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识字一:有趣的汉字语文S版.doc
最新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1《有趣的汉字》教案

识字1 有趣的汉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爷、桌”等14个生字,会写“用、元”等8个生字。
识记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4.图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汉字的有趣性,培养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识记新偏旁。
2.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启发式提问,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有趣的事物呢?预设:食人花、变色的虫子、引路的蜜蜂……师:是啊,不仅大自然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物,我们的汉字也非常有趣呢。
(板书:有趣的汉字)汉字到底如何有趣,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1.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将字音读准确。
2.对照生字表,圈出文中生字,多读两遍。
3.同桌交流,互相指读生字,纠正字音。
4.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5.教师利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1)开火车读,轮读。
其他同学正音。
(2)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示”,翘舌音,读shì。
“休”读xiū,不读xiōu。
)(3)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巩固。
1.我是拼写小能手。
〖=D2(〗ɡǔdài〖=〗yǒuyònɡ有〖=D2(〗xiězì〖=〗〖=D2(〗yéye〖=〗三、细读课文,重点理解过渡:那么汉字到底怎样有趣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请你观察这幅图,说说爷爷在做什么?(2)元元觉得爷爷写古代的“鸟”字像什么?(像画画儿)2.老师范读第2自然段中爷爷的话。
(1)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开始,人们只会用图画表示事物。
)2.连一连,组成新字。
口卩()宀与()冖子()鸟(鸣)(2)教师出示“山、羊”的象形字图片。
古人用什么来表示“山、羊”的?(画一座山、画个羊头)(3)你们还知道哪些“用图画表示事物”的字?(学生自由发言)3.指名读第3自然段中元元的话,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有趣的汉字》课堂实录完美版

《有趣的汉字》课堂实录——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字方法及演变。
(2)激发学生探究汉字的兴趣,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收集、研究、整理、应用,初步掌握“收集一研究一整理一应用”的自主探究的方法,发展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拓宽视野,了解汉字的发展;初步掌握“收集一研究一整理一应用”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汉字的发展,并能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揭题师:(组织学生观看一幅甲骨文字,谈话导入)同学们,汉字是记录我们汉民族语言的文字,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可有趣啦。
在我们眼前所出现的是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字,你们能认出这是些什么字吗?(月、鸟、牛、羊)中国的汉字可神奇啦,作一名中国人,我真感到骄傲。
我对咱们的汉语言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希望你们的成果展示能带我走入神奇的汉字世界。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也一定感到了汉字的神奇有趣。
汉字究竟怎样有趣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首先有请第一组上台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
2.成果展示(1)汉字的构成王丹丹: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我们组主要探究的是汉字构字的趣味性。
首先请大家听我讲个故事(勺)。
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构字方法?有请吴丹同学为我们介绍象形字。
吴丹:象形字就是模仿事物的形体创造的字,例如水、山、龟。
王丹丹:其实汉字的构字方法除了象形外,还有指事、会意、形声,下面有请同学介绍指事这种构字方法。
刘诗源: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示性符号表示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例如:凶、上、下。
王丹丹:欢迎丁洁同学为我们介绍妙趣横生的会意率。
丁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成一个新的意思,如“休、从”。
