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油泵检修标准

合集下载

油泵维修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油泵维修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油泵维修常见故障解决方法一、引言油泵作为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环境因素,油泵故障时有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泵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帮助维修人员快速修复故障,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

二、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1. 油泵漏油油泵漏油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可能是由于密封件老化、松动或损坏造成的。

解决方法如下:- 首先,检查密封件是否完好无损,如发现有损坏的密封件需要及时更换。

- 其次,检查泵体和密封面是否平整,如果出现不平整的情况,需进行修磨或更换。

- 最后,检查螺栓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立即拧紧。

2. 油泵噪音大油泵在运行时若出现异常的噪音,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 油泵进口管道堵塞:这时需要清理进口管道,确保通畅。

- 油泵轴承磨损:磨损的轴承会导致噪音,需要更换新的轴承。

- 油泵过载:过载时会增加负荷,造成噪音,需降低负荷以解决问题。

3. 油泵压力不稳定油泵压力不稳定会影响工业生产的稳定性,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如下:- 油泵进口压力不稳定:此时需要检查进口管道,确保无渗漏和堵塞。

- 油泵排出量不稳定:检查泵体,确保排出量稳定,如有异物阻塞应及时清理。

4. 油泵运行不正常有时油泵会出现无法启动或停止的情况,解决方法如下:- 检查供电是否正常,确保电源连接稳定。

- 检查电机电缆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 检查电机轴承是否润滑,如有需要应添加润滑油。

5. 油泵温度过高油泵在运行过程中若温度异常升高,可能会导致故障。

解决方法如下:- 检查油泵是否过载,如果是,应减少负荷。

- 检查油泵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需要修理或更换。

三、结论油泵作为重要的工业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油泵维修中常见的故障现象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对维修人员能有所帮助。

在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中,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和解决油泵故障,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汽轮机主油泵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汽轮机主油泵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汽轮机主油泵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一、概述:主油泵采用机组主轴驱动,安装在汽轮机的前轴承箱内。

机组正常运行期间,它向整个油系统提供动力油源,为油涡轮提供动力油。

主油泵为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油泵支持轴承为单侧滑动轴承,油泵叶轮直接套装在主轴上,油泵转子与泵壳之间轴向位置设计成自由滑动。

二、主要特性数据:转速 3000r/min 流量 270m3/h吸入压力计 0.069-0.31Mpa(g)出口压力 1.442-1.8Mpa (g)工作介质 32#透平油介质温度 38~60℃三、检修工艺:(一)拆除测鉴相探头。

(二)拆除危急遮断器关联接部件。

(三)拆卸泵中分面螺栓,拆除泵轴承进油管。

(四)吊开油泵上盖随高中压转子吊出叶轮。

(五)进行清洗检查测量工作。

(六)对轮找中心需对油泵高、低进行调整时,对泵座底部垫片进行调整,垫片与泵座底两结合面应用红丹检查,接触面应大于70%,且拧紧1/3螺栓时,结合面0.03mm塞尺不入。

达不到要求时应进行研刮。

(七)按解体顺序相反进行装复。

泵盖装复时中分面使用密封胶进行密封。

四、质量标准:(一)泵壳及叶轮清洁、无裂纹,各结合面平整光洁无沟槽,紧1/3螺栓用塞尺沿四周检查泵壳中分面和泵座底部结合面0.05mm塞尺不入。

(二)叶轮与轴及连接键配合紧密、无松动,叶轮紧固螺母紧固,有防松装置。

(三)百分表测量泵轴径向晃度≤0.06mm,叶轮两端密封环处径向晃度≤0.08mm。

(四)用游标卡尺或内外千分尺测量叶轮前后密封环径向总间隙0.20~0.28mm(五)用游标卡尺或内外千分尺测量浮动油挡径向间隙0.2-0.28mm,塞尺检查浮动油挡轴向间隙0.5-0.76mm。

