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内容及范围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文化创意产业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和创新为核心,以创造内容和价值为目标,通过运用科技和艺术等手段,进行跨界融合创造的产业。
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对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瑰宝,但有时被认为是过时和过时。
然而,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被重新发现和重塑。
例如,传统的手工艺制品和民间艺术形式通过现代科技的力量,变得更具吸引力和创新。
这种文化创新不仅吸引了年轻人的兴趣,也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增长。
传统产业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比如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
而文化创意产业则以创造内容和价值为目标,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例如,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还能够激发创新活力,提高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创业和创新的良好平台。
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灵魂,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加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共识。
例如,电影、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可以超越语言和国界的障碍,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观。
这种文化交流和共享可以建立起人们之间的纽带,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尽管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文化创意作品的盗版和侵权现象屡禁不止,给艺术家和创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护创意产业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此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限制。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和包含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和包含行业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1、高知识性;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2、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3、强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三、文化创意产业包含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含: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文化用品、设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九大行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建造模式一“推土机”式;即完全褪去历史痕迹,建立新的城市功能;这种推土机式的改造,是过去几十年里最常见的改建方式,它彻底摆脱了旧有格局的束缚,激活新生的创意能量;但是这种方式适合在大型商务聚集区、金融区推行,比如上海陆家嘴、北京金融街,不能一概简单照搬;二“整旧如旧”式;即保留原有的区域特色,保护性地修缮翻新;比如上海的文庙老街,完全保留了旧日的建筑风貌,老城的喧闹格局让人仿佛感受到昔日的海派风情;上海新天地对该地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保留了代表上海市民阶层文化的石库门建筑,改造成为国际化水平的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休闲步行街;三“旧瓶装新酒”式;即在旧壳里放入全新的内容,往往出现在较为发达的城市;由于开发过程中土地供给有限,房子无法拆迁,在传统历史文化基础上,加入新的创意元素进行改造,使旧区重生;如上海泰康路的田子坊,完全在旧日石库门建筑格局中,开发出各式创意小店、设计工作室、艺术画廊;四“就旧建新”式;即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质,建造与其人文内蕴相匹配的新建筑;比如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整个建筑与古城风貌、城市肌理相融合;行走在博物馆内,令人有在苏州园林般的移步怡情之美;部分发达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做法北京昌平区:1、成立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企业和项目的认定,协调政策执行中的具体问题,制定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细则和具体配套政策意见;2、设立两个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予以扶持;二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主要是支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公共设施工程;3、设立文化创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积极鼓励和支持中介机构进入平台,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主体注册和商标注册服务、申请专利服务、工商税收服务、产业政策和法律咨询服务等;4、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多层次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保障体系;对从区外引进、聘用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在户籍办理、子女入学入托方面提供支持保障;鼓励和支持市内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院及社会培训机构培养文化创意企业所需专业人才;设立昌平区文化创意人才特别贡献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对在发展昌平区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彰;此外,教育部门对文化创意人才海外培训、海外专家和大学生来京研习予以资助;人事部门对文化创意企业引进国外专家、留学人员或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的支持;5、引导和支持文化创意企业组建各类创意产业联盟和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充分发挥联盟在完善创意产业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创意产业集群等方面的作用;上海市运作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主要模式:一老建筑或闲置房产业主自主运作模式;即国有控股集团的老厂房资源由原企业进行管理运作;如上海“M50”,前身为上海春明粗纺厂,在企业转型停产后,由于其较好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创意企业入驻,成为现代艺术创意企业的集聚地,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意