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us tracking技术在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

合集下载

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规范

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规范

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规范化应指南本指南力争实现在该领域有规范化操作标准可循,并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让患者获益。

01CCTA检查流程与预约环节CCTA得检查流程见图1、每个步骤得规范化操作可改善患者得配合度、优化扫描方案,进而提高检查成功率,并降低辐射剂量与对比剂用量。

图1 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流程图预约时,需要确定以下事项:(1)了解有无CT增强检查禁忌证;(2)确定患者预约检查时间;(3)告知患者检查时需要直系家属陪同,因为重症患者或者冠心病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风险,且存在注射对比剂得各种风险;(4)检查当日,无需空腹、禁饮食,除药品有特殊说明外(如治疗糖尿病双胍类药物,根据对比剂使用说明书需要在检查前后停药48h),无需停止正在服用得药物、检查前12~24h,避免服用提高心率得食品、饮料、药品等,如饮酒、咖啡类饮料、万艾可(伟哥)类药品;(5)询问患者得基础心率,如超过90次/min(bpm),有可能需要备用β受体阻滞剂,有无频发心律失常等情况,并给予解释;(6)根据每家医院得具体情况,向患者说明应做得检查前准备、02扫描过程与推荐使用得规范化检查方案CCTA扫描步骤与方案:(1)定位像扫描:自胸廓入口至心脏膈面屏气行定位像扫描(正位或正侧位,由具体设备型号决定)。

定位像扫描条件由设备嵌入,不做特殊修改。

CCTA采集范围:上界自气管隆嵴下1~2 cm水平(根据患者体型调整),下界达心脏膈面(注意部分患者膈面抬高,CT采集范围需低于膈肌),左右各大于心缘两侧10~20 mm。

CCTA增强扫描时,可以根据钙化积分扫描观察到得冠状动脉开口与远端水平,确定扫描范围更加精准。

对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得患者,上界自胸廓入口开始,以显示桥血管全程。

(2)冠状动脉钙化(CAC)扫描:推荐CCTA前进行钙化积分扫描、但就是对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与搭桥术后患者,因为有金属物得植入,不推荐行钙化积分扫描。

双源CT左心功能分析与超声心动图的对比研究

双源CT左心功能分析与超声心动图的对比研究

双源CT左心功能分析与超声心动图的对比研究孙莉;潘燕;刘艳;李江红【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与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功能分析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0例,同一患者在一周内完成双源CT及超声心动图的左心功能检查,使用双源CT心功能分析软件,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获得相应结果 ,与超声心动图的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及统计分析.结果双源CT及超声心动图的EDV、ESV、SV和EF等相关指标比较,双源CT测量指标略大于超声心动图,但各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在左心功能评价方面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相关性高,有较好的一致性.%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results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between dual-source CT and echocardiography. Methods A total of 30 ca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Every case was per-formed th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examination with both the dual-source CT and echocardiography within a week. Through the heart function analysis software of dual CT, 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 (ESV), end diastolic vol-ume (EDV), stroke volume (SV) and ejection fraction (EF) were measured and the appropriat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indexes of echocardiograph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Results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includ-ing EDV, ESV, SV, EF of dual-source CT and echocardiography were compared, and the measurement of dual-source CT was slightly largerthan the measurement of echocardiography. However, these relevant indicators had good correlation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Dual-source C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s well as echocardiography.【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7(028)019【总页数】3页(P3178-3180)【关键词】双源CT;左心功能;超声心动图;一致性【作者】孙莉;潘燕;刘艳;李江红【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CT、MR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CT、MR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CT、MR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CT、MR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5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重要疾病,在临床诊疗中亦日益得到重视。

低剂量冠状动脉CTA: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对比分析

低剂量冠状动脉CTA: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对比分析

低剂量冠状动脉CTA: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对比分析古今;吴晟;史河水;韩萍;吴爱兰;刘永华【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前瞻和回顾性心电门控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时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差异,为临床低剂量冠状动脉CT成像扫描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双源CT冠脉成像资料,前瞻性门控扫描组55例,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40例,未应用ATCM技术15例。

