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件保险作用

合集下载

DCS经验总结

DCS经验总结

DCS经验总结DCS系统的实践应用与工作经验一、系统功能需求的确定选用DCS之前首先要明确应用的目标,提出对DCS功能的要求,确定系统的规模。

一般都需要仪表自动化、工艺负责人及计算机的负责人、设计院项目负责人几方面讨论确定,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和操作的要求。

1、应用DCS的目标(1)提高装置生产及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收效),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方案变化的灵活性及适应性,提高装置的管理水平,提高故障分析的科学性和生产管理标准化,有利于劳动竞赛,挖掘生产潜力。

(2)提高装置的控制水平实现装置稳定化控制及操作优化,实现先进控制,实现顺序逻辑控制,实现设备故障诊断和联锁保护,实现局部或全装置的最优化控制,生产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控制水平的提高,将为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些目标可以分阶段考虑,逐步应用、开发,系统亦将逐步扩展以实现最终目标。

2、系统功能要求(1)数据采集和存储功能:模拟输入信号的扫描时间,数字信号的扫描时间,历史数据存储(包括调整趋势、历史趋势)的种类、点数和周期,输入信号的处理功能。

(2)控制功能:具备完整的监测、调节和顺序控制功能及设备运行监视、联锁保护等功能,反馈控制功能的最大能力(输入输出的种类、数量、逻辑运算能力、顺序步骤,执行周期),过程控制语言能力(如ST、FORTRAN,BASIC,C或其他的控制语言),先进控制软件的要求。

(3)显示功能:CRT尺寸、颜色,画面刷新时间,画面种类与数量。

显示画面包括总貌画面、流程图画面、控制分组画面、调整画面、趋势画面、过程报警画面、系统报警画面、系统状态画面、操作日志画面、历史查询画面等,并具有窗口(多个、拉伸、重叠)显示功能,汉字功能以及触屏功能。

(4)报警功能:模拟输入/输出信号报警(绝对报警、变化率报警),数字输入/输出信号报警,仪表停用(校验、停扫描)报警,系统部件(卡件、网络)故障报警,相邻报警时间分辨率,报警管理功能(如历史查询过滤、报警组设置、报警点组的优先级、报警抑制功能等)。

化工仪表维修工特种作业人员考试复习题目 (11)

化工仪表维修工特种作业人员考试复习题目 (11)

1、脱脂应在室外通风处或有通风装置的室内进行,工作中应采取穿戴防护用品等安全措施.正确答案:对2、三通阀的气开气关选择必须通过采用正反作用执行机构来实现.正确答案:对3、泄漏量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和阀门关闭情况下,流过阀门的流体流量,这里所指的试验条件包括执行机构有足够的推力,阀座和阀芯能够压紧,阀门前、后有一定压差,在室温下进行。

正确答案:对4、当调节阀与管道并联时,其可调比变小。

正确答案:对5、在选用调节阀时,只要工作压力低于公称压力即可。

正确答案:错6、气开阀无信号时,阀处于全开位置,气关阀则处于全关位置。

正确答案:错7、信号压力增加时推杆向下动作的叫正作用执行机构;信号压力增加时推杆向上动作的叫反作用执行机构。

正确答案:对8、直通双座阀因流通能力大,所以适应高黏度含悬浮颗粒流体的场合。

正确答案:错9、联锁系统用的电磁阀往往在常通电状态下工作,这是从确保安全可靠的角度考虑的.正确答案:对10、调节阀的填料装填于上阀盖填料室内,其作用是防止介质因阀杆的移动而向外泄漏。

正确答案:对11、空气过滤减压器是最典型的附件,它用于净化来自空气压缩机的气源,并能把压力调整到所需的压力值,具有自动稳压的功能。

正确答案:对12、研究控制系统的动态比研究控制系统的静态更有意义的原因是动态过程更复杂。

正确答案:错13、微分作用通常不单独使用的原因是假如偏差固定,即使数值很大,微分作用也没有输出,因而不能消除偏差。

正确答案:对14、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静态是相对的,它是指控制器的输出变化率为零。

