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围绕问题,通过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
巧问善导,启发思维——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逻辑性思维的培养

巧问善导,启发思维——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逻辑性思维的培养发布时间:2023-07-13T08:42:32.62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03期作者:王彦婷[导读] 英语学习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的获得,还要注重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313100摘要: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对语篇进行设计,从核心素养、文化意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渗透和培养。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语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合理设计语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其掌握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英语语篇逻辑思维思维能力英语学习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的获得,还要注重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载体。
语篇是表达意义、传递信息、展开对话和交际的载体。
作为一种交际活动,语篇能充分体现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特点,它既是“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综合,又是语篇学习中所涉及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和“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等多维知识技能在语篇中的综合体现。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去探索、去思考。
例如在教授PEP三年级上册中Unit 6“Happy brithday”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Happy Brithday”的视频,通过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播放视频的同时也可以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节日知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情境,如:“What is Happy Brithday?”“Happy Brithday”这个话题在国外比较受欢迎,因此教师可设计一个关于“Happy Brithday”的问题情境,通过设置悬念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是一些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
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英语。
通过模拟购物场景、餐厅点餐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2.强化语言输入:在课堂上,教师要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包括课文、图片、音频、视频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和句子的意义,并学会运用这些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游戏、竞赛、唱歌、跳舞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取与之相关的话题和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学习策略,例如词汇记忆方法、阅读技巧、听力训练方法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学习英语,提高学习效果。
5.多元评价: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表达、书面作业、演讲、展示等。
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6.与他学科的融合:英语教学应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例如与音乐、艺术、体育等学科结合,通过唱歌、绘画、舞蹈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英语,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记忆。
7.提倡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资源。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网上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8.鼓励批判思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辨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措施。
通过创设情境、强化语言输入、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策略、多元评价、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倡自主学习和鼓励批判思维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英语能力,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英语学习活动观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思考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46期总第642期英语学习活动观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思考摘 要:本文结合语篇教学案例,阐述了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即创设文本语境,激活思维;剖析文本细节,深化思维;关注文本留白,拓展思维。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拓展活动;思维品质作者简介:朱莉莉,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一、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
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丰富的图文语篇,这些语篇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思维品质。
但在其实际中,部分教师对于图文语篇的教学,仅仅只是集中在课文词汇和句子分析、段落划分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梳理上,对课文本身的内涵未作深刻的解读。
而教学活动也只是侧重于英语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等层面,没有进一步引领学生体会文章主题意义。
同时,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也甚少关注。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将结合笔者实际教学案例,深入讨论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具体策略。
二、创设文本语境,激活思维(一)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为激发学生的个性思考,教师可创设开放式问题,让学生从各个视角思索、表达,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进而发散学生的思路,并提高其思维品质。
教学活动大多都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对各个方面展开思索,根据有关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8“Happy New Year.”一课的教学为例。
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因为疏于观察、捕捉信息不准确或没有教师指导等因素被束缚,储备知识得不到激发,个性思想得不到表现。
因此,我们应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解读客观信息,学会表达不同的内容。
例谈高中英语学科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四种方法

教学创新【摘要】本文分析培养高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的重要性,提出发展高中生英语学科思维品质的策略:观察启发,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思维品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2-0119-0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高中英语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思维品质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其表现为:一是有不少学生未能较全面地看待问题,也不善于深入地分析问题;二是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三是词汇量较小和阅读面比较狭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弱。
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为了推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我国于2014年9月开始了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不再实行文理分科,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专长选择学科,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动,为学生创设了全面、多元和个性化发展的机会。
与此同时,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思维品质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时期,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其拓展思维,提升分析能力、逻辑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今后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新高考背景下培养高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的策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品质的提升。
一、观察启发,培养分析性思维分析性思维是通过观察语言和文化的各种现象,对错综复杂的信息进行分解、比较、识别、分析,从而获得正确认知的一种思维方式。
英语情境创设活动方案

英语情境创设活动方案引言英语语言环境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语感,创设逼真的英语情境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提出一些创新的英语情境创设活动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英语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I. 饭店角色扮演活动活动目标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真实的饭店用餐情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练习英语口语和沟通能力。
