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五)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汇总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汇总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汇总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二十七)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二十六)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二十五)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二十四)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二十三)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二十二)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二十一)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二十)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九)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八)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七)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六)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五)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四)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三)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二)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一)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九)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八)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七)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六)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五)
2010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四)
2010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之三
2010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之二
2010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之一。
作文能力提升系列资料2010

2009年陕西中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的生命经历完全是我们自己造就的,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我们的未来。
生活永不停滞,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生的、新鲜的。
我欣喜地发现: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
请以“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童年似水童年是一首诗,诗文镌刻在梦里。
回首童年,如品味一杯香茗,清香而甜美。
忆昔时,漫步扬柳下。
我的童年喜欢水,水便把它的一切柔情给了我。
已是黄昏,我静静地在河边,光着小脚丫与小河嬉戏,头上戴着柳帽与晚霞致意,与微风相伴。
周围静极了,偶尔看见几只归巢的鸟儿。
我又看看小河,它不知疲倦的流着,流着,我想它一定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吧!我的思绪随流水到天涯。
此时,我看见炊烟袅袅,哦,该回家了。
我捧一把河水润湿脸,走向家,走向黄昏……青春如梦步入五彩斑斓的青春时节,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与激动,毕竟这是人生的花季,来到这里,我种下一个个青春之梦。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把握好青春的每一步,我需要谨慎。
青春时节,我感受到了纯真友谊,体会到了师爱的珍重,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这颗心在这美好的花季得以放纵。
曾经想过有朝一日漫步在太空,让太空再多一声中国人的问候,曾经想当过一名科学家,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力量……一切都是我内心植下的梦种。
但我深知,青春之花需要知识来浇灌,青春之梦需要奋斗去铸就。
因此,我会跃马扬鞭,与青春结伴,走在寻梦的大道上……文学是风十六个岁月,文学见证了我的每一步。
当年我如“蓬头稚子学垂纶”般天真,时间流逝,还未觉“池塘春草阶前梧叶已秋声”,不觉间,我与文学已成挚友。
我钦佩李白他那“酒入愁肠,三分酿成了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豪情,让人折服;我追怀放翁,“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忧国情怀,让我咏叹;我追梦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让人看到自由的闲适;我月会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让人断肠。
春华秋实,望穿秋水,我曾拥有童年的柔和,我曾拥抱青春的美好,我曾领略文学的洒脱。
2010高考语文写作能力提升2.doc

2010届高考语文写作能力提升辅导引述材料最大的误区在于随意性,致使引述材料的文字缺乏向心力。
克服的方法:先定中心论点,后引述材料,剔除原材料中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做到要言不烦,中心明确。
引述材料过于繁冗,在文中占过大的比例,也是常见的毛病。
解决的办法是力求简洁,尽量少引述材料,把重点放在分析说理上。
作文强化训练:1、对此题审定主题的关键词是2、你欲拟制的标题是3、你在此标题下的精致化开头是:4、你想在构思的文中欲引用的素材是(简单列出数例如名句、名人等)达芬奇(公元1452—1519)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的画家。
