思》,《秧歌之弦》等,它们是赫哲族人民心中最重要的旋律。

2.赫哲族舞蹈:赫哲族舞蹈是赫哲族人民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舞蹈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传统。

赫哲族舞蹈通常是相关民俗活动的一部分,如婚礼、农忙时节的集体劳动等,也是一种展示自然环境和部族生活风采的表演艺术。

赫哲族的舞蹈风格以活泼、舒展、大方为主,动作轻盈、优美,音乐和舞蹈相得益彰,营造出独特的风景线。

3.赫哲族传统民居:赫哲族的传统民居是他们的文化遗产之一,反映了赫哲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意识。

赫哲族传统民居多为木板结构,以棕榈叶为屋顶覆盖面积大,具有较强的隔热保温和防止雨水侵入的功效。

赫哲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独特,多为马蹄形或者“凉亭”式的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合理,适宜生活需求,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

4.赫哲族民间工艺:赫哲族民间工艺是赫哲族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编织、刺绣、木雕、研磨等传统手工艺。

这些传统手工艺的产生源于赫哲族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方式,因此,这些手工艺品往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民族特色。

例如,赫哲族编织的羊毛围巾和手套都是具有很高实用性的传统手工艺品,受到了广大游客朋友的欢迎。

以上就是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简要介绍,它们是赫哲族人民长期在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珍贵财富,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继承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

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传承与创新

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传承与创新

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传承与创新作者:崔性赫崔小良张宝华吴涛罗佳义来源:《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06期摘要:克莫奴是赫哲族传统体育特色运动项目。

通过探讨克莫奴所蕴含的赫哲族渔猎体育文化,可以传承和创新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民族认同度,对繁荣赫哲族民间体育旅游,提高赫哲族认同感和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具有重要的开发意义。

关键词:赫哲族;旅游;克莫奴赫哲族长期在我国东北三江地区独居,毗邻俄罗斯境内的那乃族。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当中保留渔猎文化和传统的民族之一,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由于赫哲族缺少语言和文字的记载,我很多的渔猎文化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已经濒临失传,为了继承和创新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本文利用文献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赫哲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进行研究,挖掘和抢救了一批赫哲族特有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正式比赛项目,如射箭、叉草球、射弩、克莫奴、顶杠、拉杠、克莫奴、划桦木船、托日乞和克莫奴等等。

赫哲族军事类的体育活动为赫哲人民抵御外敌、保护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克莫奴赫哲族是我国北方人数较少的民族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赫哲族只有300多人,到2000年人口普查时也仅仅有4675人,其中黑龙江省有3910人。

赫哲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三江流域,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渔猎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

目前,赫哲族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琪赫哲族村。

克莫奴即鱼王角力,是早期赫哲人狩猎的一种方式,赫哲族是著名的渔猎民族,在赫哲人早期的生活、生产中,主要以打鱼和打猎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来源,赫哲人以打渔过程中船在江里行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浅滩,使船搁浅,这时候需要年轻力壮的人在岸上用绳子拽着船走,也就是拉纤。

后来人们在打渔之间休息的时候,年青的小伙子们经常谈论在拉纤的过程中谁的力气大,大家互相不服气,就要比试,这时候有的老渔民就给他们找来了打渔过程中破损的不能用的渔网,将渔网两头系上,让两人人背对背站立,然后互相拉拽对方,直到一方把另一方拽倒为止,这就是赫哲族鱼王角力的雏形,后来人们为了增加力量,平时在空闲时间也经常互相较量,经过多年的加工、改进,目前,鱼王角力已经成为赫哲族年轻人非常喜欢的,并且非常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历届乌日贡大会上,克莫奴都备受欢迎,报名参加者非常多,比赛场面争夺激烈,许多没有报名的人在这样激烈的氛围内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积极主动要求参加。

