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初探

合集下载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索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索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索摘要:医患沟通能力是当代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但是,我国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多注重医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本文在分析医患沟通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070-02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逐渐增强,医疗过程中碰到的纠纷越来越多,导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1]医患沟通越来越成为医生诊断与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医患沟通能力,可以减少临床实习和日后工作中医疗纠纷的发生。

因此,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医患沟通教育的内涵医患沟通是指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

医患沟通教育是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医学生树立起医患沟通理念,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二、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

1989年3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发表了著名的《福冈宣言》,该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同情应该视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

[2]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公布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其中“沟通技能”是7项最低基本要求之一。

2008年9月,我国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技能。

[3]由此可见,当今国内外医学教育界都非常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2.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结论
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 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口腔医学生的 医患沟通能力。这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还能为口腔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建议在口腔医学教育中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培养出更 具有竞争力的口腔医生。
4、评估与反馈
为了确保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的效果,应定期对医学生的沟通技能进行评估和 反馈。评估标准应明确、客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史采集能力、患者教 育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通过评估与反馈机制,医学生可以了解自身在沟通技 能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调整学习方法和努力方向。
四、总结
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医学 生的沟通能力,我们需要采取多种培养方法,如交流技巧培训、沟通心理学学习 和纠正错误机制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并充分发挥教师和团队的作用,评估与反馈培养效果。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我 们有望为医疗行业培养更多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优秀医学人才,为提高医疗服务 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作出积极贡献。
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目录
01 一、临床医学生医患 沟通能力的现状及重 要性
02 二、培养方法
03 三、应用建议
04 四、总结
05 参考内容
医患沟通能力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医疗实践中,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需 求和心理,进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本次演示将探讨临床医学生医患沟 通能力的培养方法,以期为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提供参考。
1、交流技巧
交流技巧是医患沟通的基础,包括倾听、表达、非语言交流等方面。通过开 设医患沟通技巧课程,教授医学生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语速、语调以及身体语 言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医学生还需学会如何引导患者表述病情,以 及在沟通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理解。

如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

如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

如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如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导语:医学生在日常实践中,医患沟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可以增加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互信和合作,还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医学生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一、为什么医患沟通能力对医学生如此重要1.1 沟通建立了病人与医生的互信关系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互信是医患关系的基础,而沟通是建立互信关系的关键环节。

通过良好的沟通,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需求和意愿,而病人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医生的建议。

医患沟通能力直接影响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1.2 沟通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够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担忧,还能够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通过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医生能够更好地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让病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良好的医患沟通还能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增强医院的口碑和声誉。

二、如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2.1 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医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倾听。

医生应该倾听病人的意见和需求,理解他们的感受和不适。

医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表达。

医生应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病人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难以理解的术语。

医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

医生应该展现出关心和尊重,与病人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2.2 掌握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技巧除了语言沟通外,医学生还需要掌握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医学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关切和同理心,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医学生还可以通过眼神接触和微笑来传递友好和支持的信息,以减轻病人的紧张和不适。

2.3 培养人文素养和情绪管理能力医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情绪管理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医患沟通情景。