王丹丹:告诉大家一个公开的秘密,在《说文解字》中收集了1167个会意字,比象形、指事字多得多,不过常用汉字中大多数汉字是形声字。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

第一课有趣的汉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了解短文含义。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冖”和“竹”这2个部首。
3、学会把字的形和义结合起来认识生字,记忆生字。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培养良好的识字能力和写字习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马、虫、鸟、鱼、足、手”等字的象形字,让学生猜猜它们各表示什么字。
2、揭题——有趣的汉字。
二、学习短文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认为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分角色读短文,互相正音。
4、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
5、师指导读好短文,要求爷爷的语气要读得亲切,元元的语气要读得天真、可爱。
6、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么?二、学习生字1、在短文中把生字画出来,自己读一读,读准字音。
2、检查读音,互相正音。
3、师出示生字卡片,开为车认读。
4、自由选择生字组词、造句。
5、指导书写。
6、巩固练习。
三、总结让学生说说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表、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
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识字、写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猜字(1)出示课件。
(甲骨文的“马”字)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
谁知道叫什么?(甲骨文)(2)出示“甲骨文”课件,教师适当讲解。
2.课件出示教材p20中的图。
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汉字

有趣的汉字班级| 姓名一、按提示填空 .1.古人曾经创造、使用过______ ,还有人曾经使用过______ .2.东汉________改造了造纸技术 .二、字词积累与运用 .诞 ( ) 绵 ( ) 均 ( ) 册 ( )延 ( ) 棉 ( ) 钧 ( ) 删 ( )三、猜猜我是谁 (猜字谜 )1.十字尾巴弯弯 ,算算数目少三 . ( )2.左看马靠它 ,右看它靠马 ,两边一起看 ,脚踩万里沙 . ( )3.二十四小时 ,莫当日字猜 . ( )4.十个哥哥力量大 ,一切捆那都不怕 . ( )四、课文片段阅读 .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 .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 .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 .这是造字的开始 .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1.用 "√〞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传说 (chuán zhuàn ) 模仿 (múmó )2.这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仓颉开始创造字模仿了什么 ?他后来根据什么来创造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 .这次综合型的学习 ,需要开展很多活动 .请你为小组写一份活动方案 .写清楚活动时间、内容、参加人员 ,分工情况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一1《有趣的汉字》

我会读
爷爷 书桌 毛笔 写字 元元 您好 不用 山羊
写成 表示 休息
我会读
爷爷 书桌 毛笔 写字 元元 您好 不用 山羊
写成 表示 休息
第二课时
鸟
山
木
土
雨
(象形字)
鸣
休
(合体字)
秃宝盖 宝盖头 竹字头
冖:表示覆盖、遮蔽。 例字:写
宀:多与房屋有关。 例字:字、、客
⺮:竹子。 例字:竿、笛、笑
从
休
第一课时
看图猜字
休
(休息) (午休)
羊
(羊头) (山羊)
息
(休息)
笔 (毛笔)(钢笔)( )( )
竹
毛
猜字谜
心上有你,礼貌用语; 用它称你,表示敬意。
您 (您好)
换一换
爸爷
爸爸 爷爷
桌
(书桌) (桌子)
合作学习
元示成用毛
(您好)(表示) (写成) (会用)(毛笔) (您的)(指示) (成为) (作用)(羽毛)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一1《有趣的汉字》课件5语文S版

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
完整、时代最早的文字。不
过目前所发现甲骨文字数太
少,只有1000字左右。
朱
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
铜器上的文字,也叫
钟鼎文。商周是青铜
器的时代,青铜器的
礼器以鼎为代表,乐
器以钟为代表,“钟
鼎”是青铜器的代名
词。所以,钟鼎文或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
朱
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大篆
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
王羲之
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询
苏轼
有意思的汉字
