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歌曲的旋律结构与审美特征分析——以《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为例

合集下载

音乐欣赏《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说课稿

音乐欣赏《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说课稿

音乐欣赏《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说课稿一、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升欣赏音乐的水平。

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中的第一单元声乐作品欣赏曲目中的民歌赏析部分,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理解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理解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新疆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手鼓舞”节奏和曲调风格。

2、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形式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及民歌的演唱特点。

2)理解歌曲的体裁、表现形式、调试及结构等知识。

初步掌握新疆民歌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新疆民歌。

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先用带有浓厚新疆风情的画面和音乐实行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听赏、看赏、唱赏、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去感知音乐,从而理解和掌握新疆民歌的特点。

四、说教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实行。

1、课前导入(前提测评)这环节中我使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

1)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民歌曲调的地域划分,知道多少?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地域的民歌风格?2)然后我将会使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新疆好》的视频,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浅谈施光南的创作特征——以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为例

浅谈施光南的创作特征——以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为例
有机整体 . 它们 互 相 配 合 . 成 为 同 时 涉 及
其 优 美 而 富 有 浓 厚 民 族 风 格 的 旋 律 深 深
的打动 , 并 由此 而 产 生 了强 烈 的 其 鸣 这 首《 吐鲁 番的葡萄熟 了》 通 过 运 用 维 吾 尔
在 中 国近 现 代 音 乐 史 上 . 施 光 南 被 誉 为“ 人 民音乐家” . 他于 1 9 4 0年 在 四 川 省
众 喜 爱他 作 品 的最 重 要 的 因 素 之 一 . 就 是 他 的作 品 具 有 鲜 明 的 时 代 风 格 和 浓 郁 的 民族 风 格 .引 起 了 人 民群 众 的 强 烈 的 共 鸣. 他 的歌 曲 的题 材 总 是 与 时俱 进 歌 曲
成 让 人 仅 听 此 歌 , 就 身 临 其 境 。时 至 今 日. 此曲在吐鲁 番火车站 . 被 那 里 的 人 们
使 歌 曲富 有婉 转 、 悠长的情境 , 抒 发和 了
作 曲 家 施 光 南 的 内 心 时 的 惆 怅 之 情 和 沉
浸 在爱 情 的喜 悦 之 情
其 歌 词 特 征 歌 词 是 指 一 首 歌 曲 中 的
文 词部 分 大多 数 用 以咏 唱 、 并 表 达 较 具 体 内容 的歌 都 会 有 文词 部 分 好 的歌 , 其 文 词 与 曲 子 是骨 肉相 连 、 相 得 益彰 的 一 个
浅谈 施 光南 的创 作 特征
以歌 曲《 吐 鲁 番 的 葡 萄 熟 了》 为 例
■ 胡 雪 卿 新疆 师 范 大 学 摘要 : 施 光 南被 誉 为 “ 人 民音乐家” , 他 具 有极 高 的 音 乐 创 作 才 能 , 一 生创 作 的音 乐作 品 颇 多, 其 作 品 具 有 鲜 明 的 时代 风 格 和 浓 郁 的 民族 风格 。 歌 曲《 吐 鲁 番 的 葡 萄 熟 了》 , 是 施 光 南 的代 表 作 之 一 。 本 文对 此 曲的 创 作特 征 进 行 简要 分 析 、 展 现 了作 品 的魅 力所 在 。 关键词 : 施光 南 《 吐 鲁 番 的 葡萄 熟 了》 创 作特 征 “ 克里 木 参 军 去 到 边 哨 。临 行 时 种 下

新疆歌曲赏析

新疆歌曲赏析

新疆歌曲赏析哎呀,聊起新疆歌曲,那可真是一股子热情洋溢的风,直接吹进你心里头去。

新疆,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土地,它的歌声就像那连绵不绝的天山山脉,一曲接一曲,让人听了心里头那个舒坦,那个畅快!你听过《达坂城的姑娘》没?那歌儿一响,哎哟喂,就像是大漠里的清泉,瞬间滋润了你的心田。

