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长生理

合集下载

植物的生理变化

植物的生理变化

植物的生理变化
植物是活体生物,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经历各种生理变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植物生理变化。

1.生长过程:植物以生长为主要目标,其生长过程是一个关键
的生理变化。

植物的生长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阳光、水分和营
养物质的供应。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利
用这些能量进行细胞分裂和扩张,从而实现生长。

2.开花和结果:开花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生理变化。

当植物达到
一定的生长阶段和特定的环境条件时,它们会产生花朵。

花朵中的
花粉结合雌花的柱头,进行授粉,最终结成果实。

果实则包含种子,以保证植物的后代延续。

3.休眠: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进入休眠状态。

休眠是植物的一种防御机制,可以帮助植物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生存。

在休眠状态下,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减缓,以节省能量和资源,从而适应干燥、寒冷或其他恶劣条件。

4.叶片的变化: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的重要器官。

植物的叶片在不同的生理阶段会有变化。

例如,一些植物的叶片可能在夏季变得更加厚实,以减少水分蒸发。

另外,一些植物的叶片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产生美丽的秋叶景观。

总结起来,植物的生理变化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领域。

了解植物的生理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和管理植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0植物的生长生理

10植物的生长生理

不会感知外界的剌激,而含羞草与一般植物不同,
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Linn.
植物的向性运动可分为向光性、 向地性和向触性,向日葵花的向 阳是典型的向光性运动。
分化和衰老起着互补与平衡的作用 。 凋亡是细胞死亡的机制之一,细胞凋亡是一种主 动的过程,就像树叶或花的自然凋落一样。
PCD与细胞坏死的 区别(动物体)
坏死指是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 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细胞膜发生渗漏,
细胞内容物释放到胞外,导致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时细胞膜的整合性保持良好,整个细胞
种子丧失活力的原因
①酶的破坏; ② 营养物的消耗; ③ 有害代谢物的积累。
种子的贮藏条件
正常种子:低温、干燥、乏氧 顽拗性种子:不耐脱水和低温,寿命很短, 如热带植物种子
§10-2 植物细胞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是以细胞的生长为基础 —
生长(growth):指植物细胞体积、重量及长度等不 可逆的增加过程。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来实现
4、测定种子活力常用的方法
利用种子的还原力法(TTC法)
呼吸作用使某些物质还原,如使兰色的TTC( 三苯基氯 化四唑 )还原为红色物质
利用种子的呼吸作用法(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染色法)
活种子质膜有选择透性,胚不被染色,死种子全被染色。
利用细胞中的荧光物质
种子纵切后,活种子的蛋白质、核酸等在在紫外光下发出 荧光。
根与地上部分 主茎与侧枝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1、顶端优势(apical dominance)主茎与侧枝的
相关 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称为顶 端优势(apical dominance)
原因:茎产生生长素,对侧芽生长有抑制作用 。 •顶端优势现象很明显: •针叶树、玉米、棉花、向日葵、一些瓜类植物如南瓜等 •没有顶端优势或顶端优势作用不明显 •如水稻、小麦、和一些灌木。 •应用: 通过去顶促进侧芽发育(瓜类、棉花等),或去除侧芽促进顶 芽生长(玉米,高粱、和向日葵)。

第9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第9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1、 生长素学说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玉米胚芽鞘实验:尖端1~2mm处产生IAA, 5mm处是对光敏感和侧向运输的地方。单 侧光下,IAA横向运输、较多分布于顶端 背光一侧,而后运到伸长区,刺激背光侧 生长,芽鞘向光弯曲。
返回
45
单侧光引起玉米胚芽鞘IAA侧向再分配
2、生长抑制物质学说
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
白芥幼苗在光下和黑暗中生长
(三)水分 (四)通气状况 (五)矿质营养 (六)植物激素: (七)机械刺激 (八)土壤阻力
三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 植物体各部分间互相制约与促进的现象
(一)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
相互促进:营养物、激素 (糖类、含氮碱、 CTK、维生素等)
根的干重或鲜重
根冠比 =
地上部分的干重或鲜重
返回
16
DNA合成后期
DNA合成前期
DNA合成期
(三)影响细胞分裂的因素
➢种类 ➢温度 ➢ O2 ➢维生素 ➢植物激素:生长素、 CTK促进
G1期 S期和G2 M期
返回
18
(四)细胞分裂生理
➢代谢旺盛 ➢原生质特别是DNA大量合成 ➢细胞数目增加
返回
19
二、细胞伸长期的生理
(一)细胞体积的增大与液泡化:壁增长
萌发4天 4.60 11.6 萌发6天 4.40 11.3 萌发8天 4.09 12.2
1.42 10.2 21.1 16.1 1.4 1.45 8.6 20.0 11.6 1.2 1.42 15.6 18.1 11.1 1.7
3 发芽
胚根与种子等长,胚芽为种长 一半为发芽
种子萌发:物质转化、能量转化、形态建成
❖ 分类
1、 生长运动 2 、紧张性运动

