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良性肿瘤150例手术治疗研究
《中国女性乳腺分叶状肿瘤诊治专家共识》(2023)要点

《中国女性乳腺分叶状肿瘤诊治专家共识》(2023)要点【摘要】乳腺分叶状肿瘤(PTB)是一种较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病理上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3类。
其患病率较低,总体治疗预后较好;但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风险;并且部分患者肿瘤易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由千该类肿瘤临床较少见,迄今对此研究较少。
如果缺乏对此类肿瘤了解会导致延误诊治,使病情发展至棘手状态。
因此,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整合目前循证医学的证据,经讨论制定了《中国女性乳腺分叶状肿瘤诊治专家共识》,期望推进各地医疗机构对该类肿瘤进行规范化诊治,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乳腺分叶状肿瘤(PTB)是一种由管腔上皮和肌上皮细胞层覆盖、伴有基质细胞增多、呈叶状结构的局限性纤维上皮性肿瘤,在乳腺肿瘤中的比例< 1%。
PTB的发病高峰年龄在40~50岁,其中良性占35%~64%、恶性占18%~25%。
总体上,PTB预后较好,治疗后5年生存率超过90%;但该肿瘤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风险,并且复发率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由千该类肿瘤临床较为少见,迄今为止针对其病因、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大规模研究较少,对其治疗选择仍有较多争议。
一、PTB的诊断(一)PTB临床表现与体征PTB多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多为单侧发病、双侧少见,多表现为乳房内无痛性肿块。
25%~40%的PTB进展缓慢;但部分患者,尤其是交界性或恶性PTB患者其肿块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肿块过大时可伴有皮肤破溃,但多数为膨胀性生长,较少侵犯胸肌等周围组织。
(二)影像检查1.超声检查:PTB的超声及钥靶表现与乳腺纤维腺瘤(FA)类似,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结节,需与之鉴别。
2.X线铝靶检查:在乳腺铝靶检查中,良性、交界性、恶性PTB的表现无明显不同。
3. M R成像(MRI):MRI的部分特征可能有助千区分PTB和FA。
总体上,影像检查对千PTB的诊断以及分型意义有限。
本共识专家组推荐:应将乳腺超声及钥靶作为PTB病史询间、查体后的辅助评估检查(图1); MRI可以提供更多有益信息,可能有助于评估病变程度及范围,但非诊断的必须检查。
乳腺良性结节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良性结节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乳腺良性结节检查表现为结节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无明显钙化,表面光滑,伴有乳腺胀痛,乳腺良性结节生长较慢,造成乳腺良性结节的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内分泌失调、基因突变、生长环境改变等有关。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其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乳腺结节的检出率随之升高,临床上患者常因体检发现乳腺结节,或因乳房疼痛、肿胀、乳头溢液等症状就诊[1]。
大部分乳腺良性结节患者的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为3级或者4A级,对于3级的乳腺结节,一般建议定期随访检查,若短时间内结节体积迅速增大则需要积极进行手术或活检;对于4A级的乳腺结节,建议进行病理活组织检查,如手术活检或空芯针穿刺活检,以便于及时发现与治疗[2]。
乳腺良性结节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CASTELLS等[3]对545 171例女性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显示,与无乳腺良性疾病的女性相比,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乳腺癌风险增加了2.51倍,其中患有非增生性病变且无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约为2.23倍,不伴有异型性的增生性病变患者风险为3.58倍;另外,患者在随访观察过程中常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每年约有一半的乳腺结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乳腺良性结节的手术治疗分为传统外科手术和微创治疗,微创治疗主要包括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热消融、冷冻消融、不可逆性电穿孔等物理消融技术,其中热消融又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等,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具有创伤小、消融范围大、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也是目前主流的治疗乳腺结节的手术方式。
研究显示,在传统手术和微创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药可标本兼治,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疾病进展[4]。
乳腺良性结节在中医上属于“乳癖”“乳核”范畴,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导致肝气郁结,气滞痰凝血瘀而形成,临床多以疏肝活血、化痰散结为治法。
