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偶件装配和工作过程中卡死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柱塞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柱塞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柱塞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发布者:szguanyu 发布时间:2008-10-31 13:01:26 阅读:54次柱塞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过认真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故障的发生。

对于延长机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费用,确保注水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对几种常见故障的征兆进行描述,并对原因进行分析,对防止发生故障的措施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泵设备的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烧轴瓦、曲轴研伤故障(一)故障现象这类故障出现时一般表现为曲轴箱温度升高,电机电流升高,机油颜色变黑等。

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停泵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检查处理不及时,就会发生烧瓦、抱轴事故,导致曲轴研伤,严重时甚至曲轴报废。

(二)原因分析造成这类事故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由于轴瓦和轴颈之间润滑状况恶化而产生的。

1、机油变质、机油杂质过多、进油孔堵塞、机油过少、机油牌号不对。

(1)当曲轴箱由于某种原因进水,会使机油乳化呈现乳白色,粘度下降。

使机油在轴瓦和轴颈间的附着能力下降,影响润滑油膜的形成,这时容易在轴瓦和轴颈之间形成粘合磨损,导致轴瓦表面粗糙度增大,摩擦力增大,温度升高,最后发生烧瓦事故。

(2)机油中的杂质主要是机油中的砂粒、灰尘以及泵内金属磨屑,这些杂质进入轴瓦和轴颈间隙中,使轴瓦嵌油面积减小,并形成磨粒磨损,同时机油中的杂质过多还容易堵塞轴瓦盖上的机油流道,使轴瓦间隙内供油不足产生粘合磨损。

这两种磨损共同作用的的结果使轴瓦温度升高,间隙变小,最后导致烧瓦事故。

(3)由于柱塞泵采用的是飞溅式润滑,当机油液位低于规定的下限时,曲轴及连杆的带油能力下降,造成轴瓦和轴颈间的供油不足,不能形成足够的润滑油膜,进而产生粘合磨损,如果不及时补加机油,就会出现轴瓦与轴颈干磨,发生烧瓦甚至抱轴事故。

(4)柱塞泵要求使用规定牌号的机油(CC15W/40),如果机油牌号不对,粘度过大流动困难,机油不能顺利进入轴瓦和轴颈间隙内,就会造成供油不足。

柴油机柱塞付卡滞故障原因分析

柴油机柱塞付卡滞故障原因分析

柴油机柱塞付卡滞故障原因分析摘要:对PA6型柴油机的喷油泵柱塞偶件卡滞故障的原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明确柱塞偶件卡滞故障的征象,制定柱塞偶件卡滞故障的应急处置措施,总结防止柱塞偶件卡滞故障发生的预防工作。

关键词:喷油泵;柱塞偶件;卡滞故障。

一、前言高压油泵是柴油机的重要部件,其功用是将低压燃油转换为高压燃油并按柴油机的工作需要定时定量地将高压燃油供给给喷油器。

高压油泵由泵体部分、顶升机构、油量控制机构、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组成,其中的柱塞偶件是高压油泵的核心件,也是燃油系统三大精密偶件之一,其承担着高压油泵核心作用。

若柱塞偶件发生卡滞卡死故障可导致高压油泵性能降低或失效而引起柴油机异常振动与声响、“游车”、不能启动甚至飞车。

造成柱塞偶件卡滞卡死故障的原因很多、症状也较复杂,本文将对1起某船PA6型柴油机的高压油泵柱塞偶件卡滞故障的案例进行剖析,分析故障原因和故障危害、明确故障的征象、完善故障的应急处置措施,总结防止故障发生的预防工作,确保柴油机高压油泵的良好状态。

二、故障征象该船2005年4月出厂,正常排水量4500吨,装备陕西柴油机厂生产的12-PA6V型柴油机2台,每台柴油机额定功率3540KW,额定转速1000rpm,定距桨设置,配重庆重齿GW系列齿轮箱。

该型柴油机配低压燃油机带泵1台,每个气缸配单体式高压油泵1台。

故障发生时该机总工作时间13848小时,最后1次计划修理后工作986小时。

2019年11月7日,该船航行途中,主机值班人员发现左主机转速异常升高(此时两机进四运行1.5小时、集控室遥控操纵),较规定转速偏高30-40 rpm,燃油齿条位置均为23-24mm(左燃油齿条位置无波动),燃油系统压力均为0.24-0.26mpa,左主机排气温度A4缸150℃(较柴油机正常状态时偏高低300℃)、其余缸排温430-460℃(较柴油机正常状态时偏高10-20℃),调速器调速气压0.41mpa(正常且稳定),左柴油机 A4缸高压油泵无异响和振动、高压油管无脉冲,左柴油机A列燃油测漏器无测漏报警。