地标之一;现在,“M50”继续沿用原有职工进行管理,所不同的是管理方式已经与现代物业管理公司的模式有所结合;二将老建筑或闲置房产整体包装运作模式;这种运作方式主要是由比较有实力的创意公司对集聚区的开发、改建、招商和管理进行统一运作;如上海“8号桥”创意产业园区,是政府在区域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下,通过综合评估,制定区域创意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合适的投资开发主体;最后由投资主体通过规范化、市场化运作模式,负责整个集聚区前期的规划开发、包装策划、招商等工作,后期具体的运营管理工作由开发公司来进行;三由房地产开发商为主的创意地产开发运作模式;这种运作模式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商结合文化特征、创意理念而形成的具有宽松环境和特色的集聚区;即集聚区开发以地产式开发为主,注入文化创意内涵,实现房屋销售,如“海上海”就是一座新型建筑,以文化创意内涵为主,建设像老厂房空间感的内部格局,实现房屋销售,但销售对象以创意企业为对象;四院校—企业运作模式;这种运作模式是建立在院校品牌之上的一种延伸服务,即通过某院校的优势背景,通过整合资源对老厂房进行统一改造的模式;如虹桥软件园,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形成了IT 产业集聚;上海市闵行区:1、注重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时与区内传统产业集群相结合,与所在地块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周边环境等资源相结合,清晰自身的产业定位,以利于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错位发展;另一方面,在园区内部强调以产业链的搭建,规划集聚区内的企业结构,激励区内各企业互补合作,建立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品牌突出、相互带动、链条延伸、拉动明显的产业结构,形成规模经济;2、依托政府力量成立民办非企业机构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参与推进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下设专家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和媒体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各行业内知名专家组成,主要从事创意产业理论研究、政策研究、产业研究等工作,并配合政府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及策略;指导委员会由政府各相关部门领导组成,主要对创意产业总体规划、产业导向、政策法规、项目立项、活动组织等方面给予指导;媒体委员会由媒体业内资深记者组成,主要在推动与宣传创意产业中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3、在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上,实施了“三个不变”的开发办法,即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房屋产权关系不变、房屋建筑结构不变、土地性质不变;这样既避免了许多原本难以解决的障碍,使这件事情具有操作性,能够做成;又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原有企业有稳定收入;4、采取极为优惠的政策,吸引国际知名企业进驻,形成带动效应;如该区的紫竹园产业园区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对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采取了十分优惠的政策,一幢楼三年租金只有一元钱;宁波市江北区:一出台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江北区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制定积极有效的投资促进、房屋贴租、人才招引、税收返还、融资担保等政策,吸引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入驻,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如在文化创意区块范围内提供商业用房的业主,对其因租赁收入而缴纳的各项税费在三年内全额予以奖励;对在创意区块范围内的企业在二年内承担的房租及实际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两税留区所得部分进行幅度不同的补贴和奖励;达到一定规模的的文化创意企业能够减免一定幅度的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经过相关认定的新创办软件企业则能享受“两免三减半政策”,即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减半;二吸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集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吸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来江北工作,如依托辖区高教园区人才、技术资源,与宁波大学共同组建高校科技产业园;如财富创意港与宁波大红鹰学院合作,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和企业、高校的资源,免费为毕业生提供场地,促进和鼓励青年尤其是应届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三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充分发挥“百年老外滩,千年古县城”的区域文化优势,整合现代文化资源和历史老建筑,成功创建了“1842外滩”创意产业基地,并启动慈城国内首个手工DIY综合产业中心,以“游古城、学手艺、夺天工”为主题的手工DIY制作活动为古城文化注入了新元素;及时转化闲置资源,腾出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如甬江街道通过整修盘活和二次招商,在一片旧厂房基础上培育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134创意谷”杭州市余杭区: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1000万元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并根据需要逐年递增,用于文化创意企业的引进、产业基地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大项目推进等;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对初创型文化创意企业进行扶持;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重点支持动漫游戏作品原创、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对动漫游戏企业的资助、奖励、贴息;对引进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文化创意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扶持;2、优化投融资环境;采用跟进投资、创立资助、风险补助方式鼓励国内外的风险资本对初创期文化创意企业进行投资;设立再担保风险补偿资金,为担保机构对文创企业开展的担保业务提供再担保;对担保机构为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年日均担保额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给予风险补助;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以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或以无形资产质押为主的组合贷款业务,为文创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新增中小文化创意企业贷款风险进行补偿;鼓励国内外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资金采取“公益+商务”模式,共同参与工业厂房保护利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3、鼓励盘活闲置工业厂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首期推出65万平米闲置厂房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块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标准厂房提升改造、标准厂房租赁财政资助,利用旧工业厂房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转变;4、对进入“创意良渚”、“创意临平”、“创意西溪”、“创意径山”四大产业基地各园区的文化创意企业,经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认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主要用于补贴基地内企业房租及企业孵化、关键技术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融资中介、交易推广等公共服务;。
