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业水平第四单元第5章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学业水平第四单元第5章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生物学业水平第四单元第5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五章学业水平测试题一、选择题一、血液从心脏流出,流经肾脏后血浆成份发生的主要转变是()A.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不变B.氧、尿酸、尿素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D.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也减少二、人体中,下列哪一种血管内流动着含尿素最少的缺氧血()A.肺静脉B.脐静脉C.肾静脉D.肾小管3、下列血管中,两头都是毛细血管网的是()A入球小动脉 B出球小动脉C肺动脉 D肺静脉4、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形下增加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球 B肾小体C肾小管 D肾小囊五、密闭的沼气池及堆肥都能产生(),将病菌和虫卵杀死。

A.毒气B.高温C.病毒D.有机物6、尿的形成是持续的,而尿的排出是中断的。

其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肾脏的控制作用C.膀胱的贮存作用D.肾单位的泌尿作用7、下列哪项物质不通过泌尿系统排出()A、水B、无机盐C、二氧化碳D、尿素八、下列血管中尿素浓度最低的是()A、肾动脉B、肾静脉C、肝动脉D、肱动脉九、人体天天都必需排出必然量的尿液,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10、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较,从肾脏流出的血液里含量增多的是()A、尿素B、氧气 C二氧化碳 D、蛋白质1一、利用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所应用的原理()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扩散作用1二、若尿液中发觉蛋白质和血细胞,其病变发生在()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出球小动脉13、血液、原尿、尿液中都含有的是()⑴蛋白质⑵葡萄糖⑶水⑷无机盐⑸尿素A、⑶⑷⑸B、⑴⑵⑶⑷C、⑵⑶⑷⑸D、⑵⑷⑸14、正常人原尿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A、水B、无机盐C、红细胞D、葡萄糖1五、下列结构中流动脉血的是()A、肾静脉B、肾小球C、肾小管D、输尿管16、健康人天天形成原尿约有150升,而天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第四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答案一、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C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D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B12.【答案】B13.【答案】D14.【答案】A15.【答案】B16.【答案】B17.【答案】B18.【答案】D19.【答案】C20.【答案】B二、21.【答案】(1)糖类、脂肪、蛋白质(2)结合(3)右(4)⑥(5)二氧化碳和尿素(6)肾小球22.【答案】(1)⑥肾小囊腔⑤肾小球(2)⑦肾小管尿素、尿酸(3)③膀胱(4)呼吸23.【答案】(1)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2)一增加重吸收面积(3)氧气线粒体(4)肾小球肾小囊内壁24.【答案】(1)④③⑤(序号顺序可变)(2)尿液(3)④肾小球(4)血浆中的葡萄糖成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时是全透的25.【答案】(1)肾小管的重吸收(2)肾小球过滤 B(3)血浆(4)过滤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原尿葡萄糖(5)不利于尿素、尿酸等含氮废物的排出以及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水分和无机盐失去平衡(6)肾脏移植第四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40 分)1.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B.汗液的排出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D.粪便的排出2.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的顺序是()A.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B.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膀胱→尿道→输尿管→肾脏3.高老师进行常规体检,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糖尿),医生诊断为慢性肾炎。

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病变的部位应在()A.肾小管B.肾小囊C.肾小球D.肾脏内的血管4.农民将人排出的尿液收集起来,经处理后浇在菜地里,能加快菜苗的生长。

这主要是因为尿液中含有()A.葡萄糖B.水C.尿素D.蛋白质5.由血液形成尿液的途径是()A.血液→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管→尿液B.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D.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球→尿液6.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①和②代表结构,③和④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两端分别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B.大分子蛋白质经①过滤到②中C.喝进的部分水随④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D.③和④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7.人患急性胃肠炎时严重脱水的原因是()A.喝进去的水大量随尿排出B.汗液蒸发过多C.病人喝水少D.喝进去的水不能吸收进入血液8.如图表示在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其发生的过程及其部位分别是()A.过滤、肾小球B.过滤、肾小管C.重吸收、肾小球D.重吸收、肾小管9.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膀胱中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 第五、六、七章(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 第五、六、七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单元测试题(三)(第四单元第五、六、七章)注意事项:①考试形式为闭卷标准化考试,每小题2分,满分为100分。

②答题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按正确的方式填涂。

③全卷共50道小题,每小题的四个备用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来,并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

