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色谱思考题

合集下载

江苏大学_色谱分析法

江苏大学_色谱分析法

色谱习题解答P362-3633.在某气相色谱柱上组分A 流出需15.0 min ,组分B 流出需25.0 min ,而不溶于固定相的物质C 流出需2.0 min ,问:(1)B 组分相对于A 的相对保留时间是多少? (2)A 组分相对于B 的相对保留时间是多少? (3)组分A 在柱中的容量因子是多少?(4)组分B 流出柱子需25.0 min ,那么,B 分子通过固定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解:由题可知t A = 15.0 min, t B = 25.0 min, t 0 = t C = 2.0 min t A ΄= t A - t 0 = 13.0 min, t B ΄ = t B - t 0 =23.0 min1) B 组分相对于A 的相对保留时间为γB, A = t B ΄/ t A ΄ = 23.0/13.0 = 1.77 2) A 组分相对于B 的相对保留时间为γA, B = t A ΄/ t B ΄ = 13.0/23.0 = 0.57 3) 组分A 在柱中的容量因子 k = t A ΄/ t 0 = 13.0/2.0 = 6.54) 组分B 流出柱子需25.0min ,那么,B 分子通过固定相的平均时间为25.0-2.0=23.0 min.6.在某色谱分析中得到下列数据:保留时间(t R )为5.0 min 。

死时间(t M )为1.0 min ,液相体积(V s )为2.0 mL ,柱出口载气体积流量(F 0)为50 mL •min -1 ,试计算: (1)分配比k ; (2)死体积Vm ; (3)分配系数 K ; (4)保留时间V R解: 由题知 t R = 5.0 min, t M = 1.0 min, V s =2.0 mL, F 0=50 mL·min -1(1) 分配比k= t R '/ t M = (t R - t M )/ t M = (5.0-1.0)/1.0 = 4 (2) 死体积Vm= F 0• t M = 50 mL(3) 分配系数 K =k•(V m /V s ) = 4×(50/2)=100 (4) 保留体积 V R = F 0• t R = 250 mL7.某色谱峰峰底宽为50 s ,它的保留时间为50 min ,在此情况下,该柱子有多少块理论塔板?解:由题知 Y t = 50s, t R =50 min=3000s, 则该柱子的理论塔板数为 n=16×(t R / Y t )2=16×(3000/50)2=57600块12.已知2112)(2Y Y t t Rs R R +-=,设相邻两峰的峰底宽度相等,证明22114k k n Rs +•-•=αα证明:如Y1=Y2即得证。

色谱分离技术实验思考题及实验指导

色谱分离技术实验思考题及实验指导

附件3-5色谱分离技术的演变和发展(张卫*****************.cn)一、本探究实验需要讨论的问题:A组:(1) 什么是色谱分离技术?它经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2) 简要说明色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 柱色谱的色谱柱如何进行填充?填充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 简述柱色谱常用的洗脱剂及其洗脱能力的次序,如何选择合适的洗脱剂?采用柱色谱分离甲基橙和次甲基蓝混合染料时,为什么先用95%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再用去离子水做洗脱剂进行洗脱,如果两者换一下次序是否可以?为什么?(5) 设计实验:利用纸层析法进行植物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任意采集叶片、果皮等有色植物适量,经过烘干、研磨、溶剂浸提、离心分离、点样、展开等操作,提取与分离植物色素。

设计要求:通过文献查阅,判断所选的植物色素样本所含的色素种类有哪些?可以选取哪些合适的提取和分离色素的有机溶剂?如何分离各种不同的色素?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给出所用的试剂及仪器。

拟提供的试剂与仪器:石油醚、丙酮、乙醇、碳酸钙、烘箱、纸层析滤纸、表面皿、培养皿、研钵、离心机等;B组:(6) 常用的色谱分析方法有哪些?分别有怎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7) 薄层色谱中,最常用的固定相(吸附剂)有哪些?其颗粒的大小对于分离效果有何影响?影响固定相活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 薄层色谱的分离效果的评价指标是什么?如何进行计算?若化合物本身无色,薄层色谱的色谱图中组分迁移产生的展开斑点位置如何确定?试举例说明两种常用的确定方法。

