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4_5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

合集下载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水资源与水循环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水资源与水循环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观察、实验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与水资源、水循环相关的资料,提高信息获取和整合能力。
3.设计实验、制作模型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循环过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4.通过问题导向、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环节,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如观察水的蒸发、模拟降雨过程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循环过程。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水循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水资源管理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案例分析:选取与水循环相关的案例,如干旱、洪涝等,让学生分析原因和解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情感教育,培养责任感:通过讲解我国水资源现状、水污染问题等,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6.多元评价,促进发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验操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1.导入新课:以生活中的水循环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水是如何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并分析家中或学校周边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提出具体的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建议,形成调查报告。
3.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设计一份水循环知识测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4.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水循环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短文,可以是科学小品、故事等形式,要求富有创意,体现水循环的重要性。
2.教师通过实例解释水循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水循环与水资源》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水循环与水资源》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4.教学评价●课堂测评1.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A .雨B .露C .霜D .冰2.曾经“其水澄澈,冬夏不减”的罗布泊,现已干涸无水,附近曾繁华一时的楼兰古国早已被茫茫沙漠所吞没。

造成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 )A .自然蒸发B .无节制的引流灌溉C .土地沙化D .过度放牧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到处都是水,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 .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上水的0.03%,所以要保护水资源C .保护水资源,只要减少污染就行了D .只要节约用水,就能保护好水资源4.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成小水滴,有的 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白态的云。

5.春秋季节,夜间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较冷的地面 成小水珠,这就是露。

6.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如图4.5-4所示。

a .请根据水循环示意图,简单描述水循环过程。

b .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请你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要求写出两条)。

【参考答案】1.C 图4.5-42.A3.B4.液化凝华5.液化6.a.太阳照射使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成水蒸气上升,水蒸气在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下落。

b.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采用滴灌或喷灌,节约用水,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等。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防止水土流失等。

●“自我评价与作业”指导1.可以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水资源的科普小论文,并在班里组织交流。

2.云、雨、露、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霜、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

八年级物理上册45水循环与水资源导学案2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5水循环与水资源导学案2新版粤教沪版

水循环与水资源一、情景引入云、霜、雪、露、雾、雨……绚丽多彩自然界,这些是谁杰作?水!水美化了这个世界,也培育了生命。

水是生命之源!二、教材研究问题1——水是怎样循环?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答复以下问题。

(1)、请你依次写出空白处涉及到物态变化名称:、。

(2)、图中三处物态变化吸热过程是、、。

请你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这里有六个物态变化名称,它有一定规律:它象一个地球表里形状,往上升要吸热,往下降要放热。

(3)、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两项节水措施。

三、典例分析雨是怎样形成?解析:这是水循环过程,它包含很多物态变化过程,请注意每一过程物态变化。

答案:太阳光射到江水,使水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气温较低高空,液化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

白云假设遇到冷空气,云中小水珠和小冰晶相互凝聚,逐渐增大,白云变为黑云,越来越来重,便会下落,下落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形成了雨。

四、达标训练1、云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或结果。

2、雾形成是结果,而霜形成是结果。

3、地球上水处于是之中,陆地和海洋外表水通过进入大气,进入大气是。

大气中水蒸气冷却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这种循环过程,除了物态之间变化外,更重要是。

4、在以下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是;属于升华是;其中②③⑤是 (选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①、晾在室外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放在衣柜里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⑤、严冬深夜,教室窗玻璃内外表上有一层冰花;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5、在物态变化中,常常会出现“白气〞,“白气〞是 (选填“固〞、“液〞或“气〞)态;对各种“白气〞是如何形成,请你进展填写:()例如、冬天,说话时冒“白气〞:“白气〞是人体口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①、倒在杯里开水冒“白气〞:②、揭开包装纸后冰棒冒“白气〞:③、冬天,河面上冒“白气〞:6、夏天常常见到自来水管外表湿湿,这是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沾在水管外表。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 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 粤教沪版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教材了解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及意义。

2.能用“物态变化”知识分析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的相关现象。

3.知道水是珍贵的资源,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分析云、雨、雹、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增强学生环境的意识和节水意识。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并合理解释云、雨、雹、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成因。

