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巧解逻辑填空题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行测答案解析(1月19日)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行测答案解析(1月19日)1.【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梅兰芳成为一代宗师、深得观众爱戴的原因:回归传统风范。
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的“深厚的传统艺术积淀”与此相符。
文段主要讲的是梅兰芳成为一代宗师的原因.A项是对梅兰芳艺术成就的评价,不是文段的重点。
C项“我国京剧的成功之路”在文中没有体现:文段已明确点出了梅兰芳战功的原因:“传统戏的表演中,既恪守规矩,又能超越前人”,“回归传统风范”,D项没有明确点出这个原因.不如B项概括得准确.2.【答案】D。
解析:当该市汽车保有量为200万辆时,报废的汽车最多,为200×5%=10万辆,只要新增汽车数量不超过10万辆,此时该市汽车保有量不超过200万辆。
选D。
3.【答案】A。
解析:A项中犹太人属于替罪羊;B项小明的父母作为监护人,理应为小明的过错承担责任,不属于替罪羊;C项不存在替罪羊;D项甲和乙是共同犯罪,因此乙并不是甲的替罪羊。
故答案选A。
4.【答案】D。
解析:由文字第一段,2011年9月我国软件产业收入为l882亿元;采用首数法,5月软件产业收入为l4XX亿元,8月为l5XX亿元,6月为8065—6237=1828亿元,比较可知,最高的是9月,应选择D。
5.【答案】C。
解析:由文字第一段,2011年1—9月我国软件产业利润比上年同期高1578×22.1%/(1+22.1%)>1578×[(1/5)(1+1/5)]=1578×1/6=263亿元。
6.【答案】D。
解析:由文字第二段可知,累计到9月底,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4.8%:由文字第一段可知,软件产业同比增长31.7%,所求为44.8—31.7=13.1个百分点,应选择D。
7.【答案】A。
解析:A项,由文字第一段可知,2011年前三季度软件产业收入高于2009年同期(1+31.7%)×(1+31.7%一l.4%)一1=1+31.7%+(31.7%一l.4%)+31.7%×(31.7%一1.4%)一1=31.7%+30.3%+31.7%x30.3%>61%+30%×30%=70%,A正确。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年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知识每日一练试题(2.4)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年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知识每日一练试题(2.4)1.(1)组织实地考察 (2)总结会议成果(3)拟定会议日程 (4)与会者积极发言(5)发出会议通知A.3—1—5—2—4B.1—4—3—5—2C.5—3—2—1—4D.3—5—4—1—22.跳跃:动作A.幸福:团聚B.大楼:小屋C.蜡笔:图画D.郁闷:心情3.4.所有向日葵都是向阳的,这棵植物是向阴的,所以这棵植物不是向日葵。
上述推理的形式结构与以下哪项最为类似?( )A.所有职业短跑运动员都穿钉鞋,小李不是职业短跑运动员,所以小李不穿钉鞋B.所有纳税人都有存款,这位姑娘有存款,所以这位姑娘是纳税人C.所有法警都在法院工作,小王在法院工作,所以小王是法警D.所有铅笔的外壳都是木头做的,这支笔是铝做的,所以这支笔不是铅笔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召开会议的前期准备和后期组织工作。
本题从选项出发,比较2和4,2应该是事件的逻辑终点,排除A、C。
比较B、D选项,“与会者积极发言”应在3和5之后,故本题选择D。
2.【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跳跃是一种动作,郁闷是一种心情。
3.【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图形重心问题。
图形的重心依次从上到下。
4.【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评价型题目。
题干中推理形式为:所有S是P,A不是P,所以A不是S。
A项的推理形式为:所有S是P,A不是S,所以A不是P,与题干不同;B、C 项的推理形式为:所有S都是P,A是P,所以A是S,与题干也不同;D项的推理方式与题干一致,所以本题选D。
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安庆人事考试网安庆教师招聘网安庆中公教育祝您考试成功!。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成语辨析解题技巧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成语辨析解题技巧在行测逻辑填空题中,常常会考察考生对成语的把握,所以,对成语的理解与把握是逻辑填空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教给大家成语辨析的解题技巧。
成语辨析主要包括五大类型:(1)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2)准确辨明成语的感情色彩(3)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4)掌握成语的句法功能(5)了解成语的特殊用法考生们主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并积累常见成语的正确含义和适用范围,区分成语的感情色彩,掌握成语句法及其特殊用法。
就能轻松搞定这一类题型。
此类型的题目一般是有两种考察模式。
(1)判断句子中的划线的成语是否使用正确。
(2)根据成语的适用范围选择符合句意的成语。
(一)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题型核心知识从内容上看,成语的含义具有整体性。
