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料知识

合集下载

预混料知识

预混料知识

•添加剂预混料知识篇一:添加剂功能分类二:矿物质营养1.常用矿物质饲料中元素的百分含量;2.动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及最大安全量;3.矿物质的主要功能,缺乏症相互关系及来源。

三:维生素营养1.维生素分类;2.维生素、生物素作用及缺乏症;3.各种维生素的稳定性;4.各种因素对维生素的影响;5.维生素制剂的一般规格要求。

四:氨基酸营养1.必需氨基酸功能与缺乏症;2.饲料用主要氨基酸工业产品简介五:抗生素类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1.抗生素概念及作用;2.几种抗生素在产品中允许的残量;3.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对象动物以及停添时限表;4.最新国家允许添加剂的抗生素;5.抗生素六:预混料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第二节添加剂预混料的组成、分类与要求一.添加剂功能分类添加剂:1、营养性添加剂A、氨基酸:L-赖氨酸盐酸盐、DL-蛋氨酸B、维生素:VA、VD、VE、VK、VB1、VB2、VB6、VB12、烟酸、叶酸、生物素等;C、微量元素:Fe、Cu、Zn、Co、I、Se等;D、非蛋白氮:尿素、液氮、缩二脲等。

2、非营养性添加剂(1)促进饲料中所含营养成份的有效利用A、生长促进剂:抗生素、酶制剂等;B、驱虫保健剂:球虫药等;C、香味剂:酯、醛、酸类等;D、调味剂:糖精钠(2)防止饲料品质下降A、抗氧剂:BHT、BHA等;B、防霉剂:丙酸钙、丙酸等;C、粘结剂:藻酸钠、酪蛋白钠;D、乳化剂:甘油脂肪酸酯。

二.矿物质营养1.常用矿物质饲料中元素的百分含量1.动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及最大安全量见下表3.矿物质的主要功能,缺乏症,相互关系,来源见下表三.维生素营养1.维生素分类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生长、健康、繁殖和生产性能)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

一般来讲,动物自身不能合成这些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

维生素根据其可溶性不同。

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A、D、E、K,溶于脂肪和脂肪溶剂(如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而不溶于水。

预混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预混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预混料的正确使用方法预混料是一种为了方便饲养员使用而制造的饲料,它是由多种饲料原料经过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预混料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提供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在现代畜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正确使用预混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饲养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预混料的定义、种类、营养成分以及正确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预混料的定义和种类预混料是指将多种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经过混合、加工而制成的一种饲料。

预混料的种类很多,按照用途可分为生产型预混料和专用型预混料。

生产型预混料是指用于生产各种饲料配合料的预混料,如鸡鸭、猪、牛、羊等饲料配合料。

专用型预混料是指针对某些特定动物的营养需求而制作的预混料,如母猪、泌乳牛、育肥猪等专用型预混料。

二、预混料的营养成分预混料是由多种饲料原料混合而成的,因此其营养成分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来说,预混料的营养成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预混料中的蛋白质一般来自于豆粕、鱼粉、肉骨粉等。

2、能量:能量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预混料中的能量一般来自于谷类、油料等。

3、维生素:预混料中添加了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这些维生素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护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矿物质:预混料中添加了多种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等,这些矿物质对于动物的骨骼发育、免疫力提高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5、氨基酸:预混料中添加了多种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等,这些氨基酸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护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预混料的正确使用方法预混料的正确使用方法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护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预混料的正确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预混料:不同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需要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预混料时要根据动物的品种、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选择。

4%的预混料配方

4%的预混料配方

4%的预混料配方
4%的预混料配方包含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以及药物添加剂和功能性添加剂。

具体配方比例可能因不同的生产厂家和产品类型而有所不同。

通常,预混料中30%是填充物,也就是载体,以帮助混合和分散含量较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需要使用流散性好、承载力好的载体。

此外,预混料中还包含氨基酸、矿物质、药物添加及维生素等成分,但各成分的比例不同。

具体来说,一个常规的4%预混料配方可能包含以下成分:
* 氨基酸:不到10%
* 矿物质:不到5%
* 药物添加:不到2%
* 维生素:不到1%
这些含量较低的物质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来帮助混合和分散,以避免分层、受潮或发生化学反应。

同时,还需要保证这些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均匀地添加到饲料中。

对于8%的预混料,有些厂家可能会采取将4%预混料稀释一倍的方法来制作,即将原来添加200公斤的预混料减少到添加100公斤,但有用的物质含量也相应减少到35%。

而有些厂家可能会在4%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功能性添加剂或高蛋白原料,如鱼粉、乳清粉、豆粕等,以提高预混料的营养水平和功效。