最滑的汉字:“鱻” 三条鱼,味道鲜美。这个字读作 “鲜”,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解释为“新 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最闹的汉字“猋”这个字读做“标”。三条狗纠缠在一 起,象形字,表示狗奔跑的样子,是迅速,飙升的意思。
最顶的汉字“麤”这个字读“粗”,也是“粗”的异体。 从字形上看,一头大鹿两头小鹿,死死的顶在一起,似乎 彼此混攪,非常有力气。可是,实际只表达了动粗的意思。
最畜生的汉字“羴”这个字读“山”,也是“膻”的异 体字。掉进羊群里还能闻见什么好味道啊?臊气!有句成 语叫做“趋腥附膻”,所谓“膻”就是羊肉的味道。
最具力量的汉字“犇”这个字读“奔”,也是“奔”的异体字。一 头牛就力大无穷了,何况三头牛成队列一起前进,那力量不言而喻了。 这个字实际是“奔跑,急匆匆”的意思。
超级难字
•
简体中文版
那年,官府来村里抓壮丁,口是心非打着兴国安邦的旗号, 幸亏我藏到葵花地里,才躲过一劫。 不过我没躲过的劫难还有很多——种的庄稼被一群(鼠形 飞)鸟给糟蹋了,养的几只(小)羊也掉到河里淹死 了……总之就别提有多衰了,我都想过干脆让雷给劈死算 了。 刚好那天遇到一位法师祭奠神祇在庭院里(做)驱魔,闲 着没事就过去帮了帮忙,没想到作为褒奖,法师居然答应 以后每天赐给我壹碗 biang biang(北方一种面食),虽 不是什么大鱼大肉,但在我看来这已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我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的恋人也来到我的身 边,真希望这样的时光能亘古永恒。惟一感觉遗憾的就是 小的时候没用功读书,长大了不仅不会写诗,甚至连一些 很简单的字都搞不懂是什么意思。比如: (最后一个字 我没找到,对不住了)。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 有趣的汉字1教学实录 语文S版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汉字1教学实录语文S版一、激情引趣——对竹的直观感触师:同学们,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非常特别的礼物。
想知道是什么吗?谁愿意上来感受一下?猜猜到底是什么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感受一下礼品盒里的礼物)你猜到了吗?生:“竹”。
师: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竹。
(打开礼品盒拿出竹子)哦,原来真的是竹。
同学们,请观察竹到底长什么样?(展示一根竹)竹杆笔直又挺拔,竹叶翠绿又茂盛。
关于竹,你们了解多少呢?请说说关于竹的诗句或是成语。
生: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师:那老师也来说一句关于竹的诗句吧:“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是引用了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名句。
其实在我们学校的东坡大厅里就有许多关于竹的成语,同学们平时就可以多去了解和积累。
(反思:在此环节中,竹文化的引入自然而恰到好处。
竹的细节地分析很透彻。
在设计中,由竹的形象、特点地介绍进而引导学生诵读关于竹的诗句和成语,学科间彼此有了一定的渗透。
同时也为后面揭示竹的品质作好了铺垫。
)二、探究——创字过程的体验师:同学们能不能用很少的线条画出竹的特征呢?你们来试试吧。
还有谁愿意来试试?(抽两人上台在黑板上画竹)我们大家都来在白纸上试试,比一比,看谁用的线条少,而且画得快。
陈老师也和大家比赛一下。
(教师用极少的线条在黑板上画出竹)你们觉得谁的线条用得又少又形象地抓住了竹的特征呢?生:老师的。
(学生指着老师画的竹)(反思: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
引发探究的欲望,课堂一直处于轻松活泼的气氛之中。
)三、讲授——汉字的发展、演变史1.揭示竹的品质。
师:现在来看看,竹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符号。
这种符号其实就是人类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
(板书:象形文字)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就是从象形文字发展演变而来的。
(在黑板上写出现在的“竹”字,进行比较。
)同学们看我们现在的“竹”字是不是仍然具有象形文字中“竹”字的特征呢?生:是。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1有趣的汉字语文S版

三、感悟了解
课文中,爷爷说了两段比拟长的话,通知了元元:古时
候,汉字是怎样发明出来的。
〔一〕爷爷第一段话的原文。指点朗诵:留意断句:〝人们
用图画/表示事物。〞配以课件演示〝用图形勾勒出事物〞协助先生了解。
〔二〕爷爷第二段话的原文,指点朗诵。配以演示〝把两个
独体字合在一同成新字〞的方法,协助先生了解。教员评价:我们的祖先多么聪明!
〔三〕结合课后第1题〝连一连,认一认〞,进一步协助学
生感悟汉字的造字规律和表意特点:
1.标题中的图上画的是什么?〔先生逐一描画〕
2.先生观察标题当中汉字的字形,找出与画面内容分歧的事物。
3.先生连线。
4.面批几份作业,投影仪展现先生完成状况。
下两局部要对正。
〔三〕教员在黑板上范写,先生仔细观察后练习书写。
〔四〕选择写得较好的用投影仪展现、评价。
三、稳固识字
〔一〕教员出示生字卡片,先生开战车识记生字。
〔二〕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先生抢读竞赛。
〔三〕出示词语〝毛笔〞〝表示〞〝休息〞〝桌子〞〝写
成〞的拼音,先生大声说出词语,一时不能读出来的,拼后再读。
灾〔火灾〕„„我们不要玩火,以免发作火灾。
闯〔闯进〕„„一匹马儿闯进城门。
用〔用心〕„„上课时,大家用心听讲。
〔五〕教员评价。
二、写字指点
〔一〕学习新偏旁〝单人旁〞〝秃宝盖〞〝宝盖儿〞〝父字头〞:
1.先生观察〝宝盖儿〞的特点,鼓舞他们用完整、迟滞的语
言表达出来。
例:〝宝盖儿〞共有三画:点、点、横钩。
〔三〕汉字还有哪些微妙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去继续探求吧!
