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专科)参考复习题(问答题)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

问答题1.粮食价格提高对猪肉的供给曲线有何影响?猪肉价格提高对猪肉销售量和猪肉供给曲线是否会发生影响?答:粮食价格的提高将使猪肉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因为粮价提高将使猪的饲养成本上升,进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猪肉量随之减少。
猪肉价格提高将增加猪肉的销售量。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猪肉价格提高意味着增加猪肉这种商品的供应量将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因此生产和销售者提供更多的猪肉上市,这表现为猪肉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
但猪肉价格提高本身并不会对供给曲线的变动产生影响。
2.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为什么?(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4)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答:(1)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得人们普遍产生对食用此种蘑菇的恐惧心理,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2)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各个品种蘑菇属于互替商品,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实现替代。
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
(3)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4)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蘑菇的需求的话。
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
3.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3)生产x 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4)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答:(1)产品X的供给将增加。
因为产品X的生产技术重大革新将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X的数量较前有了增加,表现为其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9

试卷代号: 214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金融等专业西方经济学试题2009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1 分, 共10 分)1.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 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 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____________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3. 等产量线是一条向___________________倾斜的线, 其斜率为______________。
4. 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5.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____________失业, 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____________失业。
6. 边际进口倾向是指_______________增加在_______________增加中所占的比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l. 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 A )。
A. 必须作出选择B. 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不断下降C. 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D. 需要用政府计划来配置资源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 A )。
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难以确定3. 需求的变动引起: ( A )。
A.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B.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C. 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D. 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4.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 假设: (D )。
A. 消费者的嗜好和商品价格既定B. 消费者的嗜好和收入既定C.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D. 消费者的嗜好、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5. 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的值等于: ( B )。
A. 平均产量B. 边际产量C. 边际成本D. 平均成本6. 短期边际成本战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 (B )。
西方经济学复习问答题

1、用图形说明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答: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如图1所示,商品的价格从P1下降到P2,需求量从Q1增加到Q2,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D上从a点移动到b点。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如图2所示,在商品的价格不变(为P1)时,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从Q1增加到Q2,表现在图形上就是需求曲线从D1向右移动到D2。
2、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答:(1)均衡价格使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2)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价格下降;只有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并且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
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3、什么是供求定理?答:(1)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2)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3)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4)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4、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
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中小学教科书不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
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答:(1)餐饮业属于需求富有弹性(有替代品),中小学教科书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由教育部门指定,无替代品)。
(2)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降价可使总收益增加;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
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专科)笔试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解决的分别是(资源配置)、(资源利用)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3.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4.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5.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6.西方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7.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8.微观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9.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规范方法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
11.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1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13.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混合经济)。
14.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1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16.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17.在图形上,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18.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19.需求理论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个规律的根源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一、选择题(单选题)1.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对汉堡包的需求增加()。
A. 一场新的汉堡包热B. 人口减少了C. 作为互补品的炸薯条的价格上升了D. 消费者收入减少了2、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需求为()A.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C. 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3、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4、垂直的供给曲线表示()A. 在一固定的价格无限制地提供某种产品;B. 价格的变化对供给量没有影响,C. 价格与供给量成反方向变化;D. 该行业被垄断。
5、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该商品为( )A.低档商品;B.替代商品;C.互补商品D.一般商品6、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A.会使销售收益增加:B.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C.会使该商品销售收益下降;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7、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8.假定汉堡包与炸薯条之间的需求的交叉弹性为负值,那么()。
