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网络中基于agent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

合集下载

IP组播协议

IP组播协议

IP组播协议随着宽带的发展,多媒体的相关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刺激了IP组播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成为新一代网络的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

目前的IP组播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这意味着运营商和企业已经可以通过该技术获得经济效益了。

成熟的IP组播组网1.主机和组播路由器之间的组播技术IGMP是惟一可选的协议,路由器通过使用该协议与主机进行通信,以了解局域网上的组播组,主机通过向路由器发送消息告诉路由器它希望“听”到哪个组的报文。

目前,成熟的版本为2,IETF工作组正在开发版本3。

2.路由协议对于大型的IP组播网,第三层的IP路由协议一般要分为域内组播协议和域间组播协议。

域内由运营商或企业自行管理,域间通过共同的约定域间组播协议实现域间的组播。

(1)域内组播路由协议包括DVMRP、PIM-DM、PIM-SM、MOSPF和CBT。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选择,其中的PIM-SM协议脱颖而出,成为广泛支持的组播协议。

该协议的“显示加入”特性只会向需要组播报文的网络传播报文,同时组播源到接收者的网络延迟小,正是这两点因素使之成为域内组播协议的首选。

另外,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Cisco仅支持PIM-SM和PIM-DM,而PIM-DM由于其带有“广播”的特点,不适合大型网络,因此Cisco也推荐使用该协议作为域内组播协议。

(2)域间路由协议MBGP对BGP进行了一些扩展使之适合于多种协议的路由交换,但目前主要用于组播。

该协议增加了路由信息的状态,每一条路由可以标记为是单播的还是组播的路由。

这样就可以为组播维护其路由信息和状态,解决域间的组播路由问题。

要完成域间组播,除了要使用MBGP解决路由问题,对于PIM-SM域互联还要辅助使用MSDP,该协议如其名字一样主要用于解决不同域之间的组播源的发现问题。

通过组播源的发现,域之间可以互相知道存在的每一个域内的组播源,从而建立从组播源到组播接收者的组播分发树。

3.对以太网交换机的要求组播技术的出现对以太网交换机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卫星通信中TCP协议分析解析

卫星通信中TCP协议分析解析

卫星通信中TCP协议分析电子工程学院网络工程教研室唐云单洪摘要:因特网的应用中广泛地使用着TCP/IP协议,如简单电子邮件协议(SM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等。

TCP协议在有线网络中工作得是很好的,但是在卫星通信中却不能很好的利用它的带宽。

传输的长延时、接收窗口的大小、网络中的拥塞等都成为卫星通信中的突出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卫星通信中对TCP协议进行改进的方法。

1引言TCPIP是目前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时使用的主要协议族。

该协议族中,TCP和IP是核心,同时还包括一些其它协议。

TCP和IP协议分别控制着数据在互联网上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IP是一个为广域网设计的无连接网络层协议,它被设计为网间互联协议,IP数据报可在几乎任何链路层协议上的网关(或路由器)间传递。

从本质上说,IP无非是指导网络上的数据包从发方计算机送达收方计算机,而TCP则负责确保数据在设备之间进行端到端的可靠交付。

从这个意义上说,卫星链路对TCPIP数据传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TCP层。

2.TCP协议概述TCP协议主要是通过积极的确认机制来传送数据。

每一个数据段都包含了一个序号用来确定数据段在传输中的位置,这个序号由每个数据段的第一个字节在传送中的相对位置决定。

比如,假设一个TCP发端将发送一批数据,每段大小为100字节,若第一段的序号定为X,则第二段的序号将为X+100,以后各段依次类推(为了介绍方便,本文将不用标准的8比特数字来表示段的序号,而直接采用一般的数字)。

接收端在收到数据后便可依据这些序号来重组数据,恢复成完整的信号。

此外,收端在每收到一个数据段后便会向发端发一个确认信号ACK这个确认信号包含了下一个需接收数据段的序号。

TCP是一个滑动窗口协议。

这种滑动窗口协议使发端可连续地发送一定数量的数据。

发送数据时,当发端收到了收端的确认信号(ACK)后,窗口便相应地向后滑动,以便能传送更多的数据段。

每一个TCP段(数据段或是ACK)在其首部都许诺了一个窗口值,它的大小收到的数据段发送确认应答。

卫星数据接收站中网络协议的应用分析

卫星数据接收站中网络协议的应用分析

通信网络技术卫星数据接收站中网络协议的应用分析李家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八七一台,海南东方现阶段,我国数据信息传输领域正在不断实现完善和优化。

