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合集下载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雷雨天气,为何总是先看到闪电, 才听到雷声?
四、声音传播有多快 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表示,声音传播 的距离和传播所用时间之比叫声速。
声速= 单位 路程
时间
米(m) s 公式 v = t 秒(s)
米/秒 m/s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里,传播快慢一样吗?
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有: 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2、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 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 3、在同一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也越大。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思考:28页第二段
____ (e)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28页信息浏览 什么叫骨传导?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
三、
六、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遇 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 声音叫做回声
如果原声与回声时间间隔小于 0.1秒,不能区别原声和回声, 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加强原 声.
知识辨析:
例:对着高墙说话,声音会被高墙反射 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听到了回声.如 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慢0.1 s以上, 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别开,那么, 要听到回声,高墙距离喊话的人的最短 距离是多少m?(回声测距)
4、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 正前方峭壁0.45km处鸣喇叭, 经过2.5秒后,司机听到回声, 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思考: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又 会怎样?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发声(声音的产生)也停止 但声音并不消失 (声音向远处传播,如 回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因振动而 发声吗?(举例说明)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液体可以传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 作为传声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 它叫做声波.
课堂练习1:填空题

如图3-1-5所示,图 甲为人敲鼓,能发出 悦耳动听的鼓声,这 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_______产生的;图 振动 乙为抽去玻璃罩内的 空气,就听不到铃声, 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依靠______. 介质
本节知识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 物体发声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传 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 射回来的现象。 4、声速大小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 5、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在15 ℃时声音 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m/s。 6、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声波。
1.打雷下雨时,我们可以听到雷声, 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把它传递来呀? 2.我们谈话时,可以听到彼此的谈话 声,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呢?
空气可以传声
实验: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 放在玻璃罩内,逐渐 抽出其中的空气,注 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 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 注意声音的变化.
如果把空气全 部抽出呢?
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推理法)
解: V=340m/s t=1.0s 1 S= 2 V t 1 = 2 × 340m/s ×1.0s =170m 答:人与山峰相距170m
再 见
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 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 声音逐渐变大。
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
想想做做:
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个同学轻敲桌子 (不要是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 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有实验能得出 什么结论?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②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③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1)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2)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回声)。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2.声源:物理学中把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例题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

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答案】音叉振动幅度小;不能;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解析】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音叉振动幅度小;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变式1】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答案】A【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例题2】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铃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 真空 不能传声。 交谈,是因为_______
收 获
一、知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声速) 二、方法:(实验探究的方法、微小量 放大法、控制变量法) 三、能力:(提出问题、动手实验、分 析归纳得出结论) 四、科学探究必须实事求是。
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声音 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音在 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
空气中的声速 V声=340m/s
与声速大小有关的因素:
1、与介质种类有关 2、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3、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课堂练习
一、敲锣时,锣声是 锣面 的振动而产生的; 当用手按住锣面时,由于锣面的 振动 停止, 锣声也就消失了。
水可以传播 声音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猜想 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如果连空气播需要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是以什么 样的形式在介质中 传播的?
水波的形成与传播:
声音的传播:
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 波的形式传播的。
三、声速


木材可以传 实验的学生 播声音
花样游泳运动员,当她的耳朵在水中时还 是通过音乐的节奏,才能使自己的动作和其 他队员保持一致协调的。
二、声音的传播
发声体 声 带 发声体与听声者 间的物质 空 气 听声者 学 生 结 论
空气可以传播 声音
敲击桌面 的地方


