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的鉴定步骤

合集下载

翡翠原石打灯看的几种表现

翡翠原石打灯看的几种表现

翡翠原石打灯看的几种表现鉴定翡翠原石有四法:一看场口,二观皮壳,三掂手感,四看打灯。

这四个步骤是咱们经常用到的方法,而白光看种,黄光看色的说法也常被拿来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谈一谈翡翠原石的打灯的奥秘!在选购翡翠原石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配上一些专门的工具,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手电筒了,而这个手电筒指的不是一般的照明手电筒,而是珠宝专用的强光手电筒,用强光手电筒可以更清楚的观察翡翠的特征。

一般情况下只看瑕疵,比如裂、脏。

看种的话,基本靠回光,也就是灯打下去,从皮上折射回来的光感。

如果是普通的料子,透光只有个三两厘米,那就要结合底子分析了。

为了方便各位赌石爱好者多一份参考,小编收集一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

先发几张比较常见的原石打灯照,大家耐心看下,还是有区别的。

一、会卡场口种嫩水长原石打灯表现二、常见糯种原石打灯表现:细看是能够看到里面糯米一样的结构。

三、细糯原石的打灯表现:可看到内部结构很细腻。

四、糯化原石的打灯表现:看上去跟熬化的糯米汤一样,看不到结构,但是底子浑浊。

五、糯冰原石的打灯表现:看上去跟熬化的糯米汤一样,看不到结构,但是底子浑浊。

六、翡翠冰种原石的打灯表现:开口处肉质发黑,如果肉质看上去没有发黑,那绝对不到冰。

七、高冰原石打灯表现八、玻璃种原石的打灯表现:摩西砂场口,全脱砂,切口处肉极黑,也就印证了种越老肉越黑。

自然光下看打灯看九、蓝水墨翠原石打灯表现十、墨翠原石打灯表现:因为其颜色深、结构致密,打灯就是一丝阳绿,如果光圈过大,就要小心了。

十一、老油青原石打灯表现:老油青,最常见的冒充墨翠的原石,由于价值低廉,被很多人做选择,但是价值不是太高。

十二、色料的打灯表现糯种阳绿表现糯冰阳绿表现帝王绿表现:帝王绿首先要到冰种,另外色彩偏暗。

十三、水沫子原石打灯表现:常见的水沫玉原石,基本很容易分辨,上手比较轻,肉眼看没有翡翠应有的结构,透光性强。

比较少见的水沫玉原石,只看图片很难分辨。

如何分辨水沫子与翡翠1、比重——翡翠为3.33,而水沫子为2.6-2.8,翡翠比水沫子重许多。

翡翠原石的鉴定方法

翡翠原石的鉴定方法

翡翠原石的鉴定方法翡翠原石的鉴定是一门相对复杂的技术,需要综合考虑石料的外观、颜色、质地、透明度、硬度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翡翠原石常用的鉴定方法:1. 颜色鉴定:翡翠原石的颜色是其最重要的鉴定标准之一。

优质的翡翠原石通常具有鲜艳的颜色,并且色调均匀。

翡翠的颜色种类繁多,包括绿色、白色、灰色、黄色等,但以浓郁的绿色为多。

在鉴定中,需要观察石料斑点和色带的分布情况,确保颜色均匀且自然。

2. 透明度鉴定:翡翠原石的透明度是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质的翡翠通常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能够透过一定程度的光线。

在鉴定中,可以通过将翡翠放置在光源下,观察石料的明亮度和透光性来判断透明度的高低。

3. 质地鉴定:翡翠的质地是鉴定其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

质地优良的翡翠具有紧密、细腻的晶体结构,触感滑腻。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手感、声音和观察裂纹。

用手触摸石料表面,优质翡翠会有温润滑腻的感觉。

将石料敲击,若有清脆悦耳的声音,也可能是优质翡翠的特征。

观察石料表面和断面,可以发现晶体的排列和裂纹情况。

4. 硬度鉴定:翡翠的硬度是鉴定其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优质的翡翠具有相对较高的硬度,可以划伤玻璃或金属。

