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一政治 1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一政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高一政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高一政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课标再现】民主选举的意义,如代表民意、举贤选能等。

针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竞选的规那么,评价、比较、权衡其利弊。

民主建立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开展相适应。

以“假设我是候选人〞或者者“我这一票投给谁〞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

例如,向政府的信访机构、人民代表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进展曝光等。

交流:观看反映言论监视的影视节目的感受。

活动:一次民主监视行动的参与过程。

例如,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

模拟一次听证会。

在调查本社区生活的根底上,确定一个一一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一项改进社区管理的建议。

一、教学目的略二、教学重难点略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3课时五、教学过程直接导入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拥有很多的政治权利,也必须履行相应的政治性义务,那么,我们详细该如何去参与政治生活呢?这就是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让我们以主人翁的身份一起去过一次真正的政治生活。

正文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引〕公民的根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那么我们如何行使这个权利呢?为了更好地行使选举权,我们先理解一下当前有哪些主要的选举方式。

〔一〕选举方式的比较〔注〕这里的选举是广义的,不仅仅是选举权中人大代表的选举,还包括政府指导成员的选举。

学生活动:阅读P1/16,比较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优缺点,并完成下表。

1.从选民的角度看,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选举法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自治区、直辖、设区的、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不设区的、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2.从候选人的角度看,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学生活动:阅读P2/16,比较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的优缺点,并完成下表。

选举法第三十条: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

2020学年高一政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20学年高一政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 2 讲我国公民的政治参加知识清单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选举方式的选择1、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比较: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含义选民直接投票选举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代表去选举长处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向的时机便于组织,合适在选民许多、散布较广的状况不足受限制条件许多没法保障每个选民对代表的认可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比较: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含义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相等的选举额的选举长处比较充足地考虑入选者构造被选举人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的合理性竞争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假如不加规范,简单致使虚假选择宣传、行贿选民3、限制选举方式选择的要素①要依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同等详细条件来确立选举方式。

②选举方式一定表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③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纳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联合的选举方式。

▲人大代表的选举→县及县以下:直接;县以上:间接。

(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差额选举)▲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间接。

▲居委会、村委会→直接。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益1、履行好选举权益的重要性①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②是权衡公民参加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是公民政治参加能力的表现,也是公民政治修养高低的重要标记。

2、怎样才能履行好选举权益公民履行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认识候选人的道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虑、判断的基础上,谨慎投票。

二、民主决议作出最正确选择(一)参加民主决议的多种方式在我国,公民能够经过社情民心反应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要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以及重要事项社会听政制度等方式参加民主决议。

△①公民经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心志的人进入决议机关,参加、审议、监察、拟订决议(间接);②公民直接参加民主决议。

【重要提示】公民的知情权,是公民参加民主决议的前提和基础。

高一政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新人教版

高一政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的问题涉及学生具体的民主活动实践,建议多引入、创设具体的政治活动情景等
辅助学习、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
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二)进行新课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
的方式。

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
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 1 -。

高中政治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学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学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学习要求】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等选举方式及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了解选举方式受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

了解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学习重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的优点和局限性、我国的选举方式【自学提纲】一、民主选举面面观——探究与共享二、选举方式的选择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以及竞选的优点及局限性(1)从选民角度看: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直接选举。

(选民→被选举人)间接选举。

(选民→代表→被选举人)(2)从被选举者角度看: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应选名额)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制约选举方式的选择的因素3、我国当前采用的选举方式(1)是什么?(2)为什么?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2、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3、公民应当如何行使选举权?【知识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20多年来,我国改革了选举方式,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由过去的乡镇一级扩大到县一级,实行了普遍的差额选举。

我国选举方式的改革()A.使我国人民直接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B.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充分地行使民主权利C.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使我国国家机构成为人民利益的执行者2.某村村民正在进行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活动,要求参加竞选村委会主任的三位候选进行竞选演说,并当面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

上述选举方式是()A.直接等额选举B.间接差额选举C.直接差额选举D.间接等额选举3.在差额选举中,候选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选,这种竞选方式可能会()①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②导致虚假宣传,夸大候选人的能力③使候选人向选民展示自己的管理理念④发生贿选现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

高一政治必修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必修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政治必修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正确理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2.能力目标: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对所在社区的考察中,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表现。

从身边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事例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从对社会政治生活以及亲自参与政治生活的体验中,提高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活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中。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教学重点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教学难点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等问题。

那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政治生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第三框: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

新课教学一、自觉置身于政治生活教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同学们平时关注国家大事,比较关心哪些内容?有没有同学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了解到的新闻?学生:略。

