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成年人基本经济知识掌握程度 一半中国人不会算银行存款收入
基本收入是否应该成为辩论辩题

基本收入是否应该成为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基本收入应该成为辩论辩题。
首先,基本收入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帮助解决贫困问题。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而基本收入可以让这部分人获得一定的生活保障,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正如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贫穷不是一个普通的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
”基本收入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道德问题。
其次,基本收入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通过给予每个人一定的基本收入,可以减少社会中的贫富差距,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经济活动中。
正如经济学家亨利·乔治所说,“贫富差距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而基本收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基本收入还可以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有了基本收入的保障,个体就不再被迫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选择一份稳定但不喜欢的工作,而是可以更加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兴趣。
正如著名企业家理查德·布兰森所说,“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他们就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基本收入的实施可以为人们创造更多的自由,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基本收入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解决贫困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激发个体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等多重好处,因此应该成为辩论辩题。
反方观点,基本收入不应该成为辩论辩题。
首先,基本收入的实施会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要实现基本收入,就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而这些支出需要通过税收等方式来筹集。
然而,很多国家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如果大规模实施基本收入,势必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甚至导致财政危机的发生。
其次,基本收入可能会导致人们丧失工作的动力。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基本收入,就会有一部分人选择放弃工作,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紧缺和经济的不稳定。
正如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所说,“福利制度会削弱人们的自我约束和责任感。
”基本收入的实施可能会导致人们丧失工作的动力,从而削弱社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
首先,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有效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而基本收入可以为这些人提供一个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基本收入可以成为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的有力工具。
”。
其次,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通过给予人们基本收入,他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从而减少社会不满和动荡。
同时,基本收入也可以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促进市场活跃,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正如前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曾经说过,“基本收入可以带来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
最后,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提升人们的社会地位和尊严。
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基本生活保障,而不应该因为贫穷而失去尊严。
正如人权活动家尼尔·阿尔弗雷德·尼尔森所说,“基本收入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是实现人的尊严和平等的重要途径。
”。
反方观点,不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
首先,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能会导致经济负担过重。
如果每个国家都要为其公民提供基本收入,那么需要巨大的财政支出来满足这一需求。
这可能会导致国家财政赤字增加,甚至引发通货膨胀。
正如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曾经警告过,“基本收入可能会破坏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导致经济崩溃。
”。
其次,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能会削弱人们的劳动动力和创造力。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基本收入,那么一些人可能会选择放弃工作,从而导致劳动力短缺和生产力下降。
同时,基本收入也可能减少人们创业和创新的动力,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正如企业家杰夫·贝索斯曾经指出,“基本收入可能会让人们失去对未来的激励和动力。
”。
最后,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能会导致社会道德风险。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轻松地获得基本收入,那么社会中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自私和懒惰行为,而不是积极进取和奉献。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
首先,全球性的基本收入能够解决贫困问题。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而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确保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收入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从而有效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其次,全球性的基本收入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给予每个人基本收入可以增加整体消费,激发经济活力,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例如,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过,“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提高全球消费水平,促进经济繁荣。
此外,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缓解社会不平等问题。
目前全球范围内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而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缩小这种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正如马克思所言,“从每个人能力所及,向每个人所需求。
”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实现这一理念,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因此,从解决贫困问题、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社会不平等等方面来看,全球性的基本收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反方辩手观点,不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
首先,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会导致财政负担过重。
全球范围内的贫困人口数量庞大,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基本收入,将会给各国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甚至可能导致财政危机。