歌词里头说的“辫子长呀嘛眼睛亮”,嘿,那画面感,直接就在你眼前晃悠,仿佛你真能看见那位美丽动人的姑娘,在那达坂城下,对着你笑呢。

这歌儿,简单直白,却又让人回味无穷,就像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痛快!再来说说《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歌儿唱的是丰收的喜悦,是生活的甜蜜。

一听到那旋律,你就像是站在了吐鲁番的葡萄架下,看着那满架的葡萄,紫莹莹的,晶莹剔透,就像是一串串的宝石挂在那里。

那歌声里头的喜悦,就像是葡萄的甜汁,一滴滴渗进你的心里,让你也跟着乐呵起来。

还有啊,《阿拉木汗》这首歌,简直是新疆歌曲的瑰宝。

它唱的是爱情,是那种热烈而又纯粹的爱情。

歌词里头“阿拉木汗什么样?身段不肥也不瘦”,哈哈,这描述得多生动啊,就像是咱们平时夸人,不说漂亮,也不说难看,就说“长得刚刚好”,那才是最高级的赞美呢。

这歌儿一唱,你就感觉像是置身于那片广袤的草原上,蓝天白云下,两个相爱的人,手牵手,心连心,一起唱着歌,跳着舞,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新疆的歌曲啊,就像是那里的风土人情一样,热情、奔放、自由。

它们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表达。

每当你听到那些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你的心就会被深深地触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遥远而又美丽的地方。

所以啊,朋友们,有机会的话,一定要亲自去新疆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风景,听一听那里的歌声,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

浅谈艺术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演唱特征

浅谈艺术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演唱特征

120鉴 赏浅谈艺术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演唱特征柴 纳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旋律流畅,有着西域风情,好听入耳,歌词情感真挚感人,描写了一个新疆姑娘阿娜尔罕和一个从军去边哨的克里木小伙子的甜美却又心酸的爱情故事,除了爱情故事,歌曲还传递出对祖国母亲、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词作者瞿琮之所以能写出那么有感情的歌词,是因为当时有一对青年人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他,然后给予他灵感。

他把这段情真意切的情感与他深爱的新疆音乐文化加以融合,于是就创造出这首朗朗上口的歌曲。

1978年,施光南再度对歌曲进行艺术加工,作曲风格特别,尤其是采用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材料,使得歌曲民族韵味浓烈,这首歌曲一问世就备受人们青睐。

一、作品介绍“克里木参军去到边哨,临行时种下了一棵葡萄……”每每这优美缠绵的旋律响起,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画面和这首歌曲的名字。

正是因为这首歌曲明朗的地域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广大群众对此印象深刻。

按照瞿琮所作的歌词,施光南使用新疆传统的音乐元素进行再创作。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描绘了三个画面。

第一个画面是一个名叫克里木的年轻人要去边哨参军,参军前种下一棵葡萄树,他爱的姑娘阿娜尔罕精心地养育着葡萄苗,这份真挚含蓄的感情引得天地为之动容。

第二个画面,葡萄苗已长大,克里木也已功成,阿娜尔罕望着远方,为他捎去葡萄,121鉴 赏更加升华了这段情感描写。

第三个画面生动地描绘了阿娜尔罕姑娘的心理活动。

伴随着优美缠绵的旋律,每个画面都牵动着人们的内心。

二、歌曲分析和曲式分析(一)歌曲分析《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抒情曲,由瞿琮作词,施光南作曲。

当时,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建设,随着生活的进步,人们对艺术审美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要求。