正确答案:错15、比值系统的控制目的是实现相关物料的比例关系.正确答案:对16、自动控制系统的负反馈是指经过测量与变送环节的反馈信号的值小于零。

正确答案:错17、自动化装置是指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各类调节器或各种计算机控制系统.正确答案:错18、在比例积分作用中,积分时间增加到非常大的情况下,可以把它看作纯比例作用。

正确答案:对19、没有反馈的控制系统无法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必须有反馈.正确答案:错20、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测量元件与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三个组成部分。

和利时DCS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

和利时DCS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

和利时DCS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蒋波【摘要】近年来,随着和利时公司的不断发展,其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尤其是DCS系统在我国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应用深度的不断增加,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进而对系统整体的运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文章对和利时DCS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生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期刊名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年(卷),期】2016(000)018【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和利时DCS系统;常见故障;解决措施;频繁离线故障;控制站死机故障【作者】蒋波【作者单位】神华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神木 7193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56近年来,随着和利时DCS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它对部分企业生产等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

而该系统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对企业而言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当加大对和利时DCS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研究力度,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今后各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利时DCS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将对某发电企业应用和利时DCS系统为例进行详细的分析。

经过多年的研究分析,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性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其发展由早期的PCS、ACS再到今天的DCS系统,其发展历程较长,取得的成果对过程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所谓的DCS系统实质上就是以4C技术(计算机、控制、通信、CRT现实技术)为支撑,并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控制操作的较为先进的过程控制系统。

DCS系统在通信网络(以太网、总线等)的作用下将工业企业生产现场的控制站、操作站以及工程师站等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可以对分散的现场生产设备进行集中化管理和操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企业对DCS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处理能力以及数据接口方面,传统的DCS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工业生产等发展的需要。

DCS控制系统维护保养管理与故障排查处理、冗余测试方法

DCS控制系统维护保养管理与故障排查处理、冗余测试方法

DCS控制系统维护保养管理与故障排查处理、冗余测试方法一、DCS控制系统的维护保养管理:1、维护保养:①、定期对DCS控制系统电源进行检查,对于冗余电源系统要定期进行切换实验工作。

同时对UPS电源进行定期的切换检查,对电池应按照要求进行定期放电充电。

定期检查网络接头和各连接线是否牢固,控制柜内的各接线端子是否牢固可靠。

定期检查系统风扇是否工作正常,风道有无阻塞,以使得系统能长期可靠地运行。

经常检查控制单元、I/O模块、其他模块等的工作是否正常。

定期检查接地是否牢固,测试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②、定期检查控制器、计算机等的工作负荷,并注意是否有升高现象。

定期检查硬盘,并删除零碎文件,历史文件经常进行外设归档备份。

③、对于DCS控制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建议在其他系统侧的网关站上,加装病毒防火墙,并及时更新病毒库。

同时及时更新操作系统的补丁,提高系统的防护性。

④、在运行时,原则上不再进行软、硬件的改动。

⑤、对DCS控制系统所有的修改,无论是组态软件、系统软件还是文件属性等,都应在工程师站(记录本)有详细的文字记录。

每次改动组态后都要进行把主站拷贝到副站的工作。

⑥、应定期让所有的操作员站重新启动一次,以清理计算机长期运行的累计误差。

养成定期备份组态软件的习惯,每次更新点目录后应该把工程师站组态安装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拷贝到各个操作员站的相应目录中,否则工程师站的损坏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更新点目录。

