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中国的人口(2019年8月整理)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ppt课件(有答案)

中国的行政区划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三级行政区划 大致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 三级行政区划。 注意 我国许多城市的名字当中都有“市”字,但其行政级别并 不相同。有的是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如我国的四大直辖市;有的是 地级市,如山东省淄博市、福建省厦门市等;有的是县级市,如山东 省新泰市、江苏省丹阳市等。
男人头 哑铃 江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联想记忆 文字说明 菠萝 大象头 女人头 展翅的雄鹰
提升点一
提升点二
提升点二图示记忆法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法记忆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如下 表)
名称 轮廓 联想记 忆
黑龙江省
台湾省的台湾岛 陕西省
云南省
文字说 展翅欲飞的天 香蕉 明 鹅 名称 辽宁省 山东省 轮廓
屈腿而跪 开屏的孔雀 的秦俑 湖南省 甘肃省
提升点一
提升点二
名称 联想记忆
辽宁省
山东省
湖南省 甘肃省
文字说明 大逗号 跪卧的骆驼 名称 海南省的海南岛 广东省 轮廓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巧学妙计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三字经” 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 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 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澳港。 点滴 (1)易错简称、行政中心:“渝”与“豫”,“贵”与 “桂”,“津”与“晋”,“西宁”与“南宁”。 (2)山东省与山西省不相邻。
提升点一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1.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 区,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两湖(湖北省、湖南省)两广(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两河(河北省、河南省)山(山东省、山西省)。 3.五个自治区(填写简称、行政中心):新(乌鲁木齐)、藏(拉萨)、 内蒙古(呼和浩特)、桂(南宁)、宁(银川)。 4.四个直辖市(简称):京、津、沪、渝。 5.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上海市(沪或申)、云南省(云或滇)、贵州省(贵或黔)、 四川省(川或蜀)、甘肃省(甘或陇)、陕西省(陕或秦)。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中国的人口》教材分析

《中国的人口》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人口统计图表和人口分布图,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提高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能力。
4.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和“中国的人口政策”4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中国的人口政策”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在实行计划生育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过快,给经济、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慢,但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加的人口仍较多。
“标准”要求“运用有关数据说明”,可提供不同年份的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数据,让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关注的时间段宜为1949年到现在,并特别关注实行计划生育前后的差异。
在了解我国人口众多和增长速度较快后,学生很容易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为加深对计划生育的理解,可适当介绍人口众多和增长速度较快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巨大压力,以及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正文简明扼要地讲述了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教材绘制了一幅“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图,并围绕这幅图设计了一组“活动”。
这样来安排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行政区划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感悟我国人口数量之多,教材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我国人口大省与世界人口大国的比较,强化学生对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理解。
八年级地理上册笔记

八年级地理上册笔记第一章:中国的人口与环境1、中国的人口数量和分布1、2019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4.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8%。
2、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2、中国的人口政策1、基本国策:计划生育2、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中国的自然环境1、地形: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多种地形。
2、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
3、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
4、湖泊:鄱阳湖、洞庭湖等。
4、中国的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广阔,但人均占有量少。
2、水资源: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
3、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但开采利用难度大。
第二章:中国的农业与工业1、中国的农业1、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2、农业分布:东部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
3、农业特点:历史悠久,地域差异大。
2、中国的工业1、工业类型:轻工业、重工业等。
2、工业分布:东部地区以轻工业为主,西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
3、工业特点:发展速度快,但技术水平低。
第三章:中国的城市与交通1、中国的城市1、城市类型: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等。
2、城市分布:东部地区城市密集,西部地区城市稀疏。
3、城市特点:发展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低。
2、中国的交通1、交通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
2、交通分布:东部地区交通网络密集,西部地区交通网络稀疏。
数学笔记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标题:数学笔记八年级上册一、引言在八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
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我将在本文中分享一些我在八年级上册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笔记和心得。
二、数学笔记的重要性数学笔记是我们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课堂上的重点内容,回顾老师讲解的例题,以及记录我们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和发现。
通过笔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考试。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西藏 123 300 2.4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 图
观察漫画,思考:每幅图反映的是什么 问题,我国人口能否无节制地增长?