实际进行卫星数据传输时,通常以数据接收站为媒介进行卫星信号接收,将数据信息传递至地面网络,最后再分发至不同的终端用户。

数据接收站能够接收陆地观测卫星信号,同时也可以承载国外卫星信号的接收、处理以及分发等工作。

通过对卫星数据接收站中网络协议卫星数据接收站;网络协议;数据传输Application Analysis of Network Protocol in Satellite Data Receiving StationLI Jialu(National Radio and Television Administration 871Abstract: At present, the field of data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China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optimizing.In actual satellite data transmission, satellite signals are usually received by the data receiving station, and the data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to the ground network, and finally distributed to different end users. The data receiving station发送数据包,整体过程更加可靠。

为了保证整体数据信息传递和接收的稳定性,在实际进行数据传输前需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建立传输通道,将其作为数据传协议的应用存在一定弊端,其功能环境提供可靠的数据流控制和差协议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可靠性和现阶段,在实际进行数据包传输时主要采用组播方式,其涉及的范围较广,可以同时满足多台主机的需求。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卫星网络可靠组播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卫星网络可靠组播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卫星网络可靠组播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赵宝康,王宝生,彭伟,冯振乾,虞万荣,吴纯青,陶静,胡晓峰,赵锋,王小峰,桂永茂
申请号:CN201510673527.5
申请日:20151016
公开号:CN105391530A
公开日:
201603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卫星网络可靠组播方法,步骤为:S1:每k个原始数据包,通过网络编码,组合成一个编码包;k个原始数据包和对应的编码包组合成一块;S2:对于每一块,组播发送端先发送k个原始数据包,再发送该k个原始数据包对应的编码包;S3:组播接收端每接收到一块数据之后,进行检测;如检测到一个以上原始报文丢失,而编码包未丢失,通过在本地解码编码包,进行本地恢复;如检测到原始报文有丢失,对应的编码包也丢失,接收端通过向组播发送端发送NAK反馈报文,请求重传丢失编码包,接收端正确接收到编码包之后,通过在本地解码该编码包,实现一次重传,恢复丢失报文。

本发明具有能够提高卫星网络组播可靠性、提高传输链路利用率等优点。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地址: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砚瓦池正街47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所
国籍:CN
代理机构: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周长清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tsn qav原理

tsn qav原理

tsn qav原理
TSN(Time-Sensitive Networking)时间敏感网络,即在非确定性的以太网中实现确定性的最小时间延时的协议族,是IEEE 工作组中的TSN工作组开发的一套协议标准,定义了以太网数据传输的时间敏感机制,为标准以太网增加了确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数据实时、确定和可靠地传输。

而Qav是TSN协议中的一种,其制定初衷是确保传统的异步以太网数据流不会干扰到AVB的实时数据流传输。

现在Qav不再局限于音视频的传输。

此协议规定了每类优先级的入口计量、优先级再生以及处理时间感知队列的算法(CBS)。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TSN协议相关文献或咨询该领域专家。

卫星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讲解学习

卫星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讲解学习

卫星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卫星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小组成员:冉文,李鹏翔,杨亚飞小组分工:冉文(学号:15085208210015):程序审查,论文校订李鹏翔(学号:15085208210008):收集资料,编辑文献,结果分析杨亚飞(学号:15085208210023):仿真程序设计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引言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小等特点,从而使得卫星通信成为当前通信领域中迅速发展的研宄方向和现代信息交换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目前,下一代卫星通信网络正朝着更高速率、更大带宽的方向发展,其与地面通信网络联合组成全球无缝覆盖的信息交换网络。

随着空间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业务需求的急速增长,有限的无线资源与多媒体业务不断提高的QoS要求之间的矛盾曰益尖锐,使得设计可以支持高速、高质量多媒体传输的资源管理策略成为当前空间通信领域关注的重点。

同时,卫星组网技术直接关系到卫星网络能否实现全球覆盖以及卫星网络的可扩展性问题,是卫星通信系统研宂中的关键问题。

相应的,路由协议、链路切换等都要针对卫星网络的特点重新设计,以星上路由交换为核心的新型卫星通信系统是空间通信领域的另一个研究重点。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它是微波通信和航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所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为微波频段(300MHz~300GHz,即波段lm~1min)。