植物生理学第十章生长生理

植物生理学第十章生长生理
1. 优点
⑴ 可研究外植体在不受植物体其它部分干扰下的生长和 分化规律。
⑵可用各种培养条件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分化,以解决理论 上和生产上的问题。
2.特点
⑴取材少,培养材料经济。 ⑵人为控制培养条件,不受自然条件影响。 ⑶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 ⑷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
► 3. 培养条件:
(1)完全无菌:材料、培养基 (2)培养基成分:
丁香髓愈伤组织中加入适量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可以诱导分化出木质部。
低浓度2,4-D可促进胚胎原始细胞形成,抑制胚状 体进一步发育。
四、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 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在培养基中培养
离体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的技术。 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A、无机营养物:无机盐类 B、碳源:以蔗糖为主,带用浓度2-4% C、维生素:不同材料对vit种类、数量要求不同。硫胺素
是必需的,其他如烟酸、维生素B6和肌醇等。 D、生长调节剂:必须是人工合成、稳定、耐热物质。如
2,4-D和NAA等。 E、有机附加物:非必需物质,如氨基酸、椰子乳汁等。 (3)温度:25-27℃ (4)光:依不同培养而定。
经济树种(茶、桑)、大豆、棉花等则要去尖、 打顶,以促进分支,增加产量;
白菜移栽需抑制根的顶端优势,便于水分、矿 质吸收;
萝卜不能移栽,目的是维持根的顶端优势。
应用:
果树整形修剪、棉花整枝、植物生 长调节剂(如TIBA)消除大豆顶端优势 增加分枝,提高结荚率。
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1、统一方面 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物质基础。只有根深叶茂,
极性导致的不均等分裂是发育分化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A
B

植物生理学-第十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植物生理学-第十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植物细胞的生长分为三个时期: 分裂期、伸长期和分化期
细胞分化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性
(一)细胞分化的内部调控机理 1、通过极性控制分化 极性是分化产生的第一步,极性的存
在使形态学上端分化出芽,下端分化出根。 极性产生的原因: 受精卵的第一次不均等分裂 IAA在茎中的极性传导
2、通过激素控制分化 IAA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CTK促 进分化出芽。 3、通过基因调控分化 如开花基因活化,可导致成花。 (二)外界条件对细胞分化的调节 1、糖浓度
4、种子寿命
种子寿命(seed longevity):从种子 成熟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
顽拗性种子:不耐脱水和低温,寿 命很短,如:热带的 可可、芒果种子
正常性种子:耐脱水和低温,寿命 较长,如:水稻、花生
种子寿命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 有关。
二、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足够的水分 吸水是种子萌发的第一步:
不同作物种子萌发时需要温度高 低不同,与其原产地密切相关。
4、光 — 有的种子萌发需光
需光种子:光下才能萌发的种子, 如莴苣、烟草、杂草种子
需暗种子:光抑制种子萌发,如 茄子、番茄、瓜类种子
对光不敏感种子:有光无光都可
三、种子萌发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一)种子吸水
种子的吸水分为三个阶段:
急剧吸水阶段 — 吸胀性吸水 吸水停顿阶段 胚根出现 大量吸水阶段 — 渗透性吸水
2、种子生活力 种子生活力(seed viability):指种子 能够萌发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鉴定种子生活力的方法:
(1)利用组织还原能力(TTC染色法)
TTC
2H 脱氢E
氧化态 无色
三苯甲瓒
还原态 红色2、利用原生质来自着色能力 —(染料染 色法)活种子的原生质膜有选择透性,不选 择吸收染料,原生质(胚)不着色。

