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2020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2020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2020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2分,共3小题,总计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张宏杰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淡一面。

孙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

阮籍“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

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之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

阮修则“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饮”。

阮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

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醉便眠其妇侧”。

“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

这些都令后世读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他们公然蔑视礼法。

阮籍当众放言:“礼岂为我辈设也!”他在《大人先生传》中说出这样大逆不道之言:“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

”他们中的很多人视仕途为污秽之地,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傲慢令人吃惊:为拒做官,嵇康忍痛与山涛绝交;为拒权贵,阮籍曾一醉六十余日。

《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既少年时期就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吏部尚书实在是不算低了,而且还是频招,可王羲之却“皆不就”,传统中国社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

从这些言说、举动和故事中,我们能分明感受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

如果说士族社会中的汉朝和唐朝更像贵族时代的西周,整饬有序,礼乐辉煌,文化雍容大度,那么魏晋就像贵族时代的春秋战国,是一个个性和才情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极富创造力的时代。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与春秋战国时代高度相似。

这个时代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如同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

与皇权的不稳定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世家大族的稳定性。

山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蓊(wěng)郁脉(mò)脉渺(miǎo)茫弥(mí)望B.倩(qiàn)影参(cēn)差斑(bān)驳煤屑(xiè)C.羞涩(sè)点缀(zhuì)酣(hān)眠媛(yuán)女D.敛裾(jū)惦(diàn)着宛(wǎn)然峭楞(lēng)楞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青荇(xìng)颓圮(pǐ)悄然(qiāo)共其乏困(gōng)B.阙秦(quē)惩创(chāng)戮力(lù)瞋目而视(chēng)C.浸渍(zì)豆豉(chǐ)瓦菲(fēi)长歌当哭(dàng)D.箜篌(kōng)鲰生(zōu)桀骜(ǎo)殒身不恤(yǔn)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廖廓张驰篱笆执拗B.浪谒飞舟尸骸屠戳作揖C.笙箫攒射撰写窒息D.荡漾菲闻婆娑荤腥4.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A.广阔无垠不加思索人事沧桑意气风发B.激浊扬清怨天尤人记忆犹新举世瞩目C.生灵涂炭博闻强识一股作气自怨自艾D.广有羽翼绿草如茵九霄云外轰堂大笑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今年的校运会上,高一(10)班的同学顽强拼搏,终获冠军,铩羽而归。

B.演讲赛现场,一位身着异装的演讲者,一边高喊“朋友们你们好吗”,一边做鬼脸,在场的同学们纷纷拍手称快。

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落网后,很多行贿的房地产商忐忑不安,害怕自己罪行败露。

D.开学典礼的操场上,师生聚集,流光溢彩的烟花撑起的天空五彩缤纷,美轮美奂。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二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二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二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4—17题美生灵张炜①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

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

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

这儿水草肥美,让它们长得肥滚滚的,像些胖娃娃。

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白的牙齿,那丰富而单纯的表情。

如果稍稍长久一点端详这张张面庞,还会生出无限的怜悯。

②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

它们与人类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它们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腹中之物,特别包括了人类。

它们被豢养,被保护,却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

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是最后交出的肉体。

它们咩咩的叫声,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的情愫。

它们那神秘的、不可理解的互相倾诉和呼唤,那由于鸣叫而微微开启的嘴巴、上皱的鼻梁都让人感到一个纯洁的生命的可爱。

③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不知所措。

④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悟想。

人一生要有多少事情要做,要克服多少障碍,才能走到完美的彼岸。

这遥遥无期的旅程,折磨的恰是人类自己的灵魂,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生灵。

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

这是人类的全体未曾被告知的一个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

在这个命数面前,敏慧的心应该有所震栗。

⑤温柔和弱小常被欺辱,可是生命的无可企及的美却可以摧毁一切。

它最终仍然具有威慑力和涤荡力。

⑥三只小羊跟在它们的母亲身边,那种稚声稚气的咩咩声至为动人,它们的母亲对它们的呼叫几乎充耳不闻。

它需要抓紧时间摄取更多养料,以便生成奶水来饲喂它们。

它知道这些撒娇声,这嗲声嗲气的求告呼喊没有多少要紧。

三个孩子没有使母亲注意它们,最后就自觉无聊地在一块儿戏耍起来,像赌气似的,离母亲尽可能远一点,用有些笨拙的、粗粗的、像木棍一样的前腿去踢踏绿草;或者是瞅准一个踽踽前行的小甲虫,用毛烘烘的嘴巴去触碰,打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喷嚏……这样的把戏玩了一会儿重又无趣起来,它们就一块向着远方奔跑,一蹿一蹿的,那是学着大羊们奔跑的样子。