(9) 采用薄层色谱分离顺式偶氮苯和反式偶氮苯的混合物时,若分别采用20:1环己烷-乙酸乙酯和10:1环己烷-乙酸乙酯作为展开剂,展开效果有何不同?为什么?(10) 设计实验:利用纸层析法进行植物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任意采集叶片、果皮等有色植物适量,经过烘干、研磨、溶剂浸提、离心分离、点样、展开等操作,提取与分离植物色素。

色谱考试习题及答案1教学内容

色谱考试习题及答案1教学内容

色谱考试习题及答案1色谱思考题与习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在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 )A 保留时间B 调整保留值C 峰面积D 半峰宽2.塔板理论不能用于 ( )A 塔板数计算B 塔板高度计算C 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D 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3.在气-固色谱分析中, 色谱柱内装入的固定相为 ( )A 一般固体物质B 载体C 载体+固定液D 固体吸附剂4.当载气线速越小,范式方程中,分子扩散项B越大,所以应选下列气体中哪一种作载气最有利? ( )A H2B HeC ArD N25.试指出下述说法中, 哪一种是错误的? ( )A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B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C 色谱图上峰的个数一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D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6.为测定某组分的保留指数,气相色谱法一般采取的基准物是: ( ) A 苯 B 正庚烷 C 正构烷烃 D 正丁烷和丁二烯7.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A N2B H2C O2D He8.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 固定液是气相色谱法固定相B N2、H2等是气相色谱流动相C 气相色谱法主要用来分离沸点低,热稳定性好的物质D 气相色谱法是一个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的分析方法9.在气-液色谱法中, 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 ( )A 溶解能力小 B吸附能力小C 溶解能力大D 吸附能力大10.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指出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最佳流速时,塔板高度最小B 最佳流速时,塔板高度最大C 最佳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小D 最佳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大11、在气相色谱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 组分与载气B 组分与固定相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C 组分与组分D 载气与固定相12、恒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A 分离度B 容量因子C 塔板数D 分配系数13、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中,如果采用热导池检测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为基准?A 苯B 正己烷C 正庚烷D 丙烷14、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中,如果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为基准?A 苯B 正己烷C 正庚烷D 丙烷15、用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A 外标法B 内标法C 内加法D 归一化法二、填空题1.按流动相的物态可将色谱法分为和。

色谱分析法一部分思考题

色谱分析法一部分思考题

色谱分析法一部分思考题1. 假如一个溶质的分配比为0.2,则它在色谱柱的流动想中的百分率是多少?2. 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决定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A.保留值B. 扩散速度C.分配比D. 理论塔板数3. 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主要影响A.涡流扩散相B. 分子扩散C.气相传质阻力D. 液相传质阻力4. 若在1m长的色谱柱上测得分离度为0.68,要使它完全分离,则柱长至少应为多少米?5. 在2m长的色谱柱上,测得某组分保留时间(tR)6.6min,峰底宽(Y)0.5min,死时间(tm)1.2min,柱出口用皂膜流量计测得载气体积流速(Fc)40ml/min,固定相(Vs)2.1mL,求:(提示:流动相体积,即为死体积)(1)分配容量k(2)死体积Vm(3)调整保留时间(4)分配系数(5)有效塔板数neff(6)有效塔板高度Heff6. 已知组分A和B的分配系数分别为8.8和10,当它们通过相比β=90的填充时,能否达到基本分离(提示:基本分离Rs=1)7. 某一色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大,塔板高度H很小,但实际上分离效果却很差,试分析原因。