1、担负着人体排泄废物功能的是A.呼吸系统 B.排泄系统 C.循环系统 D.神经系统2、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3、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后由肾静脉流出,发生的变化是A.血液中氧气减少 B.血液中废物减少 C.血液中养料减少 D.ABC均是4、血浆成分和原尿成分相比是血浆中有A.大分子的蛋白质 B.水 C .无机盐 D.葡萄糖5、原尿和尿液成分相比,是尿液中A.有尿素 B.有无机盐C.只有量的差别 D.尿素浓度高,没有葡萄糖,没有蛋白质6、对人粪尿要进行处理的原因是A.人粪尿不能为植物所利用 B.人粪尿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其它有害物质C.人粪尿不适宜于做农作物的肥料 D.人粪尿没有化肥好7、医生在检查某人的尿液时发现了红细胞,你分析可能是肾脏的哪一部分出了问题A.肾小管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膀胱8、尿液排出体外正确途径顺序是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9、在高温环境下排尿少的原因是A.消化道在高温条件下吸水能力差 B.代谢消耗水分增多C.膀胱在高温条件下膨胀,贮藏能力增强 D.人体通过大量排汗来调节体温10、沼气池和高温堆肥的杀菌原理是A.缺氧杀菌 B.高温杀菌 C.有毒物质杀菌 D.过量二氧化碳杀菌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细胞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废物的是A、尿素B、粪便C、二氧化碳D、水分12、有关人体排尿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排出人体内废物的作用B、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下第四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下第四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为肾脏内部结构的一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结构有两处毛细血管B.图中①是动脉,②是静脉C.③内不含有的成分是蛋白质D.④的重吸收作用有选择性2.以下不属于废物排出途径的是()A.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尿素、水等物质B.皮肤中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水及少量尿素等物质C.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等气体D.大肠内的食物残渣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3.人体的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下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5]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B.[6]内流动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C.[3]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等D.与[1]相比,[2]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4.下表为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尿液成分分析的结果(单位:g/mL)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结构单位B.可以推测丙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或者肾脏的滤过作用出现问题C.甲患者可能是肾小球出现问题D.甲、乙、丙三个患者的原尿中都出现了葡萄糖5.下表中的物质是从肾小囊腔中提取出来的是()A.AB.BC.CD.D6.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肾单位由②、③、④、⑤组成B.③和④组成的结构是肾小体C.③中液体是原尿,原尿中无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D.⑤是肾小管,它具有重吸收作用7.血液透析是为肾衰竭的人进行排泄活动的一种治疗方式,它相当于肾脏的生理活动是()A.汗腺排汗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肾单位形成尿液D.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8.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4]和结构[5]构成肾小体B.结构[2]中的液体与[1]相比,氧的含量明显减少,尿素含量明显增加C.结构[5]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结构[3]中收集的液体是尿液D.B过程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9.下列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吸B.吐痰C.排尿D.排汗10.如图表示葡萄糖在人体某结构中含量的变化,则该结构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输尿管11.人一般冬天尿较多,这是因为()A.汗液分泌较少B.体内水分需要量少C.体内废物多D.饮水量较大12.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A.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囊的重吸收B.肾小囊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C.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D.肾小管的滤过和肾小球的重吸收13.将血液转变为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A.肾单位B.肾小球C.肾小囊D.肾小管14.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尿素是流经甲后形成的B.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流经甲后会明显减少C.甲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在丙处会被重吸收15.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④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章节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章节测试(含答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章节测试一、选择题1.某人通过检测,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你认为该人最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A.肾小球B.肾小管C.膀胱D.肾小囊2.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肾单位由①②③组成B.某人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他最有可能病变的部位为④C.血液经过②③的滤过形成尿液D.④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①3.涉及物质流动的生命活动对人体都非常重要,下列有关物质流动的部分路线中,正确的是()A.静脉血: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B.空气(吸气时):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C.尿素分子(在血液中);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肾小管D.尿液: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4.如图为尿液形成的示意图,某肾炎患者尿检后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发生病变的部位是()A.1B.2C.3D.45.