在鉴定中,可以使用硬度评定工具,如莫氏硬度计,测量石料的硬度,判断是否符合翡翠的硬度标准。

5.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石料内部的结构和特征,可以更加清晰地判断其真伪。

优质的翡翠通常具有细密的晶体结构和均匀的颜色分布。

同时,可以观察有无明显的裂纹、瑕疵和杂质,这些可能是石料品质差的表现。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可以通过专业仪器进行测试和鉴定,如红外线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检测石料内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进一步了解翡翠的真伪和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翡翠原石的鉴定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因此,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好寻求专业鉴定机构或人员的帮助,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翡翠原石鉴别方法

翡翠原石鉴别方法

近年翡翠市场渐渐开始火热。

大家也不仅仅满足于买已经加工好的翡翠成品。

那么,我们见到的翡翠原石都是怎么鉴别的呢?下面就由时空翡翠给大家简单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翡翠原石怎么挑选鉴定1、猜水猜水,其实主要猜的是场口,也就是翡翠被开采出来的地方。

因为不一样的地质环境会决定翡翠的种、水、色等多方面特质,不同场口所产的翡翠原石也是不同的。

当然,猜对场口仅仅是选购石的第一步。

市面上种水好的料大部分应该都是莫西沙出的,莫西沙出的翡翠原石的特点就是水头好,起货率高,种老,肉细,冰种,玻璃种莫西沙最多。

这个灯光,判断料子的起胶就很明显了,明显有胶水一般的感觉,料子是顺着脱沙的部位开窗的,略带底色,种水的话不用多说,这样的料子开窗之前,主要猜的,也就是料子的棉了。

2、猜色翡翠的颜色多种多样,但是包裹翡翠的石皮却让人无法观察到内部的颜色,猜色就是根据包裹翡翠的石皮特征,去鉴定翡翠内部是否有颜色,以及颜色的浓、阳、俏、正、匀等程度级别。

无色或色不正就不是好料了。

看色一般可用于解口料。

在切口开窗处观察翡翠的颜色,最好看绿色,而且绿色要浓艳,鲜活。

3、猜裂翡翠原石在看好种水和颜色后,就要开始考虑是否有裂纹或断裂了。

种水和颜色一旦猜对,原石的价格可能暴涨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但猜裂的时候,如果输了,原石即便有种有色,价格也会大大折扣。

开出来会对成品有很大的影响。

而翡翠行家能通过裂的外形特征,便能判断出裂纹对翡翠成品会不会有影响,影响有多大,从而判断原石是会大涨还是该舍弃。

常人不敢买的裂他们也能开出价值翡翠高的翡翠料出来。

不会看裂的翠友们,最好不要尝试哦。

4、猜底翡翠的底又意为底子,俗称“肉头”,主要猜翡翠干净程度和质地细腻程度,底细腻,干净,水润,无杂质就是好原料。

如果底子乱、黑、粗,就不是好远了。

5、猜雾翡翠的雾,是指外皮和肉色之间的一层厚薄不等的次风化层,它的状态是有的厚,有的薄,雾的存在证明了原石种老,硬度高,品质好。

猜雾,主要是白雾和黄雾之分。

如何挑选翡翠原石毛料有这四种方法挑选

如何挑选翡翠原石毛料有这四种方法挑选

如何挑选翡翠原石毛料有这四种方法挑选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首饰品一般都是翡翠制作而成的,翡翠因其质地质地细腻光滑,触感温凉,所以非常是非常受欢迎的,很多人都想知道,如何挑选翡翠原石毛料?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看颜色。

