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浙江红山茶园艺性状的鉴定和评价

浙江红山茶园艺性状的鉴定和评价摘要:本文基于对浙江红山茶的长期种植经验,对其园艺性状做出初步的鉴定和评价。
包括品质的栽培鉴定,丰产性鉴定,抗寒性鉴定和生物性状的浅析,让我省在茶叶领域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但是,因为红山茶的潜在价值巨大,所以更加珍贵,在栽培和管理上需要耐心和细心。
关键词:浙江省红山茶;园艺性状;栽培管理;鉴定评价中图分类号:s685.14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浙江红山茶,又叫做浙江红花油茶。
是我国的浙江、江西、福建、安徽等省山区的特有树种。
冬春时节开花,花朵艳丽,叶色深绿。
每到花开季节,很多人都会望而止步。
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园林观赏植物珍品,它不但具有观赏价值,更具有药用和油用的潜在价值。
它属于耐阴植物,而对红山茶的养殖是一条古老而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之路。
1 概况描述浙江红山茶主要分布在浙江丽水市庆元、龙泉、青田、缙云,仙居、平阳、泰顺、文成及开化等市县山区。
浙江红山茶萌芽力强,根基萌发的植株生长快。
萌芽能力随树龄增长而逐渐减弱。
其树皮呈灰白色,树干光滑不干裂,树高5m左右。
茶叶为长且倒卵状的椭圆形,表面亮绿,背面青绿,且都光滑无毛,边缘是透明的细锯齿状,微向外卷曲;叶长10cm左右,宽3到4cm;叶柄长1cm且粗壮,花独立开在枝头,大小、花色如牡丹一般,甚至胜似牡丹,雄蕊两轮排列,颜色深黄。
它的种子为直径2cm的半球形,可以榨油,因此,有红花油茶的美誉。
这样茁壮的乔绿木,伴着美丽的花朵,可谓茶园内的美景。
2 栽培鉴定和管理浙江红山茶抗寒性较强,对其种植一般是通过播种,扦插和嫁接进行繁殖。
直接用采集后的种子进行播种,也可以将种子混合湿沙贮藏,到第2年的春天种植。
目的是提高种子的萌芽率,1年内树苗可以长到10多厘米,根茎粗0.3m左右。
根据种植经验,每亩地大约产苗10万株左右。
到每年的中旬,选树冠外围的内部组织充实且叶芽足够饱满的当年生枝条进行扦插,提高红山茶的生根率。
需要注重的几点是:穗长8~10cm,入土3cm;插后喷水保湿,忌阳光直射,可以用遮阳的网或者其它能遮阴的工具,等到生根后,逐渐的增加光照,大概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春夏二季适宜温度为25~30℃进行嫁接,通常用油茶做砧木。
科技手段促花保果是大果红花油茶生命力所在

科技手段促花保果是大果红花油茶生命力所在湖南能云休闲农业有限公司黄加付大果红花油茶原产地是广东和广西交界的高山上,两省农民从高山上移植驯化,广西主要梧州一带,广东主要广宁一带,广宁石涧有许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移植下来的百年大果红花油茶老树。
浙江红花油茶原产地是浙江、福建、江西交界的高山上,浙江丽水市的各县都有大面积连片野生的浙江红花油茶,江西德兴有3万亩连片野生的浙江红花油茶。
云南腾冲也有连片野生的腾冲红花油茶。
原产地的红花油茶,都具有果大、花红的先天优势,但实际上全部都是低产林,大部分任其自生自灭、经济价值不高。
同样严峻的是,全国范围内没有一片大面积红花油茶成功案例,根本找不到连片每一株都挂果多的案例,只有郴州市汝城县文明镇文市村湖南能云休闲农业有限公司的28株大果红花油茶样板园,已经连续三年每一株挂果多、山茶油产量从2017年的每株0.35斤、2018年的每株0.6斤,至2019年株挂果50株以上、每株产油将在1斤左右,预计很快达到株稳定产山茶油2斤以上。
理论上红花油茶果大、花多,产油量应该远高于白花小果油茶,而且全国有许多花期长、株开红花千朵的样板树,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问题(1):原产地海拔均较高,一般800米以上,在原产地产量就不高,移植后地理和气候差异大,引起的红花油茶变异当然大,开花挂果无法保证,嫁接苗没有合适母树群更无法保证开花座果。
问题(2):有许多红花油茶开花极多,但最终一株就结几个果。
针对以上问题,使用科学手段,达到开花多座果率高,每株结果100只以上,就能充分发挥大果红花油茶果大的优势、达到株产山茶油2斤以上,此时山茶油远高于白花小果油茶,又因为果大有极其明显的人工优势,就能使大果红花油茶充分发挥先天优势,亩净经济收益3000元以上,大果红花油茶即成为最有优势的种植项目。
科学措施概述如下:(1)选苗。
选培育在育苗地气候条件与种植地气候条件接近5年龄以上实生苗,技术原理是这样经过5年以上驯化、适应的实生苗,提高了种植成活率、保证了能够多开花和挂果。
浙江遂昌油茶良种栽培存在问题及对策

浙江遂昌油茶良种栽培存在问题及对策浙江遂昌油茶是当地的一种重要农作物,近年来由于市场对油茶的需求增加,遂昌地区的油茶种植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油茶良种的栽培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从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能够改善油茶的生产状况。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壤质量不佳:遂昌地区的土壤多为酸性土壤,且有大量的砂石和矿物质,对于油茶的生长不利。
部分地区土壤肥力低下,严重影响了油茶的生长发育。
2. 病虫害防治不到位:油茶易受到害虫和病菌的侵害,特别是常见的茶青霉病、茶蚧、茶毛虫等害虫,严重影响了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3. 栽培管理不当:部分农户在种植油茶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知识,比如施肥不当、喷药不及时等,导致油茶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低下。