这种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在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则称为卫星通信系统,而把用于现实通信目的的人造卫星称为通信卫星,其作用相当于离地面很高的中继站,因此,可以认为卫星通信是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的继承和发展,是微波接力通向太空的延伸。

卫星通信是空间通信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包括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直接广播三大领域。

由于卫星通信具有覆盖面大、频带宽、容量大、适用于多种业务、性能稳定可靠、机动灵活、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等优点。

SDN新网络解决方案

SDN新网络解决方案

iBG P
业务隔离点 ACL/VRF
分支1
BA
分支N
统一网络--有线无线统一
园区控制器
spine
Vxlan
无线AC
Access
leaf Access
AP本地转发,AC只负责控制报文 通过无线承载网络位址分离,保障无线终端的跨三层漫游
无线本地转发:降低AC性能要求,满足11ac时代无线高带宽接入,流量不迂回 统一用户管理:有线用户与无线用户统一使用5W1H来统一划分用户组 统一数据转发:AP流量本地转发和有线统一,统一流量监控 统一策略执行:有线无线终端用户/IP统一分配,策略执行点统一(完全匹配前面的位址分离/名址绑定)
SDN新网络解决方案
目录
新网络新技术 H3C SDN产品体系 H3C NFV产品架构 H3C 新网络解决方案
新网络解决方案案例
IT 建设模式进入新阶段
分散管理
精细管理
服务器
存储
融合架构

PCs
网络
传统IT
移动化
大数据
新IT
新IT对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软件化、可定义、自适应-SDN
SDN发展趋势
DP
CP
DP
CP
DP
CP
DP
CP
DP
CP
DP
CP
DP
Controller
CP
DP
CP
DP
CP
DP
CP
DP
CP
DP
CP
DP
CP
DP
CP
DP
一个简单的类比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应用/市场