于是,瞿琮把对祖国、美妙生活和甜蜜爱情的热爱与憧憬交融,将人民群众当时喜悦的心情反映在歌曲中。

施光南将维吾尔族特有的音乐元素和新疆舞蹈中典型的节奏运用在歌曲中,更加为歌曲添光溢彩,将人们的心理刻画得非常完整,引发强烈的共鸣。

浅谈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创作特征

浅谈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创作特征

立在强拍无强音的基 础上 , 开始于第一个强拍 的休止符 , 并作为 主导节奏模式贯穿全曲。这种强拍 上的休止使乐句获得 一种阻 碍、 中断的效果 , 从而表达女主人公 既呼之欲出又难 以言表的心 理特征。这种强拍无强音 和紧张松弛的节奏模式与不断涌动的 思念情绪相 吻合 , 也使欣 赏者的心理也产 生了共鸣 。正 如施光 南在谈他作 曲时的追求与想法 时所 说的 : “ 我有意识地把 民歌 、 戏 曲的韵味和进行 曲的节奏糅 和在一起 , 使音 乐既体现 出时代 精神 , 又洋溢着清新 的泥土气息。 ” 体现出浓郁 的新疆风格。 总的来说 , 《 吐鲁 番的葡萄熟 了》 有 以下 几个特 征 : 具 有时 代感 、 旋律侧重 于含蓄美 、 韵 味美 , 带 有维吾 尔族 特有 的 风韵 。 还具有人民性 , 是艺术性 与通俗性 的完美 结合 , 给人 感觉 亲切 、 新颖 、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不仅与他个人的性格 有关 , 还与 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t 憎 t ^ t ●


I ; - l 茎 鏊 - 1 骣I 季 一I 章 ・ 空l

作曲家找到 了歌曲所要表达的人的心理状态和外化了的 自 然物形态的一致性 , 以及二者与旋律形态 的契合点 , 并将真挚 的 感情 、 准确 的形象与优美 的旋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 把 葡萄藤 相互缠绕的 自然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可见施光南并没有简单 地摹仿新疆 民歌的音调 , 而经过吸收溶汇之后 , 再用 自己的音乐 语 言表达 出来 , 比纯粹的新疆 民歌多 了一种深沉和缠绵 的感 人 气质。施光南曾说过 : “ 吸收和运用 民间音乐 的养料 , 在创作 中 应该追求 ‘ 神似 ’ 而不是 ‘ 形似 ’ 。要大量深 入认真地 学习 民间 音乐 , 吸收传统的精华 , 化 为 自己的血 肉, 把 民间音乐 的神韵 融 化在 自己的精神里。 ” 旋律节奏上 , 曲子前奏

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演唱研究

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演唱研究

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演唱研究【摘要】施光南的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是一首广为传唱的名作,歌曲的旋律、节奏、调式调性,是根据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音乐特征创作的,施光南对歌曲的旋律进行了合理的编配,通过对旋律、节奏不断改变来表达姑娘对克里木的思念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首好的歌曲需要演唱者对歌曲进行演唱研究,要对歌曲的旋律、节奏、调式调性作学理分析,深入理解创作者的音乐思想内涵,才能对歌曲做出更好地诠释。

【关键词】旋律;节奏;调式调性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是施光南创作于1978年的歌曲是在结束十年文革之后这一总体背景下诞生的。

在歌曲创作中,施光南通过了解人的声音的高低、发声位置、人声的特点来创作,施光南强调歌曲的歌词旋律以及调式的结合。

笔者通过对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研究,发现旋律、节奏、调是调性对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研究不够深入,多数研究只谈及调式没有去谈旋律的特征。

笔者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和查阅资料就歌曲旋律写作特征、节奏特点、调式调性的演唱研究。

1.歌曲的旋律特征施光南曾经说过:“音乐作品的灵魂是旋律,而旋律的灵魂则是感情”(1),这句话确切体现了施光南的音乐美学观点,其歌曲创作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感情真挚、旋律优美两方面施光南的作品偏重于内敛、深情、柔美的类型,歌曲多呈现出含蓄、婉转、柔顺的特点,因而,歌曲旋律的优美多表现为“婉柔美”。