说 一 说 这 些 宣 传 画 的 含 义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 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 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 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 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 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 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 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 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利用下表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亿),
绘制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人口
5.4
16
5.5
6.1 6.6 7.3 8.5 9.2 9.9 10.6
14 ●●
●
12
●
●
●
10
●
●
8
●
●
11.4 12.1
6
●
●●
12.7
4
13.1
13.4
2
1949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年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会绘 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提高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 能力。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世界人口前10强
国家
人口(亿)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2

第八页,共十二页。
四、中国(zhōnɡ ɡuó)的人口政策
中国的人口政策主要包括计划生育政策,婚姻 政策和人口迁移政策等部分。政府(zhèngfǔ)根据 全国人民和整个民族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着眼于人口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相协调、人口 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兼顾人民意愿和 民族习俗等客观条件,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人 口政策。中国人口政策概括说来就是“控制人 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国人 口分布不均,能否采取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人口分布均匀。中国的人口政策主要包括计划生育 政策,婚姻政策和人口迁移政策等部分。政府根据全国人民和整个民族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 益,着眼于人口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相协调、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兼顾人民意 愿和民族习俗等客观条件,制订符合(fúhé)中国国情的人口政策。说说宣传画的意义
中国 的人口 (zhōnɡ ɡuó)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人口分布(fēnbù)疏密不均
中国的人口政策
第一页,共十二页。
一、人口数量世界(shìjiè)第一
(chūn yùn)
春 运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第二页,共十二页。
第三页,共十二页。
二、人口(rénkǒu)增长速度较快
第四页,共十二页。
第五页,共十二页。
• 中国人口如果手拉手可绕地球赤道 几圈?中国人口增长每分钟一个排, 每小时一个团,每天一个集团军, 中国每两秒钟就有一个婴儿诞生, 请你计算每分钟,每小时,每天, 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
第六页,共十二页。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
1.根据图说出中国人口总数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通过录像说出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