浅析柱塞和柱塞套损坏的原因及检修

浅析柱塞和柱塞套损坏的原因及检修

浅析柱塞和柱塞套损坏的原因及检修作者:任永恒梁晓波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第04期【摘要】通过对柴油机柱塞和柱塞套异常磨损的原因分析,要预防或减少柱塞和柱塞套异常磨损的发生。

就应从柴油机的现场使用、维护保养、装配等各个方面认真做好每一细节。

操作人员能否正确熟练的使用是关键,所以要加强对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和正确使用与严格的维护保养。

柴油机柱塞和柱塞套损坏故障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减少或预防。

【关键词】柴油机柱塞柱塞套磨损1 柱塞和柱塞套的表面检查柱塞和柱塞套能否继续使用,在没有专用仪表检验时,则可用下述简单的办法来检验。

在检验前,首先将柱塞和柱塞套清洗干净,用眼睛观察,如发现柱塞表面看出严重的磨损痕迹,柱塞头端面的螺旋斜槽,直槽及环槽边缘有了剥落或锈蚀。

柱塞上有裂痕,柱塞弯曲或头部变形,柱塞套有裂痕,套端面和内孔表面有锈蚀或有较深的刻痕,下端凸起不分与柱塞体发生松晃或脱落等任何情况之一时,则柱塞和柱塞套不能继续使用,应予报废。

2 柱塞和柱塞套的滑动性能实验将柱塞和柱塞套在柴油中浸泡清洗,用手指拿住柱塞套,保持与水平线60度左右角度,轻轻拉出柱塞约三分之一,然后松开手,此时柱塞应该能在本身重量作用下自由下落,落在柱塞套的支承面上,再将柱塞抽出,转动到任何角度,用同样的办法实验其结果应该相同,若柱塞在柱塞套中发生阻滞现象,装入喷油泵后,会影响油量调节齿条(或拉杆)移动的灵活性。

3 柱塞与柱塞套的密封性能实验(1)将喷油泵中的油阀体拆去,阀座和出油衬垫仍留在里面,上好出油阀接头,放尽内腔的空气。

将喷油泵实验器的高压油管接在出油阀的接头上。

(2)移动调节齿条,是柱塞固定在最大供油量位置。

转动凸轮轴,是被实验的柱塞上升到供油行程的中间位置。

(3)用喷油器实验器泵油至200千克力/平方厘米(公斤力/厘米的平方)后,停止泵油,测定油压下降至100千克力/平方厘米时,所需要的时间(秒)。

其数值应在下列公式计算的范围内。

柱塞泵的故障分析 液压柱塞泵

柱塞泵的故障分析 液压柱塞泵

选用液压油不合适


特定液压油的某些特性不能满足我们产品材料及工况需求。 如液压油不具备合适的润滑及承受负载特性,将导致相对 运动表面损伤。具体见手册: 《液压油及润滑》, 520L0463。 《可降解液压油技术文献》, 520L0465。
液压油含气

液压油中如存在空气或泡沫,将导致液压油膜中含气,动 态油膜支撑无法建立。
维护、保养指导原则

润滑相对运动部件 组装时,给有相对运动零件涂干净液压油。这样 能确保车辆启动时,这些部件能得到润滑。
维护、保养指导原则


换所有O型圈及密封垫 拆检过程中,需更换所有O型圈及密封垫。组装O 型圈时需先用少量干净的石油基润 滑脂涂抹O型圈。润滑脂必须能溶解于液压油。
维护、保养指导原则


下面几页中将提及何时更换零件的指导规程(文字及图片)。 同时,我们也提供了一些典型的损伤零件照片及其可能导致的 故障原因。 可能存在某些零件损伤不是太严重,可以再使用的情况。但为 了确保维修质量,我们建议维修时更换所有的带动态油膜支撑 的零件。如配油盘,柱塞/滑靴。
擦伤或划痕