基于此,本文将对乳腺良性结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乳腺良性结节,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良性肿瘤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良性肿瘤的危害及治疗方法肿瘤是一种细胞异常增生的结果,它也是一种可以危及人类生命的疾病。
肿瘤有两种类型:良性和恶性。
两种肿瘤的共同点是都会引发细胞的异常增生,但是它们的发展过程和危害程度是不同的。
相对于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的危害较小,但是也不能忽视,下面将探讨良性肿瘤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一、良性肿瘤的危害良性肿瘤是指细胞的生长异常,但是没有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分。
和恶性肿瘤相比,良性肿瘤通常是在一定范围内生长,并且不会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虽然良性肿瘤的危害程度相对较小,但是仍然不容忽视。
第一、压迫周围器官。
良性肿瘤通常是在一定范围内生长,如果它位于身体最关键的部位,就有可能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影响它们正常的功能。
例如位于脑部的良性肿瘤,就有可能对脑部其他器官造成压迫,进而影响神经信号的传输。
第二、破坏周围组织。
当肿瘤体积增大时,就会对周围的组织造成影响。
一些和肿瘤相邻的组织,可能会因为肿瘤的生长受到一定的破坏。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这些组织会被破坏得更加严重。
第三、肿瘤变异。
虽然良性肿瘤不会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但是它们也有可能发生变异。
如果肿瘤发生变异,就有可能再次恶化,从而产生不良的后果。
因此,及时对肿瘤进行治疗,防止其发生变异是非常关键的。
二、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针对良性肿瘤,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电疗、化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中,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治疗方式进行介绍。
第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一种最常见的治疗方式,能够彻底去除肿瘤。
对于良性肿瘤来说,手术治疗也是非常可靠的一种治疗方式。
例如,对于位于乳腺的良性肿瘤,通常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其彻底去除。
手术治疗的缺点是创伤较大,恢复较慢。
第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也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
它能够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从而起到减缓肿瘤生长的作用。
放射治疗的优点是对患者身体的创伤较小,恢复期较快。
缺点是可能会对身体其他部位产生负面的影响。
乳腺良性疾病微创入路手术疗效研究

前行乳腺超声,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良性 肿瘤。将所有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微创 入路手术组与传统切口手术组,每组各56 例。 1.2 手术方法
1.2.1 传统手术方法 以乳晕为中 心行放射状切口或肿物表面行弧形切口, 依照传统手术方式切除肿物。
1.2.2 微创入路手术 依据患者肿 物的位置设计精确手术切口。例如/l位于 乳房中央区的肿块,采用沿乳晕的弧形切 口,切口一般要求小于乳晕的1/2;而位 于外上象限、临近腋窝的外周区肿物,多 采用腋尾区切口;如果位于乳房下象限的 外周区肿块,则可采用乳房下皱襞切口。 常规术区消毒后,采用局麻药利多卡因麻 醉,完整切除乳腺肿瘤,应用电凝止血后, 采用美容整形缝合方法,小针细线皮下、 皮内缝合,不留置引流物,术后手术区域 予加压包扎1周。 1.3 观察项目
【收稿日期】2012-02-08
(上接78页) 为腋尾区切口、乳晕切口、乳房下皱襞切 口等,自皮下脂肪和乳腺腺体之间的间隙 完整切除肿块,手术瘢痕不明显[5]。此手 术方式一方面符合肿瘤手术的无瘤原则, 另一方面不会损伤腺体组织,出血少而疤 痕小能获得满意的美观效果。通过本研究 发现,微创入路手术组的患者术中出血、 切口愈合、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优 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总结微创入路手术优点为[6]:(1)手术 简单方便,应用局部麻醉及简易手术室 即可完成;(2)直视下即可完整切除肿瘤, 不 容 易 出 现 术 后 血 肿 、肿 瘤 残 留 等 并 发 症;(3)能够完整切除肿瘤,从而达到无瘤 原则;(4)所采用手术切口隐蔽,术后疤痕 小,恢复快,可获得满意的乳腺外观;(5)术
综上所述,结合CT立体定向技术,
微创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损伤 小、适应证宽、靶点定位准确、操作简单、 不需全身麻醉、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患者 经济负担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乳腺良性肿瘤312例手术治疗研究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 unl f l i l dc ei rci ora o i c in P at e C n a Me i n c ・8l ・
乳 腺 良 性 肿 瘤 3 2例 手 术 治 疗 研 究 1
李 玉梅
( 武警 山西总 队医院 乳腺科 ,山西 太原 , 30 6 000 )
手术包 括乳 房 单发 肿块 切 除 术 , 多发 肿 块 切
除术 , 侧 或 双 侧 单 个 或 多 个 乳 腺 区段 切 除术 。 单
肿 瘤切 除手 术 , 这些 手术 要求 有 较先进 的设备 , 但 患者花 费高 , 乳 房 多 发 肿 块 及 需 做 乳腺 区段切 对 除的患 者无法 手术 或 手术 困难 。作 者对 32例患 1
乳腺 良性 肿瘤 实施 肿 块 切 除或 乳 腺 区段 切 除术 ,
并行美容缝 合取 得 了较好 效 果 , 现将 结 果 报告 如
下
1 1 一般 资料 .