4、品质管理不到位:部分地区在收获、加工和储存环节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导致油茶的品质大打折扣,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对策建议1. 土壤改良:通过土壤改良的方法,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使得土壤更适合油茶的生长。
2.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工作,采用科学的防治方法,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合理施用,及时处理病害,预防病害的发生。
3. 栽培管理规范化:加强对农户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广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比如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定期修剪等,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4. 品质管理提升:加强对油茶的收获、加工和储存环节的管理,提高油茶的贮藏技术水平,推广采用新型的贮藏设备,保证油茶的品质。
三、总结遂昌地区的油茶种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通过改良土壤、加强病虫害防治、规范栽培管理和提升品质管理水平,能够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农民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并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共同推动遂昌地区油茶产业的发展。
【2000字】。
红花及其开发利用

红花及其开发利用
黎大爵
【期刊名称】《农牧产品开发》
【年(卷),期】1996(000)012
【摘要】红花及其开发利用黎大爵(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为一种古老的作物,在埃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自张骞从西域将红花引入我国至今已有2100多年,主要作为药用植物栽培,但在国外,红花却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植物...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黎大爵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239
【相关文献】
1.红花油茶的开发利用价值及栽培管理 [J], 韦永竞
2.浅谈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J], 严国利
3.五峰红花玉兰种质资源保护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 [J], 桑子阳;马履一;陈发菊;张萍;祝友春
4.浙江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J], 杨军;邱日红;赵文进;许敏;殷姝媛
5.云南省腾冲红花油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J], 袁其琼;郭玉红;司马永康;黄佳聪;吴兴波;江期川;周凤林;徐德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花油茶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花油茶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红花油茶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独特风味的传统茶饮。
它是以红花为主要原料,结合绿茶、红茶等其他草本植物加工而成的一种独特茶饮。
这种茶饮除了保留了红花的药用价值和美容功效外,还融合了多种中草药的功效,具有调养身体、增强免疫力、解毒清热等功能。
近年来,红花油茶逐渐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二、市场需求分析1. 红花油茶的市场潜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传统茶文化得到了重新关注,茶饮市场逐渐兴起。
红花油茶作为一种具有药用功效和独特口感的茶饮,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消费者对于天然、健康、有益身体的食品和饮料的需求逐渐增加,红花油茶正好符合这一需求。
2. 红花油茶的市场竞争目前市场上红花油茶的品牌数量还比较有限,但大部分厂家都是小规模生产,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因此,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的机会空间。
同时,茶饮市场竞争激烈,各大茶饮品牌纷纷推出新品,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红花油茶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红花油茶生产工艺1. 原料准备红花油茶的原料主要包括红花、绿茶、红茶、枸杞等。
其中,红花是红花油茶的核心原料,它具有补血、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等功效。
绿茶和红茶则是提供茶叶的基础,增加茶饮口感。
2. 加工工艺红花油茶的加工工艺相对复杂,一般分为炒制、拼配、炒茶等环节。
其中,炒制环节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不同的炒制参数会影响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拼配环节则是根据不同的口味需求,进行茶叶的组合。
3. 包装和销售红花油茶的包装对于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至关重要。