1.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服务员和客户的角色。
2.老师提供一份餐厅菜单,并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模拟点餐和服务的情景。
3.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先学生A扮演服务员,学生B扮演客户,然后互换角色。
4.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老师会提供一些常用英语口语表达,如问候客人、询问客人的喜好、推荐菜品、确认订单等。
5.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供反馈和建议。
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真实的英语口语情景,在模拟中学习和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此外,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团队合作和角色分工的理解和意识。
II. 超市购物情景活动活动目标通过模拟超市购物情景,帮助学生学习常用的购物英语和沟通能力。
活动流程1.学生分为买家和卖家两组,并在教室内布置一个小超市模型。
2.老师提供购物清单,买家组列出需要购买的物品,卖家组负责模拟店员角色,向买家提供帮助。
3.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买家询问商品位置、价格和其他相关信息,并向卖家提出问题。
4.老师定期组织反馈和讨论,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英语口语和交流能力。
活动效果通过超市购物情景活动,学生能够练习在真实情境中使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的能力。
这个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购物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并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和自信心。
III. 视听材料分组讨论活动活动目标通过观看和讨论英语视听材料,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和扩展词汇量。
活动流程1.将学生分为小组,并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观看和讨论英语视听材料的任务。
2.学生观看视听材料,例如英语新闻、电影、纪录片或其他有趣的视频片段。
“情境+问题+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情境+问题+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者:王秀荣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8年第12期【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品质”列为四种“核心素养”要素之一。
本文依据具体课例及相关专家论述,从实践层面探讨如何依托阅读语篇的情境设计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与活动,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境;问题;活动;思维能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1-0042-03【作者简介】王秀荣,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江苏苏州,215006)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努力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创设情境,设计了有效的教学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内化认知,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整合教材内容。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适当的取舍和调整:(1)将本单元Welcome to the unit的内容用来导入,学生熟悉这个话题,所以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信心参与本节课的学习活动;(2)将本单元Integrated skills 课时中的生活习惯调查表用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3)借助本单元Welcome to the unit以及Task的内容,帮助学生完成一篇演讲稿。
(二)主要教学过程Step 1:温故知新,创设情境(Warm-up)。
笔者首先与学生一起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就“绿色生活”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谈论环保这个话题,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接着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了解瑞士优美的自然风光,思考瑞士如何成功地进行环境保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然后呈现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和目的学习,心中有所准备,能够获得安全感。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研究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研究发布时间:2023-04-17T16:41:43.736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3月下作者:郑玲娇[导读]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已经成为英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过程中,让创建开放性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小题大做,提升学生的预测思维;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利用课后阅读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文章在综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郑玲娇泸县城北初级中学校四川泸州 646100【摘要】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已经成为英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过程中,让创建开放性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小题大做,提升学生的预测思维;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利用课后阅读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文章在综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培养策略;重要性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3)3-011-01从英语学科素质的角度来看,思维素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从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来看,重视培养初中学生的思想素质仍然是必要的前提。
它还可以通过培养中学生的思维素质来间接促进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深化他们的英语思维。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重要性阅读教学主要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活动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需要培养初中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语言活动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感受到信息传递的共享。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摘要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辩证思维的工具。
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而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英语教师应打破现有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并开展思辨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英语思维活动设计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
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应该以思维为基础,语言的使用可以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
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智能结构的核心,是人的内在语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以教材为依托,注重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常态化教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科综合素养。
那么,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促进他们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我在有效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方面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在新授课中,创设语境活跃学生英语思维积极的思考是基于强烈的兴趣和丰富的感情。
创造情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之一。
在新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和引入新课程的常用方法是:用文本插图吸引学生,提出问题;利用旧知识开发新知识,引进新课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图像、动画、英文歌曲和英文电影介绍新课程;选择擅长表演的学生,表演短剧演出新课程;通过讲故事和阅读英语诗歌读出新课程;通过作者介绍、作品介绍、语境介绍、风土人情介绍等方式推介新课程。
成功的导入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感知要学习的文本内容和语言结构。
绍新课程;选择擅长表演的学生,表演短剧演出新课程;通过讲故事和阅读英语诗歌读出新课程;通过作者介绍、作品介绍、语境介绍、风土人情介绍等方式推介新课程。
成功的导入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感知要学习的文本内容和语言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情境,围绕问题,通过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作者:蒋励来源:《新智慧·上旬刊》2018年第01期【摘要】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提上英语基础教育的日程,其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又是讨论的焦点和重点。
