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病内镜下诊治与护理配合

合集下载

支气管杜氏病发病机制、病理及诊断措施

支气管杜氏病发病机制、病理及诊断措施

支气管杜氏病发病机制、病理及诊断措施
支气管杜氏病
Dieulafoy病称为黏膜下恒径动脉畸形,是特殊血管畸形,见于消化道。

Dieulafoy病可以伪装成支气管黏膜小结节,临床常见突发大咯血或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腔内突起样病灶。

其特点是出血部位隐匿,且是动脉性出血,出血量大且易反复,常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正常情况下血管随着血供通路分支逐渐变细,而恒径动脉管径不变,即Dieulafoy病的血管比正常血管的管径更粗、血流量更大。

随着年龄增大,动脉管径扩张,粘膜萎缩,血管畸形近黏膜或者突出黏膜表面的部分易受到损害,从而发生出血。

支气管Dieulafoy病的发病机制偏向于先天性疾病,但气道慢性炎症或吸烟可能作为另一种病因或者起到促成因素。

Dieulafoy病诊断
支气管Dieulafoy病诊断金标准基于大手术肺切除术的病理检查。

大多数咯血患者为了排查病因,首先会接受胸部X线或者CT检查,部分患者可反映肺出血严重程度,而一部分患者可表现完全正常,此类检查由于敏感性和特异性低,均无法确定此病,但增强CT可以明确病变位置是否存在血管增生变异。

气管镜检查可为支气管Dieulafoy病提供诊断线索,典型支气管镜下外观可见突向管腔的结节状病灶,直径通常<1 cm,病灶黏膜光滑,局部可有搏动,也可见活动性出血或血痂附着。

对反复咯血或者无法解释大量咯血患者,在行支气管镜检查前首先行血管动脉造影术排除血管畸形。

任何在支气管镜下有疑似Dieulafoy病表现都不应该盲目进行夹取组织活检,以避免发生大出血。

49例急诊内镜诊治Dieulafoy病的护理配合

49例急诊内镜诊治Dieulafoy病的护理配合

49例急诊内镜诊治Dieulafoy病的护理配合朱冬兰张明珠成敏杨传春伏亦伟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诊治Dieulafoy病的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在内镜下对49例Dieulafoy病病人进行诊治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内镜检查前常规准备,活动性出血伴休克的抢救及术中止血治疗的护理配合等。

结果:本组病人均在消化道出血12h内行急诊诊治,其中4例诊断后直接转外科治疗,其余45例经内镜成功止血。

49例Dieulafoy病病人均成功获救。

结论:急诊内镜诊治应争取在消化道出血后24h内进行,生命体征不平稳的病人,可在内科抗休克的同时进行内镜下治疗。

护士熟练掌握配合内镜止血治疗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关键词急诊内镜;Dieulafoy病;护理配合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1.083The nursing cooperation of emergency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49patients with Dieulafoy disease.ZHU Dong-lan,ZHANG Ming-zhu,CHENG Min,et al(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Taizhou225300)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nursing cooperation methods of emergency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Dieulafoy disease.Methods:Nursing of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49patients with Dieulafoy disease,included general preparation before endoscopy,ample articles involved,emergency treatment to patients with active bleeding and shock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hemostatic therapy in treatment.Results:49patients with Dieulafoy disease got emergenc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12h,with4cases for surgical treatment directly after diagnosis and45cases for successful endoscopic hemostasis.49patients with Dieulafoy disease were all successfully rescued.Conclusion:Emergency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hould be performed within24h aft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and endoscopic therapy should be performed during internal antishock in the patients with unstable vital signs.Nurses and opera-tor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acit understanding,and skillfully master nursing measures of endoscopic hemostatic therapy.Key words Emergency endoscopy;Dieulafoy disease;Nursing cooperationDieulafoy病即杜氏溃疡病,是消化道恒径动脉破裂引起作者单位: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北院消化内镜中心朱冬兰:女,本科,主管护师的出血病症。

