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荼和郁垒

合集下载

神荼郁垒与楹联

神荼郁垒与楹联

神荼郁垒与楹联常江1990年,我在《楹联艺术发展十年》中,提出要摆脱前人的束缚,解放思想,讲了下面一段话:当初的桃符,是在大门上画荼和郁垒两个神像,后来变成左边是“神荼”两个字,右边是“郁垒”两个字,用桃木板刻上的。

这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它叫做最早的对联呢?也许被当作异想天开的即兴之言,这段话几乎没有任何反响,成了过耳之风。

其实,提出这个观点,我是经过思考的。

一从神话中的荼与郁垒,到门上的画此二神像,出现桃符,这一事实,是普遍地被人们所接受的。

最早记载这一神话的,是《黄帝书》和《山海经》: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

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检)闽百鬼。

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者),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

于是,县官常以腊(月)除夕饰桃人,重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

(汉应劭《风俗通义·把典第八·桃梗苇茭画虎》)《山海经》曰:“北方有鬼国。

”……《山海经》又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

恶害之鬼,执以苇索以食虎。

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茶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王充所引,在今本《山海经》中不存。

查《山海经》只有相关的两处:“鬼国在贰负之尸北”(海内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衡天,有先民之山,有桀木千里”(大荒北经)。

很难说它们与神荼、郁垒有确定的关系,因为度朔山在“东海”(见《论衡·乱龙篇》)。

王充所见的《山海经》想必是没有被后人删订的一种本子,他的引文应该是可信的。

二我们所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个神话本身,而是它在民俗学中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在驱鬼避邪这一原始思想支配之下,人们在门户上除了“画神荼郁垒与虎”,还写了什么文字。

《新编连相搜神广记·后集》在引用《山海经》上的神话之后,说道:于是,黄帝法而象之,因立桃板于门户,上画神荼、郁垒以御凶鬼,此则桃板之制也。

神荼郁垒的故事

神荼郁垒的故事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神荼郁垒的故事
传说商末周初,度朔山上生有奇桃,肉甜味美,食之可延年益寿。

桃下住着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郁垒,他们为人正直,力大无比,凶猛老虎为他们护林看桃,野牛岭上有个野大王,心狠手毒,喝人血,吃人心,残害百姓。

一天,野大王派人到度朔山上索取仙桃,被神荼、郁垒轰走,野大王气得七窍生烟,一个黑夜,野大王带领他的信徒装扮成恶鬼前去报复,被神荼、郁垒用桃条捆起来扔给了老虎,桃木辟邪说法由此而来,同时它也成为辟邪驱鬼的工具。

神荼郁垒成语解释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神荼郁垒成语解释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神荼郁垒成语解释|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
知识大全-
【成语】:神荼郁垒
【拼音】:shēnshū yù lěi
【简拼】:stylﻭ
【解释】:二神名,传说能治二鬼,后世奉为。

指。


【出处】:《山海经新释》卷十二:“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

"ﻭ
【示例】:黄髯斜卷,唇边几阵风生;怪眼圆睁,眉下一双星闪。

真是~象,却非立地顶天人。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神荼郁垒成语接龙ﻭ
【顺接】:垒七修斋垒卵之危ﻭ
【顺接】:北芒垒垒高壁深垒酒浇块垒临军对垒森严壁垒深壁固垒深沟固垒深沟坚垒
【逆接】:鞍马劳神黯然伤神黯然无神拜鬼求神变化如神屏气凝神出圣入神出鬼入神ﻭ
【逆接】:神不主体神不守舍神不归舍神不收舍神不附体神丧胆落神乎其技神乎其神
ﻭ。

山海经神荼郁垒的故事

山海经神荼郁垒的故事

山海经神荼郁垒的故事
在那遥远又神秘的古代啊,有这么两座大山,山上住着两位超级厉害的神仙,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

