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8《人之初》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8《人之初》课件

三字一顿,读出节奏和韵律。
rén zhī chū
人之初
rén zhī chū xìnɡ běn shàn
人 之 初,性 本 善,
xìnɡ xiānɡ jìn xí xiānɡ yuǎn
性 相 近,习 相 远。
ɡǒu bú jiào xìnɡ nǎi qiān
苟 不 教,性 乃 迁,
jiào zhī dào ɡuì yǐ zhuān
玉石
zì xí
自习
zhèng yì
正义
【点拨】 书写时注意:“之”的笔顺是点、横撇、捺,点居中,
横画不宜太长,捺画较平、舒展;“义”字先写点,再写撇, 最后写捺。
3. 【远 运】 ( 远 )方 ( 运 )动 ( 远 )处 【香 相】 清( 香 ) ( 相 )同 ( 相 )信 【近 进】 ( 近 )处 ( 进 )入 远( 近 )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办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 去教育孩子。
想一想:从第一小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一小节告诉我们,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 确,可以使我们成为有用之人。
合适,适宜
zǐ bù xué fēi suǒ yí
相信
zǒng zhī
总之
xué xí
学习
xiāng dāng
相当
yuǎn jìn
远近
bái yù
白玉
hěn jìn
很近
yù mǐ
zhī hòu
xí qì
玉米 之后 习气
jiǎng yì qi
xí xiāng yuǎn
讲义气 习相远
xí xìng
习性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 第8课 《人之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 第8课 《人之初》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
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课后作业
1. 读一读,记一记。
初始
初夏
天性 性格
善良 友善
专 专门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更多精彩视频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人 相
)( )(
之 近
)初,性( ),(
本 习
)善, )相(

)。
会认字
会写字
课堂练习题 二
1. 写出本课所学生字的一组反义词。


2. 比一比,再组词。 之( 总之 近( 近来 ) ) 远 ( 远看 义 ( 意义 ) 相( 相近 ) 习( 学习 ) 玉( 玉米 ) )
课堂练习题 二
1. 读一读,记一记。
课 文 第 2 小节
含义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 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 能有什么用呢?玉不雕刻打磨,就不会 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 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课堂练习题 一
1. 说一说“人不学,不知义”是什么意思。 人若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2. 我会说。 ( 性(
识 字
⑧ 人之初
课前准备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社会 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 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 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得了许 多礼仪知道,本课《人之初》 即选自《三字经》
走进课文 《人之初》
课 文 第 1 小节
含义
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善 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于成 长过程中,后天所处的环境和学习环境 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 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 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

识字8 人之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1.教师范读生字和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好节奏,读出韵味。

2.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字图片或场景布置等形式,创设古典文化氛围,有效激发学生识字学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知道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材;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教育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三字经》是经典国学读本。

同学们当中有谁读过《三字经》?你知道《三字经》里都讲了些什么故事吗?(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这些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三字经》里的智慧吧!(板书课题)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前鼻音“近”,后鼻音“性”和翘舌音“之、初、善、专”。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玉、器”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远、近、贵”等字时,可以通过学生集体表演的方法;学习“近”字时,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相、义”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示例:斥字少一点,行走在外面,关系很亲密,距离不算远。

(谜底:近)形近字对比示例:相—目(目光)—泪(眼泪)习—匀(均匀)—刀(刀刃)玉—王(国王)—主(主人)义—叉(叉子)—又(又香又甜)(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
(一)切入举偶 1、故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 们,大 家想不想认识他们呀?(播放课文录音故事) 2、谜语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看看你能猜到谜底 吗?"千 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板题)
(二)自读 1、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自由读课文。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 的地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强调标 出的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如:"躁、灾"是平舌音; "稼"是第四 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 懂的地 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2、 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变化"及"水的不同性格"。 3、组织学生分别戴上"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头饰,表演课 文内容。 适当加上运用和表情。
(七)练习作业
找找反义词。
黑(

)暴躁(
)灾难(

冷( 读读写写。
“云”是了不起的魔术师。看,它穿的衣服常常换来换去:有时穿白
衣服, 我们叫它们
, 有时它穿
2、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交流方法。(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组读书,边读边记"、"画表格填 写"、 "故事表演"、"绘画表现"等方法。)
(三)探究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及时关注 各组 学习情况,因材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地运用自主选择的阅读 方法,以 确保学习质量。
识字 8
一、教学目标: 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有主 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 1、2 难点:目标 1 教学课时:1 课时

