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地理理解淮河课件

合集下载

5.3.1 秦岭淮河分南北 课件 (共26张PPT)

5.3.1 秦岭淮河分南北 课件 (共26张PPT)

年亩产250kg鲜草
一年一熟
年亩产 50kg鲜草
年亩产 150kg鲜草
二年三熟
热 量 向 南 递 一年二熟 增
一年三熟
南北方人文环境之间的差异
耕地类型 耕粮主 主地食类作要要型物 粮耕食作作制物度 耕作制度 民居特色 民居特色
饮食习惯
交交通通工工具具 语言 语言 性格 性格
南方 南水田为方主
水稻
一年两熟至三熟 注意通风防潮,房顶坡 度较大,屋内一般没有 取暖设备 喜食米饭,口味偏甜 既有陆路交通(公路铁 路)水运也较发达 比较复杂 说话比较婉转
年年降降水水量量 大于800毫米
气气候候类类型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气温温带带 热带、亚热带
地地形形特特征征
多丘陵
水水文文状状况况
水量大,冬季不 结冰,便于航行
北北 方方 小于0摄氏度
小于800毫米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多平原
水量小,冬季结 冰,不利于航行
小麦、水稻的分布
旱地 小麦 水田 水稻
水分向西递减
动 陆路运输为主,马车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上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1)南方与北方 (2)1月0℃等温线 (3)800mm等降水量线 (4)东部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5)水田农业区与旱作农业区 (6)河流冬季封冻与否 (7)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与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8)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秦岭——淮河分南北
农业 耕作制度 生产 主要粮食
作物 饮食习惯
民居特色 生活 习惯 体育活动
传统运输 方式
南方地区 水田为主 一年二至三熟
水稻
喜欢吃米饭 屋顶坡度较大,
便于排水通风 爱好游泳、划龙

《秦岭——淮河线》淮河的地理意义课件1(30张PPT)(湘教版八年级上)

《秦岭——淮河线》淮河的地理意义课件1(30张PPT)(湘教版八年级上)

• B、南米北面(居民主食)
• C、南尖北平(传统民居)
• D、南涝北旱(气候灾害)
• 请问: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说法?

说出来,大家讨论。
1、 为什么我国南方许多桥都是拱形的, 而北方的桥多是平坦的?
2、 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的人们在 修建住房的时候在哪些方面会有显著不 同?为什么?
1、我国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关于这 条山脉的走向正确的叙述是
2500多年前,晏子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何谓“淮南”、“淮北”? 此处“淮”指的是“淮河”。 这说明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 经认识到淮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第一节 秦岭-淮河一线
请你说说秦岭的走向? 秦

淮 河
东西走向
线
淮河
秦岭
淮河的流向是
自西 向东 。
目前淮河的河水 大部分经
夺淮入海
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观察图中所示分界线
这些分界线大致都经过哪里?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 从复习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温度带的分 布、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 水资源的分布,加深对秦岭—淮河线地理意 义的理解。

<0℃ 结冰 <800毫米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旱地为主 小麦、玉米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苹果、柿、枣 公路、铁路

>0℃ 不结冰 >800毫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以水田为主
水稻 一年两熟或三熟 柑橘、柚、茶 公路、铁路、水运
下列词语显示了我国南北的差异,请你进行解释 并说说其中的缘由。

《淮河流域水系》课件

《淮河流域水系》课件

主要产业:纺织、食品、电 子、机械等
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 重工业为辅
工业布局:沿淮河两岸分布, 形成多个工业园区
工业发展特点:注重环保, 推动绿色工业发展
城市数量:淮河流域共有100多个城市 城市规模:其中大城市数量较多,中小城市数量较少 城市分布:城市主要集中在淮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 城市经济:城市经济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农业为辅
淮河源头:位于河南省桐柏山, 风景秀丽,水源丰富
淮河中游:流经安徽省,有黄 山、九华山等著名景点
淮河下游:流经江苏省,有南 京、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
淮河入海口:位于江苏省连云 港市,有连岛、花果山等著名 景点
淮河流域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艺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 淮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泥塑等 淮河流域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戏曲等 淮河流域的民间舞蹈:如秧歌、龙舞等
当代淮河流域:经过治理和开发, 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PART THREE
淮河流域水资源 总量:约1000亿 立方米
水资源分布:上 游水量较少,中 下游水量较多
水资源利用:农 业灌溉、工业生 产、生活用水等
水资源保护:加 强水资源管理, 保护水资源环境
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等营养 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提升旅游设施和 服务水平:加大 对旅游设施的投 入,提高旅游服 务水平,提升游 客体验。
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与周边地区 的合作,共同打 造具有竞争力的 文化旅游品牌。
汇报人:

