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费用的范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合约交易费用生成机理及治理结构选择——基于威廉姆森的分析范式

安排带来很多约束,生产、加工、销售等农业流程常常被锁定在一 系列的时间段里,这种 自然限制的结果是降低合作社资信水平,给
贷 款合约 带来很大风 险。从市场环 境来看 ,农 产品市场 价格 时常波
得注意的是, 农民 专业合作社—般社员人力资本专用性较高是基于
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主要由这些弱势劳动力群体组成。因此,衡量
威廉姆森指出了两种形式的不确定性 : 一是环境的不可预见
性,二是行为的不确定性 。 从环境的不可预见性来看,农业生产既是一个 自然再生产过
合作 ^ 社 力资本专用性主要通过考量社员务农经验或务农年限, 一 般而言, 农民务农经验和年龄成正比 。 .
三 农 金融 < g .le Fac Arrad in oet n e
人力资本和—般员工的专力资本。显然,这类专用性人力资本往往因对经验的 路径依赖而妨碍技术造成,无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自己的核心 竞争力,无法成为提高合作社讨价还价能力的资本 ,反而使合作社 在购买农资和销售农产品活动中容易被交易锁定,面临着较高的被
作社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经济组织。因 , 此 合作社的 企业家专用性人
力资本 和专业技术 人员专用性 人力资本 甚少 ,人力 资本专用性 主要
集中于—般性社员 ( 包括合作社管理 人员)身上。 理论认为,通用性人力资本 I , 形成
敲竹I 工 . 风险, 增加金融 构对台
能力 的艟陇 。
程j也是一个经济再生产过程 ,因而面临着 自 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双重压力。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 , 从而面I 瞄皆菠高的
勿庸置疑 ,我国农村留守农民大多具有多年的务农经验 表 面 看,这种务农经验导致较高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水平。然而,值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S引言新制度经济学发轫于罗纳德·科斯的两篇宏文,《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1960)。
前者成为后来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开端。
后者将外部性问题引入新古典经济学,并开创了产权经济学,与企业理论相结合后又有了企业的所有权治理结构理论。
而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与这一系列理论联系不甚密切的是制度变迁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道格拉斯·诺斯和罗伯斯·托马斯。
本文拟就新制度经济学的早期经典文献做一梳理。
试图厘清新制度经济学早期关注的问题的探索过程及其脉络。
、交易费用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最核心、最具原创性的概念就是交易费用。
通过它,新制度经济学将经济学从完美的经典物理的世界带回了有摩擦力的现实世界。
新制度经济学的各个分支,不论是交易费用经济学,企业理论,产权理论,还是宪政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都是以此作为出发点的。
这一概念如此重要,但到目前为止,交易费用仍没有统一的定义,每个经济学家根据他研究的主题,以便于说明问题,采取了各不相同的定义。
科斯的在《企业的性质》(1937)中首先提出交易费用这一概念,他指的是市场机制运行的成本,也即发现价格的成本,具体包括谈判费用和签约费用。
肯尼思·阿罗(1969)给交易成本下的定义是“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巴泽尔则认为是“产权换手的成本”。
张五常在《企业的契约性质》(1983)中对科斯的交易费用做了极大地拓展,他认为发现价格的成本包括了信息费用,考核费用,谈判费用和签约费用,而且交易成本并不等于发现价格的成本,除此之外,他将代理成本(包括监督成本)也纳入了交易成本范畴。
在文章的结尾处,张五常这样写道:“沿着科斯的思路贯穿着这些转变,我强调了发现价格的费用,包括信息费用、考核费用和谈判费用。
但这些费用发生变化时,不同的契约就产生了。
我并不主张价格决定就是关系到契约或组织形式的所有选择的那种唯一的交易费用。
张五常

切换到窄屏编辑张五常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
目录1人物简介1 1.1 个人经历1 1.2 生平履历2学术成果1 2.1 张教授语录1 2.2 粮食如何算安全1 2.3 记者的报道1 2.4 与诺贝尔奖1 2.5 相关信息3个人观点4皮影艺人1人物简介张五常张五常(1935年12月1日-),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
张五常教授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于1935年出生在香港,抗日战争时期曾随父母到广西避难,耳闻目睹中国内地农村之艰苦,从小起就希望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其著作《佃农理论》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新浪财经的介绍张五常,新浪专栏作者,在交易费用、合约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钦,8年后获博士学位;后在华盛顿大学任教授。
1982年返港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至2000年退休。
张五常教授著作甚多,求学之时,就凭一本《佃农理论》在经济学界崭露头角。
返港后,以一系列用中文下笔的专栏文章在华文世界取得广泛的影响,代表作是《卖桔者言》、《中国的前途》、《再论中国》等。
2000年来下笔完成的三卷本经济学著作《经济解释》,2005年末更出版英文学术文集《张五常英语论文选》(Economic explanation : Selected papers of Steven NS Cheung)。
此两书,被认为是集张五常平生学术功力之大成、也将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经典著作。
个人经历1935年生于香港,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
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学习,其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
二、新制度经济学基本原理-交易费用范式