杜氏病4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杜氏病4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杜氏病4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目的探讨杜氏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通过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文献复习,加强对杜氏病的认识,做到及时诊断、正确治疗。

方法对2007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4例杜氏病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对于目前关于杜氏病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3例患者均经内镜下治疗止血成功;1例内镜治疗后再出血,转外科手术。

杜氏病有病灶微小、出血前可无任何症状、间歇性大出血的特点,目前早期诊断、及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是杜氏病的诊治关键,如内镜止血失败,应及时转外科手术或血管栓塞治疗。

结论杜氏病是消化道出血的不常见原因,但发病往往较急重,不能及时诊治,病死率较高,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电子内镜检查,内镜下止血治疗是目前治疗杜氏病的有效方法,应该加强对杜氏病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治疗,降低致死率。

标签:杜氏病;上消化道大出血;内镜下止血治疗杜氏病是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的简称,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不常见原因。

目前病因尚未明确,比较一致接受的观点是自发破裂理论,即异常粗大扭曲的粘膜下动脉通过粘膜缺损部位暴露于消化道管腔,当这样的动脉发生自发性破裂时导致消化道大出血[1]。

该病于1884年由Gallard首先提出,后由法国外科医生Georges Dieulafoy在1898年总结了该病的特征,随后以其名字命名为Dieulafoy’s disease[1]。

该病在发生出血前可无任何临床表现,起病急,出血量大,易反复,且来势凶险,病死率很高。

由于该病病灶微小,临床上极易漏诊,电子内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38~70岁,平均(52.5±15.9)岁。

其中3例患者因突发大量呕血首诊入我院,1例于县级医院就诊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内血迹,但未发现确切出血灶,但反复大量呕血而转来我院。

4例患者均有贫血貌、乏力、大汗、血压下降迅速、心率加快、尿少;查体上腹部无明显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活跃。

内镜下钛夹治疗杜氏病出血18例

内镜下钛夹治疗杜氏病出血18例
险 ,有 止血 失败 转外 科手术 的可 能性 ,以取 得 患者及 家属 的理
解,并签署 内镜下治疗 同意书 。
1 . 4治疗 方法 :患 者入 院后 禁食 ,给予快速 输血 、止血 等综合治 疗措
施 ,对所有 患者 入 院2 4 h 内行 胃镜检查 ,内镜下 找到出血部位 后 ,用
疗 效确 切 。
【 关键词 】杜 氏病 ;钛 央 ; 内镜 下
中图分 类号 :R 5 7 3 . 2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5 )2 9 — 0 1 7 0 — 0 2
杜氏病 ( D i e u l a f o y 病 )是一种黏膜 下层 畸形恒径动 脉的破裂引起 的 出血 ,是较罕见 的上 消化道大 出血疾病 。本病可 发生 于任何年龄 ,
切 除。
者均有呕 血或呕血 伴黑便 。急诊 胃镜 显示 :出血 灶直径0 . 3  ̄ 0 . 5 c m, l 3 例 可见黏膜 糜烂缺 损 ,5 例周 围黏膜 正常 ;出血部位 位于 胃底 、 胃
3讨

体多见,共1 6 例 ,十二指肠球部2 例;其中活动渗血9 例,新鲜血痂附
着冲洗后可见渗血6 例 ,喷射状 出血 3 例 ( 图1 )。
保持管径不变 ,凸出于胃腔,易在胃酸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出血 ,常以
急性 上消 化道大 出血 为主要 临床 表现 。 内镜 下表 现为 :①通 过小 的 ( <3 mm)黏膜缺 损或周 围黏膜 正常的动 脉性喷血 或小 的搏动性 血
流 ;②通过小 的黏膜缺损或正 常的周围黏膜突 出的血管 ,伴或不伴 有
1 7 0 ・I 陆床 研 冤 ・
uc t o D e r E U 1 5 , V O I . 1 3 , N O . 2 9