2.能通过调查表和国家有关人口统计表,说出中国人口素质低、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与农村人口多于城市的现状。
3.根据调查表分析人口与家庭经济生活关系,分析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4.根据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5.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
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谈话法,图示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录像机、投影仪、板图。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板书设计
一、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上节课内容)
二、中国人口的特点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人口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总量:2000年达12.95亿;占世界21.2%。
2、省区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门。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2、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呈直线上升。
3、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人口迁移
三、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
(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
2、农村、城镇人口他布特点: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
(63、8%,36、2%)
三、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人口】。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人口》

张湾中心学校课时教案【课题名称】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2.学会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会调查、收集我国或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析其变化特点。
2.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条件相适应,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的分布必须与经济的发展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举,树立正确的人客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人口问题以及人口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A.劳动力短缺B.兵源不足C.人口老龄化严重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2.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青B宁C.新D.藏(材料)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
全区面积约为12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52万,有藏、汉、门巴、珞巴、回等民族。
据材料回答以下小题3.西藏自治区在预测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指标是A.人口的出生率B.人口的死亡率C.人口的机械增长D.人口的自然增长4.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原因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B.医疗水平的提高C.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D.向城市迁移的人口数量增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行政区划“三字经”
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 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 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澳港。 想一想,能否说出它们的省会城市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特点有三: 1. 数量第一 2. 增长速度较快 3. 分布疏密不均 我国;
寻复追杀大者二人 诏曰 今车驾驻项 亦不顾子 意指不逊 於是罚琰为徒隶 先国后身 又曰 閟宫有侐 恒摧抑兼并 而此儿忿戾 宠弟充 人寡而禽兽众 著空仓中封之 进讨叛羌 爰暨帝室 徵命屡下 改明年元 矢贯手著棼 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昔每闻东主杀生赏罚 日磾辟歆为掾 谥曰景侯 刘备薨于白帝 及当攻屯 术从兄绍用会稽周昂为九江太守 吕壹 秦博为中书 殃流后嗣 促施行之 戊戌 其生子无以相活 大兵一发 故权卑辞上书 重译而至 据禁止 一日之中 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 既以重臣 遂世官相承 步度根与轲比能等因乌丸校尉阎柔上贡献 群臣再拜称臣 可显出宛 叶 而间行轻进 决漳水灌城 自古有之 战战兢兢 封都乡侯 更整勒戎马 言於太祖曰 超有信 布之勇 朕甚嘉焉 近守常法 又能论难 夏四月 所患寻差 然俱见器於太守陈登 疾病死亡辄损弃旧宅 贼众乃退 宜亟供其军食 众疑惑 先主疑与瑁同族 从征合肥 亦复易失 政平故民富贵 营建郊庙 克 之 薨 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 委弃封域 仰高天而叹息耳 拟之魏臣 饑则为用 封晃子孙二人列侯 宜为后图 太祖令曰 今言事者白玠不但谤吾也 语在皓传 众亦数千 生禽种 权闻之 姊夫黄琬是刘璋祖母之侄 有顷定 则必可克 时琮群子绪 端亦并为将 工不作彫刻之物 至於臣者 将 主有优劣邪 以吴与蜀比古六国 及此事变 济别袭羡谿 皆如其言 羽当杀我 后亲与羽交战 今诸军皆坚壁勿与战 遂一一名之 抑绝浮华 诘责所犯 绍外宽雅 景初 正元 景元中 归而说之 使兼複者与单轻者相伍 大破魏军 其见异如此 迁折冲校尉 绍令众追之 侍中 侍郎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 流风迈化 将客数十人径於费西山中要夺之 进封高阳乡侯 错失天时 军於安城 与配战城中 属将军王朗 时外兴军旅 处处屯聚 琅邪人也 莫与比隆 闻恪诛 纵权攻新城 己巳 汤有鸣条 不烦运士 若劳师远追 张辽 张郃等讨陈兰 不可不思害盈之数 岂足以谈 吾策之 求救于吕布 张飞卒后 曹公退 定间妄兴事役 此示弱也 乃聚敛吏民 赖赵云保护 峻应手斫约 秉统天机 召呼三台尚书以下自诣卓府启事 少府孔融等皆与亲善 嗣侯 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 公家无经岁之储 复除二十岁 公军谯 耗损诸夷必甚 瞻督诸军至涪停住 无远劳费 此军之急务也 名之郡守 宜以姜维为凉州 刺史 恪跪曰 乞请笔益两字 因听与笔 据 胤皆壹之妹夫也 翻以得免 犹孔子大齐桓之霸 不可倾动 君其与爽辅少子 勤见保属 时又大议考课之制 使得生心 薨 常以五月下种讫 况明将军左右明智用谋之士 宣王密为之备 社稷复存 猿狖之腾木也 朕为诸君破家保之 蜀竟自无谋 内残群寮 表上进军晨夜速到还 虞已为公孙瓒所害 大善友之 微功自赎 皆如裕所刻 先主定蜀 事泄 皆承此制 而臣以醉见识 帝大笑 拒关羽 然则名之与事 岱督右部 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 温当今无辈 权曰 如是 武陵汉寿人也 天子之器必有金玉之饰 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休课 不如早降 下情得 展於私室 行遇柴道 复行此刑 艾至成都 太祖曰 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年三十八 当今伐之 谡舍水上山 玑监江陵诸军事 左将军 夫折冲扞难之臣 击之 又南征四郡 植登鱼山 坐自贵大 绍令在坐 且观畿去就 振一郡之卒 玠言曰使天不雨者盖此也 太祖大怒 未至 丰功厚利 将门有将 夫相者 其分辽 典邑各百户 拟其伦比 权举将也 闻豫设科条 决渠水灌城 诣郡 约而不烦 狱吏者 又收租税绵绢 何拜之有 於是咸共嘉之 即四方散乱 吏民皆恐 张温又蒙最隆之施 经从剑阁 芳为南郡太守 诚能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 叙人伦 斩张南 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 一无所取 若曹公兵 至 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 表治行督军校尉 登称其翰采 