其次,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能会削弱劳动积极性。
一些人担心,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基本收入,就会有一部分人选择不工作,从而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影响经济运行。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能会减弱人们对工作的渴望,不利于经济发展。
此外,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基本收入,将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多,从而引发通货膨胀,损害经济稳定。
因此,从财政负担、劳动积极性、通货膨胀等方面来看,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综上所述,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在解决贫困问题、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社会不平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财政负担、劳动积极性、通货膨胀等问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民基本收入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民基本收入的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应该实行全民基本收入。
全民基本收入是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可以帮助解决贫困问题,提高社会公平性,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全民基本收入可以帮助解决贫困问题。
在当前社会,贫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人因为缺乏经济来源而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实行全民基本收入可以保障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从而减少贫困人口。
其次,全民基本收入可以提高社会公平性。
在现代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实行全民基本收入可以让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减少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最后,全民基本收入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给予每个人一定的经济来源,可以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促进市场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发展。
名人名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进步不在于它的富人多富,而在于它的穷人不穷。
”这句话表明了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性,全民基本收入可以帮助减少穷人的数量,从而促进国家的进步。
经典案例,芬兰在2017年进行了一项全民基本收入试点项目,结果显示参与者的生活满意度提高,工作积极性也有所增加。
这表明全民基本收入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反方辩手观点,不应该实行全民基本收入。
全民基本收入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贫困问题,但是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实行全民基本收入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
政府需要为每个公民提供一定的经济来源,这将导致财政支出的增加,给国家的财政造成压力。
其次,全民基本收入可能导致人们丧失工作积极性。
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就会减少人们对于工作的需求,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最后,全民基本收入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就会增加市场需求,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稳定。
名人名句,英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曾经说过,“任何形式的福利制度都会导致个人的依赖和懈怠。
”这句话表明了福利制度可能导致人们丧失工作积极性,对于全民基本收入也同样适用。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
首先,全球性的基本收入能够解决贫困问题。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这意味着他们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食物、医疗和教育。
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帮助这部分人口摆脱贫困,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权利的目标。
其次,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学家马克思曾指出,“贫穷是最大的浪费”,贫困人口无法获得教育和医疗资源,也无法参与经济活动,这将限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
而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消费能力,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繁荣。
此外,全球性的基本收入也能够减少社会不平等。
数据显示,全球财富的80%集中在20%的人口手中,而贫困人口占据了最少的财富。
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缓解这种不平等现象,使更多人分享社会财富,实现社会公平。
反方观点,不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
首先,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能导致财政负担过重。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庞大,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基本收入,将需要巨额资金来支持这一政策。
而许多国家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支出。
其次,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能导致人们丧失工作动力。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指出,“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人们能够轻松获得基本收入,就会减少他们对工作的渴望,导致社会生产力下降,经济发展受阻。
最后,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滥用。
一些人可能会依赖基本收入而放弃努力工作,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尽管全球性的基本收入能够解决贫困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减少社会不平等,但其可能导致财政负担过重、人们丧失工作动力和资源浪费和滥用等问题,因此不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
2020高考政治经济常识高频考点:银行和储蓄者

2020 高考政治经济知识高频考点:银行和积蓄者(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成立健全社会信誉系统。
(2)公民的积蓄存款积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社会总产品和公民收入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公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品是交 * 的关系。
公民收入与物质生产部门所创建的那部分公民生产总值不是等同的。
公民收入的分派与财政收入的分派是不一样的。
公民收入的分派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不是由国家一致分派;财政收入是由国家经过估算进行分派的。
公民收入经过分派分为累积和花费两部分,财政收入经分派后也分作累积和花费。
但二者不等同。
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来自公民收入,另一部分来自非物质部门。
2、财政进出的三种状况:收大于支;收等于支,或收大于支略有节余;收小于支。
第一种状况意味着财政没充足利用,第二种状况叫做进出均衡,第二种状况就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主要 * 借债来填补,但刊行钱币也是一种除去赤字的方法。
不可以抽象地看财政赤字是有益仍是有害。
一般说来,财政赤字过大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最近几年来我国运用适量的财政赤字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加,均衡总供应和总需求等产生了优秀的作用。
3、我国仍旧推行踊跃的财政政策,主要运用财政进出来调理资源配置,促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4、生产决定分派,生产决定互换,生产决定花费。