(六)塞尺测量泵体前后端密封环与泵壳轴向总间隙均为0.5-0.76mm。

(七)支持轴瓦:a 浸煤油或着色检查合金无裂纹、气孔、夹渣、凹坑、脱胎。

b 手感或印红丹检查轴瓦与洼窝接触密实无翘动。

c 压铅丝测量轴瓦顶部间隙0.13~0.175mm。

喷油泵的拆装与检修

喷油泵的拆装与检修

如果符 合要 求 , 可继 续 使 用 。出油 阀减 压环 带 磨 则 损后 , 般不进行 修复 , 一 外 部 , 先 再拆 下卡 簧 , 动 推 油阀座必 须成对更 换 。 压 杆体拆去导向销钉或定位螺钉, 并从泵体内依次拆 二、 喷油泵安 装 出推杆体 、 弹簧下座 、 柱塞 弹簧 , 弹簧 上座 、 调节 齿 轮 1 喷 油泵组装 . 喷油泵组 装前应 彻底清 洗所 有零 件 。精密 偶件 和柱塞等零 件。然后 , 拧下喷 油泵 出油阀 紧座 , 出 取 不 更 出油阀偶件 , 出泵体 侧面 的柱塞 套定 位 螺钉 , 下 应在 洁净 柴 油 中进 行 清 洗 , 要 刷 洗 , 不 能 用 棉 拧 拆 柱塞 套 。如果 出油 阀垫 圈 因 过度 压 紧 而 变形 , 出 丝 、 布擦洗 。安装 时 , 使 碎 柱塞套 大端 圆柱面 的定 位槽 油 阀座 和柱 塞套 难 以取 出时 , 用直 径 大 于柱 塞 套 朝向泵头的定位螺钉孔, 可 并将柱塞套从上方装人泵 体, 然后安 装 定 位螺 钉 。安 装定 位 螺 钉 时不 要 漏 装 外径 的清洁木棒 , 泵体后 部推 出或 轻轻敲 出。 从 3 柱塞副检 查 . 柱 塞套定 位螺 钉 上 的 密封 垫 圈 , 否则 会 引起 泵 头 油 将柱 塞副清 洗 干净 后 装 好 , 3个 手 指 分 别 堵 腔 内的燃 油泄漏 。特别 是 I 用 号泵 , 两个 定位 螺 钉 , 有 住 柱塞套 的顶 孔及进 、 回油孔 , 一 只手将 柱塞 向外 其 中一个用 于 柱塞 套 定 位 , 另 另一 个 用 于推 杆 体定 位 拉 。 良好 的柱 塞副 , 当拉动时 感 到有真 空 吸力 , 而且 ( 向 ) 它们 都装有 垫圈 。但 是 , 导 , 柱塞套 定位 螺钉用 放手 时柱塞能 立即 自行 返 回原 位 。如果 拉 动时感 觉 的是 密封铜垫 , 推杆体 定位 螺钉用 的是弹 簧垫 圈 , 二 不到有 明显 的吸力 , 放手后 柱塞 又不 能返 回原位 , 则 者不可装 错 , 会引起 泵头 内腔 的燃 油严 重 泄漏 。 否则 表 明柱塞 副严重磨 损 , 密封性 太差 , 予更换 。 应 泄漏 的燃 油 将 流入 油 底壳 , 机 油 稀 释 变质 。柱 塞 使 柱塞 与柱塞套严 重磨 损时 必须 成对 更换 。柱 塞 套定位螺 钉合适 拧紧后 , 柱塞套筒 应能上 下移动 1— 副应根据所 要求 的柱 塞直径 来选 用 。对 于 同一 直径 2 mm, 左右 不能 转动 。螺 钉尾部 拧人 过短 , 但 会失 去 的柱塞 , 头部停供 斜槽有左 旋 和右旋 之 分 , 用后 定位 作用 ; 其 错 拧人过 长 , 顶压 柱塞 套筒 , 使套 筒 变形 , 引 会造 成发动 机不 能启 动 或启 动后 “ 车” 因此 需要 起柱 塞卡 阻故 障 。 因此 当将 定 位 螺钉 拧 紧 后 , 飞 , 应进 按规 定旋 向选 购 柱 塞 副。 另外 , 杆 泵 和 I 泵 的 行检 查 , 齿 号 如果 套 筒 能左 右 转 动 , 明拧 人 太 短 ; 说 如果 柱塞 副样 式 不 同 , 不 要 错 购。准 备 换 用 的新 柱 塞 套筒不 能上 下 移动 , 明拧 人 过 长。定 位 螺 钉拧 入 也 说 副 , 当先清除 防锈 油 , 应 然后 进行滑 动性试验 。 的长短 , 可用改 变密封铜 垫 的厚 度进行调 整 。

点检标准

点检标准

山西潞安中节能电力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机务设备点检标准山西潞安中节能电力节能服务有限公司设备点检标准为了规范山西潞安中节能电力节能服务有限公司设备点检管理,明确设备日常点检的项目、标准、周期、方法以及特殊点检的相关要求,依据《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备运行期间日常点检的项目、标准、周期、方法和要求,以及特殊点检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潞安中节能电力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所属设备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Z 870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3 设备运行日常点检管理3.1 设备运行日常点检是指设备或系统运行期间,运行人员、检修人员按照不同分工,用感官(视、听、触、味、嗅)或仪器、工具在生产现场,针对设备具体部位,按照预先制定的标准和要求,定期实施的点检工作,是设备全方位点检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应按照标准分别进行设备运行日常点检,不能互相替代,在时间上应相互协调,不能集中在某一共同时间。