人文素养是指医学生对人性、人情和社会价值的理解和关注。

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索

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索
作 者单位 : 黄 山职业 技术 学院 安徽 黄山 2 4 5 0 9 9
基金 项 目: 2 0 1 5 年安徽省高 等学校省级质 量工程 教学研究重点 项 目
( 编号 : 2 0 1 5 j y x m5 4 6)
2 0 1 6 年 高等职业 教育创新 发展行动计 划 ( 2 0 1 5 — 2 0 1 8 )
2 0 1 7 — 0 9 — 2 5 收稿 , 2 0 1 7 — 1 1 - 0 3 修回
3 . 1 夯实医学基础 , 医术务 “ 精” 学 医之人 , 要善 于观 察 , 能 够 发 现 病 患 身 上 的 细 微 指征 , 更 要 博 览 医书 , 勤于钻研 , 夯 实基 础 。 扎 实 的专 业 功 底 , 是立 足之本 , 也 是 与 患 者 进 行 沟 通 并 取 得 患 者 信 任 的 前提 。 在 医学求学的道路上只有 不断学习 , 精益求 精, 才能跟上医疗快速前进的步伐。 3 . 2 提 高人 文 修养 , 待人 以“ 诚” 药 物可 以治 疗 身体 的创伤 , 而 温 暖 的 言 语 可 以化 解 心 里 的 坚 冰。 孙 思 邈在《 大 医精 诚 》 中 阐述 所谓 大 医 , 首要 的就是 医德 。 对病 患要有 仁 慈之 心 , 要 能 感 同 身 受。 笔 者 所 在 的地 市 , 是 程朱理 学的发源地 , 文 化 底 蕴深 厚 , 新 安 医学更 是其 中的一块 瑰 宝。 在 医 学生 的人才培养 过程 中, 不 断 汲 取 徽 文化 中 的精 髓, 通 过开展教 学实践 , 实地参 观学习 , 名 医 进 校 园等活 动 , 让 学生 亲 身体会 和感 悟 , 逐 步提 升 自 己, 提 高修 养 , 高 尚品德 , 能 耐 心 听 取病 患 的 主 诉, 以 自身 的涵 养 和 精 湛 的 医 术 取 得 患 者 的 尊 敬 与信赖 。 3 . 3 规 范教材 、 完 善 医 学 生 的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在 学校对 医学生进 行有关 医患沟通 的教 育 中, 教材 并不是统一 的, 而是 比较分散 , 往往将相关 内容穿 插 在 不 同 的教 材 中 , 医 学 生 所 接 受 的多 为 碎 片 化 的知识 。 有 关 医患 沟通 的课 程 则 以选 修 为 主 , 也 无 法体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 因此 , 应通过 临床 医生 参与, 以实 际 案例 为导 向 , 融人 心理 学 的相关 内 容, 整合知识 点 , 编制符合 临床实 际需要 的《 医患 沟通学 》 教材 。 通过完 善 医学 生 的人才 培养模式 , 把《 医 患 沟通 》 作 为必 修课 , 以情 景教 学 、 角 色 模 拟等教法 , 结 合 临床 见 习 , 让 学 生 有积 极 主 动 的沟 通态 度 , 掌握 人 际交 流 、 医 患 沟 通 的 基 本 理 论 和 技 能 。 3 . 4 完善考评 制度 , 注 重 临 床 实 习 中 沟 通 能 力 的 培 养 医 学 生 在 临 床 实 习 中 , 可 在 实 习 手 册 中将 医患沟通 能力纳入 考核范 围 , 采 用 多 样 化 的考 核 方式, 将 其 沟通 能力 分为 带教 老师 评定 、 医 学 生 自我 评定 和标 准化 患者考 核评 定 三种[ 3 1 , 把与病

高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初探

高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初探

高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初探摘要:当前高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需要。

本文从医患关系现状入手,探讨培养高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意义及有效措施,为他们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打下思想基础。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二十一世纪高职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执业技能。

作为未来的护理、康复、营养等医务工作重要主体的高职医学生,学会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处理好医患关系是他们将来执业生涯中的永恒主题。

因此重视培养高职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加强人文素质修养,帮助其树立做人文医师观念,已经成为现阶段高职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当前医患关系状况医疗工作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就是医患关系。

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医患的相互尊重和信任,而今医患关系却遭遇相互不信任的危机,甚至出现个别患者伤害医务人员的极端事件。

2012年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恶性伤害事件,一名患者用水果刀追杀医护人员,致使一死三伤。

事件发生后,在腾讯网转载事件新闻报道的后面,竟然有4018人次在网站设置的“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选择了“高兴”,而选择“愤怒”、“难过”和“同情”的,分别只有879、410和258人次。

记者统计发现,4018人次占到了所有6161投票人次的65%。

这条微博的数千条评论中,很多人都在表示震惊和心痛,有网友评论道:“这是比悲剧还要悲剧的悲剧”。

“医患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阶段!”在今年召开的“做人文医师,促医患和谐”论坛上,钟南山院士针对近日发生的医患纠纷,做出如是评价。

他认为,当前已到了“医学人文沦落”的境地,提高医生的人文修养显得急为迫切。

2 当前高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2.1 高职医学院校重视医学专业教育,轻视人文素质培养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旧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如何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初探

