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7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学案)
第2节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2 学案定稿

《第2节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Ⅱ——启蒙运动》学案一、建构单元知识结构1.完成以下17、18世纪西方历史发展时空结构图。
请把不同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大事填入图中相应的位置。
2.思考:启蒙运动与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二、什么是启蒙运动?阅读以下康德对启蒙运动的解释,回答问题。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1784年)注:着重号为作者所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康德说当时人们处于“不成熟状态”?如何摆脱这种“不成熟状态”?三、法国的启蒙思想家1.阅读有关伏尔泰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哲学通信》目录第一封信谈公谊会信徒第二封信谈公谊会信徒第三封信谈公谊会信徒第四封信谈公谊会信徒第五封信谈英国圣公会第六封信谈长老会信徒第七封信谈苏西尼主义者或阿里乌主义者反三位一体主义者(1)《哲学通信》被称为投向“旧社会的第一颗炸弹”。
你从目录中可获得那些信息?材料二这是一个宗派林立的国度。
一个英国人,作为自由人,可以沿着自己喜欢的道路进入天堂。
要是在英格兰只有一种宗教,怕的是可能要闹专制;要是在那里只有两种宗教,它们自己相互之间可能要互相扼杀;但是那里有了三十多种宗教(教派),而它们却都能和平地与幸福地生活着。
——伏尔泰《哲学通信》(2)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怎样的宗教状况?法国宗教状况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材料三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
……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若想做坏事,那双手就被缚了;在这个政府里,老爷们高贵而不骄横;在这个政府里,人民心安理得地参与国事。
一切的捐税都由下院来决定,这个下院,论地位,它是第二;论权力,却是第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核心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 萌芽——希腊先哲:希腊先哲的观点否定了神的绝对权威,肯定了人的价值,帮助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注重人性,提倡追求知识等,从而开启了人文精神之源,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2. 兴起——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倡导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
3. 发展——宗教改革:宗教改革通过创建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来提倡人文主义。
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
4. 成熟——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比较【真题再现】1.(2013·浙江文综·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①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③朱熹创办私学,书中虽未明确提及,但据人民版教材的“学习思考”得知,他的学说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从而可知他不可能在“官学”培养人才。
朱熹曾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场所招徒讲学。
④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做过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晚年回到雅典后兴建了自己的讲习所——“吕克昂”学园。
②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实行法治、提倡耕战,因此他不推崇文化知识,对私学采取简单消灭的办法。
《韩非子》的主张,后来被秦王朝接受作为文教法令规定下来,导致焚书坑儒禁绝私学的一场浩劫。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春晖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七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学案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春晖中学2014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七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学案①概念:发生在14--17世纪的欧洲,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最早在意大利兴起(根本原因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和发展)15世纪后期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②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欧洲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③核心(旗帜):人文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④代表人物: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被称为“文学三杰”。
但丁代表作《神曲》;薄伽丘代表作是《十日谈》;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
达芬奇、米开朗其罗、拉斐尔被称为“美术三杰”。
英国的莎士比亚等(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⑤影响积极性:解放了思想,天主教的权威受到挑战,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2、宗教改革①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②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1517年马丁·路德发布的《九十五条论纲》。
其宗教主张: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简化宗教仪式;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用本民族语言传教;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通过宗教改革,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③影响: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①背景,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②二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③性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④结果,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⑤范围,都波及西欧广大地区。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教学案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展教学案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A智者运动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悟,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精神的起源。
B批判天主教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使人文精神得到复苏和开展C启蒙运动丰富和开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标志着人文精神的成熟。
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4-17世纪〕文艺复兴1.表达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2.旗帜:人文主义。
3.本质: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4.代表人物及作品-------文艺复兴初期三杰:A.但丁神曲;B.薄伽丘十日谈,是欧洲文学第一次用现实主义笔法挖苦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思想。
,因其关注点是人,所以称之为人曲。
C.彼得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
宗教改革1.背景: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开展;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2.导火线:教皇出售“赎罪券〞。
3.开始标志:九十五条论纲。
4.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联络选修一P56〕〔1〕“因信称义〞,人的灵魂的得救要靠自己忠诚的信仰〔2〕“信徒皆为祭司〞人人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与对话〔3〕圣经代表着理性与思想自由〔4〕王权应高于教权,建立民族教会〔5〕建立廉俭教会,简化宗教礼仪,教士有结婚的权利5.影响:传播和开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它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七: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

2015·山东,20,4分,选择题
(2)启蒙运动 2014·安徽,19,4分,选择 2017·课标Ⅲ,33,4分,选择 ★★★★
知识主线
考点一 文艺复兴和 宗教改革 西方人文精 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