当滑靴,配油盘或支撑盘上带有圆周环形的擦伤或凹槽刻 痕时,可能预示液压油中存在外部污染物。冲洗系统并更 换新的,干净的液压油。 在检查这些零件表面时,如你发现轻微磨削或研磨就能除 去这些圆环型的划痕时。 修复这些零件并重新使用。 当通过手指头或铅笔能感测到这些划痕时,更换损坏零件 或组件。
滑靴拔头

柱塞与缸体粘结可导致滑靴与柱塞分离。可导致分离的原 因包括:超速,污染,润滑不足,低压侧压力过低,吸油 口真空度过高,以及壳体压力过高。回程盘与滑靴磨擦或 回程盘破损以及柱塞刮擦也可导致分离(见下页举例)。

柴油机的三大偶件及其工作过程

柴油机的三大偶件及其工作过程

柴油机的三大偶件及其工作过程柴油机的三大偶件分别是喷油嘴偶件,栓塞偶件和油阀偶件。

喷油嘴偶件:闭式喷油器的喷油嘴是由针阀和针阀体组成的一对精密偶件,其配合间隙仅为0.002~0.004mm。

为此,在精加工之后,需要配对研磨,故在使用中不能互换。

一般针阀由热稳定性好的高速钢制造,而针阀体则采用耐冲击的优质合金钢。

工作过程:当柴油机工作时,来自喷油泵的高压柴油通过高压油管送到喷油器,经过进油管接头,喷油器滤芯以及喷油器体和针阀体内的油道进入喷油嘴内的压力室,在承压锥面上克服弹簧压力使针阀升起,最后从喷孔喷入燃烧室。

停止供油时,作用在承压锥面上的燃油总压力小于弹簧压力的瞬间,针阀便瞬即落座,将油孔关闭,终止喷油。

柱塞偶件:柱塞和柱塞套是构成喷油泵中最精密的偶件。

一般柱塞偶件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经过精细加工和配对研磨,使配合间隙在0.0015~0.0025mm范围内。

间隙过大,容易漏油,导致油压下降;间隙过少,对偶件润滑不利,容易卡死。

柱塞偶件在使用中不能互换。

工作过程:在保持柱塞行程的不变而靠柱塞遮闭油孔的时间长短来改变供油量。

进油,当柱塞处于下止点,柱塞上部空腔与低压油路相通,柴油充满柱塞套筒内。

供油,随着油泵凸轮轴的转动,凸轮顶滚轮,柱塞上移,柱塞弹簧被压缩,直至柱塞顶平面遮住套筒油孔的上边缘,这样在柱塞继续上移中柴油被压缩,当油压上升到能克服高压油管残余压力和出油阀弹簧压力时,出油阀打开,供油开始。

随着油压的继续上升,进入高压油管的高压油足以克服喷油嘴弹簧压力,开始向燃烧室喷油。

供油停止,喷油延续到柱塞斜槽与柱塞套筒上油孔相通为止,只要高压油腔与低压油道一沟通油压马上下降,出油阀在出油阀弹簧作用下立即关闭,随着油泵凸轮轴转动,柱塞到达最高位置后,因柱塞弹簧的作用迅速下移。