8. 根据Van Deemter方程,推导出A、B、C常数表示的最佳线速uopt和最小板高Hmin。

9.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了测定下面组分,宜选用哪种检测器?为什么?(1)蔬菜中含氯农药残留量;(2)测定有机溶剂中微量水(3)痕量苯和二甲苯的异构体;(4)啤酒中微量硫化物10.气相色谱测定样品中乙酸乙酯,丙酸甲酯,正丁酸甲酯的色谱数据见下表,死时间为0.6min。

(1) 计算每种组分的含量。

(2) 根据碳数规律,预测正戊酸甲酯的保留时间。

选择题1.在以下因素中,属热力学因素的是A.分配系数;B. 扩散速度;C.柱长;D.理论塔板数。

2.理论塔板数反映了A.分离度;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3.欲使色谱峰宽减小,可以采取A.降低柱温;B.减少固定液含量;C.增加柱长;D.增加载体粒度。

色谱考试习题及答案

色谱考试习题及答案

色谱思考题与习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在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 )A 保留时间B 调整保留值C 峰面积D 半峰宽2.塔板理论不能用于 ( )A 塔板数计算B 塔板高度计算C 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D 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3.在气-固色谱分析中, 色谱柱内装入的固定相为 ( )A 一般固体物质B 载体C 载体+固定液D 固体吸附剂4.当载气线速越小,范式方程中,分子扩散项B越大,所以应选下列气体中哪一种作载气最有利? ( )A H2B HeC ArD N25.试指出下述说法中, 哪一种是错误的? ( )A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B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C 色谱图上峰的个数一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D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6.为测定某组分的保留指数,气相色谱法一般采取的基准物是: ( )A 苯B 正庚烷C 正构烷烃D 正丁烷和丁二烯7.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A N2B H2C O2D He8.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 固定液是气相色谱法固定相B N2、H2等是气相色谱流动相C 气相色谱法主要用来分离沸点低,热稳定性好的物质D 气相色谱法是一个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的分析方法9.在气-液色谱法中, 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 ( )A 溶解能力小 B吸附能力小C 溶解能力大D 吸附能力大10.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指出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最佳流速时,塔板高度最小B 最佳流速时,塔板高度最大C 最佳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小D 最佳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大11、在气相色谱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 组分与载气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组分D 载气与固定相12、恒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A 分离度B 容量因子C 塔板数D 分配系数13、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中,如果采用热导池检测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为基准?A 苯B 正己烷C 正庚烷D 丙烷14、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中,如果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为基准?A 苯B 正己烷C 正庚烷D 丙烷15、用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A 外标法B 内标法C 内加法D 归一化法二、填空题1.按流动相的物态可将色谱法分为和。

色谱考试习题及答案

色谱考试习题及答案

色谱思考题与习题班级学号一、选择题1.在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A 保留时间B 调整保留值C 峰面积D 半峰宽2.塔板理论不能用于( )A 塔板数计算B 塔板高度计算C 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D 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3.在气-固色谱分析中, 色谱柱内装入的固定相为( )A 一般固体物质B 载体C 载体+固定液D 固体吸附剂4.当载气线速越小,范式方程中,分子扩散项B越大,所以应选下列气体中哪一种作载气最有利?( )A H2B HeC ArD N25.试指出下述说法中, 哪一种是错误的? ( )A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B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C 色谱图上峰的个数一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D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6.为测定某组分的保留指数,气相色谱法一般采取的基准物是:( )A 苯B 正庚烷C 正构烷烃D 正丁烷和丁二烯7.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A N2B H2C O2D He8.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 固定液是气相色谱法固定相B N2、H2等是气相色谱流动相C 气相色谱法主要用来分离沸点低,热稳定性好的物质D 气相色谱法是一个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的分析方法9.在气-液色谱法中, 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 )A 溶解能力小B吸附能力小C 溶解能力大D 吸附能力大10.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指出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最佳流速时,塔板高度最小B 最佳流速时,塔板高度最大C 最佳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小D 最佳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大11、在气相色谱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 组分与载气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组分D 载气与固定相12、恒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A 分离度B 容量因子C 塔板数D 分配系数13、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中,如果采用热导池检测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为基准?A 苯B 正己烷C 正庚烷D 丙烷14、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中,如果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为基准?A 苯B 正己烷C 正庚烷D 丙烷15、用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A 外标法B 内标法C 内加法D 归一化法二、填空题1.按流动相的物态可将色谱法分为和。