回顾性扫描组50例均采用ATCM技术、ECG管电流自动调制技术及螺距-心率自动匹配技术。

计算所有患者CTA检查的辐射剂量,对所有冠脉节段(直径≥1 mm)进行图像质量评分(采用4分法,1~3分能用于诊断,4分不能用于诊断)。

结果:①未应用ATCM前瞻组、应用ATCM前瞻组、回顾扫描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6.02±0.61)、(4.46±1.04)和(6.61±2.26)mSv,三组间两两比较,应用ATCM前瞻组与未应用ATCM前瞻组及回顾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未应用ATCM前瞻扫描与回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

②前瞻扫描-ATCM组15例患者共评价冠脉197段,能够满足诊断的图像(≤3分)比例为100%,评价为优的冠脉节段比例为95.93%。

前瞻扫描+ATCM组40例患者共评价冠脉554段,能够满足诊断的图像(≤3分)比例为99.27%,评价为优的冠脉节段比例为96.93%。

回顾扫描组共评价冠脉645段,能够满足诊断的图像(≤3分)比例为98.76%,评价为优的冠脉节段比例为88.99%。

结论:前瞻扫描与回顾扫描均可提供优秀的、可供临床诊断的图像。

前瞻扫描是减少辐射剂量的最有效方式,但较低且平稳的心率仍是其获得优质图像的有力保证。

应用各种降低辐射剂量的措施,回顾扫描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一样能达到较低的辐射剂量。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radiation dose and image quality ofprospectively ECG-gated versus retrospectively ECG-gated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dual source CT,in order to provide a desirable scanning procedur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ow dose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Methods: 105 patients who were referred for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with dual source CT scanner were enrolled, with prospective group (PG,55 cases) including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 (ATCM) scanning technique (40 cases) and without application of ATCM (15 cases). For the retrospective group (RG),all of them had ATCM technique applied, with ECG 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 and pitch-rate matching technology. The radiation dosages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image quality of all coronary segment s (diameter ≥1mm) was evaluated and scored. Results:①The mean radiation dosage of PG without ATCM, with ATCM and RG was (6. 02±0. 61),(4. 46±1. 04) and (6. 61 ±2. 26)mSv,respectively, with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 001) between PG group with ATCM and PG group without ATCM and RG group, whereas,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existed between PG without ATCM and RG (P=0. 24). ②Of the 15 cases in PG without ATCM, 197 segments of coronary artery were showed,the percentage of assessed coronary artery segments with the image quality fulfilled the requirement of diagnosis (≤3 points) was 100%,and scored as excellent was 95. 93%. As for PG with ATCM (40 cases),554 segments of coronary artery were showed,the image quality was satisfactory for diagnosis (≤3 points) was 99. 27% and scored as excellent was 96. 93%. 645 segments of coronary artery were revealed in RG,98. 7% could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of diagnosis and 88. 99% were excellent.Conclusion: Excellent/satisfactory image quality for clinical diagnosis could be provide by PG or RG scanning. PG is the most effective approach for the reduction of dosage,yet low and stable heart rate were indispensable for high image quality. With various procedures of radiation dosage reduction,low radiation dose could also be achieved with RG without heart rate control.【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1(026)007【总页数】5页(P716-720)【关键词】冠状动脉;双源CT;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作者】古今;吴晟;史河水;韩萍;吴爱兰;刘永华【作者单位】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R543.2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模式分为心电门控下的前瞻性扫描和回顾性扫描,前瞻性扫描的优势在于辐射剂量较低,但需要在较低的心率下采集数据才能保证图像质量。

CBL教学法在冠脉CT影像教学中的实践

CBL教学法在冠脉CT影像教学中的实践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作者简介]唐钰(1981-),女,辽宁大连人,本科,主治医生,主要从事放射诊断研究。

冠脉CT 影像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教学课程,仅依靠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医学生对医学影像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CBL 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分析典型影像诊断案例、引导医学生学习看图诊断分析以及为其布置相应的诊断任务,使医学生将乏味、枯燥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完美的融合,不仅能符合医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及需求,且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其对提高医学生的冠脉CT 影像使用和分析能力具有重大的帮助[1]。

1冠脉CT 影像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冠状动脉CT 影像教学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为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原因为冠状动脉CT 影像学不仅要求医学生掌握良好的CT 诊断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普通放射专业知识等,并且随着专业知识更新与发展快速,现代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还要求医学生具有扎实的生理、病理、生化及解剖基础,并掌握一定的数学、物理以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此外鉴于冠状动脉的复杂性,医学生还需了解和掌握临床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而这些知识的学习仅依靠传统的理论灌输与学习难以使学生掌握全部的教学内容,这也是引发医学影像专业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难以抓住学习重点的主要原因。