第二章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I:交易费用范式讲义结构♦学习目的和要求♦交易费用的基本概念♦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交易费用理论的应用♦交易费用与新经济♦交易费用的测量案例:身边的交易费用♦股票交易费用(上证A股交易费用)–开户费:40 元 / 户投资者交登记结算公司–委托手续费:5元(按每笔收费) 投资者交证券商–佣金:成交金额的0.3% 起点:5元投资者交证券商–印花税:成交金额0.1% 投资者交税务机关–过户费:成交面额0.1% 起点:1元投资者交证券商身边的交易费用(续1)♦大学生找工作的交易费用–撰写并制作多份个人履历表,取得各种有关证明自己素质的有效法律文件;–获得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各种工作信息的费用;–参加各类招聘会费用;各种交通、联系费用;–与用人单位的谈判协调费用;–签订工作意向书的押金;–正式签订工作合同的费用;–工作合同的执行与监督费用;–一旦发生纠纷的解决费用;–工作合同的履行费用……–以上这些费用是必须付出的,交易费用是支出,收益就是找到一份合适的或令人满意的工作,费用过高,人们就会放弃找工作,转而不工作或考研。
♦汽车公司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汽车公司装配小轿车,需要外购汽车车身–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专门供应汽车车身–他们之间是一种“虚拟”的协作关系–如果因市场需求,小轿车的产量需要扩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反应:•配合汽车公司,在不改变供货价格(车身)的前提下扩大生产规模•要挟汽车公司,提高车身价格的前提下扩大生产规模•不配合汽车公司,担心小轿车需求量会下降,可能造成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难以收回第一节交易费用的基本概念及其存在的原因一、交易费用的概念(一)、什么是交易?♦Exchange 和 Transaction♦康芒斯的“交易”(将制度运作与交易联系在一起)–“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单位。
–“交易”是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是人与人之间对物的所有权的让渡或取得,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交易”概念是与以往经济学中的“生产”概念相对应的。
交易成本及费用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案例讨论一浅谈交易费用2016级2班第5组林燕清(17920151151596)林少俊(17920161150758)彭雯(17920161150812)王依珊(17920161150859)温泉(17920161150868)张潇(17920161150959)目录一、不同经济学派理论与交易费用的阐述 (3)(一)新古典经济学 (3)(二)新制度经济学 (3)二、产生交易成本(费用)的原因 (4)(一)交易的三项特征 (4)(二)交易成本(费用)的定义 (5)1、交易费用的分类 (5)三、新古典范式的交易费用模型 (7)(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小麦交易模型—作为活动的交易 (7)(二)生产企业内总产出Vs净产出曲线模型 (8)四、参考文献 (9)一、不同经济学派理论与交易费用的阐述(一)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建立基于标准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完全市场合约、完全理性人等假设基础之上。
完全竞争市场模型,需满足四个条件:(1)市场上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2)厂商生产的产品完全无差别;(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4)信息是完全而充分的。
完全竞争模型是理论上的理想假设和参照系,不可能完全符合现实。
因此,传统的古典交易模型假定零交易费用,并且完全理性。
而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和社会资源的分配无法达到古典完全竞争模型的理想状态,信息并不对称且存在很大程度上不确定性。
合同签订前交易对手的匹配、合同签订过程中的讨价还价以及合同签订后监督、贯彻合同履行并避免违约风险,这一系列过程付出了交易成本,形成了正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的产生,彻底打破了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想状态。
1970年Foley将交易费用纳入古典模型,一些文献也尝试引入交易费用对新古典经济学或新古典企业理论进行简单拓展。
(二)新制度经济学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
交易费用范式