翡翠原石的颜色一般为绿色,紫色和蓝色,其中翠绿色的翡翠原石价格最高,在灯光的照耀下,原石表面晶体透亮,色泽均匀,肉眼看有绿色暗点,那么就是高质量翡翠玉石毛料。

第二,看裂纹,纯天然的翡翠原石毛料在开采时,会在表面留下隐隐绿色划痕。

第二,看品相,天然的翡翠玉石原料切口部分很光滑而不抛光,而坏料一般颜色不正绿不多;
如果买到一块质量上乘的翡翠原石,还要记得保养,否则翡翠原石会渐渐失去灵气。

在保养翡翠原石时,可在表面涂上植物油或专用护养油,这样既可以保持翡翠原石表皮的完整性,又可以避免翡翠被重物磕碰,导致碎裂的情况发生。

而且翡翠原石尽量要放在室内,不要放在室外,因为一旦下雨,雨中的酸性物质会改变翡翠原石结构,导致翡翠原石光泽下降,水分蒸发;
2、看触感。

用手触摸翡翠原石,真翡翠原石触感光滑,没有碎裂晶体,而假的翡翠原石触感粗糙,有明显的颗粒,有碎裂的原石晶体;
3、看光泽。

真翡翠因为是天然形成的,光泽感自然,而假的翡翠原石会有塑料的玻璃光泽;
4、看结构。

真翡翠的颗粒晶体细小,结构紧密,而假的翡翠原石晶体较大,结构疏松。

翡翠原石的鉴别方法

翡翠原石的鉴别方法

翡翠原石的鉴别方法
翡翠原石的鉴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鉴别:翡翠原石的颜色多为浓郁的绿色,但也有其他颜色如白色、灰色和黑色等。

观察原石的整体颜色、光泽度、纹理和结构等特征,有助于判断是否是翡翠原石。

2.硬度鉴别:翡翠的硬度相对较高,通常在6.5-7级之间。

可以使用硬度检验工具(如钢针或玻璃棒)进行刮擦,如果原石表面没有明显刮痕,说明硬度可能符合翡翠。

3.密度鉴别:翡翠的密度较大,可通过重量测量来初步判断原石是否为翡翠。

翡翠的密度约为2.93-3.35 g/cm³,较一般石材密度较大。

4.荧光鉴别:翡翠在紫外线照射下具有特殊的荧光反应。

可以使用紫外线灯对原石进行检验,翡翠通常呈现出绿色或橙黄色的荧光,而其他石材则没有或反应较弱。

5.放射性鉴别:翡翠中有一定数量的放射性元素,故在放射性测试中会呈现明显的放射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初步鉴别的参考,对于真正的专业鉴定,还需要寻
求专业的翡翠鉴定机构或专家的意见。

判断翡翠原石的方法

判断翡翠原石的方法

判断翡翠原石的方法翡翠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因为其品质与颜色而备受追捧。

判断翡翠原石的品质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一、观察外观1. 翡翠形状:通常情况下,翡翠原石的形状是圆润的,没有明显的棱角或裂纹。

如果翡翠原石有明显的划痕或者磨损后的痕迹,那么就需要仔细观察是否是经过处理的。

2. 翡翠颜色:优质的翡翠颜色晶莹剔透,绿色纯正,光泽艳丽。

翡翠的颜色可以分为青色、黄色、红色等,而其中最具价值的是较深色的青色翡翠。

3. 翡翠亮度:翡翠原石应当有良好的光泽,光线照射时会呈现出温润的光泽。

良好的翡翠原石应当有良好的透明度和光泽,不会呈现出冷淡的光泽。

4. 翡翠纹理:翡翠原石的纹理也是判断翡翠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的翡翠原石通常具有清晰的纹路和均匀的色彩分布。