传统化的冠脉CT 影像以单一的课堂讲解方式为主,也就是说教师在冠脉CT 影像授课过程中以口头语言表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则根据教师所讲解的冠脉CT 影像内容结合冠脉CT 影像教材中的相关文字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知识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传统化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是仍旧会挫伤其中一部分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此种冠脉CT 影像教学模式存在弊端。

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2]。

2CBL 教学法简介与实施步骤2.1CBL 教学法简介CBL 是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综合了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学、临床学科、病理学、生理学以及解剖学等多种学科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像特征、CT 设备所成的不同影像、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正常生理解剖学、病理学影像以及临床治疗过程,找出各种病理类型与CT 影像之间的异同,从而能够得出疾病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进而了解和掌握疾病的发展趋势。

放射科中的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

放射科中的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

放射科中的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科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CT coronary angiography)作为一种无创的、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原理、应用及优势,并结合实际案例来阐述其在放射科中的重要性。

一、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原理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种以X射线为基础的断层成像技术,通过对患者进行多层次的扫描,利用计算机重建出心脏和冠状动脉的高分辨率三维图像。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X射线的生成和探测:通过射线管产生X射线,并通过患者的体表进入体内,再由探测器接收经过患者体内组织吸收和散射后的X射线信号。

2. 数据采集和重建:探测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由电脑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进而重建出心脏和冠状动脉的图像。

3. 透射和吸收:血液和冠脉中含有不同程度的碘化物,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剂,可以使冠状动脉在CT图像上表现出更好的对比度,有利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

二、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1. 冠脉狭窄的诊断: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以直接显示冠脉的狭窄情况,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病变,为患者提供更早的治疗干预机会。

2. 冠脉支架术前规划:在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前,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以提供三维立体的冠状动脉图像,帮助医生确定支架的植入位置和长度,有助于手术的成功进行。

3. 心肌梗死的诊断: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以评估冠脉栓塞和梗死区域的大小和位置,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4.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以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如冠脉钙化程度、斑块成分等,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双源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不同对比剂剂量的比较

双源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不同对比剂剂量的比较

双源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不同对比剂剂量的比较朱凯;王卉;王爱军;郭玉林【摘要】目的比较双源64层CT(DSCT)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不同剂量对比剂冠状动脉显影质量,探讨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对比剂的合适剂量.方法临床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78例进行冠脉CTA检查,对比剂为欧乃派克(350 mgI·mL-1).按对比剂注射量分成三组,其中使用70mL者64例、80mL者56例、90mL者58例,根据患者心率不同调整注射速率4.5 ~5.5mL·s-1,三组年龄、心率以及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管强化程度、重建血管清晰度进行评价.结果 178例患者检查均成功,图像质量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459,P=0.243);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主动脉根部、同层胸主动脉之间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冠状动脉、左室、右室、主肺动脉CT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心率合理调整注射速率,适当减少对比剂的用量不影响图像质量,并可减少对比剂使用的不良反应.【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3)007【总页数】4页(P639-641,645)【关键词】冠状动脉;对比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作者】朱凯;王卉;王爱军;郭玉林【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银川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一种辅助的无创筛查方法,用于综合评价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狭窄与非狭窄,容易被患者接受,同时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其冠状动脉检查的阴性预测价值大于95%[1],因而近年来应用广泛。

在进行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常不一致[2-3],而对比剂所造成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即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N)是医院内发生肾功能衰竭的第三位常见原因[4]。