优质的包装设计能够提升产品的档次感和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同时,销售渠道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线下渠道和线上电商平台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覆盖消费者群体。
四、红花油茶可行性分析1. 产品定位红花油茶作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茶饮,适合定位于健康养生茶饮市场。
以其独特的功效和口感吸引消费者,通过科学的营销策略和包装设计,打造高端产品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
大果红花油茶种植技术

大果红花油茶种植技术杂交大果红花油茶的高产技术大果红花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为我国栽培的油茶主要种群之一,也是食用、药用、观赏、绿化价值较高的山茶优良品种。
大果红花油茶属我国油茶中的优良种群,每年十一月中、下旬始花,花期长达三个月;平均单果重750克~1250克,最大果重2900克;大果红花油茶含油率很高,经测定,种子出油率为35-40%,采用热压榨法榨油(土榨法),出油率28-38%,每百公斤鲜果可得干茶籽10-13公斤,可榨油4-5公斤,进入盛果期后,每亩可产油100一150公斤,每亩产值可达3000元以上。
油脂,!,含不饱合脂肪酸79-89%左右,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滋补提神、驱虫健胃的功效:也可做为纯天然优质化妆品原料。
其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油麸可以作生物杀虫农药和优质有机肥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果红花油茶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因此耕种帮建议开展大果红花油茶品种资源保护,发展大果红花油茶种植、进行大果红花油茶精深加工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目前,大果红花油茶生产由于管理粗放、乱摘滥采、产品加工研发滞后、没有大面积种植而造成整体效益偏低等问题。
需要政府、技术部门大力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在本地选育优良品种、推广大面积无公害丰产技术种植、开展大果红花油茶产品精深加工和拓展新的应用领域等方面工作,使大果红花油茶发挥更强的产业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栽培大果红花油茶:采用常规方法栽培现有的大果红花油茶作雌性花朵,栽培3-4年,大量开花后,等待授粉;2.采摘野生优质的大果红花油茶的雄性花朵:在大果红花油茶雄花成熟期,也就是阳历2月中旬到深山老林摘取野生优质的大果红花茶树的雄性花朵;采摘的雄性花朵放入60cm x 80cm x 40cm的纸箱,每个纸箱放雄花朵5-10斤,用25瓦的白炽灯照射,白炽灯离花10公分,纸箱密封,连续照射24小时观察一次,当花朵张开,花粉弹射堕落入纸箱,将花粉取出封存备用。
红花油茶树

红花油茶树,是三清山一带特有的名贵木本油茶树,全国独一无二。
该油茶树生长周期长,春秋两度开花,花期1-2个月,自开花到果实成熟期一年,沐浴四季阳光雨露,吸尽天然养分,日月精华。
其主要产品——红花茶油,因特有的低碘值,高含量的油酚使其稳定性较普通白花山茶油更好,不变质,易保管;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含量居各种植物油之冠;亚油酸含量完全符合人体需求量不含胆固醇,可抑制高血压、高压脂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红花山茶油资源极为稀少,且营养丰富、结构合理,更有益人体健康,历代奉称为贡品,尤显珍贵。
该产品经检测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
其脂肪酸的构成和各类成份指标与地中海国家的橄榄油指标十分接近,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是国家颁布的《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定大力推介和发展的纯天然食用植物油。
我公司销售的红花茶油,以海拔800米以上三清山国家生态林自然保护区的高山野生红花茶籽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经冷榨、全物理精炼而成。
红花茶树开红花,其油茶果大小为普通白花山茶果的三倍有余。
因其生长具有高海拔的独特性,将其移至海拔800米以下,只开红花不结果,数年后其花呈白色,已不具红花茶树的特征。
红花茶油因其野生生长,数量稀少,尤显珍贵。
高海拔区无农耕作业,无农药化肥,无工业污染,真正天然绿色。
高海拔区长年云雾缭绕,红花茶果承受雨露滋润的时间更长,因而其营养更为丰富,实为茶油中的上佳之品。
红花茶油的主要特点:(1)红花油茶树初秋天始开花并孕蕾,阳春三月再度开花,第二年11月底方可采摘,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承四季阳光雨露,营养极其丰富。
(2)红花茶油品质卓越,色泽纯净,清香味美,不含胆固醇,不含芥酸,无农药化肥残留,是食用油中之王,也是一种极具环保的绿色保健食品。
(3)所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为诸多植物油之冠,长期食用,有利于降低血压血脂。
(4)易于体内消化吸收,可内服、可消肿外用,不使伤口发炎,是最好的药用油之一。
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库营建技术探讨