植物生理学 植物的生长生理

植物生理学 植物的生长生理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生长生理植物的生长生理一、植物生长和形态发生的细胞基础1.细胞的生长分化规律细胞周期:从亲代细胞分裂结束到子代细胞分裂结束的时期称为细胞周期。

细胞生长的控制细胞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核质遗传基因的控制,因为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数量比只能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受细胞壁以及周围细胞作用力的影响;受环境因素的制约。

2.细胞分化的控制因素细胞分化的分子机理细胞分化的分子基础是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别。

同一植物体中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基因,因为它们都是由同一受精卵分裂而来的,而且其中的每一个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有可能发育成与母体相似的植株。

在个体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内的基因不是同时表达的,而往往只表达基因库中的极小部分。

这就是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顺序表达。

细胞的基因是如何有选择性地进行表达,合成特定蛋白质的,即基因是如何调控的,这是细胞分化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相同基因的细胞而有着不同蛋白质产物的表达,即为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的控制因素:(1)极性是细胞分化的前提极性是指细胞(也可指器官和植株)内的一端与另一端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 细胞质浓度的不一,细胞器数量的多少,核位置的偏向等方面。

极性的建立会引发不均等分裂,使两个子细胞的大小和内含物不等,由此引起分裂细胞的分化。

(2)植物激素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植物激素可以诱导细胞分化。

3.细胞全能性与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携带一个完整的基因组,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的潜力。

组织培养:指在无菌条件下,在培养基中离体分离培养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的技术。

其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组织培养的概念与分类植物组织培养是指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培养发育再生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用于离体培养的各种植物材料称为外植体。

根据外植体的类型,又可将组织培养分为:器官培养、组织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培养等。

第十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第十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 (5)生长调节剂:生长抑制和生长延缓剂,R/T ,赤霉素等, R/T
• 在农业生产上,可用水肥措施、修剪、生长调节剂等来调控作物得根冠 比,促进收获器官得生长。
顶端优势
(二)主茎与侧枝得相关
植物得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得现象。向日葵 、玉米、高粱、黄麻等得顶端优势很强。
产生顶端优势机理
第十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二、种子休眠得原因
种子休眠:指处在适宜得外部条件下种子仍不萌发得现象。 休眠得原因:
1、种皮得限制:种被不透水性、种被不透气 性、种被得机械约束作用
2、胚未发育完全: 胚以外得部分成熟且收 获,因为胚未成熟不能萌发。
3、种子未完成后熟作用 4、存在抑制萌发得物质:种子(果实) 成熟 过程中积累抑制萌发得物质,达到一定量时导致种子休眠 。
三、芽休眠得原因
促使芽休眠得主要因素:短日照
冬眠植物:短日照诱导休眠,长日照解除休眠。 夏眠植物: 长日照诱导休眠, 短日照解除休眠。 如冬眠植物:
短日照→ABA合成→GA/ABA↓ →休眠 长日照→GA合成→ GA/ABA ↑ →解除休眠
低温易被误认为就是植物休眠得原因,实际上不仅不就是植物休眠得原 因,反而就是解除休眠不可缺少得条件。
果、可可、橡胶、椰子、板栗、栎树等,以及一些水生草本植 物如水浮莲、菱、茭白等,
正常性种子:耐脱水和低温,寿命较长。 如:水稻、花生。
种子寿命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有关。
五、种子得活力
• 1、种子生活力

种子能够萌发得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得生命力。--- 红墨水法等
测定
• 2、种子活力即种子得健壮度,就是种子发芽和出苗率、幼苗生长得潜 势、植株抗逆能力和生产潜力得总和,就是种子品质得重要指标。

植物生长生理的名词解释

植物生长生理的名词解释

植物生长生理的名词解释植物生长生理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机制和调控方式。

它涉及了众多名词和概念,本文将对其中一些关键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是植物中一项重要的生化过程。