应用冠状动脉CTA和计算流体力学无创性评价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应用冠状动脉CTA和计算流体力学无创性评价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changes of myocardill bridge using coronary CTA and computationll fluid dynamics [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21#28(3):396-40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冠脉CT血管成像(CTA)和计算流体力学无创性评价心肌桥对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 FFRCT)和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 , WSS)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
中山医院行冠脉CTA检查发现的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50例,根据心肌桥深度分为浅表组(" = 25)和深在组(" = 25),并选取
25例CTA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心肌桥解剖特征、FFRCT值及WSS值的差异。根据FFRCT值将50例心肌桥患者分
为FFRCT正常($0. 8)组(=24)和FFRCT异常('0.)组("=26):比较2组临床症状、心肌桥解剖特征、WSS值的差异。
396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21 # Vol. 28 # No. 3 中国临床医学 2021 年 6 月 第 28 卷 第 3 期
DOI:10. 12025/j. issn 1008-635& 2021. 20210278
.论 著.
应用冠状动脉CTA和计算流体力学无创性评价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流
LU Yi-han12#YU Meng-meng12#ZENG Meng-Du12#ZHOU Guo-feng12" 1.DepartmentofRadiology#ZhongDhanHoDpital#FudanUniverDity#Shanghai200032#China 2.ShanghaiInDtituteofMedicalImaging#Shanghai200032#China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你了解吗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你了解吗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你了解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的患病,患病数量持续增长,患病群体日趋年轻化,进而引起关注。

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越发成熟,临床使用较普遍,其作为操作简便、有效、安全的检查手段,在冠脉重要血管重度狭窄病变患者、桥血管及开口畸形患者中应用均可最大程度确保诊断的效果的准确。

通常可将其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检查、冠脉支架术后随访的辅助方法,遵循各流程要求完成扫描及图像处理,以保证图像的质量。

1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方法64层螺旋CT时间分辨率较高、空间分辨率较高,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造影MSCTA作为多排探测器技术、多种重建算法、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心电门控心动周期采集容积相关数据后在R-R间期重建心脏图像,且及时传输心脏图像数据至工作站实行系统处理。

通过心脏软件容积及冠脉树重建的方式、血管分析方法,完成综合分析工作有利于全面评判病变影像学的主要特征。

选用64排螺旋CT仪器,在检查前需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主要告知患者MSCTA检查过程及操作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检查前测定患者的心率其中心率较快者可使用25mg 倍他乐克处理。

采取患者平卧位并做好心电门控装置连接工作,实行钙化积分平扫操作,增强扫描时使用350ml对比剂及同层动态法,对动脉循环时间测定主要需要在钙化积分序列图像确定左主干开口层,通过双通高压注射器以每秒5ml速率注射20mg的对比剂和生理盐水,这时可对患者的升主动脉密度曲线、降主动脉密度曲线测量,从而获取使用对比剂~升主动脉增强峰值所用的时间。

