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绿色建筑

合集下载

新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及给排水专业技术措施建议

新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及给排水专业技术措施建议
第46卷 增刊2020年
给水排水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Vol.46 增刊2020
标准规范交流园地
新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及给排水 专业技术措施建议
黄 玉 珠1 刘 小 刚2
(1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 510300;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 510641)
新标准总体上 有 以 下 变 化: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由 原
来的“节地、节材、节 水、节 能、室 内 环 境”改 为 “安 全 耐久、健康舒 适、生 活 便 利、资 源 节 约、环 境 宜 居 ”5 项指标;评价阶 段 由 原 来 的 设 计 评 价 和 运 行 评 价 改 为在建筑工程竣 工 后 进 行 评 价,在 施 工 图 设 计 完 成 后可进行预评价;评价等级由原来的3个等级(一 星 级、二星级、三星级)改为4个等级(基础级、一 星级、 二星级、三星级),基础级要求满足所有控制项 要求, 一星级要求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为3级,二、三 星 级要求卫生器具效率等级为2级。 1.1 新 增 部 分 内 容
境 宜 居 )评 分 项 得 分 ;
QA ———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得分。 预 评 价 阶 段 各 项 指 标 的 满 分 值 见 表 1。
表 1 绿 色 建 筑 评 价 分 值
Tab.1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cores 评价指标评分项满分值
项目 控制项 安全 健康 生活 资源 环境 提高与创新 基础分值 耐久 舒适 便利 节约 宜居 加分项满分值
质安全的自动化实时监控和管理。生活饮用水系统
6.2.12条对 建 筑 物 平 均 日 用 水 量 的 评 价 改 为

高安全性能的绿色超高层建筑设计解析——以旧金山湾区181 FREMONT大厦为例

高安全性能的绿色超高层建筑设计解析——以旧金山湾区181 FREMONT大厦为例

74 5/2020 新建筑 | 设计研究[作者单位] 刘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640) 吴秋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510640);窦建奇: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640) 易骞:赫勒·曼纳斯建筑师事务所 (美国)*通讯作者(E-mail:****************)高安全性能的绿色超高层建筑设计解析——以旧金山湾区181 FREMONT大厦为例An Analysis on the Design of Green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with High Safety Performance: The 181 FREMONT Building in San Francisco Bay Area摘 要 位于旧金山市场南区的181 FREMONT大厦,由美国赫勒·曼纳斯建筑师事务所主持设计,是旧金山湾区的第三高楼。

该大厦秉持“弹性可持续发展理念”,突显出交通导向、功能混合、绿色安全、社区交融等设计特征,集成了外骨骼金属框架抗震系统、锯齿幕墙节能设计系统、可循环再生建材、乘员疏散操作系统等多项高安全性能技术手段,并通过了高层建筑的最高评级——LEED铂金预认证。

设计打造出旧金山湾区高安全性能的绿色地标,为超高层建筑安全性能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高安全性能 外骨骼金属框架抗震系统 乘员疏散操作系统 锯齿幕墙节能设计系统 功能混合ABSTRACT San Francisco’s 181 FREMONT tower, designed by Heller Manus Inc., is the third tallest building in the Bay Area. The building’s exoskeleton frame increases its earthquake resiliency. The sawtooth curtain wall system reduces solar gain, and Occupant Evacuation Elevators (OEE) are a first in the U.S. This mixed-use and TOD building is LEED Platinum and REDi Gold certified. The design blends functional design, aesthetics and innovation to create an innovative landmark of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KEY WORDS high safety performance, exoskeleton frame system, Occupant Evacuation Elevators, sawtooth curtain wall energy saving design system, functional mix DOI 10.12069/j.na.202005074中图分类号 TU2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3959(2020)05-0074-04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23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702505,2018YFC0704901);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2016Z B15, 2017Z B15);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804020017)刘锐 吴秋虹 窦建奇* 易骞LIU Rui WU Qiuhong DOU Jianqi YI Qian181 FREMONT大厦系旧金山跨湾交通枢纽规划的开发项目之一,是一栋高安全性能的绿色建筑,高达246.9 m (湾区第三高楼),共56 层。