有的成语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但更多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或古诗文,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闹出笑话;还有的成语含有比喻义,要透过表面意义去理解它真正的含义。
例:考虑问题时没有大局意识,_______,顾此失彼,这就是他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
A.目无全牛B.目不识丁【答案】A【中公解析】在这句话中,成语“目无全牛”的使用是不正确的,说话者没有准确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目无全牛”是指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而说话者却将它理解为缺乏整体观念,是错误的。
(二)准确辨明成语的感情色彩题型核心知识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
有一些成语自身就附带有展示褒贬态度的感情色彩。
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安庆人事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安庆中公教育祝您考试成功!。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一)言语理解与表达2015安徽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考查题型包括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片段阅读三类,题型较为稳定,题量和2014年保持一致,是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中的重要部分。
备考建议:1.选词填空部分注重对实词和成语的考查,因此广大考生需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多积累一些常见实词与成语,打牢基础知识体系。
另外,要想答好选词填空,还需要考生注重在平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事理分析能力。
2.片段阅读的考点集中在主旨观点型题目和细节理解型题目,考生要注重提高迅速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抓住材料关键,快速找到破题点,得出正确答案。
3.对语句表达中语句连贯题要明确题目特点,熟练掌握其基本解题思路。
(二)数量关系数学运算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运算方法和策略的运用。
考查题型则以常规题型为主,包括计算问题、行程问题、容斥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年龄问题、几何问题、工程问题等。
备考建议:数学运算的复习则要从基础知识、计算技巧、题型演练三个方面入手。
了解数学运算基础理论知识的具体内容,并深刻理解其应用的特点;熟悉各种计算技巧,逐步提高解题速度;了解传统题型,重点掌握每种题型的常用解题方法和步骤。
最后考生可常做模拟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三)判断推理2015年安徽行测判断推理的总题量为35道,相对稳定,题型稳定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种。
备考建议:1.图形推理:备考重点在于全面了解并掌握各种类型图形推理的解题要点,有意识地培养观察能力、辨别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
灵活运用特征分析法、求同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位置分析法。
2.定义判断:由于定义判断涉及的学科比较广泛,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平时备考时应对各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多加关注,这样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概念,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掌握定义判断的要点类型,明确各类型的关键点和提示性词语,彻底掌握利用关键词法解题的精髓。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巧解逻辑填空

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巧解逻辑填空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逻辑填空题往往容易出错,逻辑填空的类型有很多种,在明白出题者的写作意图再进行解答才能够提高正确率,详情请看下文。
公务员考试频道本次就为广大考生带来“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巧解逻辑填空,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言语专项——逻辑填空一直是众多考生的硬伤,很多人对其一筹莫展,在复习时也找不到方向,往往认真复习了却事倍功半,无明显效果。
但是,逻辑填空在笔试中非常重要,必须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
一、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考生在做言语专项的题目时,一定要尽力去整体揣摩作者的考查意图,也就是作者出题的目的,是考察我们什么内容。
只有理解作者的意图,我们才能更好地选出选项。
例1:2008年,中国大地上堪称祸福更替,悲喜交集。
所谓“福”和“喜”,大抵是百年一遇,普照人心,如迎接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所谓“祸”与“悲”,则属于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惊天动地千难万险B.惊涛拍岸山河破碎C.猝不及防石破天惊D.防不胜防有惊有险答案:C。