所有 患者 均顺利 恢 复 , 头无 明显 变形 , 乳 患者
对乳房 外观 满 意 , 下垂 乳 房较 术前 明显 改善 , 头 乳
经乳晕旁切 口在乳腺腺 体组织与皮下间隙分离 , 充分 显露拟切 除 乳腺 区段 , 包 括 肿 块 在 内的 区 行 段切除对 多发 肿块 , 经此 切 口通 过 乳 房后 进 路 胸 大肌筋膜 前 乳 腺 后 面行 乳 腺 区 段 切 除 或 肿 块 切
除 , 合 并 有 乳 房 下 垂 的患 者 , 行 区 段 切 除 术 对 在
小。
岁以上患者 5 0例 ,8 0岁 患者 16例 , 1 ~4 1 平均 4 . 。纤维 腺瘤 4 0 5岁 8例 , 腺 纤 维瘤 16例 , 乳 0 其 中合 并乳腺 囊性增 生症 4 例 , 腺囊性 增 生合并 1 乳 管上 皮乳头 状 增 生 1 2例 。同 时 3 2例 患者 均 不 1 伴有 高血压 、 甲亢 、 尿病 、 糖 慢性 支气 管炎 。
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陈明溪1,盖中仁2,白戈2,潘科年2,田博31.西安市中医医院外科,陕西西安710021;2.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陕西西安712046;3.西北工业大学医院外科;陕西西安710072【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肿块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瘢痕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1周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乳房美观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瘢痕长度、住院时间分别为(14.20±2.68)mL 、(17.42±2.61)min 、(2.86±0.63)mm 、(4.62±0.89)d 、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37.53±4.72)mL 、(33.56±4.10)min 、(22.72±3.25)mm 、(7.43±1.06)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 、CA153、CA125水平分别为(2.54±0.69)ng/mL 、(16.02±3.17)U/mL 、(18.73±3.32)U/mL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61±0.65)ng/mL 、(15.92±3.43)U/mL 、(19.21±2.84)U/mL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乳房美观优良率为90.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经腋下入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62例体会

经腋下入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62例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经腋下入路乳腺良性肿瘤的切除方法。
方法通过本组62例患者采取经腋下入路,通过皮下隧道切除乳腺良性肿瘤。
结果经腋下入路术后美容效果理想。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331-02乳腺纤维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
大多数纤维腺瘤肿块发生于40岁以下的妇女,腺瘤的发生高峰是30岁左右[1]。
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唯一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发展,对外科手术治疗的微创化和美容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在手术切除的同时兼顾减少对外观的影响与破坏。
本科室自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采用经腋下皮纹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62例,美容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2例,均为女性,年龄15~45岁,平均31.2岁。
病变位于乳房中央区9例,外上象限31例,外下象限8例,内上象限14例,单侧单发肿瘤28例,单侧多发肿瘤16例,双侧单发肿瘤11例,双侧多发肿瘤7例。
术前常规B超检查双侧乳腺。
BI-RADS分级不超过4A级,临床诊断均提示为乳腺纤维腺瘤。
1.2方法:术前一日临床触诊及彩色B超相结合,将拟切除肿块用记号笔体表标记定位。
同时表明肿块部位,切口及皮下隧道方向,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在腋毛区沿皮纹方向,根据肿块大小做 1.5~3cm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脂肪,达胸大肌外侧缘,沿胸大肌表面分离进入乳房后间隙,根据皮下隧道方向,逐步游离至肿瘤后方,助手将肿瘤推移至腋窝方向并固定。
术者在瘤体后方切开腺体,沿肿瘤周围分离,完整切除肿瘤。
4-0薇乔间断内翻缝合皮下,5-0普利灵线,间断缝合皮肤,后胸带加压包扎。
2、讨论隐蔽切口和微创已成为乳腺手术的发展趋势[2],通常所说的隐匿性切口是指:1.乳晕切口,由于乳晕部位颜色较深,同时不容易形成瘢痕,故而美容效果明显。
应用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应用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效果分析宋立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兖州区人民医院),山东济宁 272100[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旋切手术、常规手术方案对于良性乳腺肿物患者治疗的不同效果。
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1—12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
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旋切手术方案。
比较两组患者的乳房外观美容评分、血清疼痛因子水平、手术操作结果。
结果 研究组术后1、3个月的切口瘢痕形成评分、术后3个月的色素沉着、乳头乳晕感觉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研究组术后3 d 的血清疼痛因子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研究组的手术操作结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结论 良性乳腺肿物手术治疗中,选择微创旋切手术的优势比常规手术高,如减轻切口瘢痕程度,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其切口愈合时间。