2020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10月语文月考题.doc

2020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10月语文月考题.doc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卷)语文命题人:曹军利李响校对人:郭帅帅说明:1.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

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

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3.答卷时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

第Ⅰ卷基础知识及默写(21分)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共15分)1.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田埂(gěng)贬斥(biǎn)饥馑(jǐn)脑溢血(yì)B.淤泥(yū)花蕊(ruǐ)山麓(lán)拟南芥(jiè)C.籼稻(shān)稻菽(shū)蕴藏(yùn)超负荷(hè)D.分蘖(niè)一蔸(dōu)掖着(yē)毛坯房(pēi)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和蔼/雾霭橘子/秸秆咽气/呜咽B.够呛/呛声兵痞/癖好肺腑/拊掌C.询问/徇情亲昵/泥古凌辱/棱角D.渗出/掺和过磅/蚌埠抖擞/唆使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3分)①薄言..采之(助词,无实义)②薄言掇.之(选择)③雨从头上湿到胛.(肩胛)④唤渠朝餐歇半霎..(半天)⑤秧根未牢莳未匝.(捆扎)⑥照管..鹅儿与雏鸭(提防)A.①③⑥B.②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⑥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后归为儒家“五经”之一。

“五经”一般是指《诗》《书》《礼》《乐》《春秋》。

B.《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其中,“赋比兴”为诗歌体制,“风雅颂”为主要表现手法。

C.杨万里,号诚斋,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诗作有《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1页D.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其格律严密。

全诗共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山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赂秦(luò)湔雪(jiān)敛裾(jū)下咽(yàn)B.荆棘(jí)佛狸(bì)矗立(chù)拮据(jū)C.参差(cēn)媛女(yuàn)骊(lì)山剽(biāo)掠D.寒濑(lài)囷囷(qūn)氤氲(yīngyūn)监生(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幽僻惦记没精打彩娇生惯养B.滂沱寒喧针贬时弊宽鸿大量C.厮认机杼安分守己走投无路D.泥淖仓促如愿以尝天理昭章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黄金高,原是福建省连江县县委书记,被喻为穿着“防弹衣”的“反腐英雄”,后来,他自己也因涉嫌受贿,而由一个“反腐英雄”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腐败分子。

(2)鲁迅文章中有些的地方,读者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认真揣摩,才能理解。

(3)日本政界的右翼分子妄图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A.退化隐讳篡改B.蜕化隐晦篡改C.退化隐晦窜改D.蜕化隐讳窜改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金先生对我所知甚少,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

B.结婚以后,姑姑总是拿这件事和她开玩笑,她也总是说姑姑会出坏道儿。

C.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无不拍手称赞。

D.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四婶有时当面警告她:“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你。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阿房宫赋》,前人认为:“一起突兀,一结无穷,中间部分藻丽流动”。

B.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C.罗汉们老到七、八十,小到六、七岁,真让人称奇。

D.“了不起!”这一出悲剧的确打动了我们,我们议论纷纷:“支那也有了不起的女人!”6.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2019-2020学年山西省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6月份)(附答案详解)

2019-2020学年山西省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6月份)(附答案详解)

2019-2020学年山西省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6月份)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这是孔子在参加鲁国的蜡祭仪式后感叹其徒有礼仪形式,失去了“大道”的实质,而后向学生描绘的上古时期大道流行的社会景象。