内镜下诊断8例杜氏病临床分析

内镜下诊断8例杜氏病临床分析
影 像 与 检 验
CI OE N EI L HAFRI D A N GM C
内镜 下诊 断 8例 杜 氏病临 床分析
罗 刚 陈诗华 刘英 刘伟 邱启兰 ( 江西省 萍 乡市第二人 民医院消化 内科 江西萍 乡 3 7 0 ) 3 0 0
I 要 l 目的 探 讨杜 氏病 的临床 治疗 。方法 主 要是镜 下 治疗 , 摘 包括 高频 电羹 术 , 波治 疗术 .粘虞 下注射 止J 术 。所有患 者 微 . L 均使用奥美拉唑 治疗 , 另外根据 经济情况选 用生长抑素( 施他 宁, 奥曲肤 ) 等治疗 。 结果 2 例转外科 手术结扎 出血血 管, 所有 患者均成 功获救 。结论 【 关键词 】 内镜 杜 氏病临床 治疗 【 图分 类 号 lR 57 中 【 献 标 识码 】A 文 6 倒在 内科治 疗同时配合 内镜 下高频 电凝止J , . L 对杜 氏病患者 治疗止血 后需要 长期临床观 察 , s - 血 。 mr8 出 【 文章编 号 】l 7 —0 4 ( 0 8 1 () l 9 1 4 7 2 0 )2b一O —0 6 2 3
( 他宁 , 曲肽 ) 施 奥 等治疗 ,例 在内科治疗 同时 配合 内镜 下高频 电凝止 6
[】 肖树东 . 3 江绍基 胃肠病学【 . M】 上海 : 上海科技 出版社 ,0 1 l2 3 2 0 , :2 .
【 稿 日期】2 0 -1 —1 收 08 0 4
血 t例转外科手术 结扎 出血血管 , 2 所有患者均 成功获救 。
2 讨论
杜 氏病是 由于 孤立的 胃侵 蚀使 胃底小 动脉( 恒经 动脉) 发生出血 。 本病 的临床表 现为 反复发作 的大出血 、 呕血且来 势 凶猛 , 有新鲜血 及 凝血 块呕 出 , 也有 柏油样大 便。虽然本病 发病率低 , 占胃肠道出血的 26 .%~6 2 , . 但本病 严重威胁患者 生命 , 故应特 别重视本病 。 本病 病 因尚不明确, 一般认 为本病是一种先天性 血管病 变 , 在胃底部有一支 粗大 的扭 曲的厚壁动脉 , 一般无动脉硬化 或动脉 瘤表现 而B L y 1 o e认 ,

杜氏病内镜下诊治与护理配合

杜氏病内镜下诊治与护理配合

杜氏病内镜下诊治与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总结杜氏病内镜下诊治与护理配合。

方法对10例行内镜下诊治的杜氏病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常规护理,通过对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10例患者经内镜下治疗,出血得到控制,住院2~3周后康复出院。

结论对于行内镜下治疗的杜氏病患者做好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杜氏病;内镜下诊治;护理配合杜氏病又称Dieulafoy病,是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畸形引起的出血。

该病发病前症状隐匿,急性起病,出血量大,是一种较少见的消化道出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5%。

随着内镜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胃镜检查已成为本病的主要诊断方法,内镜下治疗止血成功率70%~80%以上。

护理人员除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外,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患者的护理,以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现将如何做好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收集1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下诊断杜氏病,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1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54岁,患者都以呕血并黑便入院。

1. 2 结果10例患者在24 h内经内镜下止血,成功率100%,其中有1例患者,治疗1周后,再次出现黑便,经胃镜检查,发现为1枝止血铗脱落出血,再次放置钛夹后,止血成功。

所有患者恢复良好,均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2 护理配合2. 1 术前护理2. 1. 1 禁食、禁饮、急查血常规,凝血功能,配合开放1~2条静脉通道补液、输血、扩充血容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内镜操作。

2. 1. 2 心理护理患者对突如其来的大出血缺乏认识,对治疗不了解,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告之患者与家属相关知识、治疗的原理、目的、方法、术中配合,消除顾虑,稳定情绪。

