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库恩范式的优先性
试论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

试论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摘要:关键词:范式,模式,科学革命科学理论被确立后,它是如何发展的,成为科学观的一个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模式针对科学发展的规律性、主要特征和内在机理做了概括和描述。
其中它所回答的重要问题是科学是怎样发展的,科学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等等。
在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不同学派的科学哲学家,他们经过长期争论,提出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科学发展模式,主要有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式模式、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本文试图通过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及相关著作,梳理、表述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
一.范式的重要性范式是英文Paradigm的中译,英文这个词来自希腊文,表示语法中的词形变化的意思。
如名词变格和动词变位的规则。
原来包含“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申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
库恩之所以选择用这个词,是因为他觉得科学发展的模式与语法中语汇变化的模式极其相似。
它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核心概念。
1977年在《必要的张力》出版时,他对范式一词作了明确的表述:“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
概括起来,一个科学范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看问题的方式”,这牵涉到他们共同的世界观、科学方法论、信仰和价值取向。
(2)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接受的基本理论和定律,共同承认的重要科学成就,共同使用的一套用于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算的符号系统。
(3)科学共同体共同信任的仪器和试验方法。
(4)科学共同体共同认可的范例,即典型事例,它提供了解决具体问题的典型方式。
具体来讲,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
据此,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个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工作者组成。
他们都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他们都钻研过相同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
每个科学共同体一般有一个它自己的主题。
2023年库恩的“范式”与管理科学革命方案

探索库恩的“范式”对管理科学的影响
1.1.范式理论对管理科学的启示作用
范式对管理科学的启示作用:库恩的范式理论为管理科学研究者提供了启示。范式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观念和思维方式。它教会了管理科学研究者要意识到不同范式的存在,以及如何选择和应用范式进行研究。 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管理科学研究者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2.2.范式理论对管理科学的影响与运用
范式的影响与发展:范式理论对管理科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还在实践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范式的引入促使管理科学研究者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推动管理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同时,范式理论也催生 了一系列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出现,如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等,进一步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领域,并为实际管理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介绍范式的主要特征,如共享知识、价值观和方法等。同时指出范式并不是静态的,它会随着科学研究的发 展而不断演变和改变。科学的进步往往通过范式的转变和取代来实现。
3. 范式对管理科学革命的影响
讨论范式对管理科学革命的重要作用。库恩认为管理科学革命的核心就是通过范式的改变,将传统的经验主 义管理方法转变为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范式的引入使得管理科学得以建立严谨的理论框架,为组织管理 提供了科学化、系统化的方法论。
Silent House TEAM
库恩的“范式:科学 管理革命
Kuhn's "Paradigm: Scientific Management Revolution
沉默之宇
2023/7/23
目 录
01 管理科学变革的里程碑 02 学变革的里程碑
Milestone of Management science reform
对库恩“范式”的解读

对库恩“范式”的解读提要:托马斯·库恩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出版,震撼国际学界,成为科学哲学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岭。
本文试对该书中系统论述的“范式”进行解读,从而达到对科学的进化和发展的理解。
关键词:范式;科学;科学共同体;科学认识1962年,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1922-1996年)出版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提出了“范式”(paradigm)论学说,在哲学、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界引起极大的震动。
”范式”一词源自希腊语,在语言学中表示词形的变化规则,如名词变格、动词人称变化等,从中可以引申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表示“范型”、“模特”的意思。
在写作《科学革命的结构》这部书的时候,库恩把它从语言学里借用过来,首次明确、大量的使用了“范式”概念。
库恩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发现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并不是在培根的归纳法指导下发生的,相反却是在柏拉图的唯理论影响下发生的,从而得出了一个和逻辑经验主义完全相反的结论:不是观察术语决定理论术语的意义,而是科学理论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本体论、世界观、形而上学的支配。
[1]由此,他深信一个科学家的研究总是受到获得内在一致性的深远企图所支配,至少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如此,从而认为科学理论本质上是集体研究的产物,是集体用以不断生产科学知识的工具。
因此,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创造性的引用了“范式”这一概念,把它作为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思想工具和实用工具,系统论述了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
他所谓的“范式”就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根据科学共同体的理论体系和心里特征所制定的一整套原则、理论、定律、准则、方法等,是一个包括科学、哲学、社会、心理等多重因素在内的综合体,是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
[2]由此可见,它是一种在逻辑上不能再分的功能单位。
一、范式是科学的划界标准和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什么是科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什么?逻辑经验论者认为“科学始于观察”,科学的划分标准为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
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

