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高中生物必修2中图版-第2....ppt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化、癌症的发生与防治PPT 中图版

4.(2010·福建南安三校联考)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癌细胞的遗传物质与正常细胞有所不同 B.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C.细胞癌变后,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 D.细胞癌变是完全不可逆转的,所以癌症是不治之症
解析:本题考查癌细胞的特征。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基因突变后 产生的,其遗传物质与正常的细胞有所不同。在适宜条件下, 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不受正常体细胞分裂次数的限制。细胞 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彼此之间的黏着力下降,使 细胞易于扩散和转移。如果控制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使其不 能无限增殖,就可以使癌症得以控制。 答案:D
【例2】 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 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此外,科学 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酶能 促进多酚的合成,多酚可减少BCL-XL蛋白的合成,而这 种蛋白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证明绿茶具有抗癌 的作用。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是细胞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从而使它成为具有________特性的细胞。癌细胞的分裂方 式是________。
第二、三节 细胞的分化 癌症的发生与防治
(一)细胞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后代细胞间在 形态 、结构和
生理功能 上发生 稳定性差异 的过程。 2.意义: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和 分化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脱分化: 已分化植物 组织细胞在培养条件下形成 愈伤组织 的过 程。脱分化的细胞失去了原有的特征。
力。人们还不能将单个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培养成新的个体, 但是已分化动物细胞的 体细胞核 仍具有全能性。
1.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的比较
细胞分化
细胞全能性
11301_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人类起源与发展
2024/1/26
人类起源的证据
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古猿,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 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类
人类发展的历程
根据化石和考古资料,可以将人类发展历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 和现代人四个阶段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意义
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未来 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
营养级
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同一 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表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 营养层次。
15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 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 内部的循环运动,包括水循环、
碳循环、氮循环等。
2024/1/26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 化和散失的过程,通常以食物链和 食物网为载体进行。
参与环保活动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志愿服务等公益 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2024/1/26
22
05 科学技术在社会 发展中应用
2024/1/26
23
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实现对其性状 和功能的定向改造。
基因工程的技术应用
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基因编辑等,在 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24/1/26
基因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 ,推动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4
细胞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2024/1/26
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转化等技术手段,对细胞进行改造 和利用。
细胞工程的技术应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保护生物多样性策略
01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 濒危物种进行就地保 护和管理。
02
迁地保护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移入动物园、植物 园等进行特殊保护和 管理。
03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禁止对濒危物种的猎 杀、采伐和买卖等活 动。
04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 认识和保护意识。
03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优育策略
Chapter
常见人类遗传病类型及特点
单基因遗传病
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如 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遵 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多基因遗传病
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 同作用,如高血压、糖尿 病等,具有家族聚集性和 较高的发病率。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 引起,如唐氏综合征、猫 叫综合征等,常导致严重 的生长发育障碍。
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影响 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我国当前面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01
02
03
04
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等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突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沙漠化扩展
西北地区沙漠化趋势加剧,对 当地生态和居民生活造成威胁
。
森林资源不足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 不均,难以满足生态需求。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变异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基因突变的类型、特点及意义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02
物种起源与生物多样性
Chapter
物种起源理论及证据
01Biblioteka 0203物种起源理论
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 、隔离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
4.3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案例研究 三沙市
案例研究 1.简述我国南海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提示:可从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考虑)
南海示意图
➢ 安全利益: ①南海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中国及其岛
屿通向外部世界的交通要冲 ②是马六甲海峡通往南亚、东亚、东南亚各国
的必经之路 ③是交通要塞和国防航线。
➢ 发展利益: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南沙群岛 及其附近海域甚至拥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天 然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也相当的丰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
2 南海诸岛历史资料
一、南海诸岛
以上资料说明: • 中国最早发现并命名来南海诸岛; • 中国最早对南海诸岛开发利用; • 中国最早开始并持续对南海诸岛进行管理。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领土的一部分,我国对其拥 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理环境
因为: • 中国最早发现并命名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 中国最早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发利用; • 中国最早开始并持续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进行管理 ; • 国际认可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管辖; • 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案例研究
三沙市
案例研究 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104的材料“海南省 和三沙市 ”,以及 课本 P106 案例研究 “三沙 市”,回答问题。 1.简述我国南海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2.结合我国南海诸岛地理环境,为其开发 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 1935 年 4 月,中国政府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 各岛屿图》,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官方名义出版南海海域地图。
• 1936 年,白眉初根据《中国南海各岛屿图》编辑出版了中学教 科书《中华建设新图》,其中包括标识南海诸岛的《海疆南展后 之中国全图》。