生态修复:加 强淮河流域生 态修复,保护 水生生物多样

水资源监测: 建立完善的水 资源监测体系, 及时掌握水资
源状况
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减少污染 生态修复:恢复河流生态,保护湿地,改善水质 绿色发展: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

秦岭----淮河课件

秦岭----淮河课件

秦岭-淮河线以南
>0℃
1.粮食作物:南( .粮食作物: 2.气候灾害:南( .气候灾害: 3.交通运输:南( .交通运输: 4.饮食习惯:南( .饮食习惯: 5.工业结构:南( .工业结构: 6.武术专长:南( .武术专长: 7.方言种类:南( .方言种类: 8.房屋结构:南( .房屋结构:
稻 涝 船 米 轻 拳 多 尖
2500多年前,晏子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何谓“淮南”、“淮北”? 此处“淮”指的是“淮河”。 这说明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人 就已经认识到淮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 要性。
第一节 秦-淮河一线
土庄中学 管培富
学习目标
• 1、了解秦岭---淮河的位置、走向和流向, 以及他们流经的主要省份。 • 2、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重点) • 3、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显 著差异。(重点及难点)
的___等温线大体 ___等温线大体 0℃ 是一致的。 是一致的。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我国 )
一月0 ℃等温
气温) 线。(气温) 。(气温
。(降水量 降水量) (2)我国 800mm等降水量 线。(降水量) ) 的分界线。(温度带) 。(温度带 (3)我国 暖温带和亚热带 的分界线。(温度带) ) 的分界线。(干湿地区) 。(干湿地区 (4)我国 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的分界线。(干湿地区) ) 的分界线。 (5)我国 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的分界线。 ) 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500
安康 西安
200
南 沿107o48 E线陕西省南部地形剖面 107 48’E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地理课件——秦岭淮河一线介绍

地理课件——秦岭淮河一线介绍

学以致用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在自然环境上大致有以下的地理意义: 秦岭 淮河一线在自然环境上大致有以下的地理意义: 淮河一线在自然环境上大致有以下的地理意义
淮河一线是我国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秦岭 淮河一线是 淮河一线是我国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秦岭 淮河一线是 南方和北方 四大分区)的分界线。 (四大分区)的分界线。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的分界线。 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 温度带)的分界线。 淮河一线是我国 秦岭 淮河一线是 (温度带)的分界线。 淮河一线是我国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秦岭 淮河一线是 淮河一线是我国 (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秦岭 淮河一线是 冰,以南则不会。 以南则不会。 淮河一线是我国 (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秦岭 淮河一线是 长江和黄河 水系)的分界线。 (水系)的分界线。 800毫米 等降水量线。 800毫米 等降水量线。 一月0℃ 等温线, 一月 ℃ 等温线,该线以北河流会结
吉林长白山雪景
海南椰树
知识导航 本节内容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一、秦岭与淮河 秦岭与淮河 二、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秦岭— 秦岭 三、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 秦岭
• 重点: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重点:秦岭- • 难点:秦岭-淮河线一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 难点:秦岭- 的原因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 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பைடு நூலகம்秦岭 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 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 淮河以北