文化创意行业IP运营与产业化发展方案

文化创意行业IP运营与产业化发展方案第1章: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3)1.1 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与发展趋势 (3)1.1.1 定义 (4)1.1.2 发展趋势 (4)1.2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4)1.2.1 国内政策环境 (4)1.2.2 国外政策环境 (4)1.3 文化创意产业IP运营的重要性 (4)1.3.1 提高产业附加值 (5)1.3.2 促进产业链延伸 (5)1.3.3 提升产业品牌影响力 (5)1.3.4 促进产业创新 (5)1.3.5 保护知识产权 (5)第2章 IP资源挖掘与筛选 (5)2.1 IP资源分类与特点 (5)2.2 IP挖掘与筛选方法 (6)2.3 IP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6)第3章 IP运营战略规划 (7)3.1 IP运营目标与策略 (7)3.1.1 运营目标 (7)3.1.2 运营策略 (7)3.2 IP运营模式创新 (7)3.2.1 创新IP授权模式 (7)3.2.2 创新IP营销模式 (8)3.2.3 创新IP衍生品开发模式 (8)3.3 IP运营风险管理与防控 (8)3.3.1 法律风险 (8)3.3.2 市场风险 (8)3.3.3 财务风险 (8)3.3.4 人才风险 (8)第4章 IP内容创作与开发 (8)4.1 原创IP内容创作方法与技巧 (8)4.1.1 创意构思 (8)4.1.2 角色塑造 (9)4.1.3 情感表达 (9)4.1.4 艺术表现 (9)4.2 IP内容改编与衍生开发 (9)4.2.1 改编策略 (9)4.2.2 衍生开发 (9)4.3 IP内容质量评价标准 (9)4.3.1 故事性 (9)4.3.2 艺术性 (9)4.3.3 原创性 (9)4.3.4 意义价值 (10)4.3.5 受众口碑 (10)4.3.6 商业价值 (10)第5章 IP营销与推广 (10)5.1 IP营销策略制定 (10)5.1.1 营销定位 (10)5.1.2 营销目标 (10)5.1.3 营销手段 (10)5.2 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拓展 (10)5.2.1 线上渠道 (10)5.2.2 线下渠道 (10)5.2.3 跨界合作 (10)5.3 跨界合作与品牌联动 (11)5.3.1 合作对象选择 (11)5.3.2 合作方式 (11)5.3.3 品牌联动效应 (11)5.3.4 长期合作策略 (11)第6章 IP授权与商业化 (11)6.1 IP授权模式与流程 (11)6.1.1 常见IP授权模式 (11)6.1.2 IP授权流程 (11)6.2 IP授权商品开发与管理 (12)6.2.1 IP授权商品开发 (12)6.2.2 IP授权商品管理 (12)6.3 IP授权市场分析与预测 (12)6.3.1 IP授权市场分析 (12)6.3.2 IP授权市场预测 (13)第7章 IP产业化发展与布局 (13)7.1 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13)7.1.1 产业链环节梳理 (13)7.1.2 产业链构建策略 (13)7.1.3 产业链优化路径 (13)7.2 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13)7.2.1 跨界融合 (13)7.2.2 区域协同 (14)7.2.3 国际合作 (14)7.3 产业政策支持与申报 (14)7.3.1 政策支持 (14)7.3.2 申报指南 (14)第8章 IP保护与维权 (14)8.1 IP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解读 (14)8.1.1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概述 (14)8.1.2 著作权法对IP的保护 (15)8.1.3 商标法对IP的保护 (15)8.1.4 专利法对IP的保护 (15)8.2 IP侵权行为识别与防范 (15)8.2.1 侵权行为类型 (15)8.2.2 侵权行为识别 (15)8.2.3 防范措施 (15)8.3 IP维权途径与案例分析 (15)8.3.1 和解与调解 (16)8.3.2 行政投诉 (16)8.3.3 诉讼途径 (16)8.3.4 其他维权途径 (16)第9章 IP国际化发展与合作 (16)9.1 国际IP市场分析与评价 (16)9.1.1 国际IP市场发展现状 (16)9.1.2 国际IP市场潜力分析 (16)9.2 IP国际合作模式与策略 (17)9.2.1 国际合作模式 (17)9.2.2 国际合作策略 (17)9.3 我国IP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 (17)9.3.1 我国IP国际竞争力现状 (17)9.3.2 提升我国IP国际竞争力的路径 (17)第10章 IP运营案例分析与发展趋势 (18)10.1 成功IP运营案例解析 (18)10.1.1 《哪吒之魔童降世》案例 (18)10.1.2 《王者荣耀》案例 (18)10.2 文化创意产业IP运营趋势分析 (18)10.2.1 IP跨界融合 (18)10.2.2 IP生态圈构建 (18)10.2.3 IP持续创新 (18)10.3 未来IP运营发展建议与展望 (18)10.3.1 提高IP原创能力 (18)10.3.2 深化产业协同 (19)10.3.3 创新商业模式 (19)10.3.4 注重用户体验 (19)10.3.5 加强国际化合作 (19)第1章:文化创意产业概述1.1 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与发展趋势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依托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通过创新思维、设计、生产和营销,形成具有高附加值、强融合性和广泛辐射效应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分类目录

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活动为核心内容,以文化、艺术、设计、创意等为基础的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有许多不同领域的分类,下面就是一份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分类目录。
1.文化产业:包括出版印刷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等。
这些行业以传统文化产品生产、发布和传播为主要内容。
2.传统工艺及民间文化产业:包括传统工艺品制作、专业技能传承、非遗保护等。
这些行业以传统手工艺品制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为主要内容。
3.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包括工艺美术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
这些行业以创意设计为核心,将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环境和空间中。
4.影视制作及相关服务:包括电影制作、电视剧制作、动画制作、视觉特效、后期制作等。
这些行业以影视制作为主要内容,提供相关的创作和技术服务。
5.文化艺术表演及相关服务:包括舞蹈表演、音乐表演、戏剧表演、艺术团体、演出经纪等。
这些行业以文化艺术表演为主要内容,提供相关的演出和艺人经纪服务。
6.游戏及电子竞技产业:包括游戏开发、游戏运营、游戏推广、电子竞技比赛等。