住建部2015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名单

住建部2015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名单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钱凯法、周成益、郭建祥、陆燕、田炜、瞿燕
一等奖
14
武汉市民之家
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梁鸣、梁晶、葛起宏、尹卫民、钱斌、黄珵、李震寰、田慧峰、李菲、王娟、刘文路、徐金圣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魏荣平、钱方、李晓锋、戎向阳、冯莹莹、黄瑶、高庆龙、杨玲、李波、李先进、吴小宾、黄治、刘磊、胡佳、熊耀清、陈英杰、杜欣、何海波、袁野、张庆
一等奖
6
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用房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生明、汪杰、李宁、纪先志、吴敦军、王聪银、陆欢、王利、刘建石、郭建军、陈广玉、赵国政、李玮、韩晖、杨承红
二等奖
19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检测实验大楼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
曹大燕、杨仕超、周荃、许国强、吴晓瑜、邓秀梅、吴培浩、程瑞希、丁可、麦粤帮、姜思达、江飞飞、张昌佳、王丽娟、刘轩
北京北控国际会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陈乃伟、张文华、李沐刚、齐瑶、杨仲生、孙向辉、张一平、田永强、尹正姝、王隽
三等奖
43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酒店二期8号楼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张明、张崟、戚森伟、方韧、张元春、周林才、陈德霞、胡乐庭、周雪根、郭志强
三等奖
40
广州珠江新城B2-10地块项目

最详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课程介绍

最详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课程介绍

建筑学Architecture专业代码:080701 学制:5年培养目标:培养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的建筑师及其他高级建筑专业人才。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建筑设计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学习相关基础原理和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将所学基础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做好准备。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建筑设计领域的基本原理和相关专业知识,创造性、综合性地解决实际设计课题中所遇到的问题。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进而使之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具备领导设计团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协调各个相关专业矛盾的能力。

目标4:(工程系统认知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设计专业、设计学科是实现整个建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增强个人专业能力与建设系统之间整体意识协同,使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世界。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建筑设计方面的价值观和评判能力、在利用专业能力服务于社会的同时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对建构健康人居环境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的专业视野,并能够在全球化设计思潮中保持清晰意识,正确认识民族特色的价值,正确处理好全球性与地域性之间的关系。

有竞争力地、负责任地行使自己的职责。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到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单位从事建筑设计、研究与管理等工作,亦可从事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相关专业工作,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专业特色:建筑学作为人居环境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专业以建筑学科教育为核心,培养具备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学三个学科通识基础与能力,并在建筑设计相关方向精专的设计与研究型人才。

课程体系包括前三年的学科通识课程与后两年的专业拓展课程,强调坚实广泛的学科基础及学以致用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并提供学生宽阔的专业发展空间。

吴硕贤院士做客广东院士讲坛推广绿色建筑

吴硕贤院士做客广东院士讲坛推广绿色建筑

吴硕贤院士做客广东院士讲坛推广绿色建筑“建筑领域的减排潜力巨大,如果我国不在建筑领域迅速采取重大的节能减排措施,那在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就是一句空话,至少是半句空话。

”5月17日,在广东院士讲坛(第46期)暨罗定市书香大西关读书讲坛上,吴硕贤院士围绕“推行绿色建筑,建设宜居城市”这一主题,论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推行绿色建筑的要点、推行绿色建筑是节能减排的重大举措、推行绿色建筑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建议和措施等方面内容。

论坛由广东院士联络中心联合广东省罗定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广东科技报和罗定市委宣传部、科技局、科协联合承办。

吴硕贤院士是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是我国建筑界与声学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

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副理事长,建筑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他主要从事建筑环境声学的教学与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长期以来,吴硕贤院士不遗余力地推行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建设,多次围绕绿色建筑的主题到各地做专题报告,呼吁推行绿色建筑,加快宜居城乡建设。

吴硕贤院士认为,绿色建筑应当实行四节一环保(“四节”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三R原则(即减量、再生与循环),最大可能地使用可再生材料,循环利用建筑材料,节约能源,同时使建筑具有良好的室内物理(声、光、热)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并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包括绿化、节水与保水、节能、二氧化碳减量与废弃物的减量、室内环境、节地、城市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