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
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
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
老师见到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
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
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去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
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
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地训练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
后来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这是1980年高考作文的供料《画蛋》,要求考生据此写一篇读后感。
有位考生在文中这样引述材料——当达·芬奇投师于佛罗基奥时,佛罗基奥没有首先教他创作作品,却要他画蛋,这是佛与凡人不同之处。
十几天只是画蛋,达·芬奇自然是不耐烦了。
这时,那位名画家才告诉他画蛋的意义所在:他的目的是严格训练学生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描绘形象的能力。
这正是佛罗基奥的“有方”。
正是由于这有方,才使芬奇得以日后功成。
这位考生引述材料的篇幅不及供料的三分之一,应该说是相当简洁的了。
2010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共22页

2010 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9)话题作文发展等级之“丰富”解说示例及训练一、材料丰富【能力解说】是指内容丰富,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评价标准。
高考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内容单薄,内容单薄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缺少甚至没有积累。
这个积累应当包括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审美积累等多个方面。
平时积累多,考场上自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样,高考作文内容往往会呈现一种“丰富”的状态。
【策略解读】1.要确立正确的写作观。
中学阶段的写作往往是被动的过程,同学们必须按照一定的指令,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思考问题、感受生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同学们思想感情的自由发挥。
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高考题不可能等你来了真情实感才给你出,并且出的题目正好符合你此时此地的真情实感。
所以,同学们应该学会在特定的情境下,调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
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这样:我们平时忙于学习,很少有时间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回忆亲情,感受友谊,借作文之机,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认真地想一想那些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觉醒的生活片断,这本身就是提高我们生命质量的一个过程,我们要珍惜这一次一次的写作机会。
2.要重视平时的积累。
高考作文尽管范围很广,但从大处来说,无非是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自己与自然等几方面话题,如果在乎时阅读时就这些方面多思考,积累一些有用的材料,考场上就不愁没有东西写了。
平时可以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归纳知识材料,构筑自己的知识仓库。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加以积累,即“我与自我”、“我与他人”、“我与教育”、“我与哲学”、“我与历史”、“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宇宙”等。
3.要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最简单的,可以先从正面,再从反面;或先说必要性,再说可行性,最后说效果;还可以从结构、功能、过程的角度分层思考;还可以从个人、集体、社会这样的分层角度思考。
平时要练习自己多进行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的练习,扩展自己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写作ppt

二、作文四个要件追求
• • • • • • 1.思想情感——追求深刻; 2.内容材料——追求丰富; (以上两点为“神”方面) 3.体裁结构——追求新巧; 4.语言表达——追求有文采。 (以上两点为“形”方面)
三、作文六种主观表现
• • • • • • (1)性格上,表现个性气息。 (2)思想上,表现情理内涵。 (3)学识上,表现文化底蕴 (4)审美上,表现艺术品位 (5)阅历上,表现感染力量 (6)文字上,表现语言素养。
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写作
战略章
写作者应有写作的宏观认识、总 体驾驭,然后才有可能解除许多写作
上的困惑,解决许多写作上的难题。
•,培养作文素质 第04讲,掌握作文策略 第05讲,谨防作文误区
第01讲,认识作文特性
• 一、作文最能扬长避短 这是由作文的“综合性”决定的。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多方面“素养”、多方面 “能力”、多方面“学识”的一种巧妙的艺术的 “综合”。 几点结论 : • 1.提高作文水平须作“综合”的努力。 • 2.作文是需要许多“诗外功夫”的 • 3.写作活动是一种善于“调动”的艺术。 • 4.“作文知识”不是万能的 • 5.得力各异,扬长避短。
• 2、断一断