二、检查翡翠的硬度和密度1. 硬度测试:翡翠原石的硬度较高,硬度级别在6.5-7号之间。

可以用一些硬质的物品轻轻划过翡翠表面,如果划痕轻微或没有划痕,则说明翡翠的硬度很高。

2. 密度测试:正品翡翠的密度一般在3.3-3.5,用盐水进行密度测试,如果翡翠沉入盐水,则说明翡翠的密度标准。

三、观察翡翠的透光性1. 透明度测试:透明度好的翡翠原石,在透光时可以看到其内部的棱镜效应,判断是否正品可以使用手电筒照透,能从另一端看见光线穿透的部分就为优质翡翠。

2. 阴影测试:将翡翠原石放在手掌心部,用手指强制使阴影浓郁并夹住翡翠原石,如果阴影较“亮”,则说明翡翠穿透性好,透明度高。

四、检查翡翠的纹理和断面1. 纹路检查:翡翠原石的纹路应当清晰,如果有模糊的地方可能是由于加工过程不当或者处理后导致失去天然原石的独特性。

2. 断面检查:在观察翡翠断面时,应当注意其颜色、纹路和材质。

如果翡翠的色彩均匀且色泽鲜艳,则说明翡翠品质较好。

五、使用专业仪器检测翡翠的成分1. 翡翠地方矿物测定仪:可以检测翡翠中包含的硬玉石、蛇纹石、黑钙石等信息。

2. 翡翠硬度计:可以检测翡翠的硬度,其硬度要在6.5-7号之间才算合格。

翡翠原石打灯看教程

翡翠原石打灯看教程

翡翠原石打灯看教程
打灯是一种常见的翡翠原石处理方法。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教程,以帮助您理解该过程。

首先,为了打灯,您需要具备以下材料和工具:
- 翡翠原石
- 手电筒或台灯
- 支架或支撑物
- 细砂纸或打磨工具
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准备好一个安静的、阴暗的工作环境,以便更好地观察翡翠的光线反射。

2. 将翡翠原石放在支架或支撑物上,确保其稳定。

3. 关闭房间的其他光源,以便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翡翠的颜色和光线。

4. 打开手电筒或台灯,并将其对准翡翠原石的一侧。

5. 逐渐移动光源,观察翡翠的光线反射情况。

注意观察翡翠的色彩、透明度和杂质等特征。

6. 如果您发现翡翠中存在明显的漏光现象(即有光进入石头内部,然后从另一侧透出),那么这就是翡翠的“漏光点”。

7. 如果您希望遮挡或弱化漏光点,可以使用细砂纸或打磨工具轻轻地打磨翡翠的表面。

8. 注意,打磨时应小心操作,力度适中,以免损坏翡翠的原始形态。

综上所述,这是一种简单的翡翠原石打灯方法。

通过观察翡翠
的光线反射情况,您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质量和特征。

记得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谨慎,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打磨。

大马坎翡翠原石的鉴别方法

大马坎翡翠原石的鉴别方法

大马坎翡翠原石的鉴别方法大马坎翡翠是一种稀有的宝石,其纯净的绿色和高度抛光的外观使其成为珠宝收藏家们追捧的对象。

鉴别大马坎翡翠原石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鉴别方法:1. 观察颜色:大马坎翡翠的标志性特征是其浓郁的绿色。

它的颜色通常比其他翡翠更为浓烈鲜艳,且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质量较好的大马坎翡翠通常呈现出均匀的颜色分布,没有明显的杂色或斑纹。