2. 2 术中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护士不仅要熟悉操作过程,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巧,积极配合手术医生。

做好观察记录,内镜治疗对于图象的记录是关键部份,记录病变的部位和形态,特征作为手术和随访依据[1]。

腹腔镜胃镜联合治疗胃杜氏病疗效分析

腹腔镜胃镜联合治疗胃杜氏病疗效分析
首选。
【 关键词 】 腹腔镜 胃 镜 杜氏 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随着急诊 胃镜 的普及应用 ,临床发现 胃杜 氏病并 不罕 见 ,常引 起急性 上消化道 大 出血 ,危及生命 。尽 管 目前有较 多通过 内镜或介入 的止血 方法 ,但无 法控
制所 有 出血 ,易再 出血 ,仍需 要外科 手术干预 。作者
血失败 , 由内科转入 ; 胃小弯前壁 4 例, 胃小弯后壁 1 例, 出血点距贲 门 2  ̄ 5 e m; 出血量 4 0 0 一 l O 0 0 m l 。 1 . 2 治疗 方法 急诊 经鼻 气管插 管全 麻 ,平 仰 卧位 , 4孔法 ,左 肋缘 腋前 线为 主操作 孔 ,术 中胃镜 寻 找 出
重情况 下的急诊 手术 ,值得 推广。
参考 文献
作者单位 : 3 6 1 o o 9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普外科 1王阳, 徐 涛, 孙远杰, 等・ 杜 氏病 致上消化 道大 出血1 4 例 临床 分析・ 中国

1 73 4・
堑 匿堂 Q 年l O B第1 7 卷第1 0 期
镜引导 下腹腔镜 胃楔形切 除术是 胃杜氏病首选 治疗方
查 出血点是 否缝 闭 ,有无继续出血 ; 病灶若位于后壁 , 需 打开 胃结 肠韧带 ,适度游离 胃大 弯 ,缝扎止 血方法 同前壁 。
法[ 5 , 6 ] 。本科 曾先 后对 胃杜氏病进行 过开放 手术下切 开 胃前 壁血管缝 扎止血 、 胃镜引导 下 胃壁外 血管缝扎
患者发 病急 ,大 量呕血 可引起 失血性 休克 ,明确诊断
氏病采用腹 腔镜 胃镜联合 治疗情 况作 回顾性分析 。
依靠急 诊 胃镜 。通过 内镜 下 电凝 、注射 、上止 血夹等

护士在特殊人群胃镜检查及治疗中的配合与护理

护士在特殊人群胃镜检查及治疗中的配合与护理
医 生具 备 娴 熟 的 内镜 操 作技 术 , 更 需要 护 士根 据 不 同人 群 采 取 针 对 性 的护 理 措 施 。 关键词 : 护士 : 特 殊 人群 ; 胃镜 检 查及 治疗 ; 护 理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3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5 ) 0 9 — 0 1 3 3 — 0 2 察直至完成检查或治疗 。 2 . 2 儿 童 组 患 者

对小孩表 现 亲切 的微 笑 并 抚摸 其 头 、 手 消除 其 陌生 、 恐惧感;
( 2 ) 语言: 用柔 和 的语 言 与 之 交 流 。 如: “ 你 多大 了” 、 “ 你 真 聪
明” 、 “ 你好漂亮或好帅噢” 等让小孩高兴并愿意和医务人凰接
近、 交谈 ; ( 3 ) 鼓励 + 亲情 : 护士 要鼓励 孩子 配合 医生取 出异物 ,
当代护 士 2 0 1 5 年 9月下旬刊
・ 1 3 3・
护 士 在 特 殊 人 群 胃镜 检 查 及 治 疗 中 的 配 合 与 护 理
蔡 霞
摘要 总结 了针对不 同人群在 胃镜检查及 治疗 中进 行护理 干预 的效果。主要 包括 8 1 例 不 同类 型的人群在 胃镜检 查及 治疗 中采取 的不 同护理措施 . 最终不 同类型的人都能顺利通过 胃镜检查及 治疗, 所以作者认 为对 于特 殊人群在 胃镜检 查及 治疗 中, 不仅 仅 需要
8岁 , 平均 3 . 2 1 岁, 男性 1 3例 , 女性 3冽 ; 聋哑 7例 . 男性 5例 ,
女 性 2例 , 年 龄在 2 2 ~ 5 5岁 , 平均 为 3 7岁 ; 劳教 及 吸毒 人 员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氏病内镜下诊治与护理配合
作者:杨芹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12期
【摘要】目的总结杜氏病内镜下诊治与护理配合。