它通过植物叶绿体内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光合作用不仅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还释放了氧气,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了氧气来源。

2. 水分传输(Water transport):水分传输是植物中的重要过程,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溶解其中的营养物质从地下输送到地上的各个部分。

水分通过植物的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再通过细胞之间的导管系统传输到茎、叶和花等部位。

这一过程受到温度、湿度、土壤水分和植物体内的水分蒸发等因素的影响。

3. 茎叶发育(Stem and leaf development):茎和叶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茎负责植物的支持和携带水分和养分,而叶则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茎叶的发育过程涉及植物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的形成,其中植物激素如生长素(Auxin)在茎叶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4. 花芽分化(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花芽分化是植物的重要发育过程,通过该过程,终生生长的植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转化为生成生殖细胞的花器官。

花芽分化过程受到光周期、温度、水分和植物激素等内外因素的影响。

花芽分化的顺利进行对植物的繁殖至关重要。

5. 营养吸收和转运(Nutrient absorption and transport):植物依赖于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进行生长和发育。

营养吸收主要通过植物根系来实现,其吸收效率受到土壤酸碱度和营养元素的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一旦营养元素被吸收,它们会通过植物维管束系统在茎、叶和花等部位进行转运,满足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需求。

6.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s):植物激素是植物内分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在植物体内产生和传递信号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植物的生长生理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掌握种子萌发过程,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2.使学生掌握根、茎、叶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以及其与农业、果树、蔬菜等生产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1.种子的萌发2.细胞的生长3.植物的生长4.植物的运动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种子的萌发,植物的生长和运动。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1.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足够的水、充足的氧和适宜的温度。

三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此外,有些种子还受到光的影响。

(1) 水分吸水是种子萌发的第一步。

吸水后,生理作用才能逐渐开始,因为1)水可以软化种皮:透氧,增加胚的呼吸,同时胚易于突破种皮。

2)水使细胞质由凝胶状转入溶胶状:代谢加强,酶活性增加,贮藏物分解为可溶性物质,供幼小器官生长之用。

3)水分促进可溶性物质运输到正在生长的幼芽、幼根。

(2) 氧气一般需要氧气浓度在10%以上才能萌发。

旺盛的物质代谢和活跃的物质运输等需要有氧呼吸作用来保证。

故农业生产上,春播前要深耕松土,使土壤的透气性增加,以利于种子的萌发(3) 温度种子萌发需要的温度范围与它们的原产地有密切关系,原产北方(如小麦)的需要温度较低,而原产南方(如水稻、玉米)的则要求较高。

(4)光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要求,可将种子分为以下三类1)需光种子:在有光条件下良好萌发,在黑暗中则不能萌发或发芽不好。

2)需暗种子:在光下萌发不好,在黑暗中萌发良好。

3)中光种子:萌发不受光照影响。

2.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1) 种子的吸水:三个阶段:急剧吸水、吸水停止、重新迅速吸水,表现出快——慢——快的特点。

1)阶段I-吸涨吸水阶段:A.是依赖于原生质胶体吸涨作用的物理性吸水。

B.无论是死种子还是活种子、休眠与否同样可以吸水;C.通过吸涨吸水,原生质由凝胶转变为溶胶状态,细胞结构和功能恢复。

2)阶段II-缓慢吸水阶段:A.由于原生质水合程度趋于饱和,细胞膨压增加等因素,出现的一个吸水暂停或速度变慢的阶段;B.细胞中基因开始表达;C.酶促反应和呼吸作用增强;D.贮存物质开始分解,一方面给胚的发育提供营养,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水势,提高了吸水能力。

3)阶段III-生长吸水阶段:A.在贮存物质转化的基础上,原生质组分的合成旺盛,细胞吸水再一次加强;B.种子形态上发生可见的变化;C.胚根突出种皮后,有氧呼吸加强;D.新生器官生长加快,表现为种子的吸水和鲜重持续增加。