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传承与创新

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传承与创新

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传承与创新克莫奴是赫哲族传统体育特色运动项目。

通过探讨克莫奴所蕴含的赫哲族渔猎体育文化,可以传承和创新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民族认同度,对繁荣赫哲族民间体育旅游,提高赫哲族認同感和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具有重要的开发意义。

标签:赫哲族;旅游;克莫奴赫哲族长期在我国东北三江地区独居,毗邻俄罗斯境内的那乃族。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当中保留渔猎文化和传统的民族之一,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由于赫哲族缺少语言和文字的记载,我很多的渔猎文化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已经濒临失传,为了继承和创新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本文利用文献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赫哲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进行研究,挖掘和抢救了一批赫哲族特有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正式比赛项目,如射箭、叉草球、射弩、克莫奴、顶杠、拉杠、克莫奴、划桦木船、托日乞和克莫奴等等。

赫哲族军事类的体育活动为赫哲人民抵御外敌、保护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克莫奴赫哲族是我国北方人数较少的民族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赫哲族只有300多人,到2000年人口普查时也仅仅有4675人,其中黑龙江省有3910人。

赫哲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三江流域,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渔猎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

目前,赫哲族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琪赫哲族村。

克莫奴即鱼王角力,是早期赫哲人狩猎的一种方式,赫哲族是著名的渔猎民族,在赫哲人早期的生活、生产中,主要以打鱼和打猎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来源,赫哲人以打渔过程中船在江里行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浅滩,使船搁浅,这时候需要年轻力壮的人在岸上用绳子拽着船走,也就是拉纤。

后来人们在打渔之间休息的时候,年青的小伙子们经常谈论在拉纤的过程中谁的力气大,大家互相不服气,就要比试,这时候有的老渔民就给他们找来了打渔过程中破损的不能用的渔网,将渔网两头系上,让两人人背对背站立,然后互相拉拽对方,直到一方把另一方拽倒为止,这就是赫哲族鱼王角力的雏形,后来人们为了增加力量,平时在空闲时间也经常互相较量,经过多年的加工、改进,目前,鱼王角力已经成为赫哲族年轻人非常喜欢的,并且非常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历届乌日贡大会上,克莫奴都备受欢迎,报名参加者非常多,比赛场面争夺激烈,许多没有报名的人在这样激烈的氛围内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积极主动要求参加。

浅谈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

浅谈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

浅谈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赫哲族文化源远流长,充满着神秘和魅力。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赫哲族文化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从赫哲族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创意产品的制作角度,浅谈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赫哲族文化的特点赫哲族是中国独特的民族之一,其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赫哲族的传统服饰、建筑和民间艺术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赫哲族人民的生活、婚嫁、宗教以及习俗等方面也和其他民族有着很大的不同。

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以蒙古族服饰为主,同时也融入了满族和汉族的元素。

赫哲族人喜欢用鲜艳的颜色来装饰自己的服饰,这些服饰在设计和样式上也有着独特的特点,十分吸引人。

赫哲族的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房屋的建筑风格简单而又朴实,给人一种原生态、朴素、自然的感觉。

赫哲族的民间艺术也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马头琴、蒙族舞蹈、蒙古族民歌等。

赫哲族的生活方式和婚嫁习俗也有其独特之处。

赫哲族人民主要以渔猎为生,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非常贴近自然,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在他们的文化中。

赫哲族的婚嫁习俗也十分有趣,比如结婚时的吉祥物——“拜神掌”,婚礼上的舞蹈和歌曲等。

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的制作赫哲族文化深厚而丰富,蕴含着极大的价值,制作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也是非常值得推崇的。

目前,制作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主要体现在服饰、饰品、装饰品、工艺品等方面。

这些产品在传承赫哲族文化的也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艺术品、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喜爱。

赫哲族的传统服饰是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服饰的设计和制作融合了赫哲族的服饰特色和现代时尚元素,让传统服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