色谱思考题(共10张PPT)

色谱思考题(共10张PPT)

(1)解蔬:菜中B含.热氯导农池药残检留测量器;
C示差折光检测器虽为通用型,但属液相色谱检测器,A、D两种检测器均为选择性检测器,根
据检测原理选B
8.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了测定下面组分,宜选用哪种检测器?为什么?
(1)蔬菜中含氯农药残留量; (2)测定有机溶剂中微量水 (3)痕量苯和二甲苯的异构体; (4)啤酒中微量硫化物
5.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为什么常用H2和He作载气而不常用氮气作载气?
根据热导池检测器的检测原理,载气与待测组分的导热系数相差愈大,则灵敏度愈高,一般组分的导
热系数都比较小,而氢气、氦气导热系数最大,0℃时,
,故选用热导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大的H2和He作载气,灵敏度比较高.另外载气热导系数大,在相同的桥电路电流下,热丝温度较低,桥电
流可以升高.如果用氮气作载气,除了由于氮和被测组分导热系数差别小(0℃时
)使热导
A柱的池折合检柱测长灵为敏30度00低0,以B柱外的,还折常合柱常长由也于为二30元00体0,系表导明热组分系在数两呈根非柱线内从性柱等入原口因到,出有口时都会经出过现300不00正个常载体的颗色粒谱,峰两如柱倒的柱峰效,相等。 解 时:间理后W论 计峰塔 算板 出等数 的.有n是效通塔过板保数留很值小来,计有算效的塔,板没高考度虑到很死大时,间因的而影实响际,分而离实能际力上很死差时。间tm对峰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当k≤3时,以导致扣除死
9.在某色谱柱上,柱温1000oC测的甲烷的保留时间为40s,正壬烷的保留时间为400s, 正癸烷的保留时间为580s,正壬烷与正癸烷的峰宽相同,均等于5.0mm,已知记录纸 速为5mm/min,求能与正壬烷达到基线分离(R=1.5)的组分的保留指数应为多少 ?

色谱法思考题与习题

色谱法思考题与习题

色谱法思考题与习题1.色谱分析法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类型?不动的一相,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携带样品流过固定相的流动体,称为流动相, 当流动相中样品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类型、强弱也有差异。

(2)按两相状态分类: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气相色谱(GC), 根据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还是固定液(附着在惰性载体上的一薄层有机化合物液体),又可分为气固色谱(GS C)和气液色谱(GLC).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液相色谱(LC).液相色谱亦可分为液固色谱(LSC)和液液色谱(LLC)。

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随着色谱工作的发展,通过化学反应将固定液键合到载体表面,这种化学键合固定相色谱又称化学键合相色谱(CBPC)。

按分离机理分类:利用组分在吸附剂(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强弱不同而得以分离的方法,称为吸附色谱法(AC)。

利用组分在固定液(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分配色谱法(DC)。

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固定相)上的亲和力大小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IEC)。

利用大小不同的分子在多孔固定相中的选择渗透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凝胶色谱法或尺寸排阻色谱法(EC)。

按固定相的外形分类:固定相装于柱内的色谱法,称为柱色谱。

固定相呈平板状的色谱法,称为平板色谱,它又可分为薄层色谱(TLC)和纸色谱(PC)。

2.绘一典型的色谱图,并标出进样点、t M、t R、t R’、h、w1/2、w、σ和基线.3.述塔板理论与速率理论的区别和联系.4.色谱流出曲线上通常可以获得那些信息?(l)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份的最少个数。