[关键词] 良性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手术;常规手术;切口美观度[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4)03(a)-0063-04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Rotatory Surgery and Conventional Surgery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Breast MassesSONG LiJini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Yanzho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minimally invasive rotatory surgery and conventiona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breast tumors. Method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with benign breast tumors admitted to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2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7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urgery,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rotary surgery. The cosmetic score of breast appearance, the level of serum pain factor and the results of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score of incision scar formation, pigmentation and nipple areolar sensation at 1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The serum pain factor level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3 d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The results of oper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benign breast masses,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rotatory surgery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surgery, such as reducing the degree of scar, relieving postoperative pain, and shortening incision healing time.[Key words] Benign breast mass; Minimally invasive rotary surgery; Conventional surgery; Incision aesthetics良性乳腺肿物属于女性的常见疾病,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纤维腺病结节、乳腺脓肿均属于此病的常见分类[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T三 维 重 建 技 术 再 经 切 割 或 消 除 功 能 充 分 地 显 示 骨 折 及 碎 骨 片 的 移 位 。 在本 组骨盆骨折脱位病例 , 经消除股骨 头影 , 能清楚显示髋 臼骨折及碎骨片 情 况 。③ c T三 维 重建 图像 资 料 有利 于 手术 方 案 的设 计 : T三 维 重 建 图像 资 c 料 的立体 多方位全 面地显示骨盆受伤后 的情况 , 不但准确判 断病 变 , 对手术 入路 、 复位及选择合理的内固定均有指导作用 。④螺旋 c T三 维重建图像资 料 易于保存 , 以便在术后复查和 随访 的进行对照 。⑤C T三维重建 图像 立体 感强、 逼真 , 给教学和临床解释带来方便 。⑥扫描速度快 , 无须特殊 体位 , 减 少患者 因搬动带来 的痛苦 , 易于接受 。本组 3 7例结合影像资料临床对 2 6例 切 开 复位 内 固定 术 ,1例采 取 保 守 疗 法 。 手 术 的 2 1 6例 随访 1~15年 , 均 . 平 1 6个月 , 取得 了优 2 0例 , 3例 , 3例 的治 疗效 果 。这 充分 体 现 了 GE 良 差 Lgt p e T三 维 重 建 在诊 断 和 手 术 方 案 上 的 优 势 。 i ed4C hs 32 C . T三维重建应用 的不足之处 : 三维 图像质量 与扫描 的层厚有 关, 扫描层厚越薄 , 空间分辨率就高 , 图像的逼 真性就越 高。本 组重建层厚 1 — 2 结 果 2 m时可得到清晰三维图像 , m 而在 5 mm或更大时 , 则有“ 梯田样” 的表现 , 严 本组 3 7例 C T三维重建成像 均能较充分 显示 骨盆骨折 和脱位 , 中: 重影响观察 。C 其 A T阈值对观察 影响 , 阈值 过高 时可造 成穿孔假 象 , 过低边 界 型l O例 , B型 2 0例 , C型 7例。临床根据 C T三维重建成像 的影像资料结合 分辨不清且 间隙也不能显示 。 骨 盆 骨 折 脱 位 和 骨 盆 损 坏 的程 度 , 选 择 最 佳 治 疗 方 案 和 手 术 入 路 。本 组 能 参 考 文 献 3 7例患者 中2 6例在伤后 2天 内行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l例采取 保守 疗法 。 1 [ ] 荣国威, 1 翟桂华 , 沂, 骨 折 内固定. 3版. 京 : 民卫 生出版 刘 等. 第 北 人 术后 2 6例患者随访 1~15年 , . 平均 1 6个月 。手术的 2 6例患者 中优 2 O例 , 社 ,9 8 3 8— 4 . 19 :3 3 1
1 1 收集 20 . 0 5年 1月 ~ 0 5年 1 20 2月 问 骨盆 骨 折 脱 位 患 者 共 3 7例 , 男 2 9例 , 8例 , 女 年龄 1 9—6 1岁 , 平均 3 5岁。导致外伤原 因: 高处跌落伤 5例 , 车祸撞击伤 2 5例 , 工厂 作业撞 击伤 5例 , 被重物砸 伤 2例。发 症有 休 克 5 例 , 胸 2例 , 气 其他 部骨折 l 2例和尿道损伤 3例。 12 仪 器及检查方法 : . 全部使用 G i t pe T扫描 , E Lg ed4C hs 扫描参 数 : 10 V,0 mA。重建层厚 10 m。将扫 描后 所得数据传 人 E ce D工 作 2k 30 .m xed3 站 进 行 骨 盆 三 维 立 体 重 建 , 根据 需 要 摄 片 。 并 13 骨折 分 型 、 像 诊 断 及 治 疗 标 准 分 型 : Tl… 分 三 型 : 型 为 稳 . 影 按 i e A 定 性 骨 折 ; 为 旋 转 不 稳定 性 骨 折 ; 型 为 旋 转 和 垂 直 均 不 稳 定 型 。诊 断 B型 C 以二 位 高 年 资 放 射 科 医 生 共 同进 行 。 治疗 效 果 参 照 以 下 标 准 : 优 : 折 脱 ① 骨 位 解 剖 复 位 或 近 解 剖 复 位 , 合 好 , 疼 痛 , 作 正 常 ; 良 : 折 脱 位 有 轻 愈 无 工 ② 骨 度移位 , 愈合 好 , 无压痛 , 盆无倾斜 , 骨 步态正 常 , 可做 轻工作 ; 差 : ③ 骨折 脱 位 有 明显 移 位 , 合 可 , 时 疼 痛 , 盆轻 度 倾 斜 , 态 不稳 , 可做 轻 工 作 。 愈 有 骨 步 但
良 3例 , 3例 。 差 3 讨 论 .