《第一节_秦岭——淮河线》精品课件

《第一节_秦岭——淮河线》精品课件
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在自然环境上大致有以下的地理意义:
(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岭—淮河线是我国 南方和北方 (四大分区)的分界线。(2)秦
(干湿地区)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的分界线。
暖温带和亚热带 (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温度带)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5)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冰,以南则不会。 (6)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秦岭—淮河线
北方
陆路运输为主,汽车、马车 水运为主
多为水田, 水稻、油菜 为主, 一年 二至三熟
屋顶坡度较大 墙体较厚
南方
秦岭—淮河线
为什么南方许多桥都是拱形的,而北 方的桥多是平坦的?
南方河流多汛期长,水量大,桥建成 拱形不易被冲毁;相反,北方河流多汛期 短,水量小,建成平坦有利于通行。
1、我国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关于这 秦岭—淮河线 条山脉的走向正确的叙述是
A 南北走向 C 东西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D 东西-西南走向
2、山东省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3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A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 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
4、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柴达木盆地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 热量充足, 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充沛 黑龙江、 黄河 煤、铁、石油 小麦、玉米、 花生、棉花、 甜菜 长江、珠江 有色金属
日照充足, 气温低 长江、 雅鲁藏布江 钾盐、石油
主要河流 主要矿产 主要 农作物
水稻、油菜
青稞、小麦、 小麦、棉花、 豌豆 甜菜、瓜果

《秦岭淮河线》课件

《秦岭淮河线》课件
公路运输
随着经济的发展,南北地区的公路建 设也在不断加强,但南方地区的公路 网密度仍然高于北方地区。
05
秦岭淮河线的历史与文化
历史遗迹与文化传承
总结词
秦岭淮河线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 传统,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秦岭淮河线地区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 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古墓葬 、古代战场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 价值。通过对这些历史遗迹的发掘和保护, 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秦岭淮河线》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录
•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 秦岭淮河线的地形地貌 • 秦岭淮河线的生态环境 • 秦岭淮河线的经济影响 • 秦岭淮河线的历史与文化
0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气候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是中国气候的重要分界线,它大致与1月0℃等温 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将中国划分为南、北两个气 候区。
秦岭淮河线的经济影响
农业发展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主要种植水 稻等需水量较大的作物,而秦岭 淮河线以北地区则以小麦、玉米 等旱地作物为主。
农业现代化推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南北地区的农 业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但北方 地区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限 制,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较慢。
工业布局
资源利用差异
北侧以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 ,如松树、柏树等;南侧则以常 绿阔叶林为主,如樟树、榕树等

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气候条件 、土壤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
动物分布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动物种群也存 在明显的差异。

地理八上《秦岭淮河线》精品课件

地理八上《秦岭淮河线》精品课件

课后活动
收集几首描述我国不同地区景色的著名诗词
谢谢大家!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一、秦岭与淮河
秦岭 淮河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三、四大地理区域
1、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分布 2、中国四大地理分区界线
考考你
一、选择题:
1、我国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关
于此山脉的走向正确的叙述是: A 南北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
C 东西走向 D 东西-西南走向
2 、秦岭—淮河线大致是: A、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 、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
( B)
3、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 B )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柴达木盆地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
(D )
A 秦岭——淮河线
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 青藏高原边缘线
D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5、地理区域体现了:
(A )
A、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 B、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C、区域之间的地理相似性 D、区域内部的地理差异性
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节 秦岭 —淮河线
宁远中学 秦淑莲
秦岭印象
淮河印象
请你说说秦岭的走向?
东西走向
淮河
秦岭
淮河的流向是 自 西 至 东。
目前淮河的河 水大部分经 长江注来自东海。判一断、:下秦列岭省—级淮行河政的区 位,置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 1、请湖说北2出、2秦4、、岭山5—东淮3。、河江通西过4的、主山要西省5、级河行北政6区、浙: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淮河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 黄河夺淮:使淮河失去入海河道.
分析淮河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 人类活动:围湖造田,破坏生态,水土流失加剧,河 流含沙量增加,河道泄洪能力下降。
淮河
• 支流多,南北不对称分布。
淮河
• 北岸:支流多且长,流经黄淮海平原,河床平浅, 水流缓慢,流量较小;
淮河
• 南岸:支流少且短,流经大别山区和丘陵,径流量 丰富。
分析淮河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来自• 气候因素: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分析淮河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 地理因素,流域支流众多。上游落差大,中下游地 势平缓,河道狭窄弯道多,洪水下泄十分缓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