〔四〕教员板书课题,先生一同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汉字》的教学实录一、激情引趣——对竹的直观感触师:同学们,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非常特别的礼物。
想知道是什么吗?谁愿意上来感受一下?猜猜到底是什么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感受一下礼品盒里的礼物)你猜到了吗?生:“竹”。
师: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竹。
(打开礼品盒拿出竹子)哦,原来真的是竹。
同学们,请观察竹到底长什么样?(展示一根竹)竹杆笔直又挺拔,竹叶翠绿又茂盛。
关于竹,你们了解多少呢?请说说关于竹的诗句或是成语。
生: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师:那老师也来说一句关于竹的诗句吧:“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是引用了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名句。
其实在我们学校的东坡大厅里就有许多关于竹的成语,同学们平时就可以多去了解和积累。
(反思:在此环节中,竹文化的引入自然而恰到好处。
竹的细节地分析很透彻。
在设计中,由竹的形象、特点地介绍进而引导学生诵读关于竹的诗句和成语,学科间彼此有了一定的渗透。
同时也为后面揭示竹的品质作好了铺垫。
)二、探究——创字过程的体验师:同学们能不能用很少的线条画出竹的特征呢?你们来试试吧。
还有谁愿意来试试?(抽两人上台在黑板上画竹)我们大家都来在白纸上试试,比一比,看谁用的线条少,而且画得快。
陈老师也和大家比赛一下。
(教师用极少的线条在黑板上画出竹)你们觉得谁的线条用得又少又形象地抓住了竹的特征呢?生:老师的。
(学生指着老师画的竹)(反思: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
引发探究的欲望,课堂一直处于轻松活泼的气氛之中。
)三、讲授——汉字的发展、演变史1.揭示竹的品质。
师:现在来看看,竹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符号。
这种符号其实就是人类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
(板书:象形文字)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就是从象形文字发展演变而来的。
(在黑板上写出现在的“竹”字,进行比较。
)同学们看我们现在的“竹”字是不是仍然具有象形文字中“竹”字的特征呢?生:是。
师:我们的汉字有趣吗?生:有趣。
师: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到汉字神秘的王国里去探寻一下汉字的独特魅力吧。
(板书:有趣的汉字)其实,在我们的校园里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竹文化气息,竹的成语,竹的栅栏,竹的书画……竹子挺拔秀丽,独具韵味,自古就成为书画家笔下所称颂的对象。
然而,竹子朴实无华,谦虚挺拔的品质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对吗?生:对。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就应该坐得端端正正地,像竹子一样的挺拔了。
现在老师就要看看谁坐得又直又挺拔了。
(检查学生行为规范)同学们真不错。
(反思:通过竹字的分析、对比与讨论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及特点,从而巧妙地引出课题。
在此,竹的形象与品质得到了升华。
语言的运用优美、连贯。
由竹的形象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坐姿和行为规范,竹的崇高精神和良好品质与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彼此渗透,相得益彰。
)2.象形文字的起源。
师:大约五六千年前,为了便于记录和交流,人们根据事物的特征,在龟壳和兽骨上刻下了简练优美的线条符号,慢慢地创造了象形文字。
这就是出现在夏商之际的甲骨文,(播放课件展示甲骨文图片)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反思:此环节旨在介绍古老文字甲骨文的产生、特点及影响,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这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并让他们知道文字是因社会的需要而产生。
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3.象形文字的展现。
师:同学们,请看看我们教室里各种各样的象形文字,这些都是陈老师为你们收集的文字资料,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呢?你们能认出它们是我们现在用到的哪些字吗?仔细观察一下,告诉老师。
生:这些字很形象,我认出了那是一个“月”字,那是“日”字……生:有的字非常直观和简练,线条流畅。
我还认出那是个“竹”字,还有“鱼”字……师:回答得很好。
看得出同学们都经过了仔细地观察和认真地分析。
你们觉得我们的教室有了这些奇妙有趣的汉字地装点,变得美观吗?漂亮吗?是不是一下增添了许多艺术气息呢?生:美观,漂亮。
(反思:通过观察、欣赏、思考、对比,启发学生关注用汉字美化教室环境的现象,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深入挖掘汉字中直观形象的因素。
在这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思维敏捷,讨论激烈,充分感受了中国汉字特有的魅力。
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 4.汉字的演变史。
师:随着历史的演变,汉字从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演变为了今天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其间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最后变成了我们今天常用的文字——楷书。
象形文字逐渐简化、规范了。
我们来感受一下“竹”字的演变过程吧,体验一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造字的。
(展示竹的演变过程)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用竹了。
(展示河姆渡人所用到的竹席)可见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反思:通过认识、感受个别汉字中竹字的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历史的了解,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由竹字的演化进而生发出对竹文化的体验,通过课件资料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远古先民用竹的情况。