2. 测量硬度:大马坎翡翠的硬度非常高,可以达到7.0-7.5。

在使用硬度测试仪进行测试时,大马坎翡翠的硬度应该与石英类似。

如果石头很容易被划伤,那可能就不是真正的大马坎翡翠。

3. 检查密度:大马坎翡翠的密度通常在2.65-2.76之间,可以使用密度测试仪进行测量。

如果密度显著高于这个范围,可能是其他类似矿物的石头。

4. 考察结构:大马坎翡翠的结构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细致均匀的晶体结构。

真正的大马坎翡翠不会有裂缝、气孔或其他明显的瑕疵。

5. 使用灯光照射:大马坎翡翠会在特定的灯光下发出明亮的绿色光芒。

可以在昏暗的环境下使用波长为650纳米的紫外线灯(UV灯),真正的大马坎翡翠会散发出红色荧光。

6. 检查反射:真正的大马坎翡翠会显示出良好的光泽和反射性能。

当光线照射到石头上时,它会有很强的反射效果,呈现出闪烁的外观。

7. 进行化学测试:可通过进行一些化学试验来判断大马坎翡翠的真伪。

例如,真正的大马坎翡翠在硫酸中会逐渐褪色,而人造石或其他伪造品则不会发生这种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鉴别大马坎翡翠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新手或没有相应背景知识的人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鉴别。

此外,为确保鉴定的准确性,最好将石头送到专业的宝石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翡翠原石的鉴定步骤翡翠原石的鉴定是整个翡翠鉴定中难度最高、风险最大、涉及面最广以及知识性、经验性最强的鉴定技术,其原因是情况复杂、变化多端、真中有假、优非真优、有假难辨的情况时时存在。

目前,翡翠原石的做假行为大致可分为10种。

一、假皮类这类做假的原因很多,欺骗性也较大,其做假的原因总的来说不外乎是将翡翠的实质蒙盖,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而做假的方法是把一些翡翠皮壳的风化层粉碎后,再将一些石英砂类,用胶将其粘到翡翠原石的表面。

因此,质软、有胶性,没有细晶粒自然排列的表现,这是假皮类的最大特点。

二、假色类这类的染色方法主要有镀色、炝色或火烧,在鉴定中很多地方与饰品的鉴定一样,但是在有些迹象方面却是饰品所没有的。

如原石中存在的绿色是由表向里浸入。

绿色的色调总有一种不蓝及黄的味道,而且表层处可看到一些大小不等的烧焦点,这些焦黄点的产生是由于受到酸、碱的腐蚀而造成的。

所对在鉴定时只要认真观察就可很容易发现那些做假迹象。

三、真假混色这类做假行为不但原石中有,而且在饰品中也时常可见。

同时也是一种欺骗性的极强、分辨较难的人为现象。

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绿色的数量或加深色调,这类颜色的特点如同前者,但在鉴定时因真假混杂并存而难于前者。

四、假象类原石中因存在裂纹、黑点、残损等问题,故用制造假象以分散鉴定者的注意力或掩盖住其缺陷为目的,其方法多为涂墨、写字、贴胶布或纸、抹泥、去皮不抛光或大件开小口等。

五、镶嵌贴片在无色的原石上开?一口并镶嵌一块色正质地较好的翡翠,以蒙骗或掩盖内部劣质部分,鉴定时应注意镶嵌部位或开口处是否有异样,有否粘合痕迹等。

六、掏心涂色用无色质地好的翡翠原石,从中间挖一个空洞至表层数毫米处,涂上绿色原料,如绿油漆。

并用锡箔纸?,然后将口贴合。

这种作假的翡翠原石,在表现特征上与天然的较为相似。

而且颜色也总给人以外浅内深的感觉。

但是总的来说,这种颜色的表现就像是一块磨花玻璃的背面涂有绿色。

粘合痕迹也是鉴定的主要依据。

七、天窗盖帽多以劣质翡翠为主。

在切开后见其质劣色差,便将开口处重新粘合。

鉴定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胶合痕迹或各部位颜色、沙粒的变化。

在阳光下观察皮壳各部位的色调光泽等的变化情况。

八、探孔补洞对原石内部情况不明,为了了解内部的情况,先钻一小孔。

见质地低劣无色或色差;或是将绿色取出后再将该孔补盖。

由于其面积较小,故一般不容易发现。

九、伪造风化质劣的翡翠或因其它原因而做假壳者,为了掩盖其人工痕迹,将其埋入土中,并在其周围放入酸或碱等腐蚀物浸蚀。

这样就可使皮壳的表现相似于天然风化。

十、挖空增透对于绿色暗浓、透明度较差的翡翠,将其底部或内部挖空,其用意是提高透光率,增强透明度。

总之,以上十种做假行为是当今翡翠贸易中常会遇到的,而且也是名目繁多的翡翠做假行为基础。

但是不论技艺多高的做假行为都会留下一定的人工迹象。

认识翡翠的真假是不难的,但是鉴定翡翠原石质量优劣就不那么容易了,它并非饰品那样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