同时事物都是有双重性歌曲在表现柔美的,也有“奔纵美”的一面,歌曲“奔纵美”的一面。

同时,歌曲在创作的时候还结合了新疆的音乐特色。

1.1 歌曲旋律的“婉柔美”(2)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表达了维吾尔族姑娘阿娜尔罕对参军去保卫国家的克里木小伙真诚的爱情故事,歌曲创作的细致、内敛、深情的音乐特征中在这首歌中显现得栩栩如生。

婉柔的旋律曲调,加以轻快的新疆歌舞性的节奏特点,描绘了一位活灵活现儒雅纯洁的少女形象如(谱例1),似乎在和你诉说他们幸福的回忆,接着出现了具有新疆歌舞特色的切分节奏型引出了歌声。

弹拨乐合奏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总谱

弹拨乐合奏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总谱

吐鲁番的葡萄成熟了,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葡萄丰收代表着丰收和美好的未来。

为了庆祝葡萄丰收,吐鲁番市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弹拨乐合奏演出。

这场演出将由各个乐团和个人音乐家共同演奏一部以吐鲁番葡萄为主题的弹拨乐合奏总谱。

在演出当天,观众们将会欣赏到由各种乐器演奏的葡萄主题音乐。

这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一次对吐鲁番丰收的庆祝。

演出的总谱将包括以下内容:1. 弹拨乐合奏的历史和起源:在演出开始之前,我们将介绍弹拨乐合奏在吐鲁番的历史和起源。

弹拨乐合奏是一种古老的音乐形式,它在吐鲁番有着悠久的历史。

观众们将了解到弹拨乐合奏在吐鲁番的传统和意义。

2. 葡萄丰收的背景:演出将会介绍吐鲁番葡萄丰收的背景和意义。

葡萄是吐鲁番的一大特产,丰收的葡萄象征着富饶和丰收。

观众们将会了解到吐鲁番葡萄种植的历史和发展,以及葡萄丰收对吐鲁番人民的意义。

3. 弹拨乐合奏演奏:在介绍完弹拨乐合奏的历史和葡萄丰收的背景之后,演出将正式开始。

吐鲁番各个乐团和个人音乐家将会演奏一系列以葡萄为主题的弹拨乐曲。

观众们将会欣赏到动人的旋律和激昂的节奏,感受到葡萄丰收的喜悦和激情。

4. 葡萄美酒的品鉴:演出结束之后,观众们将有机会品尝到吐鲁番的葡萄美酒。

葡萄美酒是吐鲁番的另一大特产,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而闻名。

观众们将有机会品尝到各种不同口味的葡萄美酒,感受到葡萄丰收的喜悦和美好。

弹拨乐合奏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总谱将会是一场充满乐趣和意义的音乐盛宴。

通过这场演出,观众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音乐表演,更可以了解到吐鲁番丰收葡萄的背后故事。

这场演出将会成为吐鲁番的一大文化盛事,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参与和观赏。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充满魅力和激情的音乐盛宴吧!在弹拨乐合奏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音乐盛宴上,各种弹拨乐器将会齐奏出葡萄成熟的欢乐乐章。

观众们将沉浸在葡萄收获的快乐氛围中,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和激情。

音乐家们会用悠扬的旋律和抒情的音符,将葡萄的成熟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简析杨屹手风琴《吐鲁番葡萄熟了》特点