从而体现出竹与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
)5.对汉字的热爱。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的祖先很有智慧吗?生:有。
师:是的,正是这种充满智慧的创造,才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作为炎黄子孙,你们感到自豪吗?生:自豪。
师:那我们今后在写字的时候就更应该把字写得工工整整的,清清楚楚的,而且刚劲有力,就像竹子一样笔直挺拔了,对吗?让我们的汉字发扬光大了。
(反思:从体验先人造字的经历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培养他们热爱中国汉字的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同时引发出对学生平时自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规范。
在此,竹的形象和品质再次深入的渗透,有机地贯穿在教学中。
同时,加强了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让他们树立珍惜和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意识。
此环节中,语言的过度自然而巧妙。
)四、欣赏。
师:最初人们为了记录、交流,都是用象形符号表示,后来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可以看出书法和绘画本身就有着密切地联系,它们不断发展,彼此借鉴,这就是“书画同源”的意义。
然而,过去很多文人墨客既是书法家又是画家,他们利用了书法和绘画在表现形式上的共同规律,将书法和绘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艺术家的书法艺术作品。
(出示古干的《农家乐》)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呢?在画面上你们认出了哪些汉字呢?画面上运用到了什么表现形式?生:这幅画让我们感到内容很丰富.画面上有羊字,鱼字,还有马和人.画家主要用到了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师:很好。
我们来看看作者给这幅画取名叫《农家乐》,为什么他会用这个名字呢?哪位同学来说说?生:因为画面上有羊、有鱼、有马,人还骑在马上,这些动物都是农家里养的牲畜。
而且画面上还用到了红色、黄色、蓝色的色块,代表农家丰收的景象。
所以画家用《农家乐》来命名。
师:回答得可真好!同学们来看看我们教室前面装饰在竹帘上的这几幅画,这些画都是陈老师以文字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作品。
你们看,在这些作品的装饰下,我们普通的竹帘一下子就变成了漂亮的竹工艺品了,对吧?它们和《农家乐》这幅画有什么特点呢?它们的风格怎样呢?生:画面上用到的文字都很典型,点线面结合,色彩丰富,构图饱满,线条流畅,并且线条有粗有细,文字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还有输密的关系。
师:看来同学们分析得都很透彻。
刚才我们欣赏和分析了用中国画来表现的文字作品,那下面我们来看看篆刻作品中是怎样运用汉字去表现艺术作品的。
(欣赏2019年奥运会的体育图标)同学们看出有哪些运动项目了吗?生:有马术、击剑……师:回答得真不错!同学们为什么一眼就看出那么多的运动项目呢?原来,我们的设计者在设计是,充分运用到了我们中国汉字中的甲骨文和金文的文字元素,并且融合了现代标志设计的风格,抓住体育项目的特点进行设计。
可以说是古典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
(反思: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特有的美,加深对汉字的热爱。
通过欣赏、评述,学生分析绘画作品中所运用到的绘画元素,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韵味和美感,体验汉字的乐趣,在画面中找寻汉字的足迹,思考画家的创作思路。
同时,分析画面构图,色彩关系,绘画风格、特点,以及汉字之间的彼此联系。
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解决构图问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竹的艺术品在此展现,让学生感受到竹的运用——由普通的竹帘,通过以汉字为创作载体的绘画作品大胆有创意地装饰,让竹帘变成了充满独特艺术气息的精美的竹艺术品。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示和启发,竹的应用恰如其分。
)五、师生合作完成一幅作品。
(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自己组合“竹”字,将其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
教师指导并协助完成。
)(板书:构图、配色)(反思:在这个环节中,师生互动再次达到高潮,师生之间有了一定的默契,在合作完成的作品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同时,在合作中教师及时地指导又很好地解决了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的问题。
在此,竹汉字的形象再次呈现,竹文化始终贯穿其中,很好地突出了竹的主题。
)六、自由绘画,展现个性。
(学生利用竹字的特征和形象,结合有关竹的成语和诗句,自由创作一幅中国画作品。
)七、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课件为学生提供象形文字的造型,以便创作是进行参考)八、作业展示,学生互评,教师评。
九、汉字在生活中的运用:师: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还可以用它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都见过哪些用汉字来装饰的物品呢?生:花瓶、圣诞帽、裙子……十、课后延伸:竹的应用.(教师展示T恤衫、带有汉字的丝巾,以及带有花纹的竹瓢。
总结:先人的智慧,汉字的精深。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汉字,认识了汉字,感受了浓郁的竹文化气息,欣赏了不同风格的汉字绘画作品,运用汉字创作了以竹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在此,陈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能收集更多的关于中国古老汉字的知识,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来,同时让我们的汉字广泛传播,使中华文明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