无线Mesh网中编码感知组播路由协议CAMR

无线Mesh网中编码感知组播路由协议CAMR

无线Mesh网中编码感知组播路由协议CAMR黄传河;杨文忠;王博;张振宇;徐利亚【期刊名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年(卷),期】2011(48)6【摘要】Network coding is a new paradigm for improving the network throughput, which can achieve the network multicast capacity. It is significant for further availability of Mesh networks to apply network coding to Mesh networks. Network coding-aware routing protocol is a protocol that can fully identify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network coding opportunities in wireless network. Although there are a few network coding based unicast routing protocols, the network coding opportunities in wireless network can not be sufficiently identified and utilized by them. Research and applied design of coding-aware routing protocol in wireless network is also a hot topic. In fact, there are few codingaware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s so far. In this paper, a coding-aware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CAMR) is proposed. CAMR exploits a novel routing metric called coding-aware routing metric (CAM) to measure the network coding opportunity and coding capability of Mesh node. The proposed protocol CAMR based on metric CAM can fully discover and leverage the existing network coding opportunities of the Mesh networks. As a result, the multicast throughput of Mesh networks is further enhanced. Extensiv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advantage and the validity of performance ofCAMR protocol.%网络编码是一种能够提高网络吞吐量的新技术,将网络编码应用于无线Mesh网组播对Mesh网络进一步实用化有重要意义.编码感知路由是一种能够充分识别和利用网络中的编码机会的路由.虽然已有若干个基于网络编码的单播路由协议,但无线网络中编码机会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无线Mesh网络中的编码感知组播路由协议.提出一个编码感知组播路由协议CAMR(coding-aware multicast routing).CAMR协议利用了一个新奇的编码感知路由度量CAM(coding-awarerouting metric),可以度量无线Mesh网络中节点的实际编码机会和编码能力的大小.基于CAM设计的CAMR协议可以充分利用无线Mesh网络中节点的编码机会,提高了无线Mesh网络组播的吞吐量.模拟实验验证了CAMR协议的优势及其有效性.【总页数】10页(P1000-1009)【作者】黄传河;杨文忠;王博;张振宇;徐利亚【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430072;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430072;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乌鲁术齐830046;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430072;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乌鲁术齐830046;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相关文献】1.多跳无线网络中基于节点编码感知的组播路由协议 [J], 姚玉坤;朱丽青;余志龙;徐亚伟;陈曦2.无线Mesh网中基于网络编码感知的分组公平调度机制 [J], 黄辰;戴彬;王芙蓉;张波3.无线mesh网中网络编码感知的按需无线路由协议的研究 [J], 樊凯;李令雄;龙冬阳4.无线Mesh网络组播路由协议 [J], 方艺霖;李方敏;吴鹏;刘新华;马小林5.物联网中链路稳定和能量感知混合模型的组播路由协议 [J], 徐善永;李豹;黄友锐;王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发端发送轮询消息到每个可能的收端,收端收到轮询消
息后回复状态消息。根据收到的状态消息,发端确定最和日
的值。因为卫星网络链路状态经常发生变化,所以只和日的 值也应该及时调整。每个收端计算自己的分组成功接收概率
P,并将P和最进行比较:如果P>只,则它被选为Agent, 当选的Agent通知发端,由发端将此消息广播到所有收端:
multiea8t services oVer satell扯e ne七worb,Altllough several mmtic8st pro七ocols haⅣe been proposed for use over the Internet,they are not optimized for sateUite I璩tworks.One ofthe key multicast components that are af南cted when satellite networks are involved in the communication i8 the transport layer.A novel Agent·based Satellite reliable Multicast Tran8port Protoc01s(ASMTP)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or data dissemination over broadband satellite networks.This protocol employs agent in receiVers group to implement reliable multicaSt trallsport for sa七ellite networks.Packet leVel FEC and local error recoVery are llsed to recover the correlated aIld uncorrelated packet losses.Flow and congestion control scheme are deployed出so in ASMTP.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simuIations shows that ASMTP generally outperform8 MFTP and auchieVe8 hi酿scalability. Key words:Satellite network;Multicast;Agent;RJeliabk transport protocol