这就是一个供油过程的结束。

出油阀偶件:出油阀与出油阀座是喷油泵中的另一对精密偶件。

出油阀偶件位于柱塞偶件的上方。

在开始供油时打开,使柴油进入高压油管。

柱塞式喷油泵卡滞故障的诊断步骤

柱塞式喷油泵卡滞故障的诊断步骤


用说明书》 规定的数值 。 另 外 , 果 喷油 泵挺柱 上 的 固定 螺母 松 动 , 致 如 导 调节螺钉退出, 柱塞顶住了出油阀底平面, 也会使齿 杆 运动 不灵 活 。 二 、 固喷油 泵 出油 阀紧座 后卡 滞 的原 因分 析 紧 在装 配 喷油 泵 的过 程 中 , 时 会 出 现 齿 杆 阻 滞 有 的现象 , 但是当松开某缸出油阀紧座时 , 又会恢复正 常 。产生 这种 现象 的原 因大 致有 以下 几方 面 。 1柱塞顶住 了出油阀 , . 柱塞转动时 与出油 阀底 部平面摩擦 , 使齿杆运动不灵活。造成 柱塞顶撞 出 油阀底 的常见原 因是 因为挺柱上 的固定螺母松动 , 导致 调节 螺钉松 动并 且旋 出。 2 在安 装柱 塞 套 的泵 体 内 , . 由于 凸 肩 处 不 平 或 者有异物 , 造成柱 塞副位置不正 , 当柱塞套 被压紧 时, 柱塞副发生倾斜 , 引起柱塞卡滞。 3 .出油 阀上 的密封 垫 厚 薄 不 均匀 , 拧 紧 出油 当 阀紧座时, 通过 出油 阀作用于柱塞套上端面的力也 不均匀 , 从而使柱塞套倾斜 , 进而引起柱塞卡滞 。 4 .出油 阀座 底 面不 平 , 者 出油 阀 紧座 上 的 螺 或 纹 变形 , 当拧 紧 出油 阀紧座 时 , 出油 阀座 底 面相 对 于 柱塞 套发 生倾 斜 , 也会 引起 柱塞 卡滞 。 三、 防止 柱塞 式喷 油泵 齿杆卡滞 的技 术措 施 按照 国家标 准 G / 5 7 B T7 0—19 9 7的规定 , 当喷 油 泵柱塞处于上止点到下止点之 间的 任何位置时 , 拉 动调节齿杆应当没有任何 阻滞感觉 。为了防止柱塞 式喷油泵齿杆卡滞 , 在维修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 在装 配之 前 , 对 齿杆 与 齿 圈进 行 滑 动性 要 检验。这是因为 , 的非正规喷油泵制造厂缺乏 必 有 要 的生 产设 备 和工 艺 条 件 , 以保 证 齿 杆 孔 的锥 度 难 和直线 度要 求 , 的将齿杆 孔 加 工成 喇 叭形 , 的齿 有 有 杆 在 自由状 态下 滑动 良好 , 是 在装 配 之 后 , 但 当齿 杆 推至左 右两 个极 端位 置 时 , 不 能轻 松 回位 , 出现 就 即 两边“ 自锁 ” 现象 。 喷 油泵 制造 标 准 规 定 , 节 齿 杆 与 齿 杆 孔 的 表 调 面应 当光滑 , 其表面粗糙度在 R 5以上。如果 因 a— 0 为齿杆与齿杆孔的摩擦力太大而引起阻滞 , 在缺乏 正规配件 的情况下 , 可以使用研磨膏进行研磨 , 直到 两者 滑 动灵 活为 止 。 如果 在更 换 柱 塞 副 后 , 出现 油 量 调 节 不 灵 活 现 象, 故障原因可能是喷油泵的安装出了问题 , 需要对 以下部位进行调整或修理 : () 1 在用工具顶出柱塞套时 , 是否损伤了齿杆的 滑道。如果发现有损伤 , 要用刀具清理不规则凸起

柱塞偶件卡滞故障影响因素分析

柱塞偶件卡滞故障影响因素分析

[ src] Te o prnf t aCue p ne m t i r i roi ei u po e i u p n a aa z i Abtat h si oatao t t as l gr a h g asau j tn m lh g pm d s nl e i ts m tm t c rh s u c n p tfle fnco p it h h e w y d n h

厂 :

4 b
.『 —


一1 ]
f m, c 0 9时 = 7 g这是一 个很大 的侧 向力 , t =. c / 2 0k , 因此 ,
式中C 是柱塞处于 中心时大端 的径 向间隙 , 在上式 中以 b
= 代入, C 化简后得 :
必须使 t / c<<1 才能防止较大侧 向力 的产生 , , 也就是说适 当
成 , 喷 油 泵 中最 精 密 的 偶 件 之 一 。 随着 柴 油 机 性 能 的逐 步 提 是
l ÷ . 2 ) d 一)4c [ ( ( P一() ÷ p2 √ 】
高, 对喷油泵 的泵端压力的要求 也不断提 高 , 端压 力最高 已 泵 经超过 I O P O M a以上 , 因此 柱塞偶 件 的工作 条 件也 变 的更 加
维普资讯
第 7卷第 4期
20 0 7年 j 2月
湖 南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RN L O U N D T O Y E 阳 C OU A F H NA US RY P L T C
Vo _ No 4 l7 . DC . 0 C 20 7
[ 关键词 ] 喷油泵;柱塞偶件;卡滞故障
[ 中图分 类号 ] T 13 H 12 [ 文章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7 50 (07 4— 0 2— 2 6 1~ 04 20 )o 0 l 0