吴硕贤院士指出,建筑是能源与资源的固化产物,由于面临能源、环境的巨大压力,美国、欧盟等国家已经把推行绿色建筑、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与品质升级作为今后主要的投资方向之一。

广东院士讲坛是广东院士联络中心2005年在院士们的大力支持下,启动的一项高端学术交流及科普活动,具体由广东科技报社承办。

绿色建筑调研报告

绿色建筑调研报告

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番禺区绿色建筑发展的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关于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促进我区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我局下属工程监督站成立调研组,通过与市住建局相关领导请教学习,组织区内相关代建单位负责人召开座谈会、走访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等工程项目,深入了解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探讨绿色建筑发展的存在问题和推进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思路。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调研背景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近年来,为推动建筑业低碳、环保、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我国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2019年住建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0年住建部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2021年1月广东省人大常务委员会颁布《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2022年8月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广州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穗建技[2022]733号),随着一系列国家、省、市绿色建筑文件陆续出台,绿色建筑规范体系、法律体系、规划设计不断完善,高标准绿色建筑规模进入高速增长期。

(一)绿色建筑现行标准体系。

1.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标准不断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在总结绿色建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19年8月起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对14版标准存在的落地难、“以人为本”理念体现不足、建筑行业新技术体现不足、“业主可感知性”体现不足等内容进行补充完善,19版标准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提高与创新等六方面组成;绿色建筑评价采用“预评价”和“评价”模式进行;评价等级增加了“基础级”,共设置基础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4个等级。

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标准需满足全装修、围护结构和建筑供暖空调负荷、节水器具用水效率、住宅建筑隔声性能、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比例和外墙气密性能对应标准要求。

关旋晖:绿色建筑行业里的先行者

关旋晖:绿色建筑行业里的先行者

做第一批 “ 吃螃 蟹" 的人
“ 绿色建筑 ”作 为国 内建筑行业 里的一个新 兴理念 ,近年来备 受推 崇。我 国从2 0 年起推 出 06
关旋晖从小就喜欢画画 ,一支画笔一张白纸
就 能使她脑 子里的世界 无限延伸 。涂涂 写写到 了
绿 色建筑 认证 ,2 0 年公布第一 批绿色建筑设计 08 评价标识 项 目, 目前全 国只有 不到1个 项 目拿到 0
“ 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胆识息息相关。
文章,发表在 《 建筑学报 》等专业期刊上。到了
2 0 年 ,关旋 晖所 在 的建筑 设计 公 司 要 自主投 07
资设计办公楼 ,她 终于有机 会全方位地 实现她 的
“ 绿色梦想 ”。虽然是城市 动力联盟 大楼 的总设 计 师 ,但关旋晖 没有把建筑 的成 功 归功于 个人 , 而 是称 赞它 为 “ 团队集体智 慧的结 晶”。这栋 大 楼 的设计 方案是经 过设计 院内部 多次投标 、展 示 和评 审才选 拔 出来 的 ,设计组从 一开 始就定 下 了 建造 “ 色建筑 ”的理念 ,并 以获 得国家级绿 色 绿 建筑设计标 识为 目标 ,高标准严 要求 ,在 实际操 作过程 中不断完善 方案 ,力求做 到尽善尽 美。 从立项到建筑最 终落成一共 花 了两年时 间 ,
和 土木工程、给排水 工程、 电气 工程等需要
认真地从节省材料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思考建筑
设计 方案 ,经过各方共 同努力 ,落成的大楼不但能 满足办公需要 ,还在节能环保 方面达到很高水准 , 仅 是热 回收 系统 一项 ,就足够 为2 0 人 的集体 宿 00 舍供应热水 ,大大降低 了运行成本。
三星级 ( 最高级 ) 绿色建筑设 计标识 ,关旋 晖设 计 的城 市动力联盟 大楼 就是其 中之一。她所 在 的

建筑老八校的专业特色

建筑老八校的专业特色

建筑老八校的专业特色
建筑老八校指的是中国建筑界的八所历史悠久的著名院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