⑦、DCS控制室要在合适的温度、湿度、灰尘度。

应定期检查工作环境和通风状况,避免通风散热不良导致的硬件故障或硬件加速老化,一般每一个季度应该给操作员站和DPU站进行吹灰一次。

2、预防性维护管理:①、系统供电、接地系统检修检查。

定期检查UPS电池容量和充放电时间,对接地进行接地电阻测试。

②、在工艺允许前提下,定期对冗余电源、服务器、控制器、通讯网络等进行冗余测试。

③、对系统卡件进行点检。

检查和整理以延长设备的寿命。

④、操作站、控制站停电检修。

DCS经验总结

DCS经验总结

DCS系统的实践应用与工作经验一、系统功能需求的确定选用DCS之前首先要明确应用的目标,提出对DCS功能的要求,确定系统的规模。

一般都需要仪表自动化、工艺负责人及计算机的负责人、设计院项目负责人几方面讨论确定,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和操作的要求。

1、应用DCS的目标(1)提高装置生产及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收效),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方案变化的灵活性及适应性,提高装置的管理水平,提高故障分析的科学性和生产管理标准化,有利于劳动竞赛,挖掘生产潜力。

(2)提高装置的控制水平实现装置稳定化控制及操作优化,实现先进控制,实现顺序逻辑控制,实现设备故障诊断和联锁保护,实现局部或全装置的最优化控制,生产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控制水平的提高,将为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些目标可以分阶段考虑,逐步应用、开发,系统亦将逐步扩展以实现最终目标。

2、系统功能要求(1)数据采集和存储功能:模拟输入信号的扫描时间,数字信号的扫描时间,历史数据存储(包括调整趋势、历史趋势)的种类、点数和周期,输入信号的处理功能。

(2)控制功能:具备完整的监测、调节和顺序控制功能及设备运行监视、联锁保护等功能,反馈控制功能的最大能力(输入输出的种类、数量、逻辑运算能力、顺序步骤,执行周期),过程控制语言能力(如ST、FORTRAN,BASIC,C或其他的控制语言),先进控制软件的要求。

(3)显示功能:CRT尺寸、颜色,画面刷新时间,画面种类与数量。

显示画面包括总貌画面、流程图画面、控制分组画面、调整画面、趋势画面、过程报警画面、系统报警画面、系统状态画面、操作日志画面、历史查询画面等,并具有窗口(多个、拉伸、重叠)显示功能,汉字功能以及触屏功能。

(4)报警功能:模拟输入/输出信号报警(绝对报警、变化率报警),数字输入/输出信号报警,仪表停用(校验、停扫描)报警,系统部件(卡件、网络)故障报警,相邻报警时间分辨率,报警管理功能(如历史查询过滤、报警组设置、报警点组的优先级、报警抑制功能等)。