教具准备课件制作、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情境1:一个人因干渴而昏迷,当他醒来开口说话时,第一个字一般会说什么呢?情境2: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那么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呢?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呢?学生阅读课本、分析插图、进行讨论:(1)地球上的水通过哪些渠道进入大气层?(2)大气中的水通过哪些渠道又回到地球?(3)如果自然界没有水循环将会出现哪些后果?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自然界的水循环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什么进入大气?进入大气的水基本是纯净的水。

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通过什么回到陆地和海洋?学生根据课本回答:蒸发、降水。

2.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

探究点二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在循环时出现的一些景象。

教师提问,学生作答:(1).云是怎样形成的?2.雨是怎样形成的?3.冰雹是怎样形成的?4.雪是怎样形成的?5.雾是怎样形成的?6.露水是怎样形成的?7.霜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讨论后回答:1.当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很小的微粒,能被空气上升气流顶起,形成浮云,所以云是由大量的水蒸气和小冰晶组合而成的。

(2).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上,形成了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4.5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4.5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在设计这节沪粤版八年级物理4.5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时,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以及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我希望通过这个教案,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包括:1. 理解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

2. 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保护水资源。

3.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是:1. 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

2. 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为了顺利进行本节课,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PPT课件,用于展示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

2. 实验器材,如烧杯、水、镜子等,用于进行水循环实验。

3. 相关文章和视频,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

一、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与水相关的图片,如洪水、干旱等,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这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水循环有什么关系呢?”二、讲解:我利用PPT课件,简要介绍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水循环的概念。

三、实验: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烧杯、一些水和一面镜子。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凝结和降水过程,亲身体验水循环。

四、讨论:学生通过实验,对水循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

五、拓展:我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文章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活动重难点是:1. 理解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

2. 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保护水资源。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水循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悉,需要在课后加强实验操作的训练。

我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沪粤版八年级物理4.5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时,我注意到了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教案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教案

水循环与水资源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自然界的水循环,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分析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感受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让学生认识水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了解水资源的现状,意识到水资源的危机,从而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

【学情分析】
前几节介绍了六种物态变化,本节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云、雨、雹、雪、雾、露、霜的成因,学生已经有了知识准备。

水循环的过程,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2、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现状,知道人类面临的水资源危机。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了解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2、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对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水资源危机,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分析云、雨、雹、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成因,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过程,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节水意识。

【教学难点】
云、雨、雹、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形成,涉及多种物态变化,正确区分并合理解释它们的成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课后反思】。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5水循环与水资源学案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5水循环与水资源学案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5 水循环与水资源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水循环与水资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和意义。

2. 掌握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认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描述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和意义。

2. 能够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提出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和意义;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难点:水循环过程中各环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的制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水循环示意图、水资源分布图。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水资源保护宣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讲解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和意义,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水循环过程中各环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分组讨论并展示成果。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水循环与水资源1. 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和意义定义:……过程:……意义:……2.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特点:……分布:……3.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利用:……保护:……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和意义。

答案:……2. 请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提出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和意义,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5水循环与水资源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5水循环与水资源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5水循环与水资源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设计了一堂关于水循环与水资源的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方式采用了互动式教学,通过让孩子们亲身参与,观察和体验,让他们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水资源的珍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2. 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

3. 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循环的过程。

难点:水资源的珍贵和如何节约用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水循环模型、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贴纸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什么东西越用越少,越少越要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然后引入本次活动主题——水循环与水资源。

2. 讲解:通过PPT展示水循环的图片和视频,讲解水循环的过程,让孩子们了解水从哪里来,流向哪里,以及水循环的重要性。

3. 实践:分组进行水循环模型的实验,让孩子们亲身参与,观察和体验水循环的过程,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

4. 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节约用水,如何保护水资源,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节约用水的随堂练习,让孩子们在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水循环的过程。

难点:水资源的珍贵和如何节约用水。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活动拓展: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水库、河流等水源地,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