教师:说到环境问题,同学们有没有关注2009广东十大新闻?其中有一条是关于番禺垃圾焚烧项目选址的。

有没有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则新闻的内容?学生:番禺居民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民主的诉求,使番禺区停止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教师:为什么当地居民如此反对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因为垃圾焚烧发电焚烧不可避免产生以二恶英类为主的严重空气污染。

高一政治下册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高一政治下册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高一政治下册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前言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政治参与,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发挥自己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建设美好的社会。

教学目标
1.了解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和途径;
3.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4.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意义;
2.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和途径。

教学难点
1.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2.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讨论互动
3.实践操作
教学内容
活动一:什么是公民的政治参与?
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呈现自己对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理解;
2.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意义和方式。

活动二:认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通过PPT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让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了解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和途径。

活动三:实践操作,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或政治事件,并通过PPT或报告的形式进行分享;
2.让学生自主设计并组织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或政治活动,并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进行展示。

总结归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方法和途径,并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了政治活动,培养了自己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致力于建设美好的社会。

高中政治上学期《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复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全册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上学期《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复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全册政治教案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备考导航考点分布命题方向注:数字代表近5年全国高考考次。

命题指数:选择题★★★☆☆;非选择题☆☆☆☆☆1.命题特点:以表达类和意义类选择题为主,结合公民政治参与的案例,以及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引导学生区分四种参与途径,明确政治参与的意义和要求。

2.备考方向: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党关于更加注重健全某某制度、丰富某某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基层某某等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强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核心提示1.一个性质:村民〔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2.三个意义:某某决策、某某管理、某某监督的意义。

3.四种途径:公民政治参与的四种途径。

必背术语1.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

2.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表达决策的某某性;有利于决策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泛而深刻的实践、发展社会主义某某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5.一方面,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那么,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某某选举、某某决策材料〔节选自2014·大纲版全国卷,32〕在最近一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期间,某市开展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活动,4 536名县级人大代表候选人,4 314名镇级人大代表候选人依法参加了活动。

探究1:材料中的选举采用的是何种选举方式?采用何种选举方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提示:直接选举、差额选举。

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探究2:让候选人从“纸上〞来到选民面前接受“面试〞的做法有什么好处?提示:有利于促使当选代表更加重视肩负的责任和选民的重托;有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更好地行使选举权。

〔1〕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2〕我国的选举方式:①从选民的角度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民主形式;识记公民参与决策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历史的观点认识我国民主发展的进程;提高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关注政治生活的意识,增强公民为民主政治建设作贡献的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三、预习提纲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1.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2.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2)有利于决策的有效实施(3)有助于培养参与决策的能力四、基础知识梳理一、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试比较这几种民主决策方式1.民主决策的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①含义:公民向_______________反映意见、提出建议,参与民主决策。

②意义:拓宽_______________,是决策机关进行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前提。

(2)专家咨询制度①含义: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②意义:有利于集中______________,提高决策的___________。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①含义: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__________,公民在真正了解决策的有关内容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意义: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__________,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决策的_______________和公民的_______________。

(4)社会听证制度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参与决策,听证于民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政治 1-2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学案新人教版【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知道不同选举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了解不同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理解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意义,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知道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方式,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理解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提高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知道基层民主自治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了解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产生、运作及意义。

尝试参与民主管理的实践,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知道民主监督的主体和对象;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和合法渠道。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明确公民负责地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理解负责地行使监督权,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课前导学依法实行、、、,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否,决定这我们能否真正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其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循、、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是否依法行使、履行;是否正确处理。

【考点梳理】一、民主选举——◆【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实行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同时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并与、相适应。

面对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实践内采用和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为什么?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和,。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的重要尺度。

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2)怎么做?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以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还是那个,审慎投票。

二、民主决策◆【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之一——间接决策间接决策: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的人进入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之一——直接决策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体现决策的;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增强决策的;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推进决策的;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

(可以从决策与公民两个角度作答)三、民主管理——【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内容。

实行和,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是的最有效的途径。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点推进。

四、民主监督◆【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1、公民监督权的含义:公民有监督的权利。

2、公民监督权的具体内容:(1)批评和建议权:(2)申诉权:(3)控告权3、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要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使用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另一方面:要采取方式,坚持原则,不得干扰。

▲▲▲课前导练【真题再现】1、(宁夏文综)在某省xx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实行指定后选人的差额选择,有的实行“海选”(不制定候选人)。