A. 汉堡包价格上升将引起炸薯条的均衡价格上升B. 汉堡包价格上升将引起炸薯条的均衡价格下降C. 汉堡包价格上升对炸薯条的均衡价格没有影响D. 汉堡包与炸薯条是替代品9、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零B、边际效用最大;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为正10.某人消费苹果与香蕉,而且处于消费者均衡。
最后一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10,最后一根香蕉的边际效用为5。
如果苹果的价格为0.5元,我们就可以知道,香蕉的价格应该是:()。
A. 0.10元B. 0.25元C. 0.50元D. 1.00元11.边际成本曲线(MC)()。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同名22846)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资源配置2、稀缺3、选择4、生产可能性曲线5、经济学6、微观经济学7、宏观经济学二、单项选择题1、投入一般又被称为()A、土地B、资本C、企业家才能D、资源2、看不见的手一般指()A、机会成本B、政府C、利润D、价格3、商品的价格一般()零A、大于B、大于或等于C、小于D、等于4、工资、租金、利息、利润被称为()的价格A、商品B、产品C、生产要素D、生产5、科学的方法能用于检验()经济学命题A、实证性B、规范性C、微观D、宏观6、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经济学A、小B、个量C、消费者 D10、政府的经济目标不包括()A、充分就业B、经济增长C、生活水平提高D、公平的收入分配三、多项选择题1、经济学研究如何利用经济资源生产人们需要的()。
A、思想B、货物C、劳务D、东西2、下面什么问题是所有经济必须解决的问题()。
A、如何生产B、生产什么C、为谁生产3、经济学上的假设一般分为( ABC)A、方法论上的假设B、技术假设C、行为假设D、目标假设5、经济学分为()A、微观经济学B、中观经济学C、宏观经济学D、国民经济学四、简答题1、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设条件?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三章弹性理论一、单选题1、在得出某人的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种外均保持常数?()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2、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种外均保持常量?()A 、技术水平 B、投入品价格 C、气候 D、该商品价格3、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价格上升B、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价格上升C、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价格下降D、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价格下降4、如果x与y商品是替代品,x价格下降,将使y()A、需求量增加 B 、需求增加C、需求量减少 D、需求减少5、如果x与y商品是互补品,x价格下降,将使y()A、需求量增加B、需求增加C、需求量减少D、需求减少6、如果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同时右移,则该商品()A、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上升B、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下降C、均衡产量减少,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化不一定D、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上升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化不一定7、如果人们对茶叶的偏好增强,则可预期()A、茶叶的需求增加B、茶叶的供给增加C、茶叶的供给与需求均增加D、茶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都增加8、如果气候变得更适宜生产某种商品,但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没有以前强烈了,则可预期该商品()A、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B、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C、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D、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9、随着人们对电脑的需求增加,根据供求原理,电脑的价格将上升,事实却是电脑的价格下降了,这说明()A、供求原理不成立B、这是供求原理的一个例外C、供求原理能够解释这一现象D、这与供求原理无关,完全是技术变革引起的10、冰棒的需求价格弹性()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11、垂直的需求曲线是()弹性A、完全有B、富有C、完全无12、水平的供给曲线是()弹性A、完全有B、富有C、完全无13、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另外一种商品需求上升,则两种商品之间是()关系。
专科西方经济学统设往届试题

专科《西方经济学》(统设)往届试题2010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2.一般用、两个标准来判断一个市场的集中程度。
3.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的曲线。
4.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
5.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变动。
6.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0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
7.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政策、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规范方法( )。
A.描述经济如何运行B.研究“是什么”的问题C.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D.预测行动结果2.在图形上,某种商品随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表现为( )A.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B.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需求曲线向左移动3.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 )的商品。
A.需求无弹性B.单位需求弹性C.需求富有弹性D.需求缺乏弹性4.如果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则消费可能线( )A.向右上方平行移动B.向左下方平行移动C.不发生变动D.向左下方非平行移动5.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如果平均成本上升,边际成本可能上升或下降B.在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C.如果边际成本上升,平均成本一定上升D.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6.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的市场是( )。
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市场7.一个行业只有少数几个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 )A.垄断竞争B.垄断C.寡头D.完全竞争8.如果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劳伦斯曲线将( )。
A.与横轴重合B.与45度线重合C.与纵轴重合D.是一条U型曲线9.国内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别是( )。
电大专科《西方经济学》四套-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替代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A)。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2.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做不到的是(D)。
A.通过降价鼓励消费者多消费B.通过提价鼓励生产者多生产C.传递市场供求信息D.实现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3.如果需求的弹性系数为1.5,价格下降时总收益将(A)。
A.增加B.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4.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
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D)。
A.60B.45C.150D.755.企业生产额外的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成本是(B)。
A.平均成本B.边际成本C.可变成本D.平均不变成本加平均可变成本6.下列哪一项是造成进入限制的自然原因(D)。
A.特许经营B.许可证制度C.专利D.资源控制7.在寡头市场上(B)。
A.只有一个企业B.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C.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但是没有一个企业大到要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D.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8.基尼系数可以根据劳伦斯曲线来计算,基尼系数的提高表示(A)。
A.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增加B.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减少C.劳伦斯曲线向45度线移动D.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没有改变9.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A)。
A.个人所得税B.间接税C.公司未分配利润D.折旧10.在经济学中,Mi是指(C)。
A.现金和一切形式的储蓄存款B.现金或通货C.现金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D.近似货币11.总需求曲线表明,随着物价水平的下降(A)。
A.实际GDP增加B.实际GDP减少C.名义GDP增加D.名义GDP减少12.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B)。
A.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B.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边际消费倾向小于0D.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13.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会导致(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问答题考点:微观经济学:1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2均衡价格的变动3边际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4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5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6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7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宏观经济学:8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9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的差别10如何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宏观经济11赤字财政政策12国际贸易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13总需求曲线的含义14总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15 IS-LM 的含义16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问答题参考练习题1-1 .汽车价格下降、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都会使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量增加。