这些学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专业特色。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拥有强大的理论研究实力和优秀的师资力量,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国内最早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
高等院校之一,其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等专业享有很高的声誉。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以其“上海学派”建筑设计风格而著名,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有着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视“绿色建筑”,在建筑节能和绿色环保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实践能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以其长期的建筑文化积淀和西部建
筑设计特色而知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建筑结构、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在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方面具有很高
的研究实力,拥有国内一流的建筑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注重“人居环境”,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
划方面秉承“人文关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

这些建筑老八校在中国建筑界的发展历程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
重要地位和贡献,也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耗竭 能源危机 环境恶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08.12.11)
提出2009年经济工作5项任务
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 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先进 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改 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搞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办事,坚决防 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绝不能降低工程质量, 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要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突出抓好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 要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990年英国建筑研究所公布BREEAM,称为第一部绿色建 筑评估系统,各国陆续编制了类似体系,美国LEED,加拿 大GBTool,日本CASBEE,中国台湾EEWH,香港HKBREEAM,中国在2003年编写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 系”,于2006年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生命周期评价
根据欧洲建筑师协会的估计,全球的建筑相关产 业消耗地球能源的同时 消耗了地球上50%的水资源、 40%的原材料, 产生了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气体、50 %的水污染、48%的固体废弃物。 各国建筑产业排放CO2占该国总排放量的比例, 美国为38%,加拿大30%,日本36%,中国30 %。 建筑产业对环境的破坏是触目惊心的,建筑产业 是造成地球环Fra bibliotek危机的绝对主角。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10月28日修订)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2008.10.1实施)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2008.10.1实施) 建设部: 《建筑节能管理条例》(2007.1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 ) 广东省: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 重大工程: 《广州大学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广州亚运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在日本称为“环境共生建筑”,有些欧 美国家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 北美国家称之为“绿色建筑”。 因“绿色”用语在国际上已称为地球环保代名词, 因此大多引用“绿色建筑”作为生态、环保、可 持续、环境共生建筑的通称。 绿色建筑是丑的
戴绿帽子,穿绿衣服
高科技技术堆积 忽视成本、功能与艺术
大型公共建 筑 1%
城镇住宅 24%
农村 62%
农村建筑面积占全部民用建筑60% 薪柴、秸秆、干粪应用广,煤炭、电力等商 品能源用量少。
单位面积能耗
北方采暖:60~80度/(m2年) 城镇住宅:10~30度/(m2年) 一般公共建筑:20~60度/(m2年) 大型公共建筑:70~300度/(m2年) 农村建筑:10度/(m2年) 北方采暖单位面积能耗为北欧相同气候条件建筑的 1~1.5倍,效率有待提高; 城镇住宅与一般公共建筑能耗低于发达国家,大型 公共建筑能耗与发达国家相当,节能潜力最大。
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各类建筑物和环境设施 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改建、拆除以及所 用建筑材料、构件和设备的生产、运输、安装等)贯彻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最大限度节省资源,最大程度减少 对环境的破坏,营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 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 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 筑。
“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实施意见 建筑节能位列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现状与问题:
初步建立了在1980年标准基础上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体系。 2000~2004年,大城市新建居住建筑在施工图设计审查 阶段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比例,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为 90%,夏热冬冷地区为20%,夏热冬暖地区仅为11%。而实 际按节能设计标准施工的建筑,北方地区为50%,夏热冬冷 地区仅为14%。
严寒地区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
