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ppt

合集下载

(2024年)古诗词赏析PPT课件

(2024年)古诗词赏析PPT课件

24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心得体会
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 自对所选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2024/3/26
讨论内容可以包括诗词的意境 、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
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提问、 探讨,促进对诗词的深入理解 和感受。
25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赏析和讨论进行点评, 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本次课堂互动环节,强调古 诗词赏析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 继续加强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
2024/3/26
教师可以从专业角度对诗词进行深入 解读和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 探索。
26
THANKS。
2024/3/26
27
2024/3/26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一句则常用来形容人内心的 愁绪之多、之深,也用来表达对逝去 时光的感慨。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一句 则常用来形容孤独、寂寞的心境,也 用来表达对自然的热词作品推荐
2024/3/26
19
同时期其他诗人作品介绍
2024/3/26
22
06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分享
2024/3/26
23
学生自选一首古诗词进行赏析
学生可以从课本或课外读物中自 选一首古诗词,提前做好准备。
赏析内容应包括诗词的背景、主 题、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PPT、朗诵、表演 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赏析成果

2024/3/26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
诗人通过描绘众鸟飞尽、孤云独去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 同时,“相看两不厌”一句又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加强实践与应用 建议学生加强实践与应用,如参加诗词朗诵比赛、创作诗 词作品等,将所学的古诗词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 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古迹、文物、历史人物等历史元素,营造厚 重深远的历史文化氛围
赠友送别诗
01
代表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 等
风格特点
情感真挚,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和离别时的感伤与祝福之情
03
02
诗人群体
李白、王勃等为代表的赠友送别诗 人
意象运用
长亭、古道、芳草、杨柳等送别元 素,营造依依不舍的离别氛围
04
诗词的韵律、节奏和音韵美。
03 经典古诗词解读
《静夜思》-李白
诗歌背景
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 及《静夜思》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诗句解析
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 和情感表达,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中所表现的孤独和思
乡之情。
艺术特色
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自 然、豪放、飘逸等,以及《静夜 思》中运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
有现代性的新作品。
影视音乐作品创作灵感来源影视作品中 Nhomakorabea古诗词元素
古诗词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许多影视作品中都融入了古诗词元素, 如引用经典诗句、借鉴诗词意境等, 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些艺术家将古诗词与现代艺术手段 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 作品。
音乐作品中的古诗词元素
许多音乐作品也以古诗词为创作灵感 来源,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 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社会价值
古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载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传承 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审美追 求等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作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寓情于景
将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 情感。
虚实相生
通过虚实结合,创造出一 种亦真亦幻的意境。
语言风格鉴赏
平易近人
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不矫揉造作。
豪放奔放
用大胆、奔放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含蓄蕴藉
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让人回味无穷。
文化背景鉴赏
CHAPTER 05
经典古诗词赏析
李白的《静夜思》
详细描述
2. 诗词内容:这首诗共四句,每 句十个字,前两句描绘了明亮的 月光洒在床前,后两句表达了诗 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总结词: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 《静夜思》是其代表作之一,表 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 创作背景:李白在唐代宗宝应 元年(762年)离开长安,漫游天 下,写下《静夜思》,表达了他 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01
02
03
比喻
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 行比较,用熟悉的事物来 解释不熟悉的事物,使诗 词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
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 ,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 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夸张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突 出事物的特征,表达出作 者的情感。
意境鉴赏
情景交融
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 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 境。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文化传承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和弘 扬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欣赏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和深刻的 意境都为现代人提供了艺术欣赏的享受。
教育培养
古诗词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 美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2024版《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024版《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精神。
柳永、李清照等
作品多描写爱情和离愁别绪,风 格婉约柔美,情感细腻动人。
2024/1/24
17
其他著名诗人词人简介及作品欣赏
01
02
03
04
白居易
唐代著名诗人,作品风格平易 近人,语言通俗易懂,多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2024/1/24
元稹
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 白”,作品多涉及爱情和人生
王维、孟浩然等
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风格清 新自然,具有恬静、淡雅之美。
2024/1/24
16
苏轼、辛弃疾等宋代词人及其作品风格
苏轼
作品风格豪放、开阔,既有对人 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自然的热 爱和赞美,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
的精神境界。
辛弃疾
作品风格激昂、慷慨,多抒发爱 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具有
学生3
3
我觉得《长恨歌》是一首非常美的长诗,通过讲 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唐朝盛世 的辉煌和衰落。
2024/1/24
24
讨论如何将古诗词鉴赏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古诗词的学习 和讨论,通过深入了解背景、意境和 表达技巧,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尝试创作古诗词,通过实践锻炼自己 的诗词创作能力,更深入地体会古诗 词的魅力和内涵。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024/1/24
1
目录
2024/1/24
•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 鉴赏方法与技巧 • 经典古诗词解读 • 诗人词人及其作品风格探讨 •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应用 • 互动环节:学生自选主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2
01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诗词赏析》课件