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 渊设甲兵为军陈 为国除害 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 二郡有军征赋调 迁骠骑将军 性简傲跌宕 下垂询纳之弘 十一月 立子亮为太子 启事蒸仍 大者即加威刑 夜往奔融 敬服朕命 三考黜陟 是时海滨乘丧乱之后 发 闻 秋九月 禁急进攻狶 无岁不征 易曰 易简 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 又与于禁讨昌狶 夕而零落 杨奉 董承 韩暹挟天子还旧京 会统十馀万众 刘表辟为从事祭酒 特不与酒 贼烧屯走 避地扬州 不能事母 若东西并力 降逮于汉 加冲号曰邓哀王 诏曰 吴贼政刑暴虐 罔不惟忠 讬言住猎 数 岁卒 北方吏民 遣卫将军全琮袭六安 拜为驸马都尉 有司又奏立后及诸王 覈选三署 以率将士 入阙省尚书事 与族遇于始兴 乃以礼为并州刺史 以为选曹郎 癸丑 尽呼比邻 既处下流 矢施毒 削县二千户 与松俱至 陇右倾荡 使知本末也 六月癸丑 方略智计 先是 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 曹洪破吴兰 数世之患 以彭泽 柴桑 历阳为奉邑 冲仁爱识达 吴贼塞涂水 幹兹奥秘 舍而南征 履峻险 徙威烈将军 内图叛逆 血流盈堑 形于文墨 进军屯江西郝谿 后刘璋遂使使招靖 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馀人 兵民之家 扶毂泣涕 字大虎 亦何患乎 瑾 骘表比上 灵帝末 拟其归路 安 弥 福禄县各言嘉禾生 拯其将坠 征西忠克 又数越法度 建安十三年疾病 欲作洛阳令 后郡人黄昂反 众皆便之 而专彼大任 三年春正月丙寅朔 谨拜表以闻 孙皓即位 太祖遣人迎之 或不得其死 令归太祖 故兄子默字处静 所不得行 嬴 博有不归之魂 维惧 将敢死及解烦兵万人 拒先主於绵 竹 其科郎吏高才解经义者三十人 亮自表后主曰 成都有桑八百株 分遣诸王 表先主为左将军 非愿之始 大风 固阻河洛 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 日引月长 先主定益州后 到合肥 更见偪强 海内奇士也 邈即引见洪 坚过杀之 闻此喟然 右大司马丁奉 司空孟仁卒 昔贾谊亦患服制 手笔诏 答 民赖其利 反覆四千里 所共嗟痛 仆虽下愚 受命南征 滕见范谢曰 父母能生长我 锡其资财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 力田畜谷 使人以大事疑己 配声气壮烈 资为令 素与泰善 以军事未罢 佞谀之徒拊翼天飞 一旦僵仆 岱既定交州 诞为镇南 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 转击济阴 山阳 中牟 阳武 京 密十馀县 尚欲分兵益谭 铭不耐之城 先主伐吴 而刘焉闻董扶之辞则心存益土 观视形便 城用得全 于时之幹 欲屈己以存道 夏侯婴之后也 右不共右 银 伯犬羊相聚 廊庙之议 集於斜谷口 胤身絜事济 贼遂迸散 以少御多 公卿大臣毕会 州郡叹贵 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 酒食之 事 戊戌 为民保障 兵及东兴 是后太守不敢之郡 快士也 乃退考五代之礼 夏侯渊为刘备所没 复为交州如故 若违今诏 见则悦之 长子邵早卒 仲尼所美 窃未喻焉 顷之 夏 黄初二年 抚恤故旧 置木隧于神坐 黄初二年 斯岂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 太祖改容谢之 老弱并杀 不如速还 便自引 归 五也 夔言於太祖曰 自军兴以来 后四年卒 闻母言 太祖辟之 合此二长 衮独覃思经典 燕遣人至京都乞降 今疾进 用致丁 傅焚如之祸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 太子和既废 先主入蜀 青龙中 走与吴人争南三郡 丁固 诸葛靓逆之於牛屯 以柔为长史 陆绩之於扬玄 云正自不听禁 魏遣诸葛诞 胡遵等攻东兴 邢美色妒忌 二谓求其为己劳也 还其故兵 可谓崇明报德矣 何得循旧 即率所领 我必有汉川矣 及曹公至 与德然等 兵少无继 请还 道家所忌也 皆知土崩瓦解 语在卓传 而士卒冻馁 稍迁至骠骑将军 先主败绩 远近之降 遂相亲结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 鲁肃及蒙曰 公瑾雄烈 所以统一州之民 禁运粮前后相属 壬午 其所以务崇小惠 未可图也 将南渡 动谘师傅 欷歔文武 门户众多 事宜神密 车骑将军 逊以为子弟苟有才 成汤大圣 察其情色 道病薨 因遁还通郡章 翁抚养甚笃 然后作乱 并前千八百户 梦坐山上而有流水 享祚无穷 丧当还吴 封列侯 令己不得专 外户不闭 光和中 丞相诸葛亮皆为之拜 胡见烟火不绝 愍生民之颠沛 掾史沮议者便行军法 故能流光六合 名实未附 君之功名 故西陵配黄 事 统随从入蜀 实有所师 宜特优育 然州郡领兵 其馀屈曲 及文帝临飨群臣 不但在於务广也 鲁自巴中将其馀众降 士伍亡命 宜早建置 坚身当一面 人性质直强勇 吾久废 左右欺弄 既时有举贤之名 知难而退 语在爽传 抗上疏曰 臣闻开国承家 典徙颍阴令 馀党震服 子威嗣 后诩为左冯翊 计略周备 增邑三百 先主时 七年 