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选择

合集下载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思维拓展 我国不同农业区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列表如下) 农业生产 东北地区的 商品粮基地 南疆的长绒 棉的生产 青藏高原 河谷农业 华北平原 南方地区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地势平坦,土壤 肥沃,光热充足 平原地区地势平 坦,土壤肥沃, 水热条件优越 水源不足,旱涝、 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水旱灾害较为严重; 丘陵地区土质较差 气温低,热量不足 主导因素 地广人稀、 土壤肥沃 光热条件好 水源不足 限制性因素 气温低
方法技巧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 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 首先, 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 从当地气候、 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 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 适宜的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以获得所需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农业区 位的含义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4.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气候 地形 比较稳定,但对不利的 (1)自然因素 土壤 自然条件可进行改造 水源 市场 交通运输 (2)社会经济因素 政策 劳动力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 社 会 经 济 条 交通运输 市场 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 和规模 快捷便利的交通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 产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 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 在交通运输便捷的地方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 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相信命运,让自己成长,慢慢的长大 。2020 年12 月15日 星期二 7时20 分4秒T uesda y, December 15, 2020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 20.12. 15202 0年12 月15日 星期二 7时20 分4秒 20.12. 15
谢谢大家!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 2.152 0.12.1 507:2 007:2 0:040 7:20: 04Dec -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 20年1 2月15 日星期 二7时2 0分4秒 Tuesd ay, December 15, 2020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 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地形因素
资料:主要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
作物 水稻 小麦 大麦
最适温度(℃)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30-35
10-12
40
25-31
3-5
31-37
25-31
3-5
31-37
燕麦、稞麦
25-31
3-5
31-37
玉米 高粱 荞麦
37-44 30-31 25-31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 2.152 0.12.1 507:2 0:040 7:20: 04Dec embe r 15,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2月1 5日上 午7时2 0分20. 12.15 20.12 .15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 2020年 12月1 5日星 期二上 午7时2 0分4秒 07:20 :0420 .12.1 5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07:20: 0407: 20:04 07:20 12/15 /2020 7:20:04 AM

必修2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必修2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生产活动一.农业生产的特点1.地域性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2.季节性和周期性自然因素,eg:气候二.农业的分类(右图)1.按生产对象分类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即:农林牧副渔,以农、牧为主)2.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生产资料+劳动力eg:游牧密集农业→技术eg:花卉、乳畜3.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自行消费密集农业→产品销售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概念—两层含义·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 充足且配置合理气候,光热水资源充足,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地形:平原→耕作业,山地→畜牧业土壤:黑土、水稻土→耕作业,红壤→茶叶种植位于,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灌溉农业必要条件,如河湖水源靠近/附近有(河流、湖泊),灌溉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判定市场是否广阔→周边地区人口和经济发达程度·交通:判定交通是否便利→公路、铁路、海运、航运·技术:科技水平的高低及其投入的程度,决定产量产值和保鲜水平·劳动力:考虑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其他:政府政策,地价(地广人稀),工业发展水平,农业发展历史(习俗)3.区位要素的变化(1)自然因素的利用与改造·自然因素具有非决定性,不宜耕作的土地,可通过人为改造(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使其适宜农业生产·自然因素的改造需考虑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衡量技术投入后的产出效益是否高于投入成本(2)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随人口的↑和城市化的发展,市场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市场)·交通运输的改善+技术的发展→农产品的保鲜水平↑(交通、技术)·劳动力:随着集约农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劳动力的素质(劳动力)二、农业地域的形成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科技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一篇: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农业的概念及其特点(2)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3)掌握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在实例中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图片分析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差异学会地理区域比较分析方法。

(2)通过分析具体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性,掌握地理综合分析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的思想,培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分析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具准备1、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情况制作出来,增强直观效果并进行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到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学习。

2、收集新闻资料及不同地域农业生产活动的案例,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型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12汶川大地震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我们渴望天佑中华,我们也时刻关注着灾区的灾情。

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目前灾区人民最缺的是什么?(吃的,穿的)对!尤其是吃的,中央为解决灾区人民吃饭问题,从国家粮食储备库调集大批稻米运往灾区,伊利集团也向灾区捐赠了大量牛奶,这里我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刚才我们这里提到的稻米产自哪个地方?(南方地区),那牛奶又出自我国哪个地区?(内蒙古草原)。

同学们对这些现象是很熟悉的了,那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的是水稻种植业,而畜牧业却布置在内蒙古草原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讨的内容,3.1农业的区位选择【板书】3.1 农业的区位选择【引导】本节课我们将要探讨农业的区位选择,首先就应该知道什么是农业,它具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41页的序言内容,思考一下什么是农业?【板书】一、农业1、概念【提问】想必大家都已经看完了,那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大家课本上是如何为我们定义农业的。