寒冷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温和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
北 方
严实墩厚、立面平整、封闭低矮、内向封闭
南 方
峻峭斜屋面、通透轻巧、可拆卸的围护结构、底部架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稀树草原气候 沙漠气候 海洋性西海岸气候 亚热带湿润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湿润性大陆性气候 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山地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沙漠气候
稀树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主要参考资料 绿色建筑,林宪德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 究中心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建筑适应气候—兼论乡土建筑及其气候策略,王鹏,博 士学位论文 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博士 学位论文
生态建筑源于1960年代的生态学,受生物链、生态共生思 想的影响,对过分人工化、设备化的环境提出彻底的质疑, 强调使用当地自然建材,维持生物多样性。
现代人类的生活必需品,比如衣服、食物、家具物品、药品 等,许多依赖野生生物为材料。
40%以上的现代美国医药处方依赖与自然药物;重要建筑材 料水泥,来自死亡的珊瑚和海洋生物骨骼形成的石灰石;石 油和煤来自千万年前捕获太阳能后死亡的生物遗体;橡胶、 纸、纺织品等自然生物制品一直支撑人类工业发展。 生物多样性并非以蝴蝶、蜻蜓、花鸟作为吟诗作画、附庸风 雅的幌子,少了一只蝴蝶、缺了一种植物,象征着我们的子 孙就少了一份生存机会。
绿色建筑简介
建筑节能
建筑能耗
1、全生命周期能耗:包括建筑材料生产运输用能、 施工建造用能、建筑物运行能耗、维护和拆卸用 能; 2、运行能耗:采暖、空调、照明、电梯、办公设备、 家用电器、炊事; 3、民用建筑运行能耗。
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运行能耗占80%左右;工业建 筑用能辅助工业生产,一般计入生产用能。故此,建筑 能耗一般指民用建筑运行能耗。
起源于1969年 从摇篮到坟墓
生命周期评价
输出,环境影响
构思-规划-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建造-运行使用-拆除
对一个产品系统的 生命周期中输入、 输出及其潜在环境 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ISO定义)
输入
节能建筑的最高境界在于师法自然,顺应风土。 自古以来生长于各种气候下的传统民居,有着极高 超的自然环境设计智慧,值得现代建筑设计借鉴。 风土建筑:因不满于现代建筑一味追求巨型化、设 备化、人工化思潮,反对国际建筑形式忽视气候风 土、地方建材而产生无个性、无文化的建筑风格, 向未受近代文明“污染”的原始传统民居追求灵感, 挖掘地方风格和乡土特色,引发地域主义风格,称 为近现代建筑史上最重要的活力泉源。
水泥从石灰石开采,经窑烧制成熟料,再加入是 高研磨成水泥。每生产1吨水泥,排放1吨CO2, 0.74kgSO2,130kg粉尘;每生产1吨石灰,排 放1.18吨CO2 。
每平米建筑物,在施工阶段约产生1.8kg粉尘、 0.24m3剩余土方和0.31m3固体废弃物,在日后 拆除阶段则产生1.23m3固体废弃物。 玻璃幕墙建筑常常是鸟类杀手,高反射玻璃会反 射周围景观,容易让鸟冲撞致死。据统计,北美 大陆每年有10亿只鸟类撞死在建筑物上。
我国建筑能耗比例18.8%,随经济发展有明显增长趋势。 如走发达国家老路,建筑能耗将升至30%,仅此一项将消耗 全球目前年耗能量的1/4。
十年翻一番,比例上升6%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增速较快
北方采暖比例高居榜首,农村用能不可忽视; 大型公共建筑所占比例最小,但发展势头最猛。
一般公共建 筑 13%
我国到2000年仍有95%的建筑采用实心粘土砖 构造,每年从农田取土14.3亿立方米,烧制砖块 消耗7000多万吨标准煤。 采用钢筋混凝土替代实心粘土砖,砂石需求大涨, 造成滥采砂石之风,长江常出现千船竟采江砂之 景,对长江大堤的安全构成威胁。 广东乱挖滥采河砂,曾先后导致潭口大桥、西新 大桥、水东桥、人和大桥等桥梁倒塌,造成东江 的惠州大桥、龙溪大桥基桩裸露。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
“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实施意见 建筑节能位列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对策:
新建建筑全面严格执行50%节能标准,四个直辖市和北方 严寒、寒冷地区实施新建建筑节能65%的标准。新建建筑的 节能要实行从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及施工、监理、验收 和销售等全过程的严格监管,使节能设计标准得以切实实施。 发展节能利废建材、聚氨酯、聚苯乙烯、矿物棉、玻璃棉 等符合建筑节能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的新型墙材。 加大既有宾馆、饭店的综合节能改造。 加快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物的利用。
循环经济
思想萌芽可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19世纪60年代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 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 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 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到2010年,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园区和城市; •万元GDP能耗下降18%以上;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 •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提高65%以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 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国办发„2007‟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 各直属机构:
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 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 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 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 染”的主要来源。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 型社会,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 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 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 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经国务院 同意,现就严格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 使用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 料购物袋; 有偿使用; 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