所谓“神仙难看寸玉”就说出了要想知道翡翠的内部情况是十分不易的。

翡翠原石的质量鉴定,主要是根据原石外表的表现特征或现象而推测其内部的情况变化的方法。

如表层颜色、粗细程度、松花、苔癣、蟒带(条纹)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翡翠原石内部情况,一般来说,质地细腻的翡翠,其皮壳所表现出的特点是沙粒细小、结构紧密,而且风化层往往不厚。

对于皮壳粗糙沙粒又大的原石,其质地往往结构松散粗糙,而且石花棉柳、裂纹也较容易出现和发育,同时风化层也往往较厚。

有时在一件翡翠原石上会出现两种不同粗细沙粒的情况。

这种现象是较诱人的,它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在细沙出现的部位存在有颜色;第二,虽无颜色,但质地会存在一粗一细的两种情况。

前者的可能性在实际中要比后者可能性大,不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不要单一的下定论,还要根据其它的现象做进一步的推测。

原石皮壳的颜色是认识内部颜色的重要线索,因为原石皮壳所产生的颜色是与翡翠中所含化学元素及生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但光凭翡翠形成颜色的理论及规律,是不能准确地预测翡翠内部的颜色情况的。

实际交易中按照这种理论原理购买翡翠原石者,被大自然欺骗的人不计其数。

例如,原石皮壳呈白色时,从理论上说,这件原石的化学成份是较纯的,并无形成颜色的化学元素存在,所以,其内部也就不可能存在颜色。

但是从白沙皮翡翠所反应的情况看,上面的这一理论全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又例如,当原石的皮壳呈现为黄、褐、黑、红等颜色时,它表示翡翠的成份中也含有其它的化学成份,如铬(Cr)、铁(Fe)、镍(Ni)等,预示着原石内部会出现颜色,但是从细沙皮翡翠所反应出的情况看,这也是一个错误的理论。

所以,只靠理论原理是不能在实际中解答翡翠的这些实际情况的。

只有当理论与经验相结合时,才能在翡翠原石的质量鉴定中做出较为合理的预测。

一般情况下,翡翠原石的内部存在颜色时,在其表面都常具有以下的表现现象:松花原石内部存在颜色时所反应在皮壳上的一种现象。

一般在表面所具有的颜色色调,是与其内部的颜色相一致的。

癣黑色的沙粒,虽然它是无价值的,但却与绿色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

蟒带原石外表沙粒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纹带。

在颜色上与周围并没有多少明显的差异,纹带有时明显,有时却隐约难辨。

色眼有时也称色根。

在翡翠皮壳上出现有像漏斗形一样的凹坑特征时,常常被视为一种与绿色有关的好现象。

总之,颜色生长在翡翠原石的内部,虽然人们不能一眼就看到它的存在,但可根据原石表面的上述特征,对它进行认识和预测。

尽管每一块翡翠所含颜色的有、无、浓、淡、多、少与原石的显示有很大变化,但是,通过仔细观察并借助于平时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还是可以预测和认识的,因为各种不同的颜色虽然变化复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和形状,了解了不同形状颜色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就可正确地预测翡翠原石内部颜色的存在与分布、数量和质量等。