• 如题目“仰望”,可以形成很多判断: • 这是我的仰望;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人生不能没有仰 望;我在仰望中重拾信心;人靠仰望把情致铺展成悠远 的闲云 • 以某个概念作为话题中心或写作中心,是开放性作文命 题的惯常之举;遇到概念型题目,若能将概念变成判断, 即以一句简明、深刻、概括性的话语表述概念的特性、 作用等,就可从小处、实处打开我们的思路,进而大题 小作或虚题实作。 • 写议论文——这些经过提炼的判断语句可以作为文章的 中心论点。 • 写记叙文——这些简明、深刻的判断语句可以作为统摄 全文材料的中心。 • 这些判断语句极能促成“大题”的“小作”。
2010届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共24页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6)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所谓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审题的几个方面1、审文体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抑或夹叙夹议类散文?或者其它?2、审范围时间限制、人物限制、事件限制、空间限制、主体限制;功能、构造、使用方法的限制,等等3、审内容从哪些方面写什么内容4、审关系根据概念之间或偏正、或并列、或因果、或递进、或包容等关系,以便确立文章的重点和内容的逻辑关系。
5、审写法注意题干中“联系实际”、“运用比喻”、“展开想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改写”、“续写”等提示语。
确定相应的写法。
6、审人称什么人称,是单数还是复数,等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1、查原因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
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
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
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2、明关系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
信只有三个字——“爸:钱。
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
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儿子与父亲之间是一种不正当的关系,作为他的同学给他写信,要劝导、教育他懂得孝敬父母。
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的矛盾关系,不要在“花销紧”要节约方面大做文章。
3、抓关键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其人自护所短”便是关键句,这一关键句意在告诉人们“自护所短”是要不得的,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得出结论:不可自护所短。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
商鞅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祖宗之法不可变” 这宗法的圆,大胆进行改革,强盛了一个秦国。 • 布鲁诺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教会的地心学 说”这个宗教的圆,大胆地提出了日心学说。使世 人开始对宇宙有科学的认识。对宗教产生了怀疑。 • 李四光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地质学的权威 定论”这个学术的圈。大胆去探索,提出了“新华 夏构造体系”并亲自组织队伍,在松辽平原和华北 平原开展石油普查,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相继发 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彻底地粉碎 了西方得出的中国无油贫油学说。 • 袁隆平是……
飘逸的诗仙李太白,中国文坛上的一颗明珠。李白误入官场,本以为做官 可以报国,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却不知官场险恶。纵然他可以让力士脱靴,让 贵妃研墨,但他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空有一腔热血无处挥洒。官场的污浊使他 内心痛苦,使他迷失方向。于是他作出一个重大的选择,选择离开京城,选择退 出官场的纷争。于是他吟诵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离 开了这个让他痛苦的是非之地,寄情于山水,泼洒着诗文。他与杜甫同游,饮酒 赋诗,畅快淋漓,快意人生。李白选择了离开官场,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因此,他才留下豪迈的诗篇,名垂青史。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居里夫人的丈夫法国物理学家彼埃尔•居 里,在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中不幸丧生,这沉 重的打击,使得她深陷于丧夫的痛苦之中。但 居里夫人却仍以惊人的毅力继续科学研究,在 1911年第二次荣获了诺贝尔奖,创造出了科 学史上的奇迹。假如居里夫人没有坚韧的毅力, 她又如何能够走出悲痛,不断攀跃科学的高峰 呢?所以,人贵有毅力。
•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五)作文高分策略语文学科的作文,分值是60,在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决定着考生的命运。
高考作文有着许多特殊性,不能等同于平时写作。
高考作文是限时作文,时间短,且教师阅卷的时间更短,因此,要注意一些应试技巧,才能得到较高分数。
高考作文怎样争高分呢?笔者认为,要注重以下七个方面:一、结构模式要“简”。
高考作文先要整体构思。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主体展开,材料选取等,在动笔前要通盘考虑。
只有自己想清楚了,才能写清楚;自己写清楚了,阅卷老师才能看清楚;阅卷老师看清楚了,给分才能给清楚。
笔者认为,考场作文的结构应该简明,因为教师阅卷时,每篇作文平均阅读的时间仅为一分钟。
因此,一篇应试的议论文最好只包括三大部分,五到八段文字:第一部分,简要提引原材料,在这个基础之上引出自己的感悟,作为中心观点,这个观点要明明白白,旗帜鲜明;第二部分,分三至五段,前两段(或三段)从古今中外不同角度各取一个例子,紧扣观点进行正面论证;后一段(或两段)可从反面选取事例与前文进行对比论证;第三部分,对全文论述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给人以完整感。
这样结构文章既简明又严谨且不呆板,还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二、列提纲要“快”。
高考既考能力又考速度。