这些行业以游戏开发和运营为主要内容,推动电子竞技的发展。
7.创意教育及培训:包括艺术培训、设计教育、文化创意研究等。
这些行业以培养创意人才和推动文化创意教育为主要内容。
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孵化器:包括文创园区、创意产业园、科技孵化器等。
这些行业以提供创意企业孵化、创业服务和创意产业集聚环境为主要内容。
9.文化旅游及相关服务:包括文化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旅行社、导游服务等。
这些行业以文化元素为核心,为游客提供与文化相关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10.文化创意品牌及知识产权:包括文化创意品牌开发、品牌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
这些行业以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和保护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
以上是一份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分类目录,这些分类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多元性和广泛性。
文化创意产业知识点

文化创意产业知识点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创意设计为核心,以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驱动力,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创造新的文化表达方式和商业模式的产业。
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艺术设计、影视娱乐、动漫游戏、数字媒体、文化旅游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和认识文化创意产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创新性: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创造出独特、新颖的产品和服务。
2. 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倡导不同领域的融合,通过跨界合作和创新模式,创造出有别于传统产业的独特魅力。
3. 可持续性:文化创意产业注重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倡导创意与可持续性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4. 市场需求: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独特、个性化、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和体验越来越追求。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与互联网: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数字化和线上化发展成为趋势,如数字艺术、网络文化等。
2. 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文化创意产业也将更多地面向国际市场,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3. 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如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旅游中的应用、智能科技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等。
4. 创意与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创意设计和产品开发中。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领域1. 文化创意设计: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等,通过设计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和物质文化产品。
2. 影视娱乐:包括电影、电视剧、音乐、舞台剧等,通过创意表达和艺术表演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3. 动漫游戏:包括动画、漫画、游戏等,通过创意角色和故事情节吸引广大观众和玩家。
4. 数字媒体:包括数字艺术、数字音乐、网络文化等,通过数字技术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产品。
十二大产业的概念

1.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空间信息产业空间信息技术(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70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主要包括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的理论与技术,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等。
3.轨道交通产业城市轨道交通(Rail Transit)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
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按运能范围、车辆类型及主要技术特征可分为有轨电车、地下铁道、轻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单轨道交通、新交通系统、磁悬浮交通七类。
4.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气汽车(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纯电动汽车(BEV)、液化石油气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油气混合、油电混合)太阳能汽车和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荣跃明(2005)认为创意产业概念强调创意产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形式及其对整个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是将文化资源运用于人类经济活动领域并由此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行业,它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链条长、投入产出比例大、资源利用广泛、就业率高的重要产业特征。
冯之浚(2006)认为创意产业是变“头脑创新”为“现实财富”,指出创意产业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对外贸易以及扩大就业,并且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永动力。
厉无畏、王慧敏(2006)认为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却在实践中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成为世界各个发达国家极力推崇和大力发展的产业部门。
一方面,这与创意产业能够为社会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创意产业具有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强大功能紧密联系。
胡彬(2007)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贡献于经济增长的路径:一是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或为产品注入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赋予某种象征意义,实现产品附加值增长;二是产业的跨边界融合与创新需要加深了产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新的价值链结构与产业组织形式的诞生;三是通过文化竞争树立国家的文化形象,进而带动一国文化与非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