与差额选举相比,“海选”的局限性主要在于()①增加了选举成本②加剧了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③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④不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四川文综)在我国东海沿海一带,有的地方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大大超出当地人口。

然而,由于某些原因,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参与务工所在地地方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

对此,有人大代表提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为()①在权力机关中外来务工人员需要有自己的政治代表②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③这有利于将人民群众的不同意见和要求集中到权力机关中来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宁夏文综)2008年 6月20日,胡锦涛主席考察国内某网站时与网民在线交流,网民们就国计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胡锦涛与网民在线交流表明,网络发展()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②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③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国情民意④改变了我国的政治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天津文综)人民公园是天津市仅存的清代私家园林。

该公园改造方案曾计划拆除砖砌围墙,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市民纷纷建言献策,网友踊跃发帖讨论。

有关部门认真听取意见,汲取合理建议,决定遵循中式园林习制,不拆围墙,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塑昔日江南园林景观。

回答4~5题。

4.人民公园改造方案的制定过程是()的统一A.肯定与否定B.两点论与重点论C.量变与质变D.普遍性与特殊性5.人民公园改造方案的完善体现了()A.民主监督,有序参与B.民主实践,亲力亲为C.民主管理,建言献策D.民主决策,科学规划6、(宁夏文综)某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方案公示后,很多市民通过打电话、写信、上访和网络评议等方式参加意见,对原方案进行调整修改,最后获得了大多数市民的认同。

这体现了()A.市政府和市民共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 B.政府决策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C.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原则 D.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理念7、(广东政治)近年来,国内网站纷纷开设“两会直通车”、“网上大会堂”等论坛,网民热论国是。

这表明()①网络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政府应认真对待和采纳网民提出的意见与建议③网络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④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8、(广东政治多选)某区通过居民直选、户代表选举和居民代表选举,产生新一届居委会。

这反映了()A.居民通过选举基层政府,参与民主管理B.居委会干部居民选,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C.居委会选举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D.本居住地区全体居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居委会9、(海南政治)某市人民代表大会经多年探索,创立了人民代表接待站和专职的人民代表联络员制度,每天至少有一位人大代表在现场听取民众反映情况。

这一制度创新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基层民主活力不断增强②公民的政治表达渠道不断拓宽③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逐渐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海南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这些规定旨在()①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②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③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④扩大公民的法定检举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北京文综)今年“两会”期间,网络媒体开通了“我有问题总理”、“我向总理献一策”等栏目,上百万万网民踊跃参与,各种提问和建言多达数万条。

网络民意表达是()①公民依法使监督权的体现②公民意识增强的重要表现③政府赋予公民提案权的表现④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广东文基)《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不得限制和干涉群众正常信访活动。

这是保护公民依法行使()的权利A.民主监督B.民主决策C.民主选举D.民主管理13、 (广东政治)今年年初,应温家宝总理的邀请,12名建筑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农民、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基层代表,出席国务院征求意见的座谈会。

这体现了A.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政府体察民情,尊重民意C.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D.公民有向国家权力机关反映意见的权利14、(上海卷)今年两会召开前,多名农民工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向两会提交一份关于农民工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提案。

农民工的行为是()A.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B.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C.依法直接参与民主管理D.依法间接参与民主管理15、(上海卷3)近几年来,全国一些城市的社会居民委员会实行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候选人由提名改为自荐报名,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这一改革()A.确保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保障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C.推动了人民群众直接选出更加满意的人大代表D.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6、(江苏卷为调整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例如: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取和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网上公布,约155万网民参加了民意调查。

经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国务院于2007年12月16日正式颁布了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有人说,政府在颁布该办法前广泛征求意见,没有必要。

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说法。

17、(海南政治)(2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截至xx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2.53亿,网站数共有191.9万个。

25岁以下网民占到51%,30岁以下的网民占到70%左右。

年轻人成为网民的主体,他们乐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互联网舆情成为社情民意中最活跃的部分。

xx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做客人民网与网民在线交流,并表示,“网友们在网上发给我的一些帖子,我会认真地去阅读、去研究”。

近年来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迅速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xx年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破千亿元,增速超过130%,网购用户规模达8000万,近三成的网民成为网络购物用户;网络购物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首次突破1%。

对xx年大城市网络购物人群调查显示,上海的网络购物人群占上网总人数的50.4%。

上海的网络购物金额达到118亿元,而全部连锁商业的零售总额是1362亿元。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公民应当如何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

(11分)(2)对消费者和企业而言,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网络购物有何优势和局限性?(12分)18、(11安徽文综) (28分)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