这俩神仙可不得了,他们专门负责看守鬼门呢。

鬼门是啥?就是那些鬼进出的大门呗,你就想象成是一个特别阴森恐怖的大通道,只有鬼魂才能走的那种。

这神荼和郁垒长得也是很有特点。

他俩身材高大威猛,一脸严肃,就像那种超级严厉的保安大叔,不过是神仙版的。

他们手里还拿着苇索,这苇索就像是专门用来对付鬼魂的神器。

每天啊,那些小鬼们要是规规矩矩的,也就罢了。

可要是有哪个小鬼不安分,想从鬼门偷偷溜出去干坏事,那可就惨喽。

神荼和郁垒的眼睛就像探照灯一样,一下子就能发现这些捣蛋鬼。

然后呢,他们就会用苇索把小鬼捆得结结实实的,就像捆粽子一样,再把小鬼喂给老虎吃。

没错,他们身边还养着老虎呢,这老虎也是凶猛得很,专门等着吃这些不听话的小鬼。

后来呢,人们知道了神荼和郁垒这么厉害,就把他们的画像贴在自家的门上。

为啥呢?就想让这两位大神帮忙镇宅驱鬼呗。

人们想着,这两位神仙的画像在门上一贴,那些小鬼啊,妖邪啊,一看这俩大神在这儿守着,就不敢进屋捣乱了。

这也就是为啥咱们过年的时候,有些地方还会贴那种类似神荼郁垒形象的门神画,就是为了图个平安吉利,让家里一年都顺顺当当的,没有那些邪乎事儿。

神话中四大“或十大“专治鬼的神仙

神话中四大“或十大“专治鬼的神仙

神话中四⼤“或⼗⼤“专治⿁的神仙在古代,科学⽔平有限,⼈们⽆法解释瘟疫、疾病等原理,于是把⼀切归咎于⿁怪,这⼀点谁也别笑话谁,⼈类⽂明都是这么过来的,对⿁怪的恐惧,源⾃于⼈类对病痛、死亡、未知的恐惧。

在这样⼀个背景下,古⼈对能治⿁的神仙,就特别推崇了,当然,但凡神仙多少都有点治⿁的能⼒,但术业有专攻,今天就说⼀说中国神话中专门治⿁的四位⼤神,后羿上榜,还有⼀位是⾦乌所化,这就有意思了。

⼀、宗布神。

此神经常出现在桃树下,牵着⼀只⽼虎,每遇到⼀只⿁怪都要去检验,⼀闻就知道⿁的成分,如果是恶⿁,就会被⽼虎吃掉,看起来平平⽆奇,但这个宗布神可不简单。

据《淮南⼦》记载,羿除天下之害,死⽽为宗布。

这个治⿁的宗布神,就是⼤名⿍⿍的后羿,后羿连太阳都射的下来,杀巨兽如捏死⼩鸡,治⿁有点⼤材⼩⽤了,可能⽼百姓也觉得不好意思⿇烦后羿,所以宗布神不太出名。

⼆、神荼郁垒。

据《⼭海经》等记载,海中有座度朔之⼭,其中有座⿁门,万⿁出⼊之所,有两位神⼈,神荼郁垒,守护⿁门,如有恶⿁经过,就会被神荼郁垒捆住喂⽼虎。

传说黄帝教⽼百姓把神荼郁垒形象刻画在门上,驱邪御凶,⼆⼈因此成为了最早的门神,也有⼈认为神荼郁垒实为⼀⼈,⽐如葛洪《枕中书》,汉代宫廷礼制也把他们划为⼀⼈,也未见他们分开的记载,因此这⾥就算⼀位。

三、钟馗。

中国神话中最著名的治⿁神仙,⼜叫钟天师、赐福镇宅圣君,甚⾄⼀定程度上取代了神荼郁垒的门神地位,也是道教著名的万应神仙,特别受⽼百姓欢迎。

传说钟馗原本乃唐朝终南⼭进⼠,因为皇帝嫌他相貌丑陋,⼀⽓之下撞死在宫殿台阶上,后来唐⽞宗⽣病,梦到钟馗帮他吃掉了捣乱⼩⿁,病就好了,在唐⽞宗的⼤⼒推⼴下,钟馗成了著名的治⿁⼤神。

四、赵公明。

很多⼈都知道赵公明是财神,但其实,财神只是⼀个⼩⼩的兼职,他乃道教四⼤元帅之⼀,真实⾝份⾮常可怕,《列仙全传》记载,赵公明为⼋部⿁帅,周⾏⼈间,暴杀万民,他本⾝就是⼤⿁头。

说起赵公明的来历,还和后羿有关,道教《典籍实录》记载,当年后羿射⽇,九只⾦乌坠落,⼋只化为⿁王,危害⼈间,唯⼀只变成⼈形,骑⿊虎,执银鞭,他就是赵公明,本体乃⽇精⾦乌。