《诗词赏析》课件
3 诗词的现实意义
诗词不仅仅是文字的艺术形式,更是对人生、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诗词的历史价值
2
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
诗词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反映了
各个历史时期的社通过诗词的学习和欣赏,培养人们的审美能 力和思维方式,提升人文素质。
总结
1 诗词对人的启示
诗词可以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创造力,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和内心的满足。
2 诗词对人的影响
诗词可以塑造人们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
诗词鉴赏技巧
诗词鉴赏方法
学习如何分析诗词的体裁、结构、 意象等要素,深入理解作者的意 图。
诗词鉴赏知识点
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典故 和文化背景等,增强对诗词的理 解能力。
诗词鉴赏实例分析
通过实例分析,学习如何解读诗 词中的隐含意义和多重含义。
诗词的现实意义
1
诗词的文化价值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
《诗词赏析》PPT课件
诗词赏析 PPT课件
什么是诗词?
定义
诗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种重要文体,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追求。
特点
诗词以语言的精炼、意境的丰富和韵律的优美为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分类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分为古词和近词,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欣赏
唐诗选读
欣赏唐代诗人的经典作品,领略他 们对时代和生活的独特见解。
宋词选读
品味宋代词人的婉约之美,感受他 们对爱情和自然的细腻描绘。
元曲选读
体验元代戏曲的风采,感受戏曲艺 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现代诗词名篇欣赏
新诗选读
感受现代诗人的独特表达方式,理解他们对当代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古诗词鉴赏 (共38张PPT)

古诗词鉴赏 (共38张PPT)

例: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①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 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②“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 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
③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 “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 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 程恍惚如梦之意。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 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背景、事件、 主旨等。
练习: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
《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 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缺憾;幽静、美好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菊 花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浮 云 漂泊
意象与情感
杜 鹃 凄凉、哀伤 鹧 鸪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寒 蝉 悲凉 鸿 雁 思乡怀亲之情、 羁

古诗词鉴赏优秀课件(共34张PPT)

古诗词鉴赏优秀课件(共34张PPT)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 聚了一切 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 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
末句;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作者以 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语言刚 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解: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 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欣喜地走近细
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了。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题方法:画面+主旨
质疑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 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 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 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寓情于景
“枯藤”老树“”“昏鸦”“古 道”“西风”“瘦马”一个个让人 刻骨铭心的凄凉镜头正是天涯断肠 人心境的直接反映,与“小桥流水 人家”形成对比,体现了背井离乡 之人愁肠寸断的悲苦与寂寞.
解题方法: 表达技巧 +内容+主旨