总的来说,4%的预混料配方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混合物,需要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家和产品类型来进行具体的配制。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选择,并按照说明进行使用。

预混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预混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预混料的正确使用方法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预混料已经成为了养殖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预混料是一种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的饲料,能够满足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但是,预混料的使用方法也需要注意,否则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预混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预混料的种类预混料按照功能可分为生产型预混料和补充型预混料。

生产型预混料是为了促进动物生长发育而设计的,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而补充型预混料是为了补充动物日常饲料中缺乏的某些营养成分而设计的,如某些特定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预混料的选择在选择预混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预混料,保证其品质。

2. 根据不同动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预混料。

3. 选择适合自己养殖场的预混料,如养殖规模、动物品种等。

4. 选择含有全价饲料成分的预混料,能够满足动物的各种营养需求。

三、预混料的使用1. 混合比例预混料的混合比例应根据动物的年龄、体重、性别、养殖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2. 使用时间预混料应在动物的生长发育需要的时期使用,如生产型预混料应在动物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使用,补充型预混料则应在动物缺乏某些营养成分时使用。

3. 储存方式预混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储存时应注意保持包装完整,避免受到污染和虫害。

4. 饲喂量预混料的饲喂量应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进行调整,不宜过量或不足。

过量会浪费饲料,增加成本,不足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四、预混料的注意事项1. 不要将预混料和饲料混合存放,以免影响预混料的品质。

2. 不要在预混料中添加其他饲料或药物,以免影响动物的健康。

3. 使用预混料时应注意保持饮水清洁,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4. 在使用预混料时应注意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饲喂量或更换预混料。

总之,预混料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正确使用预混料能够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预混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预混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预混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预混料是一种为养殖动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的饲料,常常被饲养者
用于替代传统的单一饲料。

然而,正确使用预混料仍然是一个必要的
步骤,以下是使用预混料的一些正确方法。

1.选择高质量的预混料:购买预混料时,应购买来自信誉良好的品牌和生产厂家的预混料。

应密切关注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确保
在到期日期之前使用。

也应注意该预混料是否包含有害物质。

2.根据动物的需求添加预混料:不同的动物需要的营养成分不同。

因此,在使用预混料之前,应根据相应动物的营养需求来确定添加的预混料
比例。

预混料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因此,在添加预混
料之前,应先了解动物所需的这些成分及其含量。

3.混合预混料和其他饲料:预混料通常是作为添加剂,不能作为独立饲料使用。

当饲喂动物时,应将预混料与其他饲料混合,以确保动物获
得充分的营养。

确保混合均匀,并在给动物饲喂之前进行充分搅拌。

4.根据预混料的指导添加:预混料通常具有使用说明,应仔细阅读并确保正确添加。

不遵循预混料的指导可能影响到动物的健康和生长。


果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5.储存预混料:预混料应保存在干燥、阴凉和通风的地方,并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

使用完毕后,应将预混料密封好并储存在正常温度下。

在正确使用预混料时,农民可以更有效地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并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

选择高质量的预混料、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添加预混料、混合预混料和其他饲料、根据预混料的指导添加、以及正确储存预混料是确保正确使用预混料的重要步骤。