可以设计赫哲族元素的现代款式服饰、T恤、连衣裙等,同时将赫哲族的图案、图腾等进行提炼和现代化处理,以符合现代市场需求。

赫哲族的饰品和装饰品也是制作赫哲族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不 及 也 。”
2 . I赫哲族滑雪 的起源 赫哲族是 我 国北方 的少数 民族 之一 ,主要分 布在 黑 龙 江省 三 江流 域 及完 达 山余 脉 的佳 木斯 市 、同江 市 、抚远县 、饶河县等地 。赫哲先 民由于生存 生活 的 需 要 ,聚居 于我 国北方 的江 边水畔和 山野 荒原 ,成为
江省教 育科 学 “ 十二 五 ”规 划项 目 “ 大学 生传统 美德修 养教 育 ‘ 寓理施教 ’的策略 研 究” ( 项 目编 号: G B C 1 2 1 2 0 9 6 ) ; 佳 木 斯 大 学社科 重点 项 目 “ 赫哲 族新 型体 育 器材 开发促进 其 体 育文化 与经 济发展 的研 究 ”( 项 目编号 : 2 0 1 4 WY5 、J K A 2 0 1 2 — 0 8 5 ) 。 作者 简 介: 贺春 林, 男, 副教 授 , 佳木 斯 大学体 育 学院 ;
渔猎 民族 口 ] 。我 国北方渔 猎 自然 资源非 常丰富 ,渔猎 生产是赫哲 先 民主要 的生活来源 。每逢冬 季 ,赫哲族
居住地就成 了林海雪原 ,白雪冰封 ,雪深 没膝在1 9 世 纪末 ,每个赫哲族 男子都必须有 一副滑雪 板 ,每 家都应有一挂 狗拉雪橇 ,这是 他们冬季狩猎 和
用 I 。赫 哲人能将 木段 砍薄成 一定长 度和宽 度 的薄 木 板( 大多数是将 稠李子木砍 成约 1 6 7 厘米~ 2 0 0 厘米 长 、 约1 0 厘米 宽 、约8 厘 米厚 的木板 状) ,用 火烧烤使前 头 翘 起 ,钻 眼栓 绳 能 拖着 走 ,后 边做 成 稍有 翘 头 的圆 形 ,中间 隆起 ,形 成 滑雪 板 的形 状 。若 用 于上 山狩 猎 ,要用有 毛的狍子或鹿 的腿 皮等 ,顺 毛贴 绑在板底
孙 红, 女, 七 台河职 业技 术学 院 ;
2 . 赫哲族滑雪的起 源及发展
《 山海经 》中也有类似 的记载 。据 日本札 幌冬季运 动 展览馆资料考究, 中国西北阿勒泰一带是滑雪运动 的发 祥地 。东北 和西 北新疆 等地 区, 气 候 比较寒冷 , 冬季雪 期漫长, 生息于当地 的蒙古 、鄂伦春 、鄂温克 、赫哲 、 阿尔泰 、哈萨克 、维吾尔 等少数民族, 用树皮 和木极 制 成雪 板 ,进 行交通 狩猎等 活动 ,并世代 相传 。伊 玛 堪 《 杜步秀 》故事里 ,有个 叫子 克秀 的莫 日根 与杜步 秀比武 。……两人又 穿上踏板 ,穿 山越岭 ,杜 步秀落 后 十几里。清代李重生所撰 《 赫哲土风记 》记载 : “ 赫 哲地 滨北海 ,天气 早寒 ,重 阳后 即落雪花 ,十月则遍 地平 铺 ,可深数 尺 ,土人 以木板长五尺贴缚 两足跟 , 手持长杆 ,如泊舟之状 ,划 雪上前进 ,则板 乘雪力 , 瞬息可 出十余 里 ,雪 中乏食 ,则野兽往来求 食 ,多 留 其迹 ,凡遂貂 鼠各兽 ,十无 一脱 ,运转 如飞 ,虽飞 鸟