因此影响财政,税收增加,积蓄增加,家庭收入等的根来源因(基础性)都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5、税收的三个基本特点是强迫性、固定性和无偿性,这是税收差别于其余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记。
但其余财政收入形式其实不是完整否认这些特点。
它们也可能拥有此中的某一个甚至两个特点。
税费改革是确实减少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是利用税的固定性特点来让农民减负的。
6、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领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国家机关,依法拟订和实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一一拟订钱币政策、防备金融风险、保护金融稳固、促使经济增加。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
首先,全球性的基本收入是一种对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的有效解决方案。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而且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帮助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整体社会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所说,“基本收入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社会不平等,提高整体社会的福利水平。
”。
其次,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消费。
通过给予每个人一定的基本收入,可以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刺激经济增长。
同时,基本收入也可以减少社会福利支出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正如著名企业家比尔·盖茨所说,“基本收入制度可以帮助解决贫困问题,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
最后,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许多研究表明,经济稳定和收入保障是人们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生活的担忧,更好地享受生活。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所说,“经济保障是人类幸福感的基本需求之一。
”。
综上所述,全球性的基本收入是一种有利于减少贫困和社会不平等、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人们幸福感的有效措施,因此应该被实行。
反方观点,不应该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
首先,实行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能会导致财政负担过重。
全球范围内实行基本收入需要庞大的财政支出,而且很难保证这些资金能够有效地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这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对整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基本收入可能会减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基本收入,就可能减少人们对工作的需求和动力,从而影响整体社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正如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所说,“过度的社会福利可能会破坏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
最后,全球性的基本收入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基本收入,就可能导致一些人滥用这些资源,不愿意去努力工作和生产。
是否应该实行全民基本收入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民基本收入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实行全民基本收入。
首先,全民基本收入可以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
据统计,全球最富有的1%的人口拥有了全球财富的一半,而最贫穷的50%的人口只拥有了全球财富的不到1%。
实行全民基本收入可以缓解这种不平等现象,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减少社会阶层的分化。
其次,全民基本收入可以激发经济活力。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给予每个人一定的基本收入可以增加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而且,有了基本收入的保障,更多的人可以选择从事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生计而不得不从事的工作,这将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
此外,全民基本收入可以减少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
通过给予每个人一定的基本收入,可以简化社会福利制度,减少政府的行政成本,并且减少社会福利的滥用现象,使社会福利更加公平合理。
反方观点,不应该实行全民基本收入。
首先,实行全民基本收入将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
给予每个人一定的基本收入需要庞大的财政支出,而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有限的,如果过度支出将导致财政赤字,从而影响国家的经济稳定。
其次,全民基本收入可能会导致人们丧失工作动力。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基本收入,有些人可能会选择放弃工作,而依赖基本收入过活,这将导致社会的生产力下降,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此外,实行全民基本收入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给予每个人一定的基本收入将增加社会总需求,如果生产能力跟不上需求,就会导致通货膨胀,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
综上所述,虽然全民基本收入有其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因此,在考虑是否实行全民基本收入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出理性的决策。
名人名句:“如果你想知道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如何,就看看他们对穷人的态度。
”——戴维·卡梅伦。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富人的生活怎样,而是看穷人的生活怎样。
”——列宁。
经典案例:芬兰在2017年进行了一项名为“基本收入实验”的计划,给予2000名失业者每月560欧元的基本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成年人基本经济知识掌握程度一半中国人不会算银行存款收入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近日公布了《全球经济素养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仅有45%的中国人会计算储蓄所得复利,掌握了通货膨胀、利息等基本经济知识的中国人仅为28%。
这份报告基于对全球140个国家15万人的测试,测试涵盖了4个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分散风险、通货膨胀、利息和储蓄复利。
标准普尔根据这4种知识出了4道单选题,答对即视为掌握了这一项基本知识。
在关于储蓄复利(复利的计算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的题目中,标准普尔的问题为:假设你在储蓄账户中存入了100美元,银行每年让你获得10%的利息,在你从未取钱的情况下,5年后这个账户中有多少钱?选项分别为超过150美元、刚好150美元、不足150美元和我不知道(答案为超过150美元)。
该项题目仅有45%的中国受访者答对。
而通货膨胀的题目看起来也较为基础:假设10年之后物价翻倍,如果你的收入也翻倍,在不考虑税收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你能买到的东西比今天少,还是多,还是一样呢?(答案为一样)。
这道题目中国仅有36%的受访者答对,美国人回答正确的比例为63%,新加坡为61%,印度为56%。
4道选择题中至少答对3道即视为有基础的经济知识,在中国有基础经济知识的人为28%,低于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甚至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掌握了基础经济知识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29%和27%,几乎没有差别。
社会阶层似乎也没有给这一能力带来太大分野,受访者中较富裕前60%有基本经济知识的为32%,较贫穷后40%的为22%,都处于较低水平。
标准普尔的报告还指出,中国持有信用卡的成年人比2011年翻了将近一番,但持有信用卡的人中仍有63%无法回答正确上述4个问题。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2015年中国股民数量超过1.2亿,学历越低的人群越爱玩股票,中专及以下学历人群占据了中国股民的大半壁江山。
中国人在忙着热衷炒股同时,似乎更应该先补补基本的经济常识,毕竟要追求高额回报,需先学会算清楚能获得多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