油泵柱塞卡死的处理方法

油泵柱塞卡死的处理方法

油泵柱塞卡死的处理方法油泵柱塞卡死是指油泵内的柱塞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卡住或运动不畅的情况。

这种情况会导致油泵无法正常供油,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因此,及时处理油泵柱塞卡死问题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了解油泵柱塞卡死的原因,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 油质污染:油泵内的油质受到杂质、水分或腐蚀性物质的污染,导致柱塞与泵体之间的间隙变小,出现卡住现象。

2. 油泵零部件磨损:长时间使用后,油泵内的零部件会出现磨损,例如柱塞、泵体等,这些磨损会导致柱塞卡死。

3. 油泵工作温度过高:油泵在工作时产生的摩擦会使温度升高,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柱塞和泵体的间隙变小,进而卡死。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些处理油泵柱塞卡死的方法。

1. 清洗油泵:首先,将油泵拆卸下来,然后使用专用的清洗剂将油泵内的油质彻底清洗干净。

清洗时要注意不要将清洗剂残留在油泵内,以免对柱塞和泵体造成腐蚀。

2. 更换柱塞:如果油泵内的柱塞严重磨损或变形,无法修复,就需要更换新的柱塞。

在更换柱塞时,要选择适合的规格和型号,并确保安装正确。

3. 检查泵体:在拆卸油泵时,要仔细检查泵体是否有磨损或变形。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4. 降低油泵工作温度:可以在油泵上增加散热装置,或者改进冷却系统,降低油泵的工作温度,以减少柱塞卡死的风险。

5.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保养油泵是预防柱塞卡死的有效措施。

包括更换机油、清洗油路、检查油泵工作状态等。

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处理油泵柱塞卡死问题时,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自身安全。

2. 如果不具备相关修理经验或技术,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坏。

3. 在维护和保养车辆时,要定期检查油泵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油泵柱塞卡死问题。

油泵柱塞卡死是一个常见但严重的问题,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性能有很大影响。

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为了避免油泵柱塞卡死问题的发生,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油泵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 阀端 面的 密封 面 面积有 关 ,且 与柱 塞 肩胛 面 与 泵 体 接触 的密 封面 面积 有关 。通 常 情况 下 ,柱 塞 套 大 端 面与 出油 阀偶 件及 柱 塞肩胛 面 与泵 体 是相 贴合 而 密 封 的 ,其 贴 合 密封 不 可 能 1 0 接触 ,柴 油 总 要 0% 进 入整 个平 面 间的一 些地 方 ,有 压力 的 柴油 就会 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受 着弯 矩 的作 用 。通 过分 析可 以发 现 ,由于弯 曲变
【 稿 日期 】 2 0 — 5 2 收 020—8 【 者 简 介】 吴 勤 ( 9 1 ) 女 . 江 苏 金 坛 人 ,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电 气 与 电 子 工 程 学 院 副 教 授 . 主 要 从 事 机 械 学 和 图学 的 教 学 研 究 工 作 。 作 16 一 ,
力 大 于压 紧力 时 ,则会 使柱 塞 套肩胛 面与接 触 面 产 生分离 趋 势 ,就要 漏 油 ;当油 产生 的推 力 等 于或 小