基础识记
宗教改革
相关核心知识: 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考查角度:
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思想做对比考查 引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 背景,指导思想
备考实测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自然权利会带来纷争”“为了保全自己和过上 更舒适的生活,在理性的指引下,人们缔结社会契约”可以看 出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交战状态,人们为了自保而缔结契 约,故B选项最符合题意,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府的 形成和政治共同体,故AC项错误。 【答案】 B
基础识记 考点二 启蒙运动
概况,影响
相关核心知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的内涵 考查角度:
以“以法治国”为切入点考查 渗透文明史观,以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为切入点考查
考点一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真题研习
【真题1】 (2015·北京) 1521年,德国威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 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
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
)
真题研习 【题意分析】 本题考查宗教改革 【思考导引】 本题考查对图片的分析能力,左图基督给信徒洗脚,说明耶稣 基督的仁慈,右图,教皇高高在上,说明了教皇的权威,凌驾
于人民之上,也可以说是教皇对人民的统治。因而这道题反映
),每一个人对每一件事物都享有“自然权利”,但是这种自然权利会带来纷争,
[推荐学习]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8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教学案
![[推荐学习]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8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18ecfe33d4b14e852468b9.png)
专题08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1.通过分析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2.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实质。
3.加强纵比、横比。
如与中国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比较。
4.注意启蒙运动提倡的“天赋人权”、“自然平等”、“主权在民”、“社会契约”等原则有力地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对构建人文精神和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兴起、发展的脉络,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是其主要标志。
三大思想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思想家的主张、特点及影响是高考命题的主要知识点。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矛头指向、人文主义的体现、影响1、文艺复兴根本原因: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要求摧毁宗教神学压制人性的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
因为古代希腊和罗马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有优秀的人才结构,所以文艺复兴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形式表现出来。
同时资本主义力量还处在较弱小的成长发展阶段,难以直接面对影响力很强大的宗教神学。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矛头指向宗教神学世界观,批判宗教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否定神性至上,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鼓励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符合资产阶级追求财富、自由的精神。
文学三杰、艺术三杰的作品和莎士比亚的戏剧都体现这点。
3、过程和影响。
文艺复兴14、15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开展,后逐步扩展到西欧的国家,如法国、英国,出现了莎士比亚等著名的戏剧家。
它是欧洲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倡人性至上,否定神性至上,打破宗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符合了资本主义的需要,也推动了近代欧洲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追求现世幸福和冒险的精神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
高二历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学案一

高二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学案一一、读背知识点1.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智者学派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3.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5.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6.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
7.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8.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9.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泛滥,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0.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二、巩固训练1.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这表现出古希腊人( )A.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B.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C.对直接民主的狂热D.个人利益至上,忽视真理的存在2.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这一思想()①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②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③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人自身的理性判断④为政治改革找到了一个辩护的理由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3.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第3单元西方人文主义复习导学案

第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一、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2)知道薄加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3)简述孟德斯丘、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单元线索:人文精神的萌发、兴起发展和成熟弘扬。
三、重点难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内涵课前预习1、古希腊先哲的人文主义思想2、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贡献3、背诵文艺复兴的原因和影响?4、宗教改革:5、背诵宗教改革的原因及影响?7、背诵启蒙运动的原因和影响?课堂探究合作探究:1、西方的人文精神经历了起源(或萌芽或强调人的价值)、复兴(或发展或主张发展个性)、成熟(或明确或构建理想社会)的发展历程。
依据以下材料回答: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1)据材料一概括普罗塔哥拉的主要观点。
并指出它有何积极意义?材料二阿尔帕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但丁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彼特拉克说:“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
”皮阿《论人的尊严》中说“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也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时期核心思想所包含的内容。
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
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3)如何理解材料三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向解读】(1)文艺复兴;(2)宗教改革;(3)启蒙运动。
【命题热点突破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文艺复兴(1)背景①经济前提:意大利鼓励工商业发展,经济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
③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④社会现实:中世纪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实质:是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4)历程: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