ABB数字量输入卡件DI810详细说明

ABB数字量输入卡件DI810详细说明

ABB模拟量输入卡件AI810详细说明
硬件特性
•16通道24v直流输入
•两个独立的8组电压监督。

•输入状态指标。

外形图如下
硬件描述
DI810是一个16通道24 V数字输入模块用于S800 I/O。

这个模块有16个数字输入。

输入电压范围为18到30伏特,输入电流是6ma在24v。

输入被分割分成两个独立的小组每个通道和一个电压监控输入,每个输入通道都有电流限制组件,EMC保护组件,输入状态指示LED和光学隔离屏障。

如果电压监督是启用的,通道1-8和9-16将显示通道错误,如果工艺电压为它的通道组失败。

该监督的检测时间为70毫秒。

输入通道可以进行数字过滤。

不同的过滤时间完成时间分别为2、4、8和16毫秒。

这意味着噪声脉冲比滤波器短时间被过滤掉,超过3、6、12和24 ms的脉冲通过过滤器。

可以使用九种不同类型的MTUs。

可以使用八种不同类型的MTUs。

TU830/TU833扩展MTU使三线连接到设备,而不需要额外的终端。

TU810(或TU814)紧凑MTU具有24v过程电压的端子监控输入,但需要外部终端分配24v电源供应设备。

紧凑的TU818 MTU提供2线连接没有外部编组的传感器。

TU838扩展MTU,提供一个保险丝(3A最大)每两个通道的进程电源。

TU812紧凑型MTU有一个D-Sub 25引脚(阳)连接器用于连接工艺。

TU850提供一个可断开的PTC熔合传感器/发射机电源出口终端每通道。

主要技术参数。

DCS-ESD日常维护及点检091218

DCS-ESD日常维护及点检091218

2017/9/23
14
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日常维护
检测器不得超出设备防爆条件使用;在仪表通 电情况下,严禁拆卸检测器。 根据环境条件和仪表工作状况,每月检查一次 检测报警仪探头和零点。 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维护和检修按照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要求进行。 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检定周期不少于一 年一次,校准周期为三个月一次,检定和校准 应符合计量检定规程要求,检定、校准人员应 取得有效的计量检定员证书 。
5
2017/9/23
防爆型仪表管理
根据使用场所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和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性质, 确定仪表设备的防爆类型、级别、组别、使用环境条件等, 仪表的安装、配线应满足《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及设计的要求。 防爆型仪表及其辅助设备、连接件、接线盒等均应有合法 的防爆合格证,其构成的系统应符合整体防爆的设计要求。 防爆型仪表检修时不允许更改零部件的结构、材质。 在爆炸危险区域对原有的防爆型仪表进行更新、改造时, 不得降低防爆等级。
2017/9/23
12
联锁解除和恢复
当需要恢复该联锁回路时,由申请部门重新办理恢 复的联锁工作票 。 《联锁工作票》一式三份。实施期间一份由作业 人员收执,实施完成后,作业人员在三份《联锁 工作票》上签字,由仪表维护单位、各单位工艺 车间、仪表设备管理部门各保存一份 。 在装臵开停工期间或定期工作需要临时解除和恢 复的联锁,按工艺操作规程或办理《仪表维护检 修工作票》执行 。
2017/9/23
2
做好仪表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工作,做好计划 检修工作 。 仪表设备发生故障时,仪表维护人员须及时进行 处理,并对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做 好记录。 各种标准仪器应按有关计量法规要求进行周期检 定,不得使用超期未检或检定不合格的标准仪器。

化工仪表故障十大判断方法及25条维修经验分享

化工仪表故障十大判断方法及25条维修经验分享

化工仪表故障十大判断方法及25条维修经验分享化工仪表故障十大判断方法一、调查法。

通过对故障现象和它产生发展过程的调查了解,分析判断故障原因。

二、直观检查法。

不用任何测试仪器,通过人的感观(眼、耳、鼻、手)去观察发现故障。

三、断路法。

将所怀疑的部分与整机或单元电路断开,看故障可否消失,从而判定故障所在。

四、短路法。

将所怀疑发生故障的某级电路或元器件暂时短接,观察故障状态有无变化来断定故障部位。

五、替换法。

通过更换某些元器件或线路板以确定故障在某一部位。

六、分部法。

在查找故障的过程中,将电路和电气部件分成几个部分,以查明故障原因。

七、人体干扰法。

人身处在杂乱的电磁场中(包括交流电网产生的电磁场),会感应出微弱的低频电动势(近几十至几百微伏)。

当人手接触到仪器仪表某些电路时,电路就会发生反应,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简单地判断电路某些故障部位。

八、电压法。

电压法就是用万用表(或其他电压表)适当量程测量怀疑部分,分测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两种。

九、电流法。

电流法分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是将电路断开后串入电流表,测出电流值与仪表正常状态下数值相比较,从而判断故障。

间接测量不断开电路,测出电阻上的压降,根据电阻值计算出近似的电流值,多用于晶体管元件电流的测量。

十、电阻法。

电阻检查法即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电阻挡检查仪器仪表整机电路和部分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是否正常,电容器是否击穿或漏电,电感线圈、变压器有无断线、短路等。