《古诗词鉴赏》课件

《古诗词鉴赏》课件
总结词
古诗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题材、风格、时代等,同时也有许多 不同的流派和派别。
详细描述
按照题材分类,古诗词可以分为山水诗、边塞诗、送别诗、田园诗等;按照风格 分类,则可以分为豪放派、婉约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这些分类和流派都 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和哲思。
04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读懂诗意
理解字词含义
在鉴赏古诗词时,需要先理解每 个字词的含义,从而把握整首诗
的内容。
梳理诗句关系
读懂诗意还需要理解诗句之间的逻 辑关系,把握整首诗的脉络和结构 。
把握意象意境
通过理解意象和意境,深入感受古 诗词所营造的美妙氛围和情感。
分析手法
01
02
03
修辞手法
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比喻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理解其表达效果。
语言风格
豪放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语言气势磅 礴、情感奔放。例如,苏轼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
婉约派
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语言细腻柔 美、情感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 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知归路。”
03
古诗词的主题与思想
山水田园
总结词
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详细描述
爱情闺怨诗以爱情为主题,通过对爱情的描 绘,表达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和无奈 。这类诗歌多以婉约、柔美的语言风格,展
现出诗人内心的细腻和深情。
哲理感悟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或人生经历,表达对生命、宇宙、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详细描述
哲理感悟诗以事物或人生经历为载体,通过对它们的描绘和思考,表达出诗人对生命、 宇宙、人性的深刻感悟。这类诗歌多以深邃、抽象的语言风格,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重章叠句: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 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和漫长,渲染主人公 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进 “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
孤灯一孤苦
归燕一温情
秋虫一凄凉
枯藤一萧瑟
故乡一乡愁
古琴一知音
考点2——表达技巧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怎样的效果?
4、谈谈某句诗的妙处。
考点2——表达技巧
直接抒情 (又叫直抒胸臆) 抒情手法 间接抒情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
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海水荡漾,是动景;山 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辽 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 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 宏伟气象。
实战演练四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首诗是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①“舍”,这里 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②“春水”,指流经草堂的浣花溪。 ③“蓬门”,茅屋的门。④飧:sūn,这里泛指菜。)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 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 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 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 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 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 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 及《金奁集》。
这两首诗同是以秋作为背景,但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第一首通过曹操观沧海所看到 的水、山岛、树、草、洪波、日月、星汉等意象,表 达了他想要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和他宽广的胸怀 ,第 二首作者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等意象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观沧海
实战演练一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歌写郁郁青松、悠悠白云有何作用?全诗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感情?
衬托,用青松、白云衬托隐者品格的高 洁,抒发了诗人对隐者的羡慕之情和没 遇到隐者的怅惘之情。
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为什么 是用了这种手法? 3、这种手法怎样地生动形象 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送别抒怀 边塞征战
山水田园
怀古咏史 人生感怀 思妇闺怨 民生疾苦 哲理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歌内容鉴赏“六看”
1.看题目认识对象
3.看意象把握情感
2.看作者了解背景
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 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 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
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
其他。
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诗歌的情感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迁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 自由悠闲之恬淡
课内示例三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
这首诗书写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的情绪, 但诗的开头为什么极力渲染欢乐的气氛呢?
反衬,开头极力渲染欢乐的气氛,运用了以乐 写哀的反衬手法,突出表现了诗人的愁苦之深。
课内示例三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实战演练二
阅读下边这首宋词,回答后边的问题:
如梦令(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自谁的什么作 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 什么感情?
“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桃花源记》中 “武陵人 ”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 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 心地高洁,超越世俗的 感情。
结合背景,体会情感
阳关曲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离别七年以来, 作者与其胞弟苏辙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佳节。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眼前团聚的珍惜,同时也抒 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1)衬托
正衬
反衬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 表现手法 (5)以小见大 (6)渲染 (7)以动写静 (8)多角度描写 (9)比兴 (10)象征
(2)比 喻 (3)拟 人 (4) 夸 张 常用的修辞手法
(5)对 偶
(6)用 典
课内示例一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 肠人在天涯。
实战演练三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 驼褐:是一种用兽毛(不一定是驼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湿透 )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 的孤独寂寞。
语变异现象的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特点,理解诗歌 传达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古代诗歌的分类:思乡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
咏物诗、 边塞诗、咏史诗、 咏怀诗、闺怨(宫怨) 诗
☺5、诗歌鉴赏表达公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 某)特点,表现 (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 到了(某某) 作用。
联系已学诗歌的主题,分析情感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同 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 痛苦和灾难。
联想关键词语,体味诗的情感
菊花一高雅 月光一思念 浮云一飘零 秋雨一忧愁 大漠一苍凉 美酒一壮行 莲花一高洁 落叶一失意 落日一惆怅 鸿雁一思念 旷野一凄清 红豆一相思 杨柳一惜别 春风一得意 冬雪一冷峻 流水一叹婉 落花一感伤 竹林一闲趣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


实 景
虚 景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 起”)全是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 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范仲淹 简介:
☺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着名的政
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 公”。仁宗时,担任右司谏。景佑五年(1038年),在西 夏李元昊的叛乱中,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 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协助夏竦平定叛乱。庆历三 年(1043年)富弼、韩琦等人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历时仅一 年。后因为遭反对,被贬为地方官,辗转于邓州、杭州、 青州,晚年知杭州期间,设立义庄,皇佑四年(1052年) 病逝于徐州,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4.看尾句参透主旨
5.看注释破解难点
6.看题干得到启示
二、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 衬托、 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寓情于理)。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 结合、 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 衬托、 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总分得 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 恬淡、 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 深长、 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诗词鉴赏考点要求
1、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和诗歌意境 2、理解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3、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词语的锤炼。
考点一 内容
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