考场上列作文提纲,可先写出简单的结构模式,然后把可能能用上的词句和例子,如名言警句、古诗词、古今中外的事例(尤其是带有时代气息的当今事例),简省写出,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
写于卷面之前,可边浏览边修改,择优录用。
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一气呵成,避免文面多处涂改。
三、内容要“新”。
1、题目要新颖别致。
“题好文一半”,许多阅卷老师就是根据学生命的题目来判定他的审题能力和写作水平的。
因此,能拟一个独具特色的题目,就能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住老师的视线,分数自然偏高。
2、开头要新颖独特,结尾要深刻感人。
从题目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拿手的文体,精心打造开头和结尾,确保获得高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五)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五)5.联想有关的名言、警句、俗语、格言或诗句作为理论论据。
【训练示例】请为话题作文理想选择几个理论论据。
【答案示例】、只要一个人还有梦,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老。
〖美国〗巴里摩尔、我不缅怀过去的历史,而致力于未来的梦想。
〖美国〗杰弗逊、人类因梦想而永生;失去梦想,生与死无异。
〖美国〗詹姆斯·迪恩、理想如星辰,我们要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英国〗、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俄国〗托尔斯泰、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
〖拉丁美洲〗此外还有联想成语故事、联想诗句扩写为事例论据等方法,这在编写论据时再做介绍。
二、论据编写的一般方法(一)事实论据一般写法与记叙文写人记事有哪些不同点?编写事实论据,主要用叙述和议论文字。
论据的叙述方法与记叙文写人记事有些不同:叙述要素(议论性散文)描写及其目的作用议论及其目的作用(议论性散文)抒情及其目的作用字数控制记叙文一般需要六要素俱全。
特别是要详略得当地叙述全过程。
描写始终与叙述紧密结合。
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多种方法相结合,目的是为了表现事物特征和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环境,表现主题。
在记叙的基础上可以议论点题。
也可以通过人物语言间接议论点题,特别是故事和小说常常不直接议论,而以人物为传声筒议论是点睛之笔,少而精。
在记叙的基础上可以抒情以表达的爱憎之情。
抒情也可以与议论相结合。
800字的文章,最多记两件事情,一详一略。
详细的可以写500字左右。
若要写多件事情,则用总写——特写的方法,详细叙写一件事,总写概述多件事情。
若记一件事,则可以800字全部记叙事件,也可以有少量议论抒情。
论据的编写一般只须介绍人物、事件和结果。
时间和地点看情况而定。
过程中只介绍能够证明论点的,其余可以省略。
较少描写。
议论性散文的论据可以有一两句描写,目的为突出重点以论证论点;或者是增添文采,增加可读性。
在论据编写中,议论是不可缺少的。
议论的目的是分析事例,找出事件发展中的前因后果,挖掘蕴藏其中的道理,以证明论点的。
较少抒情。
议论性散文可以适当抒情,以表达的爱憎之情和鲜明的观点。
一般一个论据连同议论分析最多在300字左右,少则几十字一个略写的事例后加议论分析。
【训练示例】请将下面故事编写为事实论据,证明只有不为外物所动,专注目标,才能取得成功的论点。
不为外物所动那是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作桥。
山势的巍峨,涧水的轰鸣,越发烘托出桥的危险与简陋,经常有行者失足葬身涧底,尸骨难觅。
这天,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
铁索桥是必须攀附了,路已至此,决无退路。
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
盲人过桥了,聋人过桥了,一个耳聪目明的人过桥了,另一个则跌下铁索桥,丧了命。
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可以心平气和地攀索。
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
过桥的健全人说: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要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很多的时候,成功就像攀附铁索桥,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力量的薄弱,不是因为智商的低下,而是被周围的声势吓破了胆。
不为外物所动,专注你的目标,不论风动还是帘动,只要心不动,你就可能走向成功。
答:【答案示例】一行四人要攀附铁索桥,桥两岸是悬崖峭壁,桥下是万丈深涧。
他们抓住铁索,凌空行进。
结果一个盲人、一个聋人和一个健全人安全到达彼岸,还有一个健全人跌入深涧,葬身鱼腹。
为什么那个健全人却不如盲人和聋人?因为他被险恶的环境吓破了胆。
盲人不见山高桥险,聋人不闻山涧咆哮,他们都可以一心一意地走稳自己的路。
还是那个过了桥的健全人说得好: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要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很多的时候,在你的生活道路上,成功就像攀附铁索桥,只有你置险峰深涧和激流于度外,专心致志地走稳路,那么才能走出险境,走向成功。
【说明】原材料连同点明寓意共416字,改写后的论据连同议论分析事例共265字。
原材料在叙述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中,进行了较多的描写。
改写后的故事没有交代攀附铁索桥的起因,也不介绍经过,只是简介人物、事件和结果。
而后议论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来证明论点。
改写后的论据将环境描写改为八个字的叙述介绍,将盲人和聋人的语言描写改写为议论句来分析事件,但还留有健全人的话,因为这些语言描写能够形象生动地论证论点,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艰难险阻。
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原材料以叙述和描写为主,更具体、形象,并且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间接说明道理,而后议论点明故事的寓意;改写后的论据以叙述和议论为主,内容更概括、简要,直接议论来分析道理以证明论点。
(二)编写论据要注意什么?1.注意根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对事实材料作剪裁和详略取舍,使文章观点鲜明。