(2)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或位置),可以进行定性分析(3) 根据色谱峰下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4)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离子型化合物在反相色谱柱上不保留,改变流动相的 pH 值,抑制样品离子的电离,使其成为 电中性分子. 2.请设计出测定某一多糖样品的分子量分布或单糖组成的色谱分析方法(包括样品处理方法和色 谱条件)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汁的糖类组分含量 1) 、标准溶液系列配制 分别准确称取各种糖标准品 100mg 左右于 10ml 容量瓶中,用超纯水溶解定容摇匀后,即得 10mg/mL左右的标准溶液, 再以此逐级稀释成 8mg/mL, 6mg/mL, 4mg/mL, 2mg/mL, 的标准溶液系列,均经 0.45μm 微孔膜过滤,滤液供进样用。 2) 、样品处理 准确量取 3ml 果汁至 10ml 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 离心后取上清液在热水浴条件下 用氮气将乙醇吹去,再用水定容,并用 0.45um 有机相微孔膜过滤,滤液颜色若较深,再用 Sep-Pak C18 固相萃取小柱处理去除色素等杂质,处理后的样液上机测定。 3) 、上机测定 色谱柱: 流动相: 检测器灵酸敏度: 柱温: 流速: Sugarpak1,6.5mmid×300mm 纯水 4 85℃ 0.4ml/min 10μL 1mg/mL
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又称 C18. 典型的反相色谱柱,表面键和的基团为非极性羟基,适于分离弱极 性,中等极性,较强极性及可电离的酸碱性有机物。 1. 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其峰位置(即保留值)可用于 定性分析,峰高或峰面积可用于 定量分析, 峰宽可用于衡量 柱效能。 2. 根据 Van Deemter 方程,推导出以 A、B 和 C 常数表示的最佳流速是 B/C 的平方根。 3. 各个色谱峰的保留值,反映了各组分在两相间的 分配情况,它由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所控 制,各个色谱峰的半峰宽反映了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学 因素所控制。 4. 有效理论塔板数与理论塔板数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扣除了色谱柱中死时间的影响。 5. 涡流扩散项与填料粒度 及 填充均匀性 有关。 6. 气相色谱中的柱温是一个重要的操作变数,它直接影响分离效能 和分析速度。 7. 只有当柱前压与出口压力的比值( Pi Po )接近 1.5 时,流速分布才比较均匀,柱效也最高。 8. 在有关反相柱性能的资料中,常常看到“封端”或“封尾”一词,其含义是将残余硅羟基进行 硅烷化反应,以消除其对碱性物质的吸附作用 ,防止峰拖尾。 9. HPLC 的键合相有许多种,试写出其中四种: (1) 胺基 (2) 氰基 (3) 二醇基 (4) ODS(C18 柱) . :常 扩散 情况,它由色谱过程中的 动力
正相色谱、体积排阻色谱色谱柱主要有氨基柱和阳离子交换柱,流动相分别为乙腈/水和 3、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糖常使用 示差折光 检测器和
蒸发光散射
4、HPLC 分析肽分子量分布可使用的色谱柱为: 硅胶基质凝胶柱,如 TSKgel G2000SWXL , 流动相为:乙腈(或异丙醇及甲醇)/水/三氟乙酸(乙腈为 10~45%,三氟乙酸一般为 0.1%) , 检测波长为 220nm 。 1.在进行 HPLC 分析时,为防止分析柱污染,一般应采取哪些措施? 1) .加一个保护柱(预柱) ,其固定相性质应与分离柱一样或相近。 2) .样品要尽量净化,如沉淀蛋白,去除色素和无机盐等。 3). 样品分析结束后,应及时用适当溶剂清洗色谱柱 . 2.乙醇的沸点为 78.3℃,丁酮的沸点为 79.6℃,在气相色谱柱上是否一定是乙醇先出峰,丁酮后 出峰,为什么? 不一定.因为保留值除与样品组分的沸点有关外,还与样品及固定相的极性有关。乙醇( bp 78 ℃)和丁酮(bp 80℃)二个组分在非极性柱上,因为组分出峰的顺序由蒸汽压决定,沸点高的保 留时间长,所以乙醇先出峰,丁酮后出峰;在极性柱上,沸点和分之间作用力同时作用,在强极 性柱上分子间的作用力其主要作用,按极性大小出峰,乙醇的极性比丁酮大,所以丁酮先出峰, 乙醇后出峰。 3.何谓反相离子对色谱?影响其保留值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离子对试剂的链长和有机溶剂的比例 如何影响保留值? 反相离子对色谱:在反相色谱流动相内加入“离子对”试剂,与样品中可电离的组份形成“对 离子”(或叫“离子对”),在反相色谱柱上分离离子型化合物. 影响因素:1).介质:反相过程常用的的介质上以水为主体的缓冲溶液,其中 pH 值影响最大,PH 则更加阴离子的保留增加,阳离子则相反。另外,缓冲液中离子类型和浓度也是重要选择性参数。 2).对离子浓度:增加反离子的浓度可增加保留,但这种关系并非是线性的 3).有机改性剂:以水为主体的流动相中通常增加极性有机溶剂,如甲醇,乙 月青等做改进 剂,有机溶剂的加入改善了缔和分子在两相中的分配
注:N=5.54(
tR w h/2
)2=16(
tR w
)2
式中 Wh/2 和 W 分别为半高峰宽和峰底宽。 根据色谱柱长 L 和理论塔板数 N,可求出每个塔板高度 H: H=L/N 为了清除色谱柱中死体积对柱效的影响,人们常用有效理论塔板数 (Neff)表征色谱柱的实际柱 效: Neff=16(