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图形说明这三种因素引起的汽车购买量增加有什么不同。
(4+5+6=15)答(1)汽车价格下降引起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量增加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由a点移动到b点。
(2)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这种需求增加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即从D1移动到D2。
(3)本题作图如下。
1-2 .价格下降和收入增加都可以使彩电的市场销售量增加。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收入增加和价格下降引起的销售量增加有什么不同?(要求作图说明)答:(1)某种商品的销售量的变化可以有两种情况,即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这两者是不同的。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2)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起该商品需求量增加。
在图上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由a点移动到b点。
)(3)收入增加引起整个市场需求增加。
在图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D1移动到D2)。
(见图2)2-1现在许多企业都要成为“学习型企业”,这使市场上财经管理类图书走俏,分析这种变化对财经管理类图书市场的影响。
答:(1)需求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
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即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这种变化引起对这类图书的需求变化,但并不直接影响供给。
因此引起需求曲线变动,而供给曲线不变。
(3)这种变化引起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方平行移动。
(4)这种变化引起均衡价格(成交价)上升,均衡数量(成交量)增加,这个市场繁荣。
(5)作图如下。
2-2 .作图分析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
答:(1)需求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
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即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见左下图)(2)供给变动是指价格不变情况下,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变化所引起的变动。
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3.用供求图解释下面几种表述:⑴.寒流袭击了美国重要的柑桔产地弗罗里达,美国超市中桔子汁的价格上升。
答:寒流使柑桔减产导致桔子汁生产原料的供应减少,带来桔子汁产量下降供给减少,这是非价格因素引起的供给减少,使桔子汁的供给曲线向左方向移动。
如图所示:图中表明,桔子汁的供给曲线S 0向左方移动为S 1,而需求没变(即需求曲线D 0没变动),使供求均衡点E 0变为E 1,从而导致均衡价格由P 0上升为P 1,均衡数量Q 0减少为Q 1。
所以,超市中桔子汁的价格上升了。
⑵.当中东爆发战争时,汽油价格上升,而凯迪拉克二手车的价格下降。
答: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品,当中东爆发战争使汽油价格上升,就会使汽车的需求减少,引起汽车的需求曲线向左方向移动。
如图所示:图中表明,汽车的需求曲线D 0向左方向移动为D 1,而供给不变(即供给曲线S 0没变动),使供求均衡点E 0变为E 1,从而导致均衡价格由P 0下降为P 1,均衡数量由Q 0减少为Q 1。
所以,凯迪拉克二手车的价格下降。
⑶.当夏天市区天气变凉时,郊外避署山庄的客房价格下跌。
1 0 P P1 0 P P答:夏天市区天气变凉,会对郊外避署山庄的客房需求减少,使其需求曲线向左方向移动。
如图所示: 图中表明,避署山庄客房的需求曲线D 0向左方向移动为D 1,而供给不变(即供给曲线S 0没变动),使供求均衡点E 0变为E 1,从而导致均衡价格由P 0下降为P 1,均衡数量由Q 0减少为Q 1。
所以,避署山庄客房的价格下跌。
(这是微观经济学均衡价格决定应用的作图分析)3-1用基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答:(1)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2)基数效用论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3)在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用公式表示为:(a)(b)上述(a)式是限制条件,说明收入是既定的,购买X 与Y 物品的支出不能超过收入,也不能小于收入。
超过收入的购买是无法实现的,而小于收入的购买也达不到既定收入时的效用最大化。
(b )式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即所购买的X 与Y 物品带来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说,每1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X 商品,还是购买Y 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3-2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4-1 .作图说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答:(1)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1 0 P P(2)边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的关系:边际产量(MP)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AP)曲线的最高点。
相交前,MP>AP,平均产量(AP)递增;相交后,MP<AP,平均产量(AP)递减;相交时,MP=AP,平均产量(AP)最大。
4-2 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用图形说明如何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答:(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增加而后减少。
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2)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可以把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图分为三个区域。
Ⅰ区域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这一阶段,这时平均产量一直在增加,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Ⅱ区域是劳动量从A增加到B这一阶段,这时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
由于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总产量仍在增加。
Ⅲ区域是劳动量增加到B点以后,这时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绝对减少。
(3)劳动量的增加应在Ⅱ区域(A-B)为宜。
但在Ⅱ区域的哪一点上,就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
首先要考虑企业的目标,如果企业的目标是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增加到A点就可以了;如果企业的目标是使总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就可以增加到B点。
其次,如果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就必须结合成本与产品价格来分析4-3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答:(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当边际产量为正时,总产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4)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在使平均产量最大和总产量最大之间。
5-1.用图形说明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1)平均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
边际成本是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2)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一直递减。
(3)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一直递增。
(4)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最低。
5-2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1)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2)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企业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
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企业对利润的追求要受到市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实现无限大的利润。
这样,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企业要根据这一原则来确定自己的产量。
6-1.用图形分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1)假设在短期内整个行业供给小于需求。
此时价格高(图1中的P1),企业有超额利润(图1中的ABCP1);(2)在长期中,各个企业都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充分调整产量,也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
当供给小于需求,价格高时,企业会扩大生产或其他企业涌入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到P0,需求曲线移动为,这时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总收益与总成本均为),实现了长期均衡。
(3)作图。
同理可以假设在短期内整个行业供给大于需求。
此时价格低(图2中的P1),企业有亏损(图2中的ABCP1);在长期中,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时,企业会减少生产或退出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到P0,需求曲线移动为,这时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总收益与总成本均为),实现了长期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