(三)对否证主义的批判
否证主义产生于现代科学革命之后,否证主义又称作证伪主义、试错主义。波普尔是否证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和批判精神的影响之下,提出了与归纳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不同的科学发展观:“科学是通过试错、猜想和反驳向前发展的”[①[英]A.K.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0页。]。按照否证主义的观点,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不
③艾伦·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页。]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归纳主义观点广为流传,牛顿正是在开普勒的天文学观测研究和伽利略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法建立起他的牛顿力学定律的,爱因斯坦说:“他(牛顿)的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是能够从经验中推导出来的。”[]
发展过程是:经验—理论—经验,这种科学发展模式其实是量的积累发展过程。逻辑实证主义主张利用归纳确证法(归纳证实法)来证明和评价理论,这种证明是概率意义上的证明,就是说某个理论,如果得到实验验证或者观察证明的概率越大,那么它得到的确证程度或者验证度就越高。一个确证度越高的理论,具有更强的说服了,人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说,某个人理论只要得到证实,便是有意义的,科学的进步在于将得到高度证实的理论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之中。
托马斯库恩“范式理论”

范式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通俗来讲,范式就是一个模型或模式。
引申到具体学科,比如旅游学科,就是指旅游学领域内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意向、基本结构,学科发展阶段中理论研究的主导共识,是学科的研究纲领!库恩对科学发展持历史阶段论,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PARADIGM)。
范式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表示一个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科学理论不是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个别命题的集合,而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组成的系统整体。
库恩将这一系统整体称作范式范式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长期的探索、教育和训练中形成的共同信念。
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为他们提供了考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共同方法,从而形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传统,并为其发展确定了共同方向。
“范式”这个范畴虽然系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但任何概念都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明确。
在库恩那里,“范式”这个范畴存在许多概念模糊之处。
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认为,范式是学说的坐标,是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科学体系、运用科学思想的坐标、参照系与基本方式,科学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
科学范式后面是哲学范式。
哲学范式与科学范式:前者制约后者,后者引领、展现前者。
哲学范式决定科学范式,范式决定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决定具体理论,理论决定模型,模型决定模式。
方法是理论的功能,和理论之间不是层次关系。
虽然由于认识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协整作用,在同一个范式基础上会产生学术观点基本相同、学术荣誉等既得利益和学术目标基本一致的“科学共同体”,对共同体外的学说和学者会产生“异体排斥”,但任何一门科学的真正进步,都最终要表现为范式的转换。
不同的参照系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参照系为背景建立起来的不同范式之间也不是并列的,而是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
请阐述库恩的范式理论,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请阐述库恩的范式理论,并进行分析和评价库恩(Kuhn)的范式理论,是一种影响20世纪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论的重要理论,它指出了科学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在科学发展中推动模式的变迁。
范式理论几乎塑造了当代科学的构建,并且今天仍然是科学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参照点,也是科学研究者们必须熟悉的一部分。
库恩把科学发展定义为一种模式变迁,而组成这一模式变迁的最重要元素,恰恰就是“范式”(paradigm)。
范式就是一个科学概念解释和理论结构系统,它提供了一套语言、发现方法和结果的解释框架,以便科学家研究特定领域的物质现象,并完成更多的发现。
范式的形成不仅使科学家们从“迷失的茫茫大海”中重新获得了“安慰”,而且使科学研究的进程得以规范化、有序地推进。
在库恩看来,一个范式具有三大基本要素:语言要素、实践要素和体系要素。
语言要素包括特定领域的术语和表达方式;实践要素包括对某个特定领域的实践方法,如实验、观察、记录、研究等;体系要素则指范式的本质,它集中表达了科学家在特定领域的想法和观点,以及如何解释科学现象。
在范式理论中,库恩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以有序的步骤进行,在每一个步骤中,科学家应该坚持实践、观察、发现、论证、改革、加强等,在实践和论证的过程中,科学家应该有创造新理论的勇气,而在改革、加强的过程中,科学家应该领悟原有的理论,以便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研究。
正是在这种有序的理论环境中,范式的改革得以实现,新的范式也可以被建立。
另外,库恩的范式理论也强调,每一个范式的形成、发展和变迁,都伴随着强烈的群体性,也就是科学家们之间的思维趋同。
也就是说,科学家们思考、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都会受到某种影响,超越了个体本身,即形成了一种群体性解释和行为模式。
综上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影响了当代科学研究,它为科学发现和模式变迁提供了一套理论框架,起到了实施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范式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从形成一个范式的发现,到改造一个范式的发展,都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范式化的过程,从而有效地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科学哲学 作为结构的理论 库恩的范式