3 1 G ih ed4C . E Lg tp e 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 : i s ①三维 c T图像 的
[ ] 杨震 龙, 2 马梦 昆. 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存移位 髓 臼骨折 的手术治疗. 骨与 关节 损 伤 杂 志 ,02,7 4 2 7—28 20 1 ( ):4 4.
医学 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息
临床 研 究
M EDI CAL NFORM ATI I ON No 0 2 1 9 01
.
・4 2 ・ 3 1
收治的 3 7例 骨 盆 骨 折 脱 位 患 者 进 行 的 G i t pe T三 维 重 建 结 果 , V 图像 可 从 各 角 度 观 察骨 盆 的骨 折 以及 脱 位 , 充 分 骨 折 , 少 了错 漏 诊 。 E Lg ed4C hs R 能 减 现报道如下 : 故 而 笔 者认 为 c T三 维 重 建 应 视 为 重 创 性 外 伤 一如 盆 骨 折 脱 位 的 常 规 检 1 临 床 资料 查 J 。② 三维 c T图像 的 V 图 像 对 骨 折 、 骨 片 观 察 无 重 叠 、 盖 , 且 R 碎 遮 并
乳 腺 良性肿 瘤 10例 手 术治 疗研 究 5
陈 红 卫
江 苏 省 邳 州 市 第 四 人 民 医院 。 苏 江 邳州 2 10 23 0
【 摘要 】 目的 : 讨乳腺 良 探 性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 疗效 。方法 : 收集我 院 自20 0 8年 一 00年问在我院住 院治疗的乳腺 良性 肿瘤患者 10 。经过鉴剐 21 5例 诊断以及 影像 学的检查 , 确诊为乳腺 良性肿 瘤, 中乳腺囊性增生症 3 其 2例, 乳腺脂肪 瘤 3 8例 , 乳腺纤维瘤 8 O例 , 年龄 1 4 8~ 2岁。随机分 成两组, 治疗组和 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乳 晕切 口或乳晕外缘弧形切 口的手术方 法进行手术切 除, 对照组采取 开放 式手术方法。结果 : 所有患者均顺 利完成手 术, 随访 6~1 2 个月, 所有例 患者均未 出现原发部位 的复发。治疗组平均住 院天数 ( . 3 1±10 d 对照组平均 ( . .) , 6 3±12 d 出血量 治疗组( . 0 6 m , 照组( . 2 .) ; 3 0± . ) l对 7 0± . 2 ml术后 瘢 痕 大 小 , 疗 组 平 均 ( . 0 0 )n , 照 组 平 均 ( . -. m 结论 : 腺 良性 肿 瘤 手 术应 根 据 病 因和 肿 块 大 小进 行 治 疗 , 取 乳 晕切 口 ) ; 治 O 34 .2 l - m 对 2 34 7) m 。 0 乳 采 或 乳 晕 外 缘 弧 形 切 口进 行 肿 瘤 切 除 。 仅 效 果好 , 能达 到 患者 的 审 美要 求 。 不 且 【 关键 词 】 乳腺 良性肿瘤 ; 手术治疗 ; 乳晕切 口; 乳晕外缘弧形切 口; 疗效 di1. 99 ji n 10 o:0 3 6/.s .0 6—1 5 .0 10 .9 s 99 2 1 .9 0 5 文 章 编 号 :0 6—15 (0 1 0 4 2 — 2 10 9 9 2 1 )一 9— 3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