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库营建技术探讨腾冲红花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茶品种,因其树冠繁茂,叶片红色,花朵艳丽,果实丰产,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已成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品种之一。
为保护腾冲红花油茶的种质资源,营建种质资源保存库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种质资源保存库是一种收藏、鉴定、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的专门机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珍贵物种和种质资源,提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保证物种的长期利用。
当今世界上的许多保护生物纲种质资源的机构均已对各自的保护对象建立起了种质资源保存库,有效地保护了珍稀和濒危物种资源。
营建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库,不仅可以保护腾冲红花油茶这一珍稀植物的基因库,还可以为腾冲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依据和支持。
以下是关于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库营建技术的一些探讨:1. 确定保存库的地点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库应该建在腾冲地区生态环境最为适宜的地方。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周边环境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以确保保存库内的植物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条件,同时也要考虑人为因素对保存库环境的影响,选择远离工业、生产、交通等污染源的地点。
保存库的规模应该根据保存库的目的和能力来确定。
应该收集和保存尽可能多的腾冲红花油茶种质,以维护其基因多样性,同时要充分考虑保存库的管理和维护能力,防止因规模过大导致管理困难和资源浪费。
3. 采集和收集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采集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需要在腾冲地区的不同生态环境中进行,收集具有代表性和丰富多样性的种质资源。
收集时要避免对种质资源的损害,同时应该记录每次收集的时间、地点、数量、特征等信息。
4. 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种质资源保存技术包括种子保存、组织培养保存、冷藏保存、离体保存、液氮保存等多种方法,其中液氮保存是最为有效的保存手段。
在保存种质资源时应该根据物种特点和保存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使得种质资源能够得到最好的保存效果。
5. 保存库的管理和维护保存库的管理和维护是保证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作者:杨军邱日红赵文进许敏殷姝媛
来源:《现代园艺》2012年第09期
摘要:本文对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种质资源调查鉴定、形状变异规律研究及开发利用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当前浙江红花油茶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了归纳,同时给出几点参考建议,希望对浙江红花油茶种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浙江红花油茶;性状变异规律;园艺观赏
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树种。
它属于具备庭院园林观赏和种仁榨取食用油双重功能的经济树种,素有“中国油茶王”的美誉[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浙江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浙江红花油茶在食用油生产、园林绿化的开发等许多领域已经成为重要资源。
1 浙江红花油茶主要分布以及生产现状
1.1 主要分布区及生境
浙江红花油茶主要分布在东经117°34′~120°14′,北纬28°08′~29°13′。
西起江西德兴,东至浙江青田,南自浙江云和,北至浙江开化[2],大部分为浙江南部以及浙江省与赣、皖、闽三省边境温暖湿润的山地。
在浙江则主要集中分布于丽水市云和、青田、遂昌、松阳及开化等市县山区,青田县为中心产地。
德兴市红花茶籽主要产自新岗山镇占才村十八亩段的高海拔地区,其它如龙头山乡、皈大乡也有少量生产。
从自然垂直分布来看,浙江红花油茶一般分布在油茶自然分布界限之上,即600 m以上地带。
在该分布带日常被云雾笼罩,湿重而气寒,形成其适应的小气候环境;而在600m以下地带,只开花,不结实,或结实较少。
浙江红花油茶喜生长在酸性的灰化红黄壤土上[3]。
1.2 生产现状
浙江红花油茶含油率比普通油茶高出5%~10%,且油质优于普通油茶,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料资源。
此外,其生长的海拔较高,树木耐干旱贫瘠,抗病虫害能力强。
由于浙江红花油茶原生自然混交,造成物种混杂,林相不整齐以及我国现有油茶类树种绝大多数疏于管理或抚育管理粗放,处于“荒、残、老、劣”的半野生状态,虽然浙江红花油茶的面积和产量在油茶类树种中位居全国第四位[4],但至今仍为野生或实生繁殖栽培。
浙江红花油茶的引种栽培试验已有报道,品系选育未见报道,少有形成单独供观赏或食用的优良品种或家系。
2 浙江红花油茶的主要性状
2.1 浙江红花油茶营养体性状
对于多年生植物,其繁殖生长往往是以若干年的营养为基础的。
浙江红花油茶植株营养生长状况对花的发育和开花具有直接影响。
因此,植物营养体的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产量。