一:作为结构的理论
引出问题: 归纳主义和否证主义对科学的说明都过于零碎了。他们把注 意力集中在理论与个别的或成组的观察命题之间的关系上, 而似乎未能把握重要的理论发展模式的复杂性。 对科学更恰当的说明,必须从理解科学活动发生于其中的 理论框架开始 大多数科学的进化和进步,都展现了一种结构,对于这种 结构,归纳主义和否证主义都没有关注。 例子:在牛顿以后的几个世纪中,物理学都是在牛顿的框 架中发展的,知道该框架在20世纪初受到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的挑战时为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八:客观知识
这一节我没看懂
三:范式和常态科学
范式的定义的理解:
范式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科学家们共同遵守的科学活动的模型和信念,存在于任何一个学科。人们用这种理论 化、系统化的框架去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知识并不是有一堆可观察的经验事实拼凑而成,而是一个有内在联 系的整体。 几个重要的概念: 1、前科学时期,研究者们在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中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他们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对问 题不能取得一致意见。举例:牛顿以前的光学就处于前科学时期,人们对光的本质众说纷纭,各种假说和理论 相互排斥、相互攻击,没有形成一种权威性理论。 2、常态科学:以过去的科学成就为基础所从事的研究,库恩描述它是:受某一范式支配的解难题活动。
二:库恩简介--库恩对于范式的描述
范式的定义:是由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假设和定律,以及他 们的应用方法构成。而这些理论假设、定律和应用方法都是某 个特定的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接受的。 库恩理论的2个关键特征: 1、强调科学进步具有革命性。(这里所说的革命,包括摒弃 一种理论结构,并用另外一种与之不相容的理论结构取代它) 2、强调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特征所起的重要作用。
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