(5)意义①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造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③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宗教改革(1)背景: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传播;“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导火索。
(2)标志: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3)主张:“因信称义”;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4)新兴教派: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
(5)性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或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6)意义①欧洲的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例1. (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答案】B【变式探究】(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
右侧绘画最早可能作于()A.古典时代B.中世纪前期C.文艺复兴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观察图片可知,画作重点凸显人的美,展示人的性格和个性,因此该绘画应是人文主义的代表画作。
在文艺复兴之前,绘画艺术大多都是描绘宗教人物的,只有在文艺复兴时期,画作才格外注重对人本身的描绘,所以排除A、B两项,启蒙运动强调的是理性,排除D项。
所以本题选择C项。
【变式探究】(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
由此可知,他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答案】D1.正确理解“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先定论”这四种主张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张,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
(1)“因行称义”是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
其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
(2)“因信称义”与“信仰得救”都是新教的主张。
是指人只要信仰上帝就成为了义人(即教徒),得到了救赎,不再需要交纳金钱和举行繁琐的仪式。
这些主张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3)“先定论”是在“因信称义”“信仰得救”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支持。
2.以不同史观认识人文主义(1)唯物史观:西方人文精神发展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变革结合起来,明确精神层面与经济、政治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2)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关注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政治变革之间的比较、联系,形成对欧洲文化、世界文化的整体性认识,如:①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如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②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3)革命史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没有否定宗教,也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他们只是批判了封建社会,主张把封建势力从宗教中驱赶出去,特别是力图通过宗教改革建立起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
【命题热点突破二】启蒙运动(1)时间、中心:17~18世纪、法国。
(2)指导思想:理性主义。
(3)斗争矛头: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4)内容: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
(5)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浪漫主义;百科全书派——科学、理性;康德——人权、自由、平等。
(7)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道路构建蓝图。
例2.(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
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A.伏尔泰B.狄德罗C.卢梭D.孟德斯鸠【答案】D【变式探究】(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48)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
《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
(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
(8分)【答案】(2)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倡导平等、自由,提倡天赋人权,倡导主权在民。
原因:中华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政治变革;政治变革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西方民主思想成为中国政治变革的理论武器。
【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小问对于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天赋人权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角度分析。
启蒙运动是近年高考的重点之一。
其题目集中于其背景、各思想家的思想内涵、运动的影响、对运动的评价及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比较。
1.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1)推动了革命运动的爆发启蒙思想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说明了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
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运动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
(2)对各国政体的影响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君主立宪制,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分权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
②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
③对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
2.西方人文精神在三大历史阶段的不同内涵(1)古希腊时期①智者学派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他们反对迷信,提倡怀疑,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成为人文主义的源头。
②苏格拉底更加注重人的伦理道德和知识,主张“认识你自己”,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①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②主要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崇尚理性和科学,反对封建宗教禁锢。
(3)启蒙运动时期①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启蒙思想家将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反对迷信,反对权威,尊重科学;猛烈批判封建的神权、王权和特权;提倡资本主义民主、平等、自由、博爱。
3.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重心(1)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2)文艺复兴→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3)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
(4)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高考真题解读】1.(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答案】B1.(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
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
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
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D2.(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可以看出,市民阶层的意志对教会的影响,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成长壮大,故答案为A项。
13世纪后半期,文艺复兴运动尚未开展,人文主义不可能得到广泛传播,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尊重市民意志不能反映教会权威的提高;新教理论的形成是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