最后,完成冠状动脉扫描操作,对气管隆突下1.5cm~心尖下方3cm位置循环时间扫描,分别注射60ml对比剂、40ml生理盐水。

2冠状动脉CTA成像分析情况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相关冠状动脉阶段划分法完成MSCTA分析,冠状动脉共有15节段需对冠状动脉不同阶段百分比计算,目的为客观评判管腔狭窄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a p hy wi t h MS CT s c a nn e r an d t o i n ve s t i g at e t h e ef f e c t of d i f f er e nt t hr e s h ol d s o n t he i ma g e qu al i t y of t he c o r ona r y ar t e r i o — gr a ms .M e t ho ds: M SCT c o r o na r y a r t e r i o gr ap hy u s i ng bo l u s t r a c k i ng t e c h ni qu e wa s p e r f or me d i n 6 4 p a t i e nt s . T he s e 6 4 c as e s we r e d i v i de d i nt o f o ur gr o ups wi t h a n i n di vi du a l bol us t r ac ki n g t hr e s hol d of 1 00, 1 3 O. 1 6 0 a nd 1 9 OH U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h e t r i g— ge r i n g t i m e, r e a l t r i gge r i ng v a l u e, at t e nu a t i on v a l u e i n a o r t a a nd t h e i ma g e q ua l i t y of c or o na r y a ngi o gr a ms we r e c o m pa r e d. Re s u l t s: T he c or on a r y a r t e r i o gr a ph y wi t h a ut om a t i c a l l y t r i gge r i ng bo l u s t r a c ki ng t e c hni q ue wa s su c c e s s f ul l y un de r go ne i n a l l 6 4 c a s e s .No s i g ni f i c a nt e f f e c t o n c o r ona r y a r t e r y e va l ua t i on wi t h t he di f f e r e nc e s i n t r i gge r i ng t i me s was n ot e d b e t we e n t h e gr oup s o f 1 00H U a nd 1 3 0H U , wh i l e t he r e wa s s i g ni f i c a n t ef f e c t i n t he gr ou ps wi t h t h e t r i gge r i ng t i me s s e t a t 1 6 0H U a nd 19 0H U r e s p e c t i ve l y .The r e a l v a l u e s o f t r i gg er i ng t i me s i n t he f o ur g r ou ps a l l s ho we d s i g ni f i c a n t di f f e r e nc e s , howe v er , t he i ndi v i d ua l a t t e n ua t i on va l ue s i n a s c e nd i n g a or t a i n al l t he f our gr oups r e ve a l e d no s i g ni f i c an t di f f e r e nc e .Co nc l u s i on: I n t he c o r o na r y a r t e r i o gr ap hy u s i ng M SCT s c a nn e r, t he i d e al a nd op t i ma l de l a y e d s c a n t i me c ou l d b e e xp l or e d wi t h t he bo l u s t r a c k— i ng t e c hni qu e, w hi l e , t he s u gg e s t i v e a u t om a t i c a l l y t r i g ge r i ng t hr e s h ol d s of 1 0 0t 1 3 OH U we r e r e c om m e n de d.
Appl i c a t i o n o f Bo l u s Tr a c ki ng Te c h ni qu e i n CT Co r o na r y Ar t e r i o g r a ph y wi t h MS CT Sc a n ne r LI U Yu — t a o, PENG Xi u — b i n,
1 3 O HU组在 触发 时 间 和 冠 状 动 脉 血 管 评 价 上 无 明 显 差 异 , 但 1 6 0 HU 和 1 9 O HU 组 有 明 显 差 异 , 四 组 的 实 际 触 发 值 均 有
明显 差异 , 而 升 主 动 脉 强 化 值 均 无 明 显 差异 。结 论 : B o l u s t r a c k i n g技 术 可 以 为 1 6层 螺 旋 CT 冠 状 动 脉 成 像 提 供 理 想 的扫
同时国内外文献报道未闭气时小剂量测试法所得的延迟时间并不能完全反映大剂量注射闭气扫描时的强化特征由于上腔静脉血在闭气时回心速度较未闭气时减慢冠状动脉成像时往往需要在测试的峰值时间上延迟25s作为最佳时间
维普资讯
放 射学 实 践 2 0 0 7年 3月 第 2 2-  ̄
DU Z h o n g — l i . e t a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Ra d i o l o g y , t h e Th i r d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J i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t h e P e o p l e Ho s p i t a l o f Z h u —
ha i ), Gu a ng do ng 5 1 90 00, P.R. Chi n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a s s e s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b o l u s t r a c k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u s e d i n CT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i o g —
描延迟 时间, 自动 触 发 阈 值 选 择 在 1 0 0 ~1 3 0 HU 为 佳 。 【 关 键 词】 体 层 摄 影 术 , x 线计 算机 ;冠 状 血 管造 影 术 ;图像 处理 , 计 算 机 辅 助 【 中 图 分 类 号 】R 8 1 4 . 4 2 ;R 5 4 1 . 4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 0 3 1 3 ( 2 0 0 7 ) 0 3 0 3 0 3 — 0 3
刘 玉 涛 ,彭 秀 斌 ,杜 中 立 ,何 竞 ,陈 海 东 ,何 红
【 摘要】 目的 : 研 究应 用 B o l u s t r a c k i n g 自动 触发 技 术在 1 6层 螺 旋 C T冠状动脉成像时 , 选 用 不 同 闽 值 对 血 管 质 量 的
影响 , 评价其价 值。方法 : 6 4例 患 者 采 用 B o l u s t r a c k i n g技 术 , 分别 用 1 0 0 、 1 3 0、 1 6 0和 1 9 O HU主 动 脉 强 化 值 和 冠 状 动 脉 成 像 质 量- 。结 果 : 6 4例 均 完 成 B o l u s t r a c k i n g 自动 触 发 扫 描 , 1 0 0 HU 组
t i c e, Ma r 2 0 0 7, Vo l 2 2, No . 3 3 J t ) ] Ra d i o l P r a c
— —
30 3

影 像 技 术 学

B o l u s t r a c k i n g技 术 在 MS C T 冠 状 动 脉 成 像 的应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