2.2 浙江红花油茶开花性状
浙江红花油茶是异花授粉树种,其开花性状变异直接影响果的性状变异。
通过在不同试验产地获得的数据分析[5],浙江红花油茶开花性状如花冠冠幅、花瓣数、花柱长、柱头裂数、花萼数、花蕾高、花蕾径和花蕾高径比在产地内单株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开花率基本相同,坐果率变化比较大,花可授期在单株内和单株间末花期差异程度最明显。
2.3 浙江红花油茶果实形态
浙江红花油茶果高、果径、高径比、果重在产地间差异均有较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果皮厚、单果籽数、果实裂数、鲜出籽率在产地间差异则不显著。
对浙江红花油茶果实各性状进行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单株间和单株内果实差异显著,区域变异程度大小的顺序一致,而与总体株间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并不完全一致[6]。
3 浙江红花油茶主要成分
目前,油茶籽油以其优良的油质和多重保健功效,成为食用油中的佼佼者。
红花油茶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均优于普通油茶。
郭玉宝等人的水代法从油茶籽中提取茶油[7],也极大地促进对油的更深层次的研究。
经检验鉴定,红花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0%左右,并富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其质量超过西方的橄榄油。
4 浙江红花油茶的开发与利用
4.1 营养价值
浙江红花油茶是中国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之一。
并且它多为野生状态种植,有称之为“天然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
浙江红花油茶的种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油,俗称“茶子油”,茶油为半透明,茶褐色,富含亚油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不易产生在人体血管上沉积的脂肪酸,特别适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上等的茶油冬季会凝成乳白色的粒晶[8]。
4.2 加工利用
存在于油茶籽制油之后的茶籽粕中的茶籽蛋白,经提取后可作为蛋白饮料、焙烤食品、冲调食品的蛋白质强化剂以及酱油等发酵产品的蛋白质原料。
除了茶籽榨取油,油茶籽壳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提取栲胶、制碱及烧制活性炭、木质素磺酸钠;果皮、油茶籽仁中茶皂素含
量高,具备双亲基团能起到表面活性作用,可加以提取利用应用于纺织业、医药业、日化业等多种行业[9]。
4.3 园林用途
浙江红花油茶植物为优良的木本花卉,树形直立,冠形紧凑,枝叶浓密;叶浓绿具有光泽;花朵硕大,色彩艳丽,12月到次年的2月开花,正是一年四季缺少花和色彩的季节,种植浙江红花油茶可以增加景观环境的色彩美,也为新春佳节增添热闹气氛。
5 小结与建议
通过多年的栽培生产和研究,在浙江红花油茶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品种混杂老化,林分老、弱、病、残、劣状况严重,栽培技术落后,难以形成集约化生产,以及加工技术落后,产业链短,综合利用研发不足。
因此,严重影响了浙江红花油茶产业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对浙江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提出以下建议:①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强对浙江红花油茶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②制定长期的育种计划和完善的育种策略,培育高产优质的新优品种;③培养优秀的浙江红花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管理人员,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④完善浙江红花油茶产业链,集合力量做大做强;⑤加大红花油茶的其它用途研究,如景观绿化的利用,果壳和油粕的再利用。
(收稿:2012-02-09)
参考文献
[1]陆湘云.浅谈广西油茶低产林改造[J].广西林业科学,2001,30(3):161-162.
[2]李瑞高.油茶的分布及其适应性[J].广西植物,1981,1(1):38-41.
[3] 胡正华,于明坚,丁炳扬等.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类型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4):341-345.
[4]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112.
[5]王开良,姚小华等. 浙江红花油茶开花性状变异规律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2):334-338
[6]刘子雷.浙江红花油茶主要性状变异规律研究[D].重庆市.西南大学.2007.
[7]郭玉宝,汤斌,裘爱泳,等.水代法从油茶籽中提取茶油的工艺[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9):249-252.
[8]王好好,李建群.浙江红山茶观赏特性分析及油用价值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56-57.
[9]夏春华,朱全芬,田洁华,等.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及其相关的功能性质[J].茶叶科学,199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