三、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一)文化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王乾厚(2008)通过应用生产函数构建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实证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低。
(完整版)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

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一、目的和作用(一)为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科学、系统、可行的文化创意产业统计,特制定本分类标准。
(二)本分类标准为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文化创意产业统计监测和评价提供科学、统一的范围与定义。
二、范围(一)本分类标准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规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适用于统计及政策管理中对文化创意相关活动的分类。
(二)本分类标准规定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三)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1.文化艺术2.新闻出版3.广播、电视、电影4.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5.广告会展6.艺术品交易7.设计服务8.旅游、休闲娱乐9.其他辅助服务三、分类原则(一)以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我市的相关文件为指导本分类标准以国家关于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原则。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本分类标准的主要内容来源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它是根据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进行的组合。
所以,本分类也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派生分类。
(三)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相衔接本分类标准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在范围上涵盖了国内外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中的主体行业。
(四)兼顾部门管理和文化创意活动的自身特性本分类标准立足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和方向,兼顾了政府部门管理需要,同时考虑了文化创意活动的自身特点。
四、分类方法(一)依据分类原则,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三层。
第一层根据部门管理需要和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分为9个大类,用汉字数字一、二……表示。
第二层依照产业链和上下层分类的关系分为27个中类,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三层共有88个小类,它是第三层所包括的行业类别层,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活动类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經濟部
指從事以創意整合生活產業之核心知識,提供具有深度體驗及高質美感之行業,如飲食文化體驗、生活教育體驗、自然生態體驗、流行時尚體驗、特定文物體驗、工藝文化體驗等行業。
十五、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產業
行政院
新聞局
指從事具有大眾普遍接受特色之音樂及文化之創作、出版、發行、展演、經紀及其周邊產製技術服務等之行業。
三、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指從事文化資產利用、展演設施(如劇院、音樂廳、露天廣場、美術館、博物館、藝術館(村)、演藝廳等)經營管理之行業。
所稱文化資產利用,限於該資產之場地或空間之利用。
四、工藝產業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指從事工藝創作、工藝設計、模具製作、材料製作、工藝品生產、工藝品展售流通、工藝品鑑定等行業。
十六、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產業
指從事中央主管機關依下列指標指定之其他文化創意產業:
1、產業提供之產品或服務具表達性價值及功用性價值。
2、產業具成長潛力,如營業收入、就業人口數、出口值或產值等指標。
附註:
1、對附表之產業內容與範圍有疑義者,得申請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為產業認定。
2、申請認定之產業若有橫跨二以上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虞者,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有關機關認定。
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
附表
產業類別
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內容及範圍
備註
一、視覺藝術產業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指從事繪畫、雕塑、其他藝術品創作、藝術品拍賣零售、畫廊、藝術品展覽、藝術經紀代理、藝術品公證鑑價、藝術品修復等行業。
二、音樂及表演藝術產業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指從事音樂、戲劇、舞蹈之創作、訓練、表演等相關業務、表演藝術軟硬體(舞台、燈光、音響、道具、服裝、造型等)設計服務、經紀、藝術節經營等行業。
1、數位創作係指將圖像、字元、影像、語音等內容,以數位處理或數位形式(含以電子化流通方式)公開傳輸或發行。
2、本產業內容包括數位出版產業價值鏈最前端數位出版內容之輔導。
八、廣告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各種媒體宣傳物之設計、繪製、攝影、模型、製作及裝置、獨立經營分送廣告、招攬廣告、廣告設計等行業。
九、產品設計產業
五、電影產業
行政院
新聞局
指從事電影片製作、電影片發行、電影片映演,及提供器材、設施、技術以完成電影片製作等行業。
六、廣播電視產業
行政院
新聞局
指利用無線、有線、衛星或其他廣播電視平台,從事節目播送、製作、發行等之行業。
七、出版產業
行政院
新聞局
指從事新聞、雜誌(期刊)、圖書等紙本或以數位方式創作、企劃編輯、發行流通等之行業。
2、商業包裝設計包括食品、民生用品、伴手禮產品等包裝。
十一、設計品牌時尚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以設計師為品牌或由其協助成立牌之設計、顧問、製造、流通等行業。
十二、建築設計產業
內政部
指從事建築物設計、室內裝修設計等行業。
十三、數位內容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提供將圖像、文字、影像或語音等資料,運用資訊科技加以數位化,並整合運用之技術、產品或服務之行業。
經濟部
指從事產品設計調查、設計企劃、外觀設計、機構設計、人機介面設計、原型與模型製作、包裝設計、設計諮詢顧問等行業。
十、視覺傳達設計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企業識別系統設計(CIS)、品牌形象設計、平面視覺設計、網頁多媒體設計、商業包裝設計等行業。
1、視覺傳達設計產業包括「商業包裝設計」,但不包括「繪本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