文学说:《山海经》中的神荼和郁垒 等

文学说:《山海经》中的神荼和郁垒 等

36艺术语文稀奇古怪说文学说:《山海经》中的神荼和郁垒 根据《山海经》记载:在茫茫沧海中,有一座叫“度朔山”的山上长着一棵大桃树。

在桃树的东北方向,有一道门,叫“鬼门”。

负责守护鬼门的,是两位神仙,一个叫神荼(shū),另一个叫郁垒(lǜ)。

他们本性正直,能制服恶鬼,保一方百姓平安,因此被当作“门神”。

后来,人们在门上张贴神荼和郁垒的画像祈福,左扇门上的是神荼,右扇门上的是郁垒,可别让他们站错了方位哟!音乐说:比房子还高的乐器草原上的游牧生活怎能缺少冬不拉的琴声?很多牧民家里都会悬挂一把轻巧便携的冬不拉打发闲暇时间。

冬不拉是一种用松木和桦木制成的民间乐器,琴杆细长,琴身呈扁平状或水瓢状,演奏方法以弹、挑为主。

有位别出心裁的民间艺人制作了一把七米多高的“巨型冬不拉”,不知道要邀请几位大力士才能抬动它!绘画说:水墨版本的一寸照片明朝画家曾鲸非常喜欢替人画肖像,他笔下的人物如镜取影、形神兼备。

除了《王时敏像》那样的全身人像还有一寸证件照式的肖像画。

作画时,曾鲸习惯先用淡墨勾勒人物面部轮廓,再将石墨与赭石以适当比例调和,为其上色,层层渲染,鲜活的人物即刻跃然纸上。

舞蹈说:会“跳舞”的扁担“扁担舞”是壮族的传统舞蹈,舞蹈中结合了插秧、收割、打谷和舂(ch ōng )米等种植活动的动作。

扁担舞没有复杂的伴奏,演员们会根据竹筒的敲击声起舞,舞蹈充满了节奏感和力量感,表现了耕种时节繁忙的劳动景象。

每逢春节,寨子里到处都能听到敲打扁担的节奏,万家灯火之中,悦耳的伴奏声与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至极。

37戏剧说:演一出“剧组吵架”话剧《暗恋桃花源》讲的是“暗恋”和“桃花源”两个剧组,因为使用彩排场地的问题起了冲突,最后只能同台彩排的故事。

“暗恋”是一部悲剧,故事中一对青年男女因战乱离散,四十年后才得以团聚;而“桃花源”是一出古装喜剧,逗趣的“包袱”让现场笑声不断、掌声连连。

悲剧与喜剧同时出现在一个舞台上,古代和现代的场景设定让观众来回“穿越”,《暗恋桃花源》剧组演绎了一出真实的“人间闹剧”。

神茶和郁垒的传说

神茶和郁垒的传说

神茶和郁垒的传说
神茶和郁垒的传说如下:
1、传说商末周初,度朔山上生有奇桃,肉甜味美,食之可延年益寿。

桃下住着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郁垒,他们为人正直,力大无比,凶猛老虎为他们护林看桃,野牛岭上有个野大王,心狠手毒,喝人血,吃人心,残害百姓。

一天,野大王派人到度朔山上索取仙桃,被神荼、郁垒轰走,野大王气得七窍生烟,一个黑夜,野大王带领他的信徒装扮成恶鬼前去报复,被神荼、郁垒用桃条捆起来扔给了老虎,桃木辟邪说法由此而来,同时它也成为辟邪驱鬼的工具。

2、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

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

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

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

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

在鬼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

这样在民间就流传开用降鬼大仙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避灾的风习。

他们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避邪防害。

这种桃木板被称做“桃符”。

桃符,顾名思义,以桃木为材料。

在古代,桃木有“鬼怖木”之称,桃木驱鬼辟邪的信仰由来已久,并且从来都关乎于门户。

神荼郁垒的故事

神荼郁垒的故事

神荼郁垒的故事在古老的中国神话传说中,有一对兄弟神荼和郁垒,他们是火神和火神的化身,掌管着火的力量和生命的燃烧。

他们的故事源自于《山海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神荼和郁垒是孪生兄弟,他们的身体都覆盖着赤红色的火焰,双眼闪烁着炽热的光芒,手持火炬,身披火焰斗篷,行走于天地之间,犹如火焰般炽热而不可侵犯。