(2)呼吸作用的变化和酶的形成1)呼吸的变化在胚根突出种皮之前,种子的呼吸主要是无氧呼吸,在胚根长出之后,便以有氧呼吸为主了。

2)酶的形成:萌发种子中酶的来源有两种:A. 从已经存在的束缚态的酶释放或活化而来;支链淀粉葡萄糖苷酶。

B. 通过蛋白质合成而形成的新酶。

a-淀粉酶。

(3) 有机物的转变种子中贮存着大量的有机物,主要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不同的植物种子中,三种物质的含量差异很大,通常以含量多的物质为依据,将种子区分为:淀粉种子、油料种子和豆类种子(蛋白质种子)。

3. 种子的寿命种子寿命(seed longevity):是指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

不同植物的种子寿命有着极大的差异:柳树:12h水稻、小麦:1~3a蚕豆、绿豆:6~11a稗草:13~18a皱叶酸膜:~80a莲子:100~400a贮藏条件影响种子寿命干燥:长;湿润:短低温:长;高温:短顽拗性种子:一些热带水果的种子不耐脱水干燥,也不耐零下低温贮藏,这类种子称为顽拗性种子。

如:荔枝、龙眼、芒果的种子第二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植物的生长是以细胞的生长为基础的: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通过细胞伸长增加体积。

种子-萌发细胞分裂和新细胞体积增加,幼苗迅速长大;由于细胞的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1. 细胞分裂的生理(1)细胞周期(cell cycle):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细胞所需的时间。

(从上一个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包括:分裂期(M):前、中、后、末分裂间期:G1、S、G2(2)细胞分裂的生化变化DNA含量的变化呼吸速率的变化:分裂期对氧的需求很低,而G1期和G2期后期氧吸收量都很高。

(3)激素对分裂的影响IAA:影响细胞间期的DNA合成;CTK:诱导特殊蛋白质合成,是细胞分裂必须的;GA:促进G1期DNA合成,因此缩短G1期和S期所需的时间;2. 细胞伸长的生理(1)分生区细胞向伸长区细胞过渡。

(2)伸长区细胞的代谢特点:1)呼吸速率增高2~6倍;2)蛋白质量增加约6倍;3)核酸及细胞壁也增加。

(3)细胞伸长时细胞壁的变化:细胞壁的结构构成细胞壁的成分中,90%左右是多糖,10%左右是蛋白质、酶类以及脂肪酸等.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

A.1400~10000个D-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结成长链,成为纤维素分子;B.2000个纤维素分子平行排列聚合成束,称为微团;C.每20个微团的长轴平行排列,聚合成束,构成微纤丝;D.细胞壁就是以微纤丝为基本框架构成的。

存在于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多糖。

据推算,每年地球上由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产的纤维素可达1011t之多,而1990年全球粮食产量只有2.2×109 t。

如何把纤维素转化成为人类可利用的食物或者有效能源,是人们长期渴望解决的重大课题。

(4)激素与细胞伸长的关系。

GA、IAA能诱发细胞伸长。

生产上,喷施GA使茎伸长,如:以切花为生产目的的花卉(菊花、月季等)时,如茎(花轴)过短,可喷施赤霉素,以达到规格要求的长度。

3.细胞分化生理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是指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细胞的过程。

高等植物大都是从受精卵开始,不断分化形成各种细胞、组织、器官,最后形成完整的植物体。

细胞的形态建成。

(1)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指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携带着一个完整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极性(polarity)指在器官、组织甚至细胞中在不同的轴向上存在某种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

极性一旦建立,即难于逆转。

(3)影响分化的条件1)糖浓度对分化的影响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分化与糖浓度有关:低糖浓度:形成木质部高糖浓度:形成韧皮部中等水平:木质部和韧皮部都形成,且中间有形成层。

2)光对植物组织的分化有影响黄化幼苗分化程度很低。

3)植物激素CTK/IAA——调控根芽分化1957年斯库格和米勒在进行烟草的组织培养时发现:[KT]/[IAA]比值高,愈伤组织形成芽;[KT]/[IAA]比值低,愈伤组织形成根;浓度相等,则愈伤组织保持生长而不分化;所以,通过调整二者的比值,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完整的植株。

第三节植物的生长一.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1.茎生长特性茎的生长主要由顶端分生组织和近顶端分生组织控制。

