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诗 唐

合集下载

白居易十首名诗

白居易十首名诗

1、最缠绵的诗:《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白居易《长恨歌》(节选)唐朝最大的绯闻八卦——杨贵妃的爱情和死亡,成了《长恨歌》的灵感来源。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与友人聊天得来的灵感。

一天,他与友人谈起50多年前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及相关遗闻传说,不胜感慨,于是为之作歌,由此被呼为“《长恨歌》主”。

长恨歌的“恨”,其实是恨相爱之人不能长相守,恨君王薄情不能忠于爱情。

可是,古往今来,谁的爱情故事里没有遗憾?白居易和初恋湘灵,也摆脱不了两两相望的宿命。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无瑕的,总有一些遗憾,那就随它去吧。

惟愿我们想得到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2、最暖心的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白居易算得上唐代大诗人中在世时最为显达、仕途最为顺遂者,也因此成了一位大生活家。

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

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总有人会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世界,哪怕寒风彻骨,哪怕大雪将至。

彼时,有酒,有故事,围炉而坐,促膝而谈。

即使天寒地冻,只觉温暖如春。

3、最悲苦的诗:《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白居易诗三十首

白居易诗三十首

白居易诗三十首 1、《清明夜》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吴萸,遥听弦管暗看花。

2、《别州民》耆老啰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肢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3、《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将近都门多送行,长条折尽减至春风。

4、《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百福而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5、《离师》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逢,心无一事时。

6、《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看舞颜如玉,听到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是春风旧,无嫌酒盏浅。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7、《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后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难于钓,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往来,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导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总结,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进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8、《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浮生,年年并在此宵中。

9、《浪淘沙》之句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0、《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玩月》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多寡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存有去年会,李道彦晴明强壮并无。

11、《中秋月》万里清光不容思,迎愁益怨拖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势故姬归院夜,没红头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2、《望月有感于》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徙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看明月应当泣,一夜乡心五处同。

1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白居易的古诗大全

白居易的古诗大全

白居易的古诗大全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白居易的古诗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忆江南·江南忆》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6、《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8、《采莲曲》唐·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9、《长相思·汴水流》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0、《宫词》唐·白居易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这首古诗的意思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这首古诗的意思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这首古诗的意思大林寺桃花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歌之一。

这首诗写的是大林寺的桃花盛开的场景,而这首诗的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解读这首诗歌的意义,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背后所蕴含的道理。

一、儒释道三家合一在这首诗里,白居易描绘的桃花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也表达了不同思想流派的合作与结合。

大林寺是位于洛阳的禅宗寺庙,而庙中的桃花也代表了佛家的情感和美学。

然而,在白居易的笔下,这些桃花也暗示着道家所追求的自然和儒家中仁、礼、义等内容,这三个思想流派的和谐共存,给读者展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包容的一面。

二、禅意佛性的体现禅宗寺庙并不是白居易最感兴趣的地方,但在大林寺里,他却体会到了禅意的存在,并将它融入到了自己的诗歌中。

禅宗最强调的是「如理地看待万物」,这也体现在了白居易笔下的桃花上。

他在诗中形容的桃花全无世俗言情,「真寂寥」、「无人赏」,这种禅意佛性的体现,让读者在欣赏桃花的美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三、传统文化的延续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底蕴,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被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大林寺桃花》这首诗歌也是古诗文学中的佳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阅读和研究《大林寺桃花》,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传承下去。

四、热爱大自然中国古人尤其是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描写是非常细腻而深刻的。

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强烈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痴迷和热爱。

他认为桃花是「远近无芳草,唯春与天俱」,在他眼中,桃花的美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本身的美,更重要的是桃花在大自然中所占有的独特地位。

这种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也是古代文人思想的一大特点。

五、追求高尚情怀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他对桃花的热爱,也是他对美好人性的极致追求。

在他看来,桃花美丽而高洁,她们“不向秋思暗教泪,唯疑伊在水无声”。

白居易的《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白居易的《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白居易的《琵琶行》原文及翻译白居易的《琵琶行》原文及翻译《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以下是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好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原文及翻译,希望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琵琶行》原文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白居易牡丹诗十三首