每当侵略者冬季入侵赫哲族家园时赫哲勇士们便穿好滑雪板背上弓箭和弩箭挎好猎刀手执激达埋伏在入侵者必经之路的山坡上当入侵者进人射程后全体人员居高而下激达和弓箭在远处即能投射入侵者入侵者纷纷中箭中枪倒地顿时惊慌失措阵角大乱赫哲勇士们乘势滑入敌群挥舞激打和猎刀左刺右砍同时顺坡滑至山下
第 1 0期 ( 总第 7 4 8期) 2 0 1 5 年 1 O 期
赫哲族滑雪的演变与功能及传承发展
贺 春林 孙 红 吴 明新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 、访谈 调研 和逻辑分析等方法 ,探讨 赫哲 族滑雪的演变、社会 功能及传承发展 。结果 表 明 :赫哲族滑雪起 源于赫哲先民的渔猎 生产和社会 生活 ,具有冬季狩猎生产 、生活、交通、游戏 、竞技 、教 育、 健 身等 多种 功能 ,并随 着社会 的发展 而逐渐 演变。赫哲族滑 雪及其 用具的创新研发 ,能进一步促进 百万青 少年
出行 的交 通工具 ,在 赫哲人 的生活 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
艰难 ,外 出狩猎或采集 山果 行动不便 ,在 一步一陷 的 雪地里 ,赫哲先 民难 以追赶上猎物 ,更 不容易捕获 到 猎物 。赫哲先 民在冬 季狩猎和生活 中经过不断 的总结 创新 ,发明 了滑雪 交通用具 。赫哲族 没有本 民族 的文 字 ,赫哲族滑雪 是怎样产生 的 ,虽 无史记可查 ,但 关 于滑雪和滑雪板却 有一定 的历史记 载 。唐代 《 北史 》 卷对中 国北方 民族 地 区有这样 的记 载 “ 气候严寒 ,雪 深没 马 ……惧 陷 坑 阱 ,骑木 而 行 ” 。在 《 新 唐书 》
体育世界 ( 学术)
S p o r t W o r l d ( S c h o l a r l y )
N O . 1 0 ( S u m N O . 7 4 8 )
Oc t 2Ol 5
1 0 . 1 6 7 3 o / j c n k i . 6 1 - 1 01 9 / g 8 . 2 0 1 5 1 0 . 0 0 6
上 冰 雪 运 动 的发 展 。
关键词 :赫哲族滑 雪;演 变;功能 ;发展
1 . 赫哲族滑 雪的释义
赫哲族 滑雪是我 国滑雪运动 的一种 ,既有 高 山滑 雪 的特征 ,又有越 野滑雪的特点 ] 。赫哲族 滑雪板( 赫
哲语 叫 “ 恰尔奇刻 ”) 制作和滑雪方法独具特色 。赫哲 族滑雪 的原 意为 “ 赫哲人 两脚捆绑着两个 滑雪板 ,两 手握着 一根或两根滑雪 手杖 ,通过两 手支撑雪杖 ,两 脚蹬 滑雪板 ,在雪地 上滑行 ”。原用途 是赫哲人在 山 川雪地上 快速滑行 ,追 捕猎物 ,或作 为交 通用具 ,从 事狩猎 生产和社会 生活 。演变至今 ,已发展成赫哲族 滑雪休 闲娱乐游戏活动和竞技 比赛体育运动 。
( 毛尖朝 后 ,下 坡时顺 毛速 滑 ,上坡 时逆 毛防滑 ) ,在 滑雪板 的中段 钻孑 L ,用鹿 筋将 其穿绑在 一起 ,制成滑
基金 项 目: 黑龙 江省教 育厅 人 文社会 科 学项 目 “ 赫 哲族 传统体 育文化研 究整理及 其在 精 品选项 课 中的传 承 ”( 项 目编号: 1 2 5 3 2 3 6 4 ) ; 黑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