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精品测试题
《岳阳楼记》测试题含答案

《岳阳楼记》测试题姓名:一、解释(每个1分,48分)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越明年:越.:到明年..:第二年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百废具.兴:同:“俱”,全、皆。
乃.重修:于是,就增.其旧.制:扩大;原有的,旧的。
属.予作文:同“嘱”,嘱托。
胜状..:胜景,美景。
胜.:美好。
横无际涯..:边际。
朝晖.夕阴:日光前人之述备.矣:详尽然则..:如此……那么。
南极.潇湘:至,到达。
迁.客骚人..:贬谪、降职;文人。
得无..:表推测。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连月不开.:指天气放晴。
浊浪排空..:冲向天空二、句子翻译(每个5分,30分)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部兴办起来了。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情感,恐怕会有所不同吧?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沉入水中的玉璧。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后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三、简答题(22分,10+12分)1..请你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答:“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日星隐曜.:.光芒樯倾..楫摧.:船桨;倒下;折断。
薄暮冥冥..:昏暗。
去国怀乡:去.:离开国.:国都。
春和景.明:日光。
沙鸥翔集..:飞翔;停息。
锦鳞.游泳:代指鱼。
岸芷汀..兰:白芷;小洲。
郁郁..青青:形容草木茂盛。
长烟一.空:全。
静影沉璧.:圆形的玉。
此乐何极.:尽头把.酒临.风:持、执;迎着。
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探求。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庙堂..:指朝廷。
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岳阳楼记考试题

岳阳楼记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岳阳楼位于我国________省________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名楼之一。
2.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文学家________,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传世。
3. 岳阳楼的修建始于________朝,最初是为了________而建。
4. 《岳阳楼记》中提到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的是岳阳楼所在地的________景象。
5. 在《岳阳楼记》中,作者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表达了自己________的胸怀和________的理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人?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2. 岳阳楼的名称中,“岳”字的含义是:A. 山峰B. 观看C. 土地D. 城池3. 下列哪项不是《岳阳楼记》中提到的“四绝”?A. 书法B. 石刻C. 诗词D. 绘画4.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下一句是:A. 后天下之乐而乐B. 先天下之乐而乐C. 后天下之忧而忧D. 先天下之事而事5. 岳阳楼的建筑风格属于:A. 江南水乡风格B. 北方宫殿风格C. 西南民族风格D. 东南沿海风格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岳阳楼记》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描述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3.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如何体现其政治理念的?四、论述题(30分)1. 结合《岳阳楼记》的内容,论述范仲淹的政治哲学和其对后世的影响。
(15分)2. 分析《岳阳楼记》中运用的文学手法及其对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
(15分)五、作文题(40分)以“从《岳阳楼记》看中国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岳阳楼记》练习题(考点练习+真题练习+过关检测)(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考点练习考点一:课文默写1.范仲淹《岳阳楼记》(1)《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写岳阳楼重修后发生的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中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岳阳楼记》中体现“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对待“得”“失”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词语理解2.以下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星隐曜.:光芒B.朝晖.夕阴:日光C.春和景.明:日光D.晦明.变化者:日光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若春和.景明B.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考点三:文学文化常识4.《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_____________,谥号_____________,北宋的政治家、_____________。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考点四:课文理解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代作记缘由,为后文写古人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了哪些自然景观?
2. 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3. 请解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4.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是如何描述洞庭湖的?
5. 文中“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形容的是什么景象?
6.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的?
答案
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了洞庭湖、岳阳楼、巴陵胜状、吴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自然景观。
2. 范仲淹在文中从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到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再到
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情感经历了由欣赏到忧虑再到憧憬的变化。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一个人应该把国家和
人民的忧患放在个人之前,把个人的快乐放在国家和人民之后。
这是
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责任感的体现。
4.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述洞庭湖为“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展现了洞庭湖的广阔和变化多端的自然美。
5.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形容的是洞庭湖的广阔无垠,水势浩大,
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6.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表述,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民的关怀,表达了自己对国家
和人民的深切关心。
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思考,体现了一个士大夫的责任和担当。
《岳阳楼记》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
这篇文章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其精神内涵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山岳潜形.则有去.国怀乡至若春和景.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至若春和景.明宠辱偕.忘把.酒临风薄.暮冥冥多会于.此春和景.明不以.物喜是进.亦忧,退.亦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连月不开.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朝晖.夕阴谪.守巴陵郡而或.长烟一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微.斯人,吾谁与归.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4.微斯人,吾谁与归?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7.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
8.(1)山岳潜形 (2)长烟一空 (3)静影沉璧 9.(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10.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2.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三.简答题1.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2.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第③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4.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杜甫顾炎武周恩来5.《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______;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_________。
6.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7.本文第⑤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11.选文第二段结尾说“…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2.赏析下面的句子。
【《岳阳楼记》小测试16张(含答案)