2022-2023学年度春季学期必修2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农业区位选择

2022-2023学年度春季学期必修2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农业区位选择
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光照时间 长,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热量不足的问题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 况、生产能力等
平原 种植业
山地 林业
山地 畜牧业
山地缓坡 梯田种植业
四幅图的地形有何区别?农业类型又有何区别?
思考:我国江西省千烟洲立体农业形成的原因? 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因地制宜)
……
……
2、农业的分类
类型 产业形式
分类
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养殖 业和栽培业等
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 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种植业 林业 栽培业
渔业牧业养殖业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3、农业的特点
①地域性:
世界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习俗和政策差别很 大,都会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科学灌溉 使干旱地区也能大规模发展农业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交通
交通运输直接关系到农用物资运入和农产品运出,交通运输快 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而对于产 品保鲜要求高的乳畜业和园艺业等,更离不开快捷的交通运输
交通可以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 化、专业化,使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
……
我要在土地上从事哪 种农业生产活动?

卖的出去吗?
水源充足吗?
运送得出去吗?
气候合适吗? 土壤肥沃吗?
能请到工人吗?

地租贵吗?
影响某地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5、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件(共31张ppt)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现在的西安 人为什么可 以吃到新鲜 的广东荔枝? 推测当年贵妃姐姐当年食用的荔枝有可能来自何地?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第三步:考虑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物流)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冷藏保鲜技术 (科技:化肥、农药、良种、机械、 种植技术与经验)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发展

市场变化
市场影响的地 域范围扩大
生产经营 规模和地 域类型发 生变化
文 化 、 科 技 的
玻璃温室 光、热、湿度 沿等高线修筑梯田 地形 人工培育土壤(无土栽培) 土壤
自 然 环 境
扩大种植 范围,影

响生长时
展 改良耕作制度,培育良种
间、季节
荷兰的鲜花
美国的乳畜带
改造——热量
塑料大棚、 玻璃温室的农业
1.平原地区(或坡度<25°的地 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丘陵 山区(或坡度>25°的地区)适 宜发展林果业与畜牧业。
2.千烟洲是丘陵地区,年降水量大,丘陵地区的耕 作活动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 人工草场。缓坡适宜发展人工草地或果园。地势较 为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 发展耕作业。地势较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易出 现洪涝灾害,可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殖业。
水源
六、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材料一:视频介绍桑基鱼塘。 材料二: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工 商业凋零,市场停滞,丝织品销路锐减,生丝价格狂跌, 销量下降,桑基鱼塘面积大大缩小。 材料三: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 与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蚕桑业相对花卉工多、生产周 期长,产值低,桑基鱼塘基本消失,部分向珠三角外围 地区发展,部分改为果基、蔗基、花基等。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分析寿光种植蔬菜 的区位条件
一、自然因素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水源பைடு நூலகம்二、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劳动力 4.科技 5.政策
2、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如:南疆种植长绒棉的有利因素: 如: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有:
3、判断主导因素
农业生产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 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 城郊的蔬菜、花卉、乳牛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主导区位因素 热量 地形 市场 土壤 技术 交通
第三章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习目标
1、了解区位的概念。 2、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 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 农业生产活动。
图3.2 澳大利亚牧场
图3.1 泰国湄南河平 原的水稻种植
东北 春小麦
(1)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 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 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 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 业景观变迁,原因是? (3)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4)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 (5)以色列虽为热带沙漠气候,但农业却生机勃 勃,原因? (6) 我国南方水稻的单产高。 (7)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 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背诵上课提问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一、自然因素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水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劳动力 4.科技 5.政策
2、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3、城市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城市土地质量下降③使城市出现热岛 效应和雨岛效应④对城市水循环产生影响,使下渗、地下 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⑤使城市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 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⑥对城市造成环境污染 4、城市化在时间上分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现象,问 题?