交易费用的含义及其存在的原因
– 事后交易费用包括
• 当交易偏离了所要求的准则而引起的不适应成 本
• 为了纠正事后的偏离而作出双边的努力,由此 引起的成本
• 建立和运作管理机构而付出的成本,管理机构 也负责解决交易纠纷
• 保证契约生效的抵押成本
– 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证 产权(即提供交易条件)的费用,发现交易 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 订立交易合约的费用,执行交易的费用,监 督违约行为并对之进行制裁的费用,维护交 易秩序的费用,等等
技术进步后交易费用的变化趋势
–技术进步是提高还是降低了交易费用 –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产生新的有效的度量方法使
交易费用降低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意味着出现更复杂的商品从
而提高交易费用
讲义结构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交易费用的含义及其存在的原因 交易费用的测量 交易费用的范式
交易费用的范式
交易、告诉人们自己愿意交易以及交易条件是 什么,要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拟定契约、实 施监督以保证契约的条款得以履行,等等”
交易费用的含义及其存在的原因
– 什么是交易费用?
• 交易费用越低,交易就容易进行,反之交易费用 过高会使交易无从发生
• 阿罗:最早使用“交易成本”这个术语的人 • “最好能考虑一个更广泛的范畴——交易成本的
域 –交易费用使所有权的分配成为首要的因素,提出
了经济组织的问题,并使政治制度结构成为历届 经济增长的关键
交易费用的范式
从交易费用到制度的运行
–交易费用概念被一般化后,其内涵扩展为 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为经济制度的分析 奠定了基础
–专业化VS纵向一体化
–交易费用被新制度经济学家应用到许多领 域:如代理关系、寻租活动、企业内部考 核、外部性问题、纯粹的市场与科层组织 之间的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形态、经济史 甚至政治制度等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所谓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正如科斯所说,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迄今为止,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初具规模,已形成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经济史学等几个支流。
新制度经济学包括四个基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基本概述折叠编辑本段一、新制度经济学派是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对经济现象丧失解释力之后兴起的。
(一)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标志:1937年科斯的论文—— <企业的性质>发表。
(二)新制度经济学兴起的原因:1.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增强了解释力;2.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凯恩斯理论破产、转型国家的需求)。
(三)新制度经济学兴起的表现1.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学者(以下人员均获诺贝尔奖)主要有:新制度经济学哈耶克(1974)布坎南(1986)科斯(1991)诺思(1993)维克里(1996)斯蒂格利茨(2001) 2.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多数在从事制度经济方面的研究。
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定(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定1.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
(人们往往在财富与非财富之间进行权衡,寻找均衡点,实现非财富价值不能总以牺牲个人财富为代价。
)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利他主义、意识形态、自愿负担等,非财富最大化往往具有集体主义行为偏好。
个人非财富最大化行为的四种动力:爱、团结和其他利他主义思想,在家庭、小部族和朋友之类的小群体起作用;受到胁迫和威胁;预期为别人做事可以产生对自己有利的副效应;心理上得到满足或至少良心不受责备。
2.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
(人不能对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确的反映)。
原因:一方面,环境复杂,参与者众多,信息不完全,不确定性因素多,行业太多,分工太细。
第二讲 交易成本的威廉姆森范式

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是说,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地 做到这一点的行为特征。也就是说,通常人们经济活动的 动机是有目的、有理性的,但仅是有限的条件下的理性行 为。
威廉姆森说:“理性有限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 此就需要正视为此所付出的各种成本,包括计划成本、适 应成本,以及对交易实施监督所付出的成本。”
既然技术的国际转让因贸易和其它自然壁垒的关系而很 少可能造成新的竞争,而转让的交易费用几乎是零,转 让的形式并不直接影响转让者的价值。
蒂斯研究了大量技术转让的案例,发现国际技术的交易 费用并非可以忽略不计的。恰恰相反,技术越复杂,转 让本身的交易费用就越高。
32
技术有两种:(1)物化技术,比如先进的设备;(2)非 物化技术,比如操作设备的方法。
机会主义行为又分为事前的和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
13
正是这些机会主义的行为表现导致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使经济 组织中的问题复杂化了,其直接结果就是合同风险。
如果契约人只有自利行为而没有机会主义行为,那么人们可以相信 缔约人将会忠实地履行他的承诺。但是,如果契约人会采取机会主 义行为,那么他不仅不一定守约,而且还会见机行事,使事后的实 际结果不是按合同而是按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此时,怎样采取措 施遏止机会主义也就有了经济意义,当然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成本。
解决的办法是或者化纤公司纵向化纺织公司,把垄断势力 推向成本市场;或者纺织公司纵向扩大,自己生产化纤, 绕过垄断市场。无论哪一种方式的纵向联合都使生产更为 合理,经济中的扭曲现象减少,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22
威廉姆森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解释纵向联合现象,认为纵 向联合的基本动力仍是现有的和潜在的交易费用,用交易 费用理论可以重新解释上述两类理论。他认为,纵向联合 问题的关键在于“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越高,市场 交易的潜在费用越大,纵向联合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