本文以一堂课的教学为例讨论怎么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英语思维品质转变教学方式放眼全球,各国的教育目标都正转向“核心素养时代”,即关注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国家教育部于2014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该《意见》颁布后,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
英语学科也不例外。
正在修订中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把“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列为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而要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王蔷教授认为应该转变教学方式。
她认为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可以从三个关键词入手,即“情境”“问题”与“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贴近他们生活经验的情境,要树立问题意识,在每节课的设计中都应思考基于本课主题内容学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培养起来的。
因此,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以活动串联学习内容,以活动驱动学习过程,以活动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探究。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中,语言能力是学科的基础,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
而其中发展学生多种思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发展思维、启迪智慧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价值。
一、在教学中关注情境创设、设计问题和活动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发展王蔷教授曾提出教师要力求教学设计的情境化、问题化和活动化。
如何创设情境围绕问题通过活动来设计一堂课呢?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课标必修2第一单元Using Language 读听说课为例,谈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中。
(一)教学内容分析该单元的“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部分包括读与听;说;读与写三个部分,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本文介绍第一课时,只做读与听;说两个部分。
通过阅读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琥珀屋的下落至今不明的事实。
对于这样一个艺术瑰宝,学生肯定很好奇它到底去了哪儿。
而本课的内容就是通过阅读和听来了解各方对琥珀屋的下落的陈述,最后通过讨论说出他们认为的最有可能的结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
经过一个学期的高中英语学习,初步具备了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依然有待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分析本课以“琥珀屋到底在哪儿”这个问题为依托,创设读听说的情境,通过阅读和听力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归纳回答出“什么是事实和观点及它们间的区别”并以此为出发点,谈论判断读到和听到的关于琥珀屋下落的内容是事实还是观点后给出“到底谁最可信”这个问题的个人结论。
通过这样一节课,达到的目标:1.知识与技能。
(1)阅读后了解事实与观点的区别并运用这种区别来判断所读材料是事实还是观点。
(2)听两段关于琥珀屋的叙述,概述地点经过等基本信息。
(3)练习怎么询问别人看法和表达自己意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听力活动,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全班汇报等活动,学会询问别人看法和表达自己意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体验小组合作带来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通过讨论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Step1:导入——创设情境教师:无人知道琥珀屋的下落,今天的任务就是试图探寻琥珀屋究竟在哪里。
紧接着创设了一个各位同学都非常熟悉的情境—柯南侦探小组。
T:After reading a passage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amber room,now we know the amber room is lost.Nobody knows exactly where the amber room is.So a famous detective is asked for help by the Russian government.Can you guess who the detective is?Ss:…T: He is Conan.Today,we will work together with him and his friends to look for the amber room.分析:教师通过挖掘课程内容,创设了一个与学习内容有关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
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这个情境的设置也激发出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Step 2:读听说——活动串联教师让学生扮演柯南小组成员,进行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通过扫读一个名叫Jan Hasek 的叙述,填出关于琥珀屋的下落的相关信息。
(见Table 1)二三任务都是通过听也给出相应的叙述者的描述的琥珀屋下落。
Task 4 Pair work— What is a fact or an opinion?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Read the passage in Ex.1 on page 5 of the textbook.After that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and then report your idea to the class.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会呈现一些常用的表达观点的句式,在给学生做一次示范后,学生参考提示内容进行讨论。
Task 5 Pair work —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three stories? Are they facts or opinions?分析:本环节是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
要完成任务1、2、3、4,学生需要对信息进行提取、概括、推理、批判等思维活动,可以说各个活动完成的过程就是训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任务5更需要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
总之该环节的各项活动设计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在训练语言技能的同时,对信息进行提取、概括和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
Step 3:讨论——问题升华在事实还是观点的讨论后,升华整节课内容的问题出现了:Which person gives the best evidence?全班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柯南小队的四个成员,进行终极大讨论。
讨论后每一组出一位代表来陈述他们的结论。
但是在讨论开展之前,教师还会引导学生给出一些判断的标准,例如陈述者说的应该是事实才可信,而且最可信的人应该是从说的话中没有利益可取的人等等。
分析:这个问题是整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全课的灵魂问题。
作为一个让学生“输出”的问题,之前的“输入”都是为这个问题服务的。
而要能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要运用之前操练的表达观点的句式,从而发展了语言知识和技能。
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但最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学生们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他们思维的综合性,广阔性,深刻性,灵动性,创新性都获得了新的发展。
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
一个好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五)设计小结本文这节课例主要是呈现了怎么围绕情境,活动和问题来组织一堂课。
这样的一堂课把学生被动的学变成了学生主动的思与学。
学习中以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阅读、听与语言表达等实践活动中,通过感知,获取,理解,比较,分析,创新等思维活动,建构知识。
在个体体验,合作探究等不同的学习形式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思维,培养了文化品格和学会了学习,促进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应注意的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可借鉴一下几点。
(一)依托课堂,开展互动,活跃思维高中的学习压力大,课程进度快。
学生不再如孩童般天真,也不如初中生般参与热情高。
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设计教学,达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双赢”。
课堂上多做猜测词意、遣词造句、单句改错、复述课文、指导性写作等练习,养成学生驾驭英语的思维品质。
(二)依赖课本,启发思考,拓展思维教师应尽量利用教材的内容来拓展思维空间。
例如运用“头脑风暴”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
例如,人教版模块2第二单元的话题是The Olympic Games,讨论话题可以让学生讨论Why do many countries want to host the Olympic Games while others do not?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不仅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还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奥林匹克运动会。
(三)依据课标,开拓视野,求源思维学生的思维缘何而来?既来源于课堂所听所读所学,也来源于课外接触的各种报刊杂志等等。
在教学时适时引入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既拓展了视野,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从而促进思维品质的培养。
三、结语总之,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角度出发,积极改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自主学习,形成英语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1]王蔷.促进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关键词:“情境”“问题”与“活动”[J].基础教育课程,2016(3).[2]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2015(16).[3]张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教师,2016(16).[4]吴彦.思维品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养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