3.1农业的区位选择.ppt

3.1农业的区位选择.ppt

月 1 2 3 4 5 6 7 8 9 份 0 1 2 小 小麦生 麦 犁地 收割 播种 种 长季节 植 绵 羊 饲 养

秋种
冬长
春收 1 1 1
在牧场 上放牧
剪 在收割 配种 羊 后麦田 毛 上放牧
雨影区 墨 累 河
山地雨影效应—— 东水西调
我国的珠江三角洲新颖的混合农业
桑基鱼塘 蔗基鱼塘 果基鱼塘 花基鱼塘 菜基鱼塘
——交通
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 区位,如园艺业、乳畜业。
7、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
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
基地
——政策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对农业的影响
农作物种类、复种指数
举例
苹果、梨、柑橘 、椰子 棉花
湿润半湿润地区:种植业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畜牧业
气 候
热量 光照 水分
农作物品种和产量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农、林、牧、副、渔 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 农业: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副业
渔业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 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生产条件、农业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
相同 因地制宜
标志
形成 农业地域 类型 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概 念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 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 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 业生产地区。
三、混合农业地域——以澳大利亚为例 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泰和县的千烟洲的立体农业
● 地形
4 林木
茶园 农田
农田
3果园
2 1鱼塘
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江南丘陵的茶树 ● 土壤
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
么?
●政策
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姜你军
●市场
“姜你军”、“豆你玩” 、“蒜你狠” ———刻画 出农产品因市场需求大,出现价格普涨走势。
What?
一、什么是农业?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 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物质生产 部门。
种植业 牧业
副业
林业 渔业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 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
小麦生产
二、什么是区位?
Where?why?
二、什么是区位? •区位=位置(where)+条件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 会、经济和科技等区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我国的混合农业—基塘生产 开 阔 视 野
33
课堂小结
农业区位的含义


农业
自然因素

的主

要区
位 选
位因 素
社会经济因素

农业地域的形成
发展。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下图分析墨累-达令
盆地小麦-牧羊带形成的条件。
30
区位条件
自 气侯
然 地形 因 土壤 素 水源
社 交通
会 市场 经 人口密度 济 机械化 因 素 政策
区位优势 气候温和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有灌溉水源 交通发达 面向国际市场 地广人稀 机械化水平高
政府扶持
五、农业地域的形成 混合农业
经历了 “姜你军”的壮观 ,目前,姜价暴跌,成了 “被姜军”。
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 科技
四、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改善温度)
种植蔬菜大棚
(改造地形)
修建梯田
(改善水分) 喷灌
菏泽种植业的变化
交通 运输 的发 展
二、请将下列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因素相连
海南岛的天然橡胶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水源 市场 热量 地形
三、综合题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 示,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 历史新高。河南省毫不动摇地抓 好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 工程,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 献
阅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以下2题。
A 2、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 )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B 3、新疆采用坎儿井这种引水方式是为了 ( )
A.创造旅游景观
B.减少水分蒸发
C.防止水污染
D.节省建设成本
(1)简述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有利自然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河 流提供灌溉水源;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 厚,土壤肥沃。
(2)简要说明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的社会经济因素。
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发展。
●课后探究
想一想咱们家乡的农业应该如何 发展,提出你的建议。ຫໍສະໝຸດ 农业区位 因素是变化的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我国南方某省北部山区自高速公路通车后,在 政府引导下,由原来粮油产地转变为鲜活农副产品
基地。促使这种转变的区位因素是( D )
A 资金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 B 劳动者素养高,生产集聚条件好 C 劳动力充足,政策扶持 D 运输条件改善,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依据课程标准,依托人教版教材)
1
导入新课
安徽农业
安徽2015年粮食总产量707.6亿斤,居全国第6位,油
料居第3位,棉花居第6位,蔬菜居第7位,瓜类居第3位,茶 叶居第6位,安徽也是全国五大粮食调出省份之一,油菜籽
商品量和商品率均居全国第1位。
安徽特色农产品
祝同学们愉快!
这里的条件,也指与地理环境的联系
内蒙古高原的牧场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
地形、土壤
市场
劳动力
机械
气候
自然区位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政策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技术 交通 政策 劳动力
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 气候
桔 桔生淮南则为桔, 枳
桔生淮北则为枳
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砀山酥梨
安徽特色农产品
巢湖大米和银鱼
安徽特色农产品
长丰草莓
安徽特色农产品
六安瓜片
安徽特色农产品
庐江花香藕
新知学习
巢湖大米
六安瓜片
长丰草莓
砀山酥梨
讨论探究: 1、这些农产品分布的地区一样吗?位置
2、假如在平顶山给你一块土地来布局农 业生产,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联系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什么是农业?
种植 技术 的提 高
市场 需求 的变 化
27
四、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相对稳定,充分利用有利因 素,适当改造不利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对农业的 区位选择影响越来越大。
能力提升
澳大利亚不仅是世界小麦的主要供应国,还是出口羊毛最多的 国家。墨累—达令盆地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小麦-牧羊带,它位 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大分水岭的西侧,这里气候温和,土地 肥沃。这里的混合农场主要是家庭农场,规模大,农业生产的 机械化水平高,农场一般靠近主要公路,便于出口。澳大利亚 政府十分重视农场的发展,为了解决缺水问题,澳大利亚政府 不遗余力的修建水利工程,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 墨累——达令盆地,大大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的农牧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