3.3 设备运行日常点检应坚持定点、定标准、定人、定周期、定方法、定量、定业务流程、定点检要求等“八定”原则。

3.4 本标准附件中点检频次栏的第一位字母表示周期,第二位数字代表该周期内的点检次数,如D1指每天1次(检修人员,指每个工作日1次)。

4 设备运行特殊点检管理4.1 设备运行特殊点检是在日常点检的基础上,针对以下特殊情况,为提高对设备状态的掌控水平,制定特殊的点检标准,增加点检部位、频次等项目,由检修人员、运行人员或检修人员实施的点检。

4.1.1 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特殊保电时期。

4.1.2 高温、寒冷、雨雪、大风、大雾等恶劣气候,或其它季节、环境的影响。

大众EA888发动机高压油泵故障检查方法

大众EA888发动机高压油泵故障检查方法

大众EA888发动机高压油泵故障检查方法
针对于大众EA888高压油泵故障检修,首先读取发动机内是否包含以下的一个或多个故障码:
P0087 燃油油轨/系统压力太低
P2294 燃油压力调节阀-N276断路
P2295 燃油压力调节阀-N276对地短路
p2296 燃油压力调节阀-N276对正极短路
若存在以上相关故障吗,先检查车辆怠速时,高压油泵插头附近是否有明显的”哒哒哒“工作声音。

若不存在上述声音,说明电磁阀及相关线路有异常,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检查:
1、检查供电电路;相关电路线束插头、保险丝、供电继电器是否正常
2、检查高压油泵电磁阀线圈电阻;高压油泵两pin脚间电阻,正常值为0.49±0.025欧。

如果有差别,更换高压油泵
3、确认高压油泵电磁阀故障;将故障车高压油泵插头拔下,插上一只新高压油泵,车辆怠速判断新高压油泵插头附近是否有明显的”哒哒“工作声(些步骤无需重新拆装高压油泵,只需要插拔下插头即可)。

有哒哒工作声音,更换高压油泵。

没有的话进一步检查、更换ECU.
若存在上述声音,说明电磁阀及相关线路无异常,可按如上步骤继续检查:
1、怠速拔插头检查油轨压力;拔掉高压油泵插头,ODIS读取油轨实际压力(106组第2位),正常值7bar。

如有差异进行检查更换低压油路相关零件(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泵控制单元)。

2、怠速插上插头检查油轨压力;插上高压泵插头,ODIS读取油轨实际压力(106组第2位)正常情况应与理论值(106组第1位)近似(相差一般不超过5bar)。

如有差异更换高压油泵。

离心油泵型式与基本参数检修标准

离心油泵型式与基本参数检修标准

离心油泵型式与基本参数检修标准
离心油泵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输送液体,通常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

对于离心油泵的型式和基本参数的检修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回答:
1. 型式,离心油泵根据结构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型式,包括单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潜水离心泵等。

每种型式的离心油
泵都有其特定的检修标准,例如单级离心泵可能需要注意叶轮、轴承、密封等部件的检修,而多级离心泵可能需要考虑叶轮级数、轴
封结构等方面的检修标准。

2. 基本参数,离心油泵的基本参数包括流量、扬程、效率、功
率等。

在检修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些基本参数来判断离心油泵的工
作状态,例如通过测量流量和扬程来评估泵的性能是否正常,通过
检查功率来判断电机是否运行正常等。

3. 检修标准,对于离心油泵的检修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清洗和检查泵体、更换密封件、检修轴承、校准叶轮间隙、检查电
机运行情况等。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型号和厂家的要求进行相应
的检修操作,以确保离心油泵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离心油泵的型式和基本参数对其检修标准有着重要的影响,全面了解离心油泵的型式和基本参数,结合具体的检修标准要求,可以更好地进行离心油泵的检修工作,确保其安全、高效地运行。

(技术规范标准)液压设备检修技术标准

(技术规范标准)液压设备检修技术标准

液压系统篇第一章液压系统设备检查与维护任何一台液压设备,都包括研究、试验、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修等七个环节,而管理工作包含在七个环节的全过程中。

研究、试验、设计、制造一台性能优良的机械设备固然重要,而正确安装、使用、维修好即现场管理好一台设备更为重要。

液压设备管理得好,抓好了防重于治这个环节,便可少出故障,减少停机“治病”的时间,大大提高液压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经济效益大为提高,安全性也可确保。