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肾单位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由收集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初中生物资源B.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C.由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构成D.由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出球小动脉构成6.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1和2代表结构,3和4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的两端分别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B.大分子蛋白质经1滤过到2中C.喝进的部分水随4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D.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7.排尿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是()①提供营养物质②提供能量③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④排出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⑤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8.肾脏中形成尿液的结构是()A.肾单位B.膀胱C.输尿管D.肾盂9.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检查尿液后,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据此你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体B.肾小球C.肾小管D.肾小囊10.人体产生和排出尿液的途径是()A.输尿管→膀胱→肾脏→尿道B.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11.如表为某成年人三种样品的部分成份含量,分析正确的是()(单位:克/100毫升)A.血浆与原尿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是通过重吸收作用实现的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球滤过C.尿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升高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D.此人肾脏(肾单位)的功能正常12.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喝一定量的水,这主要是有利于()A.代谢废物及时随尿液排出B.对无机盐的吸收C.对葡萄糖的吸收D.加快血液的流动13.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肝细胞产生的一个尿素分子,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A.此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一定会经过肾静脉B.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必须经过心脏两次D.此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14.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种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和尿素)在各种液体中百分含量的变化,字母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内的液体是原尿B.图中表示有重吸收功能的是[C]C.[D]内的液体主要有水、无机盐和尿素D.曲线甲、乙所示物质分别是蛋白质、葡萄糖15.如表数据是某健康人肾单位内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分析结果,样品2是()A.血液B.原尿C.尿液D.血液二、综合题16.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肾单位由组成.(填序号)(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会发生作用,部分物质会进入4中形成 .(3)4中的液体比6末端的液体多出的成分为 .17.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需要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与此功能相适应图一中分泌的消化液会进入十二指肠.(2)若图二中的C代表肺泡,当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时,图中A、B、C三处的气压大小关系为(3)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图三,氧气从进入心脏到出心脏所经历的路线为(用数字和箭头表示),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各组织细胞参与分解有机物(4)根据图四写出尿素进入肾脏后到形成尿液排出所经过的结构(用数字和箭头表示)(5)图四中③、④、⑧三处的液体中都含有的成分是 .18.图1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滤过作用发生在图中的【】,滤过的液体进入内,形成 .(2)尿检时如果发现尿中有红细胞,那么可能原因是发生病变.(3)B过程叫做,图2表示肾小管内葡萄糖、尿素、无机盐三种物质的变化曲线,a 曲线从0.1%下降到0,b曲线从0.03%升高到3%,c曲线从0.9%升高到2.1%.请你判断a 是,b是,c是 .参考答案1.答案为:A;1.答案为:D;1.答案为:A;1.答案为:B;1.答案为:B;初中生物资源1.答案为:C;1.答案为:C;1.答案为:A;1.答案为:B;1.答案为:C;1.答案为:D;1.答案为:A;1.答案为:C;1.答案为:D;1.答案为:B;1.答案为:4、5、6;过滤;原尿;葡萄糖;1.答案为:4和6;A>B>C;②→⑨→⑩→⑦;①→③→④→⑥→⑧;水、无机盐、尿素;1.答案为:A;肾小囊;原尿;肾小球;重吸收作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本文使用Wrod编辑,排版工整,可根据需要自行修改,使用方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五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50 分)1.如图是观看人血涂片的模式图,其相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图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B.血液因细胞③含有血红蛋白而呈红色C.图中的②是白细胞D.图中的①是最小的血细胞,有细胞核,能运输氧气2.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常规统计表(“+”表示高,“-”表示低),结合你学过的学问分析,以下说法中你不认同的是( )甲乙丙丁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血型 B AB B AA.假设丙需要输血,甲、乙、丁三人中最适宜的是甲B.患有炎症的人是乙C.丁患有贫血D.丙假设出血,会血流不止3.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过滤和重吸取作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构造是( )A.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B.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出球小动脉C.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D.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4.中医“切脉”时可在腕部内侧触到动脉搏动。

