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论形成考核册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批创思维导论考试答案

批创思维导论考试答案

批创思维导论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数:50,共50.0 分〕1以下哪项不是创新周期中准备阶段要做的工作〔〕〔〕1.0 分A、收集有关问题信息、文献材料B、找人交流C、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D、向专家咨询我的答案:C2减少偏颇抽样的最正确方法是〔〕〔〕1.0 分A、雪球抽样B、随机抽样C、随意抽样D、百分比抽样我的答案:B3假设我们从批创思维的角度解释优秀思维,并将批判思维定义为清晰理性的思维,并进一步解释清晰与理性。

请问这是运用了那种融会贯穿的方法〔〕〔〕1.0 分A、识别蕴涵B、比较分析C、下定义D、分解事物我的答案:D4寻找共变量和〔〕是确立因果关系的重要证据。

〔〕1.0 分A、因果充要条件B、因果必要条件C、可信的因果机制模型D、因果相关性我的答案:C5创新周期中最关键的步骤是〔〕〔〕1.0 分A、准备B、探索C、孵化D、检验我的答案:B6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主要是〔〕影响的结果。

〔〕1.0 分A、自我偏差B、记忆偏差C、语境偏差D、证据误用我的答案:A7如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1.0 分A、概念不是由词语组成的B、某一词项所指涉的事物集合被称为内涵C、一般可将定义分为规约性定义、报告性定义和精确性定义三类D、词项是在某种语言中由一个或多个词语组成的指称表述我的答案:B8“科学研究指出,吸烟人群罹患肺癌的几率比不吸烟人群高二十倍,因此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应当不吸烟。

”这是一个〔〕的论证。

〔〕1.0 分A、归纳弱的B、归纳强的C、演绎有效D、演绎无效我的答案:B9论证地图既可以展示〔〕论证,也可以〔〕论证。

〔〕1.0 分A、B、一个,两个C、一般,特殊D、两个,数个我的答案:A10某些记者利用借位照片制造明星绯闻,这是利用了〔〕对人们的影响。

〔〕1.0 分A、记忆偏差B、证据偏差C、语境偏差D、自我偏差我的答案:B11弥尔方法又称“弥尔五法”,包括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法、剩余法和〔〕。

初一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单元达标同步练习

初一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单元达标同步练习

初一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单元达标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观点往往是根据事实提出的。

下列属于观点的是A.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B.露西生活在300万年以前C.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2.据科学检测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这说明()A.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B.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3.19世纪著名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它是()A.森林古猿B.黑猩猩C.长臂猿D.大猩猩4.根据你所学的人类起源的相关知识,下列陈述中哪些说法是事实()A.由于大量化石的发现,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B.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C.露西生活在300万年以前D.非洲之外,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5.在距今1200多万年,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A.热带草原B.热带沙漠C.热带雨林D.亚热带雨林6.下图是婴儿诞生的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卵巢,能产生精子,分泌雌性激素B.B是①产生的,C形成的场所是图中的②C.精子进入女性体内与B结合,再发育成D直至分娩。

依次经过图中的结构是④③①③④D.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图中的④7.人类生殖过程大致为:精子进入体内,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发育成胚胎,直至分娩,此过程依次经过图中的结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④③②D.②③④③②8.如图为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营养物质和氧气的示意图,则下图“甲”处内应填()①羊水②脐带③胎盘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9.有关人的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B.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子宫C.阴茎发育属于男性的第二性征D.乳房发育属于女性的第一性征10.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

语文同步实践手册清贫能力提升的第二题,答案

语文同步实践手册清贫能力提升的第二题,答案

语文同步实践手册清贫能力提升的第二题,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1、A、速写(shù) 相逢(féng) 沾染(zān)(正确答案)B、默契(qì)哨所(shào) 雕塑(sù)C、搭档(dā)澄蓝(chéng) 无邪(xié)D、巡逻(luó) 稚气(zhì)抽泣(qì)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2、30.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他恃着自己成绩优异,“目空一切”,每每不把人放在眼里,因而在班级中总是交不到知心的朋友。

(正确答案)B.大蒜、白糖、苹果等大幅涨价,疯狂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糖高宗”“什么”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C.限购令这一地方细则的出台将会使得房地产投资的投机行为“销声匿迹”,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

D.他的小说往往采用留白式结局,在读者意犹未尽时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

3、C.谁道/人生/无再少(正确答案)D.若/有人/知春/去处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正确答案)B.这个孩子大约十二、三岁。

4、修辞手法选择:登封台让你想象帝王拜山的盛况。

[单选题] *拟人比喻未用修辞(正确答案)夸张undefined5、2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网红”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的综合作用。