据传说,神荼和郁垒是古代黄帝的臣子,他们在黄帝统一天下之后,被封为火神,掌管着火的力量,保护着人间的生灵。

他们用火焰驱赶着凶猛的野兽,照亮着人们的夜晚,使人们能够生存下去。

他们的存在,让人们对火焰充满了敬畏和崇拜。

然而,神荼和郁垒的力量并非只是为了保护人类,他们也有着另外一种使命,那就是清除邪恶。

据传说,有一次,一位名叫炎帝的恶魔入侵人间,他带领着一群凶猛的妖兽,肆意破坏,残害无辜。

神荼和郁垒得知消息后,立即出发前往,他们用火焰将炎帝和妖兽全部焚烧,保护了人间的和平。

然而,神荼和郁垒的故事并非只有战斗和保护,他们也有着柔情的一面。

据传说,他们曾经在人间化身为两位美丽的少年,相爱并结为夫妻,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人间的和平,同时也感受着人间的温暖和爱情。

神荼和郁垒的故事,不仅是古代神话中的传奇,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他们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人们对火的崇拜和敬畏的象征。

他们的故事也一直在中国文学、戏剧和艺术中得到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今天,神荼和郁垒的形象依然在人们的心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他们的故事也一直在人们的口中流传着。

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人间的和平,也用自己的形象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他们的故事,永远都会在中国文化中闪耀着光芒,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传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荼和郁垒
一个叫神荼(音“shén shū,申书”),一个叫郁垒(音“yù lǜ,玉律”)。

神荼一般位于左边门扇上,身着斑斓
战甲,面容威严,姿态神武,手执金色战戢;而郁垒则位于右边门扇上,一袭黑色战袍,神情显得闲自适,两手并无神兵或利器,只是探出一掌,轻抚着坐立在他身旁巨大的金眼白虎。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神荼和郁垒原本是黄帝手下的大将,常在度朔山章桃树下检阅百鬼,对于无理害人的恶鬼,就用草绳把它捆起给白虎吃。

当黄帝得道成仙后,手下的两名大将听说也入主神界,日后百姓将他们视为捉鬼神差,将他们一同绘在门上,以保家宅平安!这
就是两门神的典故。

中国最古老的人形门神是神荼和郁垒,汉画里有其图像。

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

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 释译:大海中有座度朔山,山上有棵大桃树,树枝弯曲逶迤三千里,东北方的树枝间叫鬼门,所有的鬼都从这里进出,门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负责看管所有的鬼。


凶恶的鬼就用芦苇编织的绳索捆绑起来喂老虎。

于是黄帝就制定礼节,根据时节驱鬼,又立起大桃木人,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门上悬挂芦苇索用来挡住恶鬼。

其实“神荼”最初是冶铸匠师手里神奇的工具。

“荼”即“杼”,大致上是一种顶端尖锐的武器或工具。

这就好像古代代表权利和地位的“笏”,最初也是一种农具。

或说,“杼”和“笏”都关联着同样有尖端的“圭”,而“圭”最初也是利器或是工具。

《周礼·春官·典瑞》说,王晋奉(通假字,意思是捧着)大圭,执镇圭,以朝日。

玉圭被当做祭祀太阳的法器。

“圭”最初与指向的箭矢一样,都是武器或工具,后来才转化为礼器或法器。

鬼魔也不是好惹的,要打退它,需要武器和灵力。

这就是镇宅神、门神都手执利刃,与“饕餮(音“tāo tiè”)一样面目狰狞的原由。

“神荼”之“荼”是一种驱邪的礼器,那么与“神荼”并列的“郁垒”又是什么东西呢?“垒”,古人虽读“律”,但“郁垒”一做“郁雷”(见《战国策·赵策》高注等),“壘”(垒字繁体)从三“田”,跟“雷”字所从一致;而“田”是雷车车轮之形(后来转为“雷鼓”);所以怀疑“郁雷”本来是雷神,雷公正是邪恶与鬼魅最害怕的神。

所谓“霹雳戬”,是雷神的“垂象”,是雷电的物化形式。

“郁
雷”既是雷神的卑化,又是雷神武器“霹雳戬”的人格化、人行化,与神荼、钟馗的民俗本质相同。

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秦琼)和尉迟敬德(尉迟恭)所取代。

《西游记》第九十回记载,唐丞相魏征监斩泾河老龙,老龙鬼魂夜间来向唐太宗索命,唐太宗十分惊慌,就派武将秦琼(左,手执金装锏,左边为尊)、尉迟恭(也叫胡敬德,尉迟敬德,右,持十三节铁鞭)把守前门,黄龙鬼魂就不敢前来。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记载,李世民即位后因早年杀人无数,夜夜梦恶鬼“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叫,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夜无宁静”,大将秦琼与尉迟恭请求夜晚戎装守卫宫门两旁,后来唐太宗不忍心二位大将夜夜守卫的辛苦劳累,命画师画二将发威形象贴于宫门两旁。

结果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