如何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初探
6 . 制 定 医 学 生 医 惠 沟通 能 力考 核 制 度
临床医生准确诊 断疾病 ,需要 全面、真实的病 史作为基础 。而如何 获得患者全面的病史 ,就需要 医务工作 者与患 者进行积极 有效 的沟通 。 这个过程就是考验医务工作者与患者沟通能力的过程。具有 良好的沟通 技能 ,才能与患者建 立互 相尊重 、信任 的合 作关 系 ,也 就能 采集 到可
随着我 国社会经济 、文化 的发展 ,人们对 自己的健康 和就 医权利越 来越重视 ,患者的法律和维权意识也逐步增强。在 目前 日益 紧张的医患 关系的大环境下 ,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被提上 日程 ,成 为各 级医疗单 位解决医患纠纷 和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 。作为未来 的医生 ,医 学生不但应该具有全面完善 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而且必须具备 一定 的医 患沟通能力 。只有这样才 能顺利 完成临床 工作 ,减少 医患纠 纷的发 生。 基于此 ,高等 医学院校必须把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 。 医患 沟 通 的 内 涵
靠 、全 面 的 疾 病 史 。
另外 ,如果在校的 医学 生不 仅 能够掌 握全 面 的医学 专业 知识 和技 能 ,还能掌握一定的医患沟通能力 ,这样在毕业前的临床 实习期 ,医学 生就能够很好地利用实 习期 ,学习积 累临床经验 ,为以后成 为一名合格 的医生做准备 。 3 . 医学生医惠沟通能 力的培养有助 于降低 医惠纠纷发生的频率
二 、 医学 生 医 患 沟通 能 力培 养 的重 要 性
医生有 三件法宝 :语言 、药物 、手术 刀。这就很好地说 明 了医者 与 患者沟通 的重要性 。医学 生必须 具备 一定 的人 文修养 、高 尚的职 业 道 德 ,才 能遵循 “ 以人为本 ”的理念 ,尊 重患者 ,有 患者平 等交 流沟通 , 真正 为 患 者 服 务 。 2 . 医 学 生 思 维 方 式 需 转 变 传 统的医生和患者的医疗关 系是上对下 的权威关 系 ,一切 “ 以医为 尊” 。但是 随着 科学 技术 的发 展 ,传统 的医患 关 系 已转 变 为 “以患 为 尊” 。医学生要迅速转变思维方式 ,尊重 、同情患者 ,耐心地听其诉说 , 与患者建立 相互信 任的合 作关 系 ,以便 于后期 治疗过程 的顺利进行 。 3 .学校开设 医患沟通相 关教 育课程 。国外 大部分 医学院都 对 医学 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都 比较重视 , 所 以几乎都 开设有 医患沟通教 育类

医学生医患沟通交流技能培养模式初探

医学生医患沟通交流技能培养模式初探
不容 忽 视 的重 要 内容 … 。 近些 年来 , 别是 2 0 特 0 2年 9月 1日
能力 的培 养 。 医 学 生 进 入 医 院 见 习 或 实 习后 往 往 难 以 适 应
医 疗 工作 。 目前 , 医学 生 的 医 患 沟通 能力 缺 乏 的 现 状 令 人 担 忧 。许 多 医学 生 对 医 患关 系和 医患 沟 通 的重 要 性 认 识 不 深 ,
新 的《 疗 事 故 处 理 条 例 》 施 以 来 , 患 关 系 较 为 紧张 , 医 实 医 矛 盾 较 为 突 出 。如 何 更 好 地 处 理 医 患关 系 、 医学 发展 与 医 疗 纠 纷 的关 系是 医 院 及 医 务 人 员 时 刻 面 临 的 问 题 。 国 外 的 研 究
体 系和探 索 多种 教 学方 式 、 立科 学合 理 的 考 核 测评 体 系 来提 高我 国 医学 生 医 患 沟通 交流 技 能 。 建
[ 键 词 】 医患 沟 通 ; 关 交流 技 能 ; 养 培 [ 图 分 类 号 】 G4 . 中 620

[ 文献 标 识 码 ] A
虑等 心 理 状 态 。一 些 医 学 生 不 能 准 确 地 了 解 患 者 的心 理 状
世界 医学 教 育 联 合 会 《 冈宣 言 》 出 : 所 有 医 生 必 须 福 指 “
学 会交 流和 处 理 人 际 关 系 的 技 能 。 缺 少 共 鸣 ( 同情 ) 该 看 应
作 与技 术 不 够 一 样 , 无 能 力 的表 现 。 沟 通 能 力是 医 疗 活 动 是 ”
何 影 响 医疗 诊 断 ;2 如 何 建 立 有 效 的 沟 通 策 略 ;3 评 估 医 () ()
患关 系处 理 方 式 对 医疗 结 果 的影 响 ;4 了解 医 患 关 系 有 关 () 法 律 方 面 的事 宜 。 三 、 国 医 学 生 医患 沟 通 技 能培 养模 式 的 初 步 设 想 我 探 索适 合 我 国 国 情 的 医学 生沟 通 交 流 技 能 的培 养 模 式 , 需 要 根 据我 国 医学 教 育 的 现状 , 参照 国外 优 秀 医 科 大 学 医 患

医学生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医学生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医学生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作者:李卉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9期摘要: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因为提供医疗服务所产生的人际关系。