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二讲义:第2单元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 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第一节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学习目标 1.分析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
(重难点) 2.理解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重点)一、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严格的自花受粉植物,不受外界花粉的干扰。
(2)花大,容易去雄和人工授粉。
(3)具有稳定的、可以明显区分的相对性状。
2.人工杂交试验操作去雄→套袋→人工传粉→再套袋。
二、孟德尔科学实验的方法1.巧妙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1)孟德尔在众多的相对性状中,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子分析,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
(2)当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清楚后,由简到繁,进一步同时研究了两对以至多对相对性状,最终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1)孟德尔对所研究的性状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了不同性状在各代出现的数据,研究目的性状在各代间是如何传递的。
为此孟德尔巧妙地引入了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这些数据。
(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将得到的子二代不同性状的数据经过数量统计处理后,都接近3∶1的比例关系。
在同时研究两对性状时,得出了9∶3∶3∶1的比例关系。
(3)后人在继续研究中发现,只有满足大样本的条件,才能够实现孟德尔数理统计的比例关系。
(4)孟德尔成功地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生物的遗传问题,从而把遗传学研究从单纯的描述推进到定量的计算分析,化无形为有形,开拓了遗传学研究的新途径。
3.严密地假说演绎针对已有事实→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并在不同植物的杂交试验中分别验证假说的正确性→普遍规律。
1.判断对错(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2)豌豆的高茎与粗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3)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答案](1)×分析: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故去雄操作应在开花前进行。
(2)×分析: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粗茎是两种性状。
农业区位因素(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知识拓展】主导性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的判断
1、主导性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说, 该因素对该农业影响最大,如果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该种农业就 不能在该区域分布。
例如:塔里木河流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有冰雪融 水或河水灌溉,水源就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2、限制性因素:如果某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 能满足,这个缺乏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目录
01 农业及其发展变化 02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03 人类对农业自然因素的改造
【课前导入】吃瓜自由
夏天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吹着空调,吃着西瓜,一口下肚,甜 到心坎里。那你知道下面这些西瓜是什么品种吗?我们能吃到这么 多种西瓜是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影响?
8424西瓜
黄金蜜瓜
绿宝石瓜
01 农业及其发展变化
A.光热、土壤、水源 B.地形、水源、土壤 C.土壤、地形、光热 D.水源、地形、光热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B
()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课堂练习】
3.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
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D)
农业信息化则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与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环 境保护等方面的融合,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 精准化水平。
农 业 物 联 网
二、影响农业的人文因素
5、劳动力(数量、素质、价格)、资金、历史(种植历 史)、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课堂练习】
近年来,山东寿光的一些菜农采用穴盘活体蔬菜种植模式发展农业(如 下图)。与传统蔬菜种植不同,该模式是将蔬菜栽在穴盘中,并喷灌水和 有机肥,蔬菜不仅能正常生长,也可自由搬运、移动。每盘活体蔬菜 (400g左右)价格10~15元,市民买回家中可实现随吃随摘。目前,该种 植模式并未全面推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课件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的概念
基因重组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物 学过程,将两个或多个基因的遗
传信息重新组合的过程。
基因重组的方式
基因重组可以通过同源重组和非同 源重组两种方式进行。同源重组需 要DNA的同源序列,而非同源重 组则不需要。
染色体变异的意义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和表型特征,增 加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同时,染色体变异也是导致遗传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05 生物的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进化
总结词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 化的方向。
详细描述
种群的基因频率由于突变、迁入迁出、自然选择等因素而发 生变化,这些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实质。自然选择通过淘汰不 适应环境的个体,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从而决定了生物进 化的方向。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述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解释了位于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机制。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自由组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在动植物育种、人类遗传病研究和法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03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解释了生物性
状的遗传规律。
03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DNA的复制
总结词
详细描述DNA复制的过程、条件、特点以 及意义。
详细描述
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前进行 半保留复制的过程,是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和
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共47张ppt)

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
Ⅰ.风向影响(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②季风区,工厂应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大气污染物
知识拓展
大气污染物
中心商务区
工业区
住宅区
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
Ⅰ.风向影响(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③多风向地区,工业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乡村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点
依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 林地 、 草地 、 水域 等不同类型。
耕地
种植业
林地
草地
水域
渔业
农业用地
林地
林业
耕地
水域
草地
畜牧业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1. 乡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什么? 思考 2. 在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2.乡村空间结构的变化
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②商业区
特点: 占地面积较小;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市核心。
2.城镇中常中见心的商功务能区区及其特点
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示意图
中心商务区的特点:
(1)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2)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3)建筑物高大密集; (4)垂直分化明显。
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知识拓展工厂区来自工厂区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
Ⅰ.风向影响(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④在城市风显著的地区,工业宜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
知识拓展
工厂区
工厂区
2.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其特点
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
Ⅱ.水源影响(对水有污染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