使用预混料要注意的事项

使用预混料要注意的事项

使用预混料要注意的事项
换料要循序渐进
突然更换预混料,会影响畜禽的采食和生长。

所以,使用时应逐渐增加新料用量,减少旧料用量,经5~7天过渡到完全使用新预混料。

预混料喂法要正确
预混料不宜直接饲喂,不宜用开水冲或蒸煮,以免破坏营养物质。

预混料不可混用
不要将一种预混料与其他品种的预混料混合使用,以免影响饲喂效果。

按推荐配方配合饲料
有很多饲养户使用预混料常常凭经验随便改变推荐配方,造成各项营养指标不能满足畜禽各阶段的生长需要。

预混料喂法要正确
预混料不宜直接饲喂,不宜用开水冲或蒸煮,以免破坏营养物质。

贮放时间不宜过长
贮放时间一长,预混料就会分解变质,色味全变。

通常预混料的贮放期为夏季最多3天,其他季节不得超过6天。

应将其贮放在通风、干燥、避光、阴凉处,以免受潮变质造成损失。

水产预混料的选择

水产预混料的选择

合计
100.00
2386.50(2890)
-------------------------------------------------------------
主要营养成分计算值
-------------------------------------------------------------
1.11
1.00
0.11
赖氨酸(%)
2.14
2.10
0.04
蛋氨酸(%)
0.66
0.60
0.06
蛋+胱氨酸(%) 1.23
1.20
0.03
苏氨酸(%)
1.57
1.50
0.07
色氨酸(%)
0.32
0.30
0.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氨酸(%)
2.77
1.60
1.17
-------------------------------------------------------------
1
挑 战
VA,IU VD3,IU VE,mg
% VK,mg
系 列
Vb1,mg Vb2,mg Vb6,mg
水 Vb12,mg
产 Vc酯,mg
预 叶酸,mg
混 烟酸,mg
料 泛酸钙,mg
生物素,mg
肌醇 mg
镁,mg
锰,mg
锌,mg
铜,mg
铁,mg
硒,mg 钴,mg 碘,mg
鲤鱼
罗非鱼 草鱼
鲫鱼
鳊鱼
斑点叉 对虾
应用:降低运输对鱼类生长及运输后存活率的 影响
抗渗透压激变造成的应激

预混料的基本知识

预混料的基本知识

预混料的分类
预混料按期功效可分为:复合型 单一型;微量元素预混料、维 生素预混料、药物预混料等。
预混料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直接饲喂,必须添加能量饲料、蛋白饲料。 2.必须按动物的不同生产期选择相应的预混料,并 按添加比例加足用量。 3.使用是不要于其他品牌的预混料混合使用,以免 造成浪费、中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4.营防潮和避光保存,为用完时应将袋口扎紧密封。
快育宝系列猪用预混料特点


营养全面:富含猪必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以及保健 药物、促生长剂等,能为不同阶段、不同品种的猪提供充足的 营养物质。 工艺先进:引进瑞士设备生产,保证配料误差不大于千分之一; 混合均匀度之变异系数不大6%。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 质的混合加工和储存中,采用了先进的加工技术和原料保护技 术,保证了产品质量的高度稳定性和一致性。 使用方便:只需按饲料配方与玉米、豆粕、麦麸等混合均匀就 能配制出优质的全价料。 效益显著:经本集团科研中心大量使用验证, 饲料转化率高,能节约饲料20%左右,明显 改善猪的胴体品质,提高瘦肉率8%以上。
快育宝系列猪用预混料产品目录
货号 K-11 6 K-124 K-134 K-144 K-154 K-164 K-121 K-131 K-141 K-151 K-161 品种 乳猪 小猪 中猪 大猪 怀孕母猪 哺乳母猪 小猪 中猪 大猪 怀孕母猪 哺乳母猪 添加量(%) 12 4 4 4 4 4 1 1 1 1 1 饲喂阶段 7-15kg乳猪 15-30kg小猪 30-60kg中猪 60kg至出栏 配种至怀孕85天 怀孕85天至配种哺乳母猪 15-30kg小猪 30-60kg中猪 60kg至出栏 配种至怀孕85天 怀孕85天至配种哺乳母猪
快育宝系列猪用预混料使用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添加剂预混料知识篇一:添加剂功能分类二:矿物质营养1.常用矿物质饲料中元素的百分含量;2.动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及最大安全量;3.矿物质的主要功能,缺乏症相互关系及来源。

三:维生素营养1.维生素分类;2.维生素、生物素作用及缺乏症;3.各种维生素的稳定性;4.各种因素对维生素的影响;5.维生素制剂的一般规格要求。

四:氨基酸营养1.必需氨基酸功能与缺乏症;2.饲料用主要氨基酸工业产品简介五:抗生素类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1.抗生素概念及作用;2.几种抗生素在产品中允许的残量;3.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对象动物以及停添时限表;4.最新国家允许添加剂的抗生素;5.抗生素六:预混料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第二节添加剂预混料的组成、分类与要求一.添加剂功能分类添加剂:1、营养性添加剂A、氨基酸:L-赖氨酸盐酸盐、DL-蛋氨酸B、维生素:VA、VD、VE、VK、VB1、VB2、VB6、VB12、烟酸、叶酸、生物素等;C、微量元素:Fe、Cu、Zn、Co、I、Se等;D、非蛋白氮:尿素、液氮、缩二脲等。