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历史学家。
他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范式”这一概念,极大地影响了理解科学研究的方式。
本文将对库恩的“范式”理论进行简述。
一、范式的定义在库恩的理论中,“范式”被定义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科学理论、方法和实践模式的集合。
范式决定了科学研究的方向、重点和目标,形成了一个科学共同体的共识。
二、范式的性质1. 范式是与时代和文化相关的范式是根据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条件形成的。
不同文化和历史条件下,科学范式也会发生变化。
2. 范式是以共识为基础的范式建立在科学共同体的特定共识上,并被大多数科学实践者所接受。
3. 范式对新理论的接受有明显的影响范式对科学实践者的思维方式、理解和接受新理论的标准有很大的影响。
新理论必须符合现行的范式,才能被科学共同体所认可。
4. 范式对科学方向的指引起重要作用范式导致科学研究的共同方向和目标。
科学实践者必须遵循范式中规定的方法和理论,才能推进科学研究的进程。
三、范式的转变1. 范式内的危机当一个范式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出现内部危机。
范式内的危机是科学共同体内部自我生成、自我解决的问题。
2. 范式间的危机当新的范式与现有范式不兼容时,就会出现范式间的危机。
这种危机会导致科学化危机(当科学家们试图在不同的范式之间交流时无法理解彼此的观点和方法)。
3. 范式的转变当一个新的范式被大多数科学实践者所接受时,范式的转变就发生了。
范式的转变往往与科学革命和新的科学进程相关。
四、范式的应用1. 展示科学研究中的置信和假定科学范式体现了科学研究中的置信和假定。
科学研究者必须明确地了解这些置信和假定,以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2. 微分不同领域和文化中的科学实践科学研究是不同领域和文化中的科学实践累积的结果。
了解和比较不同领域和文化中的范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3. 设计教学和研究策略科学教育和研究策略应该考虑到范式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库恩范式的优先性
潘春晓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作者简介:潘春晓,女,瑶族,1987年4月生,广西南宁,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
摘要:“范式”一词是托马斯·S·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的核心概念,该书至少20次提到范式,库恩所谓的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
范式比能从其中明白地抽象出来进行研究的任何一组规则更优先、更具约束力、更加完备;它无需规则的帮助也能确定常规科学;它比任何规则和假定更具有优先性。
关键词:范式,范式优先性,共有规则,理论,常规科学
“范式”一词首先是由托马斯·S·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整书多次提到范式一词,但库恩在书中没有明确提出范式的具体概念。
在我看来,库恩所谓的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
范式的优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范式比能从其中明白地抽象出来进行研究的任何一组规则更优先、更具约束力、更加完备。
任何人想要描述或分析一种特殊科学传统的进化,都必须找出这类公认的原则和规则。
在库恩看来,寻找规则比寻找范式更加困难,更加难以令人满意。
例如:哥白尼日心说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当时的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的末期。
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早已被基督教会改造成为基督教义的支柱。
而哥白尼用了“将近四个九年的时间”去测算、校核、修订他的学说。
然而,由于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得的数据和托勒密体系的数据都不能与第谷的观测相吻合,因此日心说此时仍不具优势。
而且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还受到了两种人的批判一种人是顽固的哲学家,他们坚持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说法,把地球当作
宇宙的固定的中心;另一种人是教士,他们会说日心说是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因为《圣经》上明白指出地是静止不动的。
直至开普勒以椭圆轨道取代圆形轨道修正了日心说之后,日心说在于地心说的竞争中才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至此,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因此结果可想而知,寻找一套足以构成一个已知常规研究传统的规则,就变成一个连续不断遭受严重挫折的努力了。
二、范式无需规则的帮助也能够确定常规科学
边界明晰的规则与边界弥散的范式在常规科学中均有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即范式无需规则的帮助也能够确定常规科学,而规则更倾向于帮助科学家解决一些关于基本问题的争论。
另外,科学家们从不抽象的学习概念、定律和理论,也从不从它们自身中学习。
这些规则是与应用一起出现并通过应用得以展示出来的。
在这些概念、定律和理论形成确立之初,是先形成一套假说,形成一套专门的范式系统,然后按照范式指引将假说应用于实践,经过无数的验证,最终理论得以确立。
没有应用实践,理论等甚至不可能被接受。
在理论被接受之后,这些应用或其他的应用就会伴随着理论写入教科书,未来的从业者就会从教科书中学习到他的专业,未来的从业者又继续前面的应用继而接受理论。
这个通过自己实践应用而学习的过程贯穿于专业入门的整个过程中。
因此说,发现曾指导过特定常规科学研究传统的诸规则极其困难,而发现范式则相对容易。
科学教育对规则的形成负有责任。
三、范式比共有规则和假定具有优先地位
科学革命的规模可能有大有小,其中有些革命只影响专业中更为专门的成员,对于他们来说,即使是一个新的意外现象的发现也可能是革命性的。
不同学科专业的从业人员,他们接受来自各自不同的专业的书本所描述的科学成就的教育,或者同一领域或密切相关的领域工作中的人,开始学习相同的书和科学成就,但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却能获得相当不同的范式。
当有明显的规则存在时,它们通常能适用于非常广泛的科学团体,但范式不需要这样。
例如: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关于单个氦原子是不是分子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
化学家会说,氦原子是分子,因为从气体运动论来看,它的行为像分子;而物理学家会说,氦原子不是分子,因为它没有显示出分子光谱。
不同的两个人看
到同样的事物,根据各自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接受各自不同的训练和研究,会持有不同的观点。
可以看出,范式的不同将会带来不一样的后果。
一个范式可以为科学共同体所用,但对他们而言,这个范式却不是同一个范式。
一个范式可以确定常规科学的若干传统,这些传统有重叠但外延却不尽相同。
一个范式的改变对不同学科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这些传统内发生的革命,并非必然将扩展到其他传统。
当科学家对关于他们领域的基本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发生争论时,寻求规则便获得了一种通常所没有的功能。
范式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而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
范式理论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
”“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
”在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
因此,范式在整个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比能从科学共同体中明白地抽象出来进行研究的任何一组规则更优先、更具约束力、更加完备;它无需规则的帮助也能确定常规科学;它比任何规则和假定更具有优先性。
参考文献:
[1] 科学革命的结构[专著]/(美)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著;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刘钢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