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5单元第18课《鸟》检测练习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8课《鸟》课件(共29张PPT)

• 类比:“粘在胶纸上的苍蝇” 与“笼子里的鸟” 类比,形象直白。
• 反语:“优待”。
•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年11月 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论《雅舍小品》
• 小品文的作者要有“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的情怀,须在悠闲中才有所获得。 我们都很清楚梁实秋先生是来自学院的教授 学者,他既继承了晚明以来舒适的小品文风 格,又接收了英国散文的个人笔调。他追求 所谓“雅”的文调,批评市井之流的语气、 村妇骂街的口吻,他的散文表现出一种闲和 的雍容雅态。梁实秋自己嘴上常常挂着阿诺 德的名言:“文学是沉静地观察人生,并观 察人生的全体。”《雅舍小品》正是这种精 神的写照,小品集中雅趣横生。
• 明确:生动地体现了鸟美妙的体形,出现在 我们眼前的是身材堪称完美的风华绝代的美 女形象,无限的欣赏和赞叹渗透在字里行间, 可见作者对这些鸟是何等的喜爱啊!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31小题)
1.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就()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2.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
C.可烧炭火的青铜器D.三星堆青铜立人象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4.文字是承载历史的符号,通过“甲骨卜辞”可以了解到()
A.夏朝的历史B.商朝的历史C.秦朝的历史D.汉朝的历史5.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B.毛公鼎C.司母戊鼎D.利簋
6.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
7.断定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的依据是()
A.半坡彩陶上的符号
B.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金文
C.战国时期出现的竹书和帛书
第1 页共15 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A.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àn 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cuá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shèn)要好得远。
C.我也怅(chàng)然地、愤恨地,在诅(zǔ)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D.(藤萝)紫色的大条幅上,泛(fàng)着点点银光,就像迸(bìng)溅的水花。
2.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好像在试探什么。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3. 对“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不只是看到,也在心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紫藤萝瀑布的美丽。
B.紫藤萝瀑布不只是让我大饱眼福,也让我干渴的心田得到了滋润。
C.紫藤萝瀑布的美丽让我赏心悦目,它那顽强不息,流动不止的生命力更引发了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D.紫藤萝花就像美丽的瀑布一样长流不息。
4. 下列对课文《紫藤萝瀑布》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及一株紫藤萝的遭遇的记叙,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赞扬之情,表达了自己化悲痛焦虑为精神的宁静的心情及对生命永恒的领悟。
B.作者发挥出色的想象力,在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细腻传神地描绘紫藤萝花,同时,作者还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C.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于“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因此,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自己悲痛欲绝的感情。
D.作者对于紫藤萝花的描绘,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课时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 对下列语法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是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田间”为名词,“销声匿迹”与“衰草连天”为形容词。
)B.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深深浅浅”是并列短语,“不停地生长”是动宾短语。
)C.公安部称,近年来,中国公安机关通过国际执法的合作,成功将一批潜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缉捕回国,这将有效地防止类似的外逃事件不再发生。
(此句不合逻辑,“防止”与“不再”将表达意思说反了,应删掉“不”。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这是条件关系的复句)2.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A.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àn 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cuá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shèn)要好得远。
C.我也怅(chàng)然地、愤恨地,在诅(zǔ)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D.(藤萝)紫色的大条幅上,泛(fàng)着点点银光,就像迸(bìng)溅的水花。
3. 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_______。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③④②①B.③①④②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国内外的事实说明:人们并不以有良好物质条件的住宅为满足,还强烈地要求有符合人性心理、能与周围的人彼此联系、共同生活的居住环境。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鸟》C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鸟》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练习 (共7题;共34分)1. (6分)(2014·淮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幸福从没截径,也没有完美无瑕。
幸福,其实很简单,平静地呼吸,悠然地眺望,微笑着生活。
幸福,其实在路上,进一步,有一片绮丽的风景;进一步,有一生甜淡的心境。
只要付出真心,潜心经营,幸福就会悄然到来。
①给文段中的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静悄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 ________改为________2. (3分)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与例词中加线字字意不同的一项,将答案写在每题的横线上挑拨离间________ A、间断B、间接C、田间D、晴间多云赋予________ A、天赋B、赋税C、赋勋D、禀赋蛮横________ A、强横B、横暴C、横渡D、横行3. (2分)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 .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 . 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C . “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 .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 (2分) (2018七下·东台月考)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他瞒着老师和同学悄悄地把卫生包干区打扫得干干净净。
B . 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个人恩怨有关。
C . 一行人在总经理的带领下,来到希望小学,给我们的同学送去了一万元现金和一批捐赠物。
D . 作家只有深深的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我们时代的作品。
那种离开泥土的天才作家是没有的。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检测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沉淀(dìng)孱头(càn)马嵬坡(wéi)B.酒酿(niàng)挑逗(tiāo)幽寂(jì)C.抚摸(fǔ)一摞(luò)颤抖(chàn)D.凝望(níng)猥琐(wěi)嫩黄(lè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条副进溅污染挣扎怀恋荒草萋萋B.繁密茏罩服侍瞬息涉足缓缓流过C.遗撼枯槐幼稚魂魄忧郁极目望去D.瀑布矜持忏悔渺小洗礼轰轰烈烈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紫藤萝瀑布》一文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赞美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
B.《一棵小桃树》一文表达的情感非常丰富,其中既有感谢奶奶对小桃树的呵护,也有对自己人生信念的呵护。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D.《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发出人生之路难以选择的感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众多球迷汇集到世界杯举办地,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C.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令人瞩目。
D.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
5.默写。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2)《望岳》中表达诗人不畏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8课《狼》教案

2.学习作者鲁迅先生的背景知识,了解其文学地位及创作特点;
3.分析小说三要素,探讨狼的形象、故事情节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5.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与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对鲁迅先生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
3.培养学生运用成语和词语表达观点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通过写作训练,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狼》是一篇具有深刻社会寓意的小说,它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形象描绘,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小说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人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狼》这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小说在实际中的社会批判作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认识并思考社会问题。
在难点解析方面,我发现通过举例和比较,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社会寓意。这说明,针对难点问题,采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注意到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疑问。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我可能没有充分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
-例如:提供写作指导和示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020-202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5单元第18课《鸟》检测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5单元第18课《鸟》检测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丰腴(yú) 迷惘(wǎng)B.魁梧(wú) 褴褛(lǚ)C.蓦然(mù) 胸襟(jīn)D.倏地(shū) 伫立(zhù)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臃肿鼓躁据为己有B.料峭感喟孤苦伶仃C.和谐俊俏豪横无情D.斑斓瞵视普天同庆二、语言表达3.指出句中代词所指的内容。
(1)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A.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
(____________)B.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
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
(____________)C.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
(____________)D.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
(____________)三、句子默写5.请你写出至少三句描写鸟的诗句。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鸟梁实秋①我爱鸟。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