简析杨屹手风琴《吐鲁番葡萄熟了》特点

简析杨屹手风琴《吐鲁番葡萄熟了》特点
有网友索取杨屹演奏的《吐鲁番葡萄熟了》手风琴谱,并请求给予指导。

其实,该曲视频我们已播出过,不过未附曲谱,也为作过多说明。

歌曲爱好者一定熟悉施关南的《吐鲁番葡萄熟了》,器乐爱好者却未必知道这一同名手风琴独奏曲。

待会我们便可看到由关乃成改编、杨屹演奏的《吐鲁番葡萄熟了》,需要该乐谱的可以在此下载。

葡萄熟了要采摘,用手风琴表现丰收喜悦的心情十分贴切。

键盘乐器中,手风琴音色不像钢琴单一,它可以通过变音键模拟其他音色。

虽然电子琴这方面更出色,其音量变化却逊色,而且缺乏手风琴宏伟的气势。

该曲旋律优美,轻快活泼,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

一开始,引子部分呈下行音阶,宛如天山流水,清澈而甜润。

接着主题在欢快气氛中出现,快速的旋律、连续的切分,紧密的和弦音程加震音,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收获葡萄的情景,同时也表现出少数民族劳动的愉悦心情。

当旋律减速,进入舒缓的抒情段落时,手风琴奏出柔美的多声部,左手丰满厚实的低音,右手或给出轻巧的伴奏,或拉出优雅的旋律,与左手相互呼应,衬托和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情韵。

最后,曲调再次进入快板,在多种和弦及节奏的变换下,把乐曲推向高潮。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由杨屹演奏的《吐鲁番葡萄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 节奏 型营 造 出一个 优美 而平 静 的气 氛 , 引 出歌 曲的叙事性 主 题 , 这 一 节 奏 型始 终 贯 穿 在 整首 乐 曲 中, 它 由主音 到属音 再 回到 主音 的 四度 跳 进形 成 动 机 的骨架 , 这个 跳进 和切 分 节 奏音 型 对 歌 曲的级 进
型作 了变异 , 音区作 了处理 , 但这两者相 同的本 质
感与音乐一气呵成。从前奏开始, 作曲家就做起 了 文章 , 没让引子起一个“ 定音” 或者是简单的“ 引领 ”
收稿 日 期: 2 0 l 3 一l O —l 0 。 作者简介 : 王守梅 ( 1 9 6 5 一) , 女, I g l J  ̄ l 安岳人 ,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声乐。
在 一起 的爱 情生 活 的 回忆 、 对 美 好 未 来 的憧 憬 和 对
远 在 军营 哨卡 的恋 人 , 犹 如 葡萄 藤 般 萦 绕在 心 的长
集人物心理 , 审美主体心态 , 和旋律美 于一体的《 吐 鲁番的葡萄熟了》 O