2、非营养性添加剂(1)促进饲料中所含营养成份的有效利用A、生长促进剂:抗生素、酶制剂等;B、驱虫保健剂:球虫药等;C、香味剂:酯、醛、酸类等;D、调味剂:糖精钠(2)防止饲料品质下降A、抗氧剂:BHT、BHA等;B、防霉剂:丙酸钙、丙酸等;C、粘结剂:藻酸钠、酪蛋白钠;D、乳化剂:甘油脂肪酸酯。

二.矿物质营养1.常用矿物质饲料中元素的百分含量1.动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及最大安全量见下表3.矿物质的主要功能,缺乏症,相互关系,来源见下表三.维生素营养1.维生素分类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生长、健康、繁殖和生产性能)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

一般来讲,动物自身不能合成这些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

维生素根据其可溶性不同。

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A、D、E、K,溶于脂肪和脂肪溶剂(如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而不溶于水。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和维生素C都溶于水其中B族维生素包括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吡哆醇、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胆碱和肌醇等2.各种维生素的稳定性4.各种因素对维生素的影响四:氨基酸营养2、饲料用主要氨基酸工业产品简介1、DL—蛋氨酸蛋氨酸又称甲硫氨酸,化学名称为2—氨基—4—甲硫基丁酸,分子式为C5H11NO2S,相对分子量为149.2;外观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略带硫化物的特殊气味;易溶于水、稀酸、稀碱,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溶点281℃(分解)商品蛋氨酸的含量≥98.5%,目前我国未制定出作为饲料添加剂国家标准。

2、蛋氨酸羟基类似物蛋氨酸羟基类相似物又称羟基蛋氨酸、MHB、艾立美、化学名称为2—羟基—4甲硫基丁酸,分子式为C5H10O3S,相对分子量为150.2;外观为深褐色粘液,带有硫化物的特殊气味,PH值为1~2;相对密度(20℃)为1.23;凝固点-40℃;含水量12%。

此产品原为美国孟山公司生产,由于是液体,使用时需用喷雾装置洒在饲料中。

3、羟基蛋氨酸钙羟基蛋氨酸钙又称MHA—Ca,是羟基蛋氨酸的钙盐,分子式为(Ca5H9O3S)2Ca,相对分子量为338.4;外观为浅褐色粉末或颗粒,带有硫化物的特殊气味;溶于水;商品羟基蛋氨酸钙的含量≤97%。

此产品为美国孟山都公司所研制生产。

4、N-羟甲基蛋氨酸钙N—羟甲基蛋氨酸钙的商品名称为麦普伦。

分子式为(C6H12NO3)2Ca,相对分子量为396 .53,外观为可自由流动的白色粉末,带有硫化物的气味,蛋氨酸含量67.6%,其中钙含量小于9.1%。

此产品由德国迪高沙公司所研制和生产,具有在瘤胃中降解的保护作用,适用于反刍动物。

5、L-赖氨酸盐酸盐L-赖氨酸盐酸盐是赖氨酸的L型旋光异构体。

相对分子量为182.65;外观为白色或浅褐色结晶粉末,无味或稍带特殊气味,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和乙醚;有旋光性;熔点263~264℃。

我国已制定了饲料添加剂L-赖氨酸盐酸国家标准(GB8245—87)6、苏氨酸苏氨酸常用的是L—苏氨酸。

分子式为C4H9NO3,化学名称为L—2—氨基—3—羟基丁酸,相对分子量为119.12。

外观为无色至黄色结晶,稍有气味,易溶于水(9g/100ml),不溶于乙醇、乙醚和三氯甲烷。

我国尚未制定饲料添加剂苏氨酸的国家标准。

7、色氨酸化学名称为消旋或左旋α—氨基—β—吲哚基丙酸,分子式为C11H12N2O2,相对分子量为204.23;外观是无色或微黄色晶体,有特殊气味;25℃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1g/100mL水(左旋型)、0.25g/100mL水(消旋型)。