12.杨绛先生曾说过“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 容”,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又承载了范仲淹等古仁人怎样的 豁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呢?(请用原文回答)作为当代的中学 生应该有怎样的担当?
承载了范仲淹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豁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 治抱负。第二问略。
浅层阅读(2017•绥化)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 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A项“汤”应读shāng,C项“汀”应读tīng,D项“潜”应读 qián。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___具___”同“___俱___”,意为_____全__、__皆_________。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__属____”同“__嘱____”,意为______嘱__咐___________。
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君主担忧。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7.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本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唐贤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小测练习

《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3分)
①前人之述备.矣②薄.暮冥冥③则有去.国怀乡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④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人的览物之情。
B.第⑤段是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C.“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藤子京,也体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D.课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
《岳阳楼记》测试题附答案

《岳阳楼记》测试题附答案《岳阳楼记》测试题附答案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试题了,试题可以帮助主办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
什么类型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岳阳楼记》测试题附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岳阳楼记》测试题附答案 11.作者引古仁人之心有何用意?2.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有何不同?3.本文寓情于景很成功,愁苦之景欢乐之景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是怎样渲染气氛的?4.古仁人之心跟什么有关系?他们有无快乐的时候呢?岳阳楼记中考题答案:1、古仁人之心是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之心也可以翻译成: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
引用的目的是为了凸显自己与古仁人是一类人2、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3、第三段作者由“若夫霪雨霏霏”至“虎啸猿啼”描绘了洞庭湖一幅阴冷的画面。
第四段由“至若春和景明”至“此乐何极”描绘了洞庭湖一幅晴明的画面,一暗一明,形成鲜明的对比。
4、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
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
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
《岳阳楼记》测试题附答案 2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⑵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⑶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1、默写课文的选文: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 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第②③段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3、第④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中的“大观”“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用课文原文填空)答:前人之述:大观:
5、文中“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
6、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7、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
悲:喜:
8、用原文语句填空。
选文第④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_____________,“退”指的是_____________;
“古仁人”做到“进亦忧,退亦忧”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请结合选文,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答:
10、解释下面句中的字词。
1、连月不开开:2、至若春和景明景:
3、宠辱偕忘偕:4、是进亦忧,退亦忧是: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6、而或长烟一空而或:
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8、前人之述备矣备:
9、薄暮冥冥薄:10、长烟一空一:
11、山岳潜形潜:12、把酒临风把:
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14、谪守巴陵郡谪:
1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16朝晖夕阴晖:
17、日星隐耀隐:18、波澜不惊惊:
19、微斯人,吾谁与归微:20、或异二者之为为:
21、不以物喜以:22、横无际涯涯:
23、樯倾楫摧摧:24、吾谁与归归:
25、越明年越:2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7、以下两句,能够回答任意一题的同学,以上的26个试题的错误之处,只需要改正写5遍即可。
A、“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
B、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
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