化工仪表25条维修经验一、结晶问题现有装置中加氢的脱硫化氢塔部分的相关仪表和硫磺含氨酸性气部分仪表部位易发生铵盐结晶。

处理方法:是利用蒸汽进行加热,使铵盐融化,从而使仪表正常使用,但根本解决方法是从工艺方面着手,尽量减少铵盐结晶现象。

二、仪表没电当发现现场仪表没电不能正常工作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现场仪表接线箱或表头以及穿线管等地方发生进水现象,从而造成现场仪表不能正常工作;(2)接线不良,检查从控制室机柜到现场的所有接线;(3)安全栅或隔离栅坏了;(4)卡件或卡件通道出现问题;(5)信号线中导线和屏蔽线短路,从而使电压衰减,造成现场表头没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311.2 Experion Series C I/O User's Guide303May 2009 Honeywell13. Series C I/O Maintenance13.1 Series C recommended sparesThe following table provides replacement parts, or parts that you may want to keep on hand for backup.IOM removal and installation under powerThe IOM has been designed to permit removal and installation under power (RIUP) without damaging the module or interrupting IOTA communications. Notice should be taken on how this may impact the active process.CAUTIONWe recommend that you proceed with extreme caution whenever replacing any component in a control system. Be sure the system is offline or in a safe operating mode.Component replacements may also require corresponding changes in the control strategy configuration through Control Builder, as well as downloading appropriate data to the replaced component.Refer to Replacing an I/O module for IOM replacement and cautionary information.Table 70 Recommended spare partsPart name Part numberDescriptionANALOG INPUT Series C AI IOM CC- PAIH01Series C Analog Input ModuleIOTANon-Redundant. IOTACC- TAIX01 51308363-175 Analog Input, non-redundant, coated Redundant. IOTACC- TAIX11 51308365-175Analog Input, redundant, coatedTerminal plug-in assembly 16-terminal block plug-in assembly51506273-2162 per IOTA13. Series C I/O Maintenance13.1. Series C recommended spares304 Experion Series C I/O User's Guide R311.2 Honeywell May 2009Part name Part number Description4-terminal block plug-in assembly 51506269-2041 per IOTAFusesDescription Part number Quantity Referencedesignator Function1 per non-red. IOTAF1The fuse covers the IOM and the power feeds to the field wiring. A blown fuse interrupts power to these.Fuse 750 mA, 5x20, fast acting51190582-1752 per red. IOTA F1 F2F1 covers upper IOM F2 covers lower IOM If one fuse is blown power is interrupted to the IOM, but field wiring continues to receive power from other fuse.ANALOG OUPUT Series C AO IOM CC- PAOH01Series C HART Analog Output ModuleIOTAAONon-Redundant. IOTACC-TAOX01 51308351-175 Analog Output, non-redundant, coatedAO Redundant. IOTACC- TAOX11 51308353-175Analog Output, redundant, coatedTerminal plug-in assembly 16-pin terminal plug-in assembly 51506273-2162 per non-redundant IOTA 2 per redundant IOTAFusesDescription Part number Quantity Referencedesignator Function Fuse 1A Fast51190582-2101 per non-red. IOTAF2Standby Manual13. Series C I/O Maintenance 13.1. Series C recommended sparesR311.2 Experion Series C I/O User's Guide305May 2009 HoneywellPart name Part numberDescription acting 5x20mm 1 per red. IOTAF3 connector fuse 1 per non-red. IOTA F1 Fuse 2A Fast acting 5x20mm51190582-2202 per red. IOTAF1, F2Module fuseANALOG INPUT LOW LEVEL Series C AI Low Level IOM CC-PAIM01Series C Low Level ModuleIOTA AI Low Level IOTACC--TAIM01 51305959-175AI Low Level, non-redundant, coatedConnector block assembly Connector Block Assembly, 6 Position 51195775-1004 per IOTAFuseDescription Part number Quantity Referencedesignator