“大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是人认识到万事万物对立又统一的自然规律。

明了天地万物本来为一体关系的真相,所以胸怀对待任何事物都如同对待自己一样的同理心,也就是“公心”。

这样的大道流行于上古三皇、中古夏商周三代圣贤治国理政的时代。

《尚书》中记载,上古时期的尧帝遵循古人流传的天地之道、大公之德,凭借钦、明、文、思四种德行教化人民,实现了天下安定。

他诚信,恭谨、克己,礼让,美好的德行传播到四方之外,乃至充塞于天地之间。

天下大众受到尧帝德行的感化,因此像尊重日月一般崇敬他,自发地向他学习,每个人都不断完善德行,于是群贤毕至,实现了唐虞时期风俗大和的美好景象。

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大同世界。

在孔子之前,西周统治阶层为了天下稳定,制定了一套严格规范的礼乐制度。

“礼”,最初是圣人根据天,效法地的规律而创造,承载着天地之道、大公之德,贯彻在丧、祭、射、御、冠、昏、朝、聘各种礼仪形式之中,同时也是不同阶层政治、宗法,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准则。

人遵循礼,形式上表现为礼仪,实质上是行道。

“乐”是音乐,以德音雅乐培养贵族阶层的情操,使之从内心发出大仁大爱,以公心治国理政。

圣人通过礼乐教化,把天地之道明示给百姓,这样治理国家自然成就了大同世界。

西周前期,各诸侯国统一于周天子的管理,社会秩序井井有条,万国咸宁。

但到周朝末期,周王室渐渐腐败。

诸侯对周天子不再诚服,便慢慢废弃礼乐制度,竞相发动了大大小小的兼并战争,开始“诸侯争霸”。

从此“礼崩乐坏”,社会秩序被完全打乱。

孔子一生正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

他对当时的社会乱象痛心疾首,于是到处拜师求教,寻找救世之方。

山西省长治二中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长治二中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长治二中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6分)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很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刻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唐代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祠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山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源头领略中国文学之美几乎人人都知道中国有一部《诗经》,然而真正一首一首通读《诗经》,并从中领略其文学之美的,却少之又少。

我们常常以为学过了“关关雎鸠”或“蒹葭苍苍”就是学过了《诗经》,我们以为吟唱被改编过的“我愿逆流而上,寻找她的方向”就是在亲近《诗经》,我们甚至以为读一些作家对《诗经》的纯美解读就感受到了《诗经》之美。

可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去深入《诗经》,领略其原汁原味的美呢?《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是中国文学之“祖”。

读《诗经》,你会有一波又一波的惊喜,你会发现,你学过的那么多唐诗宋词,你用过的那么多词语典故,原来是出自这里。

《诗经》里最美的送别。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燕燕于飞,下上其音”(《燕燕》),诗中那上上下下飞来飞去的燕子,使一幅“劳燕纷飞”的悲伤图景呈现在我们眼前。

而“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又让我们看到一个伫立在那里的人,看着被送之人,一直看到看不见为止。

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应该就是这“瞻望弗及”场景的延续吧。

明代学者称这首诗为“万古送别之祖”,确实一点儿都不过分。

《诗经》里有最美的女子。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的名句,同样出自《诗经》。

整首诗的名字是《硕人》。

“硕人”就是“高大的人”,古代以高大健硕为美。

这是《诗经》305首中写得最美的一首诗,后世那些描写美人之美的词汇,与这首诗相比,都显得大为逊色。

诗中写到,这美人,她的手像嫩嫩的白茅草,她的皮肤像润肤膏凝聚起来那样。

最关键的,是她笑起来是那么优雅,她的眼睛是那么顾盼生姿。

如此华丽丽的比喻,出现在上古时代,你是不是会觉得惊讶?、《诗经》里还有最美的男子。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淇奥》),这位绝世男子性情稳重儒雅,举止庸容高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2分,共3小题,总计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张宏杰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淡一面。

孙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

阮籍“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

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之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

阮修则“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饮”。

阮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

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醉便眠其妇侧”。

“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

这些都令后世读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他们公然蔑视礼法。

阮籍当众放言:“礼岂为我辈设也!”他在《大人先生传》中说出这样大逆不道之言:“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

”他们中的很多人视仕途为污秽之地,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傲慢令人吃惊:为拒做官,嵇康忍痛与山涛绝交;为拒权贵,阮籍曾一醉六十余日。

《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既少年时期就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吏部尚书实在是不算低了,而且还是频招,可王羲之却“皆不就”,传统中国社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

从这些言说、举动和故事中,我们能分明感受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

如果说士族社会中的汉朝和唐朝更像贵族时代的西周,整饬有序,礼乐辉煌,文化雍容大度,那么魏晋就像贵族时代的春秋战国,是一个个性和才情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极富创造力的时代。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与春秋战国时代高度相似。