我国尚未制定饲料添加剂色氨酸国家标准。

五.抗生素类添加剂1.抗生素概念及作用抗生素是指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此产物,或用化学合成法制造的相同和类似的物质,抗生素在低浓度下,对特异性微生物有抑制生长和杀灭作用目前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抗生素品种有60多种,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A:按抗生素结构分类有以下几种1.青霉素:如青霉素等2.四环素:如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3.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越霉素A、潮霉素B、壮观霉素等4.大环内脂素:如红霉素、螺旋霉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竹桃霉素、林肯霉素等5.多呔类:如杆菌肽锌、抗敌素、维吉尼霉素、阿伏霉素等6.磷酸化多糖类:如魁此霉素、黄霉素7.聚酯类:如莫能菌素、拉沙星霉素、黄霉素8.合成类抗生素:如磺胺类、吡啶类、呋喃类、有机砷类等9.其它类:如氯霉素、新生霉素、硫霉素等B:按抗生素抗菌谱可分成四类:1.兰氏阳性抗生素如青霉素、泰乐菌素、螺旋霉素、北里霉素、杆菌肽、林肯霉素、新生霉素等2.抗革兰氏阴性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3.广谱抗菌素如氯霉素、壮观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4.抗真菌抗生素如制霉菌素、克霉唑等抗生素的作用机理1.破坏病原微生素细胞膜中的物质合成体系:如青霉素、杆菌肽锌等2.破坏病原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体系:如大环丙酯、四环素等、氯霉素类以及氯基糖基类等3.破坏病原微生物体内叶酸合成体系:如磺胺类4.破坏病原微生物体内的RNA合酶合成体系:如吡啶类等2、几种抗生素在产品中允许的残留量3、抗病原微生物类饲添剂对象动物及停添时限表抗病原微生物类饲料添加剂对象动物及停添时限表六、预混料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1、预混料加工工艺要点(1)粒度制作饲料添加剂或添加剂预混料,首先碰到一个工艺问题,就是微量活性成分的用量较少,在全价料中不够分配;只有把微量活性成分的体积变小,才能把颗粒加多。

粒度就是衡量颗粒大小和颗粒多少的技术标度。

粒度大小,一般用“目”来表示。

(2)载体加大活性成分的颗粒,并把活性成分载荷起来,成为一体,这种物料称载体。

A.载体种类:有无机载体和有机载体两种;a.有机载体:一般是含粗纤维多的物料小麦、次粉小麦麸玉米麸稻壳粉大豆壳粉大豆粕脱脂(大)米糠玉米芯(轴)粉b.无机载体碳酸钙磷酸钙硅酸盐二氧化硅B.载体的容量a.添加剂预混料是由各种不同容量的饲料添加剂构成的,因而会产生分层现象,为平衡这种容量差,就要选用合适的载体。

有机载体的容量小,无机载体的容量大。

b.载体的粘着性载体的粘着性越好,越易粘活性成分。

有机载体的粘着性好,无机载体的粘着性差,植物油可提高载体的粘着性差,并可消除静电荷。

C.载体含水量水分是活性成分溶解和破坏的重要因素,有机载体含水量必须控制10%以下,最好8%以下。

D.载体携带的微生物载体附着的微生物越少越好。

腐败发霉的植料,不得充作载体。

2.添加剂预混料的生产工艺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工艺流程为:原、辅料接受→干燥→粉碎→过筛→配料→混合→分装→封口→装箱入库投料顺序:先投入一半载体,在搅拌状态下,添加各种原料,加入顺序是用量由小到大,在加入组分中间加四分之一载体,最后加入全部载体。

3.主要生产设备1、烘干机2、粉碎机3、秤:天平、台秤、电子秤4、混合机5、包装机6、除尘装置4.添加剂预混剂(料)生产中的质量控制(1)原料质量控制原料到厂卸货前,质检人员首先进行感官检查,如包装、重量、气味和粗细度等。

原料的贮仓要有良好的通风、防潮、防污染措施,以防此因贮藏不善而造成养分损失,此外,做好贮仓的清洁工作。

每进一批原料按品种质量分类对号入仓,防止差错和相互污染。

(2)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A.设备管理对粉碎、配料、混合三项关键设备,做好定期检查和维修。

B.工艺质量控制a.粉碎设专人管理,各种原料的粉碎粒度不应过于悬殊,不符合要求,及时更换筛底。

b.配料秤每日应由技术人员检查校正一次,做到准确称量c.每次投料前均需按配方单检查所投原料的品种数量,以防投错d.严格控制最佳混合时间(一般10-20分钟,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一般不超过5%,并对混合均匀并进行定期检查,减少运输过程的再分级。

e.包装人员按照打包程序,对包装大小、批号、规格、打印信息(出厂日期、有效期、饲用对象、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检查。

保证数量、质量、外观、所装产品与袋子一致,每批产品做好记录。

(3)产品质量控制一般要求中、小型添加剂厂都要建立自已的质量合格化验室,配备专业检验人员。

加强产品贮藏管理,特别是对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需注意其氧化失效问题,尽量减少库存天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