第八课 识字8 人之初

第八课 识字8  人之初

chū
初次
jiào
教室
zhuān
专心
xìng
性格
qiān
迁移
yòu
幼小
shàn
善良
guì
昂贵

兵器

xiāng
缺乏 相同
jìn
近视

习惯
yuǎn
永远

玉米

义务
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句段详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注释:玉:美玉。琢:雕琢。器:指器物。义:义理、 道理。 翻译: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 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1.大家从每一句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的,但从小不好好教育, 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 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 在没有打磨雕琢之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 样,只有经过刻苦的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从“人之初,性本善” 讲到“人不 学,不知义” ,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 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应注重及时,并采用正 确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才。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时刻关注 对孩子的教育,专心致志,时刻不放松。

统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精美课件

统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精美课件

习相远
8 人之初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了解传统文化。(难点)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 长过程中,后天的环境不一样,性情就有了好与坏 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宜:应该。 琢:雕刻。 器:器物。
认读生字并口头扩词。
交流识字方法。
yòu


幼 玉器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联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理 解课文内容。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 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 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 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 不能成才。
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 完整。
(1)人__之__初,性本善,性__相__近____,___习_相__远____。
(2)__子__不__学__,非所宜,幼__不__学____,___老__何__为___?
yuè dú sān zì jīnɡ
wán chénɡ liàn xí
4.阅读《三字经》,完 成 练习。
全班齐背第1小节。
小 1.总结方法,分组学习。
组 学 学习第1小节时运用到的学习方法:

自由读文,圈出生字,读通读顺。
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朗读课文,读出节奏。
理解课文,熟读成诵。
分四个小组按步骤学习第2小节。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识字8 人之初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识字8  人之初

巩固复习 书写练习
“送信”游戏
之后 之间 初夏 初中 性格 个性 友善
善心 学习 习惯 教学 宝贵 专心 专业
复习生字
zhī
chū
之初

jiào
习教
你觉得这些字 可以怎么记呢?
xìng
shàn
性善
guì
zhuān
贵专
说说这2个字的结构、书写注意点。
jìn
yuǎn
先写里面的“斤” 和“元”,写在田字格 的中心偏右上,再写走 之,走之最后的平捺要 写得舒展,把里面的字 托住。
ɡuì
贵 宝贵
zhuān
专 专心 专门 专业
同桌合作 认读生字
之初性善 习教贵专
再次朗读 了解大意
读第一小节 想一想: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 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 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 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 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复习字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课时
之初性善
习教贵专
复习字词
之后 之间 初夏 初中 性格 个性 友善 善心 学习 习惯 教学 宝贵 专心 专业
自由朗读
wéi

要求:读正确、 读通顺,读出节奏。
zhuó

读好“不”的变调
多种形式背诵
识记生字
看卡片认读生字
初教义玉贵专 性善知幼器习
“幼不学” 是指什么?
幼儿 幼年 幼小……
你看见过用“玉”做的东西吗?
玉石 白玉
用刀将一块玉石雕刻加工成戒指等物品的过程就叫“琢”。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词语“人之初”的含义和来源。

2.能正确书写词语“人之初”。

3.能准确地读出词语“人之初”并能在句子中使用。

4.激发学生对自己的好奇心和对周围事物的探索继续。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人之初”的意义。

2.能正确书写和念出词语“人之初”。

三、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对词语“人之初”含义的理解和应用。

2.能在正确的情景下运用词语“人之初”。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

2.白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学生练习本。

4.图片或实物展示“人之初”的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播放与“人之初”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人之初”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词语。

第二步:学习1.引导学生读出“人之初”这个词语,解释其意义是指人类的开始或初始阶段。

2.教师通过示范书写“人之初”,让学生跟读。

3.让学生自己动手书写“人之初”并进行纠正。

第三步:运用1.培养学生对词语“人之初”的理解和表达,提问引导学生用“人之初”造句。

2.小组内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使用“人之初”造句的情境。

第四步:拓展1.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古诗词或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之初”这个词语的用法和涵义。

2.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阅读相关的书籍,加深对“人之初”的理解。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和书写词语“人之初”,并能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这个词语。

通过扩展阅读和讨论,深入了解“人之初”的意义与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练习本上关于“人之初”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要求学生在家里积极参与家长亲子阅读,找到更多相关词语或故事。

八、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在学习“人之初”过程中的表现,教师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鼓励学生多交流,提高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人之初”这个词语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