B.通过对古典诗文的朗诵,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正确答案)C.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专题08在集体中成长(解析版)

专题08在集体中成长(解析版)

专题08 在集体中成长一、单项选择题(一)命题点1:集体温暖、力量、涵养品格、发展个性等1.(2019·新疆学业考)古语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可见,集体的力量来源于()A.成员数量的多少B.集体利益的获得C.集体中个性的发展D.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集体的知识点。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意思是说,如果一千个人同心同德,就可以发挥超过一千人的力量,可是,如果一万个人离心离德,恐怕连一个人的力量也比不上了!这充分体现了集体中每个成员都要有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的精神,D正确;A说法错误;B、D不符合题意。

2.(2019·海南学业考)海南琼中女足荣获2019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此殊荣让女足姑娘们感到既高兴又自豪,这体现了她们强烈的()A.个人优越感B.民族优越感C.文化认同感D.集体荣誉感【答案】D【解析】“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此殊荣让女足姑娘们感到既高兴又自豪,这体现了她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有了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可以衍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责任感,D符合题意。

A个人优越感有时影响交往与个人进步,与题干不符。

B民族优越感影响民族交往,与题干不符。

C与题干不符。

3.(2019·安顺学业考)古语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下列说法与古语意思不一致的是()A.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C.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D. 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满园【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集体的力量。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强调团结就是力量。

只要团结,无论什么困难都能解决,但反之,有再大的外在条件都是徒劳!BCD选项都体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A强调的是坚强意志的重要性,符合题意。

4.(2019·邵阳学业考)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际屯撒领导人汉堡峰会讲话中,引用德国谚语“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测试卷带答案(考试直接用)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测试卷带答案(考试直接用)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一部古装电视剧中,有一位演员在研究《本草纲目》,那么他是在学习()。

A.数学B.物理C.中医D.化学2.有“神农氏”之称的是()。

A.黄帝B.炎帝C.大禹D.尧舜3.活字印刷方法是()发明的。

A.蔡伦B.毕昇C.仓颉4.下面能体现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的格言是()。

A.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B.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C.轻诺必寡信5.赵州桥是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

A.宋朝C.隋朝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个又一个科学巨人取得不朽的科技成就,其中,()经过持之以恒的研究和反复运算,终于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A.祖冲之B.张衡C.李时珍D.华佗7.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体系的文字。

A.表音B.表意C.表形8.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与()。

A.军事B.建筑C.航海D.酿酒9.“丹青”一词指的是()。

A.书法B.下棋C.茶艺D.中国传统绘画10.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B.算盘C.“二十四节气”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汉字自古至今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独特的()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古代()。

一个个字符就如同中华文化的(),传递着来自古代社会的音讯,描绘了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

2.汉字是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每个汉字都熔铸着先人的()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

3.2015年,()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4.青蒿素能治疗()。

5.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除汉字外,还有藏文、()文、维吾尔文、()文等几十种文字。

这些文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它们共同书写了祖国悠久的()和灿烂的()。

6.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

“失信不立”是恒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7.汉字不仅是维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

三年级下册优化设计的第七十六七十七的答案

三年级下册优化设计的第七十六七十七的答案

三年级下册优化设计的第七十六七十七的答案语文部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4分)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直溯渊源,常通书画之理,兼具镌刻技艺,内含着作者的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在方寸之间雕世间万物,以刀情笔趣载千秋讯息,zhāng显华夏民族的审美特质,诠释中华文化的审美内hán,是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之一。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shuò sānB、sù sànC、sù sānD、shuò sàn(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Zhāng()显内hán()2、古诗默写。

(8分)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山”入诗,抒发情感。

见南山,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①”[《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②,③”(《望岳》)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王安石用“④,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表现无所畏惧的气概。

都写到巴山,刘禹锡用“⑤,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遭受贬谪的辛酸和悲凉;李商隐用“⑦,⑧”(《夜雨寄北》)想象未来重聚的期盼。

3、名著阅读。

(4分)阅读名著要有自已的思考和判断。

在“名著人物大家谈”活动中,下面两个问题是同学们的争论,请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名著内容简述两点理由。

①(西游记)中的沙僧是一个才能平平的人吗?②(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吗?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

(),();(),(),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

①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又称“量天尺”,圭面上刻有水槽和刻度②它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③由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体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组成④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向中心内倾⑤台体呈方形覆斗状A、②③①⑤④B、②③⑤①④C、③⑤④①②D、③④①⑤②5、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创新节口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班级围绕此话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五年级语文方帽子店课后练习(含答案)2