方法对10例行内镜下诊治的杜氏病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常规护理,通过对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10例患者经内镜下治疗,出血得到控制,住院2~3周后康复出院。

结论对于行内镜下治疗的杜氏病患者做好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杜氏病;内镜下诊治;护理配合
杜氏病又称Dieulafoy病,是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畸形引起的出血。

该病发病前症状隐匿,急性起病,出血量大,是一种较少见的消化道出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5%。

随着内镜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胃镜检查已成为本病的主要诊断方法,内镜下治疗止血成功率70%~80%以上。

护理人员除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外,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患者的护理,以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现将如何做好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收集1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下诊断杜氏病,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1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54岁,患者都以呕血并黑便入院。

1. 2 结果 10例患者在24 h内经内镜下止血,成功率100%,其中有1例患者,治疗1周后,再次出现黑便,经胃镜检查,发现为1枝止血铗脱落出血,再次放置钛夹后,止血成功。

所有患者恢复良好,均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2 护理配合
2. 1 术前护理
2. 1. 1 禁食、禁饮、急查血常规,凝血功能,配合开放1~2条静脉通道补液、输血、扩充血容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内镜操作。

2. 1. 2 心理护理患者对突如其来的大出血缺乏认识,对治疗不了解,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告之患者与家属相关知识、治疗的原理、目的、方法、术中配合,消除顾虑,稳定情绪。

2. 2 术中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护士不仅要熟悉操作过程,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巧,积极配合手术医生。

做好观察记录,内镜治疗对于图象的记录是关键部份,记录病变的部位和形态,特征作为手术和随访依据[1]。

2. 3 术后护理
2. 3. 1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评估其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及出血的程度。

禁食期间要注意输液滴速,要保证机体需要量,防止输短时间内液体过多、过快而引起急性肺水肿,按时巡视,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有1例患者因术后1周出现解黑便,胃镜检查发现止血夹脱落,经内镜下再次放置钛夹止血后,患者止血成功治愈出院。

2. 3. 2 饮食护理术后遵医嘱禁食禁饮24~72 h,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渐由全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软食、普食;忌食过热、过硬、带渣食物;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2. 3. 3 避免腹内压力增高叮嘱患者术后要绝对卧床休息。

任何使腹内压力增高的因素均可造成再出血,应加强防范[2],术后应绝对卧床休息2~3 d,避免过早活动, 2周内避免体力劳动和一切剧烈运动,以免引起迟发性出血。

恶心、呕吐者给镇吐剂;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予缓泻剂;咳嗽者及时镇咳,并积极治疗原发病[3]。

2. 2. 4 健康宣教杜氏病症状隐匿,起病急,出血量大,且反复发作。

应教会患者认识出血情况,观察大便颜色,注意饮食,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3 讨论
杜氏病,是消化内科急重症,起病急,出血量大,常导致失血性休克,可直接威胁患
者的生命。

随着内镜技术的应用,杜氏病的诊断治疗率100%,极大的减少外科手术率。

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好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加强配合,术中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术后密切观察,饮食指导,健康宣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通过护士的全程护理,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住院天数。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 482.
[2] 陈金如,饶媛,卢柳霞.经胃镜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配合.全科护理, 2010, 8(7):1755-1756.
[3] 任爱群.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配合.当代护士, 2012(3):17-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