一、必须建立的维护记录维护记录是液压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健康记录卡。

1、液压油消耗记录:这是确定油的备品量的依据。

具体作法是对每个油箱作每天液位登记,根据记录及时给系统加油、作为系统漏油故障分析的依据等。

2、原始运行记录:包括对泵的压力、温度、振动等情况的记录,掌握液压系统“心脏”--泵的工作状况。

该记录可作为泵使用寿命和备件数量的依据。

3、滤油器污染更换记录:滤油器堵塞会导致泵气穴、系统振动和噪声增大等故障。

通过对滤油器污物堵塞情况及颗粒成分的分析,可判断系统磨损及液压油的污染情况。

该记录应作为滤油器滤芯备品量的依据。

4、其它情况记录:如典型的系统故障、备品备件更换、系统改造等都应在设备档案中记录。

二、建立巡检专检规章制度巡检是指当班维护工人对设备的检查,有必要对巡检、专检路线作出规定,巡检、专检结果也应记录在案,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专检是指专职点检员对设备的检查,有必要定出检查周期时间、重点、方法及检查标准等。

三、点检维护制度液压系统的点检维护制度是设备维修的基础,通过点检可以把液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排除在萌芽状态,还可以为设备维修提供第一手资料。

并可从中确定修理项目,编制检修计划;找出液压系统故障发生的规律,以及液压油、密封件和液压元件的更换周期。

1、液压系统维护检查的基本项目〔表 1-1〕(见文件 WXBZ1-1.XLS)2、液压系统日常点检基本内容(表 1-2)表1-2 液压系统日常点检推荐表2、短周期检查项目〔表 1-3〕表1-3 液压系统短周期检查项目和内容3、长周期检查项目(表 1-4)表1-4 液压系统长周期检查项目和内容推荐表3、精密点检项目(表 1-5)表1-5 精密点检推荐表4、倾向管理项目(表 1-6)表1-6 倾向管理项目推荐表第二章液压系统维修技术要求一、液压系统的修理条件和内容液压元件属于精密机器元件,只能在具有精密加工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条件下由有经验的人员进行修理。

_电动燃油泵及控制电路的检修

_电动燃油泵及控制电路的检修

工作任务书
专业领域:汽车检测与维修学习领域: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
图3 油泵继电器电路图4 四脚电动燃油泵继电器的检测
30 -接电源87-接油泵接点火开关
②五脚电动燃油泵继电器的检查
图5 五脚电动燃油泵继电器的检测
)电动燃油泵工作情况的检测
操作:如图6所示。

用外接电源直接测试油泵工作状态。

将电动燃油泵与蓄电池相接(正负极不能接错), 并使电动燃油泵尽最远离蓄电池,每次接通不超过(答案:
图6检测油泵泵油工作状态图7 检测油泵电枢绕组电阻)检测油泵电枢绕组电阻
操作:如图7所示。

用万用表测量电动燃油泵电源端子和搭铁端子间的电阻,即为电动燃油泵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的电阻。

图8 桑塔纳2000GSi型轿车AJR 发动机喷油器控制电路图
成绩:指导教师:日期:200 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供油泵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2.3.1 泵组解体和零件清洗
2.3.1.1 拆除联轴器保护罩,联轴器螺丝,并测量联轴器中心距,做好记录。