FunctionF3 Power to FTA 1 only F4 Power to FTA 2 only F5 Power to FTA 3 only FUSE, 0.25 Amp, Quick Blo, 5x20mm51190582-1254 per IOTAF6Power to FTA 4 only F1 Power to module electronicsFUSE, 1 Amp, 125V, Quick Blo, 5x20mm51190582-2102 per IOTAF2Switched power to all FTAsDIGITAL INPUT 24V Series C DI-24 IOM CC- PDIL01Series C 24V Digital Input ModuleIOTA13. Series C I/O Maintenance13.1. Series C recommended spares306 Experion Series C I/O User's Guide R311.2 Honeywell May 2009Part name Part number DescriptionDI-24VNon-Redundant. IOTACC- TDIL0 51308371-175 24V Digital Input, non-redundant, coatedDI-24VRedundant. IOTACC- TDIL1 51308373-17524V Digital Input, redundant, coatedTerminal plug-in assembly 16-terminal plug-in assembly 51506273-216 2 per non-redundant IOTA 2 per redundant IOTA 4-terminal plug-in assembly 51506269-2041 per non-redundant IOTA 1 per redundant IOTAFusesDescription Part number Quantity Reference designator FunctionF1Fuse for field power if system power is connected via TB3, in series with F3 F2 Top IOM kernel 3 per non-red. IOTAF3Fuse for field power if external power is connected via TB3 F1 Top IOM kernel F2Fuse for field power if system power is connected via TB3, in series with F4 F3 Bottom IOM kernel Fuse 0.5A Fast acting 5x20mm51190582-1504 per red. IOTA F4Fuse for field power if external power is connected via TB3DIGITAL OUPTUT 24V Series C DO IOMCC--PDOB01Series C Digital Output Module13. Series C I/O Maintenance13.1. Series C recommended sparesR311.2 Experion Series C I/O User's Guide 307 May 2009 Honeywell13. Series C I/O Maintenance13.1. Series C recommended spares308 Experion Series C I/O User's Guide R311.2 Honeywell May 2009Part name Part number DescriptionIOTA240VAC DIRedundant IOTACC-TDI230 51308396-275240VAC Digital Input, non-redundant, coatedTerminal plug-in assembly 16-terminal plug-in assembly 51506273-2162 per non-redundant IOTA 2 per redundant IOTAFuseDescription Part number Quantity Reference designator Function 1 per non-red. IOTA F1 +24vdc power for IOMF1 +24vdc power for top IOMFuse 0.5A Fast acting 5x20mm51190582-1502 per red. IOTAF2+24vdc power for bottom IOMDIGITAL OUTPUT HIGH VOLTAGE RELAY Series C DO IOM CC- PDOB01 Series C Digital Output Module DO Relay Extender 51308380 Series C Digital Output Relay ExtenderDO-HV Relay Non-Redundant. IOTA CC- TDOR01 51308376-175 Digital Output High Voltage, relay, non-redundant, coatedDO-HV Relay Redundant. IOTA CC- TDOR11 51308378-175Digital Output High Voltage, relay, redundant, coatedMiscellaneous Jumper Link 30731551-001 32 per DO Relay Extender Slim Power Relay 24VDC (Tyco) 51506348-100 32 per DO Relay Extender 16-terminal plug-51506273-2164 per DO Relay Extender13. Series C I/O Maintenance 13.1. Series C recommended sparesR311.2 Experion Series C I/O User's Guide309May 2009 HoneywellPart name Part number Descriptionin assembly FusesDescription Part number Quantity Reference designator Function1 per non-red. IOTAF2Fuse 1A Fast acting 5x20mm51190582-2101 per red. IOTA F1When this fuse blows, the 24V to DO IOM(Application Board) stops. It covers energizing current for 32 relay coils. 1 per non-red. IOTA F1 Covers current to kernel board. F2 Top IOM kernel Fuse 0.5A Fast acting 5x20mm51190582-150 2 per red. IOTAF3Bottom IOM kernelGENERAL Fuse holder51506443-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