一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往往能反映多方面的问题,所以一例往往能够多用,但是在用同一事例论证不同的论点时,我们要对材料作不同的详略取舍,突出能够证明论点的部分,删去与论点无关的部分。
2.要善于分析事实论据,使之与观点结合得更紧密。
在叙述事实过程中和摆出事实之后要议论分析论据,归纳出与论点一致的道理。
如果缺少分析,就缺乏逻辑力量,成了堆砌材料。
议论分析要紧扣论点,切忌东拉西扯,不得要领。
【训练示例】下面两段话,哪一段更适用于说话的话题?为什么?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尚忧其民,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广寒士的呼声;自身被元人所缚,文天祥仍忧其国,高诵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篇;京官被君王贬谪,范仲淹却忧其君,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
他们忧国忧民之情令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折腰。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广寒士的心声共天地并存,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与日月争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和山川同在。
这些人话语的震撼力首先出自他们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源自他们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伟大人格。
因此人格有多高,说话就有多好。
要想说好话,就得修养品格。
答案提示:第一段的叙述,引用名言和划线的议论句,都强调和赞扬人物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
第二段叙述、引用名言和评论相结合,都突出了说好话的巨大作用以及说话的好坏与品格的高低有关。
因此,第二段话更适合于说话的话题。
3.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论证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在运用古代或外国的事例作为论据时,要注意分析论据材料对我们中国现实生活的借鉴作用。
或者在叙述古代和外国的事例后,要例举和分析现实中的某些情况,进行对比,指出问题所在。
【训练示例】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段后面的问题: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训练题:指出上面文段中属于古今事例对比论证的文句,并说明其中举例和议论的作用。
文段中举孔子拜师例子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提示】文段中把古之圣人从师求教与今之众人耻学於师对比。
有关议论是是故圣益圣,……其皆出於此乎?,举例和议论目的在于批评耻学於师的时弊,奉劝今人要拜师求学。
举孔子的古例,目的在于告诉当时的读书人应该学习孔子,不耻下问,以能者为师。
形成拜师求学之风。
4.要注意运用富有时代感的新鲜事例,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一篇800字以上文章的论据一般在两个以上,为使举例更具有广泛意义和现实意义,选择事例不要偏重古代。
当然,流传千古的名人事例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经久不衰的说服力,可以并且应该运用。
但适当选择今人的新鲜事例会产生更大的说服力。
因为正面事例,如已经评选几年的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例,还有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事例,会以其崇高的品德力量震撼人心,它雄辩地告诉人们,在信息时代和商品经济时代,传统美德不仅不会过时,而且需要大力弘扬,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
而那些反面事例,它产生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会以其惨痛的教训警示着处于相同背景中的人,如果重蹈覆辙,就将跌入错误甚至犯罪的万丈深渊里去。
5.举例要详略结合,两种论据交替使用,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事实胜于雄辩,因此论文一般都必须使用事实据论证。
为使举例丰富翔实,论证更具层次感,必须注意详略得当地运用论据,注意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交替使用。
如果一篇800字的文章分别用300多字叙述兼评论两个事例,那就显得比较单薄而缺少说服力,因为人们可能怀疑这两个例子是特殊的,不具备普遍意义。
但是限于篇幅,不可能再用300多字举例了。
因此我们可以较为详细的举两个事例,再概述几个简略的例子,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另外,理论论据往往言简意赅,富有哲理意义,因此可以与事实论据交替使用,使两种论据相得益彰。
而且,举例详略得当,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交替使用,还可以使文章富有变化而有可读性。
(三)编写论据和论证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证,论证和论据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我们这里将编写论据和如何论证这两个问题一起探讨。
1.运用课内人人熟知事例,是否让人感到没有新意?课内的例子都是典型的例子,而且都是大家印象较为深刻的例子,因此完全可以使用。
至于是否让人感到没有新意,这主要在于看你怎么编写和运用例子。
老例新用法。
课文中的例子,往往是用来表现一定的主题思想的。
但是除了课文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外,这个例子还可以反映其他问题。
如果你能够从这些老例子中,发掘出新的启迪意义,那么老例子就不老。
特别是名篇叙事作品,其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即使只是名篇选段,也能为人提供丰富的论据素材。
【训练示例】以下是从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内容中提取的观点,请仿造例题的做法,分别用该课的内容编写论据以支持各个观点,编写时注意语言简练。
例1.论点注重修养,造就成功人生。
论据:信陵君宴请宾客,亲迎侯生,久立闹市,执辔色恭,静候侯生,何等恭谦!何等修养!信陵君的恭谦和修养终于打动隐者侯生为其出谋献策,窃符救赵,永载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