这个时代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如同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

与皇权的不稳定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世家大族的稳定性。

许多世家大族势力急剧膨胀,甚至发展到“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类似领主状态。

许多士族富厚过于王侯。

东晋士族庄园遍布江左,他们“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

园林拟上林,馆第僭太极”。

正如柳诒微所说:“魏晋以降,易君如举棋,帝国朝代之号如传舍然。

……当时士大夫以地方绅士,操朝廷用人之权。

于是朝代虽更,而社会之势力仍固定而不为动摇,岂惟可以激扬清浊,仰亦所以抵抗君权也。

”因此世家大族对皇权形成强大的牵制,以至于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谚语。

在这种情况下,铁桶一般的大一统政治秩序被打破了,许多旧门士人凭借门第资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世族们)犹昂然以门第自负。

”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甚至对门第不如他久远的皇帝抱一种隐隐的睥睨之态。

面对政治权威,他们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许多人甚至不屑于为皇帝服务。

(选自2013年2月下《杂文月刊》)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魏晋人士崇尚清淡,见面必玄谈,文人名士的智慧之花在言谈间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这让后人羡慕不已。

B.“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从中可以看出阮籍的纵性任情。

C.许多魏晋人士多才多艺又落拓不羁,其纵酒放达、纵情越礼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如刘伶、阮修等。

D.阮籍与王安丰追求个性自由发展,注重自我,注重感情,狂简旷达,纵性任情,追求享乐,这些行为让后人内心向往却不敢仿效。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晋士人多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合作,视仕途为污秽之地。

为此,嵇康与山涛绝交,阮籍曾经一醉六十余日。

B.王羲之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但他都没有去赴任。

由此说明,在魏晋时代,王羲之的社会价值相当低。

C.魏晋士人颇有春秋战国遗风,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

D.相对于汉朝和唐朝,魏晋时代的士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

魏晋时代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时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春秋战国时代非常相似,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更换频繁,皇权极不稳定。

B.在魏晋时代,世家大族的势力比较强大,许多士族富过王侯。

只有经过朝代的更替,世家人族的势力才会动摇。

C.从魏晋时代“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势力很大,甚至能够牵制皇权。

D.在魏晋时代,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面对政治权威,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他们甚至瞧不起门第远不如他久远的皇帝。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这一天晚上,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把刘玉升要重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

我上了二十块布施。

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

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该出!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

万一……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

虎子这半年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

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一个人慢慢遛达着。

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飞进飞出,那副篮球架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里上过学。

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了。

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

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问他。

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法便不由地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颤栗!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处的原二队饲养院。

他蹑手蹑脚来到‚教室‛窗户前。

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价响。

他透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

里面黑乎乎的,一股牲畜的粪便味直冲鼻子。

他半天才看见虎子背抄着双手,小胸脯挺着在念拼音。

他鼻根一酸……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

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

他直接去找他的朋友金俊武。

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也很兴奋,立刻表示他将全力支持他办这件大事。

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长,俊武任副会长。

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

如果剩余下钱,还可以建立‚奖学金‛什么的。

当天晚饭后,少安也神秘地把父亲叫到院子里,给他说了他的打算。

玉厚老汉嘴一张,结果连什么也没说出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连敬神的几十块钱都不愿出,却拿这么一大笔钱修田福堂震坏的那个破学校!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平时勤俭的秀莲却特别痛快地支持他搞这件事。

事情由生病的妻子最后画了圈,就算敲定了。

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

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

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

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

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

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

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

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

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

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两个民间组织——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的‚建庙会,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孙少安赚了钱后下决心为乡亲们做点事,于是他来到儿子读书的地方,看到由饲养院改成的小学,简陋破败,决定重建他和弟妹们读过书的学校。

B.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重建庙宇受到双水村不少村民的支持,孙玉厚老汉也捐了二十块,这说明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民精神生活空虚。

C.这段文字以孙少安目睹双水村小学的破旧而发生的心理变化为线索,重点描写了少安捐款重建双水村小学的过程,语言朴实动人,富有感染力。

D.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着力塑造了孙少安这位明辨是非、依恋故土、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新农民形象。

5. 孙玉厚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6. 双水村村民对建庙和建校有哪几种态度?你对此怎么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7—9每题2分,10题10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曰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

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