白居易牡丹诗十三首

白居易牡丹诗十三首白居易,唐代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婉约而著称。

其中,以他的牡丹诗集为代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

以下是白居易的牡丹诗十三首,展现了他对牡丹花的深情厚意。

**1.《牡丹》**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若将单树比雄姿,岂不瓣然真英雄。

这首《牡丹》以豪放之辞,颂扬牡丹之独立高洁,抒发对其雄姿的欣赏。

白居易以单树之美喻牡丹之英雄本色,将牡丹独特的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

**2.《初牡丹》**新牡丹初蕊试啼红,独倚朱门凝暮峰。

不让樱桃艳花比,翻成幽梦羞花榜。

《初牡丹》写景含蓄,以婉约之辞描绘初开的牡丹,将其比作少女初试妆容的羞涩。

牡丹的艳丽不亚于樱桃,而更显得含蓄幽雅,如同一场宛如梦幻的花事。

**3.《春牡丹》**轻罗小扇扑流萤,金缕衣裙采菱英。

玉梧风起花飞絮,青雀南飞来伴行。

《春牡丹》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牡丹的妖娆之美。

描绘了微风拂过牡丹花瓣的情景,如同舞动的流萤。

飘飘洒洒的花絮,犹如轻罗小扇,将春天的气息吹拂得更加娇艳。

**4.《牡丹花》**陌上花开千万朵,不及池边一树牡丹红。

宛如众妃侍君王,羞涩含羞春日中。

《牡丹花》以陌上千朵花的繁华,与池边一树牡丹的独秀形成对比,赞美了牡丹的高贵与娇艳。

将牡丹比作众妃侍君王,表达了其在花卉中的独尊地位,如同春日中含羞的佳人。

**5.《梦牡丹》**夜半春光如梦里,一枝红艳露凝迟。

舞袖飘飘榆叶巷,多情应似海棠枝。

《梦牡丹》以梦幻的意境描绘夜半春光,将牡丹的红艳比作梦中的美景。

舞袖飘飘的画面勾勒出如榆叶巷的幽静,将牡丹与多情的海棠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婉约之美的向往。

**6.《雨牡丹》**雨打牡丹花,妆点好时光。

重翻红翠帏,一片夜香浓。

《雨牡丹》以雨中牡丹为题材,表达了雨水滋润牡丹花的妩媚。

雨打花瓣如同轻柔的妆点,使牡丹在夜间展露出一片香浓的美丽。

通过描写雨夜的景象,将牡丹的妖艳和香浓表现得淋漓尽致。

**7.《宫牡丹》**宫牡丹艳丽妖娆,金屏画栋凤楼高。

村夜唐白居易的诗

村夜唐白居易的诗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村夜》《村夜》(唐)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注释】1.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

2.苍苍:灰白色。

3.切切:象声词,形容声音凄切。

4.行人绝:了无人迹。

绝,绝迹。

5.独:单独,一个人。

6.野田:田野。

7.荞麦:一种农作物,开白花,结黑籽,磨成粉可食用。

【译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远处田野,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

【创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白居易母亲去世,白居易便回家为母丁忧,住在今渭南下邽的金氏村。

这首诗就创作于此时。

乡村的夜晚寂静无声,诗人难以入眠,独自徜徉于原野,面对乡村秋夜的种种景色,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村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夜景的诗。

起笔连用两叠词,“苍苍”二字,见出秋色的浓重苍茫;“切切”二字,宣染了秋夜凄清寂静。

次句“行人绝”三字,极写行人无迹,万籁俱寂。

二句描写景物,画面萧瑟凄凉,暗暗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绪。

第三句是过渡转折句,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展开了一幅月夜清新的画图。

此诗笔非繁丽,语不惊人,仅以淡淡之墨,就画出一个平常而又诗意浓郁的乡村之夜。

前后自然景物对比鲜明,人物感情反差强烈,却转接平滑,浑然天成。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唐代诗人。

贞元年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之后历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

他从小聪明过人,具有非凡的才华。

在诗词方面,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李杜白”,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他属于现实派诗人,他的诗作题材比较广泛,形式多种多样,语言通俗易懂,著有诗集《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七夕古诗

白居易七夕古诗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七夕》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注释】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神话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在这天晚上相会。

2.烟霄:烟雾笼罩的夜晚。

3.微月:初七的月亮为上弦月,只呈现一个月牙,而且光暗,所以称微月。

4.澹:波浪起伏,流水迂回的样子。

这里指月亮在有云雾的空中好像在浮动。

5.银汉:银河。

秋期:指七夕。

6.万古同:古往今来都一样。

7.欢情与离恨:指牛郎、织女在七夕之夜相聚又分离的欢喜与悲痛。

【译文】烟云笼罩的天空中月亮在浮动,银河的秋天千百年来都是这样。

牛郎织女多少欢聚的喜悦和离别的痛恨,年年都集中在这七月七日的晚上。

【简析】《七夕》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以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而又别离的悲剧故事为题材,抒发了钟情男女的哀怨与离恨,表现了诗人寄予的深深同情。

全诗围绕“七夕”神话着笔,景合情切,写得细腻深沉,委婉感人,堪称佳作。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语言通俗。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全4句的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社观献捷诗
淮海妖氛灭,乾坤嘉气通。

班师郊社内,操袂凯歌中。

庙算无遗策,天兵不战功。

小臣同鸟兽,率舞向皇风。

上香炉峰
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

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少年问
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

听幽兰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听竹枝赠李侍御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

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鹅赠鹤
---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老夫
---白居易
七八年来游洛都,三分游伴二分无。

风前月下花园里,处处唯残个老夫。

世事劳心非富贵,人生实事是欢娱。

谁能逐我来闲坐,时共酣歌倾一壶?
莫走柳条词送别
---白居易
南陌伤心别,东风满把春。

莫欺杨柳弱,劝酒胜于人。

忆江柳
---白居易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舟中晚起
---白居易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且向钱唐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板桥路
---白居易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

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

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二月二日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池鹤八绝句·乌赠鹤
---白居易
与君白黑大分明,纵不相亲莫见轻。

我每夜啼君怨别,玉徽琴里忝同声。

听夜筝有感
---白居易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