解析:本题作者主要是考察广大考生是否知道2008年中国的“祸”与“悲”指的是什么,大抵是指年初南方罕见的冰雪肆虐,5.12汶川大地震等,C项两个词“猝不及防石破天惊”正好用来形容地震发生的效果。
如果考生知道这个,基本就能选出选项了。
二、分析上下文,找暗示点考生在做逻辑填空的题目时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正确选项。
题干的每一句话都要认真阅读,它基本上是没有废话的。
而这个过程,也是我们进行分析的过程,通过找题干找正确选项的暗示点,从而排除其它选项。
我们以真题为例分析一下。
例1:胡适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步骤:首先要能_____,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之后要能对提出的假说做严格的论证或实验,______。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及解析(2月17日)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及解析
(2月17日)
判断推理
1.清新:空气
正确选项为( )。
A.高兴:开心
B.郑重:答案
C.肥沃:土地
D.得意:生气
2.公鸡:家禽
正确选项为( )。
A.母鸡:矮脚鸡
B.小虾:有袋动物
C.卷发:头发
D.母马:牲畜
3.大海:鱼
正确选项为( )。
A.天空:小鸟
B.大地:高山
C.猪:森林
D.果子:核
4.成功:失败
正确选项为( )。
A.开始:中断
B.幸福:悲哀
C.希望:失望
D.喜欢:仇恨
5.教师:教室
正确选项为( )。
A.勇士:枪支
B.部队:战斗
C.战场:战士
D.士兵:军营
解析
1.C 【解析】题干中的“清新”可以用来修饰“空气”,选项C中“肥沃”可以用来形容“土地”,故选C。
2.D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构成部分与其整体的关系,答案中的“母马”属于“牲畜”的一种,故选D。
3.A 【解析】题干中的“鱼”可以游弋在“大海”中,选项A中“小鸟”可在“天空”中翱翔。
其与题干的关系相符,故选A。
4.C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成功”和“失败”是一对反义词,而“希望”和“失望”也正好是一对反义词,而A、B、D的关系虽然与题干有些相似,但都不是确切的反义词,所以都不是正确的答案。
5.D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为专业人员与其特定环境的关系,选项D中“士兵”与“军营”符合题干的要求,故选D。
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安庆人事考试网安庆公务员培训网
安庆中公教育祝您考试成功!。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天天考串及解析(3月10日)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天天考串及解析(3月10日)言语理解1.如果很难向一侧游出,可以漂浮在水面________。
直到流势明显减缓后,再向一侧努力游出。
如果已经________,应不失时机地大声疾呼或发出其他有效求救信号。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势利导筋疲力尽B.随波逐流力不从心C.左右逢源计穷力竭D.见风使舵殚精竭虑答案:B2.真正的信息公开,当然要求政府要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但更重要的是,不能____ 信息的发布渠道,而必须尊重媒体多渠道地报道、展现事实,在多元的信息和声音的“竞争”中由公众判断事实在哪里。
政府调查的能力有限,可能被假象所____ ,所以需要媒体调查的跟进,这对政府的调查是一个有益的信息补充;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利益的绑架下,可能会习惯性地瞒报虚报、掩盖事实,这就需要媒体的报道与政府的调查相互____ ,从而在信息的竞争和交叉中逼出真相。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主导迷惑证明B.垄断蒙蔽印证C.操纵瞒骗检验D.控制遮掩验证答案:B3.似曾相识的故事,只要你静心观察,就在我们生活周遭日复一日_____地演出。
人生旅途看起来纷繁纷沓,置身其中才知那是独来独往的终身体验——沿途的浮光掠影响,何尝不是为了成就我们或丰饶或____的内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单一式单薄B.木偶式贫穷C.平面化骨感D.机械化贫瘠答案:D4.拉丁美洲曾深受西方殖民主义之害,这形成了拉美人民在苦难中反思和抗争的传统,并铸就了_______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气质使拉美电影在世界影坛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百折不挠独树一帜B.坚韧不拔长盛不衰C.矢志不渝别具一格D.奋发图强独具匠心答案:A5.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自觉的经济形态,需要公共部门、经济主体和金融界三方转变观念.共同______,在全社会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______。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天天考串及解析(2月26日)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天天考串及解析(2月26日)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题目诚如朱永新所言,文理分科导致了中国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离间。
文理各执一端,虽谓“术业有专攻”,却常常是文理学科画地为牢、孤芳自赏。
就像一幢大厦一样,知识体系也由诸多支点构成,它们各自独立却又暗通款曲,相互分担压力、刺激彼此的想象力,人为地将重心置于一点,或许带来投机式的胜利,却最终可能招致知识体系内在生机的干涸。