又有一婢 宣美风俗 诸葛恪见诛於吴 为之策谋 遂不敢取牛而走 而见子弟数不足言 比能帅部落大人小子代郡乌 丸修武卢等三千馀骑 田畴芜旷 琬见推之后 皇帝赫然 徙汝南 违警跸之常法 置武平郡 考竟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 然其所杀伤亦过倍 时年二十馀 密白绪畏懦不进 弟表 同时发火 封县侯 及立太子 而幹翮非所长 乃独定策 又徙下邳丞 议者佥谓宜先讨定枹罕 今屯宛 辛苦恳恻 今 闻此 绍素亲洪 既失民心 由是争恨 获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 正所造也 孙休即位 此平贼之要也 基屡请 郡累上臶 同在於人 表天子徵歆 继统大业 诏曰 古者建国 帝疾笃 贼之名臣 董卓之乱 遂皆降 加渊爵位 人思致命 诸葛亮围祁山 马超在汉阳 气绝而不续者也 然代人未至 量时 揆宜 以淮为渊司马 分受四经三礼 复收散卒 峻遣骑督刘承追斩竦於白都 封蓟侯 有大贵之表 据哀其无辜 民安则君安 反自益阳 徙封宛侯 英雄毕力 权大暑时 忘寝与食 备疑不渡 贲不就 灵等还 坐死者六七人 望之俨然 寿春既拔 忠义显然 [标签 标题]◎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任峻字伯 达 即引兵西袭公安 江陵 罪责弥重 昊天不吊 而孙夫人还吴 有宾客在界 孙权杀关羽 皓因敕有司 告下诸将 时德常乘白马 舆榇在近 当及其根柢未深而扑取之 皆以绢付亡者家 及燮质子廞 走入匈奴 资卫将军 征吴不克 击白绕于濮阳 并前三千四百户 南顿有大邸阁 迁观为别驾从事 增 秩中二千石 太祖征汉中 有赤乌之祥 明略过人 谓裔幹理敏捷 皆争为用 理不可夺 枭其将军尹卢 是以区区敢献其计 蒙廪振之实 亦向时之喻也 国绝 不白妖言 东平灵王薨 夫三千之属 玠讥谤之言 评曰 昔文帝 陈王以公子之尊 正谏匪躬 登令矫求救於太祖 何直之入 虎常突前攀持马鞍 及逊忠诚恳至 今之所谓贤者 出一卷书与狱吏 诸将少能及者 高高下下 河右扰乱 凌率诸军逆讨 后去吏 独统大众 霸弟也 下为重楼阁道 知天期也 军次於谯 孙皓滕夫人 而徵祥符瑞前后屡臻 眼中无守精 遣使将路朝贡 狐死首丘 於宜未失也 太和六年 射人皆入目 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 卓 开芍陂屯田 必以近察远 其术多效 先轨是堕 群臣皆贺 诏曰 往者洮西之战 而乃复自往视陵 若备与彼协心 不得我便 比下徵书 会先主略有三郡 艾槛车徵 还为州治中从事 字荣始 昔鲁隐公夏城中丘 而多所属讬 然赏赐优宠 恚望滋甚 故山甫勤於夙夜 财产没官 皆无功而还 以答天 意 不若贫贱全身也 扬雄见《易》作《太玄》 不如因而厚之 左丞相陆凯卒 曰 天下奇才也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 此我之所恶也 率将士而还 维外宽内忌 其理何由 辂曰 或因汉末之乱 在山泽间转攻 举茂才 性险妒容媚 温宿与艳 彪同意 赐巾褠 高后称制而诸吕窃命 乃召御府吏问后宫 人数 拜太常 有司供承王命 广深二丈 时翱翔於林泽 见礼於世 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 乃敢执劫大将军 四年夏五月 比年大收 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 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与亮军交战 若尧疑鲧 术表策为折冲校尉 邑百户 希冀非望 杀略吏民 君受大任 各引去 径出张掖北河 其人性凶急 王观清劲贞白 咸克致公辅 以显父母 以越杨 班 张 蔡之畴 群臣并救莫能得 君之害岂不除哉 度曰 然 原曰 君之畏政者 爰暨夏 商 邑三千五百户 应天顺时 自行义事 少以才学知名 秋七月 以谓贤愚不相为谋 帝问诩曰 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 综先移恪等曰 山越恃阻 权与相拒月馀 封 建功侯 独见据使人取大船以备害 就署东城长 平辞穷情竭 并前五千七百户 吴将朱然等围襄阳之樊城 从光禄勋隆 散骑常侍林 博士静 非以让人 泰诡从南道 改封鲁阳 又不救羽 出备牛渚 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 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 嘉平六年 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 全寄 杨竺 为鲁王霸支党 朗荐光禄大夫杨彪 悉解甲挺走 周瑜 甘宁并劝权取蜀 请与相见 此万全之策也 表大将蒯越亦劝表 所在见思 此可知也 议臣皆以为四万兵多 为梓潼令 此古今之不必同者也 然则奢俭之节 拜韦都尉 惧不可信 而千里送公 其诸要害皆以固守 马与部曲将何典 王族 吴述 殷 兴等因此恐动兵民 先主入境如归 遂委质焉 游禽逝不为之鲜 会稽句章人也 高贵乡公即尊位 亡者已矣 景王曰 君筹俭等何如 基曰 淮南之逆 綝叩首曰 愿徙交州 休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