与腕静脉相比,腕动脉的特点是( )A.弹性较大B.血流速度慢C.管壁较薄D.送血回心脏5.如图是金鱼尾鳍内血液流淌示意图,请依据血液的流淌方向推断,用①②③表示的三种血管分别属于( )A.动脉、毛细血管、静脉B.静脉、动脉、毛细血管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6.为观看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淌状况,同学们做了“观看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淌”试验。

以下关于该试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应尽可能选择尾鳍色素较多的小鱼进展观看B.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滴水,目的是给小鱼供给饮水C.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D.小鱼尾鳍内血液流淌的方向是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7.如图是人体心脏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心脏的四个腔,其中与肺动脉和肺静脉相连的分别是(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8.心脏是运输血液的“泵”。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以下能正确表示血液在心脏中流淌方向的是( )A.心房→心室→动脉B.心房→动脉→心室C.心室→心房→动脉D.动脉→心室→心房9.如图是心脏构造简图,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流淌脉血的是( )A.右心房、右心室B.左心房、左心室C.左心房、右心房D.左心室、右心室10.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农民将人粪尿收集起来,加水后浇在菜地里,能加快菜苗的生长。

请问正常尿液的成分中不含下列何种物质()A.尿素B.水C.无机盐D.葡萄糖2.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那么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3.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肾单位由图中①②③组成B.⑥流出的血液为含代谢废物少的静脉血C.a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②内的液体为原尿,不含葡萄糖4.排泄是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B.通过汗液排出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C.通过排尿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D.通过肛门排出粪便5.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人体呼气时呼出二氧化碳B.人体出汗时排出水和无机盐等C.人体排出粪便D.人体排尿时排出水和尿素6.从尿的形成过程判断,能被滤过又能被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A.大分子蛋白质B.尿素C.无机盐D.葡萄糖7.每个肾包含肾单位的个数()A.100万 B.200万 C.50万 D.60万8.某小孩将尿排在路旁后,引来了许多蚂蚁,这说明他可能患有A.地方性甲状腺肿 B.低血糖症 C.肥大症 D.糖尿病9.下列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顺序正确的是()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B.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10.人体内无机盐含量主要通过泌尿系统调节,此外汗液也可以排出部分无机盐.盛夏高温环境中,为及时补充因大量出汗而过多排出的无机盐,应适当补充一些()A.淡盐水 B.葡萄糖溶液 C.可乐 D.牛奶11.多喝水、不憋尿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摄水多少都不影响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B.尿液太多、膀胱过度膨胀会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C.排尿量过少会使废物在体内积累D.尿素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排出体外12.尿液排出体外正确途径顺序是()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体外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13.下列关于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B.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保证体内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平衡D.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4.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结构示意图。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下第四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下第四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单元第五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为肾脏内部结构的一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结构有两处毛细血管B.图中①是动脉,②是静脉C.③内不含有的成分是蛋白质D.④的重吸收作用有选择性2.以下不属于废物排出途径的是()A.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尿素、水等物质B.皮肤中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水及少量尿素等物质C.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等气体D.大肠内的食物残渣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3.人体的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下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5]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B.[6]内流动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C.[3]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等D.与[1]相比,[2]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4.下表为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尿液成分分析的结果(单位:g/mL)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结构单位B.可以推测丙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或者肾脏的滤过作用出现问题C.甲患者可能是肾小球出现问题D.甲、乙、丙三个患者的原尿中都出现了葡萄糖5.下表中的物质是从肾小囊腔中提取出来的是()A.AB.BC.CD.D6.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肾单位由②、③、④、⑤组成B.③和④组成的结构是肾小体C.③中液体是原尿,原尿中无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D.⑤是肾小管,它具有重吸收作用7.血液透析是为肾衰竭的人进行排泄活动的一种治疗方式,它相当于肾脏的生理活动是()A.汗腺排汗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肾单位形成尿液D.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8.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4]和结构[5]构成肾小体B.结构[2]中的液体与[1]相比,氧的含量明显减少,尿素含量明显增加C.结构[5]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结构[3]中收集的液体是尿液D.B过程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9.下列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吸B.吐痰C.排尿D.排汗10.如图表示葡萄糖在人体某结构中含量的变化,则该结构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输尿管11.人一般冬天尿较多,这是因为()A.汗液分泌较少B.体内水分需要量少C.体内废物多D.饮水量较大12.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A.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囊的重吸收B.肾小囊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C.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D.肾小管的滤过和肾小球的重吸收13.将血液转变为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A.肾单位B.肾小球C.肾小囊D.肾小管14.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尿素是流经甲后形成的B.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流经甲后会明显减少C.甲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在丙处会被重吸收15.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④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五章学业水平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血液从心脏流出,流经肾脏后血浆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B.氧、尿酸、尿素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D.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也减少
2、人体中,下列哪一种血管内流动着含尿素最少的缺氧血()
A.肺静脉
B.脐静脉
C.肾静脉
D.肾小管
3、下列血管中,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的是()
A入球小动脉 B出球小动脉
C肺动脉 D肺静脉
4、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球 B肾小体
C肾小管 D肾小囊
5、密闭的沼气池及堆肥都能产生(),将病菌和虫卵杀死。