文理分科贯穿高中教育阶段,莘莘学子尚且懵懂,就被体制之手牵制了学业趣味和前途命运。
事实上,文理分科很大程度上正成为教育功利的画皮。
学校无非是希望通过把文科和理科剥离开来,然后又通过知识的倾倒、几乎是蹂躏式的千锤百炼,使学生成为一架囫囵吞枣的知识接收装置,最终达到为升学率的小数点增砖添瓦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然喊得惊天动地,但应试教育的底色积重难返。
被功利所劫持的中国教育,几乎本能地倾向于“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凡是对提高升学率有帮助的,无所不用其极;凡是没帮助的则弃之如敝屣。
这也就是为什么文理分科虽屡遭诟病,却依然岿然不动的原因。
不客气地讲,文理分科正成为一部绞杀人才的机器。
而那些在这种教育体系下百炼成钢的“人才”,则面临着知识体系上的千疮百孔,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是封闭和支离破碎的,片断化的认识掩藏不住整体把握的无力。
只要一跳出自身的专业领域,他立即变得左支右绌甚至一无所知。
文科理科以河为界,所锻造出的不过是一个个“知识阉人”一些附和文理分科的人只一味跟着感觉走,没有经历抽象思维即思想升华过程,发表的言论或文章只能陷于现象的表层就事论事,【】,也就难以产生正确的论点和论理。
中国能否再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大师级人物?我们不得而知。
但我们知道,一种撕裂教育完整性的教育体制,只能使我们与自己盼望的目标渐行渐远。
如此而言,文理分科是时候抖落一身历史尘埃了。
1.赞成文理分科的理由是“术业有专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6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巧解逻辑
填空题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言语专项——逻辑填空一直是众多考生的硬伤,很多人对其一筹莫展,在复习时也找不到方向,往往认真复习了却事倍功半,无明显效果。
但是,逻辑填空在国考笔试中占有20道题,所以非常重要,必须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告诉你如何攻克逻辑填空。
一、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考生在做言语专项的题目时,一定要尽力去整体揣摩作者的考查意图,也就是作者出题的目的,是考察我们什么内容。
只有理解作者的意图,我们才能更好地选出选项。
例1:2008年,中国大地上堪称祸福更替,悲喜交集。
所谓“福”和“喜”,大抵是百年一遇,普照人心,如迎接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所谓“祸”与“悲”,则属于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天动地千难万险
B.惊涛拍岸山河破碎
C.猝不及防石破天惊
D.防不胜防有惊有险
答案:C。
中公解析:本题作者主要是考察广大考生是否知道2008年中国的“祸”与“悲”指的是什么,大抵是指年初南方罕见的冰雪肆虐,5.12汶川大地震等,C项两个词“猝不及防石破天惊”正好用来形容地震发生的效果。
如果考生知道这个,基本就能选出选项了。
二、分析上下文,找暗示点
考生在做逻辑填空的题目时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正确选项。
题干的每一句话都要认真阅读,它基本上是没有废话的。
而这个过程,也是我们进行分析的过程,通过找题干找正确选项的暗示点,从而排除其它选项。
我们以真题为例分析一下。
例1:胡适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步骤:首先要能_____,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之后要能对提出的假说做严格的论证或实验,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去精取精言之成理
B.不拘一格革故鼎新
C.吐故纳新有的放失
D.标新立异去伪存真
答案:D。
中公解析:题干第一空后面是“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能够体现新的只有C、D两项;第二空之前是“能对提出的假说做严格的论证或实验”,能够验证假说
的只有“去伪存真”这个词,“有的放矢”只是形容说话能切中要害,所以这个题正确选项是D项。
此题我们就是通过题干给出的信息确定正确选项,所以广大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静下心来,一步步审题,找到正确选项的暗示点即可锁定答案。
三、辨析词语,排除干扰项
考生通过分析上下文的句子确定所填之空的意思后,若不能排除所有的选项,则通过辨析词语的区别,来选出一个最佳的选项。
所以词语的辨析角度有语意轻重、含义侧重、固定搭配、感情或形象色彩的等等。
例1:叶片眷恋地_________,栖息在行人的身上,或是顺着头发身体_________,无所依托地静卧在褐色的砖道上,深褐、暗行、浅黄及那些许丝丝绿色,在叶脉中若隐若现地_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回旋滑落流淌
B. 回旋飘落交织
C. 舞动滑落交织
D. 舞动飘落流淌
答案:A。
中公解析:“回旋”和“舞动”比较,与“眷恋”搭配更为恰当的为“回旋”,排除C、D项。
“滑落”指从线轴或其他包装或缠结中滑脱;“飘落”形容物体飘荡降落的下沉状态。
根据“顺着头发身体”可知“滑落”更合适,所以本题选A项。
通过这个题,我们可以比较“飘落”和“滑落”两个词语,因为题干是“顺着头发和身体”,用“滑落”会更加的形象具体,可以想象那个场景,所以滑落更合适。
最后,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在平时练习时注意运用三个步骤来做题,再加上练习时多注意总结题目特点,一定能攻克逻辑填空这个难关。
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安庆人事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安庆中公教育祝您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