t ′R2 V′ K k′ α= = R2 = 2 = 2 ′ ′ t ′R1 VR1 K1 k1
3. extra-column effect 柱外效应:即除柱内多种因素产生的色谱峰扩张外,其它产生峰扩张的因素之和:进样系统, 系统连接管,检测器及其它柱外因素引起的峰扩张。 4. gradient elution 在 HPLC 分析中,控制流动相组成或洗脱强度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以使极性差异较大的多 个组分均能分离,同时谱峰间隔较均匀,分析时间尽量短 .此洗脱方式即梯度洗脱. 5. HPSEC 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即以多孔性填料为固定相,依据样品组分分子体积大小的差别进行分离 的液相色谱方法。 6. ODS
10.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的离子源 (或离子化方式 )主要有大气压电喷雾电离和大气压化学电离 用的质量分析器有(1)四级杆 (2)离子阱 (3) 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仪.
进样体积:
1、色谱法分离原理是基于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分配系数 不同。气相色谱主要用于分析沸点较 的物质。 2、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模式主要有: 色谱 ;分析单糖或低聚糖主要采用 正相 , 反相 , 离子交换色谱 , 凝胶过滤 低 的物质,而高效液相色谱主要用于分析沸点较 高
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也称分配容量(partition capcity)或容量比(capcity ratio) ,用 k′ 表示。 其定义为:在平衡状态下,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量(质量或摩尔数)之比 . 2. relative retention
相对保留值(relative retention)也称分离因子(separation factor) (α)它是一定色谱条件下一种物 质与另一种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或调整保留体积之比。即
5、请简述检测果酒或黄酒中的中性酚和酸性酚的样品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 (选用什么色谱柱和流 动相及检测器?检测波长大致多少 nm)。 称取一定量的酚类物质,溶于少量水,在棕色容量瓶中定容至 10 mL,浓度分别为:儿茶素 52.0 mg/L,绿原酸 40.0 mg/L,咖啡酸 44.0 mg/L,表儿茶素 44.0 mg/L,香豆酸 60.0 mg/L,阿 魏酸 44.0 mg/L,摇匀,放入冰箱 4°C 避光储存备用。配制标准溶液时,采用逐级稀释法配成一 系列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 检测器。 取 25 mL 原料用 1 mol/L NaOH 溶液调 pH 值至 7.0,加入 25 mL 乙酸乙酯,用混合摇床震荡 10 min,然后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分离,水相再用 25 mL 乙酸乙酯萃取 1 次,合并酯相为中性酚。 水相再用 6 mol/L 的 HCl 溶液调 pH 值至 2.0,再分别用 25 mL 乙酸乙酯萃取 2 次,合并酯相为酸 性酚。 将中性酚和酸性酚合并后浓缩至干, 残渣溶于水中, 并在棕色容量瓶中定容至 25 mL, 用 0.22 μm 滤膜过滤,滤液于冰箱 4℃储存待测。 色谱柱:Eclipse XDB C18 (150 mm×4.6 mm i.d. , 5 μm),流动相:A 为甲醇;B 为 1 %乙酸水溶液 (V/V);梯度洗脱程序:溶剂 A 在 40 min 内由 5%上升到 30%,然后变为 100%, 并维持 5 min,最后再返回到初始状态。柱温:30℃;流速:1.0 mL/min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 μL。 6、在 HPLC 分析中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外标法、内标法,归一化法,标准加入法。归一化方法使用 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归一化方法使用的前提条件:样品中所有成分都要能从色谱柱上洗脱下来,并能被检测器检 测,检测响应因子要相等或相近。 7.分析多糖或多肽的分子量分布应采用何种色谱分离模式 ?请简述该色谱模式的基本原理. 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FC)分析,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的特点是:多糖按分子量 大小洗脱,凝胶色谱柱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被分离样品的性质和糖组分分子量大小,以凝胶过滤色 谱分析多糖的流动相一般为盐溶液。 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HPSEC): 基本原理:按分子体积大小洗脱,用多个不同分子量的标准品作分子校正曲线(分子量对数对 保留时间或保留体积作图,一般为线性),其分子量测定结果是一相对值,不是绝对分子量。 8.对于 HPLC,影响分离度的 k′、α、N 三要素分别与哪些色谱条件有关?
N⎞ ⎛ k ' ⎞⎛ α − 1 ⎞⎛ ⎟ R=⎜ ⎟⎜ ⎟⎜ ⎜ ⎟ k ' + 1 α 4 ⎝ ⎠⎝ ⎠⎝ ⎠