A.毒气
B.高温
C.病毒
D.有机物
6、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

其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肾脏的控制作用
C.膀胱的贮存作用
D.肾单位的泌尿作用
7、下列哪项物质不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A、水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尿素
8、下列血管中尿素浓度最低的是()
A、肾动脉
B、肾静脉
C、肝动脉
D、肱动脉
9、人体每天都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10、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里含量增多的是()
A、尿素
B、氧气 C二氧化碳 D、蛋白质
11、利用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所应用的原理()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扩散作用
12、若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其病变发生在()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出球小动脉
13、血液、原尿、尿液中都含有的是()
⑴蛋白质⑵葡萄糖⑶水⑷无机盐⑸尿素
A、⑶⑷⑸
B、⑴⑵⑶⑷
C、⑵⑶⑷⑸
D、⑵⑷⑸
14、正常人原尿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A、水
B、无机盐
C、红细胞
D、葡萄糖
15、下列结构中流动脉血的是()
A、肾静脉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输尿管
16、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

原因

A、膀胱对尿液的暂时贮存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D、多数废物由汗腺排出体外
17、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A排出尿液 B呼出二氧化碳
C排出汗液 D排出粪便
18、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19、尿液最终形成的部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输尿管 D肾小囊
20、下列对排尿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排出废物 B维持体温恒定
C调节水和无机盐含量 D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二、非选择题
21、人体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终产物是指、、多余的和等。

上述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

22、泌尿系统由、、、组成。

23、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尿素尿酸红细胞白细胞样本A 1.6 2.0 0.0 ——
样本B 0.1 0.72 0.03 0.002 ——
样本C ++ 1.6 1.5 0.02 ++ ++ (1)原尿是样本,因为其中含有。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因为其中只含有。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因为其中含有。

24、下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G 、H
和图中的C 构成一个肾单位。

(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
即图中的A 作用和C 作用,
通过A过程形成的液体B为,
通过C过程形成的液体D为。

(3)、与图中的G相连的小血管E为,F为。

(4)、液体在A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和大分子的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而在C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和部分无机盐被结构I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围在I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

25、下表是某正常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的主要成分的浓度比较。

请分析此表,回答以下问题:
物质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尿酸无机盐
血浆85 1.0 0.3 0.02 7.5
原尿 1.2 1.0 0.3 0.02 7.5
尿液0.0 0.0 20 0.5 16
(1)表中蛋白质由血浆中的85克/升变为原尿中的1.2克/升,这是由于的缘故。

(2)葡萄糖由血浆到原尿,再到尿液的过程中,由1克/升到1.0克/升,再到0克/升,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2分)
(3)尿素、尿酸、无机盐在血浆和原尿中的浓度相等,说明这些物质。

尿液中这些物质的浓度都高于原尿,这主要是由于。

26、分析下面的材料(表中的数值为平均值)
种类水分有机物氮磷钾
粪便>70% 20%左右 1.00% 0.50% 0.37%
尿液>90% 3%左右0.50% 0.13% 0.19%
人粪尿中除了大量水分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请分析:
(1)人粪尿中的有机物,能被直接利用吗?它要经过什么生物的分解才能?(2分)
;。

(2)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2分)。

(3)有了各种化肥,还需要用人粪尿及禽粪尿作肥料吗?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1——5 C C B C B 6——10 C C B A C 11——15 B A A B C 16——20 B D D B B
21.二氧化碳、尿素水无机盐排泄
22.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23.(1) B 葡萄糖(2)A 无机盐和尿素(3)C 蛋白质和红细胞、白细胞
24.(1)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2)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原尿尿液
(3)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4)血细胞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葡萄糖
25.(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葡萄糖被滤过,接着在肾小管被重吸收(3)
完全滤过大部分水被重吸收回到血液
26.(1)人粪尿中的有机物,不能被直接利用;它要经过细菌和真菌(分解者)的分解才能被利用
(2)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如果缺少这些无机盐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3)有了各种化肥,还需要用人粪尿及禽粪尿作肥料。

因为这些肥料同化学肥料相比,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