极富 戏剧 色彩 的前 奏
长 思 念 的序 幕 。 前 奏 始 于一 个 音 阶式 的 动机 , 从 主 音 出发 经 过 上 主音 到达 一 个 高 点—— 调 式 的 三 级 音 ( D) , 并 在
2 0 1 4 年第 0 1 期 第3 O卷 ( 总3 6 1 期)
吉林省教育学 院学报
J OURNAL OF EDUCATI ONAL I NSI TI t J ' I  ̄ OF J I LI N PROVI NCE
No . 01 , 2 0 1 4 V0 L 3 0
作用 , 而是 一开 始就 让 引 子 呈 现 出整 个 歌 曲 的戏 剧 性质 ; 即采 用散 板 自由形式 ( 0一l 2小 节 )
格, 它优美 的旋律犹如天 山蜿蜒迂 回的小溪 , 流淌着 无穷的生命活力 ; 其音乐把 “ 心儿醉 了” 、 柔肠百结
的“ 阿娜 尔 罕 ” 刻 画 得 惟 妙 惟 肖, 因而家喻户晓 , 广
至于 “ 平淡 无奇 ” , 显得 新 颖 而优 美 动 听 。前奏 状 摹
的手鼓节奏使歌声进入极为平稳、 自然, 伴奏在高音 区的明亮声 响, 传达 出 了阿娜尔 罕 的无 限 的思念
之情 。
二、 迂 回递进 的旋 律
To t a lNo . 3 6l
少数民族歌 曲的旋律结构 与审美特征分析
以《 吐 鲁 番 的 葡 萄熟 了》 为例
王 守梅
( 重庆师 范 大学 音 乐学院 , 重庆 1 3 0 1 1 7 )
摘要 : 本文通过对施光 南创作的歌 曲《 吐鲁番的葡萄熟 了》 的旋律形 态和 节奏进行剖析 , 得 出旋律迂 回进行 的发展特征 与 自然 中葡萄藤 的形 态特征具 有相似性 。从 而揭 示 出这种 外象形 态特征与 乐曲 中人 物的 复杂心理状 态形成 异质 同构现象 。 并 与 审美主体 的审美心理 形成 三位 一体的高度统一。
歌曲《 吐鲁番的葡萄熟 了》 , 虽然具有浓郁 的新
疆风格 , 但 作者 就 歌词带 有叙 事情 节这 一特 点 , 综 合 了 中国戏 曲旋 律创 作 手 法 的 思 维 , 将 绵 绵 不断 的情
这一高点停留 , 持续三拍半 , 然后 以规整的六连音的
华 彩 急剧下行 , 回落 到属 音 ( F) 上, 5小节 和 7小 节 分 别形 成一个 属 音上正 格半 终止性 质 的停 留 、 持续 。
形 成 了高度 的统 一 即 同质 同构 现 象 。2 0小 节 尾 音 落在 下 属 音上 , 作 为 骨 干音 在 前 面 是 没 出现 过 的 , 为旋 律 的 进 行 添 加 了 新 的元 素 , 它 既 是 小 调 的 下 属音 , 也是 平 行 大调 的二 级 音 , 具 有 双重 和声 音 效
这种倾向性引出 6小节以后 , 强拍无强音的新疆维
中呈 现 出与 前 奏 中旋 律 骨 干 音 的 影 子 , 虽 然 节 奏
吾尔 民族舞蹈特有的手鼓切分节奏 型 , 这一动机为
全曲的音高 、 节 奏和音乐 的形态结构 奠定了基础。 这一基础以主音 B为 中心点 , 上至三音 ; 下至五音 、 属音的波浪型律动。接着是慢 中速的切分节奏型 ,
黩 i毒j 爱 嚏 —捧 孽 li≤蠡嗣肇 萄
为传唱。《 吐鲁番的葡萄熟 了》 的人声部分 , 非 常符
合声乐与语言 的规律 , 十分适合 演唱 ; 钢琴伴奏部
分, 细致 而丰 富 的色彩 , 成为 刻 画 、 补充 、 拓 展歌 词意
境的重要手段 。在这首作品 中, 作 曲家紧紧抓住 了 歌曲中人物的复杂心态 、 审美主体 、 审美心理和旋律 发展三者之间的相似性 , 用异质同构手法 , 创作出了 以此表现出主人公 “ 阿娜尔罕” 对与“ 克里理 ; 三位 统一 中圈分类号 : G 6 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l 一1 5 8 O ( 2 0 l 4 ) O l —0 o 2 3 —o 4
由瞿琮作词 , 施光南谱 曲的《 吐鲁番 的葡萄熟
了》, 是一 首带 有 故事 情 节 的爱 情 歌 曲 , 从 作 品诞 生 之 日起一 直 到现在 , 歌 曲长 盛不 衰 , 表 现 出极强 的艺 术感 染力 。这 首 歌 曲带 有 浓 郁 的新 疆 维吾 尔 族 风
和色彩 , 它 的 出现 很 自然地 为下一 句 的转调埋 下 了伏笔 , ( 1 3 O小节 ) 的钢琴伴 奏 的手鼓 节奏 ,
表达 出 了浓郁 的新 疆 风 格 。这 充 分 利 用 了 戏 曲创 作 中 的变 奏加 变 尾 的手 法 。
起了补充 、 点缀的作用( 9 一l 2小节 ) , 使旋律发展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