同时,也可以开展一次关于水资源的绘画比赛,让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用水的理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关于水循环与水资源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引入环节的谜语设计二、讲解环节的PPT展示在讲解环节,我使用了PPT来展示水循环的图片和视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循环与水资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意义:知道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2)初步认识水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知道水是珍贵的资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经验以及观看录像资料,了解水循环与水资源。

(2)组织小组讨论,尝试用已知的科学知识解释具体的合理用水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大自然中的美妙与和谐,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勇于探究自然界中的物理学道理;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理念】:
通过阅读教科书、上网浏览、到图书馆阅览室查询有关资料,以自学和小组讨论为主,培养学生自学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通过阅读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环境等有关报道,认识其危害性。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鉴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情境: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呢?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呢?
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录像和图片后,进行讨论:
(1)地球上的水通过哪些渠道进入大气层?
(2)大气中的水通过哪些渠道又回到地球?
(3)如果自然界没有水循环将会出现哪些后果?
二、新课教学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进人大气的水是纯净的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过程不仅是水的气态、液态、固态之间的物态变化,更重要的是使陆
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如图6—6—1(a)(b)所示.
2.水循环与自然现象
陆地和海洋的水不断蒸发,空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就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
云中的小冰品和小水珠,如果凝聚,会越聚越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下降.如果下降过程中,熔化成水珠,这就是雨.
如果水珠在下降过程中,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于是水珠便快速凝固成冰珠,在上升气流带动下上升,冰珠越结越大,下落时,就是冰雹.
如果冰晶在下降过程中,没有完全熔化,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其结合形成六角形的小薄片,这就是雪.
夜晚或早晨,当地面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雾.
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草木、屋瓦上,便是露.
气温低于O℃时,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粒附在草木、屋瓦上,便是霜.
3.水是珍贵的资源
水资源主要指的是淡水资源,地球上的水有97.2%以上是海洋咸水,人类无法直接利用.淡水只有2.8%,且2.2%以上的淡水被固定在南极洲和格陵兰的冰盖中,人类难以利用,人类实际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不到0.03%,所以水是十分珍贵的资源.
4.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危机
缺水已是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
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的污染,而污染水资源的源头则是来自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
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是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赤潮是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是因有机物和营养盐过多引起的.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水里爆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的,因此染红了海水,导致赤潮.
(2)珍惜每一滴水
水是生命之源: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缺水、污染问题,请珍惜每一滴水.
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人类现在面临水资源危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很多,如污水处理,循环使用;农业喷灌,节约用水;科技处理,海水淡化等.5.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并对学校如何节约用水提出可行性建议.
阅读材料
保护水资源全社会参与
“阳光、绿堤、沙滩;青山、碧水、人家.为了这幅美好的亲水图景,让我们每个人都加入到护水的行列吧!”一群儿童站在污染严重的太湖边向社会呼唤.今天,以“饮水思源,保护太湖”为主题的水资源保护活动在太湖中的西山举行.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刘春生说,要保护水资源、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必须建立起社会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机制,从自我做起,从娃娃抓起.“现在,是迫切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行动的时候了!”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可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本来就少的我国,目前水资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矛盾日趋突出,这在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尤其如此.太湖流域本地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62亿立方米,而近年这一流域年用水总量在280亿到290亿立方米,是本地水资源总量的近两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内工业和生活污水年排放量已达50亿立方米,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网,致使全流域河网湖泊水污染严重.流域骨干河道中低于三类水质的河段已达75%以上.大部分河网湖泊已经不符合地袁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有水饮不得”的水质型缺水的矛盾日趋突出.有着几十年治水经历的刘春生说,要改变水质型水荒,要实现水资源的保质保量,在实行职能部门管理保水、机制保水、科技保水和工程保水之外,必须强调社会保水,动员全社会力量自觉加入到保护水资源的队伍中来.他说,举办“饮水思源,保护太湖”水资源保护专项活动的目的.就是立足于探索建立社会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机制.从向少年儿童宣传水资源保护抓起.通过组织流域水利部门与青少年开展珍惜爱护水资源的活动,促进和带动全社会积极投入水资源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