k´ 与流动相组成(主要是溶剂比例、pH 等)、固定相的性质和用量及柱温有关。
� �
α由流动相组成(特别是有机溶剂种类和 pH 值等)、固定相的性质及柱温等因素决定。
N(或 H)由板高方程各项参数决定,一般随色谱柱长、填料粒径、填充均匀度、流速 和温度等操作条件的变化而变。
9.请简述气相色谱气路系统中的“隔膜吹扫气”和“尾吹气”的作用。 答:隔膜吹扫气是通过进样器隔垫下面将隔垫(即密封垫)因高温产生的挥发物带去机外所用 的气体,可以防止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可以减少峰的拖尾,但流量太大时,峰面积会变小。 尾吹气是从色谱柱出口直接进入检测器的一路气体,又叫补充气或辅助气。其作用是减少 FID 入口至检测器的死体积,缩短气体的停留时间,从而消除检测器的死体积的柱外效应。 计算题 : 若在一气相色谱图上,测得保留时间 tR=5.37cm,死时间 tm=0.52cm,峰底宽 w=1.32cm,假 定柱长为 1m,计算: (1) (2) (3) 理论塔板数和有效理论塔板数. 塔板高度及有效塔板高度 分配比 ( (1)265,216(2)3.77mm,4.63mm(3)9.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