五年级语文方帽子店课后练习(含答案)2

五年级语文方帽子店课后练习(含答案)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样式,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句中的省略号说明()A.不知道还有什么样子的B.孩子们的话没有说完C.孩子们想出的帽子样式很多D.说话断断续续【答案】C2.“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这句话说明大家()A.喜欢方帽子B.觉得方帽子不舒服,内心斗争后,愿意尝试新的帽子C.好奇心比较重【答案】B3.孩子们戴圆帽子是因为( )A.孩子们不懂事,觉得好玩。

B.孩子们太顽皮,总跟大人作对。

C.孩子们觉得圆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答案】C4.方帽子店没做过别的帽子是因为( )A.方帽子戴着舒服。

B.他们认为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

C.他们只会做方帽子。

【答案】B5.____读的书,成百上千,活像个书橱。

()A.贾里B.鲁智胜C.陈应达【答案】C二、连线题6.连一连。

冒子带帽邮筒帽险戴领油桶【答案】三、判断题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这家帽子店的橱窗里都是方帽子。

(______)(2)小孩子都喜欢戴方帽子。

(______)(3)方帽子店的主人十分乐意儿子戴圆帽子。

(______)(4)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开了许多家新帽子店。

(______)(5)顾客们走进了新帽子店,方帽子慢慢成了古董。

(______)【答案】(1)正确(2)错误(3)错误(4)错误(5)正确四、填空题8.根据拼音,写出下面句子中的词语1.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xiāng jiāo(________)形的帽子,戴在头上。

2.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yī liù yān(________)似的跑了。

3.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wǎn(______)一样kòu(______)在头上。

国家开放大学《构成》形成性考核册1-5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构成》形成性考核册1-5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构成》形成性考核册1-5参考答案作业(1)题目:渐变构成练习。

内容:以平构原理作一渐变构成设计。

时间:4小时。

尺寸:20cm乘20cm。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二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考查学生对艺术源于生活的理解和对渐变一节的原理把握及动手能力。

考核标准:1.有强烈的秩序感(25分);2.是否体现了渐变中的运动精神(25分);3.制作精美(25分);4.是否与后面的发射练习有明显的区别(25分)。

教师评语:优点:缺点:建议:得分:(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作业(2)题目:对比构成练习内容:以平构对比构成原理作一对比构成设计时间:4小时。

尺寸:20cm乘20cm。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二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了解学生掌握关于对比内容的情况。

考核标准:1.注重对比设计中的调和因素(50分);2.对比部分中的比例安排是否得当(50分);教师评语:优点:缺点:建议:得分:(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作业(3)题目:色相推移构成练习内容:用全色相环、半色相环或者1/4色相环上的色彩作一强烈秩序感的色相推移练习。

时间:4小时。

尺寸:20cm乘20cm。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三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考查学习利用色相变化进行有序设计的能力。

考核标准:1.构图完整(25分);2.画图精美(25分);3.色彩选择正确(25分);4.空间表现是否合理(25分)。

教师评语:优点:缺点:建议:得分:(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作业(4)题目:色彩心理构成练习内容:选一抽象词汇如:“崇高、清新”进行主题表现时间:4小时。

尺寸:20cm乘20cm。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三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考察学生对抽象设计主题的把握能力。

考核标准:1.主题突出(50分)2.用色合理(50分)教师评语:优点:缺点:建议:得分:(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作业(5)题目:学习记录学习记录包括: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情况和面授到到课情况、(参与讨论、发言情况)、教师自主布置作业完成情况、按时提交作业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指什么?主要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密集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并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新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和实践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第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力量。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

第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

第八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第九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第二、必须始终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第三、必须始终自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5、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根据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相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6、简述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论述题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

1.简述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重要意义。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的意义在于:(1)保证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正确的思想路线对于制定和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意义;(3)保证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正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深入贯彻,我们才不断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新政策。

2.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答:因为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实事求是的深度。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人的思想只有适应变化的情况而发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2)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指针和方向。

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认识符合新情况,做到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3.如何理解“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答: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微型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和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4.建国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主要教训是什么?答:(1)对中国的国情缺乏全面的了解;(2)错误地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忽视发展生产力;(3)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

这种不发达,既表现在生产力上,也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上,归根到底,生产力的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

6.简述党的十五大“新三步走”战略。

答: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在21世纪前50年,我们的目标是:(1)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3)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论述题1.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答: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因为:(1)发展是硬道理。

只有推动生产不断发展,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解决好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才能接受时代挑战,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2)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伯全面发展。

2.如何正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答:(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试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答:(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简答题1.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答: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1)发展是目的。

发展首先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

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2)改革是动力。

要发展就必须改革。

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

只有广泛而深入的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

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改革是改革的目的。

(3)稳定是前提。

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

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

(4)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两者都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4)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国的作用。

4.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