一、带状这类形状的颜色是以不同的脉状、条带状形式存在于翡翠的原石中,并且又有宽、窄、聚、散等方面的差别,所以又可分为:宽带子、细带子、花带子等。

带状颜色的主要特点是很实在,表现就在这种颜色的延伸性。

即方向明显可辨、界线清晰。

二、块状这类形状的颜色是以大小不等又互不关联的形式分布于原石中,其主要特点就是颜色互不关联,颜色的突然性和一定程度的不可预测性很大。

三、满色俗称“满个子”。

其特点是颜色不存在方向性。

原石中全部或大部分都是颜色。

四、表皮绿也称串皮绿、膏药绿或仙人铊。

其特点是绿色有限,它仅浮在表层。

形成表皮绿的原因大至有两个,即人为的和自然的。

人为形成表皮绿的原因主要是在切割原石时造成的;而自然形成表皮绿的原因请参见后面的裂纹评估中的“随绿纹”。

表皮绿是最具有欺骗性的,它常给人以满绿的假象,故此俗话说“宁买一条线,不买大片。

翡翠中的裂纹是因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裂纹或裂痕,产生裂纹的原因很多。

如自然搬运过程中的撞击、外界作用力的侵袭或冷热交替的变化以及人为的因素等。

在一般的情况下,翡翠中的裂纹从原石的表面就可以见到和预测其程度。

但是有一些具有危害性的裂纹仅从表面是看不到它的存在的,只有在切开后或加工中才能够看到。

但在有些情况下,只要留意,也可以对一些隐而不露的裂纹进行认识和预测。

例如,当原石的表面存在有沟槽、阶梯或沙粒粗糙时,其部位和内部就有可能产生裂纹。

前面我们说过翡翠原石中的颜色有时是具有方向性的,但是如果它被一条裂纹横穿而过,就有可能造成带状形的颜色位移,而形成错位绿。

如果其程度严重则可发展成截绿纹。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翡翠形成时的初期,由于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力而使得翡翠原石成两部分,各向相反的方向滑移或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除了以上两种裂纹与颜色有关外,还有一种与颜色有关的裂纹就是“随绿纹”。

产生随绿纹的原因,大多为绿色部位的质地较脆弱,当发生外力作用时,裂纹首先就会在其脆弱的部位产生,由此便可联想到表皮绿。

从示意图中可看到:随绿纹是裂纹还没有裂开的情况,而表皮绿则是裂纹已裂开后的结果。

在判断裂纹的有无和方向的同时,还要预测裂纹的深浅程度。

对于高价值的翡翠原石来说,更应该仔细地判断和预测,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翡翠原石中裂纹产生的原因。

翡翠原石中裂纹的形成变化很多,其特点也各有阶别。

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以下五种。

在翡翠中除了裂纹对翡翠质量有影响外,棉柳和黑(癣)对翡翠的质量影响也是很大的。

各种各样的棉柳、黑点或黑丝存在于翡翠中,它直接影响着翡翠的价值与制作。

棉柳也称棉,是翡翠中像棉花或云状的纹络,它对翡翠的翠性存在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般翠性大时棉柳就容易产生。

有时人们也常把粗大的翠性叫作棉柳。

黑色在翡翠中具有多种形状,但基本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即黑点(苍蝇屎)、黑丝和黑带子。

无论什么样的黑都与颜色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在通常的情况下,原石中有绿色存在时并不一定就有黑的存在;但有黑色存在时一般都会有绿色,所谓“绿走黑跟、黑靠绿生”。

也就是这个意思。

一般来说,有黑色存在的翡翠很实在。

所谓实在就是指原石中必定存在绿色,并且黑色有可能是假象的黑,当黑色在翡翠原石的表面出现时,它是一种好的现象。

但是当它发展到内部就不再是一种好现象,所谓“腌菜拌豆腐”,指的就是绿色与黑色共存的一种现象。

另外,在原石中还有一种情况对翡翠价值的影响也很大,即“皮包水”,俗称猫尿。

虽然它与“雾”有着较相似的地方,但两者却是完全不同性质的翡翠。

前者如存在于原石中则影响着翡翠的价值,而后者则不会,颜色鲜艳的雾却是翡翠中的佳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