顶端分生组织控制近顶端分生组织的活性,近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伸长决定茎的生长速率。

生长大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植物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呈现“S”型的生长曲线,这个过程称生长大周期。

可以分为4个时期:(1)停滞期(lag phase)(0—18d):细胞分裂和原生质积累时期,生长缓慢。

(2)对数生长期(logarithmic growth phase)(18—45d)已经具有一定的积累,快速生长时期。

(3)直线生长期(linear growth phase)(45—55d)生长速率维持恒定速率(常为最高速率)快速生长。

(4)衰老期(senescence phase)(55——90d)生长速率开始下降,细胞开始成熟并走向衰老。

2. 根生长特性3. 叶生长特性双子叶:全叶均匀生长单子叶:基部保持生长能力二. 影响营养器官生长的条件1.温度(1)协调最适温度:能使植株生长最健壮的温度。

协调最适温度通常要比生长最适温度低。

(2)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

(3)根生长的最适温度20~30℃2. 光(1)幼苗的发育是受光控制的。

(2)光对茎的伸长有抑制作用。

(3)蓝紫光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而紫外光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4)光抑制多种植物根的生长。

(5)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面积的影响。

3.水分细胞分裂和伸长必须要有充足的水分。

但水分过多也对植物生长不利。

在控制小麦、水稻茎部过度伸长的根本措施就是控制第二、三节间伸长期间的水分供应。

土壤水分过少时,根生长慢,同时使根木质化,降低吸水能力。

土壤水分过多时,通气不良,根短且侧根数增多。

4.矿质营养氮肥能使出叶期提早、叶片增大和叶片寿命相对延长,所以氮肥亦称为叶肥。

但氮肥施用过量,叶大而薄,容易干枯,寿命反而缩短。

氮肥同样显著促进茎的生长,氮肥过多,会引起徒长倒伏,抗性差,推迟成熟。

5.植物激素GA显著促进茎的生长。

生长延缓剂CCC等抑制菊花近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茎的生长,外施GA,可抵消它们的抑制效果。

三.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植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协调的现象。

1.根和地上部的相关“根深叶茂” “育秧先育根”相互促进:地上部分为根部提供糖分、维生素等养分;地下部分:为地上部分提供水分、矿物质、细胞分裂素等。

相互制约:“旱长根,水长苗”2.主枝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在树木中特别是针叶树,如桧柏、杉树等,顶芽生长的很快,下面的分枝受到顶端的抑制,整个植株呈宝塔形。

生产上采取去除顶端优势的方式达到增产、增收,如:棉花生长到一定高度要去顶以促进侧枝的增加,从而增加结果枝;花卉上,最典型的是千头菊,通过不停的去顶,能让一颗菊花上开出上千朵花;3.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矛盾的对立统一统一性:生殖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大部分是由营养器官供应的,营养器官生长不好,生殖器官自然生长也不好。

矛盾性:营养生长过旺,消耗较多养分,便会影响到生殖器官的生长,如果树、棉花等枝叶徒长,往往不能正常开花结实;生殖器官生长也影响营养器官生长,如番茄开花结实时,如让花果自然成熟,营养器官就日渐减弱,最后衰老死亡。

第四节植物的运动植物的运动(movement):指植物器官在空间上产生的运动。

高等植物的运动可以分为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一. 向性运动向性运动(tropic movement):指外界对植物单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

向性运动包括3个步骤:感受、传导、反应。

向性运动:是生长引起的、不可逆的运动。

1. 向光性(1)向光性:植物随光的方向而弯曲的能力。

如:向日葵。

(2)分为:正向光性、负向光性(如根)、横向光性。

(3)植物感受光的部位:是茎尖、芽鞘尖端、根尖、某些叶片和生长中的茎。

(4)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二是抑制物质分布的分布不均匀。

(5)光受体是:燕麦芽鞘有β-胡萝卜素和核黄素(6)向光性的一些例子:叶镶嵌(leaf mosaic)太阳追踪(solar tracking)横向光性(geotropism)2. 向重力性1)向重力性(gravitropism):植物在重力影响下,保持一定方向生长的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