实验的学生
木材可以传播 声音
扬声器

运动员
发声体 发声体与听声者 间的物质 听声者 结 论
声 带
空 气
学 生
空气可以传 播声音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1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知道声音能在介质中传播,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波动的形势传播。
2.难点:知道影响声速的因素,理解回声。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观察对比法
教具:
音叉、细线、乒乓球、铁架台
课时数:2课时
2.实验二:将一只钢制刻度尺握在手中,拨动钢尺,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再将钢制刻度尺咬在口中,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拨动钢尺,听钢尺发出的声音,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
3.动脑想一想:实验中两次的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传到耳朵的?我们平时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通过什么物质传到耳朵中的?
4.讨论:若没有了上述的这些物质,声音还能传到人得耳朵吗?
观察、思考
四、回声现象
1.什么是回声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2.为什么有时候能听到回声,有时候却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
学习、交流
五、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阅读教材“科学世界”部分,思考:
1.声音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2.什么叫骨传导?
学习、交流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六、教学反思
观察、
思考
观察、
思考、
实验三:将一只手机调到振动加铃声,用细线悬挂在,拨打手机,观察并听手机发出的声音;再将真空罩中的空气抽去,再次拨打手机,观察并听手机发出的声音,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
5.结论: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真空________传声。(能、不能)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传播的。声音在介质中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声源
正在发声的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鸟叫声 鸟的鸣膜振动发声
固体
波涛声 海水拍打振动产生的
液体
打雷声 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爆鸣
气体
《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 “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什么 空气,马的声带,河水。
声音
原因
声源
风声 马叫声
咆哮
空气振动产生 声带振动产生 水流振动产生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波涛声
鸟叫声
打雷声
一、声音的产生
说话 说话停止
声带振动 振动停止
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橡皮筋振动 停止振动
发出声音 发声停止
橡皮筋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是不是所有的声 音都是由物体振 动产生的呢?
实验1:
敲音叉发出声音ຫໍສະໝຸດ 空气 马的声带河水
二、声音的传播
真空能不能传声?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
实验2:
实验结论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
谢谢观看
THANK YOU
音叉是否在振动?
正在发声的音叉,它是在振动的。
实验结物论理1学:研究方法:
声音转是换由法物体振把换动成不产易容生观易的察观的察现的象现,象转。
振动放停大止法,那么将以发微便声小于也的观会变察立化和即放研停大究止呈。现
声音并不会立即消失 已经传播出去的声音,还
是会继续传播
小球被多次弹开
水花四溅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
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
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
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 ( C )
A.半导体网
B.磁性物质网
C.真空网
D.金属物质网
将正在播放音乐的收音机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罩内, 这时几乎听不到音乐声,这主要是因为 ( B ) A.收音机的喇叭不振动了 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声音被玻璃隔绝了 D.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
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A )
A 减弱声波反射
B 增强声波反射
C 增强声音响度
D 仅仅是为了装饰
关于声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B ] A.凡是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 B.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C.传递声音的物质也是声源 D.声波就是声源
当你在旷野里大声唱歌时,不如在房间里大声唱 歌听起来响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旷野里空气稀薄 B.在房间里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C.房间里空气不流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思考2:声音又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听远处驶来的列车声
“土电话” 传声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小结
1.声是靠介质传播的。 2.声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声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敲鼓声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 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
间的波动(波)向远处传播。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C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听小骨
大脑
2.如果只是传导障碍,如鼓膜、听小骨、半规管、耳蜗等损坏(非听觉神经和大脑损坏),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产生的信号传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到声音,这种感知声音的方式我们叫做 .这说明利用的是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能传声。
骨传导
固体
D
能听到三次声音,依次是通过铁管、水、空气传来的。
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之中,每天听老师讲课获取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新闻了解天下大事,听音乐陶冶情操。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又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学习内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阅读课本P27至P29内容,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
【自学检测】 1.声音是由物体的 _产生的,_ 停止, 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他大约在2秒后能听到我的喊声,我还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老师在我发声后约0.02秒能听到我的讲话声,如果能听到回声应在0.04秒后听到.但实际上我听不到.
3.如果你发声后2秒听到回声,那么你距障碍物多远?请你再想想可以利用回声做什么? 4.利用回声还可以测海底深度,判断海中物体的存在.请你们想一想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要测出什么?然后怎样计算?之后完成P31第5题。 5.利用回声能测地月之间的距离吗?
振动
振动
发声
介质
真空
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弹起乒乓球,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了
振动
介质
不能

结论: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 ,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 或 ;真空 传声。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播的。

液体
障碍物距我约340米.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着算一算,障碍物至少和声源相距多 少m,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
声源 注:所以发声体必须距离障碍物 17m以上;
思考题: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判 断海中物体的存在,请想一想利用回声测海 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然后怎样计算?
答: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从发出声 音到接收回声所用的时间t。海深S的计算 公式为
t 1 S v vt 2 2
人耳如何接收声音
声源
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像 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
课堂达标
1、常言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空气 、 其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_____ 水滴 、人的声带 振动产生的声音,这些 ______
空气 传播的 声音 又是通过_____
我们敲击音叉使其发声,用一 个乒乓球去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进 行观察;再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3、典型发生体:
小常识:
①蜜蜂蟋蟀如何发声的: 蜜蜂:翅膀振动发声。 蟋蟀:翅膀振动发出声。 ②乐器(二胡笛子)发声:
三、声音的传播速度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叫声速。
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固体、气体、 液体中传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 快,哪种又最慢呢?
思考: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水管的一端, 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击一下管子,你认为 甲同学可能会听到几次敲击声,为什么?
四、回声
1、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又返回来 的一种现象。 2、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2.在下列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C )
A.水
B.真空
C.铁
D.空气
3.在一根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 一端能够听到几次声音( C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4、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 施,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C )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救
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楼板,向营救人员求救
二胡:靠弓与弦之间的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声。
笛子:靠管内的空气振动而发声。
二、声音的传播
实验二:
课本P28.图2.1-5演示实验 进过分析论证,试验说明: 空气 中传播,但 声音可以在 ______ 真空 中传播 不能在_______
你能否找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例子?
通过我们亲身的感受,可以知道:
可以 (可以/不可以)在固体 声音_____ 中传播.
人教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二章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你听过青蛙和蚊子的声音吗?
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
1. 纸张 抖动
2. 直尺
3. 自己
伸出桌面少许,拨动
说话发声
感受共同特征:
1.纸张发声时在振动;
2.直尺发声时在振动;
3.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作出猜想: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实验一:
D.见缝救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6、 把恰好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出到 回收回来,共经过2.5s ,求海的深度。设海水 中的声速约为1500m/s。 解:v =1500m/s
2.5s =1.25s t= 2
s=v t
= 1500m/s×1.25s =1875m 答:海的深度是1875m。
7、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m/s的 速度匀速行驶,在汽车的前方有一座峭 壁,司机鸣笛后8s听到由峭壁反射回来 的回声,求司机鸣笛时汽车与峭壁之间 的距离;
补充: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峭壁之间
的距离;
可以 (可以/不可以)在液体中 声音_____ 传播.
你能否找到其他可以在固体液体传播的例子?
小结: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
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 体; 2、真空中不能传声。
思考: 2005年3月,某地小报上报道“一 宇航员在太空中远远的看到星体爆 炸,感到其声震耳欲聋”。这篇报 道真实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