于压 紧力 时 ,平 面 能起 密封 作 用 。
Q=P A
式 中 :A为 密封 面 面积 ;尸油 压 的峰值 压 力 。 因此 ,拧 紧 出油 阀的 拧 紧力矩 不 能太 大 ,也 不 能太 小 。过大 会增 加 弯 曲变形 ,引起 柱塞 套 变开 柱 塞运 动受 阴 ,易 卡死 ;过 小会 漏油 。一 般 拧 紧力 矩
图 1 柱 薹 示 薏 图
为 5 6 N・n 0 0 i 。 12 柱 塞套 定位 螺钉 的影 响 .
压 紧力 是均 匀 分布 在柱 塞套 大端 面 的圆环 面 上
的 ,则 对 柱 塞 套 大 端 面 和 肩 胛 面之 间 的这 块 圆 管 A B,首 先 是 由 于进 回油 孔 的存 在 而 削 弱 了柱 塞 筒 相应 的 截 面 ;其 次是 由于作 用 在套 筒上 的压 紧力 与 泵 体 对 套筒 的支 撑 力 不在 同一 圆周 上 ,使 A B段 承
为 防止 柱塞 套窜 动 和转动 ,在柱 塞套 上 开有 一 个 小槽 , 柱 塞定 位螺 钉将 其定 位 。在柱 塞 装配 时 , 用 拧 紧柱 塞定位 螺 钉 ,如拧 紧力矩 过 大 ,也 会 发生 柱
塞卡死 。这 是 因为 拧 紧力矩 同样 对 柱塞 套产 生一 拧
紧力 。此 时 ,柱 塞套 大端 面 和肩胛 面 由出油 阀 座
使 柱 塞 能轻 微转 动 和移 动 。一般 柱 塞定 位螺 钉 的拧
紧力 矩 为 7 N・ 。 ~8 m
m 。变形 越 大 ,柱 塞 易卡 死 。 22 凸轮 与柱 塞接 触 力 的影 响 . 柱 塞 在凸 轮 的作用 下上 升 ,由 于滚 轮 与凸 轮接
时 易卡死 。
计 算柱 塞 套 的变 形时 ,可 把柱 塞 套看成 是 一 圆
管 。将 柱塞 装 入 泵体 ,拧 紧 出油 阀紧 座后 ,由于拧
紧 力的 作用 ,柱 塞套 就不 能上 下窜 动 了 ( 图 1 如 所
但 出油 阀的 拧 紧力矩 又 不能 太小 ,囚为 压 紧力
Q还 与柱塞 泵 油压 力 的峰值 P和 柱 塞套 大端 面 与 出
要 】 柱 塞偶 件常 因装 配 和使 用不 当而 发生 卡死 现象 。为此 ,就其 发生 卡死 机理 进行 分 析和 研究 。
【 关键 词 】 柱 塞偶 件 ;卡死 ;装配
【 图分 类 号】 中
TK 1 . 4 333
【 文献 标 识 码】 B
【 文章 编 号】 1 0 — 1 8 2 0 ) 4 0 8 — 2 0 3 8 X( 0 2 0 - 0 6 0
压 力相 当 于 2 M a , 5 P 时 套筒 内孔 的最 大 变形 可 达 3 6 .
轴 线 弯 曲的 弯 曲变形 ,最 大 弯矩 发生 在拧 紧螺钉 与 柱 塞 套接 触 的 中点 。拧 紧 力矩越 大 ,拧 紧力 越大 , 弯 曲变形 也 越 大。 因此在 拧 紧柱 寒定 位螺 钉 时 ,应
示) 。设 拧 紧力 是 均 匀分 布 在 柱 塞套 大 端 面 的 ,则
此 时柱 塞 套大 端 面所 受 的压 紧力 Q为
式 中 : T为 出油 阀紧 座拧 紧力 矩 ; 为 出油 阀 紧座
螺 纹 中 径 ; 、 为摩 擦 系 数 ; R为 螺 纹 升 角 ;d 为转 动摩 擦 压 紧面 内径 ;D 为转 动摩 擦 的压 紧 面外

8 6.
维普资讯
20 0 2年 l 1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4期
和 泵 体 压 紧 ,则 柱 塞 套 中 A B段 可 简 化 为 一 简 支 梁 ,则 由于 的作用 ,使 柱 塞套 A B段 内孔 产生 向
大 区域 ,变 形 较 大 。有资 料表 明 ,当柱 塞上 部 空 间
径。
平 面 产 生 推 力 。如 果 柱 塞套 与 接 触 面 周 围 接 触 良
好 ,则 油进 不 了下 面 ,这时 推力 最 小 ;如果 平 面 的
周边接 触不 太好 ,则油进 入 平 面 ,几乎 整个 平 面 受
油的作 用产 生推 力 ,这 时推 力最 大 。 当油 产生 的 推
1 装 配 过 程 易 造 成 卡 死 的 原 因 分 析
11 出 油 阀 紧 座 拧 紧 力 矩 的 影 响 .
形 ,套筒 内孔 在 油孔 处 的截 面上 内径 缩小 ,间 隙减 少 ,进 回油孔 的 柱塞 套 的横 断面 在变 形后 成 为椭 圆 形 。如果 出 油 阀紧座 的拧 紧力 矩 过 大 ,则柱 塞运 动
维普资讯
20 0 2年 l 1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4期
柱 塞 偶 件 装 配 和 工 作 过 程 中 卡 死 原 因 分 析
吴 勤
( 京 师范 大学 电气 与电 子 工程 学 院 ,江苏 南 京 南
【 摘
20 4 1 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