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并不和谐,医患纠纷时有发生。

作为社会人际关系中的必然成分,唯有和谐医患关系才能提高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对医学生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是基于医护人员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源头的审视与考量,提出的建设性对策是:把培养医学生崇尚医德的高度责任意识作为提高其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的第一要素;把培养医学生待患如亲的情怀作为提高其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的信任基础;把培养医学生敬畏法治的心理基础作为提高其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的红线意识;把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履职习惯作为提高其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医患交流沟通能力第一要素信任基础红线意识职业素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9-0024-02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现下,各种社会关系都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甚至是颠覆原有观念的变化,其中的医患关系,就是国人医疗保健和自我权利保护意识增长所凸显出的问题,而且成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热点性和焦点性问题,甚至大有影响社会和谐关系建设的严峻态势,如何改善这种在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不良的医患之间的关系,成为困扰医疗卫生工作质量提高的重要性问题。

多年以来,我国的医务工作者与社会各界都因此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也因此收获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促使医患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医学生的培养是对准医护人员的培养,对于他们进行医患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即追根溯源的未雨绸缪的培养,需要在医患关系总结吸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医学生们在此方面的能力建设,然而,在这项复杂并系统的建设中,是需要端正对医学生培养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的态度的,即医学院校不能仅仅重视给予医学生医护技术的培养,而忽视医患关系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初探发表时间:2011-02-25T16:03:16.780Z 来源:《学园》2010年12月下期供稿作者:杜秀萍许守明[导读]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在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是以医疗职业为基础,以道德为核心杜秀萍河南大学医学院许守明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要】基于当前医患关系以及目前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探讨了临床实习中加强医患沟通的目的、意义及沟通技能培养的方法,为开展医学生实践教育提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为实现有效的医患交流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医学生沟通能力医患关系【中图分类号】R1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2-0025-02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在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是以医疗职业为基础,以道德为核心,在医疗实践中产生与发展的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医患关系及医患沟通问题是全球性的,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正确面对并正确处理的职业问题。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在法律上给医疗卫生行业,同时也给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具体的要求。

另一方面,现今医学教育基本都仅仅强调对医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而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特别是与患者交流能力的培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有鉴于此,为了让医学生在实习、工作中能尽早适应现今复杂的工作环境,引导医患双方走向良好的发展轨道,重构相互尊重、理解、配合的医患关系,规避医患矛盾,高等医学院校需要对医学生进行医患关系技能的培养,以利于医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顺利地从事治病救人的工作,为人民服务。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紧张的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有学者对108起由医生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调查中发现,因医生责任心不强而引起的就占三分之一,因医生法律意识淡薄、不会保护自己所致的占15.4%,二者相加占到一半。

2002年4月,南京大学专家组对30所医院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的比例达43.8%,医务人员认为双方相互信任的比例仅为25.9%,这种不信任正逐步演变成“集体不信任”。

正因为医疗纠纷的不断发生,不仅使得患者(家属)对医疗质量感到不满,进而引发社会对医务界的不满和误解。

同时,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同样困扰着医务人员,阻碍着医学的发展。

处于焦点之上的医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社会模式转型、人们思想意识转换、政府投入不足、各种矛盾转嫁为医患紧张。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患之间的认识存在差距,由此也会引出各种纠纷。

作为可以增进医患间的信任,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保证医患双方的利益,增进医院的综合竞争力的举措,医患沟通在医院运行和管理中越来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医疗体制改革以及责任举证倒置等医疗法规出台后,病人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病人知道自己有隐私权,有权拒绝成为医学生见习和实习的对象,因此,医患沟通对刚刚进入医疗第一线的医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现今的医学生在穿上白大衣进入临床之日起即要面对这一现实,在怀疑和审视的目光中完成见习、实习,直至毕业成为一名正式的临床医生。

此后将不断地与患者及家属谈话、沟通,力求取得他们的理解,在不断的怀疑和审视中成长。

因此,医患关系的大环境成为当前医学院校培养合格的专业医务人员所要考虑的问题。

二医学生沟通能力亟待提高通过在校医学生进行发放问卷调查显示,多半的学生认为医疗纠纷会越来越多,对今后的医疗工作有压力。

九成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防范医疗纠纷教育,这有助于自己以后开展医疗卫生工作。

说明学生对医疗安全防范教育存在迫切要求。

另一方面,当前正处于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在向新的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初始阶段。

患者的权利和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日益重视自己的就医权利(如隐私权、知情权、治疗方案同意权等),因此,医生除了关注疾病情况,尚需同时关注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特征,摒弃以前“看病不看人”的习惯。