2.3.1.2 拆进、出口油管,冲洗轴承冷却水管。

2.3.1.3 解体泵体,各部间隙,轴向串动量、垫片厚度都要做好修前记录,拆下零部件均应排好编号,顺序放置以防调错。

2.3.1.4 各部件除锈,检查磨损腐蚀情况。

2.3.2 各部件检修
2.3.2.1 轴承部分的检修
a) 检查前后轴承箱有无砂眼,裂纹、磨损、冷却水室打压试验为工作压力1.25倍,
不泄漏。

b) 轴承转动灵活,隔离圈完整,轴承径向间隙为0.05~0.10mm,轴承内径与轴为过
渡配合,轴承外套与轴承箱的配合不松动。

c) 油位计完整,刻度清晰与实际油位相符。

2.3.2.2 吸入段,压出段和中间泵壳的检修
a) 检查吸、压、中三段有无砂眼,裂纹及局部凸凹不平而影响正常配合的缺陷。

b) 泵壳与泵壳之间凸凹结合面是否有垫片密封,要求结合面间无纵向纹路及烂疤等缺
陷,泵壳与泵壳之间松动不超过0.085mm。

c) 泵的底脚与泵的支架接触面不小于70%。

d) 泵壳装配时,圆柱销不得松动,与结合面螺丝配合不松动。

2.3.2.3 轴,密封环与衬套的检修
a) 检查主轴弯曲不超过0.05mm。

b) 轴的丝扣应完整,无滑牙现象,轴颈的椭圆度和圆锥度不超过0.03mm。

c) 高、低压侧轴承,机械密封套,轴承定位套,轴承定位圈,叶轮等与轴的配合符合
设计要求。

d) 泵体密封环与磁壳配合不松,叶轮密封环与叶轮进口外圈、衬套与导流板配合不松,
径向结合面防转螺钉齐全不松。

2.3.2.4 叶轮与导流板检修
a) 叶轮与导流板无裂纹,砂眼或被液体冲刷现象。

b) 叶轮与键槽配合不松。

c) 用百分表检查叶轮两端面的平行度,二端面平行允许误差0.016mm,与中心垂直度
允许误差0.016mm。

d) 叶轮校验静平衡,其不平衡重量不超过3g。

e) 铣削叶轮不平衡重量时,应保证其壁厚不小于2.6mm。

2.3.2.5 机械密封的检修
a) 动、静环端面接触棱缘不能有倒角,要直角。

端面表面粗糙度以上。

b) 动、静环接触面不得有任何纹路,其接触面不平行度不大于0.0009mm。

c) 动环材料为硬质合金与密封轴套间隙为0.5~0.6mm,最大不超过1mm。

d) 静环材料为锡青铜,和密封轴套的间隙为1mm,最大不超过2mm。

e) 弹簧的自由高度为64mm,压缩后为22mm。

f) 密封轴套与轴的滑配,密封轴套及其零件表面粗糙度不低于,轴套的径向跳
动允许误差为0.025mm,但不允许有轴向串轴。

g) “O”型密封橡胶圈不允许有气泡、杂质、凹凸等缺陷。

2.3.2.6 平衡板、平衡盘的检修
a) 平衡盘键槽线与轴孔轴线歪斜允许误差0.03mm。

b) 平衡板,平衡盘内孔与外圆跳动允许误差0.016mm。

c) 平衡盘接合面堆焊1号耐磨硬质合金HRC等于40~50,厚度2mm。

2.3.2.7 各连接系统检修
a) 联轴器无裂纹及内孔无磨损。

b) 联轴器螺丝圆锥孔与联轴器圆锥面接触不松。

c) 联轴器连接螺丝不弯曲橡皮圈不老化。

d) 各系统管路无腐蚀,磨损,结垢等缺陷。

2.3.3 泵的组装
2.3.3.1 转子的预装
a) 从低压侧第一级开始组装在轴上后,并进行校验。

b) 叶轮的颈部不同心度不超过0.10mm。

c) 叶轮的口环不同心度不超过0.10mm。

d) 调整环的宽度和平衡盘与哈夫圈之间距离应一致。

2.3.3.2 密封环,衬套组装钻孔套扣加强的销紧螺丝不准露出零件端面。

2.3.3.3 中间泵壳组装后,叶轮总串动为4~5mm。

叶轮出口中心为导翼进口中心需对正、误差不超过0.5~1mm。

2.3.3.4 平衡板,平衡盘组装其结合面接触应均匀,其平面晃度不超过0.016mm,平衡盘外圆与平衡板内孔间隙为0.5~0.60mm。

2.3.3.5 机械密封组装首先要查对型号、规格及各部零件组合尺寸情况。

a) 不平衡压盖与密封腔配合止口对轴中心线的同心度允许误差0.04mm,与垫圈接触
的平面对中心线的垂直允许误差0.02~0.03mm。

b) 不平衡压盖与密封腔之间的垫片厚度为1mm。

c) 静环尾部防转槽与防转销顶部保持1~2mm的距离。

d) 动环与密封套间隙为0.4~0.6mm。

e) 动环安装后必须保证动环能在密封轴套上灵活移动。

f) 推环与密封轴套间隙为0.4~0.6mm。

g) 动环与聚四氟乙烯外套紧力为0.06~0.09mm,聚四氟乙烯与动环座紧力为0.15~
0.35mm以防漏油。

h) 密封轴套与密封压盖间应嵌石棉线,然后用并帽螺丝打紧。

2.3.3.6 轴承及各连接部分组装。

a) 转动部分装好后,盘动转子应灵活,无轻重不同之处,轴向串动无卡涩。

b) 前后轴承并帽代紧。

c) 防尘环与轴承端盖间隙为4mm,在轴最大串动时不应与静止部分接触摩擦。

d) 联轴器轴向间隙为5~6mm,径向误差不大于0.05mm。

e) 联轴器橡皮圈应有弹性,与联轴器间隙为1mm。

f) 试转时,前后轴承箱及泵体振动不大于0.0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