特性使得它很适合组播应用。然而目前针对卫星网络的可靠组播服务研究很少,虽然已经有一些关于地面Internet
组播协议建议,但他们并不适合于卫星网络。在卫星网络组播传输中的一个关键技术是传输协议设计。该文提出
一种基于Agent的宽带卫星网络可靠组播传输协议(ASMTP)。该协议利用接收端Agent来实现卫星组播,采用分 组级FEC和本地差错恢复纠正传播中的非相关错误和相关错误。在ASMTP中,还实现了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
An Agent-based Reliable Multicast nansport ProtocoI
for SateⅡhe Networks
Xu HuiⅥh Shi—ai
(‰妇ers咖吖剧ec£彻疵c&沈札ce o佗d乳c^礼Df叼可o,吼ino,仇en9抛610054,吼伽n)
Abstract:In a wide Variety of broadband applications,there is a need to distribute infbrInation to a potentially large nllmber of receiver sites that are widely di8per8ed from each other.Commmlication satellite8 are a natural technology option and are extremely weU suited for carr姐ng such services becau8e of the inherent broadcast capability of the satellite channel.Despite the potenti日_l of satenite multicast,there exi8ts Uttle support for reliable
万方数据
168
电子与信息学报
第29卷
NAK为56 byte。 3.1系统吞吐量分析
组播文件传输协议(MFTP)是一种采用卫星上行链路作 为反馈链路的组播传输协议。图2显示了在不同接收端用户
情况下,ASMTP和MFTP的吞吐量和链路误码率的关系曲 线。
可以看到,ASMTP的吞吐量性能要高于MFTP,特别 是在链路误码率较高的情况下。主要原因是ASMTP采用木 地差错恢复和分组级FEC,可以更及时恢复分组丢失。同时,
目前提出的大量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都是应用在地面 有线网络中。这些协议可分为两大类:发送端初始化协议 (8ender—initiated^采用肯定应答(ACK);接收端初始化协 议(receiver-initiated),采用否定应答(NAK)。
卫星网络具有高链路误码率,长传播时延,上下行链路 不对称等特点,这使得卫星组播明显不同于地面有线链路组 播。在卫星通信中,针对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的研究还很少。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gent的卫星网络可靠组播传输协议 (ASMTP)。这是一种接收端初始化的协议。在一个组播组中,
2005.05.23收到。2006.01.27改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372013)资助课题
以是best effort(尽力而为)或者reliable(可靠的),best effort 不保证组播源传输的数据准确到达接收端,一般采用发送 UDP包到组播接收地址:reliable组播要求所有的组播接收 成员能够接收到所有的组播数据,这就要求采用可靠的传输 协议。
如果同时有几个收端P>只,则具有最大P的收端成为
Agent。
(3)在组播进程中,如果Agent的概率P<昂,说明新 的Agent应当产生,于是重复步骤(2),产生新的Agent。
(4)在一个组播组中,如果所有收端概率P<晶,说明 链路状态恶化,状态信息发送回发端,发端根据状态信息调
整E和异的值。
通过以上步骤,一个Agent可以产生。 (5)在一个组播组中,如果所有的收端概率P<异,说 明可能是网络拥塞或者链路衰落(如雨衰)。如果发端可以收 到状态信息(可以是任意一个收端发出的),可以认为是网络 拥塞,则发端根据拥塞控制策略(如TCP一1ike)调整它的发送 速率;如果发端无法收到任何状态信息,说明发生了链路衰 落,则发端保持目前的发送速率,同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持 续的发送轮询消息,直到从收端收到反馈消息,然后以原来 的速率继续组播传输。 2.2丢失检测和反馈 为了保证可靠性,协议需要能够指示没有正确到达指定 目的地址的分组。丢失分组在收端被检测,丢失消息通过反 馈链路发送到发端请求重传。在ASMTP巾,NAK被用于 指示分组丢失。为了避免feedbfack implosioll,Agent汇总反 馈信息。卫星上行链路被多个收端共享,如果同时有超过一 个的Agen£发送反馈消息,就会发生碰撞,引起信息丢失。 ASMTP在反向链路采用轮询(rouIld robin)TDMA方式避免 反馈信息的碰撞丢失。当一个收端发送NAK到Agent,一 个NAK定时器同时启动。NAK消息不会立即发送回发端, 而是存储在Agent的缓存队列中一段时间,在NAK定时器 的周期内,如果Agent没有收到相同的NAK,说明丢失分 组已经在本地恢复,则NAK从缓存中丢弃,NAK定时器复 位;否则,Agent将汇总后的NAK发送回源端请求重传。 2.3分组恢复 在卫星组播传输中,有两种类型分组丢失:相关丢失和 非相关丢失。本地恢复方法只对相关丢失有效。FEC技术是 一种在数据通信中广泛应用的差错恢复手段。分组级FEC 通过对原始组播数据进行编码,加入冗余(校验)数据,可以 有效地恢复非相关丢失。 在ASMTP中,本地差错恢复方案和分组级FEC同时 被采用,以对抗相关丢失和非相关丢失。在每个组的Agent 缓存中保存有大量发端来的分组用于本地恢复。当一个组成 员没有正确接收到分组,就发送NAK到本组的Agent:如 果丢失的分组在Agent缓存中,Agent立即重传丢失的分组: 如果不在,Agent首先把NAK消息组播发送到本组的所有 成员,任何一个成员缓存中如果有相应的分组,该成员就将 分组单播发送到Agent:如果NAK定时器超时,Agent就 发送NAK到卫星,然后发端将分组组播发送到所有成员。
Ue㈣
U#m
图1卫星网络的系统结构
2.1选择Agent
(1)任何成员都可以通过反向链路发送请求消息到卫星 来启动一个组播进程,这个成员就成为初始Agent,并从发 端获得一个组ID,用于接下来的数据传输。
(2)当成员加入或者离开组播组的时候,相应的Agent 可以重新选择产生。一个Agent的产生根据两个概率:只和 曰确定。这两个概率的值在组播传输开始前由发端确定。首
我们的设计目标是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提供较高 的系统吞吐量并维持网络可扩展性。本文的其余部分内容组 织如下:第2节描述了ASMTP协议的实现细节;第3节给 出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最后是总结和下一步的工作。 2 协议描述
本文考虑采用图1中的卫星系统结构,发送者通过网关 发送分组到卫星,然后卫星将分组组播发送到所有接收者, 接收者利用卫星上行链路作为反向链路到发送者。
万方数据
第1期
许辉等:一种卫星网络巾基于Agent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
167
一个成员被选为Agent。本组巾的其他成员发送NAK消息 到Agent,Agent汇总NAK消息并存储到缓存中,一段时 间之后发送回组播源。Agent提供缓存队列,存储源端来的 分组,用于数据丢失后的本地恢复。Agent还负责监视网络 状态,同时周期性地发送状态信息到发送端:基于这砦状态 信息,发送端调整数据发送速率,避免发生网络拥塞。反向 链路采用卫星上行信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