然而,现今我国的医学教育大部分仍停留在对医学知识的传授,在培养学生与患者交流能力方面尚无相关的系统课程。

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实习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目前,在严峻的医疗安全形式下,国内各级医疗单位均在疾呼沟通是缓解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然而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沟通水平,尚未成为各医疗单位对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议程。

作为培养医疗队伍后备力量的教学基地,同样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习生要从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医患沟通的技巧,这种原始的师父带徒弟的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条理性及规范性,有时极少数带教老师自身便缺乏沟通能力,使得学生在实习期间对医疗安全意识和沟通技巧处于朦胧模糊状态,其医患沟通能力也因带教老师的水平不同而相差迥异。

实习生极少接触社会,缺乏人际关系交流经验。

我国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从小学至大学毕业,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志就是分数。

考上大学后,仍不能摆脱应试教育模式,成绩的好坏决定考试及就业。

很多医学生在校期间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轻视人文素质修养,书生气十足。

固然勤工俭学有助于接触社会,然而,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的阻碍及就业机会的匮乏,使得我国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远低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因为缺少经验,实习中,我国医学生常显得缺乏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加之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在医患沟通上缺乏技巧和策略,与患者交往中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

这使他们在今后处理复杂的医患矛盾中,极易处于被动状态。

三提高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对策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认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

”国外医学教育界早已重视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的培养。

1987年英国医学会已将对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

要提高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首先需要加强与医师职业有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

人文科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

时代要求临床医师必须把这一认识带到临床医疗实践中去,要由传统的以“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

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弗列克斯所说:“把医学作为一种技术来掌握是非人道的”。

医疗工作中应当尊重患者的人格,保障患者的根本利益,还须具有爱心、责任心和同情心,让患者真正感觉到“春风般的温暖”。

此外临床医师必须懂得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人文科学知识,才能真正从心理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患者、诊治患者。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其次,需要设立相关课程开展与医学生医患沟通有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沟通能力教育。

面对现代医学的有限与无奈,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承担风险。

医生希望共同承担,就必须应用与医疗技术同等重要的交流沟通能力与技巧,使患方充分信任、理解与配合。

医生需要通过医患沟通与人际交流技巧的培训,方能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这种愿望,以此获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信任与尊重。

早期接触临床是当前世界各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甚至提出学生进入医学院校的第一年、第一周、第一天开始就安排接触患者。

而在我国,目前医学院校基本无系统的沟通能力课程。

研究表明: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可提高医学生和医生的临床技能,积极影响患者的回忆和理解、精神依附、症状消除和某些生理反应等,因此各个阶段的医学教育均应重视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最后,应当强化进入实习基地前后的培训。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的重要转折,是培养医疗实践技能的重要阶段。

为帮助医学生顺利转变,在进入实习基地前应告知学生作为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给学生讲解相关临床规章制度,介绍规范的医疗流程,而不是仅停留在专业知识的培训上。

在进入实习基地后,教学医院应介绍实习地区人情风俗,注重培训医患沟通能力,美国专家在医疗实践中对交流技能的研究表明,以下的交流能力是合格医生所应具备的:(1)和患者及家属交流时能自然地展开和终止话题;(2)能充分获知与疾病相关的信息;(3)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4)简洁明了地解释疾病的诊断情况、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的目的、结果及愈后;(5)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有问题出现时协调解决。

有些学院还要求学生观察带教老师和护士如何与慢性病患者沟通,和患者谈病情和治疗方案,了解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等。

真实的工作环境可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曾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

”可见沟通技巧在疾病治疗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效沟通可使医患双方获益,提高患者满意率,促进医患间良好和谐的合作氛围,减少医疗工作中的差错和纠纷。

参考文献[1]许双虹、陈治珍、胡小英等.医患沟通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5):56~57 [2]卢仲毅.实施医患沟通制,改善医患关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2):726 [3]邱俊霖、钟黎黎、黄慧等.医学生对医疗纠纷认识情况的调查和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09~510 [4]张慧.对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6(4):362~382 [5]李义军.加强对医学生的医患关系沟通教育[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2):89~90 [6]卢仲毅.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沟通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必要性[J].重庆医学,2003(4):385~386 [7]陈文军、钟雷、马莉.当今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浅释[J].解放军管理,2001(2):159~160 [8]王劲、戴肖黎.美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及启迪[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3):166~167 [9]Yedidia MJ, Gillespie CC, Kachur E, et al. Effect of communications training on medical student performance. JAMA, 2003:1157~1165[10]Haq C,Steele DJ,Marchand L,et al Integrating the Art and Science of Medical Practice:Innovation in Teaching MedicalCommunication Skills. Family Medicine, 2004:43~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